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空间计算
icon
搜索文档
001314,重大资产重组,停牌
证券时报· 2025-09-28 14:09
交易概述 - 公司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朗国科技控股权及成为信息控股权 同时拟募集配套资金 [1] - 股票自9月29日起停牌 预计停牌不超过10个交易日 [1] - 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和关联交易 但不导致实际控制人变更 不构成重组上市 [1] 标的公司信息 - 朗国科技成立于2013年 注册资本7575.76万元 是以交互控制与设备互联为核心的智能设备解决方案提供商 [4] - 朗国科技经营范围包括计算机软硬件制造 电子元器件制造 集成电路制造 物联网设备制造等 [4] - 成为信息成立于2005年 注册资本5952.37万元 经营范围包括电子产品技术开发 计算机软件技术维护 信息化系统集成技术开发等 [4] 业务布局 - 公司是以产品定义和研发设计为核心的智能电子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 [4] - 业务分为加固智能终端和消费类智能终端 加固产品包括笔记本电脑 平板 手持终端及工控产品 [4] - 消费类产品涵盖PC 平板 AIoT及XR/AI穿戴类 服务品牌及企业客户 [4] - 在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主要产品为语音交互人工智能产品 如智能音箱 AIoT智能家居中控 教育小机器人 [5] 研发战略 - 公司积极顺应AI+产业发展趋势 在人工智能 空间计算 原生硬件等方面加大研发投入 [5] - 2024年1月成立亿道研究院 联合IDEA研究院等机构推动人工智能 感知技术 云计算等前沿科技研发 [6] - 将加强XR及AIoT 自主可控国产化产品领域的适配研发 把握数字中国 新质生产力等发展机遇 [6] 时间安排 - 预计在不超过10个交易日内披露交易方案 即在10月21日前披露重组相关信息 [4] - 若未能按期披露 最晚10月21日复牌并终止筹划 并承诺至少1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 [5]
淘宝Vision未来旗舰店上海首店开业 可体验小米SU7虚拟试车
环球网· 2025-09-26 08:14
淘宝Vision未来旗舰店是淘宝最新打造的未来购物空间,通过"AI+3D+XR"技术的融合,为品牌构建一个提升线下门店效率的解决方案,支持品牌在有限空 间里无限展示SKU,并供用户随心选配,带给消费者身临其境的体验。 "今天淘宝Vision未来旗舰店首次来上海,希望让更多消费者和商家体验到未来的购物技术。"启动仪式上,淘宝网站和XR业务负责人赵昆与他1:1复刻的高 斯数字人同台亮相,一起宣布上海店正式营业,并且前两个月免费开放。 今年6月,淘宝Vision未来旗舰店首家概念店在阿里巴巴总部试运行。随着上海首店开业,淘宝Vision未来旗舰店正式开启全国布局,深圳、长沙、郑州等城 市的线下空间也将陆续亮相,在十一黄金周开门迎客。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9月26日,淘宝Vision未来旗舰店上海首店开业,吸引一大波消费者前来打卡探店,排队体验"飞行汽车"和"看见香水"的全新交互。 继和大疆、小米汽车、魅可、COLMO、Vidda、芝华仕等品牌深度合作空间试飞、空间试车、虚拟试妆、智能家居等创新项目后,淘宝Vision又迎新的品牌 合作:和寓义首创以"看见香水"为主题的"空间试香",并和汇天一起打造了国内首个"飞行 ...
