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603883)

搜索文档
老百姓(603883):跟踪点评:数智化体系深度融合,多元化探索第二曲线
光大证券· 2025-05-26 14: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全国零售药店行业龙头之一,加盟业务较快增长,持续聚焦优势省份,积极拓展下沉市场,推动火炬项目提升毛利率,推进数智化与创新业务落地,有望实现长期稳健成长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总股本7.60亿股,总市值142.37亿元,一年最低/最高股价为11.67/25.10元,近3月换手率为218.25% [1] 收益表现 - 1M相对收益-0.65%,绝对收益2.02%;3M相对收益18.80%,绝对收益16.84%;1Y相对收益-31.64%,绝对收益-24.86% [4] 要点 - 2024年年报: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3.58/5.19/4.96亿元,同比-0.36%/-44.13%/-41.18%,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0.26亿元,同比-25.77%,EPS(基本)0.68元;利润分配预案拟每10股派现0.8元(含税),2024年度股利支付率60.15% [5] - 2025年一季报: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35/2.51/2.43亿元,同比-1.88%/-21.98%/-21.59%,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8.04亿元,同比+92.84%,EPS(基本)0.33元 [5] 点评 - 多因素致短期业绩承压,火炬项目提升毛利率:4Q24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1.25/-1.11/-1.11亿元,同比-4.23%/-152%/-156%;2024年利润端承压因新店处于成长期和计提商誉减值损失;1Q25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因新店成长期亏损、闭店损失和新增折旧摊销;2024年销售毛利率33.17%,同比+0.62pp;1Q25销售毛利率34.22%,门店线下销售毛利率同比+0.7pp;1Q25存货周转天数92天,同比减少13天,统采销售占比75.3%,同比上升约5.8个百分点,自有品牌自营门店销售额超9亿元,销售占比约23.3%,同比+2.5pp [6] - 聚焦拓展,持续下沉,优化门店布局,加盟业务稳步发展:截至2024年底,门店网络覆盖18个省,聚焦11个优势省份,4个省份市占率第一;共拥有门店15277家,其中直营9981家,同比增加8.7%,加盟5296家,同比增长20.5%,地级市及以下门店数占比77%,较年初净增门店1703家;2025年一季度新增门店211家,调整关闭门店236家;2024年老店加盟占比39%,同比+12pp,全年加盟业务配送收入约22.76亿元;1Q25老店加盟占比62%,同比+34pp,加盟业务配送收入超5.8亿元 [7] - 数智化体系深度融合,多元化探索第二曲线:持续推进数智化体系建设,提升运营效率和成本优化;丰富新零售业务产品线,提升智能化与大数据应用;2024年线上渠道销售总额(含加盟)约24.7亿元,同比+24%;1Q25约7.5亿元,同比+34%;截至25年一季度末,O2O门店12474家,24小时门店665家;1Q25成功打样3家多元化门店,样板门店非药品类销售占比提升2.8个百分点,向集团输送48个SKU单品,铺货5800家门店 [8]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 下调公司25 - 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7.02/8.41亿元(较上次下调48%/49%),新增27年预测为9.55亿元,同比增长35%/20%/14%,现价对应25 - 27年PE为20/17/15倍 [9] 财务报表与盈利预测 - 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展示了2023 - 2027E各指标情况,如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净利润等 [11][12] 主要指标 - 盈利能力指标:毛利率、EBITDA率等呈现一定变化趋势;偿债能力指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有相应数值 [13] - 费用率指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等保持相对稳定;每股指标:每股红利、每股经营现金流等有不同表现;估值指标:PE、PB等数值不同 [14]
