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华网(603888)
icon
搜索文档
新华网:中欧班列(武汉)首趟零碳绿色班列成功开行
新华网· 2025-08-15 02:37
中欧班列(武汉)首趟零碳绿色班列 - 编组55辆、装载汽车零配件等货物的75063次列车于8月13日10时45分从吴家山站开出 [1] - 班列经阿拉山口出境 最终抵达德国杜伊斯堡 [1] - 作为中欧班列(武汉)开出的首趟零碳绿色班列 [1] 零碳绿色班列的意义与规划 - 首趟零碳绿色班列开行有利于相关经营主体应对碳关税政策升级 [2] - 满足可验证减排需求 [2] - 未来将不断优化运输组织、创新服务模式、提升运营质量 [2] - 持续拓展绿色发展路径 [2]
数字媒体板块8月14日跌1.28%,值得买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2.22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4 08:34
数字媒体板块市场表现 - 数字媒体板块整体下跌1.28%,领跌个股为值得买(跌幅3.57%)[1] - 上证指数下跌0.46%至3666.44点,深证成指下跌0.87%至11451.43点[1] - 板块内唯一上涨个股为*ST返利(涨幅5%),其余9只个股均下跌[1][2] 个股涨跌及成交情况 - *ST返利成交量18.04万手,成交额8205.47万元,涨幅5%居板块首位[1] - 生意宝成交额6.88亿元,人民网成交额5.96亿元,芒果超媒成交额5.48亿元[1] - 值得买跌幅最大达3.57%,成交额3.49亿元[2] - 视觉中国成交量31.11万手为板块最高,成交额6.41亿元[1][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2.22亿元,游资净流入2107.4万元,散户净流入2.01亿元[2] - 人民网获主力资金净流入4025.85万元(占比6.75%),*ST返利主力净流入2314.48万元(占比28.21%)[3] - 三六五网主力净流出2007.13万元(占比19.55%),掌阅科技主力净流出1962.42万元(占比9.38%)[3] - 川网传媒游资净流入1366.7万元(占比8.08%),芒果超媒游资净流入857.74万元(占比1.57%)[3]
新华网财经观察丨“陪伴”出来的大市场
新华网· 2025-08-13 02:41
市场规模与增长预测 - 中国陪伴经济市场规模预计到2025年突破500亿元[4] - 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3亿,占总人口近22%,近一半为空巢老人[7] - 失能老年人约3500万,占全体老年人11.6%,预计2035年达4600万,2050年达5800万[11] 老年陪诊服务需求 - 88.54%社区老年人和98.30%养老机构老年人在就医过程中存在家人无法陪同现象[7] - 陪诊服务从边缘需求转变为刚需,服务内容包括挂号、排队、缴费、问诊、取药等[7] - 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已发布《老年陪诊服务规范》,推动服务标准化和职业化[8] 专业陪护服务现状 - 陪护服务分为生活照料型、基础护理型和康复支持型三类[11] - 全国护理类家政人员短缺严重,结构性矛盾突出,专业化持证人才供不应求[11] - 部分地区陪护员仅经几天速成课程即开始服务,服务质量波动大[11] 免陪照护试点进展 - 北京、上海、广州等18个城市启动住院免陪护服务试点,覆盖独居、高龄、失能三类老年人群[13] - 首批试点预计惠及47万老年患者,占试点城市住院老年人总数32%[13] - 四川省三级医院和上海部分三甲医院已建立院方主导的照护队伍或外包护理团队[14] 情绪陪伴服务发展 - 年轻人推动陪跑、陪练、陪聊等情绪陪伴服务商品化和平台化[17] - 情绪陪伴服务存在内容虚假、隐私泄露和低俗擦边等问题,缺乏行业标准[17] - 京东、美团、阿里等平台已开设陪诊、陪护服务,构建供需匹配机制[17] 行业模式与挑战 - 自营服务机构强调服务连续性和品牌口碑,但管理成本较高[18] - 平台模式扩展迅速,但需规范准入和质量把控[18] - 需在质量控制、信任机制与规模效率之间找到平衡[18]
数字媒体板块8月12日跌0.33%,风语筑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06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2 08:28
