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600150)

搜索文档
Luda partners with Chinese shipbuilders for ammonia-fuelled components
Yahoo Finance· 2025-09-10 17:56
战略合作 - 公司与中船集团、海亭南通造船公司和中远海运重工等中国主要造船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共同研发和生产用于氨燃料船舶的特种材料法兰和管道配件[1][2] - 合作旨在推动中国造船业供应链自主化和关键部件转型[1] 产品与技术 - 公司子公司路达泰安工业将为LNG运输船、超大型集装箱船、化学品油轮和豪华游轮等高附加值船舶供应认证产品[2] - 公司正在测试高镍合金和特殊不锈钢等耐氨材料 以应对氨燃料的高腐蚀性和氢脆风险[4] - 同步开发适用的焊接和热处理工艺[4] 研发创新 - 建立联合技术研发团队 重点创新领域包括新材料应用、先进加工技术和数字化供应链管理[3] - 公司拥有先进的物理化学实验室和检测中心 确保新材料样品经过全面性能测试和生命周期评估[5] 战略转型 - 此次合作标志着公司从零部件制造商向"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的关键一步[6] - 公司将继续增加研发投入 确保产品符合最严格的国际标准[7] - 与行业合作伙伴共同制定新一代绿色船舶技术标准 提升中国制造在全球高端海洋装备领域的地位[7]
航海装备板块9月10日跌0.13%,国瑞科技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2.83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0 08:37
板块整体表现 - 航海装备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下跌0.13% 跑输上证指数(上涨0.13%)和深证成指(上涨0.38%) [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2.83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入2396.2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2.59亿元 [1] 个股涨跌情况 - 国瑞科技领跌板块 跌幅达5.76% 收盘价16.52元 [1] - 中国船舶为板块唯一上涨个股 涨幅0.37% 收盘价37.98元 [1] - 天海防务成交量最大 达64.96万手 成交额4.16亿元 [1] 资金流向分析 - 中国船舶主力资金净流出最多 达1.13亿元 占成交额4.54% [2] - 中国海防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774.50万元 占比9.63% 为板块唯一主力净流入个股 [2] - 散户资金普遍净流入 其中中科海讯散户净流入2870.24万元 占比15.62% [2] - 游资资金整体净流入2396.2万元 但个股分化明显 海兰信获游资净流入2708.46万元 [1][2]
“南北船”合并收官在即:中国重工正式退市,中国船舶上半年净利同比激增超100%
华夏时报· 2025-09-09 09:37
合并交易核心进展 - 中国重工A股股票于2025年9月5日正式终止上市 股东所持股票按1:0.1339比例转换为中国船舶股票 [2] - 合并后中国船舶总资产规模突破4000亿元 成为全球规模最大、业务最完备的上市造船企业 [2][6] - 本次交易为A股资本市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重组项目 也是全球船舶行业交易金额最大的企业合并案例 [6] 财务业绩表现 - 中国船舶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9.46亿元 同比增长108.59% [3][8] - 中国重工同期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7.45亿元 同比增长227.07% [3][10] - 中国船舶上半年营业收入403.25亿元 同比增长11.96% 船舶造修及海洋工程业务收入386.69亿元 同比增长12.26% [8] 订单与业务结构 - 中国船舶新接民品船舶订单59艘/543.98万载重吨/489.05亿元 中高端船舶占比超90% 绿色船舶占比超50% [8] - 中国重工新接民船订单47艘/838.26万载重吨 绿色船型占比达35.19% 主建船型占比和批量订单占比双超90% [10] - 截至2025年6月底 中国船舶手持民品船舶订单333艘/2649.11万载重吨/2334.87亿元 [8] 行业前景与战略影响 - 克拉克森新船价格指数2025年6月达187.11点 虽较年初下滑1.2% 但仍处于历史相对高位 [11] - 高盛预测全球造船业将进入持续到2032年的上行周期 带来价值1.2万亿美元的新船订单 中国造船厂将主导全球产能增长 [11] - 合并将显著提升中国在高端船型领域的交付能力和议价能力 带动国内船舶配套产业协同发展 [6]
