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开股份(600376)

搜索文档
首开股份(600376) - 首开股份关于董事辞职的公告
2025-05-21 11:02
人员变动 - 蒋翔宇因个人原因于2025年5月20日辞去公司董事职务[3][4] - 蒋翔宇原定任期到第十届董事会截止日[4] - 蒋翔宇离任后不在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任职[4] 其他情况 - 截至公告披露日,蒋翔宇未持有公司股份[5] - 蒋翔宇辞职未影响董事会法定人数和公司运作[5] - 公告于2025年5月21日发布[6]
首开股份:蒋翔宇因个人原因辞去董事职务
快讯· 2025-05-21 10:33
公司人事变动 - 首开股份(600376)董事会收到蒋翔宇的书面辞职报告,其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职务 [1] - 截至公告披露日,蒋翔宇未持有公司股份 [1] - 蒋翔宇的辞职未导致董事会成员人数低于法定最低人数,不影响公司日常生产经营和董事会正常运作 [1] - 辞职报告自送达董事会时生效 [1]
首开股份: 首开股份2024年年度股东会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0 13:15
股东会召开情况 - 股东会于2025年5月20日在北京市朝阳区望京阜荣街10号首开广场四层会议室召开 [1] - 出席会议的普通股股东持股比例达62.3091% [1] - 会议采用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 表决程序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 [1] - 会议由董事长李岩主持 公司董事、监事及董事会秘书均出席 [1] 议案表决结果 - 全部非累积投票议案均获通过 同意票比例均超99.63% [1][2] - 第一项议案A股同意票1,601,740,868股(99.6538%) 反对票5,215,600股(0.3244%) [1] - 第二项议案A股同意票1,601,535,068股(99.6410%) 反对票5,466,400股(0.3400%) [1] - 第三项议案A股同意票1,601,699,568股(99.6512%) 反对票5,288,400股(0.3290%) [1] - 涉及重大事项的5%以下股东表决情况未披露具体数据 [2][3] 法律程序合规性 - 律师张静、李一凡确认会议召集及表决程序符合《上市公司股东会规则》等法规 [3] - 会议决议的法律效力经见证律师确认有效 [3]
首开股份(600376) - 首开股份2024年年度股东会决议公告
2025-05-20 12:30
会议信息 - 2025年5月20日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会[2] - 出席会议股东及代理人201人[2] - 出席股东所持表决权股份1,607,304,268股,占比62.3091%[2] - 9名董事、3名监事及董事会秘书出席会议[4][5] 议案表决 - 2024年度财务决算报告议案A股同意票数1,601,740,868,比例99.6538%[4] - 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议案A股同意票数1,601,535,068,比例99.6410%[4] - 《2024年年度报告》及摘要议案A股同意票数1,601,783,668,比例99.6565%[7] - 2024年年度利润分配预案议案A股同意票数1,601,527,868,比例99.6406%[7] - 新增担保额度授权议案A股同意票数1,601,428,140,比例99.6344%[9] - 债务融资事项授权议案A股同意票数1,601,443,640,比例99.6353%[9] 其他信息 - 见证律所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张静、李一凡[11] - 股东会召集、召开程序合法有效[11] - 公告2025年5月20日发布,主体为公司董事会[13]
首开股份(600376) - 首开股份2024年年度股东会法律意见书
2025-05-20 12:30
会议时间 - 2025年3月31日召开第十届董事会第四十次会议[5] - 4月21日召开第十届董事会第四十一次会议和第十届监事会第十二次会议[5] - 5月20日14时召开本次股东会[6] 会议出席情况 - 现场及网络出席股东和代表201人,代表股份1,607,304,268股,占总股本62.3091%[11] - 现场出席4人,代表股份1,358,319,338股,占总股份52.6569%[11] - 网络投票197人,代表股份248,984,930股,占总股份9.6522%[12] - 中小股东和代表199人,代表股份249,005,930股,占总股份9.6530%[13] 议案表决情况 - 《关于公司2024年度财务决算报告的议案》同意1,601,740,868股,反对5,215,600股,弃权347,800股[23] - 《关于公司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的议案》同意1,601,535,068股,反对5,466,400股,弃权302,800股[24] - 《关于公司2024年监事会工作报告的议案》同意1,601,699,568股,反对5,288,400股,弃权316,300股[26] - 《关于公司<2024年度报告>及<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的议案》同意1,601,783,668股,反对5,174,500股,弃权346,100股[27] - 《关于公司2024年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议案》同意1,601,527,868股,反对5,510,100股,弃权266,300股[28] - 《关于公司2024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议案》同意1,601,578,568股,反对5,360,000股,弃权365,700股[30] - 