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熙生物(688363)
icon
搜索文档
研发投入逆增15%!华熙生物合成生物布局深化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2.61亿元 归母净利润2.21亿元 扣非净利润1.74亿元 营收和净利润未实现增长 [2]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1.83亿元 同比下降18.44% 归母净利润1.19亿元 同比增长20.89% 扣非净利润0.92亿元 同比增长8.75% 净利润率首次实现同比和环比回升 [2] 战略调整 - 2025年3月公司战略从规模扩张升级为以科研创新为核心的效益型发展模式 董事长亲赴业务前线统筹品牌传播 [3] - 原料与医疗终端业务持续稳健增长 护肤品与营养科学板块经过重塑后焕发新活力 形成核心业务稳中有进 转型板块蓄势突破的格局 [3] 研发投入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逆势增长15.25% 重点投向合成生物技术 重组胶原蛋白产业化和微生态制剂三大领域 [4] - 合成生物技术实现菌株改造效率提升30% 微生态制剂已申请5项专利 重组胶原蛋白处于中试阶段 [4] - 研发投入覆盖四大领域:原料研发聚焦新生物活性物开发 药械研发聚焦透明质酸新医学应用 皮肤科学创新研发开展34个项目 营养科学创新研发开展17个项目 [4] 技术突破与产业应用 - 全球领先合成生物制造平台应用于三大板块产业转化 打通底层研发资源 构建基础研究-技术转化-产业应用的完整研发链路 [6] - 无菌级HA生产线完成工艺验证 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天津产业化基地正推进 目标突破生物制造放大瓶颈 [6] - 孵化的华熙唐安生物科技实现肝素聚糖体外全酶法精准合成 技术全球领先 是国内唯一掌握全天然结构抗凝血肝素聚糖生物合成的企业 [6]
改革成效未达预期,华熙生物业绩困局待解
北京商报· 2025-08-28 13:5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2.61亿元同比下降19.57% 归母净利润2.21亿元同比下降35.38% 扣非归母净利润降幅达45% [1][3] - 单季度看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1.83亿元同比下降18.44% 但归母净利润1.19亿元同比增长20.89% 为2024年一季度以来首次同比环比回升 [3] - 自2019年上市以来公司营收利润持续双位数增长 但2023年起业绩开始下滑 [4] 业务板块表现 - 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原功能性护肤品)上半年收入9.12亿元同比下降33.97% 占主营业务收入40.36% 该业务2024年已下滑31.62% [1][3][4] - 原料业务上半年收入6.26亿元同比微降0.58% 占主营业务收入27.7% 医疗终端业务收入6.73亿元同比下降9.44% 占比29.77% [5] - 功能性护肤品业务2022年营收达46.07亿元占比72.45% 但2024年收缩至25.69亿元占比47.84% 较2022年近乎腰斩 [4] 战略改革与组织调整 - 2024年被定义为变革元年 公司推进业务流程重塑、组织人才变革、绩效体系革新及数智化建设 [6] - 2025年二季度董事长兼总经理赵燕直接接管品牌与传播管理中心及BM肌活、米蓓尔品牌 [6] - 研发费用上半年投入2.31亿元同比增长15.25% 研发项目较2024年减少88个 聚焦高壁垒透明质酸及生物活性物新产品 [7] - 董监高11人离任 研发人员增加35人但平均薪酬下降8.46% 管理费用因组织架构升级增加2900万元 [6] 行业竞争与研发方向 - 重组胶原蛋白领域竞争对手锦波生物2025年上半年营收8.59亿元同比增长42.43% 归母净利润3.92亿元增长26.65% 功能性护肤品业务爆发增长 [8] - 公司坚持反对透明质酸过时论 将研发重点转向糖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 强调其在细胞外基质和衰老干预领域的应用前景 [7] - 行业分析师认为改革成效尚未显现 传统玻尿酸市场萎缩而新领域竞争壁垒未建立 研发投入未有效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7]
高层“大换血”!688363,交出最差半年报
中国基金报· 2025-08-28 12:5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2.61亿元同比下降19.57% 归母净利润2.21亿元同比下降35.38% 扣非净利润1.73亿元同比下降45% [1] - 营收及净利润增长均处于六年来最低水平 [2] 业务板块表现 - 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收入9.12亿元同比下降33.97% 占主营业务收入40.36% 该业务2024年已同比下滑31.62% [2] - 原料业务收入6.26亿元同比微降0.58% [4] - 医疗终端业务收入6.73亿元同比下降9.44% 占主营业务收入29.77% [4] 战略调整与改革 - 公司将2024年定义为变革元年 董事长兼总经理赵燕直接接手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及相关品牌管理中心 [1] - 业务转型从流量驱动转向基于科学论证的品牌传播逻辑 注重小红书等平台的内容种草-品牌建设-销售转化闭环 [3] - 组织架构升级产生2900万元管理费用 影响短期损益但夯实长期发展基础 [4] 研发与产品动态 - 研发项目较2024年减少88个 投入聚焦原料与医疗终端业务 [4] - 发布合规水光产品"润百颜 玻玻"及合规动能素"润致 缇透" 但新品暂未对医美业务带来新增量 [4] 管理层变动 - 报告期内董监高11人离任 2025年6月选举产生第三届董事会并聘任新一届高级管理人员 [4] 法律纠纷 - 香港子公司钜朗就合作协议纠纷对韩国Medytox提起国际仲裁 初步索赔金额7.5亿港元 [5] - 指控Medytox未按约提供A型肉毒毒素产品 导致合作项目无法实现 [5]
