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云从科技(688327)
icon
搜索文档
洞察 2025:中国人工智能代理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附市场集中度、企业竞争力评价等)
搜狐财经· 2025-08-12 13:31
中国人工智能代理行业竞争派系 - 行业形成三个竞争梯队:科技巨头类企业、垂直领域类企业、创新初创型企业 [1] - 科技巨头和垂直类企业更注重B端和专业市场 初创企业更注重C端市场并通过开源吸引技术人员 [3] 科技巨头企业布局及关键数据 - 百度以文心一言大模型为核心 2025年发布文心4.5 Turbo和X1 Turbo模型 价格较上一代下降80% 多模态能力与GPT-4.1持平 ModelScope-Agent开发框架调用量超25万次 数字人直播解决方案市场份额达31% 覆盖超10万电商商家 开源模型下载量突破3亿次 企业级解决方案覆盖20余个行业 [4] - 华为云盘古大模型5.5落地30+行业500+场景 在政务/工业/金融领域市场份额位居第一 政务大模型案例入选信通院2025典型案例 [4] - 字节跳动飞书智能工作伙伴使客户跟进频率从15天/次提升至3天/次 多语言客服响应时间缩短至1分钟内 企业服务市场份额年增200% [4] - 腾讯混元大模型T1支持复杂数学推理 腾讯元宝DAU达1700万 PC端新增截图提问和Excel智能分析功能 [4] 垂直领域企业布局及关键数据 - 科大讯飞医疗AI代理覆盖4000余家医院 辅助诊断准确率达98.5% [4] - 用友大易HR智能代理市场份额超25% 服务超8000家企业 [4] - 金智维RPA+AI解决方案市场份额10.1% 金融领域客户超500家 [4] 创新初创企业布局及关键数据 - 景度求属开源模型推理成本仅为行业均值的5% 开发者生态覆盖超800家企业 [4] - 蜘蛛效应通用智能体GAIA基准测试全SOTA 日均处理任务超50万次 [4] - 实在智能TARS大模型支持跨系统GUI操作 企业流程自动化效率提升60% [4] 行业市场份额格局 - 市场高度集中 CR4达78% CR5达88% [5] - 科大讯飞/用友/商汤科技等二线阵营占据约10%份额 [5] - 初创企业与垂直领域企业整体份额不足3% 单家企业普遍低于0.5% 呈现头部集中尾部分散的马太效应格局 [5] 细分领域集中度 - 政务领域CR3最高达60% 主要应用于政策解读和智能审批 市场壁垒较高 [7] - 智能客服领域CR3为40% 市场进入壁垒较低 [7] - 金融和制造领域集中度介于政务与智能客服之间 [7] 技术类型分布 - 反射性代理主要应用于智能客服和智能家居场景 [9] - 目标驱动型代理主要用于金融风控和工业调度 [9] - 自学习型代理作为年增速最高的技术类型 集中在医疗诊断和科学研究领域 [9] 头部企业战略布局 - 百度重点布局高说服力数字人和多智能体协作平台 模型调用成本降低80% 电商转化率提升31% [12] - 华为聚焦政务大模型和工业质检Agent 政务项目中标率超40% 设备故障预测准确率95% [12] - 阿里云侧重制造业知识图谱和跨境电商智能体 开源模型下载量3亿+ 企业客户超40万 [12] - 字节跳动专注销售流程自动化和全球客服智能体 客户跟进效率提升5倍 支持35种语言 [12] 行业竞争状态总结 - 呈现寡头垄断/垂直深耕/资本加速三重竞争态势 [13] - 百度/阿里/腾讯/华为/字节跳动凭借算力数据与生态优势占据八成以上市场份额 [13][14] - 科大讯飞/商汤/云从/第四范式等二线厂商在教育/金融/安防等垂直场景深耕差异化模型 [14] - 地平线/思必驰/追一科技等三线及初创公司依靠细分技术创新切入 但在融资收紧和算力成本高企背景下加速出清 [14] - 行业竞争从技术赛跑转向生态卡位+场景盈利的淘汰赛阶段 [14]
8月11日科创板主力资金净流出20.87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11 09:27
