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600918)

搜索文档
中泰证券收盘上涨1.64%,滚动市盈率48.71倍,总市值475.26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05 10:42
股价与估值表现 - 8月5日收盘价6.82元 单日上涨1.64% 滚动市盈率48.71倍 总市值475.26亿元 [1] - 市盈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31.25倍及行业中值25.59倍 在行业中排名第39位 [1][2] 行业对比数据 - 证券行业平均市净率1.62倍 行业中值市净率1.30倍 [2] - 华泰证券市盈率10.76倍最低 总市值1796.43亿元最高 中国银河市净率1.70倍最高 [2]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股东户数111,882户 较上次减少186户 [1] - 户均持股市值35.28万元 户均持股数量2.76万股 [1] 业务构成与荣誉 - 主营业务涵盖投资银行/财富管理/机构业务等八大领域 [1] - 2024年获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奖二等奖1项 三等奖2项 [1] 最新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5.45亿元 同比微增0.23% [1] - 净利润3.70亿元 同比增长11.61% [1]
【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中泰证券:坚持“三个融入”增强文化赋能 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齐鲁晚报· 2025-08-05 09:16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系统化学习宣导和实践机制 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深度融入思想建设 经营发展和制度执行 显著提升政治引领力 市场竞争力和内部执行力 [1][2][4][5][7][8][9] 思想建设 - 构建"一计划 三带动 六结合"学习机制 实现全员覆盖 党委班子领学促学 [2] - 采用线上线下多维宣传 网络课程培训超4万人次 投资者教育活动10余场 主流媒体刊发报道20余篇 [2] - 中层以上人员开展宣讲200余场 举办演讲比赛 案例评选等文化活动 [4] - 打造文化展厅和职工书屋 举办阅读活动十余场 累计参与超万人次 [5] 经营发展 - 2024年A股IPO过会单数行业第5 发行单数行业第6 投行和债券业务评价均获A类 [7] - 签约22个帮扶县实施多元帮扶项目 连续四年获"山东社会责任企业"称号 [8] - 风险资产余额和占比实现双下降 子公司万家基金和中泰资管主动管理产品长期业绩行业前列 [8] - 2024年为240余家企业提供股债融资超1500亿元 2025年1月保荐海博思创科创板成功上市 [8] 制度机制 - 将文化建设纳入公司章程 战略和考核体系 2024年党委召开6次文化建设会议研究30余项议题 [9] - 打造"红心如磐"党建品牌及"中泰财富"等业务品牌 举办"共成之行"系列品牌活动 [9] - 建立荣誉体系评选500余个优秀团队和个人 将文化理念作为干部选任关键要素 [9]
又有明星分析师离任,券商卖方掀起“转会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5 08:52
核心观点 - 中泰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谢鸿鹤离任 反映券商研究业务收入下滑及行业人才流动加速趋势 [2] - 2024年中泰证券分仓佣金收入同比下滑44.30%至2.71亿元 行业排名下降5位至第18名 [4] - 2025年上半年证券行业分析师净流出184人 涉及52家券商 人才流动主要受高薪挖角、监管变化及行业竞争加剧影响 [7][8] 公司经营状况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7.23亿元 同比增长80.09% 主要受益于财富管理、投资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收入增长 [5] - 研究业务覆盖20余个行业 2024年发布研究报告3758篇 新财富评比中银行业和电子行业均获第3名 [4] - 研究所人员规模200余人 研究员超100名 2025年第三季度分析师人数增至115人(年初为106人) [5] 行业人才动态 - 截至2025年6月底证券行业分析师5829人 较2024年底增加53人 但增速较过去两年(年增700-900人)明显放缓 [7] - 上半年超220名分析师更换任职机构 33家券商合计净流出184人 中小型券商面临人才竞争压力 [8] - 行业马太效应加剧 中小券商需通过差异化竞争优势吸引人才 [8][9] 业务转型方向 - 公募降费改革推动研究业务转型 中泰证券计划强化产业研究、智库研究及内部赋能 [4] - 研究佣金收入体量保持稳定 行业排名变动较小 中小券商仍具备人才吸引力基础 [8]