高层“大换血”!688363,交出最差半年报
中国基金报· 2025-08-28 12:41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2.61亿元,同比下降19.57% [2] - 归母净利润2.21亿元,同比下降35.38% [2] - 扣非净利润1.73亿元,同比下降45% [2] - 营收及净利润增长均处于六年来最低水平 [4] 业务板块表现 - 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收入9.12亿元,同比下降33.97%,占主营业务收入40.36% [5] - 原料业务收入6.26亿元,同比微降0.58% [7] - 医疗终端业务收入6.73亿元,同比下降9.44%,占主营业务收入29.77% [7] - 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31.62%,2025年降幅进一步扩大 [5] 战略调整与改革 - 董事长兼总经理赵燕直接下沉管理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接手品牌与传播管理中心、BM肌活、米蓓尔品牌 [2] - 业务转型从流量驱动销售逻辑转向基于科学论证的品牌传播逻辑 [5] - 组织架构升级带来2900万元管理费用,影响短期损益 [7] - 研发项目较2024年减少88个,投入聚焦原料与医疗终端业务 [7] 运营与挑战 - 线上渠道竞争激烈导致营销费用居高不下,利润空间受挤压 [4] - 新品"润百颜•玻玻"及"润致•缇透"暂未对医美业务带来新增量 [7] - 香港子公司钜朗就合作协议纠纷提起国际仲裁,初步索赔金额7.5亿港元 [8]
华熙生物:控股股东华熙昕宇完成首次增持153.36万股
华尔街见闻· 2025-08-28 12:35
增持计划基本情况 - 增持主体为控股股东华熙昕宇投资有限公司 [1] - 增持期间为2025年8月8日至2026年2月7日共计6个月 [1] - 增持规模金额2-3亿元且股份比例不超过总股本1% [1] - 增持价格上限设定为70元/股 [1] 首次增持执行细节 - 增持时间为2025年8月27日至28日 [1] - 增持数量达153.36万股占总股本0.32% [1] - 增持金额为8,868.30万元 [1] - 通过上交所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实施 [1] 股东持股结构现状 - 增持前华熙昕宇持股2.835亿股占比58.86% [1] - 一致行动人包括实控人赵燕等合计持股59.17% [1] 后续计划与影响 - 控股股东将继续用自有或自筹资金执行后续增持 [1] - 本次增持不会导致控股股东及实控人发生变化 [1] - 公司将按规定及时披露增持进展 [1]
华熙生物(688363) - 华熙生物关于控股股东首次增持公司股份暨增持计划进展的公告
2025-08-28 12:28
证券代码:688363 证券简称:华熙生物 公告编号:2025-032 增持计划无法实施风险:本次增持计划可能存在因资本市场情况发生变 化或目前尚无法预判的其他风险因素导致增持计划的实施无法达到预期的风险。 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控股股东首次增持公司股份暨增持计划进展的 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全体董事及相关股东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 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已披露增持计划情况: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熙生 物""公司")的控股股东华熙昕宇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熙昕宇")基于 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长期投资价值认可,计划自 2025 年 8 月 8 日起的 6 个 月内,使用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允许的方式(包括 但不限于集中竞价、大宗交易等)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额不低于人民币 2 亿 元(含),不超过人民币 3 亿元(含),增持股份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 1%,增 持股票价格不超过 70 元/股。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 2025 年 8 月 8 日在上海证券 交易所网站(www.sse.com. ...
