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集能源(601918)
icon
搜索文档
新集能源(601918) - 新集能源董事会人事与薪酬委员会关于十一届二次董事会相关事项的审核意见
2025-08-22 08:46
会议安排 - 2025年8月20日召开人事与薪酬委员会2025年第三次会议[1] 业绩情况 - 2024年度公司经营管理层多项生产经营指标创历史新高[2] 薪酬与目标 - 同意将《公司2024年度工资总额清算报告》议案提交十一届二次董事会审议[1] - 同意兑现公司高级管理人员2024年度薪酬[3] - 同意公司编制的公司经理层成员2025年经营业绩目标责任书[3] - 同意将兑现薪酬及签订责任书议案提交十一届二次董事会审议[3]
新集能源(601918) - 新集能源董事会战略发展委员会关于十一届二次董事会相关议案的审核意见
2025-08-22 08:46
战略决策 - 中煤新集能源战略发展委员会2025年8月20日召开第二次会议[1] - 同意对2025年度投资计划进行年中调整[1] - 同意将相关议案提交十一届二次董事会审议[1]
新集能源(601918) - 新集能源十一届二次董事会决议公告
2025-08-22 08:45
会议审议 - 审议通过《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全文及摘要》[1] - 审议通过《2025年半年度中煤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的风险持续评估报告》[2][3] - 审议通过《公司2024年度工资总额清算报告》[3] - 同意兑现公司高级管理人员2024年度薪酬及签订2025年经营业绩目标责任书[3][4] - 审议通过修订《公司对外捐赠管理办法》[5] - 审议通过制定《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管理办法》[5][6] - 审议通过《公司2025年强化内控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7] 投资计划 - 2025年度投资计划年中调整后金额为87.19亿元,较年度计划减少0.27亿元[5]
新集能源(601918)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2 08:4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58.1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1%[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2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72%[2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6元/股,同比下降20.00%[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9.3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86%[20] - 利润总额为14.0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39%[20]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11亿元利润总额14.01亿元[31] - 营业总收入从2024年半年度59.85亿元降至2025年半年度58.11亿元,下降2.9%[103] - 净利润从2024年半年度12.90亿元降至2025年半年度10.02亿元,下降22.3%[104] - 营业利润从2024年半年度17.39亿元降至2025年半年度14.11亿元,下降18.9%[104]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21.7%至9.20亿元(2025年半年度)[105]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2%至57.06亿元(2025年半年度)[107] - 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11.76亿元人民币[125] - 2025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631,819,917.63元[129] - 2024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705,548,226.85元[13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35.83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2.71%[35] - 研发费用为6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6.42%[35] - 营业成本同比上升2.6%至57.67亿元(2025年半年度)[107]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43.2%至7768万元(2025年半年度)[108] - 利息费用同比下降39.6%至8359万元(2025年半年度)[108] - 研发费用同比减少100%至0元(2025年半年度)[108]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2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32%[2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2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32%[3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61亿元人民币[3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2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3%[11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61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2.3%[11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1%[11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8.