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银行(601229)

搜索文档
金改前沿|WAIC会场直击:“AI+金融”会碰撞出哪些火花?
新华财经· 2025-07-28 13:08
AI+金融创新应用 - 智能投顾可实时生成个性化资产配置方案并精准预判市场波动 [1] - 数字员工具备解读理财产品条款能力 支付场景实现AI算法"秒级"识别完成 [1] - 具身智能与Agent成为行业新热点 交通银行展示具象化数字员工"小姣" 提供引导及理财产品查询等全流程服务 [2] - 蚂蚁集团推出可支付AI眼镜 通过语音指令及扫码实现便捷支付体验 [2] 金融机构具体实践 - 上海银行推出AI手机银行 采用"对话即服务"模式打破功能壁垒 支持沪语识别且准确率超85% 覆盖转账及养老金管理等十余项高频交易 [3] - 中信证券为员工配备数字分身及专属数字助理 构建"智算底座-大模型中台-业务应用"三位一体人工智能体系 [3] - 数字员工具备全时高效及业务全能特性 重塑金融服务协作范式 [3] 行业影响与认知变革 - AI有效降低金融领域协调成本 推动机构从流程自动化向数据驱动智能决策跃迁 [4] - AI技术通过学习推理与知识迭代形成核心优势 与人工能力形成接续延展关系而非简单替代 [6] - 商业银行需重点解决"如何应用AI"而非"是否应用"问题 需兼顾应用速度与持之以恒的落地策略 [6] 发展挑战与需求 - 金融行业面临算力高成本压力及中小机构技术门槛 需应对监管合规等结构性矛盾 [5] - 通用大模型存在金融专业知识鸿沟 需提升复杂业务逻辑推理能力及金融级安全合规要求 [5] - 需实现AI技术从"能做到"到"做得好"的跨越 构建开放生态惠及更广泛市场主体 [5]
金融智能体走向规模化应用 仍有四项“基本功”不足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8 13:05
金融智能体应用进展 - 金融智能体从概念验证走向规模化应用,部分科技厂商在金融领域的智能体应用解决方案已超过100个[1] - 落地场景从对客辅助工具扩展到授信决策等核心业务场景[1] - 金融业被认为是AI率先落地应用的绝佳行业,因其数字化程度高、数据密度大、应用场景丰富[2] 行业应用案例 - 太保集团在健康险理赔审核、审计数字员工等核心环节推进数字劳动力建设[3] - 蚂蚁集团展示了财富、保险、投研、风控等核心金融场景的智能体demo[3] - 盈米基金上线了"个人基金理财助手""持仓诊断"等一系列金融智能体应用[3] - 奇富科技搭建了授信决策智能体系统,涉及信贷业务全流程[4] 技术架构创新 - 头部银行实现"通用大模型+垂类模型+智能体"技术架构落地[2] - 智能体系统与传统风控系统相比具有三大优势:全流程覆盖、类人操作、大模型驱动[4] - 上海银行推出以"对话即服务"为核心的AI手机银行,覆盖十余项高频交易[5] 行业挑战 - 大模型幻觉问题成为智能体落地应用的最大挑战[6] - 金融知识碎片化问题亟待解决,需要建立高质量数据集[6] - 部分金融机构缺乏将业务需求、算力、模型等协同的工程化实践能力[7] - 智能体落地应用的实效评估体系尚未完善[7] 交互模式变革 - "对话即服务"模式取代传统点选,重塑金融服务本质[5] - AI手机银行能分析用户资产负债、现金流等信息,从数百款产品中快速筛选[5] - 服务模式实现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的转型[5]
银行股再现普涨,已有银行年内涨幅超30%,未来行情如何演绎
北京商报· 2025-07-28 09:56
