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银行(601998)

搜索文档
AI算力下挫,4100股下跌,银行股飘红,中期分红超2000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06:10
AI算力与CPO概念股大幅回调 - CPO指数跌幅达7.73%,光通信指数跌6.43%,光芯片指数跌6.13% [1][2] - 光迅科技、景旺电子、星网锐捷、剑桥科技跌停,新易盛、天孚通信、太辰光等多股跌超10% [1] - AI算力指数下跌4.45%,液冷服务器指数跌4.60% [2] - 回调直接诱因为《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9月1日正式施行,要求所有AI生成内容标明来源 [2] 银行板块逆势走强 - 银行指数逆势上涨1.23%,渝农商行涨3.61%,齐鲁银行涨3.25%,招商银行涨3.07% [3][4] - 工商银行、中信银行、沪农商行等大型银行股均上涨超1.9% [4] - 银行板块强势表现部分受益于中期分红计划推进,国有大行分红总额超2000亿元 [7] 国有大行中期分红方案落地 - 六大国有行2025年中期现金分红总额达2046.57亿元,工商银行以503.96亿元分红居首 [7] - 建设银行中期分红486.1亿元,农业银行分红418.2亿元,中国银行分红352.5亿元 [7][8] - 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股份行首次实施中期分红,中信银行分红104.6亿元 [8] 银行股业绩与估值表现 - 中证银行指数年内上涨9.05%,农业银行、浦发银行、青岛银行股价涨幅超30% [11] - 银行业绩增长全面回暖,国有行改善最为明显 [9] - 低利率环境下银行盈利和分红稳健性凸显,股息率高、资产质量安全的银行具备配置性价比 [11][12] 市场整体表现分化 - 创业板指一度跌3.5%,最终收窄至2.37%,北证50上涨0.30% [4][5] - 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15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全市场超4100只个股下跌 [4][5] - 中证1000指数跌2.18%,沪深300指数跌0.82%,市场呈现明显分化格局 [5]
中信银行(国际)发布最新投资月报:关注美国降息和亚洲股市投资机会
搜狐财经· 2025-09-02 04:46
全球降息预期与市场影响 - 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于9月降息 推动全球股市反弹 [3] - 美国降息预期加强 资金有望流入收益较高的亚洲市场 [6] 美股市场分析 - 美股估值较过去十年平均值偏高 标指预测市盈率超出一个标准差 [5] - 美股投资风险较高 风险回报比不够理想 [1][5] - 美国高通胀和关税政策仍是市场不确定因素 [5] 亚洲股市投资潜力 - 亚洲股市股息率相对欧美市场较为吸引 [6] - 亚洲仍是全球经济增长主要贡献者 [6] - 亚洲股市具备高息与增长双重机遇 估值相比欧美市场较为合理 [10] 中港股市表现与支撑因素 - 港股资讯科技板块8月表现强劲 人工智能布局推动科技公司发布优于预期财报 [4] - A股市场上证综合指数一度升至十年高位 市场交投活跃 [4] - 内地存款利率降低使A股市场受资金青睐 风险溢价处于相对较高水平 [8] - 中美贸易关系和国内政策等多重因素支持港股保持增长趋势 [8] 科技板块投资机会 - 中国政府减少进口晶片依赖 对国内晶片生产商形成积极支持 [4] - 亚洲科技公司在人工智能供应链中占据重要地位 [7] - 亚洲科技企业估值明显低于美国上市同类企业 具备追赶空间 [7] 流动性环境与资产配置 - 美国可能再次降息 为中国货币政策打开空间 带来有利流动性环境 [9] - 存款和债券收益率维持在较低水平 增强A股和港股吸引力 [9]
今天,A股再现“跷跷板
中国证券报· 2025-09-02 04:43
市场整体表现 - 市场呈现跷跷板效应 高股息资产活跃而科技主线回调 [1] - 上证指数下跌0.79%至3844.84点 深证成指下跌2.21%至12545.82点 创业板指下跌2.9%至2870.72点 [1][2] - 证券板块临近收盘拉升 带动指数跌幅收窄 [1] 银行板块表现 - 银行板块反弹1.22% 板块指数达1344.22点 [3][4] - 渝农商行领涨4.55%至6.67元 沪农商行涨3.43%至9.05元 招商银行涨2.91%至43.20元 [4] - 银行中报显示整体向好 营收和利润增速回升 不良率稳中有降 拨备覆盖率边际企稳 [5] - 国有行业绩改善超预期 股份行营收利润增速触底反弹 部分城农商行信贷投放动能强劲 [5] - 银行板块经历三季度回调后现触底企稳迹象 有望轮动补涨 [6] 电力板块表现 - 电力板块活跃 京运通涨停10.13%至4.24元 华光新能涨停10%至23.86元 上海电力涨停9.98%至18.52元 [8] - 7月全社会用电量10226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8.6% 首次突破万亿千瓦时 [9] - 1-7月累计用电量58633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4.5% 其中第三产业用电量增7.8% 城乡居民用电量增7.6% [9] - 火电盈利有望维持合理水平 新能源发电盈利趋于稳健 核电盈利稳定 水电防御属性凸显 [9] 科技板块表现 - 算力产业链个股大跌 德科立 剑桥科技 英维克 麦格米特等大幅下跌 [1] - 新易盛 天孚通信 中兴通讯等龙头股下跌 [1]