壹快评丨落实好相关举措,真正做到政府“过紧日子”,让老百姓过“好日子”
第一财经· 2025-05-23 04:18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政策解读 - 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核心目标是减少财政资金浪费,将更多财力用于民生领域,确保老百姓"好日子"[1] - 政策明确限制"三公消费"标准,包括工作餐禁供高档菜肴、烟酒,精简会议活动并鼓励线上形式,从严控制办公用房和政府采购[1] - 条例内容并非新增要求,而是将过去十年已实施的节约措施通过法规形式固化,形成长效机制[1] 对政府采购及企业影响 - 全国政府采购规模近年出现小幅下滑,反映财政收支矛盾下政府削减非必要支出[2] - 政策未导致财政支出总量减少,2020-2024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保持增长(2.8%-6.1%),2025年前4个月增速达4.6%[2] - 重庆案例显示五年压减一般性支出100亿元、低效专项资金300亿元,腾退资金用于民生和发展领域[2] 企业账款与薪资保障 - 政策明确压减范围仅限于行政开支,与拖欠企业账款无关,中央近年通过12万亿元债务化解方案专项解决拖欠问题[3] - 2025年中央机关工资福利支出预算4793亿元,同比增长8%,教师和公务员薪资不受压减影响[3] 政策长期效果与执行 - 政府行政管理支出占比已稳定在8%左右,显示进一步压减空间有限[4] - 条例新增防止"形象工程"条款,要求优化政府投资结构,加强全生命周期管理以避免低效投资[5] - 政策执行关键在于落实投资监管机制,约束权力滥用造成的财政浪费[5]
“涉及老百姓的事情关键在实”(热议)
人民日报· 2025-05-22 22:02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该文章主要围绕"实"字在民生工作中的指导意义展开,不涉及具体的公司或行业分析。经核查,全文未出现符合要求的"公司"或"行业"相关内容,故无法按照指定格式输出分析要点。建议提供包含企业财务数据、行业动态或市场趋势的新闻素材以便进行专业解读。
互联网大厂都在抢,医药即时零售新风口来了
新浪财经· 2025-05-22 08:18
医药即时零售市场概况 - 医药即时零售从医药O2O演变而来,更强调本地化供应链及履约效率,近两年呈现迅速增长态势,在院外医药零售市场占据重要地位[1] - 即时零售品类结构持续优化,进入全品类阶段,覆盖数码家电、母婴用品、美妆、医药保健等,医药配送时效最快达9分钟[6] - 2024年全国药店总数出现负增长,全年闭店近4万家,行业进入淘汰赛阶段,即时零售成为药店重要转型渠道[7] - 互联网医疗发展推动医、检、诊、药全流程服务闭环,多地医保开放线上购药通道,促进用户购药渠道迁移[7] 平台竞争格局 - 京东健康为"买药秒送"开设一级入口,2025年京东APP首页突出显示"24h送药",订单量暴涨3倍[3][4] - 淘宝天猫升级"小时达"为"淘宝闪购",首页设置"闪购外卖"标签,五大品类包括"看病买药"[3] - 美团发布"美团闪购"品牌,截至2025年2月链接全国25万家药店,"闪电仓"模式成为增长核心驱动力[4][12] - 抖音2025年4月开放药店小时达商家自入驻通道,尝试构建从内容种草到即时零售的转化闭环[4][18] 药企与药店参与情况 - 药械企业深度入局即时零售,通过旗舰店构建品牌影响力,如饿了么美林旗舰店展示三大经典产品[11] - 一心堂2024年新零售板块收入同比增长47.6%,O2O即时零售渠道贡献率达78.2%[15] - 益丰药房2024年线上业务销售收入21.27亿元,其中O2O贡献17.21亿元,占比80.9%[15][17] - 华人健康2024年O2O业务销售额3.21亿元,同比增长33.2%[16][17] - 健之佳2024年O2O业务收入11.06亿元,同比增长33.7%,占营业收入11.92%[17] 供应链与营销创新 - 京东健康在北京试点秒送门店,覆盖80%常住人口,未来计划拓展至全国[12] - 美团医药健康HEALTH经营增长模型助力某药企咳嗽药单品销售额增长420%[13] - 第三方服务商如美兴科技提供医药即时零售模块化解决方案,解决跨部门协作难题[14] - 即时零售平台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构建三方协作营销体系,打造爆款产品[13] 市场前景 - 米内网预测,若线上医保全面放开,2030年零售药店即时零售规模占实体药店份额将升至32.1%[16] - 当前即时零售在一二线城市渗透率更高,未来将向下沉市场渗透,成为院外市场重要增长极[18]
老百姓大药房减持背后:万店时代终结,谁将熬过行业寒冬?
