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合光能(688599)

搜索文档
政策重拳治理无序竞争,光伏产业链价格承压,供给侧改革成反转关键
第一财经· 2025-07-04 05:38
行业现状与问题 - 光伏行业面临无序竞争和低效产能难以退出的问题,行业复杂性超出市场经济规律 [1][2] - 行业出清节奏严重滞后,尽管减产预期升温,但光伏产业链多环节价格继续承压 [2] - 硅片价格较2月底下跌约20%,硅料价格跌幅达16%,几乎所有品种价格跌破2月底水平 [2] 政策与行业整治 - 工信部召开第十五次制造业企业座谈会,提出治理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等措施 [2] - 光伏行业头部企业负责人(如通威、隆基、天合光能)参与座谈会,显示整治决心空前 [2] - 市场对后续实质性政策出台抱有强预期,认为供给侧改革是行业困境反转的关键 [2] 供需与价格走势 - 2025年全球新增装机预计520GW,同比增速下滑至-5%,国内市场预计新增装机240-250GW,同比增速-10% [3] - 本周硅料价格企稳,但库存与需求低迷问题仍存,价格可能进一步下探 [3] - 硅片与电池价格继续承压,硅片主流尺寸价格再度走跌,终端需求未回暖抑制市场动能 [3][4] - N型电池片价格下滑至每瓦0.23元(183N)、0.245元(210RN/210N),已低于现金成本 [4] 产业链动态 - 硅片作为"夹心层",价格受上游硅料和下游需求双重影响,硅料厂家挺价动作可能对硅片价格形成支撑 [4] - 部分硅片厂家释出减产计划,市场对硅片价格止稳的预期正在酝酿 [4] - 组件价格本周僵持,后市表现取决于上游环节能否抑制价格下探 [4] 产能出清与拐点预测 - 高盛预测光伏产能拐点可能在2026年下半年出现,高成本产能预计2025年开始大规模退出 [5] - 高盛认为行业平均现金利润率将于2025年底出现拐点,依据包括产能退出需2-3年财务亏损压力测试、需求与产能消化时间差等 [5]
多家公司回应!工信部出手反内卷,召开高规格光伏专项座谈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4 04:04
会议背景与核心观点 - 工信部召开第十五次制造业企业座谈会聚焦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14家光伏行业企业及光伏行业协会负责人参会交流[1] - 会议旨在落实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关于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决策部署重点整治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2] - 工信部强调光伏产业是中国制造靓丽名片需巩固技术、规模、应用市场等领先优势共建清洁美丽世界[2] 参会企业与行业表态 - 参会企业包括通威集团、TCL中环、隆基绿能、天合光能、晶科能源、协鑫集团等12家龙头企业负责人[2] - 企业表态支持政策导向:爱旭股份提出以技术创新"反内卷"晶科能源建议严控新增产能并探索规范出口措施隆基绿能认为政策将带来价格修复、技术溢价、行业整合三重利好[6] - 行业协会将加强自律履行社会责任发挥政企桥梁作用[4] 政策预期与市场反应 - 交银国际分析认为后续针对性政策有望出台光伏供给侧将迎转机[7] - 政策预期推动资本市场反应:亚玛顿、亿晶光电等A股光伏公司7月2日起连续多日涨停[7] 行业现状与建议 - 当前行业面临全产业链供需失衡导致内卷需通过前沿技术创新推动提质升级为落后产能退出创造条件[6] - 行业建议包括:严控新增产能、规范出口秩序、加快光储融合保障消纳[6] - 供给侧改革需协调去产能节奏与地方政府行为当前优先严控新增产能[7] 历史政策延续性 - 此次会议是2023年11月光伏专项座谈会的延续当时强调加强顶层设计、技术创新、行业自律[3] - 2023年11月会议后工信部同步召开知识产权座谈会行业协会发布《光伏组件功率规范诚信标定和溯源自律公约》[3]
重磅!工信部组织14家光伏巨头座谈
第一财经· 2025-07-03 15:29
光伏行业座谈会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光伏行业制造业企业座谈会,由部长李乐成主持,14家光伏行业企业及光伏行业协会负责人参会 [1] - 参会企业代表均为光伏产业链四大主链环节公司的"一把手",包括通威集团、协鑫集团、阳光电源、TCL中环、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隆基绿能、晶澳科技等头部企业 [1] - 会议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科技创新、市场竞争、行业生态建设等方面进行交流,企业介绍基本情况、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1] 政策导向与行业现状 - 党中央高度重视光伏产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2] - 我国光伏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转变,在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应用市场等方面取得领先优势 [2] - 要依法依规、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2] - 行业协会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引导企业加强行业自律,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2] 企业响应与市场反应 - 隆基绿能表示将充分发挥原创技术的全球领先优势,加速高效产品商业化,以差异化技术突破价格内卷困局 [3] - 公司积极响应"统一大市场"建设,强化产业链协同,协助落后产能有序出清 [3] - 受"反内卷"政策催化影响,A股光伏板块迎来强势反弹,9只光伏股涨停,大全能源涨幅超过15%,东方日升、艾罗能源股价涨逾10% [5] 行业自律与反内卷 - 《人民日报》头版评论文章明确表示"内卷"之下竞争失去节制,市场机制受到扭曲 [4]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表示将助力行业自律与技术升维双轨并进,实现"优质优价"取代"劣币驱逐良币" [4]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指出要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4]
