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并购重组

搜索文档
1300亿芯片巨头公布重组方案,今日复牌,股价年内已涨近7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1 00:16
公司重组交易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华力微97.4988%股权 并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配套资金 [1] - 发行价格为43.34元/股 较停牌前78.5元/股折价约44.79% [5] - 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偿还债务 支付现金对价及标的公司项目建设 其中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债务比例不超过交易价格的25%或募集资金总额的50% [5] - 交易不会导致实际控制权变更 构成关联交易 [5] 公司财务与股价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80.18亿元 同比增长19.09% 归母净利润7431.54万元 同比下降71.95% [7] - 停牌前股价创年内新高78.5元/股 今年以来涨幅达68.93% 市值约1358亿元 [3] - 股票于8月18日停牌 9月1日复牌 [1][3] 重组战略动机 - 全控华力微主要为履行消除同业竞争承诺 [7] - 华力微从事12英寸晶圆代工服务 交易可提升公司12英寸晶圆代工产能 实现工艺平台深度互补及协同效应 [7] 行业并购动态 - 年内半导体行业并购重组达139例 较2024年同期115例增长24例 [9] - 并购集中于设备 材料 设计环节 重点涉及刻蚀设备 光刻胶 碳化硅等赛道 [9] - 8月10日至14日5天内发生5起半导体并购事件 包括万通发展收购数渡科技 永吉股份收购特纳飞 广立微收购LUCEDA 衢州发展收购先导电科 康达新材以2.75亿收购中科华微51%股权 [9] - 行业并购活跃受政策红利及技术整合需求驱动 特点体现为强强联合与曲线上市并行 [9]
年内半导体并购重组已达139例 政策红利驱动整合
中国经营报· 2025-08-29 20:37
行业并购规模与增长 - 截至2025年8月28日半导体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事件达139例较2024年同期115例增长24例 [3] - 并购案例集中于设备材料和设计环节刻蚀设备光刻胶碳化硅等赛道表现显著 [4] - 已完成并购案例41个政策推动行业整合加速 [4] 政策驱动因素 - 2024年"并购六条"及"科创板八条"等政策降低并购门槛2025年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简化审批流程 [3][4] - 政策通过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监管松绑三重路径赋能并购如设立专项基金提供税收递延优惠明确审查边界 [6] - 上海出台《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行动方案》要求国资推动产业升级并设立多只半导体专项基金 [5] 并购特点与模式 - 并购呈现"强强联合"与"曲线上市"并行特点技术整合需求驱动如AI新能源催生对先进制程设备需求 [3] - 资本市场创新支付工具如"提前锁定+分步实施"定向可转债金融机构加大并购贷款支持 [6] - 未来趋势从横向整合转向生态链并购国内并购转向跨境并购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 [13] 并购失败案例与原因 - 2025年发生7起并购失败案例其中4起为重大资产重组涉及新相微收购爱协生等 [7] - 失败主因包括估值泡沫协同效应不足技术整合难度大如英集芯因交易条款分歧终止收购 [7] - 标的方存在"伪成长性"如汉京半导体2024年净利润下滑28.76%收购方正帆科技资产负债率达63.94% [7] 业绩承压现象 - 竞买方与标的方业绩承压普遍如沪硅产业2024年归母净利润-9.71亿元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2.09亿元 [8] - 新相微2024年归母净利润843.29万元同比下滑69.38%业绩压力导致收购爱协生失败 [8] - 业绩承压反映短期套现冲动与长期战略错配部分企业盲目扩张忽视技术持续性 [9] 未盈利资产并购与鉴别 - "并购六条"后出现多起收购未盈利标的案例如思瑞浦收购创芯微芯联集成收购芯联越州 [10] - 鉴别优质资产需关注技术壁垒客户黏性现金流健康度而非短期财务指标 [10] - 研发团队能力专利储备及市场前景为关键评估要素 [10] 并购战略意义 - 并购追求"1+1>2"效果通过技术获取产业链强化市场拓展提升全球竞争力 [11] - 垂直整合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供应链稳定性应对全球技术封锁和供应链重组 [11] - 完善产业链协同突破专利壁垒快速获取核心技术加快技术积累 [11] 未来发展趋势 - 并购从规模扩张转向深度整合围绕战略性新兴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 [14] - 行业进入存量整合阶段并购频率有望保持或提升方式更加多样化 [13] - 构建完整产业生态从单一芯片设计或制造向多领域覆盖 [14]
异动盘点0526| 比亚迪再掀价格战,汽车股下挫;电力股、半导体股逆势走强;苹果跌3%,特朗普威胁让其回美生产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5-26 04:09
港股市场动态 - 巨子生物低开逾8%后跌幅收窄至3%,公司回应可复美重组胶原含量质疑[1] - 地平线机器人-W高开3%后转跌3%,正式进入港股通名单[1] - 阜博集团涨超6%,一季度总收入同比增长23%,加速推进AI生态布局[1] - 同程旅行盘初涨近14%创历史新高,Q1住宿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3.3%,现微涨不足1%[1] - 比亚迪22款智驾版车型最高降价5.3万元,起售价下探至5.58万元,引发新能源汽车股全线下跌[1] - 电力股全线走高,上海电气一度涨超10%现涨6%,中广核电力涨3%,华润电力涨2%[1] - 港股半导体股逆势拉升,华虹半导体涨2.6%,中芯国际涨1.3%,受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资产重组消息刺激[1] - 心泰医疗盘中一度涨28.33%,2024年营收4.66亿元同比增长44.78%,净利润2.46亿元同比增长62.22%[2] 美股市场动态 - 名创优品暴跌超17%,一季度利润下滑[3] - 财捷涨超8%,Q3业绩超预期,Credit Karma和QuickBooks收入增长[3] - Workday跌超12%,第一财季收益超预期幅度较小[3] - 美国钢铁涨超20%,新日铁与美国政府谈判进入"最后阶段"[3] - 苹果跌3%,受特朗普威胁加征25%关税影响[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