银行股市场表现 - 7月28日早盘银行股普涨 齐鲁银行盘中涨幅超5% 青岛银行涨超3% 江苏银行涨超2% [1] - 截至7月28日收盘 42家A股上市银行中29家收涨 齐鲁银行涨幅1.94%居前 青岛银行涨1.65% 宁波银行等6家银行涨幅超1% [3] - 2025年A股银行板块稳健上涨 青岛银行等3家年内涨幅突破30% 兴业银行等7家涨幅超20% [3] 上涨驱动因素 - 基本面改善 银行业资产质量提升 不良贷款率下降 拨备覆盖率保持合理水平 经济复苏预期缓解净息差压力 [3] - 杭州银行等4家银行披露业绩快报 均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 3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超10% 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下降或持平 [4] - 政策环境边际改善 降准释放流动性 优化监管考核 为银行业创造更好外部环境 [4] - 估值修复需求推动行情 银行股市净率普遍低于1倍 基本面改善促估值修复 [4] 资金面支撑 - 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因低利率环境增加银行股配置 银行股稳定分红特性契合其需求 [5] - 银行板块作为宽基指数核心权重标的 受益于被动型基金规模扩容 [5] - 主动型基金逐步回补银行股仓位 北向资金二季度以来持续流入银行股 [5] 服务实体经济正向循环 - 银行股价上涨提升市值和市场形象 降低股权融资成本 减少增发配股对股东稀释 [6] - 良好资本市场表现增强银行信用形象 有利于发行二级资本债等资本工具 [6] - 部分银行可转债触发强赎条款 加速转股补充核心资本 增强信贷扩张能力 [7] 未来走势展望 - 银行板块或呈现结构性行情 宏观经济稳中向好支撑基本面改善逻辑 [7] - 资产质量优良 盈利能力强 数字化转型领先的大型银行和优质城商行具配置价值 [7] - 区域性银行中受益于地方经济发展 风险控制能力强的银行值得关注 [7] - 2025年下半年板块或震荡上行 低估值股份制银行和优质区域性银行获更多关注 [7]
固收专题报告:信用赎回可控,把握波段机会
财通证券· 2025-07-28 03: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反内卷政策影响大宗商品价格冲击通胀预期,债市大幅调整,信用债收益率随利率上行,信用利差多走阔,二永债波动大,利差上行幅度高;机构方面,基金大幅净卖出,保险公司加大买入,银行理财相对稳定,机构久期交易热度不低,中长久期交易占比仍处较高水平 [2] - 现在谈负反馈为时尚早,概率极低,2023 年以来典型市场调整未形成明显负反馈,市场应对能力提升,且理财配置注重流动性,有能力应对市场波动,稳住理财可止住市场负反馈关键一环 [3] - 资产荒格局未变且加剧,银行体系资金无处可去,利率或短期调整但不支持持续大幅调整,利率企稳信用大概率企稳,信用利差进一步压降难度提高,震荡概率更高,需把握阶段性波段机会 [4] - 把握票息资产,长端兼顾票息与波段操作;交易型策略关注中长久期二永债,配置型策略关注城投债下沉,超长债等待波段操作机会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回顾:大幅回调,二永债利差显著走阔 - 市场表现:本周信用债市场大幅回调,信用利差走阔,股市走强债市回调,信用债收益率整体上行,中长久期二永债表现明显,10Y 二永债回调高达 14.5bp,信用利差整体走阔,二永债上行多,部分等级中长久期票据、企业债和城投债利差略有收窄 [10] - 保险继续配置,基金大规模卖出:保险公司信用债配置强,本周持续净买入 125.63 亿元,环比增长 38.7%,5 年以上超长久期信用债净买入量 67.5 亿元;基金大幅卖出信用债 225.78 亿元,5Y 内净卖出 127.38 亿元,5Y 以上净卖出 74.74 亿元 [18] - 成交占比:低评级成交占比下降,城投、产业、二永债中长久期成交占比仍处高位;城投债 3 年以下交易占比基本持平,3 - 5Y 成交占比环比降 2 个百分点,5 年以上升 2 个百分点;产业债 1 年以内占比降 1 个百分点,1 - 3Y 降 2 个百分点,3 - 5Y 升 3 个百分点;二永债 1 年以内交易占比降 1 个百分点,1 - 3Y 升 2 个百分点,3 - 5Y 降 3 个百分点;非金信用债低评级成交占比下降,城投债 AA(2)及以下、产业债 AA 及以下、二永债 AA 及以下成交占比环比分别降 1、1、3 个百分点 [28][30] 市场展望:赎回可控,把握波段机会 - 