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万润新能(688275)
icon
搜索文档
万润新能(688275)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9 10:3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0.49%至44.36亿元人民币[21][22] - 净利润亏损收窄至-2.66亿元人民币(上年同期-4.04亿元)[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负为-1.22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08.29%)[21][24]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下降1.98个百分点至2.89%[22] - 总资产增长2.64%至181.42亿元人民币[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下降5.40%至53.14亿元人民币[2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4.36亿元,同比增长50.49%[3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66亿元,亏损同比收窄[30] - 产品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有所回升[30] - 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减少[30]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0.49%至44.36亿元人民币[70]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48.59%至43.61亿元人民币[7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滑108.29%至-1.22亿元人民币[70] - 交易性金融资产同比增长129.96%至6.23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3.43%[69] - 短期借款同比增长35.97%至47.20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26.02%[71] - 应付票据同比增长38.63%至22.60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12.46%[71] - 应收款项融资同比减少52.27%至2.92亿元人民币[71] - 长期借款同比减少38.21%至10.75亿元人民币[7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44.36亿元,同比增长50.49%[59][64]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亏损2.66亿元,同比亏损收窄1.39亿元[59][64] - 资产总额181.4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64%[6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53.14亿元,较上年末下降5.40%[65] - 产品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有所回升,因单吨成本降幅高于售价降幅[59] - 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减少,业绩亏损同比收窄[6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磷酸铁锂销量同比增长90.23%[22] - 磷酸铁锂出货量占正极材料总量77%(行业数据)[28] - 磷酸铁锂材料出口量同比增长855.16%至7,309.74吨[28] - 磷酸铁锂累计出货量14.83万吨,同比增长90.23%[30] -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已累计出货数百吨[29] - 新一代储能型磷酸铁锂产品出货量稳步提升[45] - 新一代高压密磷酸铁锂产品已通过全面性能验证,具备规模化量产条件[45] - 新一代硫酸亚铁钠正极材料正处于客户验证阶段[46] - 公司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部分型号已累计出货数百吨[42] - 公司磷酸锰铁锂产品目前已推进试生产阶段[42] - 储能型磷酸铁锂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9,500万元,本期投入7,015.69万元,累计投入7,677.03万元,已进入量产阶段[53] - 高比能长寿命富锰磷酸锰铁锂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6,542万元,本期投入44.6万元,累计投入51.57万元,处于小试阶段[53] - 高压实磷酸铁锂产品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4,000万元,本期投入1,604.23万元,累计投入4,324.24万元,处于试生产阶段[53] - 储能型磷酸铁锂项目开发目标为高压实高倍率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主要应用于储能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领域[53] - 