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硅产业(688126)

搜索文档
化工行业周报20250706:国际油价、TDI、丙烯酸价格上涨-20250707
中银国际· 2025-07-07 04: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今年以来行业受关税政策、原油价格波动影响大 7月建议关注安全监管政策和供给端对农药及中间体行业的影响、上半年“抢出口”致部分公司业绩波动、自主可控背景下的电子材料公司、分红派息稳健的能源企业 中长期推荐关注油气开采、新材料、龙头公司及高景气度子行业等投资主线 [2][6][12] 相关目录总结 本周化工行业投资观点 - 本周100个化工品种中25个价格上涨 56个下跌 19个稳定 39%产品月均价环比上涨 55%下跌 6%持平 涨幅居前为甲乙酮等 跌幅居前为草铵膦等 WTI原油周均价环比升1.50% 布伦特升0.78% NYMEX天然气期货收盘价周跌8.83% 7月4日碳酸锂-电池级参考价比7月1日涨0.59% [6][11] 投资建议 - 截至7月6日 SW基础化工市盈率22.52倍 处历史96.70%分位数 市净率1.92倍 处46.65%分位数 SW石油石化市盈率11.02倍 处77.37%分位数 市净率1.15倍 处47.67%分位数 推荐中国石油等公司 建议关注中海油服等公司 [6][12] 7月金股:卫星化学 - 2024年营收456.48亿元 同比增10.03% 归母净利润60.72亿元 同比增26.77% 四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环比均增长 业绩略超预期 轻烃一体化优势提升 维持买入评级 [13] - 2024年原材料价格稳定 乙烷裂解制烯烃装置盈利好 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同比提升 四季度归母净利润创新高 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环比提升 [14] - 2024年化学品及新材料销量提升 功能化学品和高分子新材料营收和毛利率同比提升 丙烯酸等产品出口居前列 境外营收和占比同比大增 经营业绩有望向好 [15] - 2024年平湖基地多碳醇项目投产 巩固丙烯酸及酯产业优势 加快新建产能建设 新产品入市 一体化优势增强 运营效率有望提升 [16]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13亿、95.67亿、114.35亿元 每股收益分别为2.08元、2.84元、3.39元 [17] 7月金股:安集科技 - 2024年营收18.35亿元 同比增48.24% 归母净利润5.34亿元 同比增32.51% 25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环比均增长 拟每10股派4.5元现金分红 [19] - 2024年及25Q1业绩高增长 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因市场覆盖率拓展、客户用量上升、新产品新客户导入 毛利率提升因产品结构多元化和生产效率提升 净利率下降 期间费用率下降 25Q1业绩增长 毛利率下降 净利率上升 [20] - 2024年抛光液收入增长 全球市占率逐年提升 多款产品验证和销售进展顺利 25Q1产品营收稳健增长 [21] - 2024年功能性湿电子化学品收入增长 毛利率提升 清洗液全球市占率约4% 电镀液及添加剂业务进展顺利 25Q1产品营收同比大增 电镀液产品覆盖按计划进行 [22]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48亿、9.48亿、11.78亿元 每股收益分别为5.79元、7.34元、9.12元 [23] 本周关注 要闻摘录 - 6月30日辽阳石化10万吨/年尼龙66项目中交 总投资12.1亿元 2024年3月开工 形成完整产业链 补齐中国石油尼龙产业链 [25] - 我国首个天然气全链条多工况深冷处理厂在四川投产 采用自主研发技术 每年处理20亿立方米天然气 冷量利用和资源回收率达95% 为开发非常规气田和构建工艺体系迈出重要一步 [25][26] 公告摘录 - 百川股份董事长被立案调查并留置 中盐化工竞拍获天然碱矿普查探矿权 上纬新材控股股东筹划重大事项致控制权可能变更 股票停牌 南京聚隆公布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 [29] - 天晟新材子公司转让兴岳资本股权 不再从事证券业务 恒通股份子公司收购股权开展LNG业务 杭州高新筹划控制权变更 股票停牌 [30] - 同益中多位高管拟减持股份 海正生材、岳阳兴长大股东拟减持股份 普利特出资设子公司并投资建设基地 [31][32] 本周行业表现及产品价格变化分析 - 本周100个化工品种中26个价格上涨 55个下跌 18个稳定 41%产品月均价环比上涨 53%下跌 6%持平 涨幅居前为甲乙酮等 跌幅居前为草铵膦等 [34] - 本周国际油价小幅上涨 WTI原油收盘价周涨1.50% 布伦特涨0.78% 美国原油产量、需求和库存有变化 后市油价面临压力但有支撑 宏观不确定性或加大波动 NYMEX天然气期货收盘价周跌8.83% 美国天然气库存有变化 后市供需或紧张 价格可能震荡 [35] 重点关注 TDI价格上涨 - 本周TDI价格上涨 7月6日市场均价12013元/吨 较上周涨7.02% 较去年同期降11.51% 整体开工率71%左右 部分装置检修或停车 需求端短期难改善 原料价格下行 毛利润较去年低 毛利率7.45% 后市价格预计窄幅震荡 [36] 丙烯酸价格上行 - 本周丙烯酸价格上行 7月6日市场均价7100元/吨 较上周涨3.65% 较上月涨7.58% 较去年同期涨14.52% 部分装置检修或故障停车 国内胶带母卷生产企业开工率略降 毛利润环比提升 毛利率16.96% 后市价格预计小幅波动 [37]
