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风股份(600006)
icon
搜索文档
新能源牵引车7月销1.3万辆涨195%!解放/徐工超2000辆争冠 谁暴涨近10倍?| 头条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8-20 06:58
新能源重卡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7月新能源重卡实销近1.7万辆 环比下降8% 同比增长152% [4] - 新能源牵引车7月实销1.27万辆 环比下降9% 同比增长195% 增速高于行业整体43个百分点 [4] - 1-7月新能源牵引车在新能源重卡中占比74.18% 较2024年全年提升6.19个百分点 [6] 新能源牵引车市场动态 - 7月新能源牵引车占牵引车总销量36.15% 1-7月占比31.32% 为去年同期3倍 [10] - 3-7月新能源牵引车销量创历史高位 其中7月销量为史上第二高 [8] - 纯电动牵引车占1-7月销量98.42% 换电车型占比36.7% 燃料电池和混动合计不足2% [12] 区域市场分布 - 1-7月新能源牵引车覆盖30个省级行政区 上海和广东合计占比超1/3 [14] - 上牌量TOP城市包括上海、深圳、广州、昌吉等 区域集中度显著 [14] 企业竞争格局 - 7月解放以2336辆蝉联销冠 徐工2092辆紧随其后 福田/三一/陕汽/重汽均超千辆 [20] - 福田、江淮、联合重卡同比增速达721%、540%、983% 领跑行业 [20] - 1-7月徐工和解放累计销量均为1.16万辆 市场份额16.3%左右 解放份额同比提升6.36个百分点 [26] - 三一/重汽/陕汽分列3-5位 累计销量均超7000辆 陕汽份额提升2.87个百分点 [27] 行业增长趋势 - 1-7月新能源牵引车累计销量7.11万辆 同比增251% 超2024年全年销量1.54万辆 [29] - 主流企业中11家实现增长 徐工/解放/重汽等6家增速跑赢行业大盘 [24]
去年卖了86.1万辆新能源车同比增长超六成
长江日报· 2025-08-20 00:27
公司核心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达3743.5亿元,纳税228.5亿元 [2] - 全年汽车销量248.1万辆,其中新能源车销量86.1万辆,同比增长64.4% [2] - 研发投入105.6亿元,研发人员超1.5万名,有效专利累计突破1.5万件 [2] 行业地位与荣誉 - 中国企业300强社会责任发展指数排名第八,国企100强排名第六,中国车企排名第二 [2] - 入选"央企责任管理·先锋30指数(2024)"并获"责任企业奖" [2] - 产业园项目案例入选"央企社会责任十佳案例" [2] 技术创新与智能制造 - 东风岚图与东风云峰工厂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2] - "东风智码"编程助手上线,具备代码编写与数据安全防护功能 [2] - 新增发明专利数量连续两年位居行业第一 [2] 海外市场拓展 - 2024年出口汽车24.6万辆,其中乘用车出口18.2万辆(同比增长4.7%),商用车出口6.4万辆(同比增长11.7%) [2] 可持续发展举措 - 首创AI数字人解读社会责任报告,系行业首次采用该形式 [1] - 开展可持续发展共创周活动,聚焦乡村振兴、绿色环保和责任供应链 [3] - 表彰乡村振兴及社会责任领域的优秀集体与个人(含东风日产、东风本田、岚图汽车等) [2]
崔东树:7月新能源商用车销量达7.3万台 同比增长55%
智通财经网· 2025-08-19 08:47
商用车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1-7月商用车国内销量177万台 同比增长7% 创近几年新高水平 [1][5] - 2025年7月商用车销量25万台 同比增长13% 环比下降3% [1][5] - 2024年商用车国内保险销量285万台 同比几乎持平 [5] 新能源商用车销量 - 2024年新能源商用车销量57.9万台 同比增长84% [1][6] - 2025年1-7月新能源商用车销量43万台 同比增长57% [1][6] - 2025年7月新能源商用车销量7.3万台 同比增长55% 环比下降3% [1][6] - 换电商用车爆发增长 2025年1-7月换电重卡销量2.64万台 同比增长197% [1][13] 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 - 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从2019-2021年3%提升至2025年1-7月24% [2][10] - 2025年7月商用车新能源渗透率达29% 其中卡车22% 客车61% [2][11] - 2024年全年新能源渗透率20% 较2023年11%显著提升 [9][10] 细分市场表现 - 卡车市场中重卡和轻卡表现较好 2025年1-7月重卡销量40.8万台 同比增长39% [12] - 客车市场轻客走势较强 2025年1-7月轻客销量25万台 同比增长12% [12] - 换电商用车中重卡占比最高 2025年1-7月换电重卡占换电车型总量98% [13] 区域市场结构 - 中重卡在西南、华南、中部长江地区市场份额较高 [16] - 轻卡市场集中在东部-华北和华南地区 2025年7月两地合计占比32% [18] - 轻客销售以经济发达地区为主 华东和华南地区2025年7月合计占比32% [22] 企业竞争格局 - 北汽福田和上汽通用五菱是商用车主力 轻卡市场北汽福田占比22% [15][19] - 中重卡市场一汽解放、东风汽车、中国重汽领先 2025年7月三家合计份额53% [17] - 新能源轻卡以吉利汽车、奇瑞汽车为主 两家企业2025年7月渗透率均达100% [19][21]