磷酸锰铁锂项目通过新型液相-固相复合工艺实现锰离子和铁离子原子级混合[53] - 磷酸锰铁锂项目研究烧结条件对材料粒径分布、碳含量、压实密度及电导率的影响[53] - 磷酸锰铁锂项目同步开发匹配电解液以解决锰溶出、高温产气和低温倍率问题[53] - 高压实磷酸铁锂项目通过分段烧结工艺和颗粒级配提高粉体压实密度[53] - 高压实磷酸铁锂项目通过复合碳源优化抑制大颗粒生成并提升电化学性能[53] - 高压实磷酸铁锂产品目标开发续航700公里以上的磷酸铁锂动力材料[53] - 低温型磷酸铁锂开发项目投入3,219.60万元,本期投入1,065.64万元,累计投入1,093.51万元,处于试生产阶段[54] - 高压实密度型NFPP开发项目投入2,500.00万元,本期投入490.34万元,累计投入2,517.63万元,处于中试阶段[54] - 磷酸铁物化指标数据库及磷源循环利用项目投入1,000.00万元,本期投入935.98万元,累计投入1,276.08万元,处于试生产阶段[54] - 动力用高压实硫酸亚铁钠正极材料开发项目投入780.00万元,本期投入172.44万元,累计投入805.00万元,已结题[54] - 高倍率型NFPP产品开发项目投入599.88万元,本期投入246.81万元,累计投入246.81万元,处于小试阶段[54] - 高钠铁比硫酸亚铁钠正极材料开发项目投入520.00万元,本期投入234.00万元,累计投入234.00万元,处于中试阶段[54] - 铁锂洗水和沉锂母液资源化利用项目投入398.00万元,本期投入142.64万元,累计投入359.58万元,处于中试阶段[55] - 公司全资子公司万润新材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投资新能源正极材料项目,总投资金额为167.6441百万美元,规划年产5万吨磷酸铁锂,一期建设0.9万吨/年产能[81] - 24万吨/年磷酸铁锂联产24万吨/年磷酸铁项目中12万吨产能已建成投产,另外12万吨产能延期至2025年12月[189] 研发与创新能力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下降1.98个百分点至2.89%[22] - 公司申请国内发明专利38个,国际发明专利81个[29][30] - 累计获得各类知识产权273项,核心技术23项[30] - 研发人员348名,占员工总数比例10.11%[36] - 公司参与制定或修订国际、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共计69项[38] - 公司拥有23项核心技术、120项国内发明专利、17项国际发明专利及93项实用新型专利[39] - 公司采用自主创新的磷酸铁废水工艺处理方法实现废水零排放[39] - 公司拥有前驱体及正极材料一体化的产业链融合优势[39] - 公司报告期内费用化研发投入为1.28亿元,同比下降10.92%[51]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89%,较上年同期4.87%下降1.98个百分点[51] - 公司报告期内申请国内发明专利38个,国际发明专利81个,商标10个[49] - 公司获得国内发明专利11个,国际发明专利6个,实用新型专利4个[4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获得知识产权273个,其中国内发明专利120个,国际发明专利17个[49] - 研发项目总投资规模为29,059.48万元,本期投入11,952.37万元,累计投入18,585.45万元[55] - 研发人员数量为348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10.11%,较上年同期的269人(占比8.39%)有所增加[57]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2,303.15万元,平均薪酬为6.62万元,低于上年同期的9.04万元[57] - 主导的"湖北省动力与储能用电池关键材料中试平台"入选2025年省级制造业中试平台培育名单[30] - 公司主导的"湖北省动力与储能用电池关键材料中试平台"入选2025年省级制造业中试平台培育名单[37] - 公司于2025年4月荣获"十堰市第六届武当质量奖"[40] - 公司通过IATF16949:2016认证并建立完善的质量管控体系[40] - 公司2021年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8] - 公司2022年获评磷酸铁锂单项冠军示范企业[48] 子公司与地区表现 - 公司拥有多家子公司包括鲁北万润武当实验室等[11] - 公司全资子公司宇浩高科、宏迈高科入选湖北省2025年度先进级智能工厂初选名单[37] - 虹润高科营业收入230,323,800.98元,净亏损36,589,445.80元[89] - 鲁北万润营业收入1,777,533,939.69元,净亏损74,564,065.14元[89] - 万润新材营业收入2,656,828,456.28元,净亏损20,787,601.54元[89] - 宏迈高科营业收入382,040,673.24元,净亏损46,172,494.68元[89] - 安庆德润营业收入513,995,333.19元,净亏损1,296,543.60元[89] - 华虹清源营业收入262,099,191.66元,净利润48,121,519.75元[89] - 境外资产规模2.65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1.46%[72] - 公司全资子公司华虹清源为全资子公司宇浩高科提供担保金额6000万元人民币[170] - 公司本部为全资子公司宇浩高科提供多笔担保,单笔金额分别为1亿元人民币和4000万元人民币[171] - 