35只股中线走稳 站上半年线
证券时报网· 2025-09-02 03:59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综指收于3844.84点,处于半年线之上,日内跌幅0.79% [1] - A股总成交额达19304.44亿元 [1] 个股突破半年线情况 - 35只A股价格突破半年线,其中乖离率最高为供销大集(6.45%)、吉电股份(6.05%)和*ST三圣(4.29%) [1] - 乖离率较低个股包括富岭股份、湖北能源、云南旅游等,刚站上半年线 [1] 高乖离率个股明细 - 供销大集(000564)涨跌幅9.84%,换手率4.84%,最新价2.68元突破半年线2.52元 [1] - 吉电股份(000875)涨跌幅7.34%,换手率6.58%,最新价5.56元突破半年线5.24元 [1] - *ST三圣(002742)涨跌幅5.10%,换手率2.62%,最新价4.74元突破半年线4.55元 [1] 中等乖离率代表个股 - 武汉蓝电(830779)涨跌幅4.08%,换手率19.82%,最新价46.22元突破半年线44.54元 [1] - 华原股份(838837)涨跌幅3.93%,换手率2.74%,最新价17.71元突破半年线17.14元 [1] - 梅雁吉祥(600868)涨跌幅4.59%,换手率7.21%,最新价2.96元突破半年线2.89元 [1] 金融板块突破个股 - 招商银行(600036)涨跌幅2.91%,换手率0.39%,最新价43.20元突破半年线42.92元 [2] - 建设银行(601939)涨跌幅1.44%,换手率1.45%,最新价9.17元突破半年线9.11元 [2] - 中信银行(601998)涨跌幅1.80%,换手率0.11%,最新价7.92元突破半年线7.81元 [1] 消费与制造业代表个股 - 贵州茅台(600519)涨跌幅0.81%,换手率0.32%,最新价1488.07元突破半年线1481.99元 [2] - 盐津铺子(002847)涨跌幅2.49%,换手率1.75%,最新价77.41元突破半年线77.04元 [2] - 老凤祥(600612)涨跌幅1.59%,换手率2.09%,最新价48.69元突破半年线48.51元 [2]
中信银行将在9月12日至13日、14日进行基础设施维护工作
金投网· 2025-09-02 03:30
基础设施维护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9月12日22:00至9月13日06:00进行维护 电子渠道业务部分交易将出现短暂中断 [1] - 公司将于2025年14日0:00至05:00进行维护 电子渠道类业务 银联和网联支付签约业务 跨境支付业务 ATM业务查询存取款业务 数字货币和银行卡支付类业务将出现短暂中断 [1] - 预计所有业务中断持续时间均不超过30分钟 [1]
中信银行将在9月5日至9月6日升级电子银行跨境汇款业务系统
金投网· 2025-09-02 03:30
系统升级安排 - 中信银行将于2025年9月5日23:00至9月6日03:00进行电子银行跨境汇款业务系统升级 [1] - 升级期间手机银行和个人网银跨境汇款业务将暂停服务 [1] - 系统升级旨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 [1]
洪偌馨:零售银行「过冬」
新浪财经· 2025-09-02 01:57
零售银行业绩普遍承压 - 2025年上半年零售银行营收与利润普遍下滑 多家银行零售金融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出现负增长 例如农业银行零售金融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6%至1901.77亿元 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3.59%至685.05亿元[1][4][5][6] - 平安银行零售业务表现最为剧烈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0.49%至310.81亿元 利润总额同比下降45.98%至12.04亿元 零售利润贡献占比降至4%[1][5][8] - 工商银行零售利润总额同比大幅增长46.05%至927.69亿元 主要因2024年同期基数较低(2024年上半年利润同比下降超30%)[5][7] 零售信贷增长失速与资产质量压力 - 信用卡业务规模持续收缩 全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量较最高位8.07亿张下降11.4%至7.15亿张 