赎回可控,把握波段机会:反内卷政策使大宗商品期货价格上涨,影响市场通胀预期,南华工业品指数上涨且对 PPI 有前瞻性预测影响,利率互换指标显示市场通胀预期改变;现在谈负反馈为时尚早,理财配置注重流动性,有能力应对市场波动可止住负反馈关键一环;本周资金面周四收紧,或因银行负债端问题,大行存贷差低使资金利率稳定性下降,依赖央行流动性投放,央行投放错位会冲击资金利率;资产荒格局未变且加剧,利率或短期调整但不支持持续大幅调整,利率企稳信用大概率企稳,信用利差进一步压降难度提高,震荡概率更高,需把握阶段性波段机会 [31][38][41] - 科创债继续为市场贡献净融资:7 月非金信用债融资表现好,净融资达 3479 亿元超前两年 7 月水平;长久期信用债供给增加,7 月发行期限环比下降,发行拉久期仍有空间 [57][59] 信用买什么 - 交易看高等级二永,票息看弱资质城投:短端二永债比价为正,中长端二永普信比价为负,建议高等级交易策略关注二永债,低等级票息策略关注城投债;短端 AAA 二级资本债和中票比价优势为正,长端 AAA 二级资本债与中票比价在 0 附近震荡;短城投中票比价为正,长端低等级快速回升,处于历史中枢水平,城投较中票比价仍有优势 [62][64] - 普信票息更占优:城投债 2.3%以上估值占比 19.8%,非金产业债 10.8%,二永债 6.8%,普信择券空间更广;城投债长端兼顾票息与波段操作,短久期高票息品种可继续参与;产业债方面,房企关注地方重要国有房企,非房主体关注民生银行、冀中能源、渤海银行等 [68][70][72] - 一级发行情况统计:展示各类信用债周度净融资及累计净融资、城投债分区域净融资情况、产业债分行业净融资情况、各类信用债发行期限占比、本周产业债和城投债超长债发行主体情况、各类信用债投标倍数占比、非金信用债取消发行和推迟发行情况等 [77][78][82] - 二级估值变动细节:展示公募城投债、产业债信用利差周度变动,重要城投主体、银行二永债、地产债发行人收益率情况等 [88][89][90]
上海银行AI手机银行亮相人工智能大会:让金融服务“可感可触”
全景网· 2025-07-28 01:59
核心观点 - 上海银行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推出全新AI手机银行,以"对话即服务"为核心,重新定义银行服务入口,并凭借"服务找人"能力和适老化设计成为大会焦点 [1][2][3] - AI手机银行通过技术底座和实践验证,显著提升服务效能,包括业务办理转化率提升10个百分点,线上问题解决率提高,人工服务依赖降低,以及老年客群线上使用活跃度增长 [4] - 公司未来将持续深化AI在金融场景的创新,推动手机银行从"功能工具"向"智能伙伴"升级,并链接政务、医疗、教育等生活场景,提供综合服务 [5][6] 产品创新 - AI手机银行采用"对话即服务"的交互模式,用户通过文字或语音输入需求即可完成业务办理,覆盖转账还款、理财咨询、养老金管理等十余项高频交易 [2] - 系统能够分析用户资产负债、现金流、风险偏好等信息,从数百余款理财产品中精准推荐,并提供专业解读,操作流畅度堪比与专业银行顾问面对面交流 [2] - 通过"智能预判"功能,系统可主动挖掘用户潜在需求,例如在养老金发放日推送详细信息及网点预约服务 [3] - 针对老年用户推出沪语模式,支持"听""说"全流程沪语交互,解决方言沟通障碍 [3] 服务生态 - 公司联合社区打造超300家"美好生活工作室",围绕老年客群"医、食、住、行、康、娱、游、学"需求,提供健康讲座、文化体验等线下活动,构建"场景嵌入"的综合服务生态 [3] - 未来将以AI为纽带链接政务、医疗、教育等生活场景,提供"不止于金融"的综合服务,让AI手机银行成为客户"身边的金融顾问" [6] 技术架构 - AI手机银行采用"分层架构+模块化设计"构建核心技术底座 [4] - 开发工艺从瀑布式流程转向"能力定义→模型训练→测试→持续运营"的数据驱动闭环 [4] - 融合大模型与金融、通用知识,通过思维链训练提升问题解决率 [4] 未来规划 - 公司将深化大模型在垂直领域的训练,注入监管法规、产品参数等专业知识,减少"幻觉"问题 [5] - 搭建用户反馈闭环,通过真实交互数据迭代模型能力,完善多模态意图识别体系 [5] - 围绕"对话即服务"深化LUI(语言用户界面)布局,推动手机银行从"功能工具"向"智能伙伴"升级 [6]
