Workflow
极米科技(688696)
icon
搜索文档
极米科技(688696) - 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关于公司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相关事项的核查意见
2025-09-08 10:45
持股计划合规性 - 公司不存在禁止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情形[1] - 持股计划相关文件制定及决策程序合法有效[1][2] - 持股计划内容符合相关规定[1] 持有人情况 - 拟定的持有人符合规定条件和范围[2] - 持有人主体资格合法有效[2] 计划实施 - 实施持股计划有利于完善利益共享机制[2]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同意实施并提交股东会审议[2]
极米科技(688696.SH)拟推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
智通财经网· 2025-09-08 10:40
员工持股计划规模与结构 - 参与总人数不超过337人 资金来源包括员工自有资金 公司计提专项奖励基金或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方式 [1] - 资金规模不超过1.81亿元 每份份额为1.00元 份数上限为18,100万份 [1] - 员工自有资金部分不超过8,800万元 奖励基金额度不超过9,300万元 [1] 股票来源与持股比例 - 通过大宗交易方式购买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已回购股份 [1] - 按129.39元/股测算可持有约139.89万股 占公司现有股本总额2% [1] 认购规则 - 单个员工起始认购份数为1份(认购金额1.00元) 须认购1元的整数倍份额 [1] - 具体金额根据实际出资金额确定 [1]
极米科技(688696.SH):拟推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
格隆汇APP· 2025-09-08 10:38
员工持股计划详情 - 员工持股计划资金规模不超过18100万元 以每份1元认购 份数上限18100万份 [1] - 员工自有资金不超过8800万元 奖励基金额度不超过9300万元 具体金额根据实际出资金额确定 [1] - 单个员工起始认购份数为1份 须认购1元的整数倍份额 [1] 股票来源与实施安排 - 股票来源为通过大宗交易方式购买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已回购的公司股票 [1] - 持股计划将在公司股东会审议通过后6个月内完成标的股票的购买 [1]
极米科技(688696) - 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管理办法
2025-09-08 10:31
员工持股计划人员与资金 - 参加持股计划员工不超337人,董事、高管5人[5] - 持股计划资金规模不超18100万元,员工自有不超8800万元,奖励基金不超9300万元[6] 股份回购与持股比例 - 截至2025年6月4日,累计回购3218397股,占总股本4.60%[6] - 以2025年9月8日收盘价测算,持股计划可持约139.89万股,占股本2.00%[7] - 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涉及343万股,占总股本4.90%[7] - 持股计划实施后,全部有效持股计划累计持股未超股本10%,单个员工未超1%[7] 持股计划时间安排 - 存续期60个月,自最后一笔标的股票购买完成公告日起算[7] - 自最后一笔购买完成公告日起12个月后分4期解锁,每期25%[9] 业绩目标 - 2025 - 2028年主要产品销量分别不低于110、113、116、119万台[11] - 2025 - 2028年境外营收分别不低于10.8亿、11亿、11.5亿、12.5亿元[11] - 2025 - 2028年净利率分别不低于3.5%、4.0%、4.5%、5.0%[11] 解锁条件与表决规则 - 公司层面业绩考核指标A或B或C达标,可解锁100%;均不达标,解锁0%[13] - 持有人会议每项议案需出席持有人50%以上(不含)份额同意通过(特殊约定除外)[20] 管理相关 - 管理委员会由3名委员组成,任期为持股计划存续期[22] - 股东会授权董事会全权办理持股计划事宜,有效期至清算完毕[26][27] 特殊情况处理 - 锁定期内公司派息,现金股利计入货币性资产,锁定期结束后按份额分配[30] - 持有人被降职、离职、退休,未达条件份额按自有资金与净值孰低收回[31][32] - 持有人因执行职务丧失劳动能力或身故,所获授份额不受影响[32][33] 其他 - 钟波先生和肖适先生合计权益比例未超30%[36]
