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生理(688351)

搜索文档
微电生理: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28.63%
快讯· 2025-04-29 11:51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04亿元,同比增长16.7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87.05万元,同比增长328.63% [1] 增长驱动因素 - 销售规模增长推动营收和利润提升 [1] - 实施降本增效措施进一步促进利润增长 [1]
4月24日汇添富医疗服务灵活配置混合A净值增长1.25%,近3个月累计上涨30.6%
搜狐财经· 2025-04-24 11:13
基金表现 - 汇添富医疗服务灵活配置混合A最新净值1.5450元,增长1.25% [1] - 该基金近1个月收益率18.21%,同类排名2|8 [1] - 近3个月收益率30.60%,同类排名1|8 [1] - 今年来收益率28.32%,同类排名1|8 [1] 持仓情况 - 股票持仓前十占比合计64.17% [1] - 恒瑞医药占比10.23% [1] - 科伦药业占比9.09% [1] - 百利天恒占比8.94% [1] - 海思科占比8.27% [1] - 信立泰占比6.66% [1] - 泽璟制药-U占比6.10% [1] - 新诺威占比4.69% [1] - 荣昌生物占比3.49% [1] - 诺诚健华-U占比3.35% [1] - 微电生理占比3.35% [1] 基金基本信息 - 基金成立于2015年6月18日 [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规模44.08亿元 [1] - 基金经理为张韡 [1] 基金经理背景 - 张韡拥有康奈尔大学生物医学硕士学位 [2] - 曾任东方证券医药助理研究员 [2] - 曾任汇添富基金医药研究员、高级医药研究员及医药行业研究组组长 [2] - 2021年9月29日起任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2] - 2022年10月21日担任汇添富达欣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2] - 2023年11月23日起担任汇添富医疗服务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2] - 2023年11月23日任汇添富全球医疗保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2] - 现任汇添富创新医药主题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2]
微电生理(688351) - 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上海微创电生理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2025-04-17 10:49
业绩数据 - 2024年度营业收入413,166,794.49元,较2023年度增长25.51%[18] - 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070,362.33元,同比增长815.36%[18]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741,735,971.22元,较2023年末增长3.36%[18] - 2024年度基本每股收益0.1106元/股,较2023年度增长814.05%[19] - 2024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04%,较2023年度增加2.7个百分点[19] 研发情况 - 2024年度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4.54%,较2023年度减少11.69个百分点[20]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拥有研发人员119名,占公司员工总数的23.8%[22] - 2024年度研发投入合计101,373,373.33元,同比减少15.01%[29] - 2024年度公司新增授权专利87项,含52项发明专利等[30] - 2024年度多项产品取得进展,如Magbot™导管获上市许可等[29] 募集资金 - 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7060万股,发行价16.51元/股,募集资金净额106,987.99万元[3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项目累计投入424,632,991.70元,余额687,376,885.41元[36] - 2022年主承销商汇入专户1,084,513,580.00元,实际净额1,069,879,920.88元[38] - 2022年公司用10,678.20万元置换募投项目自筹资金等[40][41] - 