公司本部为控股子公司鲁北万润提供多笔担保,单笔金额分别为6.6亿元人民币、4.4亿元人民币、1.2亿元人民币、8000万元人民币、3000万元人民币和2000万元人民币[171] - 公司为控股子公司鲁北万润提供总计1.1亿元人民币连带责任担保,单笔担保金额从800万至1.2亿元不等[172] - 公司为全资子公司宏迈高科提供总计5亿元人民币连带责任担保,包括三笔1亿元和一笔2亿元担保[172] - 公司为全资子公司虹润高科提供总计9.175亿元人民币连带责任担保,单笔金额从2500万至2亿元不等[173] - 公司为全资子公司安庆德润提供单笔最大担保额度为8000万元人民币[174][175] - 公司为全资子公司万润新材提供担保额度为3300万元人民币[175] - 公司使用超募资金向控股子公司鲁北万润增资147,600.00万元,向全资子公司深圳华虹清源增资50,000.00万元,实际用于项目建设181,804.19万元[189] - 虹润高科和鲁北万润被列为2025年大气环境重点排污单位[9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涉及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5] -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描述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3] - 核心技术人员陈世涛因学历提升离职,保留技术顾问身份[92] - 公司半年度未拟定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95] - 公司2025年预计向关联方万向一二三销售产品金额2000万元人民币[163] - 公司2025年预计向关联方金海钛业采购原材料金额1.25亿元人民币[163] - 报告期内向金海钛业实际采购原材料金额4196.06万元人民币[163] - 公司完成转让万润矿业100%股权给深圳中渚交易对价3.15亿元人民币[165] - 宏迈高科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材料项目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金额为1.343亿元人民币[177]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61.46亿元人民币,募集资金总额为63.89亿元人民币[178] - 超募资金总额为48.84亿元人民币,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超募资金46.88亿元人民币,投入进度96%[178] - 宏迈高科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材料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6.78亿元人民币,投入进度84.7%,实现效益为负4,617.25万元[179][180] - 24万吨/年磷酸铁锂联产项目计划投资20.49亿元人民币,累计投入18.18亿元人民币,投入进度88.73%[179][184] - 湖北万润研发中心项目累计投入进度偏低,节余资金2,925.57万元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179][181] - 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累计投入28.70亿元人民币,超过计划投入28.35亿元,系银行利息收入导致[179][182][185] - 募集资金总体累计投入57.99亿元人民币,总投入进度94.35%[178] - 本年度投入募集资金1.33亿元人民币,占募集资金总额2.17%[178] - 超募资金主要用于磷酸铁锂项目(20.49亿元)和补充流动资金(28.35亿元)[184][185] - 两个主要产能建设项目因市场供需变化及原材料价格下行导致效益为负[180]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报告期末余额为1.51亿元人民币[187] - 公司已将宏迈高科项目节余募集资金13,432.98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91] - 湖北万润研发中心项目计划总投资6,208.83万元,全部使用募集资金投入,无法单独核算效益[191] - 公司超募资金实际使用总额为197,600.00万元,尚需向鲁北万润增资7,300.00万元[189] - 公司使用超募资金总额为204,900.00万元用于投资建设新项目[188] - 控股股东计划增持股份金额不低于860.67万元,不超过1,721.33万元[196]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报告期内累计增持股份146,031股,增持金额539.36万元[196] 股东与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刘世琦、李菲股份限售承诺履行期限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42个月[100] - 股东南京星纳友股份限售承诺履行期限为自取得公司股票之日起36个月[100] - 股东博源创业、惠友豪嘉股份限售承诺履行期限为自取得公司股票之日起36个月[100] - 股东天泽高投股份限售承诺部分履行期限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12个月,部分为自取得股票之日起36个月[100] - 员工持股平台十堰凯和股份限售承诺履行期限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42个月[100] - 