中国电信与阿里巴巴合作,服务中国企业出海;霸王茶姬正式进入菲律宾市场|36氪出海·要闻回顾
36氪· 2025-09-07 13:35
中国电信与阿里巴巴合作 - 中国电信与阿里巴巴达成战略合作,将在云和AI基础设施、新型服务业电商、社会价值创新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并共同服务中国企业出海 [5] 霸王茶姬海外扩张 - 霸王茶姬正式进入菲律宾市场,开设三家门店,开业三天售出超2.3万杯,菲律宾是其进入的第七个国际市场,截至6月30日海外门店扩展至208家,覆盖马来西亚178家、新加坡16家、印度尼西亚8家、泰国5家及美国1家 [5] 顾家家居印尼投资 - 顾家家居拟投资11.24亿元建设印尼自建基地项目,预计全部建成后3年内达纲,达纲时实现年营业收入约25.20亿元,项目建设期为4年,用地约19.56万方 [6] 石头科技市场份额 - 石头科技在2025上半年以15.2%的市场份额斩获全球清洁机器人领域第一,以20.7%的市场份额斩获扫地机器人领域第一 [6] 阿里速卖通品牌出海 - 阿里速卖通筹备"最高规格"品牌出海项目,预计双11前正式启动,将为入选品牌提供流量倾斜与海外本地运营支持,小米、泡泡玛特等已显示入围"超级品牌计划" [6] 高德地图海外服务 - 高德地图在加拿大、新西兰、瑞士和阿联酋4个国家正式上线打车服务,覆盖多伦多、迪拜、奥克兰等部分城市,与海外网约车平台"Bolt"合作,已在海外30个国家开通打车功能 [7][8] 小米出海计划 - 小米宣布2025年为大家电和新零售出海元年,2027年计划汽车出海,计划5年内建设1万家海外小米之家 [8] 京东工业巴西合作 - 京东工业与巴西BR Supply签署协议拓展当地工业供应链数智化服务,与安骏物流合作提升履约能力,旨在为中资企业提供办公物资,并将跨境工业品服务覆盖更多巴西企业 [8] 比亚迪全球布局 - 比亚迪在全球布局超112个国家和地区,2025年上半年在意大利、土耳其、西班牙、巴西等多个国家新能源销量第一,8艘滚装船中已有7艘投入运营 [8] 宝腾汽车电动汽车生产 - 吉利支持的宝腾汽车在马来西亚启动电动汽车生产工厂,投资8200万林吉特约1.38亿人民币,年产能为2万辆,并计划扩大至4.5万辆 [9] 极兔速递业绩 - 极兔速递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达到55.0亿美元同比增长13.1%,核心业务快递服务收入为53.4亿美元同比增长12.7%,总包裹量同比增长27.0%至139.9亿件,东南亚市场包裹量同比飙升57.9%至32.3亿件,市场份额大幅增长至32.8%,新市场包裹量同比增长21.7%至1.7亿件 [9] 极米科技H股上市 - 极米科技筹划H股上市,主要出于海外品牌的考量,目前处于商讨阶段 [9][10] 优必选战略融资 - 优必选获Infini Capital提供的10亿美元战略融资授信额度,计划在中东建立超级工厂和研发中心以及中东总部,Infini Capital计划增持优必选股票目标成为不超过5%持股比例的重要股东 [11] 来牟科技融资与销售 - 智能割草机器人厂商来牟科技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独立站上线以来累计销售金额已突破1亿元,客单价达2499美元,单日产能稳定在200台,产品交付累计发货已达到数千台,预计全年交付突破数万台 [11] 睿健医药融资与研发 - 睿健医药完成B+轮融资,B轮次融资金额累计已超过3亿元,资金将用于加速推进帕金森病治疗产品NouvNeu001和NouvNeu003、眼科治疗产品NouvSight001的临床研发,NouvNeu001已获美国FDA授予的快速通道资格认定 [12] 瑞龙外科融资与全球化 - 模块化手术机器人研发商瑞龙外科完成6700万美元D轮融资,由强生创投领投,正加速推进全球化战略,启动模块化手术机器人平台在欧洲及南美地区的注册申报流程 [12][13] 思埃然医疗融资与出海 - 眼科医疗器械企业思埃然医疗完成超亿元融资,资金将用于超乳玻切一体机产品线的深度研发推进,丰富眼科手术设备产品矩阵,加速国产高端眼科器械的进口替代和公司眼科产品的出海进程 [13] 中国企业参加德国博览会 - 103家中国企业将参加2025年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涵盖整车、三电系统、汽车智能化软硬件等多个领域,参展数量较2023年慕尼黑车展的70家大幅提升 [13] 中国—东盟品牌出海对接会 - 中国—东盟品牌出海对接会将于9月18日在南宁举行,聚焦新能源汽车、跨境电商、生物医药等领域,汇聚中国与东盟国家300余位政商代表 [14] 中国-阿联酋经贸合作 - 中国-阿联酋经贸合作推介会成功签约11个经贸合作项目,总金额达24.08亿元,涵盖能源合作、交通物流、平台建设等多个领域 [14][15]
帮主郑重:极米科技暴跌80%背后的真相!75%利润靠补贴能走多远?
