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研发

搜索文档
编织结构为软体机器人设计提供新思路
科技日报· 2025-09-27 23:16
技术突破 - 江南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团队提出基于纺织结构超表面编织的多功能变形与拟态伪装软体机器人设计策略 [1] - 利用纺织学中"线圈针脚编程"方法 通过调整纱线线圈几何排列实现针织结构精准工程化设计 [1] - 该方法仅依靠结构设计无需更换材料 即可赋予织物不同弹性和形变模式 显著提升软体机器人力学控制精度 设计灵活性与环境适应性 [1] 应用成果 - 研制出具备可调刚度与弹性的柔性针织机器人 能够完成复杂曲面变形 [1] - 展示多模式变形机器人 流体驱动的红外隐身柔性爬行机器人及仿生拟态伪装系统等多种应用原型 [1] - 为多形态与伪装软体机器人研发开辟低成本 可扩展与定制化新路径 [1] 未来前景 - 技术有望应用于个性化可穿戴设备 自适应伪装迷彩 人机交互及智能温控服装等领域 [1]
“重新站起来的时候,生活又有了希望”(身边的“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9-27 21:54
"绑带系紧,抓好握把,发力,起——"浙江杭州程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康复中心内,借助外骨骼机器 人,在轮椅上坐了10多年的残疾人王先生再次站了起来,周围的工作人员爆发出掌声与欢呼声。 "为他高兴,真的。我也为自己高兴!"测试工程师聂鹏的眼眶湿润了,他和王先生一样,也坐在轮椅 上。 10多年前,作为汽修工人的聂鹏,因事故导致脊髓损伤,高位截瘫,从此靠轮椅出行。 "一想到永远都得坐轮椅,感觉天塌了。"聂鹏说,身体长期不动,肌肉日渐萎缩,产生了尿路感染、静 脉血栓等并发症,每个月都要去医院打几次消炎针。 "十四五"亮点 身体失能、心态失衡,像不少截瘫患者一样,聂鹏把自己"锁"在家中,"除了坐着就是躺着,身体越来 越差。" "十四五"时期,全国已就业残疾人数量达901万,城乡新增残疾人就业人数累计达231万 2017年,程天科技落地杭州未来科技城人工智能小镇,主攻外骨骼的研发和应用。"外骨骼,看上去像 绑在人身上的'铁架子',但实际上是一种集信息技术、移动计算等尖端技术于一身的可穿戴机器人系 统。"程天科技创始人王天说,比如王先生用的外骨骼机器人,腿部的力量传感器能够识别使用者的动 作意图,并在辅助运动装置的驱动下,按 ...
云南旅游:子公司与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新浪财经· 2025-09-25 11:24
战略合作框架 - 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圳华侨城文化旅游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 技术研发方向 - 共建联合创新实验室并组建联合研发团队 [1] - 聚焦文旅场景机器人核心技术研发 [1] - 攻克高动态全身协同控制、多模态空间智能感知、情境化拟人交互等关键技术难题 [1] 产品应用场景 - 推动机器人产品在主题公园和景区落地应用 [1] - 重点开发机器恐龙、互动NPC机器人及零售服务机器人 [1] - 提升游客体验并推动研发成果在文旅行业落地 [1] 人才发展机制 - 建立人才交流与联合培养机制 [1] - 共同培育文旅机器人领域专业人才 [1] - 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1]
梅赛德斯-奔驰与字节跳动升级战略合作:波音提出补救措施
新浪财经· 2025-09-24 00:20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洪泰智造) 01 梅赛德斯-奔驰与字节跳动升级战略合作:覆盖智舱、智驾、营销等领域 可灵2.5 Turbo模型上线,较上代模型便宜近30% 可灵AI基座模型再升级,视频生成推出可灵2.5 Turbo模型。该模型的文本理解与响应显著提升,能更深 入理解具有因果关系的复杂指令,能生成动态幅度更大的动作和运镜。同时,可灵2.5 Turbo模型高品质 模式(1080p)下生成5秒长度的视频仅需25灵感值,相比2.1模型同档位便宜近30%。 (来源:36氪) 03 今日,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宣布签署升级战略合作备忘 录,共同推动人工智能(AI)技术的跨业务融合。此次战略合作覆盖从智能辅助驾驶、智能座舱、智 能化研发、数字化营销到客户运营的各个业务领域。 (来源:36氪) 02 精测电子:实控人拟协议转让5.02%公司股份 精测电子发布公告,出于自身资金需求,同时为引入产业投资人、优化股权结构,公司控股股东、实控 人彭骞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向文发长江2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转让其直接持有及通过武汉精至、武汉 精锐间接持有的公司无限售流通股合计1404.41万股, ...