航海装备板块9月8日跌2.06%,中国船舶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7.41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08 08:53
板块表现 - 航海装备板块当日下跌2.06% 领跌个股为中国船舶[1] - 上证指数上涨0.38%至3826.84点 深证成指上涨0.61%至12666.84点[1]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7.41亿元 游资净流入9815.86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6.42亿元[2] - 中国船舶主力净流出5.00亿元(占比-12.69%) 散户净流入4.68亿元(占比11.86%)[2] - 中船防务主力净流出5576.80万元(占比-17.36%) 散户净流入5675.13万元(占比17.67%)[2] - 天海防务主力净流出6221.73万元(占比-15.86%) 游资净流入1853.51万元(占比4.72%)[2] - 亚星锚链主力净流入2166.44万元(占比10.49%) 游资净流出434.85万元(占比-2.10%)[2] - 中国海防主力净流出2888.23万元(占比-8.57%) 游资净流入2259.84万元(占比6.70%)[2]
「图解牛熊股」固态电池概念涨幅居前,国际金价创历史新高
搜狐财经· 2025-09-07 19:11
市场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周跌1.18% [1] - 深成指周跌0.83% [1] - 创业板指周涨2.35% [1] - 市场成交量较上周略有萎缩 [1] 板块及概念表现 - 电池、光伏设备、贵金属板块涨幅居前 [1] - 固态电池、能源金属概念股表现活跃 [1] - 天宏锂电周涨78.78% [1] - 先导智能周涨51.51% [1] - 西部黄金周涨49.70% [1] 政策及行业动态 - 两部门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支持全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方向的基础研究 [1]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将于2025年9月10-11日在北京召开《固态电池材料评测用模具电池装配方法》等10项固态电池团体标准送审审查会 [1] 大宗商品及国际市场 - COMEX黄金期货周涨3.52% 创近四个月来最强劲单周涨幅 [1] - 国际金价创历史新高 [1] - 特朗普发布行政令豁免黄金、钨、铀等金属产品关税 [1] 主力资金流向 - 农业银行、宁德时代、中国船舶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5亿元 [1] - 东方财富、新易盛、北方稀土主力资金净流出超50亿元 [1] - 北方稀土主力资金净流出54.41亿元 [6] - 新易盛主力资金净流出51.71亿元 [6] - 东方财富主力资金净流出99.55亿元 [6]
关于终止为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证券交易所市场登记服务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07 19:08
公司上市状态变更 - 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自2025年9月5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终止上市 [1] - 证券登记相关数据和资料已移交至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 [1] - 证券登记服务及登记关系于2025年9月5日起同步终止 [1] 后续业务处理安排 - 证券公司需将涉及该公司的证券质押及司法冻结登记数据与书面材料移交至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1] - 未及时移交材料引发的法律责任由原受理证券公司承担 [1]
再见!中国重工,你好!中国船舶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5 16:37
