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方生物(09926)

搜索文档
7月22日港股通净买入27.17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22 12:42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7月22日上涨0.54%至25130.03点 [1] - 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27.17亿港元 [1] 港股通交易数据 - 港股通合计成交金额1628.32亿港元 其中沪市港股通成交1032.31亿港元 深市港股通成交596.00亿港元 [1] - 沪市港股通净买入29.85亿港元 深市港股通净卖出2.67亿港元 [1] 沪市港股通活跃股 - 东方电气成交金额43.74亿港元居首 华新水泥34.89亿港元次之 腾讯控股26.47亿港元第三 [1] - 中国人寿获净买入8.79亿港元居首 股价上涨4.23% [1] - 中芯国际遭净卖出2.67亿港元 股价上涨2.75% [1] 深市港股通活跃股 - 中芯国际成交19.79亿港元居首 美团-W成交18.33亿港元 阿里巴巴-W成交17.39亿港元 [2] - 中芯国际获净买入7.79亿港元 股价上涨2.75% [2] - 腾讯控股遭净卖出3.73亿港元 股价上涨0.86% [2] 个股涨跌幅表现 - 中国龙工股价大涨15.83% [2] - 华新水泥股价下跌15.05% [2] - 康方生物股价上涨4.63% [2] ETF产品动态 - 恒生医药ETF(159892)跟踪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 近五日上涨9.18% [4][5] - 该ETF最新份额53.8亿份 减少50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3863.5万元 [5]
南向资金今日成交活跃股名单(7月22日)
证券时报网· 2025-07-22 12:41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恒生指数7月22日上涨0.54% [1] - 南向资金全天成交总额1628.32亿港元 其中买入827.75亿港元 卖出800.57亿港元 实现净买入27.17亿港元 [1] - 港股通(沪)净买入29.85亿港元 港股通(深)净卖出2.67亿港元 [1] 个股成交活跃度 - 东方电气成交额60.08亿港元位列榜首 华新水泥(48.22亿港元)和中芯国际(45.69亿港元)紧随其后 [1] - 8只个股同时上榜双渠道活跃股 包括中芯国际(45.69亿港元)、美团-W(40.07亿港元)和华新水泥等 [2] - 中国人寿以19.19亿港元成交额居活跃股首位 建设银行(20.29亿港元)和中芯国际(45.69亿港元)成交额居前 [2] 资金净买入动向 - 10只个股获净买入 中国人寿(8.79亿港元)、建设银行(7.55亿港元)和中芯国际(5.12亿港元)净买入额居前三 [1][2] - 中芯国际连续4日获净买入 累计净买入11.76亿港元 阿里巴巴-W连续4日净买入5.78亿港元 [2] - 华新水泥获净买入3.40亿港元 中国龙工获净买入2.63亿港元 [2] 资金净卖出情况 - 国泰君安国际遭净卖出1.56亿港元 股价下跌3.32% [1][2] - 腾讯控股遭净卖出1.02亿港元 小米集团-W遭净卖出670.13万港元 [1][2] 股价表现关联 - 净买入个股中中国人寿股价上涨4.23% 康方生物上涨4.63% 中国龙工大涨15.83% [2] - 净卖出个股中国泰君安国际股价下跌3.32% 华新水泥大幅下跌15.05% [1][2]
智通港股通活跃成交|7月22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7-22 11:05