板块整体表现 - 数字媒体板块当日下跌0.33% 领跌个股为风语筑(跌幅2.30%)[1] - 上证指数上涨0.5%至3665.92点 深证成指上涨0.53%至11351.63点[1] - 板块内10只个股上涨 10只个股下跌 呈现分化态势[1][2] 个股价格变动 - *ST返利涨幅最高达4.04% 收盘价4.38元 成交额4885.92万元[1] - 生意宝上涨2.07%至21.22元 成交额3.33亿元[1] - 风语筑跌幅最大达2.30% 收盘价10.60元 成交额3.07亿元[2] - 川网传媒下跌1.57%至19.38元 凡拓数创下跌1.17%至26.97元[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06亿元 游资净流出384.99万元 散户净流入1.09亿元[2] - 生意宝主力净流入4942.44万元 占比14.84% 居板块首位[3] - 新华网主力净流入1366.45万元 占比11.60%[3] - 掌阅科技主力净流出2073.50万元 占比15.05% 川网传媒主力净流出2301.43万元 占比15.02%[3] - 卓创资讯游资净流入632.36万元 占比7.91% 表现突出[3] 成交活跃度 - 视觉中国成交额最高达4.41亿元 成交量21.36万手[1][2] - 芒果超媒成交额4.03亿元 成交量18.08万手[1][2] - 风语筑成交量28.85万手 居板块之首[2] - 卓创资讯成交量最低为1.24万手 成交额7989.45万元[1][2]
中管金融机构创新实践 新华网、新华智云和中信集团联合打造党建元宇宙
新华网· 2025-08-12 06:14
项目背景与启动 - 中信集团联合新华网、新华智云于6月30日启动"中信红·云传承"元宇宙空间 成为国内中管金融机构中首个党建元宇宙项目 [1] - 启动仪式采用线上线下融合形式 中信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国权通过数字人+虚拟语音技术参与现场互动 [3] 技术架构与功能 - 项目以新华智云"元卯"元宇宙系统为数字底座 集成虚拟现实、AIGC、区块链等技术 支持数字人、VR全景、3D融合等多样化应用 [3] - 设置五大特色展区 具备学习教育和互动交流两大核心功能 职工可通过第一视角沉浸式体验红色文化 [5] - 创新性设置数字藏品系统 包括党徽、中信徽标、水稻样品等 职工完成学习后可领取数字荣誉证书 [6] 战略意义与发展规划 - 项目旨在构建党建红色数字化解决方案 通过虚拟现实融合技术实现红色资源立体化传播 [3] - 三方计划进一步深化合作 在党建数字人、党建AIGC等方向探索创新 构建相互赋能的生态体系 [9] - 将在线下同步搭建红色文化体验空间 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立体化党建工作平台 [13] 行业合作与技术应用 - 新华网与新华智云已启动元宇宙赋能计划 致力于推动元宇宙技术研发和应用创新 [12] - 新华智云作为技术支撑方 拥有元宇宙、数字人、AIGC等领域的技术积累 此次通过MGC等技术实现科技与党建文化的融合 [12] - 项目被视为元宇宙赋能计划在金融党建领域的重要实践 为行业提供数字化党建工作新思路 [9][12]
权威营养科普再启航 新华网《营养翻译官》全面焕新升级
新华网· 2025-08-12 05:55
节目升级背景与意义 - 新华网《营养翻译官》节目于5月15日全面焕新升级 依托国家级媒体平台优势 通过专家智库扩容 内容板块细化 互动形式创新等措施 构建更系统专业有趣的全民营养健康知识服务新生态[1] - 节目升级背景为国家多项营养健康战略文件出台 包括《"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5—2030年)》 营养健康已成为推动全民生活质量提升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抓手[2] - 节目自2020年上线以来累计播出120集 全网播放量突破10亿次 成为大众获取营养知识的重要渠道之一[2] 节目内容与形式升级 - 升级内容聚焦深度 广度与用户参与度提升 针对不同人群 场景和需求设置丰富多样的营养科普专题 增强观众参与感和体验感[5] - 创新互动形式 细化内容板块 扩充专家团队 优化内容呈现形式与传播效果[5] - 将科学营养知识与茶文化等传统元素结合 提供更丰富全面有滋味的健康生活指南[7] 行业政策与监管动态 - 特殊食品安全事关"一老一小"等敏感人群健康 是"健康中国"建设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特殊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9] - 市场监管总局推动建立政府监管 企业自觉 行业自律 公众参与的共治格局 要求媒体用通俗易懂方式加大科普宣传力度[9] - 2025年全民营养周主题为"吃动平衡 健康体重 全民行动" 