研究所副所长谢鸿鹤离任! 中泰证券去年分仓佣金下降四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5 07:01
中泰证券研究所人事变动 - 中泰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有色金属行业首席分析师谢鸿鹤已离任,证券业协会官网已无其备案信息 [1] - 谢鸿鹤拥有超过十年有色金属行业研究经验,曾在国信证券、高盛高华证券、招商证券、中信建投等机构任职,多次获"有色金属行业最佳分析师"称号 [1] - 年内已有超过10家券商研究所负责人变更,明星分析师转会频率大幅走高 [1] 中泰证券研究所经营状况 - 2024年中泰证券分仓佣金收入2.71亿元,同比下降44.30%,行业排名第18,较2023年下降5名 [2] - 2024年发布证券研究报告3758篇,覆盖20余个行业,在新财富评选中获银行业第3名、电子行业第3名等 [2] - 2025年第三季度分析师人数增至115人,较年初的106人有所增加 [3]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7.23亿元,同比增长80.09% [3] 证券行业人才流动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底,证券行业登记从业人员36.29万人,其中证券分析师5829人,较2024年底增加53人 [4][5] - 2025年上半年超220名分析师更换任职研究所,涉及52家券商,其中33家券商净流出184人 [6] - 券商利用高薪酬吸引明星分析师,监管环境变化、行业竞争加剧、券商合并等因素推动人才流动 [6] 中小券商研究所发展策略 - 中小券商研究所需提升差异化竞争优势以吸引和留住人才 [6] - 研究佣金收入体量稳定,行业排名变动不大,对人才仍有一定吸引力 [6]
负债驱动资金之二:股债比价视角看A股行情的起点与终点
中泰证券· 2025-08-05 05: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风险溢价触及“均值 -1 倍标准差”不意味着行情走向尾声,本轮行情资金驱动逻辑只到中场,A股上行趋势未完 [2] - 决定行情起点和终点的核心因素是资金驱动的持续性,本轮资金驱动逻辑仅演进到机构驱动、配置驱动,银行理财和公募下半年接力险资,行情持续时间和力度预计强于以往 [4] - 基于股债比价、资金驱动视角,判断本轮A股行情还有空间,行情终点取决于资金驱动和市场情绪变化,需动态测量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历史上,股市风险溢价水平可以有较长时间落在“均值 -1 倍标准差”以下 - 历史上股市风险溢价落在“平均值 -1 倍标准差”以下时间段常见,如2014.12 - 2015.8、2017.11 - 2018.2、2020.9 - 2021.4,持续时间分别为9个月、2个月和8个月 [3] - 这几次宏观环境类似,支持A股估值大幅扩张因素不在基本面,而是资金驱动,除2017 - 2018年外,其余时段股市风险溢价能向下突破至“均值 -2 倍标准差”附近乃至更低 [3] - 2014 - 2015年,经济基本面和企业盈利不能解释牛市,“打新”吸引散户入场,杠杆资金是增量资金来源,货币政策宽松加速行情,股市风险溢价最低降至“均值 -3.8 倍标准差” [18][19] - 2017 - 2018年,牛市前期经济和盈利好,跨年期间基本面拐点隐现但指数逆势上涨,杠杆和北向资金入市驱动行情,因增量资金迅速退潮,股市风险溢价下行幅度有限 [22][23] - 2020 - 2022年,资管新规后增量资金涌入公募,形成“正反馈”推动结构性牛市,风险溢价最大回落至接近“均值 -2 倍标准差”水平 [25] 本轮行情中,指数出现不同程度的扩张,尚未有结束的迹象 - 年初以来股市定价无风险利率下行,不同板块修复进程分化,大盘股修复程度大,ERP基本达到“均值 -1 倍标准差”,中小盘股ERP还在历史均值以上 [4] - 本轮估值扩张始于资金面变化,2024年9月至今经济和企业盈利弱,货币政策宽松,上半年险资是重要配置力量 [4][33] - 上证指数风险溢价自7月18日起连续处于“均值 -1 倍标准差”之下不到1个月,“均值 -1 倍标准差”不能作为行情结束标志,部分板块风险溢价还在均值之上 [4] - 