智通A股限售解禁一览|7月7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7-07 01:02
限售股解禁总体情况 - 7月7日共有30家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 解禁总市值约15657亿元[1] - 单日解禁规模达百亿级别 涉及A股多个板块[1] 解禁公司明细及类型分布 - 股权激励限售流通类型占比最高 涉及21家公司 包括厦门信达45378万股[1] 神火股份51992万股[1] 厦门象屿283365万股[1] 科博达15424万股[1] 金河生物6411万股[1] 天铁股份21044万股[1] 天奥电子18468万股[1] 普瑞眼科788296万股[1] - 发行前股份限售流通涉及4家公司 包括盛帮股份9942万股[1] 中亦科技51万股[1] 五洲医疗49572万股[1] 普瑞眼科788296万股[1] - 特殊类型解禁包括三维天地延长限售锁定期流通304475万股[1] 沪硅产业113603万股[1] 君实生物18452万股[1] 欧林生物2247万股[1] 国芯科技716493万股[1] 亚虹医药129亿股[1] 凌云光224亿股[1] 奥比中光340322万股[1] 重点公司解禁规模 - 大额解禁集中在科创板 凌云光解禁224亿股[1] 亚虹医药解禁129亿股[1] 国芯科技解禁716493万股[1] - 主板公司解禁规模相对较小 钱江摩托仅1175万股[1] 内蒙一机2063万股[1] 建科股份9万股[1] - 创业板公司普瑞眼科解禁788296万股 五洲医疗解禁49572万股[1]
中证诚通国企战略新兴产业指数下跌0.3%,前十大权重包含沪硅产业等
搜狐财经· 2025-07-04 14:03
指数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 中证诚通国企战略新兴产业指数下跌0 3%报1429 57点 成交额210 67亿元 [1] - 中证诚通国企战略新兴产业指数近一个月上涨4 72% 近三个月上涨2 27% 年至今上涨2 28% [1] 指数构成 - 指数由中国诚通控股集团定制 选取50只战略新兴产业中成长潜力较大的国企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1] - 指数以2016年12月30日为基日 以1000点为基点 [1] 权重分布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4 6% 京东方A(9 83%)和北方稀土(9 42%)为前两大成分股 [1] - 信息技术行业占比最高达40 85% 其次为工业(32%)和原材料(19 19%) [2] - 上交所上市公司占比57 42% 深交所占比42 4% 北交所仅占0 18% [1] 调整机制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分别在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实施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 特殊情况下会进行临时调整 [2] - 样本退市时将从指数中剔除 公司并购分拆等情形参照细则处理 [2]
中证万得并购重组指数上涨0.21%,前十大权重包含中国船舶等
金融界· 2025-07-03 09:53
指数表现 - 中证万得并购重组指数7月3日上涨0.21%报1737.31点 成交额301.73亿元 [1] - 近一个月上涨2.21% 近三个月上涨0.84% 年至今下跌0.08% [1] - 指数基日为2011年12月30日 基点为1000.0点 [1] 指数构成 - 样本选择标准为并购或重组涉及交易资产总价值排名前100名的证券 [1] - 十大权重股包括立讯精密(5.59%)、拓普集团(5.53%)、中国船舶(5.14%)等 [1] - 样本每季度调整一次 分别在3月、6月、9月和12月的第一个交易日实施 [2] - 调整设置缓冲区 排名80名之前新样本优先进入 120名之前老样本优先保留 [2] 市场分布 - 深交所占比51.33% 上交所占比48.38% 北交所占比0.30% [1] - 行业分布前三位为信息技术(27.44%)、工业(23.69%)、原材料(12.43%) [2] - 其他行业包括可选消费(11.53%)、通信服务(7.09%)、金融(6.45%)等 [2] 调整机制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 特殊情况会进行临时调整 [2] -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公司发生收购合并等情形参照细则处理 [2]
EDA巨头解除断供!科创芯片50ETF(588750)探底回升,资金逢跌布局,连续两日增仓超6400万元!国产替代走到哪了?
