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沪硅产业(688126)
icon
搜索文档
华安基金科创板ETF周报:科创板迎来开市六周年,科创50指数周涨1.32%
新浪基金· 2025-07-22 09:31
科创板政策与行业动向 - 2025中国科创领袖峰会暨科创板开市六周年论坛将于7月25日在上海举行 聚焦"策源创新、产业引领"主题 设置并购、出海等热点领域圆桌对话 并举办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闭门会和上市公司产融对接会 [1] - 科创板开市六周年以来 以包容性支持"硬科技"企业发展 覆盖芯片、新药、高端装备和人工智能等领域 加速前沿科技转化和产业格局重塑 [2] - 科创板共有589家上市公司 IPO融资金额达9257亿元 总市值超7万亿元 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产业占比超80% [2] - 2024年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金额1681亿元 是板块归母净利润的3倍多 体现高强度创新投入 [2] - "科创板八条"和"1+6"新政等改革举措强化政策激励 优化科技企业资源配置和技术协同创新 [2] 科创板市场表现 - 过去一周科创50指数上涨1.32% 科创信息指数上涨0.88% 科创芯片指数上涨0.12% [4] - 今年以来科创生物指数涨幅达37.68% 科创成长指数涨16.14% 科创100指数涨17.4% 科创材料指数涨15.9% [5] - 科创板前五大行业为电子、医药生物、计算机、电力设备和机械设备 合计占板块市值87.2% [5] - 当周科创板相关ETF资金净流入31.4亿元 但年初以来净流出105.8亿元 [5]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 聚焦电子芯片行业 上周AI硬件集体爆发 受中报业绩超预期和全球AI算力需求激增驱动 [7] - 英伟达H20 GPU重新销售申请获美国政府许可 消除国产算力景气度担忧 推动硬件及下游应用爆发 [7] - 科创信息指数权重股中 寒武纪周涨5.17% 澜起科技涨3.17% 金山办公涨8.5% 石头科技涨9.74% [11]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 工业机器人出口同比增长61.5% 市场份额跃居全球第二 叉车销量同比上升23.1% 反映需求旺盛 [8] - 人形机器人领域景气度高涨 超亿元大单落地 厂商出货量大幅提升 [8] - 广东省加快具身机器人产业发展 北京市发布首个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 技术革新持续突破 [8] 医药生物产业 - 创新药市场情绪上行 行业进入3.0时代 从"跟跑者"转变为"引领者" [8] - 2025年成为中国创新药海外爆品爆发元年 多个品种峰值预计达30-50亿美元 对外授权交易超2024年全年 [8] - 医保目录调整和商保政策推进形成催化 集采"反内卷"原则缓解价格压力 [8] 科创板ETF产品 - 科创信息ETF(588260)选取50只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上市公司 前三大权重股为中芯国际(10.3%)、海光信息(9.26%)、寒武纪(8.85%) [9][11] - 科创50ETF(588280)由市值大流动性好的50只证券组成 前三大权重股为中芯国际(10.38%)、海光信息(8.68%)、寒武纪(8.29%) [11][13] - 科创芯片ETF(588290)聚焦半导体产业链 前三大权重股为中芯国际(10.23%)、海光信息(10.17%)、寒武纪(9.61%) [13][15]
科创芯片ETF(588200)连续10天净流入,源杰科技涨超11%领涨成分股
搜狐财经· 2025-07-22 02:37
科创芯片ETF表现 - 科创芯片ETF盘中换手1.3%,成交4.10亿元,近1年日均成交23.64亿元,居可比基金第一 [3] - 科创芯片ETF最新规模达315.65亿元,创近半年新高,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3] - 科创芯片ETF最新份额达206.44亿份,创近半年新高,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3] - 科创芯片ETF近10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最高单日净流入7.61亿元,合计净流入30.97亿元 [3] - 科创芯片ETF本月融资净买额达2337.73万元,最新融资余额达18.55亿元 [3] - 科创芯片ETF近2年净值上涨28.75%,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271/2237,居于前12.11% [3] - 科创芯片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5.18%,最长连涨4个月,涨幅36.01%,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8.40% [3] 半导体行业动态 - Meta计划建设多个GW级实验室,预计几年内扩展至5GW规模 [4] - 英伟达获批向中国销售H20芯片,将推出中国定制版RTX PRO GPU [4] - 2025年全球半导体行业预计延续乐观增长,AI驱动下游增长 [4] - 半导体行业国产化替代持续推进,二季度各环节公司业绩预告亮眼 [4] - 预计3Q25存储器合约价涨幅持续高增,晶圆代工龙头或开启涨价 [4] 科创板芯片指数成分股 - 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7.76% [4] - 中芯国际权重10.22%,当日涨跌幅-0.04% [6] - 海光信息权重10.15%,当日涨跌幅0.20% [6] - 寒武纪权重9.59%,当日涨跌幅3.28% [6] - 澜起科技权重8.01%,当日涨跌幅-0.08% [6] - 中微公司权重6.80%,当日涨跌幅0.27% [6] - 芯原股份权重2.89%,当日涨跌幅-0.02% [6] - 沪硅产业权重2.63%,当日涨跌幅0.05% [6] - 恒玄科技权重2.50%,当日涨跌幅-1.31% [6] - 思特威权重2.46%,当日涨跌幅-0.19% [6] - 华海清科权重2.39%,当日涨跌幅0.20% [6]