科技赋能·川蜀丰歌丨稻田里来了“熊猫机器人”
新华网· 2025-09-23 08:02
产品创新 - 本土企业自主研发黑白配色、形似熊猫的农业巡检机器人[1][3] - 机器人具备AI驱动的精准巡检能力[3] - 产品应用于成都市新都区稻菜现代农业园区的田间智能巡检场景[1] 技术应用 - 农业巡检机器人实现田间穿行与智能巡检功能[1] - AI技术赋能农业管理智能化升级[3] - 机器人造型设计融合地域文化特色(熊猫形象)[1][3]
云南旅游:子公司与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的合作尚处于前期阶段
智通财经网· 2025-09-18 13:14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 公司股票连续两个交易日(2025年9月17日及9月18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 属于异常波动情况 [1] 战略合作协议签署 - 全资子公司深圳华侨城文化旅游科技集团与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 - 合作聚焦三大方向:共建联合创新实验室并组建联合研发团队 攻克高动态全身协同控制、多模态空间智能感知及情境化拟人交互等关键技术 [1] - 推动机器人产品在文旅场景落地应用 重点开发机器恐龙、互动NPC机器人及零售服务机器人 [1] - 建立人才交流与联合培养机制 共同培育文旅机器人领域专业人才 [1] 合作进展与不确定性 - 目前合作尚处于前期阶段 后期能否顺利落地推进存在不确定性 [1]
云南旅游(002059.SZ):子公司与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的合作尚处于前期阶段
智通财经网· 2025-09-18 13:07
股票交易异动 - 公司股票连续两个交易日(2025年9月17日、2025年9月18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 属于异常波动情况 [1] 战略合作协议签署 - 全资子公司深圳华侨城文化旅游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 合作研发方向 - 共建联合创新实验室 组建联合研发团队 聚焦文旅场景机器人核心技术研发 [1] - 攻克高动态全身协同控制 多模态空间智能感知 情境化拟人交互等关键技术难题 [1] 产品应用规划 - 推动机器人产品在文旅场景落地应用 重点开发适用于主题公园和景区的机器恐龙及互动NPC机器人 [1] - 开发提升游客体验的零售服务机器人 推动研发成果在文旅行业落地 [1] 人才发展机制 - 建立人才交流与联合培养机制 共同培育文旅机器人领域专业人才 [1] 合作进展状态 - 合作目前处于前期阶段 后期能否顺利落地推进存在不确定性 [1]
云南旅游:与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合作尚处于前期阶段
证券时报网· 2025-09-18 12:43
战略合作内容 - 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圳华侨城文化旅游科技集团与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 - 双方共建联合创新实验室并组建联合研发团队 聚焦文旅场景机器人核心技术研发 [1] - 合作攻克高动态全身协同控制 多模态空间智能感知 情境化拟人交互等关键技术难题 [1] 应用场景规划 - 推动机器人产品在主题公园和景区落地应用 重点开发机器恐龙和互动NPC机器人 [1] - 开发提升游客体验的零售服务机器人 推动研发成果在文旅行业落地 [1] 人才发展机制 - 建立人才交流与联合培养机制 共同培育文旅机器人领域专业人才 [1] - 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1] 合作进展状态 - 目前合作尚处于前期阶段 [1] - 后期能否顺利落地推进存在不确定性 [1]
华设集团等成立低空科技公司,含AI及机器人业务
企查查· 2025-09-16 05:59
公司成立与股权结构 - 无界低空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1] - 经营范围涵盖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 智能机器人研发及海洋工程关键配套系统开发[1] - 由华设集团(603018)等共同持股[1] 食品饮料ETF表现 - 跟踪中证细分食品饮料产业主题指数 近五日下跌0.98%[3] - 市盈率21.23倍 估值分位处于23.17%历史低位[3] - 份额增长5850万份至80.2亿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1874.5万元[3] 游戏ETF资金动向 - 跟踪中证动漫游戏指数 近五日上涨4.07%[3] - 市盈率44.58倍 估值分位达65.54%[3] - 份额减少300万份至53.0亿份 主力资金净流入1.3亿元[3] 半导体ETF规模变化 - 跟踪上证科创板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 近五日上涨1.60%[4] - 份额减少800万份至5.0亿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1268.7万元[4] 云计算ETF估值水平 - 跟踪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指数 近五日上涨5.42%[5] - 市盈率122.74倍 估值分位高达91.50%[5] - 份额减少600万份至3.6亿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496.9万元[5]
科技赋能中国文旅产业:从体验革新到场景重构
中国新闻网· 2025-09-12 08:03
科技与文旅融合成果 - 机器人广泛应用于会场讲解 迎宾导览 演出表演等领域[1] - 人形机器人以流畅肢体动作完成开场舞表演 融入黄鹤楼 光谷星河等城市文化元素[3] - 乐手机器人通过算法技术与音乐编程实现媲美专业乐手的演奏能力 可应用于景区及科技场馆[3] 沉浸式体验创新 - VR互动游船项目通过穿戴设备让体验者置身海河之上 打破传统观景空间限制[3][4] - 直径12米球形屏幕融合8K超高清与360°全景技术 实现天宫空间站飞行与应县木塔榫卯结构解析[1][5] - 科技构建沉浸式参与新模式 将城市文旅资源转化为可感知 可参与的动态体验[3][4] 新兴业态发展 - 科技催生低空游览 数字体育 智能陪伴宠物等新兴文旅业态[5] - 数字文旅产品已成为市场主流 技术革命为文旅融合注入新动能[5] - 科技赋能使文化资源实现再生 需结合本地特色文化挖掘增强情感共鸣[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