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峰岹科技(688279)
icon
搜索文档
21次举牌,险资狂买!
经济观察报· 2025-07-23 06:52
保险公司举牌动态 - 2025年以来保险公司触发举牌投资事件达21次,超过去年全年举牌次数[1][4] - 涉及平安人寿、中邮保险、新华人寿等多家保险公司[5] - 中国人寿集团上半年公开市场权益投资净买入超900亿元[6] 中邮保险举牌案例 - 7月4日买入绿色动力环保H股72.6万股,持股比例从4.8927%升至5.0722%[8] - 4月29日斥资8.69亿元受让东航物流5.0027%股权[8] - 截至6月30日权益类资产账面余额1007.75亿元,占总资产17.08%[8] 其他保险公司举牌案例 - 信泰人寿7月3日增持华菱钢铁至5%持股比例,权益类资产565.78亿元占19.07%[10] - 利安人寿7月1日增持江南水务至5.03%持股比例,权益类资产205.6亿元占16.29%[10] - 泰康人寿参与峰岹科技IPO投资1.79亿元获8.69%H股股份[10] 大型IPO参与情况 - 中国人寿通过华电新能战略配售增持3.01亿股,上市后持股2.68%[11][12] - 华电新能上市首日股价暴涨125.79%,累计涨幅达40.55%[12] 举牌背景与动因 - 保险资金三次举牌潮背后推动力从缓解偿付能力转向追求高股息[14] - 2024年以来举牌股平均股息率4.6%,偏好银行、公用事业及医药生物行业[14] - 利率下行环境下保险公司需通过举牌追求长期稳定投资收益[15] 资产负债与会计准则影响 - 中国寿险资产与负债存在近6年久期错配[17] - 新会计准则下保险公司增加FVOCI类资产以熨平报表波动[18] - 长期股权投资有助于贡献稳定投资收益和战略协同[18] 监管政策导向 - 财政部引入五年周期考核指标,鼓励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19] - 新考核机制有利于提升权益类资产占比[19]
举牌潮后又挤入IPO赛道,险资“长钱长投”双管齐下
北京商报· 2025-07-22 13:59
险资举牌与IPO投资概况 - 今年险资举牌次数达21次 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1] - 头部险企包括泰康人寿 中国人寿 平安人寿正通过IPO进行战略性布局 [1] - 险资正从传统固收类资产向权益类资产倾斜 以应对低利率环境下的利差损压力 [1] 险资IPO投资具体案例 - 泰康人寿以基石投资者身份投资峰岹科技H股IPO 投资额1.79亿元 占其H股发行股份的8.69% [3] - 中国人寿通过战略配售增持华电新能3.01亿股 获配金额9.59亿元 上市后持股达10.97亿股(占比2.68%) 仍为第三大股东 [4] - 中国保险投资基金以10.07亿元参与华电新能战略配售 获配3.17亿股 为该项目最大战略投资者 [3] - 平安人寿作为原始股东持有华电新能2.19亿股 持股比例0.61% [5] - 华电新能IPO最高募集资金达181.71亿元 为今年以来A股最大IPO项目 [3] 投资动机与战略方向 - 险资布局科技和绿色能源领域 看好长期发展前景 [5] - 在低利率环境下 需寻找靠谱且投资回报预期较好的优质资产缓解利差损 [5] - 通过基石投资和战略配售为IPO企业提供长期资金支持 减少市场短期投机行为 [5] - 重点布局半导体 新能源等国家战略产业 推动科技自主与"双碳"目标实现 [5] 政策与市场驱动因素 - 财政部要求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 鼓励长期持股 [7] - 金融监管总局将部分档位偿付能力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限最高提至50% 进一步释放增量入市资金 [7] - 传统固收资产收益率下降 需通过权益投资提升回报 [8] - 科技与绿色能源赛道增长确定性高 华电新能上市首日涨幅达125.79% 中国人寿浮盈数十亿元 [8] 未来投资趋势 - 险资将持续聚焦硬科技和新能源领域 包括半导体 AI 高端制造以及风电 储能等绿色产业 [9] - 预计未来三年国有险企在相关领域持仓占比可能从8%-10%提升至15%-20% 年增资金2000亿-3000亿元 [9] - 战略投资模式可能多样化 ESG投资权重或将提升 更注重绿色金融 [9] - A+H股双重上市企业可能更受青睐 因险资可通过港股通灵活配置 [9]