科创板迈入服务“硬科技”新阶段
金融时报· 2025-07-22 01:06
科创板发展历程与定位 - 科创板作为中国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试验田已运行6年 汇聚589家硬科技企业 [1] - 一个月前发布《科创板意见》 通过设置科创成长层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1] - 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 回应科技型企业多样化需求 [1] 未盈利企业上市成效 - 6年来54家未盈利企业登陆科创板 累计投入研发超1600亿元 [2] - 22家未盈利企业在上市后实现盈利并摘U [2] - 适用第五套标准的20家企业中16家为创新药企业 3家疫苗企业 1家高端医疗器械企业 [2] - 截至2025年7月中旬 20家公司A股总市值超过3200亿元 其中11家公司市值超百亿元 [2] 医药企业研发成果 - 19家适用第五套标准上市公司的45款药品/疫苗获批上市 1家公司产品上市申请获受理 [2] - 获批药品约占2018年以来国产创新药获批总数的12% [2] - 累计推出20款1类新药(境内外均未上市) 2024年以来新增9款 [2] 企业财务表现 - 2024年20家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43.39亿元 同比增长45% [3] - 以2019年为基数的复合增长率达61.33% [3] - 16家公司营收超过1亿元 4家公司营收超过10亿元 [3] - 2024年年报披露后 仅余11家适用第五套标准上市公司尚未摘U [3] 科创板产业布局 - 科创板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公司占比超八成 [4] - 集成电路上市公司达120家 涵盖芯片设计、制造、封测、设备、材料、软件全产业链 [4] - 汇聚中芯国际、中微公司、沪硅产业等行业龙头 提升产业自主化水平 [4] - 加快布局人工智能、基因技术、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 [4] 第五套标准扩展 - 《科创板意见》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企业适用第五套上市标准 [4] - 扩展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因这些领域属于国家政策鼓励范围且取得长足发展 [5] - 行业成长潜力确定性增强 第五套标准运用可行性越来越强 [5] 制度创新举措 - 设置科创成长层精准服务未盈利科技型企业 推出6项改革措施 [6] - 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仅限于第五套标准企业且仅作审核参考 [6] - 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 优化审核资源配置效率并强化风险防控 [6] - 7月13日上交所发布配套规则 32家存量未盈利企业将进入科创成长层 [6] 改革深化与展望 - 《科创板意见》发布一年多来 20项制度规则陆续制定或修订发布 [7] - 围绕发行承销、股债融资、并购重组、持续监管提升制度包容性与适配性 [7] - 科创成长层制度完善及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扩大 将吸引更多科技企业加入 [7] - 科创板对科技创新领域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 市场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 [7]
科创板开市这六年:深耕“硬科技”培育沃土 浇灌7万亿创新生态
证券时报· 2025-07-22 00:00
科创板发展概况 - 科创板坚守"硬科技"定位六年,上市公司达589家,总市值超7万亿元,覆盖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 [1] - IPO与再融资合计募资1.1万亿元,支持硬科技企业成长 [11] - 54家上市时未盈利企业中22家已盈利"摘U",20家第五套标准企业中19家产品获批上市 [14] 制度创新与改革 - 构建多元包容发行上市制度,第五套标准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 [7][10] - 2024年推出"1+6"改革:设科创成长层,扩大第五套标准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行业 [24] - 改革措施包括试点IPO预审阅、引入专业机构投资者等,强化技术积累评估 [24][26] 产业链协同效应 - 集成电路产业链聚集120家企业,形成设计、制造、封测等完整链条 [17] - 中芯国际IPO募资532亿元,带动半导体设备、材料等上下游协同发展 [17] - 超六成公司创始团队为科研人才,近三成实控人拥有博士学历 [21] 资本与科技循环 - 约九成科创板公司上市前获创投支持,科创板引导投资转向硬科技赛道 [18][19] - 161只科创板指数产品规模达2600亿元,机构投资者持仓占比超六成 [21] - 基金持仓市值超1.2万亿元(同比+37%),境外机构持仓占比超3% [21] 企业成长案例 - 拓荆科技上市后突破研发资金瓶颈,首年即盈利 [13] - 泽璟制药上市后加速新药研发,3款产品获批 [14] - 宇树科技等多家企业近期启动科创板IPO,上半年受理企业中科创板占比超70% [6] 未来发展方向 - 加速向"重长期价值"的科技叙事逻辑转变,培育新质生产力 [26] - 需完善分层管理机制和投资者保护,优化欺诈发行惩戒措施 [29] - 推动科技、资本、人才三链融合,吸引国际长线资本 [21][26]
中证科创创业半导体指数报1711.78点,前十大权重包含中芯国际等
金融界· 2025-07-21 10:14