科创板资金流向 - 沪深两市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入100.20亿元,科创板主力资金净流出20.87亿元 [1] - 科创板主力资金净流入个股243只,净流出个股344只 [1] - 科创板个股上涨499只,其中赛诺医疗和莱尔科技涨停,下跌85只 [1] 主力资金净流入个股 - 东芯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入1.86亿元,净流入率4.61%,涨幅14.66% [2] - 寒武纪主力资金净流入1.38亿元,净流入率3.54%,涨幅2.11% [2] - 云从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入9916.17万元,净流入率7.43%,涨幅8.82% [2] - 10只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5000万元 [1] 主力资金净流出个股 - 中芯国际主力资金净流出2.60亿元,涨幅0.35% [1] - 海光信息主力资金净流出2.30亿元,跌幅0.15% [20] - 芯原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出2.22亿元,跌幅1.86% [20] 连续资金流向 - 36只个股主力资金连续3个交易日以上持续净流入,龙软科技连续8天净流入 [2] - 博瑞医药和鼎阳科技连续7天净流入 [2] - 140只个股主力资金连续流出,亿华通连续18天净流出 [2] - 星球石墨和科前生物分别连续流出14天和13天 [2] 个股表现 - 莱尔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入1648.43万元,涨幅20.01% [4] - 赛诺医疗主力资金净流出5514.88万元,涨幅20.01% [19] - 中芯国际主力资金净流出2.60亿元,涨幅0.35% [1] - 海光信息主力资金净流出2.30亿元,跌幅0.15% [20]
13.86亿主力资金净流入,AI PC概念涨3.11%
证券时报网· 2025-08-11 08:50
AI PC概念板块市场表现 - 截至8月11日收盘,AI PC概念板块整体上涨3.11%,位列概念板块涨幅第四位[1] - 板块内36只个股上涨,涨幅居前的包括云从科技(+8.82%)、思泉新材(+8.64%)和智立方(+7.01%)[1] - 跌幅较大的个股包括智微智能(-1.27%)、豪鹏科技(-0.81%)和长盈精密(-0.20%)[1] 板块资金流向 - 当日AI PC概念板块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13.86亿元[2] - 24只个股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其中5只个股净流入超亿元[2] - 胜宏科技以6.63亿元净流入位居首位,领益智造(2.00亿元)、鹏鼎控股(1.38亿元)和通富微电(1.28亿元)紧随其后[2] 个股资金流入比率 - 博敏电子主力资金净流入率最高达11.67%,通富微电(10.52%)和领益智造(9.63%)分列二三位[3] - 胜宏科技虽然净流入金额最大,但流入比率为9.39%[3] - 资金流入比率超过9%的还包括江波龙(9.56%)和奥士康(9.56%)[4] 资金流出个股情况 - 智微智能主力资金净流出4671.08万元,流出比率达-9.75%[5] - 长盈精密净流出1.15亿元,流出比率为-3.64%[5] - 中国长城净流出6153.83万元,流出比率为-8.29%[5]
A股AI智能体概念震荡走强,云从科技一度涨超1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1 06:07
AI智能体概念板块表现 - AI智能体概念板块出现震荡走强行情 云从科技盘中涨幅一度超过10% [1] - 德生科技与奥瑞德实现涨停板 中科金财 天源迪科 华盛昌 能科科技 天娱数科等个股同步跟涨 [1]
AI重塑千行百业长三角产业协同迎新机遇
上海证券报· 2025-08-10 17:40
AI重塑千行百业 - 大模型时代是AI对所有产业的颠覆,包括品牌、效率、流程、体系和组织机构 [1] - 2025年被视为AI应用大规模落地的元年,AI应用驶入快车道 [2] - AI从1.0时代的单点技术突破发展到完全的大模型阶段,进入重构流量、生态的阶段 [2] AI应用落地场景 - AI在C端领域如电商的应用落地进展快速,部分应用已有较好盈利 [3] - "AI+金融"是一个相对容易跑出来的赛道 [3] - 具身智能需要更多物理产业链,但在教育、投研等领域可能率先突破 [3] - 工业场景更加规范化、分工明确,机器人公司选择在该领域率先实现批量落地 [3] 半导体产业增长驱动 - 本轮半导体产业快速增长主要来自AI和大模型的驱动 [4] - AI带来两大新推动力:算力需求和数据传输需求,硅光领域获得巨大成长空间 [4] - 2024年是800G光模块市场,2025年1.6T方案可能大行其道 [4] - 车规级芯片国产化率不足5%,市场空间巨大 [5] 芯片公司的新机遇 - 算力持续提升对能效要求提高,异构计算、NPU等新架构成为爆发点 [5] - 制程技术接近物理极限,先进封装和系统集成成为提升算力和带宽的新路径 [5] - 软件定义硬件的产业化机遇,要求芯片厂商提供开发软件栈和深度定制化能力 [5] 长三角产业协同发展 - 硬科技爆发遇上传统制造业转型,长三角制造业产业整合和升级迎来很大机遇 [6] - 形成"上海研发,周边制造"的协同发展模式 [1] - 具体模式为"张江研发、上海制造、如皋配套" [7] - 上市公司已成为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 [6]
