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至正股份(603991)
icon
搜索文档
至正股份(603991) - 深圳至正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二次修订稿)
2025-06-20 14:01
交易概况 - 公司拟通过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取得AAMI 99.97%股权并置出至正新材料100%股权,募集配套资金[24][28] - 拟置入资产作价350,643.12万元,拟置出资产作价25,637.34万元[28] - 交易现金对价122,851.50万元,股份对价202,154.28万元,其他对价25,637.34万元[35] - 发行股票为A股,每股面值1.00元,发行价格32.00元/股,发行数量63,173,212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45.87%[38] - 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100,000.00万元,发行股份不超过22,360,499股[40] 业绩数据 - 2023、2024年度AAMI收入分别为220,530.39万元和248,621.11万元,净利润分别为2,017.77万元和5,518.84万元[74] - 2024年交易前资产总计63,601.89万元,交易后备考数476,639.22万元,变动649.41%[49] - 2024年交易前负债合计36,281.01万元,交易后备考数137,621.88万元,变动279.32%[49] - 2024年交易前归母所有者权益22,580.81万元,交易后备考数334,180.16万元,变动1379.93%[49] - 2024年交易前营业收入36,456.27万元,交易后备考数260,808.78万元,变动615.40%[49] - 2024年交易前归母净利润 -3,053.38万元,交易后1,749.01万元,由负转正[49] 股权结构 - 交易前正信同创持股20,124,450股,股比27.00%;交易后(考虑配套资金)持股20,124,450股,股比12.57%[46] - 交易后王强先生合计持股37,177,337股,占总股本23.23%[47] - 交易完成后ASMPT Holding持股29,000,000股,占总股本18.12%[183] 风险提示 - 交易可能因审批、股价异常等被暂停、中止或取消[85][86] - 面临收购整合、商誉减值、经营受限等风险[91][93][98] 其他信息 - 减值补偿期间为2025 - 2027年,先进半导体、领先半导体按18.24%、4.69%比例补偿[6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目标公司拥有专利共87项[105] -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3.77%和12.44%,呈下滑趋势[113]
至正股份(603991) - 深圳至正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摘要(二次修订稿)
2025-06-20 14:01
交易概况 - 重大资产置换交易对方为南宁市先进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2] - 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交易对方有12名,包括ASMPT Hong Kong Holding Limited等[2] - 募集配套资金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进行[2] - 拟置入资产含嘉兴景曜、滁州智元GP份额等及滁州智合1.99%股权、AAMI 61.49%股权[14] - 拟置出资产为上海至正新材料有限公司100%股权[14] - 公司拟取得AAMI 99.97%股权并置出至正新材料100%股权,同时募集配套资金[20] 财务数据 - 拟置入资产作价350,643.12万元,拟置出资产作价25,637.34万元[24] - 本次交易现金对价122,851.50万元,股份对价202,154.28万元,其他对价25,637.34万元[31] - 2024年公司半导体专用设备业务营业收入占比超30%[39] - 交易前后资产总计从63601.89万元增至476639.22万元,变动649.41%[45] - 交易前后负债合计从36281.01万元增至137621.88万元,变动279.32%[45] - 交易前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从22580.81万元增至334180.16万元,变动1379.93%[45] - 交易前后营业收入从36456.27万元增至260808.78万元,变动615.40%[45] - 交易前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从 - 3053.38万元变为1749.01万元[45] - 交易前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每股净资产从3.03元/股增至20.88元/股,变动589.12%[45] - 