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恒瑞医药(600276)
icon
搜索文档
恒瑞医药(600276) - 恒瑞医药2025年A股员工持股计划
2025-09-16 10:31
员工持股计划基本信息 - 参加对象总人数不超1316人(不含预留),董监高不超9人(不含预留)[6][26] - 拟受让回购A股股份不超1400万股(含预留),占股本总额0.21%[7][30] - 受让价格30.95元/股[7][34] - 存续期60个月,可提前终止或展期[37] - 标的股票分三期解锁,比例40%、30%、30%,时点为过户后12、24、36个月[9][39] 解锁条件 - 第一批次解锁,2025年创新药收入≥153亿元等[43] - 第二批次解锁,2025 - 2026年累计创新药收入≥345亿元等[43] - 第三批次解锁,2025 - 2027年累计创新药收入≥585亿元等[43][44] - 董监高及非营销体系人员绩效A+/A/B解锁100%,C/D为0%[45] - 营销支持人员绩效A+/A/B解锁100%,C/D为0%[45] 管理模式 - 自行管理,最高权力机构为持有人会议[8][48] - 管理委员会由3名委员组成,设主任1人[59] 决策流程 - 持有人会议提前3日通知,紧急可口头[55] - 议案经出席持有人会议持有人超50%(除约定2/3以上)表决权同意通过[57] - 单独或合计持15%以上份额可提临时提案[58] - 单独或合计持30%以上份额等可提议召开会议[58] 实施程序 - 经股东会审议批准,关联方回避表决,半数以上通过可实施[81] - 实施前征求员工意见,核实名单,律师出具意见[80][81] - 首次持有人会议由董秘或指定人员召集[55] 其他要点 - 员工持股计划旨在建立利益共享机制[18] - 实施产生股份支付费用摊销影响净利润[79] - 员工持股计划资产包括标的股票权益等[68] - 持有人按出资份额享资产收益权,锁定期不分配权益[69][70] - 变更需出席持有人会议持有人2/3以上份额同意并经董事会审议[72]
恒瑞医药(600276) - 恒瑞医药关于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的公告
2025-09-16 10:31
业绩数据 - 2024年Atezolizumab等全球销售额合计约96.48亿美元[3] - 2024年贝伐珠单抗全球销售额约为56.55亿美元[4] 研发信息 - 注射用SHR - 1826累计研发投入约8809万元[2] - 阿得贝利单抗注射液累计研发投入约93908万元[3] - 贝伐珠单抗注射液累计研发投入约34889万元[4] 产品进展 - 子公司收到三种注射液《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1] - 注射用SHR - 1826将开展ⅠB/Ⅱ期临床研究[1] - 阿得贝利单抗2023年3月获批上市[3] - 贝伐珠单抗注射液2021年6月获批上市[4]
9月16日医疗健康R(480016)指数跌0.33%,成份股泽璟制药(688266)领跌
搜狐财经· 2025-09-16 10:30
指数表现 - 医疗健康R指数收报8278.77点,单日下跌0.33%,成交额317.65亿元,换手率1.08% [1] - 指数成份股中18家上涨,31家下跌,奕瑞科技以4.4%涨幅领涨,泽璟制药以5.37%跌幅领跌 [1] 权重股表现 - 前三大权重股分别为药明康德(权重13.58%)、恒瑞医药(权重10.87%)、迈瑞医疗(权重8.17%) [1] - 十大成份股中联影医疗上涨0.64%,复星医药上涨0.37%,片仔癀下跌0.27%,爱尔眼科下跌0.85%,科伦药业下跌1.81%,新和成下跌1.38%,华东医药下跌1.71% [1] - 药明康德总市值3159.59亿元,恒瑞医药总市值4589.62亿元,迈瑞医疗总市值2905.01亿元 [1] 资金流向 - 指数成份股主力资金净流出16.38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入5.4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10.98亿元 [1] - 凯莱英获主力净流入1.01亿元(占比7.61%),迈瑞医疗获主力净流入9077.38万元(占比6.56%) [2] - 鱼跃医疗获游资净流入1812.43万元(占比4.03%),联影医疗获游资净流入1002.36万元(占比0.95%) [2] - 奕瑞科技获散户净流入1138.6万元(占比2.98%),鱼跃医疗遭散户净流出4272.18万元(占比9.5%) [2]