华熙生物业绩拐点背后,赵燕劈出“三板斧”
FBeauty未来迹· 2025-08-28 09:53
核心观点 - 华熙生物在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盈利拐点 主要得益于董事长赵燕回归一线后推动的组织改革、营销转型和研发聚焦 [3][4][8][13][19][20] - 公司通过削减低效销售投放、优化库存和现金流管理 使销售费用率大幅下降31.44% 存货周转天数减少70天 [9][10]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5.25% 聚焦合成生物技术 新增知识产权340项 成果转化加速 [29][30][3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2.61亿元 同比下降19.57% 归母净利润2.21亿元 同比下降35.38% [7] - 第二季度单季营业收入11.83亿元 同比下降18.44% 但归母净利润1.19亿元 同比增长20.89% [8] - 销售费用大幅减少至8.08亿元 同比下降31.44% 管理费用增长11.63%至2.75亿元 [9]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18亿元 盈利现金比率接近100% 库存原值减少7572万元 [10] 组织改革 - 赵燕亲自推动"创业型组织"重建 削减冗余管理层级 培养技术背景管理者 [15][16] - 个人健康消费品事业部更名为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事业部 通过流程简化提升人均绩效 [17] - 人员优化费用约2900万元 供应链战略投入约2000万元 [10] 营销转型 - 摒弃价格促销的流量打法 转向"科学家+产品经理"双轨制市场团队 [17] - 建立"内容种草-品牌建设-销售转化"闭环 减少低效投放 [10][17] - 润百颜签约张艺兴为全球代言人 结合敦煌文化强化品牌内涵 [26] 研发与产品 - 研发费用占比提升至10.22% 合并优化30%研发项目 聚焦细胞外基质等三大方向 [29][30][32] - 原料业务收入占比57.5% HA销量同比增长9% 医疗终端产品毛利率达85.09% [24] - 推出国内首款针对"面部肤质改善适应症"的水光产品 新增6款新原料上市 [24][30] 行业背景 - 功能性护肤品为增长最快赛道之一 受益于功效党和医美修护需求 [33] - 线上数字化和内容电商成为行业增长主引擎 与公司科学传播战略高度契合 [33] - 合成生物制造为基础 推动从原料到终端产品的一体化布局 [32][33]
医疗美容板块8月28日涨0.6%,华熙生物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1.22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28 08:47
板块表现 - 医疗美容板块整体上涨0.6%,领涨个股为华熙生物涨幅1.6% [1] - 上证指数上涨1.14%至3843.6点,深证成指上涨2.25%至12571.37点 [1] - 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锦波生物下跌1.81%,*ST美谷下跌3.6% [1] 个股交易数据 - 华熙生物成交8.21万手,成交额4.71亿元,收盘价57.78元 [1] - 爱美客成交4.97万手,收盘价190.36元,涨幅0.17% [1] - 锦波生物成交9644.97手,成交额2.89亿元,收盘价299.27元 [1] - *ST美谷成交19.58万手,成交额6263.56万元,收盘价3.21元 [1]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22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入5524.01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6668.33万元 [1] - *ST美谷主力资金净流出586.68万元,净流出比例9.37% [2] - 华熙生物主力资金净流出2784.98万元,净流出比例5.92% [2] - 爱美客主力资金净流出8820.67万元,净流出比例达9.39% [2]