交易前后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从 - 0.41元/股变为0.11元/股,增加0.52[45] 交易安排 - 发行价格为32元/股,发行数量为63,173,212股,占发行后上市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45.87%[34] - 募集配套资金金额合计100,000万元,发行股份不超过22,360,499股[36] - 支付本次交易相关费用拟使用募集资金90,000万元,占比90%;偿还借款拟使用10,000万元,占比10%[36] - ASMPT Holding等部分交易方取得股份锁定期为12个月;领先半导体等部分交易方取得股份锁定期为36个月[34][35] - 配套募集资金认购方所认购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6个月内不得转让[38] 股权变动 - 本次交易前正信同创持股27.00%;交易后(不考虑募资)股比14.61%;交易后(考虑募资)股比12.57%[42] - 交易完成后(考虑募资)王强合计持股23.23%,控制权不变[43] 目标公司情况 - AAMI主营业务为半导体引线框架的研发等,是全球前五的引线框架供应商[24][74][75] - 2023年度和2024年度,AAMI收入分别为220,530.39万元和248,621.11万元,净利润分别为2,017.77万元和5,518.84万元[71] 行业与市场 - 2023年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为667亿美元,其中封装材料市场规模252亿美元[117] - 2023年中国大陆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131亿美元,逆势上涨0.9%[117] - 2027年全球汽车半导体行业将达880亿美元,相比2023年的年复合增速约6.8%[124] 风险提示 - 本次交易方案减值补偿条款存在补偿金额无法覆盖交易对价风险[86] - 公司面临核心研发人员流失等多种风险[102][103][104][105][107][108] - 公司经营业绩受内外部因素影响,可能出现波动风险[109][110] - 公司毛利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存在下滑风险[111] - 公司应收账款面临不能按期或无法收回风险[112] - 公司存货可能面临滞销及减值风险[113] 审批与合规 - 本次交易已由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等会议审议通过[82] - 交易尚需上交所审核通过、中国证监会注册等[191][192] - 公司最近五年不存在因违法违规受行政处罚等情形[194]
至正股份(603991) - 至正股份关于重大仲裁的公告
2025-06-18 10:01
仲裁相关 - 仲裁涉案金额144,415,544元及相关费用[2] - 逾期资金占用费暂计至2025年6月3日为391,702.43元[6] - 仲裁已受理未开庭,对利润影响以裁决为准[2] 股权收购 - 2023年收购苏州桔云51%股权[8] - 2025年4月着手准备收购其49%股权程序[8] - 收购价不低于前三年平均净利润17倍PE对应金额[5]
至正股份(603991) - 至正股份关于控股股东部分股份解除质押及再质押的公告
2025-06-18 09:46
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正信同创直接持股2012.4450万股,占总股本27.00%[2] 股份质押 - 2025年6月17日解除质押300万股,后剩余质押1200万股[3] - 同日质押300万股,累计质押1500万股,占持股74.54%[4][5] 质押情况 - 质押融资为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其他公司提供担保[4] - 未来半年和一年内无到期质押股份,风险可控[6]
至正股份: 至正股份关于控股股东部分股份解除质押及再质押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8 09:28
控股股东股份质押情况 - 控股股东正信同创直接持有公司股份1,500万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的74.54%,占公司总股本的20.12% [1] - 正信同创累计质押股份数量为1,500万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74.54%,累计质押股份比例超过50% [2] - 本次解除质押股份300万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14.91%,占公司总股本比例4.02% [1] 股份解除质押及再质押详情 - 正信同创于2025年6月17日解除质押300万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质权人为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 [1] - 解除质押后剩余被质押股份数量为1,200万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59.63%,占公司总股本比例16.10% [1] - 解除质押的股份将用于后续质押,质押融资用途为补充流动资金 [1][2] 质押对公司的影响 - 本次质押未设置预警线、平仓线,风险可控,不会对公司主营业务、持续经营能力产生影响 [2] - 本次质押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权发生变更 [2] - 正信同创及实际控制人资信状况良好,具备相应的资金偿还能力,还款资金来源为投资收益及其他收入 [2] 股东持股及质押状态 - 正信同创持股数量为2,012.4450万股,持股比例27.00% [1] - 截至公告披露日,正信同创已质押股份中无限售股数量未披露,未质押股份中无限售股数量未披露 [2] - 正信同创不存在需要履行的业绩补偿义务 [3]