恒瑞医药(600276) - 恒瑞医药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决议公告
2025-09-16 10:30
股东会信息 - 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于9月16日在上海浦东新区召开,4505人出席,持有表决权股份占46.2869%[2] 议案表决 - 《2025年A股员工持股计划(草案)》等议案同意票数及占比情况[4][6][7] - 5%以下股东对相关议案同意票数及占比情况[8][9] 程序见证 - 国浩律师见证股东会程序合法有效[10]
恒瑞医药(600276) - 恒瑞医药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法律意见书
2025-09-16 10:30
会议时间 - 2025年8月20日提议召开股东会[5] - 2025年8月27日发出召开通知[5] - 2025年9月16日14时30分现场会议召开[6] 股东情况 - 现场及网络投票A股股东4504名,代表股份2900683191股,占比43.7603%[7] - 出席的H股股东及代理人1人,有表决权股份167477091股,占比2.5266%[9] 议案情况 - 审议通过4项议案,含2025年A股员工持股计划草案[11][14] - 议案1、2、3、4对中小投资者单独计票[12] - 议案1、2、3涉及关联股东回避表决[12]
恒瑞医药:一项注射用SHR-1826联用其他药物临床研究获批
智通财经· 2025-09-16 10:19
药物研发进展 - 公司子公司苏州盛迪亚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和上海盛迪医药有限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1] - 获批开展临床试验的药物包括注射用SHR-1826、阿得贝利单抗注射液和贝伐珠单抗注射液[1] - 注射用SHR-1826将联合其他抗肿瘤治疗在实体瘤患者中开展多中心、开放的ⅠB/Ⅱ期临床研究[1] 临床试验计划 - 临床试验重点评估注射用SHR-1826联合疗法在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有效性[1] - 研究设计为多中心、开放的ⅠB/Ⅱ期临床研究[1] - 公司将于近期开展该项临床试验[1]
恒瑞医药:子公司注射用SHR-1826、阿得贝利单抗注射液、贝伐珠单抗注射液收到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10:19
药物研发进展 - 恒瑞医药子公司苏州盛迪亚和上海盛迪医药获得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注射用SHR-1826、阿得贝利单抗注射液、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1] - 注射用SHR-1826是以c-MET为靶点的抗体偶联药物 [1] - 阿得贝利单抗注射液是公司自主研发的人源化抗PD-L1单克隆抗体 [1] - 贝伐珠单抗注射液是一种人源化抗VEGF单克隆抗体 [1] 临床试验计划 - 公司将于近期开展注射用SHR-1826、阿得贝利单抗注射液、贝伐珠单抗注射液的临床试验 [1]
恒瑞医药:子公司注射用SHR-1826等药物临床试验获批
新浪财经· 2025-09-16 10:18
药物临床试验批准 - 恒瑞医药子公司苏州盛迪亚和上海盛迪医药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注射用SHR-1826、阿得贝利单抗注射液、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1] - 药物将于近期开展临床试验 需完成试验并通过审批后方可生产上市 [1] 药物靶点及类型 - 注射用SHR-1826为针对c-MET靶点的抗体偶联药物 [1] - 阿得贝利单抗注射液为人源化抗PD-L1单克隆抗体 [1] - 贝伐珠单抗注射液为抗VEGF单克隆抗体 [1] 研发投入金额 - 注射用SHR-1826相关项目累计研发投入约8809万元人民币 [1] - 阿得贝利单抗注射液相关项目累计研发投入约9.39亿元人民币 [1] - 贝伐珠单抗注射液相关项目累计研发投入约3.49亿元人民币 [1]
恒瑞医药(600276.SH):一项注射用SHR-1826联用其他药物临床研究获批