商用车板块8月19日跌0.18%,江淮汽车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2.39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9 08:32
板块整体表现 - 商用车板块当日下跌0.18%,表现弱于上证指数(跌0.02%)和深证成指(跌0.12%)[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2.39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入6478.58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1.74亿元[2] 个股价格表现 - 江淮汽车领跌板块,跌幅0.73%,收盘价46.41元,成交量75.99万手[2] - 曙光股份涨幅居前达1.94%,收盘价3.67元,成交额9336.27万元[1] - 江铃汽车上涨1.13%至21.54元,成交额1.37亿元[1] - 安凯客车上涨0.69%至5.84元,成交额1.05亿元[1] - 东风股份与福田汽车价格持平,分别报收7.67元和2.69元[1][2] 资金流向特征 - 江铃汽车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004.90万元,主力净占比7.33%[3] - 福田汽车主力净流入585.08万元,占比1.92%[3] - 金龙汽车主力净流入349.61万元,占比1.29%[3] - 中通客车主力净流出1112.09万元,占比7.54%[3] - 安凯客车主力净流出1050.06万元,占比9.98%[3] - 汉马科技主力净流出1026.81万元,占比3.61%[3] 交易活跃度 - 福田汽车成交量最高达113.16万手,成交额3.05亿元[1][2] - 汉马科技成交量39.77万手,成交额2.84亿元[1] - 东风股份成交量36.50万手,成交额2.79亿元[1][2] - 金龙汽车成交量21.56万手,成交额2.70亿元[1][2] - 中国重汽成交量14.54万手,成交额2.65亿元[1][2]
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近六成,武汉经开区全年拟上市20款新能源汽车
长江日报· 2025-08-19 00:26
新能源汽车产品密集上市 - 武汉经开区岚图、猛士、奕派等多款新车型自7月以来陆续发布、预售和上市 [1][2][4] - 预计到年底全区全年上市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将达20款 [1][8] 猛士M817市场表现 - 猛士M817作为东风猛士科技与华为战略合作的首个成果 开启预售后仅1小时订单达9713台 [1][4] - 该车型被定位为"智能越野第一车" 推出Pro和Max两个版本 [4] 岚图系列车型销售业绩 - 岚图FREE+上市仅15分钟订单突破11583辆 半个月后跻身30万级混动SUV市场TOP3 [2][5] - 全新岚图梦想家7月前4周累计销售6420台 蝉联全国MPV销量冠军 在35万元以上MPV市场占有率约33% [4][7] 东风奕派科技整合与新品布局 - 新组建的东风奕派科技整合东风奕派、东风风神、东风纳米3个品牌 一次性发布2026款东风奕派eπ008和东风风神L8两款新车 [4] - 东风风神L8预售价格12.99万元至14.99万元 定位为奕派科技首款全新战略车型 [4] 产能与区域产业推动 - 岚图知音作为首款"华系家用纯电SUV"于8月8日下线 8月13日开启预售 起售价22万元 [4] - 上半年武汉经开区已有10款"车谷造"新车上市 推动全区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58% [8] - 政府通过"荆楚行""神州行""海外行"系列活动助推品牌拓展市场 [8]
商用车板块8月18日跌1.2%,江淮汽车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4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8 08:38
板块整体表现 - 商用车板块当日下跌1.2%,跑输大盘指数(上证指数涨0.85%,深证成指涨1.73%)[1] - 板块内10只个股中6只下跌,4只上涨,江淮汽车以3.01%跌幅领跌[1][2] - 板块成交活跃,江淮汽车成交额达37.18亿元,宇通客车成交5.42亿元[2] 个股涨跌情况 - 涨幅前列:福田汽车涨1.51%(收盘价2.69元)、金龙汽车涨1.46%(12.51元)、曙光股份涨1.41%(3.60元)[1] - 跌幅显著:江淮汽车跌3.01%(46.75元)、宇通客车跌1.65%(26.19元)、中国重汽跌0.71%(18.15元)[1][2] - 成交量分化:汉马科技成交51.23万手,东风股份成交53.69万手,江铃汽车仅成交4.82万手[1][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整体主力资金净流出1.4亿元,游资净流入2.35亿元,散户净流出9545.93万元[2] - 宇通客车获主力净流入7475.28万元(占比13.8%),但遭游资流出1655.10万元[3] - 中集车辆获游资净流入1789.93万元(占比9.95%),主力净流入928.97万元[3] - 中通客车遭主力净流出2045.10万元(占比8.76%),但获游资流入870.43万元[3]
【快讯】每日快讯(2025年8月18日)
乘联分会· 2025-08-18 08:37