新浪证券· 2025-05-22 07:15
行业现状与挑战 - 连锁药房行业进入洗牌阶段,"万店时代"扩张狂潮停止,行业龙头老百姓控股股东拟减持3%股份套现4.4亿元,引发市场对行业前景担忧 [1] - 2024年全国药店闭店数达3.9万家,闭店率5.7%,第四季度单季关店1.4万家创历史峰值 [1] - 六大连锁药房2024年营收增速集体放缓,最高涨幅仅8.01%,老百姓成为唯一营收下滑企业,归母净利润同比暴跌44.13%,扣非净利润降幅达41.18%,现金流缩水25.77% [1] 公司经营困境 - 老百姓2024年新增门店211家但关闭236家,首次出现净减少,新店培育期长达3-5年且成本高企,叠加商誉减值导致净利润大幅缩水 [2] - 医保政策收紧导致多地暂缓新增医保定点药店审批,虽然公司93%直营门店有医保资质但增量空间近乎关闭 [2] - DTP药房收入占比不足8%,面临采购成本高和医保降价挑战,短期内难成业绩支撑 [2] 转型策略与行业竞争 - 老百姓2025年计划新开1000家门店中加盟店占比超80%,以老店转加盟为主降低直营风险 [3] - 布局县域DTP药房填补特药服务空白,一季度末已拥有176家DTP门店 [3] - 行业出清期采取填空式收购策略吸纳存量资源,但竞争对手大参林和益丰药房2024年营收分别增长8.01%和6.53%,益丰是六大连锁中唯一净利正增长企业 [3]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行业从野蛮生长转向精细化运营,竞争焦点转向医保资源争夺、专业化服务能力(DTP药房/慢病管理)和成本控制体系 [4] - 行业进入"剩者为王"新周期,精细化运营能力成为穿越周期关键 [6]
过去一年关店近4万家!昔日“狂飙”的连锁药店出路在哪?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1 15:27
连锁药店行业现状 - 2025年一季度五大上市连锁药店延续闭店策略,老百姓关闭直营门店161家,新增24家;漱玉平民关闭86家,新增1家;益丰药房新增94家(自建26家+加盟68家),关闭84家;一心堂新开124家,关闭125家;健之佳新开20家,关闭16家 [3] - 2024年全年超3.9万家零售药店关店,闭店率达5.7%,六大上市连锁药店暂缓并购步伐 [3][4] - 行业分化明显:益丰药房2025年Q1营收60.09亿元(+0.64%),净利润4.49亿元(+10.51%);大参林营收69.56亿元(+3.02%),净利润4.6亿元(+15.45%);而老百姓、一心堂、健之佳营收利润双降,其中老百姓净利润2.51亿元(-21.98%)[7] 行业深度调整 - 2024年门店数量变化:大参林新增2479家至16553家,益丰新增1434家至14684家,老百姓新增1703家至15277家,一心堂新增1243家至11498家,漱玉平民新增1698家至9035家,健之佳新增370家至5486家 [9] - 2024年关店数据:益丰关闭1078家(多为单店产出偏低的小型社区门店),大参林关闭733家,一心堂关闭358家 [11] - 国大药房2024年战略性关闭1270余家直营门店,门店总数从10516家减至9569家,退出"万店俱乐部" [12] 行业转型方向 - 线上业务发展:益丰药房O2O直营门店超万家,24小时配送门店超600家,2024年线上销售收入21.27亿元(O2O占17.21亿元,B2C占4.06亿元)[14] - 处方外流布局:大参林构建处方承接体系,重点布局院边店及DTP药房,加速获取"双通道"及门诊统筹定点资质 [15] - 多元化探索:一心堂加速布局非药业务,包括美妆、个人护理、健康食品及母婴用品,并试点便利店+药店、诊所+药店等新业态 [15] 行业供需失衡 - 2019-2023年全国药店数量从52.4万家增至66.7万家(单体28.1万家+连锁38.6万家),连锁率57.9% [14] - 国内药店店均服务人数从2016年的4112人下滑至2023年的2113人,远低于欧美国家5000-6000人的合理水平 [14] - 业内人士预计还有20%中小药店将被淘汰,行业集中度将持续上升,40万家门店才能达到供需平衡 [14]
药店大考进行时:过去一年关店近4万家,一季度收缩持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1 11:18