智通财经网· 2025-09-16 10:17
药物研发进展 - 子公司苏州盛迪亚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和上海盛迪医药有限公司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涉及注射用SHR-1826、阿得贝利单抗注射液和贝伐珠单抗注射液 [1] - 注射用SHR-1826将开展联合其他抗肿瘤治疗在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有效性的多中心、开放的ⅠB/Ⅱ期临床研究 [1] - 公司将于近期开展上述药物的临床试验 [1]
特应性皮炎专题报告:掘金百亿AD蓝海:现有疗法仍可优化,双抗药物有望破局
国金证券· 2025-09-16 09:16
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特应性皮炎(AD)赛道市场潜力 未来AD领域小分子及生物制剂药物的发展 [4] 核心观点 - 特应性皮炎患者人群庞大 全球约6-7亿患者 国内约6700万患者 未满足需求巨大 [1][10][18][20] - 小分子JAK抑制剂疗效优异但存在安全性问题 TYK2抑制剂因高选择性有望成为新选择 [2][11][47] - 生物制剂中IL-4Rα和IL-13在皮损改善上表现优异 IL-31缓解瘙痒能力较强 TSLP部分产品疗效待验证 [3][12][90] - 双抗/多抗可融合不同靶点优势 有望解决当前AD疗法在疗效、瘙痒缓解和给药间隔方面的局限 [4][13][40] 按目录总结 特应性皮炎疾病负担与市场 - 全球AD患者约6-7亿人 国内2020年患者数达6700万 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18][20] - 疾病负担重 美国AD年治疗花费约52亿美元 患者工作效率下降10%-40% [22] - 患者就诊意愿强烈 亟需疗效好、安全性高的药物 [1][10][22] 发病机制与临床评估 - AD发病机制以2型炎症反应为核心 涉及IL-4R/IL-13等多靶点 [21][23] - 临床评估以EASI-75和IGA 0/1为主要终点指标 瘙痒评分NRS/VAS作为疗效指标 [25][27][28] 治疗路径与现有疗法 - AD需长期管理 分诱导缓解和维持缓解两个阶段 [29][30] - 传统疗法(糖皮质激素、TCI等)安全性不佳 [32] - 全球已上市十余款生物制剂/小分子药物 包括JAK、IL-4R、IL-13等靶点 [33][35][36] 小分子药物进展 - JAK抑制剂(如乌帕替尼)疗效优异但存在FDA黑框警告 需临床监测 [2][11][47] - TYK2抑制剂(如ICP-332)安全性更优 疗效数据优异 口服给药便利性高 [2][47][53] 生物制剂单抗靶点分析 - IL-4Rα单抗(如度普利尤单抗)2024年销售额超140亿美元 适应症广泛 [35][59][62] - IL-13单抗(如来金珠单抗)展现长期疗效潜力 给药间隔有望延长至8周 [66][68] - IL-31单抗(如尼莫利珠单抗)止痒效果突出 1周即可显著改善瘙痒 [75][78] - OX40/OX40L单抗(如amlitelimab)疗效一般 24周IGA0/1较安慰剂仅提升15% [83][85] - TSLP单抗在AD疗效待验证 主攻哮喘和COPD适应症 [87][90] - IL-22和IL-25等新兴靶点临床改善有限 需更多数据验证 [92][94] 双抗/多抗研发进展 - 双抗/多抗可融合IL-4Rα、IL-13、TSLP、IL-31等靶点优势 解决现有疗法局限 [4][13][40] - 全球超30项双抗在研管线 近60%处于临床前期 [39] - 重点在研产品包括赛诺菲Lunsekimig(IL-13/TSLP)、康诺亚CM512(IL-13/TSLP)、信达IBI3002(IL-4Rα/TSLP)、辉瑞三抗(IL-4/IL-13/TSLP和IL-4/IL-13/IL-33) [4][13][40][45] 相关公司布局 - 康诺亚:司普奇拜单抗已上市 布局CM512、CM336等多款双抗 [46][61] - 三生国健:SSGJ-611等产品处于临床III期 [47] - 智翔金泰:GR1802已递交NDA 国内第三款IL-4Rα单抗 [49][50] - 信达生物:IBI3002(IL-4Rα/TSLP双抗)处于I期临床 [52] - 诺诚健华:TYK2抑制剂ICP-332疗效优异 处于III期临床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