董事晏绍康股份限售承诺履行期限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18个月[100] - 高管及核心技术人员股份限售承诺履行期限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至42个月不等[100][101] - 其他股东(如嘉木产投、量科高投等)股份限售承诺履行期限均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12个月[101] - 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高管承诺公司上市后三年内履行其他相关承诺[101] - 公司及控股股东部分长期承诺事项持续有效[101]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刘世琦、李菲承诺所持股份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103]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管承诺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25%[104]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05] - 若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日低于发行价或期末收盘价低于发行价,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05] - 公司股东博源创业等机构承诺自取得公开发行前股份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106] - 所有承诺方若因未履行承诺获得收入,需在5日内将收入归入公司指定账户[106][107] - 公司有权扣留违规减持方应得现金分红以抵偿违规所得[106][107] - 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标准时,控股股东及实控人在终止上市前不得减持股份[105] - 股东天泽高投申报前12个月内受让的144.1219万股股份锁定36个月[108] - 股东天泽高投其余持有的28.0155万股股份上市后锁定12个月[108] - 员工持股平台十堰凯和承诺上市后36个月内不转让所持股份[110] - 董事晏绍康承诺每年减持不超过直接和间接持股总数的25%[111] - 董秘及财务总监通过十堰凯和间接持有的股份上市后锁定36个月[113] - 监事及核心技术人员通过十堰凯和间接持有的股份上市后锁定36个月[115] - 监事及核心技术人员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任何股份[115] - 监事及核心技术人员限售期满后4年内每年减持不超过上市时持股总数的25%[115] - 违规减持收入需在5日内归还发行人[108][110][112][116] - 发行人有权扣留现金分红抵偿未上交的违规减持所得[108][110][112][116] - 实际控制人近亲属刘玉兰承诺间接持有的首次发行前股份锁定期为36个月[117] - 刘玉兰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且特定条件下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17] - 公司股东包括嘉木产投等16家机构承诺直接和间接持有股份锁定期为12个月[118] - 公司回购股份数量上限为公司股份总数的2%且使用自有资金[121] - 控股股东单次增持金额不超过上一年度分红税后金额20%且12个月内不超过50%[121] - 董事及高管单次增持金额不少于上一年度税后薪酬30%但12个月内不超过税后薪酬总和[122] - 稳定股价措施启动条件为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最近一期每股净资产[119] - 停止股价稳定措施条件包括连续5个交易日
万润新能(688275) - 关于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半年度评估报告
2025-08-29 10:34
湖北万润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 2025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半年 度评估报告 为贯彻落实关于开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提质增效重回报"专 项行动的倡议,积极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发展理念,推动湖北万润新能源科 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持续优化经营、规范治理并积极回报投资 者,实现高质量发展,公司于 2025 年 4 月 30 日披露了《2025 年度"提质增效 重回报"行动方案》。现将 2025 年上半年的主要进展及工作成果报告如下: 一、持续聚焦主营业务,提升经营质量 2025 年上半年,公司聚焦主营业务,通过丰富研发产品矩阵、优化供应链 管理、落实降本增效措施、稳步推进市场营销策略等方面全面提升经营质量,具 体如下: (一)丰富研发产品矩阵,构建全周期研发创新体系 报告期内,公司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产品验证进展顺利,储能型磷酸铁锂出 货量逐步提升;磷酸锰铁锂材料已进行了试生产,产线具备放量生产条件;钠离 子电池正极材料已累计出货数百吨。此外,公司也对固态电解质、补锂剂等产品 进行了研发布局。公司通过自主研发、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借助"博士后科研工 作站""湖北省新能源材料 ...