大跌原因或已找到!科创人工智能ETF(589520)重挫2.57%,机构:AI具备成为主线的两个条件
新浪基金· 2025-08-08 12:42
市场表现 -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宝(589520)场内价格收跌2.57%,成交额1969.34万元,环比增长29%,交投活跃 [1] - ETF收盘溢价率高达0.39%,显示买盘资金强势,伴随成交放量或有资金进场埋伏 [1] - 成份股中仅航天宏图、奥普特逆市收红,其余28只个股下跌,福昕软件领跌超8%,云从科技、金山办公、合合信息跌逾6% [1] 回调原因分析 - 市场整体盘整回调,沪指逼近去年高点,科技方向作为高弹性高波动板块更为敏感 [3] - 计算机板块和电子板块单日主力资金净流出分别达106.62亿元和70.32亿元,但近20日和60日净流入额仍居行业前列 [4] - OpenAI推出的GPT-5进步不及预期,未达跨越式突破,市场关注转向国产模型DeepseekR2和华为鸿蒙AI超级智能体 [5] 后市展望 - AI经历3-5月调整后筹码沉淀到位,长期逻辑仍在,算力大周期持续演绎,有望开启第二波涨幅 [6] - 大模型加速端侧AI和Agent应用落地,同时推动网络安全需求,AI大模型自主可控迫在眉睫 [6] 行业与产品特征 -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宝(589520)聚焦国产AI产业链,前十大重仓股权重占比超67%,第一大权重行业半导体占比近半 [7][8] - 标的指数均衡配置应用软件、终端应用、终端芯片、云端芯片四大环节,成份股为细分领域龙头 [8] - 端云融合是AI发展核心趋势,ETF有望受益于端侧芯片/软件AI化进程提速 [8]
8月8日科创板主力资金净流出62.31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08 09:23
科创板资金流向概况 - 沪深两市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410.85亿元 其中科创板主力资金净流出62.31亿元 [1] - 科创板个股上涨185只 涨停个股包括赛诺医疗、科威尔等4只 下跌个股399只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的科创板股共有194只 净流出个股394只 [1] 主力资金净流入个股 - 5只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亿元 东芯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入1.78亿元居首 [1] - 铁建重工、信科移动紧随其后 全天净流入资金分别为1.54亿元、1.39亿元 [1] - 博瑞医药净流入1.27亿元 铂力特净流入1.18亿元 [2] - 高测股份净流入8482万元 君实生物净流入7593万元 [2] - 炬光科技净流入6605万元 科威尔净流入5895万元 [2] 主力资金净流出个股 - 中芯国际主力资金净流出10.19亿元居首 该股下跌4.34% [1] - 寒武纪净流出6.00亿元 云从科技净流出2.61亿元 [1] - 华虹公司净流出1.25亿元 金山办公净流出1.33亿元 [20] - 百济神州净流出1.34亿元 云天励飞净流出1.73亿元 [20] - 海光信息净流出1.11亿元 芯原股份净流出1.07亿元 [19] 连续资金流向表现 - 31只个股主力资金连续3个交易日以上持续净流入 龙软科技连续7个交易日净流入 [2] - 海优新材、鼎阳科技分别连续流入6天 [2] - 主力资金连续流出的个股有146只 亿华通连续17个交易日净流出 [2] - 星球石墨连续流出13天 科前生物连续流出12天 [2] 个股涨跌与资金关系 - 科威尔涨停且主力资金净流入5895万元 换手率8.72% [2] - 赛诺医疗涨停且主力资金净流入3692万元 换手率1.63% [2] - 南模生物上涨19.99% 主力资金净流入2376万元 [3] - 华光新材上涨16.82% 主力资金净流入3064万元 [3] - 浙海德曼上涨19.99% 主力资金净流入1495万元 [4]
超级赛道再迎利好,融资客加仓叠加筹码集中
搜狐财经· 2025-08-04 06:34
