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富联(601138)

搜索文档
9月25日银河99(000959)指数跌0.09%,成份股山东黄金(600547)领跌
搜狐财经· 2025-09-25 09:45
银河99指数表现 - 指数报收7671.42点 单日下跌0.09% 成交额3590.77亿元 换手率0.46% [1] - 成份股中37家上涨 浪潮信息领涨9.99% 60家下跌 山东黄金领跌4.75% [1] 十大成份股详情 - 农业银行权重11% 最新价6.61元 上涨0.61% 总市值23133.88亿元 银行行业 [1] - 工商银行权重10.25% 最新价7.38元 下跌1.20% 总市值26302.78亿元 银行行业 [1] - 中国石油权重9.03% 最新价8.14元 上涨0.12% 总市值14897.91亿元 石油石化行业 [1] - 中国银行权重7.38% 最新价5.24元 下跌0.76% 总市值16883.93亿元 银行行业 [1] - 中国建筑权重4.08% 最新价5.47元 下跌1.08% 总市值2260.23亿元 建筑装饰行业 [1] - 招商银行权重3.49% 最新价40.82元 下跌1.21% 总市值10294.74亿元 银行行业 [1] - 中国平安权重3.33% 最新价55.09元 下跌0.36% 总市值9975.50亿元 非银金融行业 [1] - 工业富联权重3.33% 最新价68.46元 下跌0.25% 总市值13594.91亿元 电子行业 [1] - 贵州茅台权重2.70% 最新价1439.00元 下跌0.21% 总市值18020.17亿元 食品饮料行业 [1] - 兴业银行权重2.52% 最新价20.21元 下跌0.15% 总市值4277.01亿元 银行行业 [1] 资金流向分析 - 指数成份股主力资金净流入4.93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出27.37亿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22.45亿元 [1] - 浪潮信息主力净流入17.57亿元 占比16.97% 游资净流出10.17亿元 占比9.82% 散户净流出7.40亿元 占比7.15% [2] - 新易盛主力净流入12.34亿元 占比5.92% 游资净流出8.49亿元 占比4.07% 散户净流出3.86亿元 占比1.85% [2] - 宁德时代主力净流入11.39亿元 占比6.24% 游资净流出3.41亿元 占比1.87% 散户净流出7.98亿元 占比4.37% [2] - 赛力斯主力净流入10.72亿元 占比11.72% 游资净流出8.86亿元 占比9.69% 散户净流出1.86亿元 占比2.03% [2] ETF产品表现 - 食品饮料ETF(515170)近五日下跌2.03% 市盈率20.26倍 份额减少6300万份至86.4亿份 主力净流出1972.9万元 估值分位18.99% [4] - 游戏ETF(159869)近五日上涨0.06% 市盈率47.76倍 份额增加1900万份至58.7亿份 主力净流出669.1万元 估值分位70.35% [4]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近五日上涨13.01% 份额增加1.5亿份至9.6亿份 主力净流出8789.1万元 [4] - 云计算50ETF(516630)近五日上涨5.99% 市盈率125.24倍 份额增加300万份至3.6亿份 主力净流出1077.1万元 估值分位91.75% [5]
新“新三样”来了!为什么是它们?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03:12
核心观点 - 机器人、人工智能和创新药正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引擎 取代传统出口"新三样" [1] - 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突破25% 超越金融和地产总和 [1] - 新"新三样"符合技术密集、高附加值的特征 能突破传统产业内卷化困境 [1] 机器人行业 - 人形机器人被视为继电脑、手机、新能源车后的下一代智能终端 [2] - 汇川技术市值超2000亿 三协电机首日涨幅达785% [2] - 宇树科技和智元机器人等未上市企业获资本追捧 [2] - 产业链进入全球第一梯队 拥有全球最大市场且零部件国产化持续突破 [3] - 高端伺服电机等核心零部件仍需进口 [3] 人工智能行业 - 千亿市值公司包括寒武纪、工业富联、海光信息 专注AI算力芯片和基础设施 [2] - 光模块企业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因大模型需求爆发业绩增长 [2] - 行业处于"并跑"状态 计算机视觉和语音识别等应用层具备竞争力 [3] - 底层芯片和框架生态仍是发展短板 [3] 创新药行业 - 恒瑞医药市值逼近5000亿 药明康德、翰森制药、信达生物市值均超千亿 [2] - 创新药获全球市场认可 商业模式从烧钱转向赚钱 [2] - 行业从"跟跑"向"并跑"迈进 出海交易额爆发式增长 [3] - 靶点发现和基础研究转化仍是主要挑战 [3] 产业竞争优势 - 超大规模市场提供场景红利 [3] - 具备强大的工程化产业化能力 [3] - 政策环境持续优化 [3] - 关键环节存在"卡脖子"风险 可能制约产业升级 [3] 发展方向 - 需构建数据开放生态和优化审评审批流程 [3] - 加大算力基础设施投入 [3] - 聚焦跨学科人才培养和长期资本投入底层研发 [3] - 通过"监管沙盒"机制为创新提供试错空间 [3]