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2%[112]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达21.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6%[113]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加至13.62亿元,主要因投资支付10.25亿元[11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下降1.2%至71.30亿元(2025年半年度)[110]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下降2.2%至69.85亿元(2025年半年度)[110]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同比下降10.6%至20.11亿元(2025年半年度)[110]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57.13亿元,同比下降12.1%[113] - 支付给职工现金17.86亿元,同比基本持平[111] - 取得借款收到现金43.18亿元,同比下降17.3%[111] - 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现金29.69亿元,同比增长0.8%[111] 资产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增至29.9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30.98%[37] - 在建工程增至39.6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67.74%[37] - 短期借款增至23.4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68.33%[37] - 合同负债增至2.9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117.29%[37] - 货币资金较年初增加30.99%至29.95亿元人民币[95] - 应收账款较年初增长4.57%至10.65亿元人民币[95] - 存货较年初大幅上升57.36%至4.84亿元人民币[95] - 在建工程较年初激增67.73%至39.66亿元人民币[96] - 短期借款较年初增长68.33%至23.41亿元人民币[96] - 合同负债较年初增长117.30%至2.99亿元人民币[96] - 长期借款较年初增长7.70%至156.26亿元人民币[96] - 未分配利润较年初增长10.79%至94.48亿元人民币[9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较年初增长5.61%至164.29亿元人民币[97]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的2121.37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2316.78亿元,增长9.2%[99][100][101] - 货币资金从2024年末的14.64亿元大幅增加至21.94亿元,增长49.8%[99] - 应收账款从2024年末的5.25亿元增至11.39亿元,增长117.1%[99] - 其他应收款从2024年末的12.86亿元减少至7.55亿元,下降41.3%[99] - 长期股权投资从2024年末的109.75亿元增至120.26亿元,增长9.6%[100] - 短期借款从2024年末的5.70亿元增至7.71亿元,增长35.2%[100] - 其他应付款从2024年末的9.97亿元大幅增至28.71亿元,增长188.0%[100] 业务运营表现 - 公司商品煤产量993.72万吨同比增长6.16%[31] - 公司商品煤销量943.37万吨同比增长3.63%[31] - 公司上网电量62.78亿千瓦时同比增幅44.22%[31] - 公司生产矿井合计产能2,350万吨/年[29] - 公司矿权内资源储量61.85亿吨深部延伸储量26.51亿吨[32] - 公司控股及参股电厂煤炭消耗量约占公司产量50%[33] 投资活动 - 公司对大唐安徽发电有限公司投资额为112,801.81万元,持股比例为85%[42] - 公司对中煤新集六安能源有限公司投资额为35,200.00万元,持股比例为55%[42] - 交通银行股票投资期末公允价值为40,433,359.99元,持股数量5,054,170.00股,每股收盘价8.00元[44]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公允价值为4,765,072.16元[44] - 投资收益同比上升34.2%至10.67亿元(2025年半年度)[108] 子公司表现 - 刘庄矿业子公司净利润为89,766.28万元,营业收入255,188.38万元[46] - 阜阳矿业子公司净利润为17,567.07万元,营业收入105,155.30万元[46] - 利辛矿业子公司净利润为12,369.50万元,营业收入71,732.37万元[46] - 利辛发电子公司净利润为18,219.72万元,营业收入233,407.78万元[46] - 中煤(安徽)售电公司净利润为2,270.65万元,营业收入4,553.71万元[46] 关联交易 - 与安徽楚源工贸有限公司关联交易总额达2.477亿元,其中劳务费1.11亿元、后勤服务0.669亿元、工矿产品购销0.404亿元、班中餐服务0.236亿元、运输服务0.058亿元[70] - 向中煤宣城发电有限公司销售商品金额达8.13亿元[72] - 向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销售商品金额达4.033亿元[72] - 关联交易采购类总额达3.395亿元,其中中国煤炭开发有限责任公司1.751亿元、北京中煤煤炭洗选技术有限公司0.634亿元、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0.558亿元[70] - 关联资金拆借总额达14.427亿元,最长期限至2039年,单笔最高金额3亿元(LD23036)[75] - 关联销售交易总额达16.905亿元[72] - 关联采购交易总额达3.395亿元[70] - 全部关联交易总额合计19.382亿元[72] - 公司向关联方中煤财务公司贷款期末余额为14.427亿元人民币,贷款利率范围为2.1%-4.0%[77] - 