至正股份:控股股东质押300万股
快讯· 2025-06-18 08:20
股权质押与解除质押 - 控股股东正信同创解除质押300万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占其所持股份的14.91%,占公司总股本的4.02% [1] - 正信同创同时质押300万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占其所持股份的14.91%,占公司总股本的4.02%,质押起始日为2025年6月17日 [1] - 质押融资资金用于为公司实际控制人王强控制的其他公司融资提供质押担保,质权人为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 [1] 累计质押情况 - 截至公告披露日,正信同创累计质押股份1500万股,占其所持股份的74.54%,占公司总股本的20.12% [1]
至正股份: 至正股份关于重大仲裁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7 09:20
核心观点 - 公司因收购苏州桔云科技有限公司剩余股权事项被申请仲裁 要求支付人民币1.44亿元及逾期资金占用费等相关费用[1][2] - 申请人主张公司应履行2022年签署的《购买资产协议》中关于股权收购的条款 认为苏州桔云2022-2024年平均净利润已达触发条件[2] - 公司表示已按协议推进收购前序程序 目前双方尚处协商阶段 仲裁请求与协议权利存在明显差异[3][4] 仲裁基本情况 - 仲裁机构为深圳国际仲裁院 案件编号(2025)深国仲涉外受6256号[1] - 申请人为SUCCESS FACTORS LIMITED 注册于萨摩亚 被申请人为深圳至正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1] - 案件目前尚未开庭审理[1] 仲裁主张及依据 - 申请人要求公司支付股权收购款人民币144,415,544元[2] - 同时主张以该金额为基数 自2025年5月1日起按年利率3%计算资金占用费[2] - 依据为协议约定的收购条件:苏州桔云三年平均实际净利润不低于1000万元时可触发收购权[2] - 收购价格应不低于按前三年平均净利润17倍PE估值计算的49%股权对应金额[2] 公司回应及影响 - 公司2023年收购苏州桔云51%股权以向半导体领域转型[3] - 2025年4月收到收购通知后已启动相关程序并与申请人多次协商[3][4] - 强调仲裁不会对公司及苏州桔云正常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4] - 本次仲裁对利润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最终以仲裁裁决为准[1][4] 其他诉讼仲裁事项 - 除本次仲裁外 公司及子公司无其他应披露未披露的重大诉讼仲裁事项[4]
A股内幕交易刷新历史:“提前涨停”已成日常?
核心观点 - A股内幕交易猖獗程度刷新历史 频繁出现重大利好公告前股价异常上涨现象 [3][22][36] - 内幕交易手法包括提前涨停和长期推升股价两种模式 隐蔽性较强 [22][23][28] - 监管对异常波动认定标准宽松 公司普遍否认信息泄露 导致违规成本低 [37][38][39] 提前涨停案例 - 国科微5月20日20%涨停 6月6日公告收购中芯宁波94.366%股权 [5] - 商络电子公告前4个交易日累计上涨22.82% 6月4日晚披露收购计划 [6] - 邦基科技6月4日涨停 当晚公告拟收购两家公司控股权 [7] - *ST金比公告前两日上涨7.13% 6月4日涨停后披露控制权变更 [8] - 华懋科技停牌前3日上涨11.16% 6月4日晚公告收购计划 [9] - 南京公用2024年12月26日公告收购前股价涨停 公司否认泄密 [14] 长期推升股价案例 - 宏辉果蔬4月1日至6月6日累计上涨38.14% 期间仅1日微跌0.17% [23] - 迈普医学4月7日至5月21日停牌前最高涨幅达69.61% [23] - 海泰发展4月7日后涨幅达73.84% 6月5日公告重大资产重组 [23] - 邦基科技3月以来累计上涨56.20% 6月4日公告收购 [25] - 汉邦高科重组停牌前7-8个月股价已翻2倍 [26] - 富煌钢构2024年9月23日至12月5日累计上涨93% [27] 异常波动认定标准 - 纳思达公告前20日上涨14.79% 董事会认定未达异常标准 [36] - 汇绿生态重组前20日涨幅43.62% 剔除指数影响仍超20% [39] - 日播时尚停牌前20日上涨34.97% 剔除行业影响后21.71% [39] - 至正股份停牌前20日涨幅63.39% 多重剔除后仍超20% [39] 内幕交易手法 - 机构席位逆势买入群兴玩具 2月26日公告重组前连续上涨 [29][30] - 帝欧家居举牌方水华智云实控人朱江后续接盘控制权 [31] - 迈信林股份受让方白冰通过关联公司输送订单抬升股价 [32][33] - 海联讯案例显示长期运作模式可规避监管 [34]