行业现状 - 2025年一季度五大上市连锁药店(老百姓、益丰药房、一心堂、漱玉平民、健之佳)延续闭店策略,关停低效门店,放缓扩张步伐 [1] - 老百姓关闭直营门店161家,新增24家;漱玉平民关闭86家,新增1家;益丰药房新增94家(含68家加盟店),关闭84家;一心堂新开124家,关闭125家;健之佳新开20家,关闭16家 [1] - 2024年全年超3.9万家零售药店关店,闭店率达5.7%,六大上市连锁药店暂缓并购步伐 [1][6] 财务表现 - 2025年Q1营收:大参林69.56亿元(+3.02%)、益丰药房60.09亿元(+0.64%)、老百姓54.35亿元(-1.88%)、一心堂47.67亿元(-6.53%)、漱玉平民23.79亿元(-2.48%)、健之佳22.94亿元(-0.85%) [3] - 2025年Q1净利润:大参林4.6亿元(+15.45%)、益丰药房4.49亿元(+10.51%)、老百姓2.51亿元(-21.98%)、一心堂1.6亿元(-33.83%)、健之佳3352.56万元(-35.85%),漱玉平民2562.39万元(+143.85%) [3][4] - 2024年全年净利润:益丰药房15.29亿元(+8.26%)、大参林9.15亿元(-21.58%)、老百姓5.19亿元(-44.13%)、健之佳1.28亿元(-69.08%)、一心堂1.14亿元(-79.23%)、漱玉平民-1.89亿元(-241.9%) [5] 门店数据 - 2024年末门店数量:大参林16553家(+2479家)、益丰药房14684家(+1434家)、老百姓15277家(+1703家)、一心堂11498家(+1243家)、漱玉平民9035家(+1698家)、健之佳5486家(+370家) [5] - 老百姓2025年Q1直营门店总数降至9844家,全年计划新开1000家(以加盟为主);国大药房2024年关闭1270家直营门店,退出"万店俱乐部"(9569家) [7] 竞争格局 - 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2019-2023年全国药店数量从52.4万家增至66.7万家,连锁率57.9%,店均服务人数从4112人降至2113人,远超欧美国家5000-6000人合理水平 [8] - 预计20%中小药店将被淘汰,行业集中度提升至40万家门店才能供需平衡 [8] 转型方向 - 线上业务:益丰药房O2O直营门店超万家,2024年线上销售收入21.27亿元(O2O占17.21亿元) [9] - 处方外流:大参林布局院边店、DTP药房、慢病管理,加速获取医保资质 [9] - 多元化经营:一心堂拓展美妆、个人护理、健康食品等非药业务,试点"药店+便利店"、"药店+诊所"新模式 [10]
沃尔玛,犯了大错!不该将真相透露给美国老百姓,不够爱国
搜狐财经· 2025-05-21 00:45
关税政策对零售行业的影响 - 沃尔玛因无法承担高额关税成本,宣布全面提价,导致第一财季盈利降幅超过12% [5] - 沃尔玛首席执行官明确表示已承担部分关税压力,但新增成本过高需消费者分担 [5][8] - 亚马逊此前已采取类似措施,在商品售价中直接标注消费者承担的关税金额 [5] 企业应对与政府反应 - 特朗普批评沃尔玛未自行吸收关税成本,指责其"不够爱国"并威胁将采取行动 [6][8] - 白宫此前将亚马逊标注关税的行为定性为"敌意且带有政治色彩",试图压制企业披露真相 [5] - 沃尔玛作为全球收入最高的企业之一,仍难以承受持续关税压力,被迫放弃"天天低价"策略 [5][9] 消费者与经济数据反馈 - 密歇根大学调查显示5月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50.8%,环比下降2.7%,接近2022年经济衰退水平 [8] - 美国两党支持者均认为高额关税将显著拖累经济,可能导致2025年增长率大幅放缓 [8][9] - 零售企业财报和经济数据持续印证关税成本实际由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承担 [9][10] 行业连锁反应 - 克罗格等大型零售集团面临与沃尔玛相同的成本压力,未来可能跟进涨价 [9] - 零售行业集体提价行为将加速暴露关税政策对美国国内通胀的实际影响 [5][9] - 贸易战导致的成本转嫁已形成从企业盈利下滑到消费者信心崩塌的恶性循环 [8][10]
