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润微(688396)
icon
搜索文档
品牌工程指数上周涨1.10%
中国证券报· 2025-09-28 20:46
指数及市场表现 - 中证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指数上周上涨1.10%至2019.88点 [1] - 上证指数上周上涨0.21% 深证成指上涨1.06% 创业板指上涨1.96% 沪深300指数上涨1.07% [1] - 下半年以来中际旭创累计上涨183.63%位居涨幅榜首 阳光电源累计上涨132.40% 科沃斯累计上涨82.81% [2] 成分股表现 - 沪硅产业上周上涨19.75%位列涨幅榜首 安集科技上涨19.05% 信立泰上涨15.81% [1] - 阳光电源与中微公司上周涨幅均超14% 北方华创涨逾12% 澜起科技与华润微涨逾10% [1] - 中芯国际上周上涨9.01% 亿纬锂能上涨8.21% 海信家电与芒果超媒涨逾7% [1] - 下半年以来亿纬锂能 芒果超媒 澜起科技累计涨幅均超60% [2] - 中微公司 宁德时代 兆易创新 中芯国际下半年累计涨幅均超50% [2] - 药明康德 安集科技下半年累计涨幅超40% 北方华创等7只成分股涨幅超30% [2] 行业配置与轮动 - 新消费 创新药 科技 高股息板块呈现轮动上涨格局 [3] - 投资者重点关注游戏 储能 科技板块的个股机会 [3] - 投资组合近期降低科技股占比 加仓制造业板块 [3] - 当前配置以科技 有色金属 制造业 创新药为主 [3] 机构观点 - 市场交投情绪回落主要受长假避险需求影响 [2] - 宏观叙事和流动性驱动未发生重大变化 市场整体保持强势 [1][2] - 对中期A股市场持偏乐观观点 预计各个板块都有机会 [1][2] - 中国资产依然值得深度挖掘 优质标的波动带来买入机会 [2]
华润微股价连续4天上涨累计涨幅9.03%,嘉实基金旗下1只基金持1260.08万股,浮盈赚取5657.7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07:22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25日股价54.19元/股 单日涨幅0.13% 成交额13.02亿元 换手率1.80% 总市值719.39亿元 [1] - 连续4个交易日上涨 区间累计涨幅达9.03% [1] 主营业务构成 - 功率半导体、智能传感器及智能控制产品的设计、生产及销售 并提供开放式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制造服务 [1] - 收入构成:产品与方案占比54.34% 制造与服务占比42.92% 其他业务占比2.74% [1] 机构持仓动态 - 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二季度增持127.48万股 总持股1260.08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0.95% [2] - 该基金单日浮盈88.21万元 四日累计浮盈5657.76万元 [2] - 嘉实上证科创板综合ETF持有2.67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0.91% 位列第十大重仓股 [4] - 该基金单日浮盈1869.42元 四日累计浮盈11.99万元 [4] 基金产品表现 - 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最新规模278.06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69.26% 近一年收益184.42% 成立以来收益148.47% [2] - 嘉实上证科创板综合ETF最新规模1.38亿元 成立以来收益46.74% [5] 基金经理信息 - 芯片ETF基金经理田光远管理规模443.23亿元 任职最佳回报138.49% 最差回报-46.65% [3] - 综合ETF基金经理尚可管理规模14.99亿元 任职最佳回报85.47% 最差回报-0.33% [6]
华润微涨2.01%,成交额8.3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749.6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03:52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5日盘中股价55.21元/股,上涨2.01%,总市值732.93亿元,成交额8.32亿元,换手率1.16%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749.68万元,特大单买入1.20亿元(占比14.40%)卖出1.04亿元(占比12.47%),大单买入2.71亿元(占比32.57%)卖出2.70亿元(占比32.40%)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7.14%,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9.35%、2.30%、15.91% [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和上海市静安区,2003年1月28日成立,2020年2月27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涵盖功率半导体、智能传感器及智能控制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以及开放式晶圆制造、封装测试服务 [2] - 收入构成:产品与方案占比54.34%,制造与服务占比42.92%,其他(补充)占比2.74% [2] - 行业分类为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概念板块包括MCU、氮化镓、EDA、大基金、汽车芯片等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4.40万户,较上期减少9.77%,人均流通股30,173股,较上期增加10.83%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3049.79万股(第二大股东),较上期增加1492.52万股 [3]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588000)持股2930.78万股(第三大股东),较上期减少51.17万股 [3] -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588080)持股2198.46万股(第六大股东),较上期增加69.11万股 [3] - 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588200)持股1260.08万股(第九大股东),较上期增加127.48万股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510300)持股958.11万股(第十大股东),较上期增加76.01万股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2.18亿元,同比增长9.62%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39亿元,同比增长20.85% [2] 分红历史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51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4.87亿元 [3]
华润微股价连续3天上涨累计涨幅8.89%,嘉实基金旗下1只基金持1260.08万股,浮盈赚取5569.5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4 07:21
股价表现 - 华润微9月24日股价上涨3.07%至54.12元/股 成交额16.97亿元 换手率2.40% 总市值718.46亿元[1] - 公司股价连续3天上涨 区间累计涨幅达8.89%[1] 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为功率半导体、智能传感器及智能控制产品的设计、生产与销售 并提供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制造服务[1] - 收入构成:产品与方案占比54.34% 制造与服务占比42.92% 其他业务占比2.74%[1] 机构持仓 - 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588200)二季度增持127.48万股 持有1260.08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0.95%[2] - 该基金9月24日浮盈2028.73万元 三日累计浮盈5569.55万元[2] - 嘉实上证科创板综合ETF(589300)持有华润微2.67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0.91% 为第十大重仓股[4] - 该基金9月24日浮盈4.3万元 三日累计浮盈11.8万元[4] 基金表现 - 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规模278.06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62.47% 近一年收益184.59% 成立以来收益138.49%[2] - 嘉实上证科创板综合ETF规模1.38亿元 成立以来收益42.44%[5] - 芯片ETF基金经理田光远管理规模443.23亿元 任职最佳回报137.06%[3] - 综合ETF基金经理尚可管理规模14.99亿元 任职最佳回报88.72%[6]
华润微股价连续3天上涨累计涨幅8.89%,建信基金旗下1只基金持24.06万股,浮盈赚取106.3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4 07:14