已连续11个季度下滑[14] - 平安银行信用卡贷款余额较上年底下降超9% 消费总额同比下降近17% 农业银行信用卡消费额同比下降5.7%至1.05万亿元[14] - 零售贷款不良率整体承压 招商银行零售贷款不良率(含信用卡)为1.04% 较上年末上升0.06个百分点 中信银行信用卡不良率为2.73% 较上年末上升0.22个百分点[13][14] 财富管理转型面临挑战 - 财富管理业务未能及时弥补零售信贷收入缺口 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仍处于低位 23家上市银行2024年该项收入较2023年下降9.3%[16] - 部分银行陷入AUM规模陷阱 通过冲量式销售或做大定期存款支撑规模 而非提升财富管理价值链价值 例如农业银行零售存款占零售AUM比重高达85.1%[20][21] - 招商银行财富管理能力领先 零售AUM达160293.95亿元 零售存款占比仅25.1% 大财富管理收入同比增长5.45%至208.57亿元 占中间业务收入50%[21][22][24] 低成本负债与战略转型成关键 - 招商银行负债成本优势显著 个人存款平均付息率为1.18% 整体存款平均付息率为1.26% 远低于同业 主要得益于零售活期存款占比近50%[22][23] - 银行战略重心转向质量与效益 中信银行强调放弃规模情节 招商银行提出回归存贷汇本源 升级人+数字化服务模式 以及以AI决胜未来[18] - 财富管理业务长期价值凸显 存款搬家趋势不可逆 财富管理能力强的银行将获得更大优势 2025年部分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已步入收获期[19][23][24]
零售银行“过冬”
36氪· 2025-09-02 01:29
零售银行业务整体承压 - 2025年上半年零售银行继续承压 资产质量下滑 增长失速[1] - 零售信贷和财富管理两大板块中 信贷引擎渐失动力 财富管理未能及时补位[1] - 居民收入波动 消费需求低迷 房产行业下行导致业务发展受阻[1] 代表性银行业绩表现 - 农业银行零售金融营业收入1901.77亿元同比下降6.6% 利润总额685.05亿元同比下降23.59%[4] - 建设银行零售金融营业收入1814.65亿元同比微增0.99% 利润总额787.34亿元同比下降19.62%[4] - 工商银行零售金融营业收入1693.06亿元同比下降0.67% 利润总额927.69亿元同比上升46.05%[4][6] - 招商银行零售金融营业收入961.93亿元同比微增0.26% 利润总额520.36亿元同比上升1.64%[4] - 平安银行零售金融营业收入310.81亿元同比下降20.49% 利润总额12.04亿元同比下降45.98%[4][7] - 中信银行零售金融营业收入404.85亿元同比下降6.85% 利润总额55.95亿元同比上升109.24%[4][8] 资产质量与风险表现 - 招商银行零售贷款不良率1.04% 较上年末上升0.06个百分点 信用卡不良率1.75%与上年末持平[13] - 中信银行零售贷款不良率1.29% 较上年末上升0.04个百分点 信用卡不良率2.73%上升0.22个百分点[13] - 平安银行零售贷款不良率1.27% 较上年末下降0.12个百分点 信用卡不良率2.3%下降0.26个百分点[13] - 兴业银行零售贷款不良率1.22% 较上年末下降0.13个百分点 信用卡不良率3.28%下降0.36个百分点[13] - 信用卡总量从高位8.07亿张下降至7.15亿张 连续11个季度下滑[13] - 平安银行信用卡消费总额同比下降近17% 贷款余额较上年底下降超9%[13] 财富管理业务转型 - 零售AUM中零售存款占比反映财富管理能力 招商银行占比25.1% 中信银行35.7% 平安银行31.5%[22] - 农业银行零售AUM23.68万亿元 零售存款占比85.1% 建设银行零售AUM超22.04万亿元 占比80%[22] - 工商银行零售AUM超24万亿元 零售存款占比82.6%[22] - 招商银行个人存款平均付息率1.18% 整体存款平均付息率1.26% 显著低于同业[24] - 中信银行个人存款平均付息率1.95% 平安银行1.92% 兴业银行1.89%[24] - 招商银行2025年上半年大财富管理收入208.57亿元 占中间业务收入50% 同比增长5.45%[25] 战略调整与发展路径 - 银行战略重心从高风险高收益资产业务向低成本负债战略转移[16] - 财富管理业务需要长周期战略性投入 短期难以弥补信贷收入下滑[17] - 2024年上市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下降9.3% 中收业务仍处低位[18] - 部分银行通过冲量式销售推动AUM增长 未能真正挖掘价值链[20]
羊毛太少!信用卡正被年轻人抛弃?有卡民7张信用卡销掉6张
第一财经· 2025-09-01 22:50