工信部组织14家光伏巨头座谈,称将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
第一财经· 2025-07-03 14:20
行业政策动态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光伏行业制造业企业座谈会,部长李乐成主持,14家光伏企业及行业协会负责人参会,围绕生产经营、科技创新、市场竞争等议题交流并提出政策建议 [1] - 李乐成强调要依法依规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4] -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加大宏观引导和行业治理,强化标准引领和服务保障,持续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 [5] 参会企业阵容 - 参会企业代表均为光伏产业链四大主链环节公司"一把手",包括通威集团、协鑫集团、阳光电源、TCL中环、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隆基绿能、晶澳科技等头部企业高管 [2] 行业现状与政府态度 - 中国光伏产业在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应用市场等方面取得领先优势,成为全球光伏制造标杆 [4] - 中央财经委会议明确要求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呼应近期《人民日报》及光伏行业协会关于破除"内卷式"竞争的呼声 [7] 企业反馈与市场反应 - 隆基绿能表示将利用技术领先优势突破价格内卷,加速高效产品商业化,并协助落后产能有序出清 [6] - A股光伏板块强势反弹,双良节能、亿晶光电等9只个股涨停,大全能源涨超15%,协鑫科技港股涨9% [8] 行业协会角色 - 光伏行业协会提出"政府引路、行业自律、企业求变"三轴联动破"卷"策略,未来将推动行业自律与技术升维双轨并进 [7]
★全球化布局 数智化转型 多元化发展 上市公司业绩说明会"剧透"全年发展动向
中国证券报· 2025-07-03 01:56
上市公司2024年业绩概况 - 截至5月7日沪深北交易所共5412家上市公司公布2024年报全市场营收71.98万亿元近六成公司实现营收正增长[1] - 创业板科创板公司总体营收增速领先沪深主板公司净利润指标保持韧性[1] - 2024年云计算行业上市企业营收同比增幅达16.19%芯片设计集成电路产业营收净利润增长均超19%[3] 光伏行业展望 - 晶科能源预计2025年全球光伏装机需求同比增长10%以上主要增量来自中东非亚太等新兴市场[1] - 天合光能认为光伏产业链价格已触底终端需求持续释放2025年全球市场需求将保持增幅新兴市场增速更快[2] 白酒行业趋势 - 贵州茅台指出白酒行业进入调整期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集聚公司制定2025年收入增长目标9%[2] - 五粮液强调国家提振消费政策支撑行业优化升级2025年定位为"营销执行提升年"以变求进[2] 人工智能与新技术影响 - 人工智能成为上市公司未来发展高频热词算力产业高景气度拉动光模块半导体企业业绩[1][3] - 中际旭创预计1.6T光模块出货量自2025年Q2起增长未来应用或扩展至汽车自动驾驶等AI领域[4] - 华西证券认为AI应用处于早期阶段具身智能等场景潜力巨大光模块行业具备长期高增长能力[4] 机器人及高端制造发展 - 步科股份聚焦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推进批量化生产[3] - 埃夫特预计2025年3C电子汽车电子锂电池半导体行业将增长计划推出重载机器人等新产品[3] 全球化与多元化布局 - 三一重工2024年国际营收485.13亿元同比增长12.15%预计2025年海外基建市场维持高景气[5] - 华勤技术海外业务占比50%客户覆盖全球头部品牌形成国内核心+海外基地双供应体系[5]
★上市公司多措并举开辟差异化发展路径
中国证券报· 2025-07-03 01:56
行业现状与问题 - 中国经济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光伏、储能等行业出现"内卷式"竞争,企业通过低价倾销扰乱市场秩序 [1] - "内卷式"竞争深层次原因包括技术创新不足、专利保护缺失、市场信号不清 [1] - 光储行业为争夺市场份额出现低于成本价销售、牺牲产品质量等恶性竞争 [3] 企业破局策略 模式创新 - 天合光能推动行业从"单一性"向"系统性"转变,提供极端气候解决方案,提升组件抗冲击能力和载荷能力 [2] - 通威股份首创"渔光一体"模式,实现智能养殖与清洁能源融合,提高水面资源利用率 [2] - 晶科能源推进全球销售、全球制造到全球投资的战略升级,在沙特建设10GW高效电池及组件产能项目 [3] 技术创新 - 宁德时代强调储能行业需聚焦价值竞争,创造高价值产品 [3] - 固态电池成为新型储能载体,赣锋锂业开发出能量密度500Wh/kg的样品并推进装车验证 [4] - 通威股份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达34.17%,完成兆瓦级试验线设备选型论证 [5] 知识产权保护 - 通威股份2024年光伏电池和组件授权发明专利量同比增长135.59%,国内专利申请量增长49.18% [3] - 天合光能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创新成果,坚持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双轮驱动 [2] 政策与行业整治 - 国家发改委将优化产业布局,遏制炼油、钢铁等行业低效落后产能无序扩张 [6]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十项措施整治"内卷式"竞争》,制修订光伏、电池等领域国家标准 [6] - 政策整治有利于光伏等行业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和模式创新促进产业出清整合 [6]