又见险资出手!今年举牌已达20次
券商中国· 2025-07-20 09:31
险资举牌动态 - 泰康人寿以基石投资者身份参与峰岹科技H股IPO 出资2500万美元认购8.69%的H股股份 [1][3] - 峰岹科技成为中国首家实现"A股科创板+H股"双重上市的半导体企业 [3] - 信泰人寿增持华菱钢铁至5% 持股账面余额16.96亿元 占公司总资产0.57% [4] - 利安人寿增持江南水务至5.03% 持股市值2.49亿元 占公司总资产0.2% [5] 举牌数据统计 - 截至7月20日保险公司今年共举牌20次 超过2023年全年并追平2024年全年 [2][7] - 2024年以来险资开启第三轮举牌潮 前两次分别发生在2015年和2020年 [8] - 被举牌上市公司涉及银行、公用事业、能源、交通运输、科技等行业 其中11只为H股 [8][9] 银行股投资情况 - 银行股被举牌次数最多 低波动高股息特性受险资青睐 [9][11] - 中国平安及旗下公司多次举牌银行股H股 包括邮储银行、农业银行、招商银行等 [11] - 平安人寿持有招商银行H股比例达15% 账面余额341.71亿元 占上季末总资产0.64% [12] 投资策略分析 - 险资偏好高股息标的 在低利率环境下寻求稳定现金收益 [10][13] - 华泰证券分析2015年举牌潮受万能险扩张驱动 2020年后举牌因利率下行压力 [13] - 保险资管公司强调高股息需以良好盈利为基础 买入成本不宜过高 [14] 资产配置调整 - 险资通过权益投资增厚收益 优化财务报表 响应政策支持 [15] - 人身险行业股票持仓市值2.65万亿元 长期股权投资规模约2.6万亿元 占比均超8% [16] - 财政部引入五年周期考核指标 权重占比20% 推动险资长期投资 [17][18] 政策环境变化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34.93万亿元 较2024年末增长5.03% [16] - 政策引导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 提高权益投资比重 [17] - 新考核方式有利于发挥险资长期资本优势 增加市场稳定资金供给 [19]
峰岹科技: 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持股比例被动稀释跨越5%整数倍及触及1%刻度的提示性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0 16:21
股东持股比例变动 - 峰岹科技(香港)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由39 52%被动稀释至32 86% [1] - 上海华芯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由12 10%被动稀释至10 06% [1] - 微禾创业投资(珠海横琴)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ZHANG QUN合计持股比例由5 95%被动稀释至4 94% [1][4] 权益变动原因 - 变动由公司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导致总股本增加 进而引发股东持股比例被动稀释 [2] - 峰岹科技(香港)直接持股比例从38 06%降至31 64% 芯运科技(深圳)直接持股比例从1 46%降至1 22% [3] - ZHANG QUN通过峰岹香港间接持股比例由3 35%降至2 79% [4] 权益变动性质 - 本次变动未违反已作出的承诺或计划 且不触发强制要约收购义务 [1]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 [2] - 变动方式均为增发股份导致的被动稀释 无大宗交易或集中竞价交易 [3][4] 信息披露义务人结构 - 峰岹科技(香港)为控股股东 芯运科技(深圳)为其一致行动人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40300359212552M [3] - 上海华芯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为其他5%以上大股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10000570811198E [3] - 微禾创业投资(珠海横琴)为其他5%以上大股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403000663290283 [3]