指数表现 - 中证科创创业半导体指数报1711.78点,近一个月上涨3.32%,近三个月下跌2.71%,年初至今上涨2.26% [1] - 指数基日为2019年12月31日,基点1000点 [1] 指数构成 - 指数从科创板和创业板选取50只市值较大的半导体领域上市公司证券,覆盖半导体材料与设备、集成电路、分立器件等领域 [1]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每年6月和12月),单次调整样本比例不超过20%,权重因子同步调整 [2] 权重分布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1.65%,其中中芯国际(10.52%)、海光信息(9.01%)、寒武纪(8.62%)位列前三 [1] - 交易所分布: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79.85%,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20.15% [1] 行业配置 - 集成电路设计占比57.35%,半导体设备占比15.58%,集成电路制造占比15.37% [2] - 半导体材料占比7.43%,分立器件占比4.28% [2]
沪硅产业: 沪硅产业关于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增持公司股份进展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8 10:19
增持计划概述 - 上海硅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计划自2025年1月21日起增持公司股份,合计拟增持金额不低于600万元且不超过1,200万元 [2] - 增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等 [2] - 截至2025年7月18日,累计增持61,490股,占总股本0.0022%,增持总金额1,156,772.43元 [2] 增持主体基本情况 - 邱慈云增持前持股2,523,683股,计划增持280万元至560万元,已增持6,000股,金额112,790元 [1][3] - 李炜增持前持股1,368,000股,计划增持160万元至320万元,已增持10,000股,金额188,948元 [1][3] - 陈泰祥增持前持股0股,计划增持80万元至160万元,已增持20,000股,金额376,060元 [1][3] - 黄燕增持前持股259,334股,计划增持40万元至80万元,已增持4,000股,金额75,260元 [3][4] - 方娜增持前持股378,467股,计划增持40万元至80万元,已增持21,490股,金额403,714.43元 [3][4] 增持计划实施进展 - 邱慈云增持6,000股,金额112,790元,累计增持金额112,790元 [3] - 李炜增持10,000股,金额188,948元,累计增持金额188,948元 [3] - 陈泰祥增持20,000股,金额376,060元,累计增持金额376,060元 [4] - 黄燕增持4,000股,金额75,260元,累计增持金额75,260元 [4] - 方娜增持21,490股,金额403,714.43元,累计增持金额403,714.43元 [4][6] 增持计划后续安排 - 增持主体将继续按照计划以自有或自筹资金执行后续增持 [3][4] - 增持计划实施期限为2025年1月21日至2026年1月20日 [3][4]
沪硅产业(688126) - 沪硅产业关于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增持公司股份进展的公告
2025-07-18 10:02
增持计划 - 公司董事、高管计划2025年1月21日起12个月内增持,拟增持金额600 - 1200万元[4] - 增持计划拟实施期间为2025年1月21日至2026年1月20日,拟增持金额40 - 80万元[9] 增持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18日,累计增持61,490股,占总股本0.0022%,增持金额1,156,772.43元[4] - 本次增持实施期间为2025年7月11日至2025年7月14日,增持股份21490股,金额403714.43元,占总股本比例0.0008%[9] 人员情况 - 邱慈云增持前持股2,523,683股,占总股本0.0919%,拟增持280 - 560万元,本次增持6,000股,金额112,790元,占总股本0.0002%[5][7] - 李炜增持前持股1,368,000股,占总股本0.0498%,拟增持160 - 320万元,本次增持10,000股,金额188,948元,占总股本0.0004%[5][8] - 陈泰祥增持前持股0股,占总股本0.0000%,拟增持80 - 160万元,本次增持20,000股,金额376,060元,占总股本0.0007%[5][8] - 黄燕增持前持股259,334股,占总股本0.0094%[5] - 方娜增持前持股378,467股,占总股本0.0138%[6] 其他要点 - 本次增持计划可能因市场或政策因素无法实施,出现风险公司将及时披露[10] - 本次增持计划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11] - 原定增持计划期间过半,实际增持数量未过半或未到区间下限50%,增持主体将继续增持[12] - 增持主体未提前终止增持计划,公司将关注进展并及时披露[13]
科创芯片ETF(588200)上涨1.25%,连续6天合计“吸金”22.73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16 02:26