搜狐财经· 2025-07-03 06:47
市场表现 - A股市场午后上行,科创芯片50ETF(588750)探底回升,当前微跌0.1%,资金连续2日增仓超6400万元 [1] - 科创芯片50ETF成分股涨跌不一,澜起科技涨超2%,中芯国际、寒武纪微涨,芯原股份跌超4%,海光信息、中微公司微跌 [6] 行业动态 - 全球三大EDA软件厂商新思科技、楷登电子和西门子已恢复对华服务,三家合计占据全球EDA市场74%份额(新思31%、楷登30%、西门子13%)[3] - 中国EDA产业国产替代加速,华大九天模拟设计工具支持28nm,概伦电子SPICE仿真工具进入全球五大晶圆厂中的三家供应链 [4] - 2028年中国制造类EDA市场规模预计达42.2亿元,2024-28年均复合增长率21.2% [4] 政策与国产化进展 - 国家大基金三期重点支持半导体设备和零部件国产替代,多地政府配套专项基金及税收优惠 [4] - 2024年中国晶圆厂国产设备验证周期从24个月缩短至14个月,本土设备商份额从2020年7%提升至2024年19% [4] 行业基本面 - 全球半导体进入上行周期,2024年销售额增速达17%,2025Q1芯片板块净利润同比+15.1% [5] - 科创芯片50ETF标的指数2025Q1净利润增速70%,全年预计归母净利润增速104% [5] 需求增长驱动 - AI芯片需求爆发,互联网大厂未来三年年均资本开支1100-1200亿元布局云和AI基础设施 [7] - 2025年新一代AI芯片规模预计超1500亿美元,2027年全球AI芯片市场或达4000亿美元(保守估计1100亿美元)[7] 投资标的 - 科创芯片50ETF(588750)覆盖芯片产业链核心环节,涨跌幅弹性高达20%,场外可关注联接基金(A:020628;C:020629)[7]
沪硅产业(688126) - 沪硅产业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法律意见书
2025-06-30 10:15
股东大会信息 - 2025年6月7日刊登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通知[2] - 2025年6月30日召开股东大会,现场会议下午14:00举行[3] 投票信息 - 交易系统投票时间为2025年6月30日9:15 - 15:00[3] - 互联网投票时间为2025年6月30日9:15 - 15:00[3] 参会及表决情况 - 356名股东及代理人参会,代表1335352704股,占总股本48.6081%[5] - 审议表决通过10项议案,议案5、8、10对中小投资者单独计票[7][9] 其他情况 - 本次股东大会未发生新增临时议案情况[8] - 律师认为大会召集、召开程序合法有效[8]
沪硅产业(688126) - 沪硅产业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2025-06-30 10:15
会议出席情况 - 出席会议股东和代理人356人,股东所持表决权占公司表决权48.6081%[3] - 公司9名董事、3名监事现场结合通讯出席,董秘出席,其他高管列席[5] 议案表决情况 - 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议案同意票数占比99.9199%[6] - 2024年度监事会工作报告议案同意票数占比99.9351%[6] - 2024年年度报告及摘要议案同意票数占比99.9199%[6] - 2024年度财务决算报告议案同意票数占比99.9294%[7] - 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议案同意票数占比99.9112%[7] - 2025年度财务预算议案同意票数占比98.9342%[7] - 2025年度向银行申请综合授信额度议案同意票数占比98.7299%[7] - 续聘2025年度审计机构议案同意票数占比99.9335%[10]
沪硅产业: 沪硅产业关于首次公开发行前股票期权行权限售股上市流通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7 16:32
限售股上市流通公告 - 本次上市流通的限售股类型为股权激励股份,通过网下认购方式发行,上市流通数量为11,360,258股 [1] - 限售股上市流通日期为2025年7月7日 [1] - 限售股来源于首次公开发行前制定的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二个行权期第一次行权 [2] 公司股本变化情况 - 首次公开发行完成后公司总股本为2,480,260,000股 [1] - 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后公司总股本增至2,731,658,657股 [2] - 2023年8月公司股份新增15,518,529股,总股本增至2,747,177,186股 [2][3] 限售股股东情况 - 本次限售股涉及164名股东,占公司总股本的0.41% [2] - 限售股股东承诺自行权日起3年内不得减持 [3] - 限售期满后激励对象需遵守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减持规定 [3]
沪硅产业(688126) - 沪硅产业关于首次公开发行前股票期权行权限售股上市流通的公告
2025-06-27 10:17
股本数据 - 首次公开发行后总股本为2,480,260,000股[3] - 向特定对象发行后总股本增至2,720,298,399股[3] - 期权行权后总股本增至2,731,658,657股[3] - 2023年8月22日总股本增至2,747,177,186股[5] 限售股信息 - 本次上市流通限售股11,360,258股,占总股本0.41%[3][4] - 上市流通日期为2025年7月7日[2][4][9] - 限售股股东164名[3] - 董事会秘书方娜流通189,233股[7] - 其他163名激励对象流通11,171,025股[7] - 限售股3年内不得减持,期满比照董监高规定执行[6]