体重管理成为大众关注热点话题[14] 营养健康产业发展 - 营养健康产业在保障人民健康 推动经济发展 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和减少医疗费用开支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作用[11] - 国民对营养健康关注度与日俱增 行业迎来新发展机遇也面临新挑战[13] - 宠物营养成为新兴趋势 宠物食品营养需求成为行业焦点 行业正从高速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18] 企业参与与行业实践 - 雀巢通过透明营养标签 营养教育项目和实用食谱等形式提供全面营养信息服务 引导科学膳食观念[19][21] - 佳沛联合新华网发布《职场人外卖营养"体检"报告》 发起"健康定投站"活动 与多个权威机构合作推动营养健康教育[22] - 元气森林面临新工艺新原料(如天然代糖阿洛酮糖)带来的消费者认知滞后挑战 需专业科普平台传递新营养知识[23][25] - 蒙牛集团呼吁媒体加大乳业科普宣传 探索建立牛奶品类长期教育机制 让消费者建立科学饮奶常识[26] 专家观点与研究数据 - 中国居民2015年膳食中蛋白质供能比为12% 但蛋白质质 量与功能仍需优化 需兼顾数量 质量与功能性[15] - 肥胖作为慢性代谢性疾病可能导致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 需通过长期生活方式调整或医疗干预管理[14] - 倡导食物多样合理搭配 天天运动量力而行 多动慧吃的健康体重管理方式[14]
新华网文化观察丨当千年文化邂逅VR大空间
新华网· 2025-08-12 03:32
行业核心观点 - VR大空间沉浸式体验项目在文旅市场快速发展 科技与文化融合为文化IP数字化阐释打开新空间 [2] - 全球VR大空间解决方案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首次突破120亿美元 中国市场份额从2020年18%攀升至2024年37% 预计2025年超40% [11] - 行业爆发受政策推动、技术升级和消费需求多元化三重因素助力 [12] 技术发展现状 - 5D全息与VR交互技术实现动作捕捉、空间定位及实时渲染突破 提供裸眼全息场景+VR沉浸式互动双模式体验 [15] - 2024年全球AR/VR头显市场出货量增长10% PICO服务超100家线下大空间运营方并优化空间影像/AIGC/交互算法等技术 [15] - VR卡丁车项目结合体感背心与多人在线竞技功能 实现车机与游戏引擎深度融合 [19][21] 应用场景拓展 - 全国已推出超200个VR大空间项目 包括《源起华夏》《布达拉宫·心愿同行》《风起洛阳》等IP [8] - 在文化教育领域催生沉浸式历史课堂和虚拟文化研学 在演艺领域创造观众可参与剧情发展的交互式戏剧 [22] - 应用于文化遗产还原(如古楼兰遗址、圆明园原貌)及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建设 [13][21] 用户体验反馈 - 沉浸感和互动性成为核心吸引力 用户可自由探索场景并与角色实时互动推进剧情 [7][8] - 存在故事性薄弱、同质化严重及内容更新不及时等问题 需强化叙事驱动与多感官共振 [17][18] - 暑期高峰期经常一票难求 但部分体验存在流于形式、叙事单薄等评价 [17] 行业挑战 - 硬件成本居高不下 高精度定位设备及专业VR头显采购维护费用高昂 [18] - 内容开发周期长且复合型人才稀缺 优质内容产出速度较慢 [18] - 行业标准缺失导致设备与内容格式不兼容 版权保护机制需完善 [18][23] 未来发展趋势 - 将催生超现实主题景区和UGC文化社区 突破文旅项目地域和时间限制 [16][22] - 通过多线程剧情设计和多感官反馈强化文化深度与现场体验 [18][22] - 行业需走向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发展道路以形成良性生态 [23]
新华网财经观察丨中国动画电影的“后哪吒时代”
新华网· 2025-08-12 02:38