科创芯片ETF表现 - 科创芯片ETF盘中换手率达3.1%,成交金额9.55亿元,近1年日均成交23.56亿元,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3] - 科创芯片ETF最新规模达304.92亿元,创近半年新高,份额达201.04亿份,均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3] - 科创芯片ETF近6天连续资金净流入合计22.73亿元,最高单日净流入7.61亿元 [3] - 科创芯片ETF本月融资净买额达3025.79万元,最新融资余额18.44亿元 [3] - 科创芯片ETF近1年净值上涨57.25%,排名可比基金第一,指数股票型基金排名前5.33% [3] - 科创芯片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5.18%,最长连涨4个月涨幅36.01%,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8.40% [3] 半导体行业展望 - 2025年全球半导体行业将延续乐观增长走势,AI驱动下游增长 [4] - 政策持续应对供应链中断与重构风险,国产化替代持续推进 [4] - 3Q25存储器合约价预计持续上涨,企业级产品将带动季度业绩环比增长 [4] - 国内半导体产业链有望通过横向品类扩张和纵向技术互补提升集中度 [4] - 龙头企业将凭借资金规模优势和产业链主导权实现强者恒强 [4] 科创板芯片指数成分股 - 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7.76% [4] - 前三大权重股为中芯国际(10.08%)、海光信息(9.35%)、寒武纪(8.61%) [4][6] - 寒武纪单日涨幅最高达6.24%,澜起科技涨2.10%,芯原股份涨3.95% [6] -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科创芯片ETF联接基金(017470)布局芯片投资 [6]
中报披露季来了,多家半导体公司业绩预增,科创芯片ETF(588200)近5日“吸金”4.55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7-09 03:21
市场表现 - 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下跌0 53% 成分股唯捷创芯领涨4 06% 芯源微上涨2 17% 纳芯微上涨1 01% 安集科技领跌 [1] - 科创芯片ETF(588200)下修调整 [1] - 科创芯片ETF近1年净值上涨66 77% 居可比基金第一 指数股票型基金排名88/2901 居于前3 03% [3] - 科创芯片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5 18% 最长连涨月数4个月 最长连涨涨幅36 01%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8 40% [3] 流动性及资金动向 - 科创芯片ETF盘中换手1 4% 成交3 96亿元 近1年日均成交23 37亿元 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3] - 科创芯片ETF最新规模284 32亿元 创近半年新高 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近1周份额增长1200 00万份 [3] - 科创芯片ETF最新资金净流入1 00亿元 近5个交易日合计净流入4 55亿元 [3] - 科创芯片ETF最新融资买入额9448 02万元 融资余额14 90亿元 [3] 行业动态 - 49家上市公司披露中报业绩预告 37家业绩预增 科创板半导体公司泰凌微 芯动联科 芯朋微等预告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同比大增 [4] - 全球半导体晶圆制造商加速扩产 预计2024~2028年300mm产能以7%的CAGR增至1110万片/月 [4] - 上交所受理国产GPU公司摩尔线程 沐曦股份的IPO申请 人工智能推动半导体需求 [4] 指数成分 - 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7 76% 包括中芯国际(10 08%) 海光信息(9 35%) 寒武纪(8 61%) 澜起科技(8 25%) 中微公司(7 40%)等 [4] - 中芯国际股价下跌0 51% 海光信息下跌0 31% 寒武纪下跌0 79% 澜起科技下跌0 76% 中微公司下跌0 24% [6]
涨超1.2%,半导体材料ETF(562590)近2周涨幅排名可比基金头部
搜狐财经· 2025-07-08 05:44
指数表现 - 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931743)上涨1 23% 成分股雅克科技(002409)上涨4 01% 至纯科技(603690)上涨3 76% 江丰电子(300666)上涨3 20% [3] - 半导体材料ETF(562590)上涨1 27% 最新价报1 11元 近2周累计上涨1 85% 涨幅排名可比基金2/5 [3] 流动性表现 - 半导体材料ETF盘中换手16 45% 成交5474 53万元 市场交投活跃 [3] - 近1年日均成交1732 44万元 排名可比基金前2 [3] 规模与份额 - 半导体材料ETF近1周规模增长411 30万元 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5 [3] - 近1周份额增长800 00万份 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1/5 [3] 跟踪精度 - 半导体材料ETF近2月跟踪误差为0 015% 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最高 [3] 指数构成 - 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选取40只业务涉及半导体材料和半导体设备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4]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2 78% 包括北方华创(16 44%) 中微公司(13 55%) 沪硅产业(5 61%)等 [4][6] 成分股表现 - 权重股中微公司(688012)上涨2 08% 沪硅产业(688126)上涨2 09% 南大光电(300346)上涨1 45% [6] - 雅克科技(002409)上涨4 01% 权重占比3 2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