峰岹科技(688279) - 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持股比例被动稀释跨越5%整数倍及触及1%刻度的提示性公告
2025-07-10 13:32
权益变动 - 峰岹科技(香港)及其一致行动人权益变动前39.52%,后32.86%[3] - 上海华芯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权益变动前12.10%,后10.06%[5] - 微禾创业投资及其一致行动人权益变动前5.95%,后4.94%[5] 股份变动 - 峰岹科技(香港)有限公司变动前比例38.06%,后31.64%[9] - 芯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变动前比例1.46%,后1.22%[11] - 合计变动前比例54.22%,后45.07%[11] 其他 - ZHANG QUN间接持股比例由3.35%降至2.79%[11] - 本次权益变动不影响控股权,未触及要约收购[4][13]
蓝思科技、峰岹科技登陆港股,今年的上市“A+H”公司增至10家
证券时报网· 2025-07-10 11:18
A+H股上市动态 - 蓝思科技和峰岹科技于7月9日成功登陆港股 成为今年第9家和第10家实现"A+H"上市的A股公司 [1] - 两家公司上市首日均录得涨幅 蓝思科技H股收盘涨9.13% 峰岹科技H股涨16.02% [1] - 上市首日收盘价显示 A股对H股溢价显著 蓝思科技溢价25.49% 峰岹科技溢价43.04% [1] - 目前160只A+H股中有3只出现价格倒挂 包括恒瑞医药(A折价9.83%) 宁德时代(A折价22.82%) 药明康德(A折价2.88%) [3] 蓝思科技IPO及业务概况 - 全球发售2.62亿股 发行价18.18港元 集资47.68亿港元 香港公开发售获462.76倍超额认购 国际发售获16.68倍认购 [1] - 引入10家基石投资者 认购总额1.91亿美元(约14.99亿港元) 包括小米集团 世运电路 瑞银 橡树资本等 [1] - 全球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及模组行业领先企业 智能汽车交互系统解决方案行业排名前列 [2] - 业务覆盖消费电子(智能手机 电脑 穿戴设备)和智能汽车(中控屏 仪表盘 智能B柱等)两大领域 并布局人形机器人 AI眼镜等新兴领域 [2] 峰岹科技IPO及业务概况 - 发行价120.5港元 募资总额22.59亿港元 基石投资者包括泰康人寿 保银 华夏基金等 合计认购1.12亿美元 [2] - 中国首家专注BLDC电机驱动控制芯片的设计厂商 2023年在中国BLDC电机主控及驱动芯片市场份额达4.8% 排名第六且为前十中唯一中国企业 [3] A+H上市趋势展望 - 毕马威预测A+H上市将持续升温 2025年前6个月已录得47宗新上市申请 远超2024年全年的5宗 [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44家A+H上市申请公司中43家为市值超100亿元人民币的大型A股企业 [4] - 中金公司预计 若排队A+H企业年内完成上市 将新增融资约3400亿港元 增厚港股总市值0.8% [4]
港股“狂飙”:一日五锣敲响上市盛宴,上市潮汹涌来袭
搜狐财经· 2025-07-09 14:50
港股IPO市场概况 - 7月9日港股市场5家企业集体上市 包括蓝思科技 极智嘉 峰岹科技 讯众通信 大众口腔 创下单日最多上市记录 [2] - 2024年上半年港股主板IPO数量超40家 募资总额达1067亿港元 同比激增688.56% [7] - 港交所CEO透露2025年初筹备IPO超100宗 财政司司长表示已收到约200宗申请 [7] 重点上市公司分析 - 蓝思科技从递交招股书到上市仅用100天 市值突破1000亿港元 苹果为其最大客户 引入10名基石投资者 [4] - 极智嘉为仓储机器人领域独角兽 服务806家终端客户 覆盖40余国 累计交付AMR设备56000台 上市市值220亿港元 [4] - 峰岹科技专注BLDC电机驱动芯片 2022年已登陆科创板 讯众通信和大众口腔均有新三板背景 开盘均大涨 [5] 行业上市趋势 - 消费领域形成上市热潮 泡泡玛特 老铺黄金 蜜雪冰城等股价大涨 带动布鲁可 沪上阿姨等消费公司集中登陆 [8] - 半导体企业加速赴港 兆易创新 豪威集团已公告计划 纳芯微 芯迈半导体等递交申请 江波龙 天岳先进披露计划 [8] - "A+H"模式受追捧 立讯精密等市值超2500亿的A股公司宣布赴港上市 [8] 市场资金动态 - 上半年42家港股IPO中36家获基石投资 基石金额占比达43.7% 高瓴 红杉中国等头部机构积极参与 [10] - 宁德时代 蜜雪冰城等超级IPO基石投资者实现可观盈利 蜜雪冰城基石持股浮动收益显著 [11] - 港股成为海外资金投资中国公司主要渠道 当前国际资本市场窗口期可能仅剩一年半 [11]