2023 - 2024年公司分别同意用不超85,000万元、75,000万元闲置资金现金管理[4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闲置资金买理财余额66,200.00万元等[44] - 2023年公司同意用1,700万元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未转出[45][46] - 公司拟用不超5,000万元募集资金向全资子公司鸿电医疗借款,累计借款800.00万元[51] - 公司用自有资金等支付募投项目部分款项并置换,总发生金额16,223.98万元[52] 项目进度 - 截至2024年末,“电生理介入医疗器械研发项目”累计投入进度29.09%等[6] - “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募集资金使用进度落后原计划[5] - 电生理介入医疗器械研发项目投资总额调至56,081.14万元,延期至2027年12月[47] - 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投资总额调至7,578.92万元,延期至2026年12月[47] - 营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投资总额调至17,522.51万元,延期至2025年12月[47] 其他情况 - 2024年12月6日公司误转3434.50元,9日转回[2] - 公司面临业绩下滑、研发、人才流失等多种风险[6][8][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5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监高持股未变动[55] - 报告期内公司无使用超募资金及节余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情况[48][49]
微电生理20250407
2025-04-15 14:30
**行业与公司概述** - **公司**:天明科技,专注于汽车越野改装线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车载控制器、电动脚盘、电动踏板等,应用于山地越野车、皮卡、SUV等车型[2] - **市场布局**:以汽车后市场为主,同时开拓前装市场,客户包括长城汽车、东风汽车等主机厂[2] - **2024年业绩**:营收2.5亿(同比增长12%),归母净利润增长7%,扣非净利润增长15%,业绩稳健增长[3] - **市场分布**:境外占比70%(北美+欧洲超50%),境内占比30%[6][4] **核心业务与产品** - **电动脚盘**:国内前装市场主要供应商,占比境内营收50%(约4000万),技术领先但面临主机厂压价压力[8][10][16] - **电动踏板**:主攻境外市场(美国),质量对标行业龙头,性价比高;国内渗透率低,因主机厂偏好低价代工产品[9][10] - **产品毛利率**: - 前装市场毛利率下降8.75个百分点(因客户结构调整及价格压力)[10] - 配件产品毛利率下降10个百分点(境外销售方式影响)[11] **关税与海外市场影响** - **关税政策**:美国关税从40%-45%可能增至70%,客户承担前期关税,但二次加税后分担机制未定,Q2影响待观察[5][6][7] - **应对策略**:与客户协商分担比例,评估产品竞争力(如电动踏板价格优势)[7][22] **客户与订单** - **前五大客户**:第一大客户更替(原TAP退出),新客户占比超40%(营收约1亿)[17] - **定点项目风险**:主机厂研发投入高(单项目模具费数百万),但易因计划调整取消或延期,合作被动[13] **产能与扩产计划** - **产能利用率**:脚盘较低(受主机厂需求波动影响),踏板较稳定[24] - **募投项目**:智能工厂建设延期半年,预计2-3年达产,自动化提升效率[23][24] - **2025年折旧**:预计400-700万(视验收进度)[25] **行业竞争与趋势** - **竞争对手**: - 诺和(贴牌为主)、沃恩(高价定位),天明以性价比优势竞争[20] - 国内无直接竞对(电动脚盘无第二家供应商)[19] - **行业渗透率**:改装市场细分,缺乏明确数据;国内电动踏板渗透率低(主机厂价格战)[18][9] **2025年展望与风险** - **增长点**:新产品量产(户外相关产品)、毛利率贡献潜力[27] - **挑战**: - 关税政策不确定性[22] - 主机厂压价及需求波动(如比亚迪年价影响行业)[16] - 前装市场毛利率持续承压[10][22] **其他关键数据** - **境内营收结构**:电动脚盘占50%(约4000万),其余为配件(空压机等)[10] - **研发投入**:逐年增加,聚焦新产品开发[4]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
微电生理收盘下跌1.49%,滚动市盈率178.68倍,总市值93.04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4-15 10:52