谢子龙从平价药房颠覆者转身套现13亿 老百姓并购后遗症净利连降背57亿商誉
长江商报· 2025-05-19 00:59
公司发展历程 - 2001年谢子龙创办老百姓大药房,首创平价药房模式,首家门店药品价格比国家核定零售价平均低45% [10][11] - 通过"直营+并购+加盟+联盟"策略扩张,2024年底全国门店达15277家,规模居行业第二 [16][19] - 2015年登陆上交所主板,2022年营收突破200亿元 [13][21] 扩张策略与并购活动 - 2015年启动跨省并购,1.06亿元收购湖南康一馨55家门店,1.15亿元收购常州庆和堂39家门店 [17] - 2020-2022年重大并购包括6.8亿元收购赤峰人川(287家门店)、14.28亿元收购河北华佗(约400家门店)、16.37亿元收购湖南怀仁(近900家门店) [18][19] - 加盟店数量从2021年末2223家增至2024年末5296家,增长1.4倍 [19] 财务表现 - 2014-2023年总资产从25.3亿元增至212.31亿元,增长7.39倍;营收从39.43亿元增至224.37亿元,增长4.69倍 [21] - 2024年营收223.58亿元(同比降0.36%),归母净利润5.19亿元(同比降44.13%),系2012年以来首次下滑 [22][23] - 2024年一季度延续双降趋势:营收54.35亿元(同比降1.88%),净利润2.51亿元(同比降21.98%) [24] 行业环境变化 - 医药集采和医保控费政策压缩药品利润空间,医保监管加强提高合规成本 [26] - 2024年末全国药店数量突破70万家,区域市场竞争白热化 [26] - 疫情后非药品需求下降,多元化销售渠道收窄 [26] 股东动向 - 控股股东老百姓医药集团(谢子龙夫妇全资持有)拟减持3%股份,预计套现4.5亿元 [2][28] - 2018-2022年累计减持套现13亿元,本次若完成总套现额将达17亿元 [3][28]
一边净利腰斩关店收缩,一边减持套现4亿元,药房寒冬中老百姓打得什么求生算盘
华夏时报· 2025-05-16 12:49
大股东减持计划 - 公司控股股东医药集团计划减持不超过2280.29万股,占总股本3%,减持规模约4.4亿元[2] - 减持理由为调整资产和融资结构,降低股票质押率[2] - 2020年至今医药集团累计减持2175.39万股,累计套现10.92亿元[8] 行业现状与挑战 - 2024年全国药店闭店数达3.9万家,闭店率5.7%,第四季度关店1.4万家达高峰[5][14] - 多地医保部门暂缓新增医保定点药店审批,行业进入存量博弈阶段[5][14] - 六大连锁药房2024年营收涨幅均未超10%,归母净利润仅益丰药房实现增长[1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23.58亿元同比下降0.36%,归母净利润5.19亿元同比下滑44.13%[9][10]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54.35亿元同比下降1.88%,归母净利润2.51亿元同比下降21.98%[1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25.77%,因销售回款减少及新店薪酬支出增加[10][11] 门店运营情况 - 截至2025年一季度门店总数15252家(直营9844家+加盟5408家),净关闭25家[6][11] - 直营门店医保覆盖率93.03%,门诊统筹门店占比42.21%[15] - 2024年新开门店84%位于优势省份,培育期需3-5年[16] 战略调整措施 - 2025年计划开店1000家,以加盟店为主并侧重存量市场整合[16] - 推动"商采一体化"改革,统采销售占比75.3%,自有品牌占比23.3%提升毛利率0.62个百分点[17] - 通过管理层精简、费用管控等措施目标节降超1亿元[17] DTP药房发展 - 2024年DTP药房收入同比增长8%至16.61亿元,门店数达176家[15] - 全国DTP门店年复合增长率17%,但面临高成本与薄利挑战[16] - 计划布局县域市场填补特药服务空白[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