邀请函|2025自发光显示产业研讨会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9-25 09:51
自2024年以来,以生成式AI和空间计算为代表的科技浪潮以史无前例的深度和广度重塑着千行 百业。作为承载信息洪流、实现人机交互、构筑沉浸体验的核心硬件,显示技术正处在这场变 革风暴的中心,迎来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显示产业的内部演进同样波澜壮阔,各大主流技术路线在激烈的市场 竞争中奋力求索,迈向新的发展拐点: Micro LED 发展路径逐渐清晰,产业化进程的齿轮加速 转动; Mini LED 历经市场洗礼,成功从"技术先锋"转型为"市场主力"; OLED 凭借在柔性、 超薄及色彩表现上的成熟优势,稳固占据着旗舰智能手机的王座;而 Micro OLED 更是当下近 眼显示的"黄金方案",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 审视当下,全球显示产业正站在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十字路口。站在时代的交叉口,行业比 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个"罗盘"。 2025年10月30日 ,TrendForce集邦咨询旗下LEDinside及集 邦Display将联合主办 2025自发光显示产业研讨会 ,诚挚邀请你加入这场凝聚行业智慧的深度 对话,一同校准航向、共渡激流! ( ) 2025年10月30 ...
当虹科技战略升级 迈向“AI多模态+空间视频+行业”全新发展阶段
钛媒体APP· 2025-09-22 12:59
战略升级 - 公司从以视频为核心的技术体系升级为以AI多模态+空间视频+行业为核心的新发展阶段 [1] - 发展引擎由单一视频技术升级为AI多模态+空间视频双引擎 [1] - 致力于空间世界的表达、感知、压缩、传输、重建和交互 [1] 技术产品 - 发布BlackEye 2.0多模态空间大模型 支持文字生成图片及三维模型重建 [2] - ShowBiz AI 2.0产品具备AI点亮球星、AI慢动作、AI残影等功能 已应用于苏超赛事轻量化制作 [2] - 天目无人机伴侣支持弱网环境视频/图片回传 确保画面清晰流畅 [2] - 洞天车载垂类大模型在车载视听增强和视觉增强方面表现突出 [2] - BlackEyeVision系统增加空间视频处理能力 增强机器人环境感知与重建能力 [3] - 通过手机操控1700公里外机器狗演示超远距离远程控制 [3] 业务合作 - 与阿里云合作打造自主可控的AI大模型解决方案 [4] - 联合发布永不掉线机器人新品 融合卫星通信技术确保弱网环境双向通信 [4] - 联合发布家庭机器人产品 融合多模态AI与超远距离操控技术 [4] - 发布脑机接口远程控制系统 将脑机技术与机器人操控深度融合 [4] - 超级压缩算法完成智芯系列芯片适配 在电力安监预警等领域规模化应用 [4] 生态定位 - 公司定位为空间视频时代赋能者与生态建设者 [1] - 人才与组织成为战略基石 双引擎支撑四大业务领域发展 [1] - 与内容创作者、硬件伙伴、应用开发者共建空间计算新生态 [1]
锚定“显示+文旅+AI”赛道 利亚德“三十而立”再出发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22 12:47
公司产品发布 - 在北京水立方举行的三十周年庆典活动上 公司展示了AR智能眼镜 新一代黑钻Hi-Micro 幻镜艺术屏等多款产品 展现视效科技领域的产品创新和技术积淀 [1] - 公司发布无线自组网 新一代可见光通信及安全互联LiFi 特种设备三大新品 展现企业创新实力和引领行业发展的决心 [3] 战略规划 - 公司将全面拥抱AI 领创视效 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3] - 未来将锚定显示+文旅+AI与空间计算三大核心板块 构建协同发展新格局 [3] - 文旅板块作为国家发展战略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将其打造为第二增长曲线 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文旅综合运营服务商 [3] 产品技术特性 - AR智能眼镜面向商务场景 集成实时多语言翻译 提词器及AI助手等核心功能 采用双目光波导技术配合二维混合光栅设计 保持高透明度与无眩光特性 整机重量仅49克 支持近视镜片个性化定制 [3] - 与Rokid联名款AR眼镜面向文旅展陈等商用场景 支持显示 拍摄 扩声和AI导览等功能 有望代替传统收音机 耳机等旅游导览设备 [4] 发展历程 - 公司通过创新引领行业发展 以中国原创技术与产品成功占领世界高端市场 完成国际化布局 将品牌和技术推向全球 [3]