《关于公司2024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议案》同意1,601,795,168股,反对5,152,000股,弃权357,100股[31] - 《关于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报告的议案》同意1,601,719,268股,反对5,230,900股,弃权354,100股[32] - 《关于提请股东会对公司新增担保额度进行授权的议案》同意1,601,428,140股,反对5,563,028股,弃权313,100股[33][34] - 《关于提请股东会对公司新增财务资助额度进行授权的议案》同意1,601,432,140股,反对5,556,328股,弃权315,800股[35] - 《关于提请股东会对公司债务融资事项进行授权的议案》同意1,601,443,640股,反对5,533,828股,弃权326,800股[36]
首开集团到访剑桥启迪科技园并签署合作意向书
快讯· 2025-05-20 01:46
公司战略合作 - 首开集团资产管理部部长王建生及首开控股国际公司总经理刘冰到访剑桥启迪科技园并与启迪英国团队签署合作意向书 [1] - 双方将在城市更新、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及中英产学研结合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1] - 共同探索"城市运营+科技赋能"的融合发展新模式 [1]
研判2025!中国北京写字楼行业产业链、行业现状及重点企业分析:租金承压下行,空置率呈现结构性分化[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19 01:14
行业概述 - 北京写字楼是专为商业办公活动设计的建筑物 土地性质为综合用地 使用权年限50年 仅限商业用途不可居住[2] - 按等级分为顶级 甲级 乙级和丙级写字楼 顶级写字楼租金15-30元/平方米/天 甲级10-15元/平方米/天 乙级6-10元/平方米/天 丙级3-6元/平方米/天[4] - 顶级写字楼标准包括建筑面积超5万平方米 净层高超2.8米 车位配比150:1 5A智能化 单一产权且入驻率≥60% 代表项目有国贸大厦和中信大厦[4] 行业发展历程 - 1978-1990年为起步阶段 改革开放后外资企业催生现代化办公需求 以京广中心为代表的行政办公楼设施落后[5] - 1990-2000年为快速发展阶段 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CBD规划落地 甲级写字楼涌现并采用玻璃幕墙等现代化设计 代表项目国贸二期[5] - 2000-2010年为品质提升阶段 中国加入WTO和奥运会筹备推动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形成国贸三期等超高层集群[5] - 2010年至今为创新转型阶段 科技金融文化成为新引擎 绿色建筑和共享办公兴起 从空间提供商转向服务集成商[6][7] 行业产业链 - 产业链上游包括土地供应 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 土地成本直接影响项目盈利能力和竞争力[9] - 2024年北京建设用地供应总量3443公顷 同比下降27.67% 实际供应量减少将限制写字楼新增供应[11] - 产业链中游为开发运营环节 下游为买家及租户[9] 行业现状 - 2024年四季度北京甲级写字楼有效净租金225元/平方米/月 同比下降24.50% 空置率18.3% 同比减少0.4个百分点[13] - 租金下行源于供需失衡 企业压缩办公成本选择乙级写字楼 过去五年年均新增供应超100万平方米[13] - 四季度空置率环比三季度18.1%略有反弹 金融街空置率维持在12%以下 丽泽望京等新兴区域空置率突破25%[13] - 核心商圈如CBD空置率同比持平但租金跌幅显著 反映业主通过价格让步维持入驻率[13]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中国国际贸易中心总建筑面积112万平方米 写字楼部分5栋甲级写字楼总面积39.3万平方米 入驻400余家企业包括34家全球500强[17] - 华润置地2024年开发销售型业务营业收入2372亿元 同比增长11.83% 经营性不动产业务营业收入232.96亿元 同比增长4.80%[17] - 大悦城2024年商品房销售及一级土地开发业务营业收入283.86亿元 同比下降2.27% 投资物业及相关服务业务营业收入52.43亿元 同比下降2.78%[19] - 北京金融街投资集团形成房地产开发 物业经营与管理 金融教育医疗等多元化产业格局 在金融街区域占据主导地位[17] 行业发展趋势 - 科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行业成为需求新动力 对办公环境配套设施和服务质量要求更高[21] - 政策环境优化土地供应 加强税收优惠 推广绿色建筑 城市规划推动新兴商务区开发和交通网络完善[22][23] - 技术创新推动智能办公系统 绿色建筑技术和物联网应用 提升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24] - 未来注重产业集聚效应 通过打造特色产业园区和引入龙头企业吸引优质企业入驻[21]
5家上市公司现环境风险 潞安环能控股企业被罚45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8 14:58
环境违规事件汇总 - 潞安环能控股公司山西潞安集团蒲县新良友煤业有限公司因项目未取得环评审批手续即投入生产被罚款45万元 [1][2] - 新集能源控股公司中煤新集利辛发电有限公司因未核实相关方资质和技术能力即委托处理固废被罚款33.4万元 [1][4][5] - 首开股份控股公司北京怡璟置业有限公司因夜间施工未取得证明被罚款10万元 [3] - 中国建筑控股公司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因未编制建筑垃圾处理方案报备被罚款40万元 [6][7] 上市公司回应情况 - 潞安环能表示将核实处罚详情并在半年报中披露 [2][3] - 新集能源表示将在半年报中披露此次处罚 [5] - 首开股份和中国建筑未对采访作出回应 [3][7] 数据来源与背景 - 数据来源于每日经济新闻联合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发布的"A股绿色周报" [1] - 基于31个省份、337个地级市政府的权威环境数据 [1] - 覆盖中国数千家上市公司及其旗下数万家公司 [1] - 本期数据显示5家国资控制企业存在环境风险 [2]