股价表现 - 华润微9月24日股价上涨3.07%至54.12元/股 成交额16.97亿元 换手率2.40% 总市值718.46亿元 [1] - 公司股价连续3天上涨 区间累计涨幅达8.89% [1] 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为功率半导体、智能传感器及智能控制产品的设计、生产及销售 并提供开放式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制造服务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产品与方案占比54.34% 制造与服务占比42.92% 其他(补充)占比2.74% [1] 基金持仓 - 建信上证科创板综合ETF(589880)二季度持有华润微24.06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0.91% 位列第十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9月24日浮盈38.74万元 连续3天上涨期间累计浮盈106.35万元 [2] - 基金最新规模12.48亿元 成立以来收益率31.06% [2] 基金经理 - 建信上证科创板综合ETF基金经理葛鲁禹累计任职时间2年274天 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14.77亿元 [3] -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39.22% 最差基金回报32.07% [3]
华润微成交额创2024年10月10日以来新高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06:28
成交表现 - 华润微成交额达14.07亿元 创2024年10月10日以来单日新高 [2] - 最新股价上涨2.70% 换手率为1.99% [2] - 上一交易日全天成交额为11.86亿元 当日成交额环比增长约18.6% [2] 数据来源 - 统计信息由数据宝提供 [2] - 文章来源为证券时报网 [3]
华润微涨2.11%,成交额2.7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39.0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2 02:46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2日盘中股价上涨2.11%至50.75元/股 成交额2.76亿元 换手率0.42% 总市值673.72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239.04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13.85% 卖出占比7.54% 大单买入占比22.25% 卖出占比27.70%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7.68% 近5日涨2.73% 近20日跌0.99% 近60日涨7.61% [1]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4.40万户 较上期减少9.77% 人均流通股30,173股 较上期增加10.83% [2] - 香港中央结算公司增持1,492.52万股至3,049.79万股 位列第二大流通股东 [3] - 科创板50ETF(588000)减持51.17万股 科创板芯片ETF(588200)增持127.48万股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2.18亿元 同比增长9.62% 归母净利润3.39亿元 同比增长20.85% [2] - 主营业务构成:产品与方案占比54.34% 制造与服务占比42.92% 其他业务占比2.74% [1] 分红与机构持仓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51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4.87亿元 [3] - 十大流通股东中含多只指数ETF 包括沪深300ETF(510300)增持76.01万股至958.11万股 [3] 公司基本信息 - 2003年1月28日成立 2020年2月27日上市 总部位于江苏无锡和上海静安区 [1] - 主营业务为功率半导体、智能传感器及智能控制产品 提供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服务 [1] - 属于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行业 涉及MCU、氮化镓、汽车芯片等概念板块 [1]
华润微(688396) - 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会决议公告
2025-09-19 09:15
会议信息 - 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会于9月19日在江苏无锡召开[2] - 出席会议股东和代理人563人,所持表决权占比70.9856%[2] - 公司9位在任董事全部出席会议[4] 表决情况 - 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同意票数占比99.9321%[5] - 选举董事议案同意票数占比99.9094%[6] 股东投票 - 持股5%以上、1%-5%普通股股东同意票数占比100%[9] - 持股1%以下、市值50万以下及以上普通股股东各有同意、反对、弃权占比[9]
华润微(688396) - 北京市嘉源律师事务所关于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会的法律意见书
2025-09-19 09:15