沪硅产业(688126) -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硅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之独立财务顾问报告
2025-06-26 12:33
交易基本信息 - 上市公司为上海硅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拟购买新昇晶投、新昇晶科、新昇晶睿股权,交易价格(不含募集配套资金金额)为70.3962153673亿元[15][22] - 交易对方包括海富半导体基金、晶融投资等7家[15] - 评估基准日和审计基准日均为2024年12月31日,报告期为2023年度、2024年度[16] - 独立财务顾问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评估机构为中联资产评估集团有限公司[18] 标的公司评估与交易价格 - 新昇晶投股东全部权益评估结果为39.618083亿元,增值率36.16%,拟交易权益比例46.7354%,交易价格18.5156676564亿元[23] - 新昇晶科股东全部权益评估结果为77.68亿元,增值率37.87%,拟交易权益比例49.1228%,交易价格38.1585964913亿元[23] - 新昇晶睿股东全部权益评估结果为28.13亿元,增值率38.06%,拟交易权益比例48.7805%,交易价格13.7219512196亿元[23] 募集配套资金 - 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21.05亿元,不超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交易价格100%,发行股份数量不超交易前总股本30%[24] - 补充流动资金拟使用175,000.00万元,占比83.14%;支付现金对价及中介机构费用35,500.00万元,占比16.86%[28] 股权对价支付 - 海富半导体基金获新昇晶投43.9863%股权对价,现金1.74265107354亿元,股份15.6838596619亿元[26] - 晶融投资获新昇晶投2.7491%股权对价,现金1.089156921亿元[26] - 产业基金二期获新昇晶科43.8596%股权对价,股份34.0701754386亿元[26] - 上海闪芯获新昇晶科5.2632%股权对价,现金0.40884210527亿元,股份3.6795789474亿元[26] - 中建材新材料基金、上国投资管、混改基金获新昇晶睿股权对价均为股份,分别为6.998195122亿元、4.1165853659亿元、2.6071707317亿元[26] 发行股份情况 - 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发行数量为447,405,494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为14.01%,发行价格为15.01元/股[27] 公司业绩 - 2024年资产总额2926984.24万元,2023年为2903175.58万元[177] - 2024年负债总额1006844.54万元,2023年为852643.44万元[177] - 2024年营业收入338761.17万元,2023年为319030.13万元[177]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 - 97053.71万元,2023年为18654.28万元[177]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 7.07%,2023年为1.27%[177]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 - 0.353元/股,2023年为0.068元/股[177] - 2024年资产负债率为34.40%,2023年为29.37%[177] 市场情况 - 2024年全球半导体硅片出货面积同比下滑2.67%,300mm半导体硅片全年出货量同比小幅增长,200mm及以下尺寸硅片需求低迷[61] - 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4122亿美元提升至2024年的6305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26%,2025年有望达7104亿美元[74] - 全球半导体硅片(不含SOI硅片)销售规模从2017年87亿美元增长到2024年的115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07%,预计2025年将提升至127亿美元[74] 交易进展与风险 - 本次交易已获上市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六次、二十九次会议,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等审议通过,尚需标的资产评估报告经国资部门备案、上交所审核及证监会同意注册[37][38] - 本次交易标的公司均成立于2022年,存在短期内无法盈利的风险[60] 交易影响与意义 - 本次交易可助力公司优化产品组合,扩大市场份额,稳固国内半导体硅片领域领先地位[76] - 交易完成后标的公司将成公司全资子公司,可强化掌控力,提升经营管理效率[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