万润新能(688275) - 关于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管理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2025-08-29 10:34
募资情况 - 公司2022年9月23日首次公开发行2130.3795万股A股,发行价299.88元,募集资金总额638858.20万元,净额614562.26万元[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使用募集资金593293.73万元,尚未使用28654.61万元[2][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集资金专户余额13554.61万元,理财资金余额15100.00万元[3][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各银行募集资金存储余额合计135546118.89元[8] - 募集资金总额为614562.26万元[32] 资金使用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项目投入252847.08万元,利息收入净额7386.08万元,补充流动资金40000.00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287013.66万元,项目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3432.98万元[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实际投入相关项目募集资金579860.75万元,不含募投项目节余资金[9] - 公司本期购买理财及结构性存款合计金额43100万元,本年收益121.05万元,期末余额15100万元[14] - 2022年公司使用部分超募资金204900万元分别向控股子公司鲁北万润增资154900万元及向全资子公司深圳华虹清源增资50000万元用于项目建设[1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使用部分超募资金197600万元分别向鲁北万润增资147600万元及向深圳华虹清源增资50000万元,实际用于项目建设181804.19万元,尚需向鲁北万润增资7300万元[17][18] - 公司将“宏迈高科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材料项目”实际节余募集资金13432.98万元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并完成专户注销[20] - 本年度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13331.44万元[32] - 已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579860.75万元[32] 项目进展 - “24万吨/年磷酸铁锂联产24万吨/年磷酸铁项目”中12万吨/年磷酸铁锂及24万吨/年磷酸铁产能已建成投产,另外12万吨/年磷酸铁锂产能释放进度延期至2025年12月[21][22] - “湖北万润新能源锂电池正极材料研发中心”项目计划总投资6208.83万元,以募集资金投入6208.83万元,无法单独核算效益[23] 项目效益及进度 - 宏迈高科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材料项目截至期末累计投入进度为84.70%,本年度实现效益为 - 4617.25万元[32] - 湖北万润新能源锂电池正极材料研发中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进度为52.88%[32] - 补充流动资金截至期末累计投入进度为100.00%[32] - 24万吨/年磷酸铁锂联产24万吨/年磷酸铁项目截至期末累计投入进度为88.73%,本年度实现效益为 - 4067.73万元[33] - 永久补充流动资金截至期末累计投入进度超过100%,累计使用超额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共287013.66万元[33][37] - 承诺投资项目小计截至期末累计投入进度为87.98%[32] - 超募资金投向小计截至期末累计投入进度为96.00%,合计截至期末累计投入进度为94.35%[33]
万润新能(688275) - 关于使用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公告
2025-08-29 10:34