本轮资金驱动逻辑仅演进到机构驱动、配置驱动,银行理财和公募下半年接力险资,赚钱效应带来的资金共振趋势刚开始,行情持续时间和力度预计强于以往 [4] 两种情景假设下的估值扩张空间测算 - 历史上指数估值扩张极端情况在“均值 -N 倍标准差”,N介于0.6 - 4.0之间,中位数大致是2.0,假设两种情景讨论:情景一为股市风险溢价降到“平均值 -2 倍标准差”水平;情景二为降到“平均值 -N 倍标准差”水平,N对应指数ERP此前最低水平 [6][7] - 基于假设情景一,创业板指PE扩张空间最大(217%),其次是中证1000(61%)、万得300除银行(39%)等;基于假设情景二,创业板指PE扩张空间最大(129%),其次是万得300除银行(89%)等 [36][37] - 测算目标不是预测行情终点,而是判断本轮A股行情还有空间,行情终点取决于资金驱动和市场情绪变化,需动态测量 [7]
麒麟信安: 麒麟信安: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湖南麒麟信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回复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8-04 16:12
应收账款状况 - 2024年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4.06亿元,其中对A1单位应收账款余额为2.24亿元,占比55.17% [1] - 对A1单位应收账款形成于2021年及2022年销售业务,账龄分布为2-3年18,141.58万元(81.27%)和3-4年4,179.76万元(18.73%)[2][3] - 截至核查意见出具日暂未回款,主要因A1单位内部管理事项延迟支付 [3] 坏账计提政策变更 - 2024年起对A1单位坏账计提从组合计提变更为单项计提,计提比例27%,坏账损失金额6,078万元 [1][3] - 变更原因包括金额较大、账龄较长(2-4年),组合计提难以精准反映实际风险,基于会计谨慎性原则和会计准则要求 [3][8] - 按账龄组合计提测算2024年末坏账准备余额为5,718.20万元(计提比例25.62%),单项计提金额6,026.76万元更高,体现更谨慎处理 [10] 收入确认准确性 - 对A1单位收入确认金额为25,545.30万元,对应合同金额28,866.19万元,确认于2021年及2022年 [11][12] - 收入确认时点以验收单出具为准,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关于商品控制权转移的规定,包括实物转移、所有权转移和风险报酬转移 [13] - 收入确认政策与会计准则一致,经A1单位2025年2月出具说明确认与账面记录一致 [13][15] 业务开展状况 - 2023年来源于A1单位收入下降为零,但2024年以来业务持续开展,包括售后维保、产品研发迭代和新增发货 [15][16] - 2025年3月根据A1单位备产函发货安全存储系统产品,存货账面价值2,481.52万元,尚未转签合同和确认收入 [15] - 产品价格处于复审阶段,尚未出具结论,但双方合作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 [15][16] 同业比较与政策依据 - 2023年末坏账计提比例与邦彦技术相近,较中国软件高,较深信服低,差异主要源于客户结构不同 [9] - 坏账计提基于历史信用损失经验和前瞻性信息,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要求 [3][8] - 前期坏账计提充分,2023年末实际计提余额2,650.11万元高于预期信用损失测算值1,505.85万元 [8][9]
金麒麟最佳投顾评选ETF组月榜丨财通证券吴胤超收益率21%%居首位东兴证券林惠杰、中泰证券任游为居第2、3位
新浪财经· 2025-08-04 08:37
活动概况 - 新浪财经与银华基金联合主办第二届金麒麟最佳投资顾问评选活动 旨在寻找优秀投资顾问并赋能投顾IP [1] - 活动包含股票模拟交易 场内ETF模拟交易 公募基金模拟配置及社交服务评比等多维度竞赛项目 [1] - 首月(7月1日-7月31日)月榜数据显示万名投顾参与竞争 [1] 业绩表现 - 东兴证券深圳金田路营业部投资顾问林惠杰以月收益率17.97%位列月榜第二 [1] - 中泰证券深圳分公司投资顾问任游为以月收益率15.58%位列月榜第三 [1] - 活动发布场内ETF模拟交易组TOP50具体排名榜单 [1]
证券板块8月4日涨0.22%,湘财股份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6.1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04 08:30