从80后宗馥莉到90后高海纯,女继承人涌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2 12:22
核心观点 - 中国商界女性继承者崛起趋势明显,从千亿资产掌舵者到90后新生代接班人,展现独特"她力量" [1][9] - 女性接班从被动选择转向能力导向的主动决策,反映商业竞争本质从体力魄力向沟通能力、情感智慧与系统思维转变 [14][15] - 女性接班人与企业现代化转型形成双向促进,尤其在制造业领域通过国际化、数字化等路径推动改革 [12] 执掌千亿资产女性继承者 - 宗馥莉带领娃哈哈营收重回700亿,通过宏胜饮料集团打造20个生产基地、100+生产线,2024年以810亿元身家登顶中国女首富 [3] - 孟晚舟在华为推动财务数字化变革建立数据管理体系,2025年福布斯中国商界女性榜第3名 [4][5] - 刘畅推动新希望从饲料企业转型食品产业,2024年实现千亿营收并进入世界500强,2025年入选《财富》全球最具影响力商界女性 [6] 90后新生代女继承人涌现 - 中衡设计提名93年出生的冯嘉音为非独立董事,协助业务转型与海外布局 [10] - 洪通燃气刘欣(曼彻斯特大学金融会计双学位)进入董事会负责战略投资 [10] - 天合光能任命93年高海纯为联席董事长,与其父共同执掌百亿级企业 [10] - 该群体普遍具有海外留学背景、多元专业及数字化与国际化的代际优势 [10] 女性接班风格与时代变迁 - 女性沟通优势显著,与长辈交接更顺畅,善于建立信任化解矛盾 [11] - 香港家族企业出现主动选择女性接班人案例(如郑志雯、李思德),打破"重男轻女"传统 [14] - 美的集团何倩嫦、李嘉诚基金会李思德等展示女性参与企业治理的多元化路径 [14] - 立讯精密王来春提出"雌雄共体"领导力概念,融合强势与同理心特质 [16]
天合光能(688599) -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
2025-07-01 11:49
回购方案 - 首次披露日为2024年6月26日[4] - 实施期限为2024年6月25日至2026年3月24日[4] - 预计回购金额100,000万元至120,000万元[4] 回购进展 - 累计已回购股数15,315,910股,占总股本0.70%[4] - 累计已回购金额25,295.744912万元[4] - 实际回购价格区间13.64元/股至24.91元/股[4] 其他情况 - 2024年6月25日同意以自有资金回购用于转换可转债[5] - 2025年5月22日延长回购期限9个月,调整资金来源[6] - 将在回购期限内择机回购并及时披露信息[8]
天合光能(688599) -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天23转债”预计满足转股价格修正条件的提示性公告
2025-07-01 11:49
融资与股本 - 2023年2月13日发行8864.751万张可转债,总额886,475.10万元[4] - 2023年5月31日股本由2,173,242,227股变为2,173,425,666股[6] - 2024年1月17日归属数量为5,801,875股[7] 转股价格 - 可转债初始转股价69.69元/股,2025年2月26日起变为25.00元/股[5][7][9] - 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件及触发可能[10][12] 分红 - 2023年实施权益分派,每股派现0.47796元(含税)[6] - 2024年6月差异化分红,虚拟分派每股0.62908元/股[7]
天合光能(688599) -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可转债转股结果暨股份变动公告
2025-07-01 11:49
可转债发行与交易 - 公司2023年2月13日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总额886,475.10万元,期限六年[4] - 可转债2023年3月1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4] 转股情况 - 2025年4 - 6月“天23转债”2,000元转股,80股,占比0.000004%[3][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天23转债”累计253,000元转股,4,055股,占比0.0002%[3][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天23转债”未转股金额8,864,498,000元,占比99.9971%[3][9] 转股价格调整 - 转股期2023年8月17日至2029年2月12日,初始69.69元/股,最新25.00元/股[5] - 2023年5月31日转股价格由69.69元/股调为69.21元/股[5] - 2024年1月17日转股价格由69.21元/股调为69.05元/股[6] - 2024年6月转股价格调为68.42元/股[6] - 2025年2月26日转股价格由68.42元/股修正为25.00元/股[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