证券代码:688275 证券简称:万润新能 公告编号:2025-025 湖北万润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使用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 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基本情况 | 投资金额 | 不超过人民币 万元(含本数) 20,000.00 | | --- | --- | | 投资种类 | 安全性高、流动性好、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的保本型 投资产品,且该等现金管理产品不得用于质押,不用 | | | 于以证券投资为目的的投资行为 | | 资金来源 | 募集资金 | 公司于 2025 年 8 月 29 日分别召开了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和第二届 监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 理的议案》,同意公司在确保不影响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进度、不影响公司正常生 产经营及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使用额度不超过人民币 20,000.00 万元(含本 数)的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用于投资安全性高、流动性好、不影响 公司正常经营的的保本型现金管理产品。 ...
万润新能荣获全景网“杰出IR公司”与“杰出IR团队”大奖
全景网· 2025-08-28 07:23
公司获奖情况 - 万润新能荣获第六届全景投资者关系金奖"杰出IR公司"与"杰出IR团队"双项大奖 [1] - 评选由深圳市全景网络主办 北大汇丰智库提供学术支持 腾讯自选股战略支持 [1] - 评选覆盖千家A股企业 历经自荐/网络投票/专业指数评分/专家评审多阶段 [1] 评选体系特点 - 首次从数字化投关/中小投资者关切/机构关注度/市值管理/股东回报/ESG价值传播六大维度评估IR表现 [1] - 评选体系全面优化升级 顺应市场发展和政策要求 [1] 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实践 - 建立多渠道/多层次/高频率投资者沟通机制 包括券商策略会/路演活动/投资者调研等形式 [1] - 全年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地累计参与投资者交流活动上百场 [1] - 接待各类投资机构逾百家 有效传播公司价值 [1] 行业影响与公司治理 - 良好投资者关系有助于稳定锂电行业预期 促进反内卷及落后产能出清进程 [2] - 获奖反映公司在治理结构/内控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的综合实力 [2] - 体现锂电材料龙头企业责任担当 [2]
磷酸铁锂加入反内卷阵营,企业称“电池盈利不代表产业链都好”
华夏时报· 2025-08-28 02:12
行业会议背景与目的 -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磷酸铁锂材料分会召开第一届第二次理事会 会议主题为行业内卷及去落后产能 参会企业包括湖南裕能 万润新能 安达科技 德方纳米 龙蟠科技旗下常州锂源 当升科技旗下当升蜀道 华友钴业旗下友山科技 丰元股份旗下丰元锂能 天原股份旗下天原锂电共9家头部企业 [1] - 会议主要响应中央反内卷要求 部委希望了解行业现状 协会协调提供企业集中交流机会 [1][2] - 讨论议题包括行业内卷 落后产能淘汰 全产业链低碳转型路径 [2] 行业供需与价格动态 - 磷酸铁锂电池需求增长迅速 2024年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装车548.4GWh 同比增长41.5% 其中磷酸铁锂装车409GWh 同比增长56.7% 三元电池装车139GWh 同比增长10.2% [5] - 正极材料中磷酸铁锂占比超七成 2024年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出货量329.2万吨 同比增长32.9% 其中磷酸铁锂出货量242.7万吨 同比增长48.2% [5] - 产能严重过剩 名义产能超500万吨 两倍于2024年出货量 2022年底产能212万吨 2023年底增至427万吨 [5] - 价格大幅下跌 动力型磷酸铁锂从2023年初16.6万元/吨暴跌至2024年3.6万元/吨 [6] - 碳酸锂价格约8万元/吨 磷酸铁锂价格维持3.6万元/吨低位 [11] 企业盈利与经营状况 - 头部企业普遍亏损 德方纳米 万润新能 龙蟠科技自2023年起持续亏损 仅湖南裕能勉强维持盈利 [1][6] - 2025年上半年湖南裕能营收143.58亿元 同比增长33.17% 归母净利润3.05亿元 同比下降21.59% 毛利率6.97% 同比下降1.02个百分点 [10] - 当升科技营收44.3亿元 同比上升25.17% 归母净利润3.11亿元 同比上升8.47% 但磷酸铁锂业务毛利仅3.02% [10] - 安达科技亏损1.68亿元 但亏损额同比收窄52.83% 毛利率从去年同期-9.04%升至0.55% [11] - 产能利用率分化 湖南裕能达93.15% 德方纳米为75.4% 2023年6月行业平均开工率低至50.41% [6] 技术升级与产品结构 - 高压实磷酸铁锂成为发展趋势 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动力产品基本采用三代及以上材料 储能或低端厂商使用二代产品 [8] - 高压实产品议价权更高 可带动加工费上涨 2024年下半年出货占比提升明显 [8] - 5家企业拥有已出货或客户验证阶段的高压实产品 包括龙蟠科技 富临精工 湖南裕能 万润新能 [8] - 安达科技三代产品成为主流 议价能力增强 价格上涨且稳定 带动盈利空间提升 [11] 反内卷政策与行业展望 - 反内卷政策驱动下 碳酸锂及磷酸铁锂等材料落后及过剩产能有望加速出清 行业供需格局将逐步改善 [3] - 短期受供应偏紧影响 碳酸锂价格保持偏强走势 有望带动磷酸铁锂价格进一步上行 [3] - 行业仍需解决低端产能干扰问题 许多公司无法提供优质产能但仍继续生产 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7] - 下游客户集中度高限制盈利空间进一步扩大 [11]
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周报:“反内卷”成果显著,业绩中枢上行-20250825