搜狐财经· 2025-09-07 07:39
核心观点 - 极米科技存在严重的政府补贴依赖 真实盈利能力堪忧 且子公司财务数据异常 叠加行业下行和股东减持 公司面临显著经营挑战 [1][3][5][7][8] 财务表现 - 2024年上半年营收16.26亿元 净利润8866万元 其中政府补助4887万元 占利润比例超过50% [1] - 2023年政府补助1.12亿元 占净利润比例高达93% 2024年政府补助超8800万元 占净利润73% [3] - 宜宾极米产业园总投资额约9.7亿元 累计获得政府补助超8.35亿元 补助比例高达总投资的85%以上 远超行业30%-50%的常规比例 [4] 子公司运营异常 - 2025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合并报表营收16.26亿元 但全资子公司宜宾极米营收高达19.19亿元 比母公司高出近3亿元 [5] - 宜宾极米2020年至2025年上半年累计净利润仅约400万元 营收与利润严重不匹配 存在内部低价关联交易和成本费用分摊异常的可能性 [5] 行业环境 - 2023年中国投影仪市场出货量同比下滑6.2% 销售额大幅下降25.6% 行业竞争激烈 价格战持续 市场均价下降压缩企业利润 [7] - 极米科技2023年存货水平高达10.98亿元 占总资产近20% 存货周转天数超过160天 显著高于行业水平 [7] 股东行为 - 早期重要股东百度自2022年解禁后持续减持 持股比例从最初的11.61%降至2024年半年报的5.04% 反映大股东对公司前景信心不足 [8]
135股今日获机构买入评级
证券时报网· 2025-09-05 10:02
机构评级总体情况 - 今日共发布140条机构买入型评级记录 涉及135只个股 [1] - 中联重科和云南白药关注度最高 均获得2次机构买入型评级 [1] - 有17条评级记录为机构首次关注 涉及海目星和恒立液压等个股 [1] 目标价与上涨空间 - 29条评级记录给出未来目标价 其中13只个股上涨空间超过20% [1] - 中航光电上涨空间最高达61.62% 国泰海通给出63.21元目标价 [1] - 诺力股份和联影医疗上涨空间分别为48.46%和37.22% [1] 个股市场表现 - 机构买入型评级个股今日平均上涨3.27% 表现强于沪指 [1] - 119只个股股价上涨 华洋赛车 厦钨新能和大金重工出现涨停 [1] - 诺力股份下跌3.23% 农业银行下跌2.93% 首创环保下跌1.26% [1] 行业分布情况 - 电力设备和机械设备行业最受青睐 各有17只个股获得买入评级 [2] - 医药生物行业有15只个股上榜 通信行业有6只个股获得评级 [2] - 汽车行业有多只个股入选 包括比亚迪 科博达和华洋赛车等 [2][3][4] 重点个股评级详情 - 中航光电动态市盈率28.83倍 今日上涨0.57% [2] - 云南白药动态市盈率14.56倍 今日上涨1.06% [2] - 比亚迪动态市盈率31.52倍 今日上涨3.13% [3] - 恒瑞医药动态市盈率54.04倍 今日上涨5.56% [5] - 通威股份今日上涨6.18% 未披露市盈率数据 [5]
超75%利润来自政府补贴!“600元股”大跌近80%!多重疑问待解!
证券时报· 2025-09-05 08:57
核心观点 - 极米科技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26亿元 净利润0.88亿元 但政府补助占净利润比例超过50%[3] - 过去两年半公司净利润合计3.28亿元 其中政府补助累计达2.49亿元 占比75.82%[7] - 宜宾极米产业园获得超8亿元政府补助 占项目总投资85%以上[15] - 子公司宜宾极米营收经常高于上市公司合并报表营收 但盈利能力薄弱[20][24] 财务表现与政府补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0.88亿元 其中政府补助4887万元 占比55.5%[3] - 2023年政府补助1.12亿元 占净利润93%[9] - 2024年政府补助8800万元 占净利润73%[9] - 2023-2025年政府补助分别为1.12亿元、0.88亿元、0.49亿元[8] - 宜宾极米产业园累计获得政府补助至少8.35亿元[15] 宜宾极米产业园项目 - 2018年与宜宾临港经开区管委会签订投资协议 计划投资15亿元建设产业园[11] - 实际总投资额约9.7亿元[13] - 获得政府补助包括:3500万元产业入驻资金 4亿元建设扶持资金(2022年) 4亿元扶持资金(2023年)[15] - 政府补助按资产使用寿命分摊计入利润表 2023-2024年每年计入其他收益约2900万元[15] - 截至2025年6月末 递延收益余额7.63亿元[16] 子公司经营异常 - 宜宾极米2020年营收18.92亿元 2021年起每年营收超30亿元[19] - 2022年子公司营收比合并报表高7000万元 2024年差距扩大至4亿元[20] - 2025年上半年子公司营收19.19亿元 较合并报表16.26亿元高出近3亿元[20] - 但2020-2025年上半年子公司累计净利润仅约400万元[24] - 子公司净资产仅2157万元 与实缴注册资本2000万元基本持平[24] 行业专家观点 - 地方政府补助比例通常在30%-50%之间 极米获得85%以上补助比例远超常规[17] - 大额资金以补助形式出现并不多见 尤其是对新建项目的大额补助[17] - 子公司营收高于合并报表可能源于内部交易抵销[22] - 利润差异可能来自内部低价关联销售和成本费用分摊不合理[25]
超75%利润来自政府补贴!“600元股”大跌近80%!多重疑问待解!|e公司调查