公司股价与估值 - 4月15日收盘价19.77元,下跌1.49%,滚动市盈率178.68倍,总市值93.04亿元 [1] - 行业平均市盈率46.44倍,行业中值30.39倍,公司市盈率排名第113位 [1] - 187家机构持仓,其中基金184家,合计持股7429.34万股,持股市值14.15亿元 [1] 主营业务与产品 - 主营业务为电生理介入诊疗与消融治疗领域创新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核心产品包括Columbus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FireMagic系列射频消融导管等12种医疗器械 [2] - 冷冻消融设备等3款产品入选《2024年度上海市生物医药"新优药械"产品目录》,另有3款产品进入《2024年度上海市创新产品推荐目录》 [2] - "高精密度心腔内介入导航系统的研制及应用"项目获上海市中青年工程师创新创业大赛奖项 [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4.13亿元,同比增长25.51% [3] - 净利润5207.04万元,同比增长815.36%,销售毛利率58.73% [3] - 市净率5.34倍,高于行业平均4.75倍和行业中值2.37倍 [1][3] 行业对比 - 行业平均总市值102.60亿元,公司93.04亿元低于平均水平 [3] - 可比公司中,华大智造总市值317.59亿元最高,奥精医疗19.98亿元最低 [3] - 公司PE显著高于行业平均46.44倍和行业中值30.39倍 [1][3]
微电生理:2024年全面扭亏实现摘U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4-07 05:45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微电生理营收和净利润增长显著,归母扣非后净利润首度转正,产品在国内外应用取得进展,且新产品研发有成果并推进中 [1][2]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3亿元,同比增长25.51% [1] - 2024年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207万元,同比增长815.36% [1] - 2024年公司归母扣非后净利润实现首度转正,实现摘U [1] 公司地位与过往成果 - 公司是全球少数同时完成心脏电生理设备与耗材完整布局的厂商,也是首个提供三维心脏电生理设备与耗材完整解决方案的国产厂商 [1] - 2022年公司TrueForce®压力导管和EasyStars™一次性使用星型磁电定位标测导管获批上市,实现两大核心技术领域首次国产突破 [1] 产品应用情况 - 截至2024年末,公司TrueForce®压力导管国内手术量超4千例,覆盖医院400余家,较上年医院覆盖量增长70%以上 [1] - 截至2024年末,公司TrueForce®压力导管海外手术量超1000例,新增阿根廷、泰国等15个国家首批临床应用 [1] 新产品研发情况 - 2024年公司自主研发的Magbot™一次性使用磁导航盐水灌注射频消融导管获批上市,填补国内磁导航技术领域空白 [2] - 公司自主研发的PulseMagic™压力脉冲导管和FlashPoint®肾动脉射频消融系统进入特别审查程序“绿色通道”,分别进入临床收尾和临床试验阶段 [2] - 公司新的产品管线3D心腔内超声导管已启动临床研究 [2]
微电生理2024年实现盈利摘U 首家科五医疗器械企业硬科技突围
证券时报网· 2025-04-03 15:04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4年年报表现良好,成功摘U,技术突破打破国外垄断,全球化战略见成效,完成多平台协同布局,虽行业外资主导但国产替代潜力大,公司有望通过创新巩固地位助力业绩成长 [1][2][7][8]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316.68万元,同比增长25.51%;归母净利润达5207.04万元,同比增长815.3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首次转正 [1] - 2024年海外营收达1.12亿元,同比增长62.94%,占主营业务收入的27.59% [2] - 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10137.34万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24.54% [5] 公司发展成果 - 3月31日成功摘除A股股票特别标识U,成为2025年首家科创板摘U企业,也是科创板第五条上市标准对医疗器械拟IPO企业开放以来首家上市并成功摘U的医疗器械企业 [1] - 上市不到三年完成“冰、火、电、磁”四大技术路径完整产品布局,三维手术量长期居国产厂商第一、全国第三,围绕Columbus系统形成30余款注册证产品,三维消融系列产品累计手术量超70000例 [2] 公司技术突破 - 2022年获批两款导管实现两大核心技术领域国产首次突破,打入外资垄断的房颤手术高端市场 [3] - 2023年推出球囊型冷冻消融导管及设备,完成房颤领域率先布局 [3] - 