13家公司重要股东开启增持模式 累计增持14.71亿元(附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7-28 01:42
股东增持减持概况 - 近5个交易日共有13家公司获重要股东增持,累计增持数量达3.41亿股,增持金额合计14.71亿元 [1] - 同期共有127家公司重要股东涉及减持,合计减持金额75.89亿元 [1] - 增持金额在千万元以上的有9家,其中光大银行增持金额最高达11.18亿元,鞍钢股份和杰瑞股份分别以7682.23万元和5850.59万元位列第二、第三 [1] 增持公司板块及行业分布 - 近5个交易日重要股东增持股全部为主板公司,增持金额合计14.71亿元 [1] - 行业分布显示,基础化工和机械设备行业各有3家公司获增持,成为增持最集中的行业 [1] 增持公司市场表现 - 获股东增持个股近5日平均上涨3.65%,表现强于同期沪指 [1] - 凯龙股份、柳工、东鹏控股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4.81%、9.85%、7.38% [1] - 上海银行、光大银行跌幅居前,分别下跌5.71%、3.29% [1] 增持公司资金流向及业绩 - 股东增持股中,柳工和上海银行近5日净资金流出居前,分别流出3.80亿元和1.68亿元 [2] - 公布上半年业绩预告的5家增持公司中,3家预增,安通控股预计净利润中值为5.15亿元,同比增幅达234.42% [2] 增持公司详细数据 - 光大银行获增持2.64亿股,金额11.18亿元,近5日下跌3.29% [2] - 鞍钢股份获增持3193.00万股,金额7682.23万元,近5日上涨3.28% [2] - 杰瑞股份获增持159.42万股,金额5850.59万元,近5日上涨2.19% [2] - 凯龙股份获增持500.00万股,金额5300.63万元,近5日上涨14.81% [2] - 安通控股获增持1473.06万股,金额4595.95万元,近5日上涨3.28% [2] - 东鹏控股获增持650.00万股,金额3484.00万元,近5日上涨7.38% [2] - 华谊集团获增持400.83万股,金额3307.35万元,近5日上涨0.58% [2] - 钒钛股份获增持1096.28万股,金额2838.05万元,近5日上涨6.77% [2] - 柳工获增持110.32万股,金额1042.80万元,近5日上涨9.85% [2] - 康普顿获增持42.34万股,金额497.62万元,近5日下跌2.74% [2] - 上海银行获增持44.00万股,金额457.60万元,近5日下跌5.71% [2] - 太原重工获增持79.77万股,金额216.18万元,近5日上涨5.62% [3] - 万华化学获增持0.50万股,金额29.75万元,近5日上涨5.46% [3]
本周聚焦:银行理财2025H1半年报:存续规模达30.67万亿,母行代销占比降至65%左右
国盛证券· 2025-07-27 06:5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关税政策或冲击出口,但中长期国内扩张性政策有望落地托底经济,银行板块受益政策催化,顺周期主线个股或有α,红利策略有持续性 [9] - 顺周期策略下关注宁波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常熟银行;红利策略下关注上海银行、招商银行、江苏银行、渝农商行、沪农商行,以及基本面积极变化的重庆银行 [9] 各部分总结 2025上半年理财市场运行情况 - 规模: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30.67万亿元,同比增长7.53%,现金管理类产品存续规模6.4万亿元,同比下降14.55% [1] - 市场格局:截至二季度末,32家理财公司产品存续规模占比89.61%,较上年末提升1.8pc,理财产品净值化推进加剧市场马太效应 [2] - 