国元证券· 2025-08-25 11:12
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7] 核心观点 - "反内卷"行动已上升至国家最高战略层面,行业积极信号持续酝酿,重点聚焦硅料环节的产能整合同时强化产业链价格监管 [4] - 当前行业处于周期底部,未来政策力度将成为影响行业走势的关键变量 [4] - 中长期来看光伏行业将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技术升级和市场格局优化将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要素 [4] - 风电产业链供需结构相对合理,企业盈利能力较好,风电上市公司半年报陆续公布,产业链盈利情况向好 [4] - 新能源汽车链持续保持快速增长,经过两年价格下行低端产能快速出清,行业边际改善 [5] 周度行情回顾 - 2025年08月18日至08月22日,上证综指上涨3.49%,深证成指上涨4.57%,创业板指上涨5.85% [2][13] - 申万电力设备上涨2.28%,较沪深300跑输1.90pct [2][13] - 细分子行业来看,申万光伏设备/风电设备/电池/电网设备分别涨跌3.47%/-0.90%/2.53%/1.21% [2][13] - A股电力设备相关个股中,宏远股份周涨幅最大(+281.90%),壹石通周跌幅最大(-17.98%) [19][20] 重点板块跟踪 - 隆基绿能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32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85.29亿元下降14.83% [3][34] - 隆基绿能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为25.69亿元,上年同期的净亏损为52.3亿元;扣非后净亏损为33亿元,上年同期的扣非后净亏损为52.64亿元 [3][34] - 隆基绿能2025年上半年实现硅片出货量52.08GW(对外销售24.72GW),电池组件出货量41.85GW(其中组件出货量39.57GW) [3][34] 行业重要周度新闻 - 河北隆化光伏组件二标段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投标报价区间0.664元/W-0.709元/W [22] - 截至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到101.3GW,同比增长110%,首次突破100GW [22] - 2025年上半年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23.03GW/56.12GWh,功率规模和能量规模均同比增长68% [22] - 截至2025年6月底,中国电力储能累计装机规模164.3GW,同比增长59% [22] - 2025年1-4月储能型锂电池产量达110GWh,与去年前6个月产量持平;预计上半年产量将超过210GWh [22] - 中国企业储能电池全球市场出货量达233.6GWh [22] - 多晶硅n型复投料成交均价为4.79万元/吨,周环比上涨1.05%;n型颗粒硅成交均价为4.60万元/吨,周环比上涨3.37% [23] - 亿纬锂能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约28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06%;第二季度营收达到153.51亿元,创下单季历史新高 [24] - 亿纬锂能动力电池出货量为21.48GWh,同比增长58.58%;储能电池出货量达到28.71GWh,同比增长37.02% [24] - 动力电池业务营收为127.48亿元,同比增长41.75%;储能电池业务营收为102.97亿元,同比增长32.47% [24] - 动力电池业务的毛利率达到17.60%,同比提升了6.92个百分点 [24] - 晶澳科技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39.0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8亿元 [25] - 截至2025年7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6.7亿千瓦,同比增长18.2%;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1.1亿千瓦,同比增长50.8%;风电装机容量5.7亿千瓦,同比增长22.1% [26] - 1-7月份,光伏新增装机22325万千瓦,其中7月新增1104万千瓦,同比下降48% [26] - 山西省增量新能源项目首次竞价上限为0.332元/千瓦时,下限为0.199元/千瓦时 [26] 周度重要公司公告 - 华友钴业上半年营业收入371.97亿元,同比增长23.78%;归母净利润27.11亿元,同比增长62.26% [27] - 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3.96万吨,同比增长17.68%;三元前驱体出货量4.21万吨;钴产品出货量2.08万吨,同比下降9.89%;镍产品出货量13.94万吨,同比增长83.91% [27] - 科力远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8.22亿元,同比增长23.21%;归母净利润为5121.87万元,同比增长187.23% [29] - 科力远已成功开发储备优质独立储能电站项目超过10GWh,2025年计划新增储能电站不低于4GWh [29] - 