公司在中煤财务公司存款期末余额为12.265亿元人民币,存款利率范围为0.35%-0.9%[78] - 公司获得中煤财务公司授信总额为91亿元人民币,实际使用金额为14.427亿元人民币[80] 重大合同与承诺 - 公司签订脱硫系统工程合同金额为1.066亿元人民币[81] - 公司签订电力交易意向书合计金额达227.395亿元人民币[81][82] - 公司签订铁路专用线工程代建合同金额为2.361亿元人民币[82] - 公司签订电厂管道系统采购合同金额为1.671亿元人民币[82] - 控股股东承诺5年内通过资产重组等方式消除同业竞争[62] - 避免同业竞争承诺履行期限延长至2026年12月20日[62] - 控股股东承诺不在安徽省和江西省内销售煤炭以避免同业竞争[61] - 公司控股股东中国中煤关于避免同业竞争的承诺持续履行中[60] 诉讼事项 - 公司对安徽刘庄置业有限公司诉讼涉及金额3.94亿元人民币[64] - 公司对淮南新锦江大酒店有限公司及陈启明诉讼涉及金额8058.8万元人民币[64] - 公司对安庆市爱地物资有限公司诉讼涉及金额1026.64万元人民币[65] - 公司对上海新外滩企业发展有限公司等诉讼涉及金额2.24亿元人民币[65] - 公司对中原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诉讼涉及金额4486.67万元人民币[65] - 安徽刘庄置业有限公司已偿还欠款2.09亿元人民币[66] - 重大诉讼案件均未形成预计负债[64][65] - 天津韦臣投资有限公司诉讼案一审判决公司支付土地逾期交付损失92.76万元[69] - 天津韦臣投资有限公司原诉讼请求金额2.237亿元[67] 股东和股权结构 - 公司普通股股东总数为90,644户[86] -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持股8.069亿股,占总股本31.15%[88] - 国华能源有限公司持股1.967亿股,其中1,144万股处于冻结状态[88] - 安徽新集煤电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1.86亿股占比7.17%[90] -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公司控股股东,持股785,292,157股,占公司总股本30.31%[13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煤集团持有公司股份806,930,100股,占股权比例31.15%[137] - 国华能源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196,707,800股,占股权比例7.59%[137] - 安徽新集煤电(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185,902,900股,占股权比例7.18%[137] - 其他社会公众股持有公司股份1,401,001,000股,占股权比例54.08%[137] - 公司注册资本为2,590,541,800元人民币[137] - 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于2016年6月16日无偿划转公司A股股份126,936,500股,占公司总股本4.9%[136] - 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于2016年12月21日无偿划转公司A股股份785,292,157股,占公司总股本30.31%[136] 项目进展与投资 - 公司亳州市利辛一期10万千瓦风电项目动态总投资约6.6783亿元人民币[50] - 利辛一期风电项目预计2025年年底实现并网发电[50] - 公司煤电项目(上饶、滁州、六安电厂)均按计划推进,截至2025年6月末处于主体结构施工阶段[50] 社会责任与帮扶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投入70.8万元人民币组织160人次职工赴河北蔚县、贵州印江开展疗休养消费帮扶活动[57] - 公司从河北蔚县采购绿豆24,472公斤实施“以购代扶”消费帮扶[57] - 公司新增淮南市杨村镇杨村村作为乡村振兴帮扶村[58] 公司治理 - 公司2025年6月26日股东大会选举产生8名董事并聘任9名经理层人员[53] - 公司纳入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的主要子公司数量为6个[56] - 公司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不进行分配或转增[54] 财务风险 - 公司资产负债率偏高面临资金风险,还本付息压力较大[48]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净损失为1421万元人民币,主要包含政府补助179.68万元及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16.25万元[23] 所有者权益变动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初余额为155.56亿元人民币[117] - 所有者权益合计期初余额为174.15亿元人民币[117]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9.20亿元人民币[117] - 少数股东权益本期增加3.86亿元人民币[117] - 所有者投入普通股金额为2.95亿元人民币[117] - 资本公积减少99.05万元人民币[117] - 专项储备减少4897.13万元人民币[117] - 未分配利润增加9.20亿元人民币[117] - 其他综合收益为负37.52万元人民币[117] - 盈余公积保持12.95亿元人民币未变动[117] - 公司本期专项储备提取额为5.85亿元人民币[127] - 公司本期专项储备使用额为4.89亿元人民币[127] - 公司所有者投入资本为6300万元人民币[125] - 公司利润分配金额为3.89亿元人民币[125] - 公司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58.86亿元人民币[127] - 公司期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44.03亿元人民币[127] - 公司期末未分配利润为73.11亿元人民币[127] - 公司期末盈余公积为10.36亿元人民币[127] - 公司期末资本公积为21.71亿元人民币[127] - 公司实收资本为2,590,541,800元,与上年期末持平[129][133] - 