板块整体表现 - 证券板块整体上涨0.22% 领涨个股为湘财股份(涨幅1.87%)[1] - 上证指数上涨0.66%至3583.31点 深证成指上涨0.46%至11041.56点[1] - 板块内出现分化 10只个股上涨(湘财股份、信达证券等) 10只个股下跌(中银证券跌1.48%、天风证券跌1.41%)[1][2] 个股交易数据 - 东方财富成交额达47.9亿元 成交量206.02万手 为板块内最高流动性个股[1] - 天风证券成交量474.25万手居首 但股价下跌1.41%[2] - 中信证券成交额20.55亿元 主力资金净流入5284.37万元(净占比2.57%)[1][3] 资金流向分析 - 证券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6.1亿元 游资净流入4.32亿元 散户净流入1.77亿元[2] - 广发证券主力净流入1.41亿元(净占比13.12%)居首 但游资和散户资金均呈净流出[3] - 西部证券获主力净流入3329.89万元(净占比7.57%) 同时游资净流入2273.2万元(净占比5.17%)[3]
金麒麟最佳投顾评选ETF组月榜丨财通证券吴胤超收益率21%%居首位 东兴证券林惠杰、中泰证券任游为居第2、3位
新浪证券· 2025-08-04 07:51
活动概况 - 新浪财经与银华基金合作主办第二届金麒麟最佳投资顾问评选活动 旨在寻找优秀投资顾问并赋能投顾IP建设及展业平台 [1] - 活动包含股票模拟交易、场内ETF模拟交易、公募基金模拟配置及社交服务评比等多维度竞赛 首月数据统计周期为7月1日至7月31日 [1] 场内ETF模拟交易业绩排名 - 财通证券投资顾问吴胤超以21.16%的月收益率位列榜首 [1][2][5] - 东兴证券投资顾问林惠杰以17.97%的月收益率排名第二 [1][2][5] - 中泰证券投资顾问任游为以15.58%的月收益率排名第三 [1][2][5] - 申万宏源证券、信达证券、方正证券等机构投顾收益率在13.46%至14.33%区间内占据第四至第七名 [2][5] - 长江证券、西部证券、国元证券等机构投顾收益率在11.33%至12.96%区间内进入前十名 [2][5] - 榜单第11至50名收益率区间为7.45%至11.51% 覆盖国信证券、华安证券、招商证券等20余家机构 [2][3][5][6] 参与机构分布 - 榜单覆盖券商包括财通证券、东兴证券、中泰证券、申万宏源证券、长江证券等超20家机构 [2][3][5][6] - 头部券商如国信证券、光大证券、方正证券等均有多个投顾进入前50名 [2][3][5][6]
中泰证券:ETF市场整体回暖 预计A股延续结构性震荡上行行情
智通财经· 2025-08-03 23:49
市场展望 - 预计A股市场将在财政货币"双宽松"环境与结构性政策引导下延续以估值修复为主线的结构性震荡上行行情 [1] - 稳增长政策有望改善风险偏好并抬升市场估值中枢 企业盈利修复滞后将导致行业分化加剧 [1] - 建议重点关注科技创新 现代服务业 高股息蓝筹三类方向 [1] ETF市场动态 - 非货币型ETF总资产净值达4.49万亿元 相较一季度末稳步上升 [1] - 股票型和跨境型ETF占据大部分份额 商品和债券型ETF份额相对较少 [1] - 股票型ETF呈现脉冲式变化 1月份额为阶段性高点 2-3月份额下滑 4月份额回升 6-7月下滑 [1] - 跨境型ETF规模主要集中在港股科技和美股科技板块 1-7月份额整体维持上升趋势 [1] - 股票型ETF月成交额占全A月成交额比重与月末资产净值占万得A总市值比重均呈现下降趋势 [1] 结构轮动与行业偏好 - 规模指数ETF占比从年初75.9%降至7月71.6% 主题指数与行业指数ETF占比分别从14.1% 6.3%上升至17.3% 7.1% [2] - 沪深300与科创50为主流品种 科创50净值相较3月底增长14% [2] - 银行ETF份额超160亿 煤炭ETF增长明显 医药ETF份额减少超140亿 [2] - 2-3月地产ETF大幅加仓 4月后普遍减仓 二季度AI资本开支推动半导体ETF持续加仓 [2] 汇金系资金动向 - 汇金资管二季度增持超2000亿元 主要集中于沪深300 中证1000 上证50和中证500 [3] - 沪深300ETF合计增持规模超1300亿元 占比逾六成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被增持108.74亿份 约422亿元 [3] - 中证1000ETF被增持超125亿份 约400亿元 [3] - 部分ETF中汇金资管与汇金投资合计持有比例超80% [4] - 沪深300ETF合计份额4月21日达2592亿份 较4月3日增长16.18% 中证1000ETF合计份额4月27日前增长30.72% [4] - 非汇金投资者处于净卖出状态 10只ETF非汇金资金合计净流出342.83亿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