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增长 -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从2017年180亿元跃升至2024年6000亿元,预计2030年突破1万亿元 [1] - 40家自主可控概念股年内平均涨幅超过8% [1] 相关公司市场表现 - 瑞芯微上半年净利润增幅达190% [1] - 云从科技-UW股价上涨34.21% [3] - 拓维信息年内涨幅73.51%,涉及软件领域 [3] - 瑞芯微年内涨幅46.12%,涉及芯片领域 [3] - 虹软科技年内涨幅30.19%,涉及软件领域 [3] - 云大励飞-U年内涨幅21.47%,涉及软件领域 [3] - 拓尔思年内涨幅20.11%,涉及软件领域 [3] - 麒麟信安年内涨幅15.80%,涉及软件领域 [3] - 常山北明年内涨幅13.31%,涉及软件领域 [3] - 北易创新年内涨幅10.15%,涉及芯片领域 [3] - 神州泰岳年内涨幅9.82%,涉及数据库领域 [3] - 海量数据年内涨幅6.33%,涉及数据库领域 [3] - 润和软件年内涨幅5.24%,涉及软件领域 [3] - 寒武纪-U年内涨幅4.73%,涉及芯片领域 [3] - 浪潮信息年内涨幅4.60%,涉及算力领域 [3] 机构资金行为特征 - 机构库存数据反映机构资金参与交易的活跃程度 [7] - 部分股票出现机构库存长期活跃但股价未涨现象,可能预示大资金布局 [15] - 机构资金往往提前布局,等待合适时机出手 [8] - 部分人工智能概念股机构库存已持续活跃数月 [16] 产业投资逻辑 - 需要区分真正具备核心技术的公司与蹭热点的企业 [16] - 投资需关注机构资金对企业看法 [16] - 需通过深入数据分析判断机构行为意图 [16]
预见2025:《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代理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前瞻网· 2025-07-30 14:39
行业定义与演进 - 人工智能代理是由大语言模型驱动,整合MCP代理等插件,具备感知环境、自主决策、目标导向和学习能力的软件系统 [1] - 行业从Chatbot(2016-2020年)演进至Copilot(2021-2023年),再发展到当前具备自治决策和环境交互能力的Agent阶段(2023年至今) [8][10] - 技术演进路径为:从预定义规则机器人→具备基础推理的效率工具→拥有百万tokens记忆能力的多模态数字雇员 [10]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形成基础层(云计算/AI芯片/算法框架)、技术层(大模型/多模态技术/知识图谱)和应用层(B/C/G端及硬件载体)的三层体系 [2][5] - 基础层由硬件与算力提供方支持大模型运行环境,技术层由模型提供方输出成熟大模型,应用层通过平台中台整合模型并对外提供服务 [2] - 行业在数据规模和应用创新上有优势,但面临高端芯片依赖和数据合规性挑战 [5] 政策环境 - 2015年《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首次推动大数据与AI结合,支持智能分析和自动化决策技术 [11] - 2017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智能机器人、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支持金融、医疗等领域代理应用 [11] - 2021年出台《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规范AI代理数据收集使用边界,要求获得用户授权 [11] - 2022年《"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发展智能客服、智能合约等代理技术,推动自动化服务 [11]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3年中国AI Agent市场规模达554亿元,预计2028年增长至852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72.7% [12] - 智能客服市场规模2023年超70亿元,预计2027年达181.