会议信息 - 2025年8月27日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决议召开股东会[7] - 8月2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公告会议通知[7] - 9月19日下午15:00在无锡举行现场会议[7] 投票信息 - 交易系统投票时间为9月19日部分时段[7] - 互联网投票时间为9月19日9:15至15:00 [7] 参会情况 - 现场出席会议股东等563名,代表股份942,354,780股,占比70.9856%[11] 议案表决 - 《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同意941,715,261股,占比99.9321%[10] - 《关于选举公司董事的议案》同意941,501,642股,占比99.9094%[14]
“硬科硬客”2025年会闭门研讨之一 研判趋势洞察先机 科创板集成电路龙头聚谈行业高热话题
中国经营报· 2025-09-18 10:27
重大技术突破 - 天岳先进在大尺寸衬底材料实现微管降至0 核心参数大幅优化 支持器件应用[3] - 碳化硅IGBT功率密度成本已低于硅基IGBT[3] - 中电化合物半导体8英寸碳化硅外延片性能超越国际头部厂商 浓度/厚度均匀性达2% 缺陷密度低一个数量级[3] - 中微公司等离子体刻蚀设备覆盖绝大部分刻蚀应用 快速开发薄膜沉积设备 解决高深宽比刻蚀等关键工艺问题[3] - 华润微工控+汽车功率半导体产品占比超50% 并进入算力服务器和人形机器人领域[4] 国产替代进程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持续提升加速 中微公司在刻蚀/薄膜/量检测全面布局支持国产化[5] - 量检测设备仍是国产化率最低环节之一 处于早期阶段但未来将加快替代[5][6] - 拓荆科技在中国薄膜沉积设备市场占有率约10%-12% 国产化空间仍大[6] - 碳化硅衬底已全部国产化 6英寸/8英寸主要由国内供应 天岳先进供应海外大量8英寸衬底[6] - 8英寸硅片基本国产化 12英寸硅片国产化率约50% 电子特气领域将打赢先进制程国产替代攻坚战[6] - 电镀液/光刻胶国产化率低 艾森股份计划2-3年完成先进封装光刻胶产品线布局并超越国际厂商份额[6] 全球竞争格局 - 中国半导体消费和生产领先但多领域由外企主导甚至寡头垄断[7] - 天岳先进8英寸衬底全球份额领先 产品获博世/英飞凌/东芝国际认可 12英寸已推出[7] - 中微公司技术及市占率处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7] - 国内厂商占据功率半导体中低端主要份额 高端仍由海外主导但国产替代边界逐步扩大[7] - 研发迭代速度较海外快 中微新产品研发周期从3-5年缩短至2年内[8] - 贴近市场客户优势明显 国内需求旺盛且响应支持力度优于海外[9] - 研发投入绝对金额较国际厂商有差距 海外头部设备商年投入约20-30亿美元[9] - 产业规模/产品系列化/高端性能与全球头部存在差距 海外厂商具全球化生态壁垒[9] 国际化赶超路径 - 华润微深耕国内定制化产品与客户深度协同 同时加速国际化布局完善全球销售网络[11] - 中船特气通过科技创新/国际化产业布局/跨境并购三方面发力[11] - 中科飞测定位为全球客户提供国产量检测设备 通过海外工厂建立口碑后与国际巨头直接竞争[11][12] 制程升级应对策略 - 中科飞测通过培育国产供应商联合攻关零部件 加强自主研发团队建设应对尖端零部件和人才挑战[13] - 材料企业需与上下游形成合力强化产业链配套 艾森股份借助国内产业链集群聚焦电镀液/光刻胶领域突围[13] 未来技术趋势 - 碳化硅衬底行业以大尺寸抢占速度为关键 天岳先进全球首发12英寸衬底[14] - 芯片结构3D化趋势明确 中微重点布局高深宽比刻蚀/原子层刻蚀/原子水平沉积等设备[14] - 拓荆科技将覆盖全制程领域PECVD/ALD及沟槽填充CVD等薄膜工艺 向3D堆叠延展[14] - AI发展提升芯片性能要求 显著拓展半导体设备增长空间 集成电路制造端受益下游需求拉动[15] - 最先进AI芯片对应的材料装备需求将持续长期增长[15] 并购整合趋势 - 量检测设备行业集中和资源整合是成熟发展自然趋势[16] - 国际设备巨头通过外延并购实现快速成长 并购整合对降本增效/避免重复投入形成良性竞争至关重要[16] - 并购需关注从财务并表转向产业链协同 打通上下游断点形成1+1>2生态 同时需政策适配性调整支持跨所有制/跨国并购[17] - 尽调需发现潜在风险 并购后注重战略文化整合产生协同效应[17] - 中微公司通过内生外延孵化合作形成平台化效应 支持上市公司整合与阶梯溢价收购[17] - 天岳先进关注能弥补短板且在技术管理客户赋能的标的 艾森股份完成马来西亚电子化学品公司并购并建设东南亚制造中心[18] 龙头企业战略规划 - 艾森股份目标电镀材料领域全球前五 光刻胶领域2028-2030年成为全球五到十名主流公司[19] - 中船特气目标实现先进制程特气完全国产替代 境外销售收入占比超50%[19] - 天岳先进聚焦碳化硅成本低于硅器件引发的应用爆发及光学AI眼镜材料机遇 做好产品技术产能准备[20] - 中电化合物半导体目标成为全球SiC外延片排头兵[21] - 华润微"十五五"期间重点布局人形机器人/AI服务器等高增赛道 设立功率IC/传感器专项事业部培育为主要成长引擎[21] - 拓荆科技目标成为平台型半导体设备公司 三到五年实现薄膜沉积和三维键合设备全品类覆盖 国内市占率超50% 五年内进入东南亚/日本等国际市场[21] - 中科飞测目标具备与国际巨头全面竞争能力 满足所有国内客户量检测需求[21] - 中微公司未来五年产品市场覆盖率从30%增至60% 力争成为全球第一梯队半导体设备公司[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