国内新闻 工业生产与政策 - 7月工业生产平稳增长 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5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增长面达85.4% 电子、电气机械、汽车等行业贡献率达36.4%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7% 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行业增长29.7% 铁路机车产量增长1.5倍 高端产品中模拟芯片、3D打印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产量分别增长29.8%、24.2%和21.4% 机器人减速器、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48%、24%和12.8% [2] - 武汉汽车置换更新政策将于8月19日暂停实施 8月19日前购车需在8月31日前完成注册登记和旧车转让手续 9月30日前需补正申请材料 汽车报废更新政策继续实施 [3]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 - 湖南开启"移动充电宝"V2G车网互动试点项目 上线"车网互动服务平台" 支持新能源汽车富余电能反向送电网 [4] - 上海临港首批无人驾驶智能网联出租车开放运营 覆盖58个点位 收费规则为5公里内16元 超过部分4元/公里 [5] 企业合作与市场拓展 - 东风汽车与中国中化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聚焦科技创新、产业链供应链、整体用车解决方案三大领域 [6] - 理想汽车推出自驾游环线保障计划 支持川藏、青甘、新疆、内蒙四条路线 提供车辆检查、快修、轮胎租赁、道路救援服务 [7] - 长城汽车巴西首家工厂投产 生产哈弗H6、H9及长城炮P30 目标年销量25万至30万辆 拟建第二座工厂 [8] - firefly萤火虫开启欧洲交付 率先落地挪威和荷兰市场 计划拓展至比利时、丹麦等6国 [9][10] 国外新闻 电动汽车市场 - 全球前7月电动汽车销量达1070万辆 同比增长27% 中国市场销量650万辆 增长29% 欧洲销量230万辆 增长30% 其他地区增长42%至90万辆 北美销量100万辆 仅增长2% [10] - 日本对斯里兰卡二手车出口激增 1-6月出口额469亿日元(约3.18亿美元) 占该国二手乘用车总出口量6% [11] 产品创新与促销 - 印度马恒达推出纯电SUV BE6蝙蝠侠特别版 限量300台 仅在印度销售 [12][13] - Lucid为Gravity车型提供7,500美元租赁折扣 以应对美国联邦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到期 [15] 商用车 新能源商用车 - 首批50台东风新能源自卸车落地宜昌 服务于磷矿运输主干线路 助力绿色矿山建设 [15][16] - 巴西引入首辆中国氢能重卡"新长征1号" 由未势能源与长城商用车联合开发 聚焦中长途大重载运输场景 [17] 产品与战略合作 - 比亚迪首款纯电小卡T4亮相 申请栏板、厢车、仓栅三种规格 计划下半年上市 [18] - 东风汽车与京东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聚焦整车营销与售后服务生态、采购及供应链、智慧物流三大领域 [19]
中汽协:前7月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共销售1535.4万辆
新浪财经· 2025-08-18 08:12
行业集中度 - 2025年1-7月汽车销量前十企业合计销售1535.4万辆 [1] - 前十企业销量占汽车销售总量84% [1] 企业表现分化 - 东风公司与广汽集团销量同比下降 [1] - 其余八家企业销量均实现不同程度增长 [1]
数据简报 | 2025年1-7月前十位汽车生产企业(集团)销售情况简析
中汽协会数据· 2025-08-18 08:02
汽车行业销量分析 - 2025年1-7月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共销售1535.4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4% [3] - 与上年同期相比,东风公司和广汽集团销量下降,其他企业销量均呈不同程度增长 [1]
东风汽车与中国中化合作 推动前沿技术转化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8-18 07:35
合作框架 - 东风汽车与中国中化控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通过优势互补和互惠互利原则推动多领域协同发展 [1] 核心能力互补 - 东风汽车发挥汽车全产业链布局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技术研发及制造体系优势 包括电动汽车和智能驾驶领域成熟经验 [3] - 中国中化凭借材料科学和产业链整合雄厚实力 提供高性能材料研发和供应链优化方面专长支撑 [3] 三大合作领域 - 科技创新领域探索新技术研发和应用 推动前沿技术转化 [3] - 产业链和供应链领域构建高效协同产业网络 优化资源配置 [3] - 整体用车解决方案领域提供综合服务 提升用户体验 [3] 延伸合作方向 - 合作延伸至品牌传播 海外市场拓展 物流优化 农机服务 智慧农业和专业化业务整合 [3] 战略意义 - 标志东风汽车产业链生态构建迈出新步伐 打造国企协同发展典范案例 [3] - 深化技术创新与产业链协同 为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3] - 带来技术溢出效应 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响应国家绿色发展和智能制造政策导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