至正股份: 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重组问询函回复之专项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5-29 15:23
交易目的与整合管控 - 本次交易旨在置出亏损资产并置入盈利能力强的半导体封装材料资产AAMI,以提升上市公司资产质量和盈利水平 [2] - AAMI是全球前五的半导体引线框架供应商,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达2.931亿美元,市场份额呈上升趋势 [5][6] - 交易后上市公司2024年备考营业收入将增长615.4%至26.08亿元,归母净利润由亏损3053万元转为盈利1749万元 [10][11] - 上市公司将向AAMI委派3名董事并保持核心管理层稳定,通过职业经理人模式进行管理 [2][19] 目标公司业务与技术 - AAMI掌握高精密度引线框架技术,如内引脚间距小至130微米的LQFP技术和400引脚的可路由QFN技术 [4][5] - 引线框架直接影响半导体器件的电气特性、散热特性和可靠性,是半导体产业链关键基础材料 [7][8][9] - AAMI在中国安徽和马来西亚设有工厂,具备境内外产能布局优势,可满足客户全球化需求 [7][18] - 目标公司已建立独立完整的采购、研发、生产和销售体系,不依赖原股东ASMPT [12][13][14][15] 交易财务影响 - 交易后上市公司2024年末资产规模将增长649.41%至47.66亿元,所有者权益增长1379.93%至33.42亿元 [10] - 剔除股份支付等非经常因素后,AAMI 2024年调整后归母净利润为1.017亿元 [11] - 截至2025年4月30日AAMI在手订单达5830万美元,较2024年底增长43.6% [17][18] - 滁州工厂产能完全释放后,目标公司对上市公司盈利贡献将进一步提升 [11] 行业竞争格局 - 2021-2023年全球引线框架市场集中度高,前五大厂商合计市场份额约50-60% [5][6] - 日本三井高科以12%市场份额位居第一,AAMI以8-9%份额排名第四至第五 [5][6] - 境内厂商如康强电子市场份额仅5%,主要集中在中低端产品领域 [5][9] - 高端引线框架市场技术门槛高,需要长期研发投入和经验积累 [4][5][9] 交易架构与整合 - 交易后上市公司将直接持有AAMI 55.99%股权并通过合伙企业间接控制44.01%股权 [2][29] - 中间层架构均为持股平台,不会影响上市公司对AAMI的实际控制 [29][30] - 上市公司将设立联席总裁制度,由AAMI现任CEO何树泉和半导体行业资深人士杨飞共同担任 [24][27] - 整合措施包括业务协同、财务统一管理和人员激励计划等 [25][26][27][28]
至正股份: 滁州广泰半导体产业发展基金(有限合伙)审计报告(德师报(审)字(25)第S00449号)
证券之星· 2025-05-29 15:23
基金概况 - 滁州广泰半导体产业发展基金(有限合伙)成立于安徽,主要投资方向为半导体产业,基金存续期5年,管理费和顾问费按有限合伙人项目出资额0.2%和0.7%收取[18][19] - 基金采用权责发生制记账基础,金融工具以公允价值或历史成本计量,资产减值时计提相应准备[1][4] - 基金2024年末总资产395.71亿元,其中对滁州智元的投资占比99.78%,采用成本法计量[21][28] 财务表现 - 2024年度基金净亏损354.46万元,较2023年亏损358.23万元略有收窄[22][24] - 年末现金余额10.66万元,较年初11.16万元减少5.03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354.46万元[21][24] - 未弥补亏损累计1468.22万元,按合伙协议需先返还投资成本再进行收益分配[22] 投资与运营 - 主要投资标的为滁州智元(持股99.78%),2024年新增投资39.33万元用于支付标的基金管理费[21][28] - 关联交易包括支付执行事务合伙人建广资产78.66万元管理费,及建广(天津)275.30万元顾问费[28] - 存在6329.01万元未履行注资承诺,涉及对被投资公司的后续出资义务[28][30] 合伙人结构 - 有限合伙人包括通富微电子(31.9%)、领先半导体(40.61%)、海纳基石(7.97%)等产业资本[28] - 普通合伙人建广资产(0.22%)为执行事务合伙人,负责基金日常运营及投资决策[28] - 2023年苏滁高新新增出资393.29万元,合伙人总认缴额46亿元[22] 会计政策 - 金融资产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如货币资金)或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损益[6][7] - 信用风险评估采用账龄分析法,逾期超30天视为风险显著增加,超90天推定违约[10][12] - 衍生工具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远期外汇合约等需在签约日确认初始价值[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