未分配利润从期初5,537,665,195.52元增长至期末6,169,485,113.15元,增加631,819,917.63元[129]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期初11,553,478,252.31元增至期末12,173,472,630.13元,增幅5.4%[129] - 专项储备减少12,816,051.77元,主要因本期使用131,567,313.77元超过提取额118,751,262.00元[129] - 其他综合收益项持续为负值,期末余额-402,002.86元[129] - 2024年半年度向股东分配利润388,581,270.00元[131] - 公司总股本259,054.18万股,系2013年资本公积转增及送股形成[135] - 资本公积变动较小,从期初2,092,939,755.39元微增至2,093,930,267.35元[129] 会计政策与合并范围 - 公司拥有12家子公司,其中全资子公司持股比例均为100%[139] - 控股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70%、55%、65%、85%和55%[139]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控制权前持有股权损益及净资产变动冲减期初留存收益或当期损益[150]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子公司以购买日公允价值纳入合并报表[150] - 购买日前持有股权按购买日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150] - 处置子公司丧失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丧失控制权日公允价值重新计量[151] - 处置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净资产份额及商誉差额计入投资收益[151] - 分步处置子公司符合一揽子交易时每次处置价款与净资产份额差额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151] - 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时长期股权投资与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151] - 不丧失控制权部分处置子公司时处置价款与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151] 行业与市场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原煤产量240,456万吨同比增长5.4%[26] - 全国煤炭进口量22,170.20万吨同比下降11.1%[26] - 全国新增太阳能发电装机2.12亿千瓦占新增装机总量72.4%[28] - 火电装机容量14.75亿千瓦占总装机40.4%较2024年底下降2.7个百分点[28]
新集能源:上半年归母净利润9.2亿元,同比下降21.72%
新浪财经· 2025-08-22 08:34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58.11亿元 同比下降2.91%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2亿元 同比下降21.72% [1] - 基本每股收益0.36元 [1]
A股独董观察:新集能源独董崔利国报酬13.8万元 另兼任亚太卫星、中核国际、先丰集团独董报酬合计92.23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8-22 05:32
独立董事制度作用 - 独立董事制度是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促进规范运作 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1] - 独立董事通过专业知识和独立判断提升董事会决策水平 为公司发展提供客观意见建议 [1] 崔利国任职情况 - 2024年在新集能源担任独立董事 报酬为13.8万元 [1] - 任职期间出席全部7次董事会会议和2次股东大会 [1] - 对所有审议议案均投赞成票 无提出异议 反对或弃权情形 [1] 崔利国专业背景 - 1970年2月出生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学士 法学硕士学位 [1] - 现任北京观韬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及管理委员会主任 [1] - 担任中华全国律师会金融证券专业委员会委员 [1] 兼任职务情况 - 兼任中煤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1] - 兼任亚太卫星控股有限公司(1045 HK)独立董事 [1] - 兼任中核国际有限公司(2302 HK)独立董事 [1] - 兼任先丰服务集团有限公司(0500 HK)独立董事 [1] - 兼任北京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1] - 兼任中合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1] 其他上市公司报酬 - 2024年在亚太卫星报酬为18.52万元 [2] - 在中核国际报酬为23.15万元 [2] - 在先丰服务集团报酬为50.56万元 [2] - 三家公司合计报酬达92.23万元 [2]
电力月报:多地“136”号文衔接落地,风光装机抢装告一段落-20250821
信达证券· 2025-08-21 02:08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力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与上次评级一致 [2] 核心观点 政策落地与新能源发展 - 晋琼辽甘宁五地"136"号文衔接机制落地,存量与增量项目保障力度出现明显分化 [7][8][9][11] - 山西对存量项目保护到位,机制电量规模与现行政策衔接,并额外扩展容量补偿范围至风电、光伏等 [8] - 海南存量项目电量保障80~90%,但增量项目仅保障75~80%电量,执行期限缩短至12~14年 [8] - 辽宁存量项目保护较好,但增量项目仅保障55%电量,电价区间0.18~0.33元/千瓦时 [9] - 甘肃存量项目仅保障154亿千瓦时电量,增量项目执行期限12年,申报比例不高于80% [11] - 宁夏存量与增量项目均仅保障10%电量,执行期限10年 [11] 电力市场表现 - 7月电力及公用事业板块下跌0.8%,表现劣于大盘(沪深300上涨3.54%) [12] - 涨幅前三行业为钢铁(16.8%)、建筑材料(13.4%)、通信(10.8%) [12] - 