峰岹科技募22.6亿港元首日涨16% 实控人兄弟新加坡籍
中国经济网· 2025-07-09 13:19
上市表现 - 峰岹科技在港交所上市,开盘报130.8港元,涨幅8.55%,收盘报139.8港元,涨幅16.02% [1] - 公司发售股份数目18,744,400股,其中公开发售8,149,800股,国际发售10,594,600股 [1][2] 发行结构 - 最终发售价为120.5港元,所得款项总额2,258.70百万港元,扣除上市开支122.38百万港元后净额2,136.32百万港元 [4][5] - 上市时已发行股份数目111,107,780股(行使超额配股权前) [2] 保荐机构 - 独家保荐人为中金公司,整体协调人包括中银国际和广发证券(香港) [2] 公司业务 - 公司是芯片设计企业,专注于BLDC电机驱动控制芯片的设计与研发,在BLDC电机主控及驱动芯片行业具有强大市场地位 [5] 募资用途 - 募资将用于增强研发创新能力、丰富产品组合及扩展下游应用、扩展海外销售网络、战略性投资及收购、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5] 基石投资者 - 基石投资者包括泰康人寿、保银、3W Fund等10家机构,其中泰康人寿获配1,628,600股,占全球发售股份8.69% [5][6] - 其他主要基石投资者持股比例在2.78%-5.21%之间 [6] 股权结构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BI LEI、BI CHAO和高帅,其中BI LEI与BI CHAO为兄弟关系,BI LEI与高帅为夫妻关系 [6] - BI LEI和BI CHAO为新加坡籍,高帅为中国籍 [6]
峰岹科技(688279) - 关于境外上市股份(H股)挂牌并上市交易的公告
2025-07-09 11:00
发售情况 - 公司全球发售H股总数18,744,400股(行使超额配售权之前)[1] - 香港公开发售8,149,800股,占全球发售总数43.48%(行使超额配售权之前)[1] - 国际发售10,594,600股,占全球发售总数56.52%(行使超额配售权之前)[1] 财务数据 - 每股H股发售价120.50港元,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估计约21.36亿港元(假设超额配售权未获行使)[1] 上市信息 - 18,744,400股H股股票(行使超额配售权之前)于2025年7月9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并上市交易[2] 股本结构 - 截至2025年7月8日,公司总股本为92,363,380股[3] - 发行上市前后A股、H股股东持股及占比情况[4] - 峰岹科技(香港)有限公司发行上市前后持股及占比情况[7] - 上海华芯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发行上市前后持股及占比情况[7]
峰岹科技:H股发行价定为每股120.5港元,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估计约为21.36亿港元
快讯· 2025-07-09 10:47
公司H股上市计划 - 公司全球发售H股总数为1874.44万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814.98万股,国际发售1059.46万股 [1] - 发售价定为每股H股120.5港元 [1]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估计约为21.36亿港元 [1] - H股股票将于2025年7月9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1] - 股票简称为"FORTIOR",股份代号为"130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