搜狐财经· 2025-09-05 04:06
公司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从历史高点614.43元/股跌至127元/股 总市值从超过400亿元降至89亿元 较历史高点跌幅接近80% [1] 政府补贴依赖程度 - 过去两年半净利润合计3.28亿元 政府补助累计达2.49亿元 占净利润比重75.82% [5] - 2023年政府补助1.12亿元 占年度净利润93% 2024年政府补助8800万元 占净利润73% [6] - 宜宾极米产业园项目获得政府补助至少8.35亿元 占产业园总投资9.7亿元的85%以上 [11] 宜宾产业园项目详情 - 2018年与宜宾临港经开区管委会签订协议 约定投资15亿元建设产业园 管委会承诺提供8亿元项目建设扶持资金及额外补贴 [8] - 项目实际总投资额约9.7亿元 预算经过多次调整 2021年增至9.65亿元 [9][10] - 政府补助作为递延收益处理 截至2025年6月末递延收益余额7.63亿元 2023年和2024年每年计入其他收益近2900万元 [12] 子公司经营异常 - 子公司宜宾极米2020年营收近19亿元 2021年以来每年营收超30亿元 [16] - 宜宾极米营收经常高于上市公司合并报表营收 2022年高出7000万元 2024年差距扩大至4亿元 2025年上半年高出近3亿元 [16] - 四家子公司2024年合计营收63.9亿元 大幅超过上市公司合并报表营收 [17] 盈利能力差异 - 宜宾极米2020年至2025年上半年累计净利润仅约400万元 净资产2157万元 [19] - 极米科技同期累计净利润达15.8亿元 [20] - 利润差异可能源于内部低价关联销售 成本费用分摊不合理及业务环节分配 [20]
市值跌去80%,大股东百度持续减持,极米科技赴港IPO藏隐忧
36氪· 2025-09-05 03:42
赴港上市计划 - 公司计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旨在满足国际化战略及海外业务布局需要 提升国际品牌知名度 增强综合竞争力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6.26亿元 同比微增1.63% 净利润8866.22万元 同比暴增2062.34% [2][5] - 经营现金流净额为-4.4亿元 同比大幅下降357.61% 净利润与现金流严重背离 [4][5] - 总资产54.67亿元 较上年度末增长2.7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8.97亿元 同比下降1.54% [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01% 同比增加2.88个百分点 基本每股收益1.31元/股 同比增长2083.33% [5]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12.15% 同比增加0.12个百分点 [5] 资产质量与运营风险 - 应收账款账面价值达2.73亿元 [7] - 存货余额11.84亿元 较期初增长23% 占当期总资产比例达21% [7] - 现金流恶化原因为销售商品收到现金减少及策略备货支付款项增加 [6] 市场状况与业务表现 - 连续五年国内出货量第一 [2]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投影市场销量143.2万台 同比微降0.8% 销额23.7亿元 同比微增0.3% [7] - 2023年营收35.57亿元 同比下降15.77% 净利润1.2亿元 同比暴跌76.09% 2024年营收34.05亿元 同比下滑4.27% [7] - 投影仪整机及配件收入14.9亿元 占营收份额92% [8] 战略转型与挑战 - 积极布局车载投影与海外市场 车载产品已交付问界M8、问界M9、尊界S800、享界S9等多款车型 [9] - 车载业务前期研发投入巨大 从项目定点到大规模量产需要时间 对短期财务构成压力 [10] - 2025年上半年海外市场收入3.99亿元 同比下滑10.94% 渠道建设和品牌认知度仍需提升 [11] 消费者信任与售后问题 - 消费者投诉平台关于"极米投影"词条达1377条 投诉集中在产品质量和售后问题 [12] - 典型问题包括产品刚过保修期出现故障 维修报价高且不透明 被消费者称为"维修刺客" [12] 人力资源变动 - 自2022年以来连续三年减员 2021-2024年员工总数分别为2715人、2635人、2448人、2225人 [7] - 研发人员数量明显减少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共580人 较上年同期的749人减少22.56% [7] 股东减持情况 - 原第二大股东百度减持145.6万股 持股比例由6.61%下降至4.53% [15][16] - 百度持股比例从2021年3月的9.88%降至目前5%以下 [18] - 实控人一致行动人钟超转让70万股 套现7774万元 廖杨转让35万股 套现3887万元 [18] - 两家员工持股平台通过询价转让191万股 套现约2.02亿元 [19] - 股东合计减持近9亿元 相当于公司当前市值的1/10左右 [19] 市值表现 - 截至9月4日A股股价报127.8元/股 总市值约89亿元 较2021年430多亿市值高点缩水近80% 蒸发300多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