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27% [13] - 智慧安防市场规模2023年达1226亿元,预计2028年达559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35.5% [13] - 智能车载市场规模2023年达119亿元,预计2028年达64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40% [13] 应用场景与渗透率 - AI Agent使个人博主内容制作时间从20-30分钟缩短至5分钟,服务2000万-3000万网红博主群体 [13] - 2023年企业渗透率不足5%,预计2028年大型企业渗透率达25%,中小企业达15% [15] - 工业与医疗领域增长潜力显著,智能投顾市场预计2030年达1.5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40% [27] 竞争格局 - 行业呈现"头部集中、生态分化、场景深耕"特征,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头部企业主导大模型层 [21] - 百度构建AI基础设施,腾讯聚焦生态协同,阿里驱动业务重构,形成三种差异化战略路径 [21] - 科大讯飞2024年营收233.43亿元,医疗Agent覆盖4000家医院,教育Agent客单价2980元且毛利率85% [22][24] - 特斯联2024年营收18.43亿元,AI业务同比增长162.9%;智谱AI商业化收入增长超100%,C端产品年化收入破千万 [22] 技术创新与突破 - 多模态技术(GPT-4v、Gemini 2.0)实现文本、图像、语音及实时视频流融合 [30] - 强化学习微调和推理模型使医疗诊断误差率降至2.3%,金融尽调周期缩短80% [30] - 国产模型DeepSeek-R1通过架构优化降低推理成本,推动技术普惠化 [30] 企业动态与融资 - 初创企业Manus在GAIA测试性能超越OpenAI,支持92%准确率的简历筛选和17种数据源整合,获7500万美元融资后估值达5亿美元 [25] - 开源平台Dify成为GitHub最受欢迎国产智能体项目;Cluely成立2个月获a16z 1500万美元融资,估值1.2亿美元 [25] - 华为与科大讯飞联合开发"星火Agent云"获国家算力中心10000P优先调度权 [23] 未来发展趋势 - AI PC预计2025年全球出货量突破1亿台,占比40%,直接推动AI Agent装机量增长 [27] - 2026年82%的组织计划整合AI Agent,50%中国500强数据团队将应用相关技术 [28] - 行业竞争从技术竞赛转向"场景理解+生态协同"阶段,垂直领域市场规模潜力达传统SaaS十倍 [27][30]
云从科技UW(688327)7月30日主力资金净流入7812.23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7-30 07:3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截至2025年7月30日收盘 云从科技股价报收15 98元 上涨2 77% 换手率9 92% 成交量82 68万手 成交金额13 1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7812 23万元 占比成交额5 94% 其中超大单净流入3712 29万元 占比2 82% 大单净流入4099 94万元 占比3 12% [1] - 中单净流出182 64万元 占比0 14% 小单净流出7629 59万元 占比5 81% [1] 财务数据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3723 32万元 同比减少31 56% 归属净利润12393 49万元 同比增长22 86% [1] - 扣非净利润12938 84万元 同比增长23 95% 流动比率2 040 速动比率1 878 资产负债率59 05% [1] 公司基本信息 - 云从科技成立于2015年 总部位于广州市 主营业务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 - 注册资本103693 8787万元人民币 实缴资本103693 8787万元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为周曦 [1] 商业活动与知识产权 - 公司对外投资15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110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548条 专利信息230条 行政许可19个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