新“新三样”来了!为什么是它们?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03:04
文章核心观点 - 机器人 人工智能和创新药正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新三样" 接过经济增长的接力棒 [1] - 新"新三样"的崛起源于国际科技竞争需求及国内经济增长逻辑转向新质生产力驱动 [1] - 资本已通过股价表现和政策扶持对硬科技赛道投下信任票 硬科技是未来十年最大确定性 [4] 机器人领域 - 人形机器人被视为继电脑 手机 新能源车后下一个可能改变世界的智能终端 [2] - 汇川技术市值超2000亿 三协电机首日涨幅超785% 宇树科技和智元机器人等未上市企业受资本追捧 [2] - 产业链进入全球第一梯队 市场全球最大且零部件国产化突破 但高端伺服电机等核心部件仍需进口 [2] 人工智能领域 - 千亿市值公司涌现 "纪联海"(寒武纪 工业富联 海光信息)专注AI算力芯片与基础设施 上半年订单饱和业绩爆发 [2] - "易中天"(新易盛 中际旭创 天孚通信)光模块企业因大模型需求带动业绩股价双爆发 [2] - 处于"并跑"状态 计算机视觉和语音识别等应用层领先 但底层芯片与框架生态仍是短板 [3] 创新药领域 - 恒瑞医药市值逼近5000亿 药明康德 翰森制药 信达生物市值均超千亿 [2] - 创新药企从"烧钱"转向"赚钱" 出海交易额爆发式增长显示国际研发认可 [2] - 整体从"跟跑"向"并跑"迈进 靶点发现和基础研究转化仍是挑战 [3] 产业整体态势 - 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突破1/4 超越金融和地产总和 [1] - 三大赛道具备技术密集 高附加值特性 可突破传统产业内卷困境 [1] - 优势包括超大规模市场场景红利 强大工程化能力及优化政策环境 但关键环节存在"卡脖子"风险 [3]
电子行业半年报:超七成公司盈利 寒武纪、士兰微等扭亏为盈
新华财经· 2025-09-24 23:25
行业整体表现 - 申万电子行业485家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合计18622.83亿元,同比增长22.11% [1][2] - 归母净利润合计862.65亿元,同比增长33.09% [1][2] - 近八成公司营收实现同比增长,超七成公司实现盈利 [1][6] - 寒武纪、士兰微等三十余家企业实现扭亏为盈 [1][7] 营收领先企业 - 工业富联营收3607.6亿元位列行业第一 [3][4] - 立讯精密营收1245.03亿元位列第二 [3][4] - 京东方A营收1012.78亿元位列第三 [3][4] - TCL科技(856.62亿元)和华勤技术(839.39亿元)分列第四、五位 [3] 净利润领先企业 - 工业富联归母净利润121.13亿元位居榜首 [5][6] - 立讯精密66.44亿元位列第二 [5] - 京东方A32.47亿元位列第三 [5] - 北方华创(32.08亿元)和中芯国际(23.01亿元)进入前五 [5][6] 高增长企业 - 寒武纪营收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增速居行业首位 [4] - 南极光营收3.98亿元,同比增长244.67% [10] - 南极光归母净利润0.73亿元,同比增长982.43% [10] 毛利率表现 - 行业平均销售毛利率25.71%,同比下降0.37个百分点 [1][8] - 芯动联科毛利率86.54%位居行业第一 [8][9] - 臻镭科技(84.54%)、莱特光电(74.72%)等5家公司毛利率超70% [8][9] - 合力泰、南极光、和辉光电等公司毛利率同比涨幅显著 [1][8] 细分领域亮点 - 南极光背光显示模组产品毛利率提升26.83个百分点至28.31%,主要受益于Switch2背光源模组出货量提升 [10] - 寒武纪预计2025年全年营业收入达50-70亿元,持续拓展人工智能应用市场 [4]
【读财报】电子行业半年报:超七成公司盈利 寒武纪、士兰微等扭亏为盈
新华财经· 2025-09-24 23:18