公司终止上市 - 中国重工于9月5日终止上市 每股股价定格在5.10元[1] - 公司完成最后一笔换股交易后正式退出A股市场[2] 行业发展历程 - 1999年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分拆为南船和北船 当时中国造船完工量仅占全球5%[4] - 2009年中国重工上市 发行价7.38元/股 净募资143.4亿元[5] - 2010年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完工量、手持订单量、新接订单量)超越韩国跃居全球第一[6] - 2019年南北船战略重组成立中国船舶集团[9] 技术突破与市场地位 - 中国船舶集团在LNG船和大型邮轮等高端领域实现突破[10] - 2024年中国新接绿色船舶订单占全球70%以上[11] - 在高端市场方面 中国船企手持LNG订单数仍不及韩国现代重工和三星重工[14] 行业整合动态 - 2024年9月中国船舶拟以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中国重工[12] - 韩国HD现代决定合并旗下HD现代尾浦与HD现代重工[14] - 日本今治造船宣布拟控股日本造船联合公司[14] - 全球造船业正出现合并浪潮[15] 历史定位与展望 - 中国重工因分治而生、借资本而兴、随整合而变、为产业升级而退[16] - 公司以另一种形态融入全球造船业变局[16] - 2025年成为造船业规模竞争的新起点[16]
资金流向周报:8个行业资金净流出超百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05 10:14
主要股指表现 - 沪指本周下跌1.18%,深成指下跌0.83%,创业板指逆势上涨2.35%,沪深300指数下跌0.81% [1] - 全市场可交易A股中仅35.92%(1946只)上涨,下跌个股达3424只 [1] 主力资金整体流向 - 全周主力资金净流出3220.19亿元,呈现显著资金外流态势 [1][2] - 创业板主力资金净流出964.53亿元,科创板净流出365.55亿元,沪深300成份股净流出859.70亿元 [1] - 单日流向波动剧烈:9月5日净流入445.30亿元(当周唯一净流入日),9月2日净流出达1512.76亿元(单日流出峰值) [2] 行业表现与资金流向 - 申万一级行业中仅9个行业上涨,电力设备(+7.39%)和综合(+5.38%)涨幅居前,国防军工(-10.25%)和计算机(-7.27%)领跌 [3] - 仅3个行业获主力资金净流入:电力设备(+36.92亿元)、银行(+9.83亿元)、纺织服饰(+1.88亿元) [3] - 电子行业净流出590.93亿元(行业最高),计算机(-547.33亿元)、非银金融(-300.92亿元)紧随其后 [3][4][5] - 有色金属行业虽上涨2.12%,但资金净流出230.54亿元,呈现价量背离 [4] 个股资金流向 - 全周1308只个股获资金净流入,其中222只净流入超1亿元 [5] - 农业银行(+3.99%)获净流入25.32亿元居首,宁德时代(+20.43亿元)、中国船舶(+17.44亿元)紧随其后 [5] - 867只个股净流出超1亿元,东方财富(-98.26亿元)、新易盛(-51.59亿元)、北方稀土(-42.52亿元)流出规模最大 [5]
关于临时调整新华500指数样本的公告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05 09:34
指数样本调整 - 新华500指数因中国重工(601989)被中国船舶(600150)吸收合并退市而调整样本[1] - 样本调整于中国重工退市日起生效[1] - 调整依据为指数临时调样规则及编制方案[1] 公司变动 - 中国重工因吸收合并退市[1] - 吸收合并方为中国船舶[1]
航海装备板块9月5日涨2.03%,中国船舶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6.11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05 09:07
板块表现 - 航海装备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上涨2.03% 领涨个股为中国船舶 涨幅2.41% [1] - 上证指数上涨1.24% 报收3812.51点 深证成指上涨3.89% 报收12590.56点 [1] 个股涨跌 - 中国船舶收盘价39.46元 成交量155.11万手 成交额60.57亿元 [1] - 中船防务上涨1.96%至27.10元 海兰信上涨1.94%至18.42元 天海防务上涨1.70%至6.58元 [1] - 亚星锚链上涨1.48%至9.60元 中国海防上涨0.74%至31.17元 江龙船艇上涨0.53%至13.32元 [1] - 中科海讯微涨0.36%至44.26元 国瑞科技下跌0.98%至16.16元 [1]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6.11亿元 游资净流出3.59亿元 散户净流出2.53亿元 [1] - 中国船舶获主力净流入6.49亿元 占比10.71% 游资净流出3.47亿元 散户净流出3.02亿元 [2] - 海兰信主力净流入1347.63万元 天海防务主力净流入761.24万元 中国海防主力净流入48.77万元 [2] - 中船防务主力净流出144.62万元 亚星锚链主力净流出412.39万元 江龙船艇主力净流出897.34万元 [2] - 中科海讯主力净流出1225.67万元 国瑞科技主力净流出3233.59万元 占比达15.0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