截至2024年末,压力导管国内手术量超4000例,覆盖医院400余家,较上年增长70%以上;海外手术量超1000例,新增15个国家首批临床应用 [3] - 两款导管为国产唯一产品,射频产品线实现升级 [4] - 多款产品获批纳入上海市相关产品目录 [4] 公司产品布局 - 2024年完成“射频+冷冻”协同布局,完善“冰、火、电、磁”技术产品矩阵 [5] - 2024年自主研发的Magbot导管获批上市,填补国内磁导航技术领域空白 [5] - PulseMagic导管和FlashPoint系统进入特别审查程序“绿色通道”,分别进入临床收尾和临床试验阶段;3D心腔内超声导管启动临床研究 [5] - 2025年上半年完成“射频+冷冻+脉冲(PFA)”三大能量平台协同布局 [6] 公司知识产权 - 全球累计布局专利申请627项,有效授权专利275项,其中专利申请总量新增99项,新增授权专利87项 [5] - 全球累计布局商标申请184项,有效注册商标137项,其中新增商标申请26件,新增有效商标29件 [5] 行业现状 - 外资品牌在我国电生理医疗器械行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国内企业提升产品使用量需时间,但国产替代市场规模广阔 [7] - 我国电生理治疗渗透率极低,心律失常消融手术仅占心律失常患者总住院人次的2.8%,但手术数量呈增加趋势 [7] - 国内电生理手术治疗渗透率较美国有较大提升空间 [7] 行业发展趋势 - 随着人口老龄化、早筛技术普及、术式成熟和新型术式研发,中国心脏电生理手术量有望持续快速增长 [8] - 脉冲电场消融技术发展或重塑国内电生理格局,拥有PFA产品及全面布局的国产厂商有望跨越式发展 [8]
微电生理(688351):业绩符合预期 产品矩阵持续升级
新浪财经· 2025-04-03 00:35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4年营收稳健增长、经营效率提升、坚持技术创新,虽多款产品纳入集采但考虑销售增长和降本增效下调费用率,预测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给予目标价格并维持“增持”评级 [1][2][3] 营收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4.13亿元,同比增长25.5%,24Q4实现营收1.22亿元,同比增长31.3%,得益于国内外市场均衡布局和压力导管快速放量 [1] - 国内营收占比71.3%,同比增长17.3%,截至24年底三维手术量超70000例,覆盖医院超1100家,24全年压力导管手术量超4000例,覆盖医院超400家,同比增长70%以上 [1] - 国外营收占比27.2%,同比增长62.9%,重点推进经销商渠道建立和巩固,24全年压力导管海外手术量超1000例,新增15个国家首批临床应用 [1] 经营效率与利润现金流 - 2024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0.52亿元,同比增长815.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05亿元,同比增长114.3%,经营性净现金流0.67亿元,自22年以来首度转正,得益于销售规模扩大及降本增效 [2] - 24年公司毛利率为58.7%,同比下降4.78Pct,系集采影响所致;净利率12.6%,同比增加10.87Pct,因费用控制良好,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均同比下降 [2] 技术创新与产品矩阵 - 24年内第四代Columbus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获CE认证,Magbot磁导航盐水灌注射频消融导管获NMPA批准上市 [2] - PulseMagic压力脉冲导管和FlashPoint肾动脉射频消融系统进入特别审查程序“绿色通道”,脉冲消融系统已提交注册申请,3D心腔内超声导管启动临床研究 [2] - 对TrueForce压力导管等重点产品持续迭代优化 [2] 预测与评级 - 下调导管类收入及毛利率,下调销售、管理和研发费用率,预测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8、1.02、1.41亿元(2025 - 2026原预测为0.80、1.19亿元) [3] - 采取DCF估值法给予目标价格24.60元,维持“增持”评级 [3]
微电生理(688351):2024年业绩符合预期 海外收入增速超60%