行业发展趋势 - 国产动画电影市场呈现全年龄段受众趋势 观影人群中25岁以上成年人占比超过60% [5] - 2025年暑期档近15部中外动画电影上映 《罗小黑战记2》《浪浪山小妖怪》分别突破4亿元和6亿元票房 跻身三年暑期档动画票房前三 [2] - IP改编类国产动画以47%影片数量贡献82%国产动画票房 [5] 创作生态变革 - 传统IP现代化改编成为主流趋势 通过现代视角重写神话叙事 兼顾青年和亲子家庭群体 [6] - 动画题材来源多元化发展 除古典文学神话改编外 网络文学和游戏改编动画异军突起 [8] - 行业人才出现回流现象 动画专业人才从游戏和广告行业返回动画领域 [10] 技术工业化进展 - 制作技术显著提升 《聊斋:兰若寺》单帧画面渲染长达220小时 《罗小黑战记2》使用超20万张手绘原动画 [10] - 制作团队规模扩大 《浪浪山小妖怪》汇集超600人制作团队 融合传统笔墨意境与现代光影技术 [10] - 投资规模集中在几千万到几亿元人民币区间 与美国分层投资结构存在差距 [12] 商业模式创新 - 衍生品市场快速发展 《浪浪山小妖怪》与超30家知名品牌合作 上海联和院线周边衍生品销售额超700万元 [16] - 盈利模式从依赖票房向多元化转型 光线传媒2025年一季度IP运营业务达数亿元 [21] - 全球顶级动画IP如《宝可梦》《米老鼠》总收入均超400亿美元 票房收入占比不足2% [19] IP开发策略 - 好故事是IP核心竞争力 需要具备情感真挚和人物感染力 [17] - IP养成需要长期投入 通过不同形式作品持续丰富角色和世界观 《罗小黑战记》从2011年网络动画持续开发至今 [19] - 动画IP具备跨媒介迁移优势 虚拟角色和世界观更易实现全产业链布局 [19]
内蒙古“草原优品”品牌推介活动在北京举行
中国经济网· 2025-08-11 09:27
活动概况 - 内蒙古"草原优品"品牌推介活动在北京举行 由新华社内蒙古分社 新华网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联合主办[1] - 活动通过品牌展示 产品推介 产业对话等形式展现内蒙古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成果[1] - 活动设置"草原优品"展区供嘉宾参观品鉴内蒙古优质农畜产品[8][11] 行业数据 - 2024年内蒙古第一产业投资增长73.6% 增加值达2872.6亿元[5] - 粮食生产实现"二十一连丰" 绿色有机 名特优新产品数量均居全国首位[5] 品牌建设 - 14家内蒙古优质企业正式入驻京东"新华信用优品馆" 包括内蒙古弘达盛茂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8] - "新华信用优品馆"是由中国经济信息社新华信用事业部联合京东 快手等电商平台打造的信用消费平台[11] - 农业农村部品牌营销与可追溯专委会副主任 清华大学客座教授梅强作《让产业插上品牌的翅膀》主旨演讲[5][7] 产品展示 - 鄂尔多斯市推介"暖城多味"系列产品 锡林郭勒盟展示优质羊肉和乳制品[12] - 阿拉善盟展示特色沙产业产品 乌兰察布商都县和兴和县 通辽库伦旗展示特色优质农产品[12] 战略意义 - 活动是深化京蒙协作的重要举措 通过搭建产销对接平台拓宽内蒙古优质农畜产品销售渠道[12] - 入驻电商平台将丰富产品种类 为消费者带来更多草原优质商品 提升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11][12]
新华网:守护武汉沉湖湿地的“夏日精灵”
新华网· 2025-08-10 07:28
沉湖湿地生态保护成效 - 沉湖湿地是江汉平原最大的典型淡水湖泊沼泽湿地 也是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通道的重要站点 每年夏季有大量候鸟前来筑巢繁殖[1] - 2013年沉湖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2014年武汉市实施湿地生态补偿暂行办法 2017年起全面禁止围网养殖 拆除3.2万亩围网[3] - 经过多年修复 湿地形成沼泽 芦苇荡 浅滩 深水等多种生态环境 水质改善 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5] 鸟类种群监测数据 - 上个越冬季记录到10.6万只水鸟 创保护区新纪录 大红鹳 卷羽鹈鹕等珍稀鸟类连续多年现身[5] - 7月调查记录鸟类45种 超过3.2万只 其中灰翅浮鸥种群突破3万只 发现水雉 棉凫 小鸦鹃3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5] - 累计监测到鸟类301种 其中20种鸟类分布数量超过全球种群总量的1%[5] 保护措施与技术应用 - 保护区开展日常巡护 观测调查 科普宣传 推进退养还湿 修复治理等工作[5] - 2021年投入运行生物多样性智慧监测系统 通过声像识别鸟类 实时监测水文气象等环境指标[7] - "90后"新生力量加入保护队伍 运用新媒体平台进行科普宣传 提升公众保护意识[7] 历史生态问题与改善 - 过去填湖造楼 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萎缩 水污染 生态破坏 候鸟栖息地严重受损[3] - 实施生态补偿政策后 湿地实现自我修复 为鸟类提供充足食物和安全庇护所[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