云南省2025年第二批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方案总装机1427.155万千瓦,其中光伏项目1123万千瓦,风电项目304.155万千瓦 [30] - 广东建工收购5家光伏发电项目公司100%股权,涉及9个地面光伏项目,合计直流侧装机容量249.78MWp,备案装机容量236.50MW [31] - 黑龙江省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参与市场交易,集中式风电、集中式光伏、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等所有风电、太阳能发电项目,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 [32][33] - 大金重工为德国Nordseecluster海上风电项目A阶段建造的45根单桩产品已全部交付完毕 [35] 产业链价格数据 - 硅料价格延续涨势,n型复投料成交均价周环比上涨1.05%,n型颗粒硅成交均价周环比上涨3.37% [23] - 电池片和组件价格走势详见相关图表 [37][38][39][40]
“产能出清”网传文件获证实,磷酸铁锂行业闭门会在深圳召开
第一财经· 2025-08-23 03:05
会议背景与目的 -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磷酸铁锂材料分会于2024年5月成立 旨在推动技术标准化、淘汰落后产能、强化国际合作并助力中国主导全球产业链 [5] - 分会于8月22日在深圳好日子皇冠假日酒店召开理事会闭门会议 主题为探讨行业内卷及去落后产能方案、全产业链低碳转型路径 [1][5] - 参会方包括分会秘书处3名工作人员及10家产业链企业 涵盖湖南裕能、万润新能、安达科技、德方纳米、当升科技子公司等上市公司及友山科技、丰元锂能等企业 [3] 行业现状与产能矛盾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磷酸铁锂产量达163.2万吨 同比增长66.6% 全国可利用产能攀升至532万吨 呈现总量过剩但结构紧缺局面 [8] - 头部企业凭借技术资金优势维持70%以上开工率 而二三线中小厂商因产品质量不达标面临产能闲置困境 落后产能需加速退出 [8] - 行业面临结构性供需矛盾 优质产能稀缺但低端产能过剩 导致全行业产能有效利用率不高 [8] 产能出清方向与扩产趋势 - 产能出清主要针对磷酸铁锂落后产能 包括因产品升级跟不上节奏、企业破产现金流枯竭、产线设计不合理无法满足最新要求的三类产能 [8] - 过去两年正极材料行业产能过剩导致新增产能建设放缓 但2024年下半年储能锂电池需求高增长及下一代材料放量将启动新一轮扩产 [7] - 磷酸铁锂作为动力电池和储能系统核心正极材料 行业设备曾进入低迷期 但新一轮扩产潮即将来临 [7]
“产能出清”网传文件获证实!磷酸铁锂行业闭门会在深圳召开
第一财经· 2025-08-23 02:31
行业会议背景 -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磷酸铁锂材料分会于2025年8月22日在深圳召开理事会闭门会议 参会企业包括湖南裕能 万润新能 安达科技 德方纳米 当升科技子公司等10家产业链企业及3名秘书处人员 [3][6][9] - 会议核心议题为探讨磷酸铁锂行业产能过剩解决方案 包括淘汰落后产能和全产业链低碳转型路径 [3][9][12] 行业供需现状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磷酸铁锂产量达163.2万吨 同比增长66.6% 全国可利用产能大幅攀升至532万吨 [12] - 行业呈现"总量过剩但结构紧缺"格局 头部企业开工率超70% 而二三线厂商因产品质量不足面临产能闲置困境 [12] 产能出清方向 - 三类产能面临淘汰:无法跟上产品升级节奏的企业产能 因破产或现金流枯竭的产能 以及产线设计不合理无法满足最新产品要求的产能 [13] - 新一轮扩产潮即将启动 但结构性供需矛盾仍突出 优质产能稀缺而低端产能过剩 [12][13]
独家|“产能出清”网传文件获证实!磷酸铁锂行业闭门会在深圳召开
第一财经· 2025-08-23 01:43
会议背景与目的 -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磷酸铁锂材料分会于2024年8月22日在深圳好日子皇冠假日酒店召开闭门理事会 会议主题为探讨行业内卷及去落后产能方案 全产业链低碳转型路径[1][7] - 参会方包括分会秘书处工作人员及10家产业链企业 涵盖湖南裕能 万润新能 安达科技 德方纳米 当升科技子公司等上市公司及友山科技 丰元锂能等企业[4] - 分会成立于2024年5月 旨在推动技术标准化 淘汰落后产能 强化国际合作 助力中国主导全球磷酸铁锂产业链[7] 行业供需现状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磷酸铁锂产量达163.2万吨 同比增长66.6% 全国可利用产能大幅攀升至532万吨[11] - 行业呈现"总量过剩但结构紧缺"局面 优质产能稀缺而低端产能过剩 导致全行业产能有效利用率不高[11] - 头部企业凭借技术 资金 供应链优势维持70%以上开工率 二三线中小厂商因产品质量不达标面临产能闲置困境[11] 产能出清方向 - 产能出清主要针对磷酸铁锂行业落后产能 包括跟不上产品升级节奏的企业 因破产或现金流枯竭退出的产能 以及产线设计不合理无法满足最新产品要求的产能[12] - 过去两年正极材料行业产能过剩导致新增产能建设放缓 磷酸铁锂材料设备行业进入低迷期[11] - 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 储能锂电池需求高增长及下一代材料量产放量 推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行业启动新一轮扩产[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