A股绿色周报|5家上市公司暴露环境风险 潞安环能控股公司“未验先投”被罚45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8 02:41
核心观点 - 5家上市公司在5月第三周因环境违规行为被处罚,涉及未取得环评审批、未核实固废处理资质等问题 [7][10] - 环境风险已成为上市公司重要经营风险之一,影响企业发展和形象 [8] - 所有涉事企业均为国资控制,涉及股东64.56万户 [10] 公司违规详情 潞安环能(601699 SH) - 控股公司新良友煤业因未取得环评审批即投产被罚45万元,涉及新建主斜井等生产设施并于2021年12月投入生产 [11] - 公司回应称将在半年报披露处罚详情 [11] 首开股份(600376 SH) - 控股公司北京怡璟置业因无夜间施工证明进行装卸作业被罚10万元 [12] - 公司未对采访作出回应 [12] 新集能源(601918 SH)与皖能电力(000543 SZ) - 参股公司利辛发电未核实受托方资质即委托处理固废被罚33.4万元,受托方无生产设备及审批手续 [13] - 新集能源表示处罚将在半年报披露 [13] 中国建筑(601668 SH) - 控股公司中建科工因未报备建筑垃圾处理方案被罚40万元 [14] - 公司未接听采访电话 [14] 数据来源与背景 - 数据来自31省份337地级市的环境监管记录,覆盖上市公司数万家关联企业 [7] - 环境信息公开制度自2008年起逐步完善,强调"公开为常态"原则 [15] - ESG投资理念升温推动企业环境责任受重视 [14]
年报点评|首开股份:谨慎投资攻坚去化,建立扁平管理架构提效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5-14 09:05
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实现全口径销售金额400.13亿元,同比降低35%,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73.8亿元,同比增加17亿元 [3][8] - 2025年计划销售面积155万平方米、签约金额278亿元,复工面积669万平方米、新开工面积26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03万平方米 [3][8] - 公司在北京市场保持领先地位,期末在建面积约1000万平方米,京内主要项目74个,总规模约1660万平方米 [4][10] - 2024年谨慎获取成都和北京两幅地块,土地面积分别为2.39万平米和11.83万平米,规划计容建面分别为5.22万平米和22.72万平米 [10][11] - 2024年营业收入242亿元,同比下降49%,毛利润11.6亿元,净利润亏损94亿元,三费持续压降,销售费用下降21%,管理费用下降4%,财务费用下降3% [5][15] - 公司融资渠道畅通,获"白名单"授信93.33亿元,融资成本下降至3.78%,较年初下降48个基点 [6][20] - 期末剔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74.40%,净负债率为192.4%,现金短债比为1.03倍 [6][20] 合约销售与经营计划 - 2024年全口径销售金额400.13亿元,同比下降35%,销售面积20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4%,销售均价下降至19500元/平方米 [8] - 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73.8亿元,同比增加17亿元,主要因减少经营性支出110亿元 [8] - 2025年一季度已实现签约金额63.90亿元 [8] - 2025年计划复工面积669万平方米,新开工面积26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03万平方米 [3][8] 土地储备与项目情况 - 期末拟售、在售主要项目156个,在建面积约1000万平方米 [4][10] - 京内主要项目74个,总规模约1660万平方米 [4][10] - 存货账面余额1142亿元,存货跌价准备49亿元,存货跌价损失31亿元 [4][11] - 厦门九珑岸项目存货跌价准备高达6.84亿元 [4][14] - 北京分钟寺桥回迁安置房项目预计总投资113亿元,期末账面价值87亿元 [4][13] - 万泉寺村棚改项目预计总投资146亿元,期末账面价值68亿元,预计2026年竣工 [13] 财务表现与成本管控 - 2024年营业收入242亿元,同比下降49%,毛利率4.8%,同比下降6.7个百分点 [15] - 净利润亏损94亿元,2023年同期亏损59亿元 [5][15] - 50个项目完成170项控本增效措施,降本6.76亿元 [5][15] - 压减3个机关部室,整合重组19家二层级管理单位,形成9个大区平台和1个商管平台 [5][15] 融资与债务情况 - 2024年末持有现金188亿元,较期初下降18% [6][20] - 带息负债较年初降低约97亿元 [6] - 完成186亿元债券接续,经营性物业贷款及城市更新贷款投放55.9亿元 [6][20] - 其他应付款185亿元,其中资金往来款约164亿元,应付账款中货款、工程款约83亿元 [21] 多元化业务 - 物业经营收入8.54亿元,成本7.82亿元 [23] - 期末物业租赁面积171万平米,物业管理面积265万平方米 [23] - 长租公寓整体出租率90%,养老院整体入住率82% [23] - 昌平LONG街南区商业步行街出租率达90%,国家速滑馆接待游客50万人次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