华熙生物(688363):董事长亲赴一线,Q2利润显著改善
光大证券· 2025-08-28 03:1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未明确提及[1][11] 核心观点 - 董事长亲赴一线管理 Q2利润显著改善 归母净利润同比+20.9%[1][4] - 品牌营销向"效益导向"转型 销售费用率大幅下降[8][9] - 原料业务相对稳健 医美产品体系持续完善 护肤品业务处于调整阶段[5][6][7] - 二季度利润拐点已现 看好未来业绩弹性释放[10][11] 财务表现 - 1H2025营收22.6亿元(-19.6%) 归母净利润2.2亿元(-35.4%)[4] - 2Q2025营收11.8亿元(-18.4%) 归母净利润1.2亿元(+20.9%)[4] - 1H2025毛利率71.0%(-3.5pcts) 归母净利率9.8%(-2.4pcts)[8] - 2Q2025期间费用率56.6%(-6.8pcts) 销售费用率35.0%(-12.5pcts)[9] 分业务表现 - 原料业务营收6.3亿元(-0.6%) 毛利率62.0%(-4.3pcts)[5][8] - 医疗终端产品营收6.7亿元(-9.4%) 毛利率81.6%(-2.9pcts)[5][8] - 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营收9.1亿元(-34.0%) 毛利率69.7%(-3.4pcts)[5][8] - 营养科学创新转化业务营收0.4亿元(+32.4%)[5] 业务亮点 - 原料出口业务营收3.3亿元(+0.9%) 占原料业务52.9%[5] - 欧洲/东南亚/韩国收入增速近10% 日本市场增速超20%[5] - 弗思特品牌收入0.6亿元(+61.3%) 销量80吨(+23%)[5] - 新增8个国际医疗器械注册证 涉及巴西/泰国/俄罗斯市场[6] - 润百颜屏障修护系列收入占比超50%[7] - BM肌活/米蓓尔品牌营销变革见效 人效提升/库存周转改善[7] 盈利预测 - 下调2025-2027年营收预测至48.25/56.31/67.35亿元(下调14%/15%/14%)[11] - 维持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 下调2026-2027年至5.9/8.0亿元(下调11%/12%)[11] - 预计2025-2027年EPS为0.98/1.23/1.66元 对应PE 60/47/35倍[11][12] - 董事长拟增持2-3亿元公司股份 显示发展信心[11]
华熙生物暂时不愿促销投流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8-28 02:4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22.61亿元,同比下滑19.57% [1] - 归母净利润2.21亿元,同比下滑35.38% [1] - 第二季度收入11.83亿元,同比下滑近20% [2] - 销售费用8.08亿元,同比下滑31.44%,费用占比降至35.74% [3] 业务板块分析 - 护肤品业务收入9.12亿元,同比下滑超30% [2] - 医美业务收入4.67亿元,同比下滑1.8% [3] - 三类医疗器械销售支数同比增长20% [3] 行业竞争态势 - 2025年上半年化妆品零售额2291亿元,同比增长2.9% [3] - 同业企业如珀莱雅、水羊股份收入均同比增长近10% [3] - 医美注射器械获批加速,8月22日药监局批复6张三类医疗器械证 [4] 战略调整 - 停止价格促销投流,重新梳理品牌功效技术基础 [3] - 医美品牌"润百颜"和"润致"上线美团医美平台拓展渠道 [6] - 董事长年初重回业务一线推动改革 [6] - 通过"以价换量"策略推动医美产品销售 [3] 管理层表态 - 投放重启时间取决于业务调整进度和沟通模式优化 [3] - 医美收入下滑系行业竞争加剧和市场扩容放缓所致 [4] - 公司将优化产品结构和渠道布局应对市场变化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