从Meta Connect 2025年度大会,探寻扎克伯格的单点击穿时刻
搜狐财经· 2025-09-21 19:36
产品发布与技术创新 - Meta在Connect 2025大会上推出标志性新品Meta Ray-Ban Display智能眼镜 集成波导显示技术 实现消息、地图、翻译全息界面显示 [2] - 配套神经腕带通过捕捉肌电信号实现无声输入 结合实时场景AI通过摄像头和麦克风捕捉环境 由边缘算力与云端AI协作响应 [2] - 智能眼镜被定位为未来数字社交终极形态 旨在实现从"低头看手机"到"抬头看世界"的交互转变 [2][14] 战略转型与平台布局 - 公司2021年更名为Meta标志着第二次创业 目标为再造计算平台 智能眼镜被视为长期战略核心 [3][4] - 2014年以20亿美元收购Oculus提前布局虚拟现实 应对移动互联网红利放缓及iOS/Android平台依赖问题 [8][10] - 通过Reality Labs持续投入显示、交互、算力与生态链 旨在摆脱平台税并掌握下一代入口主动权 [11][12][23] 技术演进与行业趋势 - 计算平台从PC向智能手机迁移 下一代交互转向"抬头看世界" 智能眼镜因兼具长时间佩戴与即时显示特性被视为手机替代终端 [13][14] - 空间计算与AI结合成为落地方向 智能眼镜作为最小可行形态推动人机交互无感化 [17][19] 商业模式与生态构建 - 采用单点突破战略:聚焦智能眼镜作为交互入口 通过饱和攻击形成优势后扩展至开发者生态与应用商店实现平台化飞轮 [22][24][27] - 核心方法论强调锁定关键细分领域做到极致 通过不可替代能力带动生态自然生长 参考苹果等案例的全局撬动逻辑 [28][31]
利亚德李军:全面拥抱AI,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贝壳财经· 2025-09-20 12:16
公司战略规划 - 利亚德集团提出全面拥抱AI并领创视效的发展规划 旨在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1] - 公司主营业务以LED智能显示为核心 同时外延拓展AI与空间计算及文旅夜游两大板块 [1] - 战略蓝图锚定显示、文旅、AI与空间计算三大核心板块 构建协同发展新格局 致力于成为文旅综合运营服务商 [1] 产品与技术进展 - 公司与Rokid合作推出联名款AR眼镜 支持显示、拍摄、扩声和AI导览等功能 有望替代传统旅游导览设备 [1] - AR眼镜实现光波导显示技术结合AI大模型的突破 产品已进入最终验证阶段 预计10月份上市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35.1亿元 归母净利润为1.72亿元 [1] - 智能显示业务营收30.7亿元 环比增长20.14% [1] - 文旅夜游板块营收同比增长3.55% [1]
红温的扎克伯格,迎接带“屏”眼镜的降临
36氪· 2025-09-19 09:04
行业背景与历史回顾 - 2013年Google Glass发布引发科技圈躁动 但产品未正式发货且AR技术未成熟 最终未能成就AR眼镜产业 [1][2] - Meta在2014年以20亿美元收购Oculus 每年投入数亿美元打造内容生态 并基于VR产品探索AR眼镜雏形 [3] - 2023年Meta与雷朋合作推出减配版AR眼镜Ray-Ban Meta 成为首款销量达200万台的同类产品 [7] Meta产品战略与技术路线 - 2024年Meta发布研发十年、耗资50亿美元的AR眼镜Orion 但仅为技术展示而非量产产品 [3][5] - Meta转向AI眼镜路线 推出Ray-Ban Meta Gen 2:续航8小时、支持3K视频录制、深度集成Meta AI 并新增专注对话功能 [10] - 推出户外专用AI眼镜Oakley Meta Vanguard:配备全彩单目显示屏(20度视场角/90Hz刷新率/600x600像素) 通过神经腕带实现手势控制 [12][13] - 发布带屏AI眼镜Meta Ray-Ban Display:售价799美元 漏光率低于2% 定位为AI眼镜向AR眼镜的过渡产品 [15][32] 苹果的空间计算布局 - 苹果发布MR眼镜Vision Pro 引入3D视频拍摄功能 用户可通过设备拍摄并观看3D内容 [19][21] - iPhone 15 Pro系列新增3D视频拍摄功能 为未来AR/MR眼镜普及储备3D内容资源 [21][23] - 三星计划在Galaxy S25 FE中加入3D拍摄功能 显示行业对空间计算内容的跟进 [26] 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发展 - 2024年中国出现"百镜大战" 雷鸟创新以39%市场份额位居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AR眼镜销量第一 [27] - 雷鸟创新量产双目全彩AR眼镜X3 Pro 售价8999元 实现技术卡位 [27] - Rokid发布单色屏智能眼镜Rokid Glasses:主打提词器、翻译、拍照功能 首销5日获4万台订单 [29][30] - 2025年中国智能眼镜出货量预计达284.6万台(同比增116.4%) 其中音频拍摄眼镜220.2万台(同比增183.2%) AR/VR设备64.4万台(同比增19.8%) [35] 技术挑战与产业趋势 - 当前AR眼镜存在漏光、功能稳定性问题 Meta演示环节出现语音连接故障 反映技术尚处早期阶段 [32][34] - 智能眼镜需通过用户数据改善功能并构建应用生态 消费级产品迭代加速产业成熟 [9][34] - 英伟达向英特尔投资50亿美元 共同开发AI基础设施和个人计算产品 预示个人计算时代来临 [38]
佳禾智能跌2.03%,成交额1.4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667.2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9 06:0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9日盘中股价下跌2.03%至16.89元/股 成交额1.48亿元 换手率2.32% 总市值64.2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667.21万元 其中特大单卖出949.37万元占比6.42% 大单买入2427.44万元占比16.40%同时卖出4145.28万元占比28.01% [1] - 年内股价累计下跌13.79% 近5个交易日跌2.48% 近20日跌13.87% 近60日跌4.31% [1] 公司基本面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05亿元 同比减少10.82% 归母净利润2512.19万元 同比减少38.12% [2] - 耳机产品占主营业务收入99.31% 其他业务仅占0.69%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23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46亿元 [3] 股东结构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5.23万户 较上期微增0.30% 人均流通股7119股 较上期减少0.30%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七大流通股东 持股79.16万股 较上期减少206.47万股 [3] 行业属性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消费电子-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 [1] - 概念板块涵盖无人机 小盘 星闪概念 空间计算 人工智能等领域 [1]
量子位「MEET2026智能未来大会」启动!
36氪· 2025-09-18 10:19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现状 - 人工智能技术已从工具发展为深度理解人类需求的智能伙伴 渗透进生产和生活 跨越软件 硬件 机器人等不同形态[1] - 多模态 AR/VR 空间计算等新兴技术涌现 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界限正在逐步模糊并融合[1] - 人工智能正成为基础设施的一部分 重塑人类未来的工作 生活和社会运作模式 推动产业深度变革[3] MEET智能未来大会概况 - MEET2026智能未来大会以"共生无界 智启未来"为主题 将于2025年12月在北京举办[3][16] - 大会已举办七年 是年度影响力科技商业峰会 每年吸引上千名科技从业者参与 百万观众线上围观 近百家合作媒体联合曝光[6][9] - 大会将聚焦人工智能+ AI Infra 智能终端 智能驾驶 低空经济 能源电力等前沿科技话题[11] 参会嘉宾阵容 - 往届嘉宾包括李开复博士 张亚勤教授等产业领袖 倪光南院士 谭建荣院士等学术领路人[6] - 科技行业领军企业代表来自百度 阿里 腾讯 华为 京东 美团 小米 商汤等公司[6] 大会核心内容 - 将发布《2025年度AI十大趋势报告》 提名正在释放巨大潜力的十大AI趋势 并进行深入分析[14] - 报告将结合技术成熟度 落地现状 潜在价值等因素 提名代表机构和最佳案例[14] - 探讨方向包括人机共生 虚实结合 产业共生 AI不再局限于单一个体而是贯通产业链催生新业态[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