资产配置:截至二季度末,理财产品以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为主,合计占比80.4%,较上年末下降1.4pc,债券占比41.8%,较上年末下降1.7pc,信用债占比下降,利率债占比提升,同业存单占比下降,现金及银行存款占比提升,公募基金配置比例提升1.3pc至4.2% [3] - 理财收益:2025上半年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2.12%,较2024年下降53bp,收益率自2023年以来持续下行 [4] - 理财代销:截至2025年6月末,569家机构代销理财公司产品,较年初增加7家,母行代销金额占比降至65%左右 [5][8] 重点数据跟踪 权益市场跟踪 - 交易量:本周股票日均成交额18489.02亿元,环比上周增加3025.15亿元 [10] - 两融:余额1.94万亿元,较上周增加1.96% [10] - 基金发行:本周非货币基金发行份额276.04亿元,环比上周增加61.20亿元,7月以来发行925.76亿元,同比增加390.93亿元,其中股票型282.73亿元,同比增加231.01亿元,混合型85.31亿元,同比增加54.03亿元 [10] 利率市场跟踪 - 同业存单:本周发行规模5156.90亿元,环比上周减少4307.90亿元,当前余额20.75万亿元,较6月末减少3657.80亿元,本周发行利率1.61%,环比上周减少1bp,7月发行利率1.61%,较6月减少5bps [11] - 票据利率:本周半年国有大行+股份行转贴现平均利率0.74%,环比上周下降10bps,7月平均利率0.86%,环比6月下降20bps,本周半年城商行银票转贴现平均利率0.90%,环比上周下降10bps,7月平均利率1.02%,环比6月下降20bps [11]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本周平均为1.71%,环比上周增加4bps [11] - 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规模:本周新发行2054.40亿元,环比上周增加440.16亿元,年初以来累计发行25943.86亿元 [11] - 特殊再融资债发行进度:本周新发行118.65亿元,平均利率2.08%,全年累计发行18304.35亿元 [11] 本周聚焦 相关图表 - 展示理财产品存续情况、平均年化收益率、资产配置情况、理财公司代销机构数量和母行代销金额占比情况等图表 [15][16][18] 主要新闻 - 央行公布二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本外币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等数据 [25] - 央行和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意见加强金融服务农村改革 [25] - 财政部公布2025年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和税收收入情况 [26] 主要公告 - 多家银行有债券发行、人事变动、业绩快报、诉讼、分红、授信等公告 [27][28][29] 附:周度数据跟踪 - 各地区已发行特殊再融资债规模及平均利率 [34] - 本周金融板块表现 [35] - 金融涨跌幅前10个股情况 [37] - 银行票据转贴价格走势 [39] - 资金市场利率近期趋势 [42] - 3个月期同业存单发行利率走势(分评级) [48] - 股票日均成交金额和两融余额 [44] - 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规模 [46] - 银行转债距离强制转股价空间 [49] - 各类银行同业存单发行情况 [50] - 非货币基金发行情况 [52] - 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发行情况 [54] - 银行板块部分个股估值情况 [55] - 券商板块及部分个股估值情况 [56] - 保险股P/EV估值情况 [57]
又一银行公告!10名董监高,集体增持!