电力板块重点上市公司中涨幅前三为上海电力(7.74%)、大唐发电(7.26%)、国投电力(6.85%) [15] 电力需求分析 - 6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40%,增速环比恢复 [18] - 二产用电增速恢复至3.20%,居民用电增速持续增长至10.80% [20] - 高技术装备制造板块用电量同比增长6.10%,贡献率前三为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18.79%)、通用设备制造业(18.45%)、金属制品业(17.45%) [29][30] - 东部沿海省份用电量领先,西部省份用电增速领先,西藏增速达16.08% [33] 电力生产分析 - 6月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1.70%,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长1.10%,太阳能发电量同比上涨28.70% [39][42] - 新增装机2840万千瓦,其中火电824万千瓦(同比+33.98%),风电511万千瓦(同比-15.95%),光伏1436万千瓦(同比-38.45%) [82] - 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1504小时,同比下降9.72%,其中火电1968小时(-6.21%),光伏560小时(-10.54%) [89] 电力市场数据 - 8月代理购电均价384.25元/MWh,环比上升1.18% [102] - 广东电力市场7月现货交易均价环比回升,日前现货315.72元/MWh(+7.98%),实时现货301.78元/MWh(+2.78%) [103] - 山西电力市场7月现货交易均价环比回升,日前现货332.18元/MWh(+19.91%),实时现货331.71元/MWh(+17.28%) [107] 投资建议 - 电力板块有望迎来盈利改善和价值重估,煤电顶峰价值凸显 [115] - 推荐关注煤电一体化公司(新集能源、陕西能源等)、全国性煤电龙头(国电电力、华能国际等)、区域龙头(皖能电力、浙能电力等) [115] - 水电运营商(长江电力、华能水电等)及设备制造商(东方电气、青达环保等)也有望受益 [115]
邹磊会见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党委书记贾春曲
证券时报网· 2025-08-20 15:14
国家能源集团与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合作 - 国家能源集团董事长邹磊与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党委书记贾春曲就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强化央企合作协同进行座谈交流 [1] - 邹磊提出双方可在煤炭清洁化利用、资源勘探开发、煤基新材料研发等领域深化务实合作,加强科技创新交流 [1] - 贾春曲希望双方建立高效沟通机制,在矿产资源勘探、矿山地质保障、矿山应急救援、清洁能源开发及国际化发展等方面开展高水平合作 [1] 合作领域 - 煤炭清洁化利用 [1] - 资源勘探开发 [1] - 煤基新材料研发 [1] - 矿产资源勘探 [1] - 矿山地质保障 [1] - 矿山应急救援 [1] - 清洁能源开发 [1] - 国际化发展 [1]
消失的中间商,敏感的煤价:物流总包筑壁垒,量价挂钩扩优势
中泰证券· 2025-08-20 12:28
行业投资评级 - 评级:增持(维持)[2] - 行业总市值:17,869.23亿元,流通市值:17,472.55亿元[2] 核心观点 - "物流总包+量价挂钩"机制驱动行业集中度提升,中间商或被迫挤出市场,提升煤炭价格敏感性[5] - "物流总包"通过打包采购与统筹调配压降综合运杂成本,形成可持续优势并抬升进入壁垒[5] - "量价挂钩"以基准价*指数浮动+体量阶梯折扣为核心,强化大型主体规模溢价[5] - 政策推动下,大型煤炭运营主体(如央国企)在产销组织与定价权方面话语权增强[5] - 中间环节弱化叠加"反内卷"政策,煤炭供需格局改善确定性较强,价格易涨难跌[5] 政策与模式分析 物流总包 - 2025年上半年国铁总局物流总包签订量12.2亿吨,同比大幅增长269.70%,占累计货运量的61.62%[7] - 政策持续推动物流总包发展,包括《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等文件支持铁路物流转型[18] - 山西试点"煤炭中长协+物流总包+大客户服务"模式,地方政府推动"量价互保"协议降低运价[6] 量价挂钩 - 中国神华外购煤实施量价联动,按发运量分档加价30/32/34元/吨,激励增量市场[8] - 太原煤炭交易中心试点量价挂钩机制,成交量分档浮动1%-6%,10万吨成交量可优惠600万元[8] 市场数据与供需 - 环渤海港煤炭库存:2375.91万吨(截至8月16日),较6月初下降23.40%,远超历史同期降幅[8] - 秦皇岛港动力煤价:702元/吨(8月19日),较6月初上涨14.89%[8] - 铁路电煤发运量占比:83.04%(2025年6月),长协政策强化规模壁垒[9] 投资建议 - 重点推荐动力煤标的:兖矿能源、山煤国际、陕西煤业、中国神华等[10] - 炼焦煤标的:潞安环能、平煤股份、山西焦煤等[10]
机构调研、股东增持与公司回购策略周报-20250819
源达信息· 2025-08-19 11:08
机构调研 - 近30天机构调研家数前二十的热门公司包括东鹏饮料、中宠股份、海康威视等,其中12家评级机构家数≥10家[5][16] - 近5天机构调研家数前二十的热门公司包括南微医学、安杰思、金橙子等[5][17] - 新易盛、东鹏饮料、中宠股份和九号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较2023年实现较大增长[5][16] 股东增持 - 2025年8月11-15日发布增持公告的公司中,5家评级机构家数>10家,但增持金额占比均<1%[19][20] - 2025年1月1日-8月15日发布增持公告的251家公司中,67家评级机构家数≥10家,19家增持金额占比>1%[21][22] 公司回购 - 2025年8月11-15日51家公司发布回购公告,10家评级机构家数≥10家,其中保隆科技和富安娜回购金额占比>1%[25][26] - 2025年1月1日-8月15日1,662家公司发布回购公告,364家评级机构家数≥10家,99家回购金额占比>1%[27][28] 资金流向 - 2025年8月11-15日电力设备、电子等行业获得机构资金净流入[35][36] - 2025年7月16日-8月15日非银金融和交通运输行业获得机构资金净流入[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