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 申万电子行业485家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合计18622.83亿元 同比增长22.11% [1] - 归母净利润合计862.65亿元 同比增长33.09% [1] - 近八成公司营收实现同比增长 过半企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 - 超七成公司上半年实现盈利 [6] 头部企业营收表现 - 工业富联以3607.6亿元营收位居行业第一 [3][4] - 立讯精密营收1245.03亿元 京东方A营收1012.78亿元 均超千亿元 [3][4] - 营收前十企业包括TCL科技(856.62亿元)、华勤技术(839.39亿元)、歌尔股份(375.49亿元)等 [3] 盈利能力突出企业 - 工业富联归母净利润121.13亿元 领先优势明显 [5][6] - 立讯精密归母净利润66.44亿元 京东方A为32.47亿元 [5] - 北方华创(32.08亿元)、中芯国际(23.01亿元)、胜宏科技(21.43亿元)等企业净利润表现突出 [5][6] 扭亏为盈企业情况 - 寒武纪、士兰微等三十余家企业实现扭亏为盈 [1] - 寒武纪上半年营收28.81亿元 同比增长4347.82% [4] - 其他扭亏企业包括深天马A(174.75亿元)、士兰微(63.36亿元)、福日电子(53.33亿元)等 [7] 毛利率表现分析 - 行业平均销售毛利率25.71% 同比下降0.37个百分点 [8] - 芯动联科毛利率86.54%位居行业第一 同比上升5.36个百分点 [8][9] - 臻镭科技(84.54%)、莱特光电(74.72%)、华峰测控(74.70%)等公司毛利率超70% [8][9] - 合力泰、南极光、和辉光电等公司毛利率同比涨幅较大 [1][8] 高增长企业案例 - 寒武纪预计2025年全年营业收入50-70亿元 [4] - 南极光营业收入3.98亿元 同比增长244.67% [12] - 南极光归母净利润0.73亿元 同比增长982.43% 毛利率提升26.83个百分点至28.31% [12]
侃股:大盘股更受青睐是大势所趋
北京商报· 2025-09-24 12:11
市场趋势变化 - 市场偏好从题材炒作转向业绩与成长性 行业龙头因深厚壁垒、稳定现金流和抗风险能力获得机构与散户共同认可 股价呈现慢牛走势且中长期收益显著[1] - 养老金及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持续入场 机构投资者话语权提升 重塑市场偏好取向 长线资金更青睐业绩可预期且质地坚实的价值投资标的[1] - 行业龙头在技术积淀、品牌壁垒与规模效应上优势显著 存量竞争中更能获取利润优势 为股价稳健上行奠定基础[1] 投资策略影响 - 投资者选股思路从关注涨停板转向聚焦业绩报表中的利润与成长性 价值投资理念深化 体现市场成熟化及对可持续增长的内在要求[2] - 大盘股成为牛股的概率显著提升 但非充分必要条件 投资者应避免唯大盘股不买的观念 需以业绩与成长性为首要条件[2] - 大盘股整体含金量优于小盘股 但小盘股若持续业绩增长亦可能成长为大盘股 其股价涨幅或超越同期大盘股 优质公司不分流通盘大小均有价值[2] 投资者行为建议 - 中小投资者需学习上市公司相关知识 包括新科技、财务报表研读及企业经营管理常识 若处于弱势可通过买入公募基金间接投资股市[3]
电子行业资金流入榜:通富微电等60股净流入资金超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09:31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9月24日上涨0.83% [1] - 申万行业分类中28个行业上涨 电力设备行业涨幅2.88%居首 电子行业涨幅2.76%位居第二 [1] - 银行、煤炭、通信行业分别下跌0.36%、0.29%、0.01% [1]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入197.25亿元 [1] 行业资金流向 - 14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 电子行业净流入130.46亿元居首 计算机行业净流入50.21亿元次之 [1] - 17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 汽车行业净流出20.64亿元最多 通信行业净流出16.70亿元 公用事业、食品饮料、银行等行业也有较多净流出 [1] 电子行业个股表现 - 电子行业467只个股中393只上涨 13只涨停 73只下跌 [2] - 行业资金净流入个股253只 其中60只净流入超亿元 [2] - 通富微电净流入12.73亿元居首 北方华创净流入12.15亿元 中芯国际净流入11.37亿元 [2] - 资金净流出超亿元个股16只 和而泰净流出17.98亿元最多 工业富联净流出12.27亿元 胜宏科技净流出11.00亿元 [2][3] 电子行业资金流入榜单 - 通富微电涨停 换手率6.30% 主力资金流入127306.05万元 [2] - 北方华创涨停 换手率2.59% 资金流入121549.78万元 [2] - 中芯国际上涨5.03% 换手率7.31% 资金流入113747.46万元 [2] - 长电科技上涨5.10% 换手率10.35% 资金流入91959.35万元 [2] - 深科技涨停 换手率8.72% 资金流入91688.91万元 [2] 电子行业资金流出榜单 - 和而泰上涨1.47% 换手率32.53% 主力资金流出179794.75万元 [3] - 工业富联下跌3.16% 换手率0.99% 资金流出122743.37万元 [3] - 胜宏科技下跌2.10% 换手率5.10% 资金流出109990.87万元 [3] - 沪电股份下跌4.43% 换手率3.11% 资金流出50941.68万元 [3] - 沃尔核材上涨1.40% 换手率21.52% 资金流出41561.72万元 [3]
924一周年观察,科技股成主线,工业富联等晋级A股前十
全景网· 2025-09-24 06:46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总市值从70.79万亿元增至103.92万亿元 增加33.13万亿元 [2] - 1435只个股股价翻倍 3只股票涨幅超过10倍 38只股票涨幅超过500% 2987只股票涨幅超50% [2] - 累计成交额、平均单日成交额和单日成交额最大值均较行情启动前翻倍增长 [2] 行业表现 - 电子、综合、传媒三大行业涨幅分别为203.35%、177.08%、129.05%领跑市场 [2] - 科技创新领域成为最大赢家 AI算力需求爆发和国产替代加速推动资金向科技领域倾斜 [2] - 传统周期性板块未突破去年10月8日高点且未跑赢指数 [2] 龙头公司表现 - A股万亿市值企业从9家增至13家 新增宁德时代、工业富联、招商银行和中芯国际 [3] - 工业富联市值增加超万亿元 涨幅接近300% 成功晋级A股前十 [3] - 工业富联业务转型为AI服务器全球领军企业 深度绑定AI大模型训练和推理需求 [3] 市场特征 - 市场呈现政策托底、业绩驱动的慢牛特征 波动率较2020年行情下降20% [4] - 政策通过结构性工具精准支持科技与实体经济 避免流动性大水漫灌 [4] 机构观点 - AI、高端制造等高景气赛道仍有广阔上涨空间 科技牛行情有望延续 [5] - 高盛预测超10万亿元潜在资金将逐步入市 科技板块配置比例仍有15%提升空间 [5] - 科创板分层机制优化和并购重组活跃度提升 政策红利将持续释放 [6]
国产光刻机加速发展,消费电子ETF(561600)涨超1%
新浪财经· 2025-09-24 03:46
光刻机技术突破 - 深圳稳顶聚芯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首台高精度步进式光刻机(Stepper)正式完成组装调试并出厂交付 该设备属于WS180i系列[1] - 该设备精准针对化合物半导体和高端光电器件制造领域 与制造先进手机和电脑CPU的极紫外(EUV)光刻机形成差异化战略[1] 消费电子指数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24日11:22 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931494)强势上涨1.47%[1] - 成分股长盈精密(300115)上涨11.54% 通富微电(002156)上涨10.00% 澜起科技(688008)上涨9.13%[1] - 消费电子ETF(561600)上涨1.18% 最新价报1.29元[1] - 截至2025年9月23日 消费电子ETF近1周累计上涨6.97%[1] 指数成分结构 - 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选取50只业务涉及元器件生产、整机品牌设计及生产等消费电子相关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1] - 截至2025年8月29日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4.8%[2]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寒武纪(688256)、立讯精密(002475)、中芯国际(688981)、工业富联(601138)、京东方A(000725)等[2] 权重股涨跌情况 - 中芯国际(688981)上涨4.79% 权重占比8.04%[4] - 豪威集团(603501)上涨4.77% 权重占比4.99%[4] - 兆易创新(603986)上涨5.24% 权重占比3.84%[4] - 澜起科技(688008)上涨9.13% 权重占比4.31%[4] - 立讯精密(002475)下跌1.66% 但权重占比最高达8.06%[4] - 工业富联(601138)下跌2.85% 权重占比3.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