信用卡贷款余额 - 14家上市银行信用卡贷款余额合计7.52万亿元 较年初减少1975.72亿元 下滑2.56% [1] - 11家银行信用卡贷款余额较年初收缩 中国银行收缩幅度最大达13.88% 平安银行减少9.23% 兴业银行减少8.07% [2] - 建设银行信用卡贷款余额最高达1.05万亿元 较年初减少1.03% 仅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和浦发银行保持增长 [2] 信用卡交易量 - 12家银行上半年信用卡消费金额合计11.47万亿元 同比下降11.05% 减少1.42万亿元 [2] - 所有12家银行交易金额同比下滑 中国银行和光大银行降幅超18% 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降幅约5% [2] - 招商银行信用卡交易额2.02万亿元(同比下降8.54%)为唯一超2万亿元银行 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农业银行均超1万亿元 [2] 信用卡流通卡量 - 10家银行信用卡流通卡合计8.9亿张 同比减少391万张 延续微降趋势 [3] - 平安银行流通卡净减少626万张(降幅12%) 工商银行和交通银行各减约400万张 中信银行增加637万张 光大银行增330余万张 [3] - 招商银行流通卡9692.67万张基本持平 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累计发卡量均达1.48亿张居第一梯队 [3] 信用卡业务收入 - 招商银行信用卡利息收入306.12亿元(同比下降4.96%) 非利息收入104.71亿元(同比下降16.23%) [4] - 中信银行信用卡业务收入244.86亿元(同比下降14.61%) 光大银行136.60亿元(同比下降21.3%) 华夏银行75.74亿元(同比下降12.91%) [5] - 交通银行卡业务收入因信用卡回佣减少同比下降1.73% 中信银行卡手续费69.73亿元(同比下降12.29%) [5] 信用卡不良率 - 大部分银行信用卡不良率上升 交通银行较年初上升0.63个百分点 兴业银行下降0.36个百分点 [6] - 招商银行信用卡不良率保持1.75% 邮储银行和农业银行不良率最低约1.5% [6] - 兴业银行信用卡新发生不良同比下降7.5% [6] 持卡行为变化 - 全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2024年减少4000万张 人均持卡从0.54张降至0.52张 2025年上半年再减1200万张 [7] - 持卡人转向"断舍离"模式 普遍保留1-2张核心卡 注销多余卡 [7] - 信用卡权益缩减导致"羊毛党"流失 用户选择保留权益较多的卡片 [7] 行业转型方向 - 银行从规模扩张转向存量客户价值挖掘 重点聚焦高端客户需求与基础客户刚性需求 [8] - 工商银行开展覆盖200多城市2.7万家门店的促销活动 农业升级惠农分期产品 建设银行组织消费主题活动 [8] - 中国银行推出年轻客群主题信用卡 中信银行Z世代客群达4504.86万户 [8]
2375亿!17家上市银行中期分红大手笔
深圳商报· 2025-09-01 16:41
上市银行中期分红概况 - A股42家上市银行中近半数将实施2025年中期分红 其中17家已披露分红方案 涉及国有大行 股份行及城商行 已披露中期分红总额共计2375.39亿元[2] - 本次实施中期分红的银行队伍扩容 招商银行 常熟银行 宁波银行 苏农银行 张家港行 江阴银行和长沙银行等7家银行均为上市以来首次实施中期分红[2] 国有银行分红情况 - 六大国有银行稳居分红第一梯队 工商银行以503.96亿元分红总额领跑 每10股派发1.414元[2] - 建设银行分红总额486.05亿元 每10股派发1.858元 农业银行分红总额418.23亿元 每10股派发1.195元[2] - 中国银行分红总额352.50亿元 每10股派发1.094元 邮储银行分红总额147.72亿元 每10股派发1.23元 交通银行分红总额138.11亿元 每10股派发1.563元[2] - 六大国有银行合计分红占17家银行总分红额的86%[2] 股份制银行分红情况 - 中信银行拟分红总额104.61亿元 每10股派1.88元 民生银行拟分红59.54亿元 每10股派1.36元[3] - 平安银行分红总额45.80亿元 每10股派2.36元 华夏银行分红总额15.91亿元 每10股派1元[3] 城农商行分红情况 - 宁波银行 上海银行 上海农商行 长沙银行 张家港农商行 常熟农商行 苏州农商行等7家城农商行已官宣中期分红[3] - 长沙银行首次推出中期分红 拟派发8.04亿元 上海农商行中期分红金额为23.24亿元[3] - 上海银行每10股派发3元现金股利 分红金额42.63亿元 宁波银行每10股派发3元现金股利 分红金额19.81亿元[3] 分红比例与后续计划 - 中期分红比例超过30%的银行共4家 分别是上海银行 交通银行 邮储银行 沪农商行[3] - 招商银行明确以半年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35%用于现金分红 股权登记日等细节将另行公告[3] 行业影响分析 - 中期分红银行的扩容和分红意愿增强反映银行业盈利韧性及响应股东回报需求的积极姿态[4] - 体现部分银行现金流充裕和资本管理能力提升 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 吸引长期价值投资者[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