新浪财经· 2025-04-01 10:46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4年年报业绩高增长符合预期,海外收入增速超60%,国内外业务协同发力进军房颤治疗市场,加大研发并降本增效,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1][2][4] 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收入4.13亿元(+25.5%),归母净利润5207万元(+815.1%) [1] - 2024Q1/Q2/Q3/Q4单季度收入分别为0.9/1.1/0.9/1.2亿元(+71%/+21.4%/-1.5%/+31.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04/0.13/0.25/0.1亿元(+144.7%/+11.8%/+163.9%/+277.4%) [2] - 2024年毛利率为58.7%(23年毛利率63.5%),销售费用率26.8%,研发费用率18.7% [2] 业务进展 - 截至24年底公司三维手术覆盖医院超1100余家,三维消融系列产品自上市以来累计手术量超70,000例 [2] - 公司压力监测磁定位射频消融导管手术量超4000例,覆盖医院400余家,较上年医院覆盖量增长70%以上 [2] - 公司通过新产品引入和复杂手术器械推广,扩大海外市场份额 [2] 产品布局 - 公司TrueForce压力导管等产品用于房颤治疗,在房颤领域率先完成布局,先发优势明显 [3] - 消融产品线实现从普通冷盐水灌注射频消融导管到多种导管产品的升级 [3] - 公司完成“射频 + 冷冻”协同布局,完善“冰、火、电、磁”技术产品矩阵 [3] 研发成果 - 自主研发的Magbot一次性使用磁导航盐水灌注射频消融导管获NMPA上市许可 [3] - 产品第四代Columbus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获欧盟CE认证 [3] - 子公司自主研发的FlashPoint肾动脉射频消融系统进入特别审查程序“绿色通道”,已在临床试验阶段 [3]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0.69、0.95、1亿元(考虑税率提高) [4] - 因国内电生理标的稀缺性及公司重磅产品进入放量期,未来潜力大,维持“买入”评级 [4]
微电生理(688351):2024年业绩符合预期,看好公司进口替代和管线价值爆发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4-01 02:5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年报显示收入4.13亿元同比增长25.5%,归母净利润0.52亿元同比增长815.4%,国内外均实现突破,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5] - 长期看好国产电生理行业高端产品进口替代,集采环境下公司领衔房颤组套产品市场份额有望提升,考虑宏观环境和集采降价短期影响,小幅下调2025 - 2026年盈利预测,首次给出2027年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 2023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3.29亿、4.13亿、5.33亿、6.89亿、8.68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6.5%、25.5%、29.0%、29.2%、26.0% [2] -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06亿、0.52亿、0.99亿、1.47亿、2.03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85.2%、815.4%、89.5%、48.7%、38.5% [2] - 每股收益分别为0.01、0.11、0.21、0.31、0.43元/股,毛利率分别为63.5%、58.7%、60.0%、60.0%、60.0% [2] - ROE分别为0.3%、3.0%、5.4%、7.4%、9.3%,市盈率分别为1581、173、91、61、44 [2] 基础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每股净资产3.70元,资产负债率8.02%,总股本4.71亿股,流通A股1.25亿股 [3] 市场数据 - 2025年3月31日收盘价19.11元,一年内最高/最低28.49/16.14元,市净率5.2,流通A股市值23.86亿元,上证指数3335.75,深证成指10504.33 [5] 公司业务表现 - 国内方面,压力监测磁定位射频消融导管手术量超4000例,覆盖医院400余家较上年增长超70%;三维手术覆盖医院超1100余家,三维消融系列产品累计手术量超70000例;冷冻消融系列产品在30余家中心开展手术并完成技术迭代产品临床应用 [5] - 国际方面,海外收入同比增长超60%,在多个国家地区开展首例三维手术,全年三维手术覆盖21个国家,压力监测磁定位射频消融导管海外手术量超1000例,新增15个国家首批临床应用 [5] 产品进展 - 自主研发的PulseMagic™压力脉冲导管进入临床收尾阶段;参股公司上海商阳的脉冲消融系统已递交注册申请;自主研发的3D心腔内超声导管启动临床研究;子公司上海鸿电的FlashPoint®肾动脉射频消融系统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5] 财务摘要 - 详细展示了2023 - 2027年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等各项财务指标的数值及变化情况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