券商中国· 2025-07-27 02:17
上海银行管理层增持行动 - 上海银行10名董事、监事及高管在7月23日至25日期间以自有资金合计买入44万股A股股票,成交价格区间为每股10.46元至10.7元,合计耗资460.24万元至470.8万元 [1][3] - 增持主体承诺将所购股票锁定两年,其中党委书记顾建忠买入10万股(金额超百万元),行长施红敏、副行长俞敏华和胡德斌分别买入6.5万股、5.5万股和5万股 [4] - 此次是顾建忠4月出任党委书记后的首次中高层集体增持,其董事长任职资格尚待核准 [6][7] 上海银行经营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5.97亿元(同比+3.85%),归母净利润62.92亿元(同比+2.30%),资产规模达3.27万亿元(较上年末+1.37%),不良贷款率1.18%与上年末持平 [5] - 2024年该行股价全年涨幅近70%,2025年初至7月25日累计上涨16.05%,但7月7日至25日期间股价回调8.66% [8][9] 银行业增持动态 - 2025年已有兰州银行、江苏银行等多家上市银行管理层实施增持,如江苏银行董高监及中层干部4-7月累计增持2164.8万股(金额2427.82万元) [10][11] - 机构股东增持案例包括:中信金融资产增持光大银行股份至8%,苏州国发集团超额完成3亿元增持计划(实际增持1.18亿股/8.56亿元) [12][13][14] - 华夏银行、成都银行等部分银行因股价超限导致增持计划未落地,如成都银行实控人拟增持价格上限17.59元/股,但股价长期高于该水平 [15][16][18][19] 银行板块市场表现 - 2025年银行股延续上涨趋势,资金持续流入推动多家银行股价创新高,成都银行市净率突破1倍成为继招行、杭州银行后第三家破净银行 [17][20] - 中金研报指出AH银行股市净率仍低于十年均值水平,认为阶段调整属合理现象 [22]
上海银行: 上海银行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材料
证券之星· 2025-07-25 16:37
公司治理结构改革 - 公司拟撤销监事会并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承接监事会职权以优化治理结构[4] - 章程修订依据包括《公司法》《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等法律法规及监管要求[4] - 修订涉及公司章程及其附件共18处条款调整包括总则股份转让股东权利等章节[5][6][7][8][9][10][11][12] 股东大会安排 - 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定于8月8日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召开[3][4] - 会议将审议撤销监事会及章程修订两项特别决议事项需三分之二表决权通过[2][4] - 股东需提前两个工作日登记发言主题应与提案相关并包含持股信息[2] 股东权利与义务 - 股东享有知情权发言权质询权表决权等权利但逾期股东或质押超50%股权的股东暂停表决权[1][2] - 股东需遵守资金来源合规性要求不得以委托资金债务资金等非自有资金入股[11][12] - 主要股东质押股份需事前备案董事会可基于公司治理等因素否决备案[11][12] 表决与提案机制 - 股东大会采用记名投票每股份享一票表决权未填票视为弃权[2] - 单独或合计持股3%以上股东可提交提案持股10%以上股东可请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4][10] - 网络投票系统确认的股东身份具有同等效力视为现场出席[12]
上海银行(601229) - 上海银行关于部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买入公司股票的公告
2025-07-25 11:30
董监高增持 - 2025年7月23 - 25日部分董监高从二级市场买入A股,价格10.46 - 10.70元/股[3] - 顾建忠等8人分别买入一定数量股票,给出变动后持股数[3] - 所购股票自买入日起锁定两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