沪港通(南向)成交情况 - 东方电气(01072)以43.74亿元成交额位居沪港通(南向)榜首,净买入1.65亿元 [1][2] - 华新水泥(06655)成交额34.89亿元排名第二,净买入3.13亿元 [1][2] - 腾讯控股(00700)成交额26.47亿元位列第三,净买入2.71亿元 [1][2] - 建设银行(00939)净买入额最高达7.55亿元,成交额20.29亿元 [2] - 中国人寿(02628)净买入8.79亿元,成交额19.19亿元 [2] - 中芯国际(00981)在沪港通成交25.90亿元但净卖出2.67亿元 [2] 深港通(南向)成交情况 - 中芯国际(00981)以19.79亿元成交额居深港通(南向)第一,净买入7.79亿元 [1][2] - 美团-W(03690)成交额18.33亿元排名第二,但净卖出5003.13万元 [1][2] - 阿里巴巴-W(09988)成交额17.39亿元位列第三,净买入1.59亿元 [1][2] - 腾讯控股(00700)在深港通成交16.55亿元但净卖出3.73亿元 [2] - 康方生物(09926)净买入1.57亿元,成交额10.59亿元 [2] 跨市场活跃公司表现 - 中芯国际(00981)在沪港通和深港通合计成交45.69亿元,跨市场净买入5.12亿元 [1][2] - 腾讯控股(00700)两市场合计成交43.02亿元,但深港通净卖出抵消部分沪港通净买入 [2] - 东方电气(01072)两市场总成交60.08亿元,跨市场净买入2.07亿元 [1][2] - 美团-W(03690)两市场总成交40.07亿元,净买入3.83亿元主要来自沪港通 [1][2]
北水动向|北水成交净买入27.17亿 北水继续加仓雅下水电概念股 全天买入华新水泥(06655)超3亿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7-22 09:59
北水资金整体流向 - 7月22日港股市场北水成交净买入27.17亿港元 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29.85亿港元 港股通深净卖出2.67亿港元 [1] 个股资金净买入排名 - 北水净买入最多个股为中国人寿 建设银行 中芯国际 [1] - 中国人寿获净买入8.78亿港元 [6] - 建设银行获净买入7.55亿港元 [6] - 中芯国际获净买入5.11亿港元 [6] 个股资金净卖出排名 - 北水净卖出最多个股为国泰君安国际 腾讯 [1] - 国泰君安国际遭净卖出1.55亿港元 [8] - 腾讯遭净卖出1.02亿港元 [8] 重点个股资金流向明细 - 东方电气买卖总额43.74亿港元 净流入1.65亿港元 [2] - 华新水泥买卖总额34.89亿港元 净流入3.13亿港元 [2] - 腾讯控股买卖总额26.47亿港元 净流入2.71亿港元 [2] - 中芯国际买卖总额25.90亿港元 净流出2.67亿港元 [2] - 阿里巴巴买卖总额24.71亿港元 净流出9010.46万港元 [2] - 中国龙工买卖总额24.54亿港元 净流入2.64亿港元 [2] - 国泰君安买卖总额23.99亿港元 净流出3027.27万港元 [2] - 美团买卖总额21.74亿港元 净流入4.33亿港元 [2] - 美团获净买入3.82亿港元 [8] - 阿里巴巴获净买入6859万港元 [8] - 小米集团获净买入670万港元 [8] 个股相关基本面动态 - 中国人寿拟减持杭州银行不超过5078.94万股 按16.92元/股计算套现金额约8.60亿元 减持后不再持有杭州银行股份 [6] - 建设银行获机构看好 摩根大通预计2026年银行业盈利有8%上行潜力 股份制银行净盈利影响可达14% 中银国际指出北水持续流入银行股 [6] - 中芯国际获机构看好 国泰海通证券指出工业及汽车下游补库推动需求增长 二季度及下半年晶圆代工产能利用率有望提升 先进制程工艺迭代及AI芯片国产替代带来发展空间 [6] - 华新水泥获净买入3.39亿港元 东方电气获净买入2.06亿港元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 总投资超1.2万亿元 花旗指出东方电气在西藏设有高原型水电机组研发基地 大摩表示华新水泥西藏生产基地距离项目仅400公里 [7] - 中国龙工获净买入2.63亿港元 公司发布盈喜预期上半年纯利5.9亿至6.6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加29%至45% 主要因出口业务稳步增长及毛利率提升 [7] - 康方生物获净买入1.57亿港元 公司全球首创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新药依沃西单抗注射液用于结直肠癌治疗的III期临床完成首例患者入组 [7]
25Q2 基金港股持仓点评:加仓创新药新消费,减仓互联网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7-22 09:42
报告核心观点 - 25Q2公募基金继续增持港股,结构上主要加仓港股创新药、新消费与红利,减仓前期涨幅较大的港股互联网 [1][3][6] 分指数情况 - 截至25Q2,公募基金重仓股中港股持股市值占比为20.0%,相较25Q1的19.2%继续提升 [3][6] - 25Q2公募主要加仓港股中小型股,恒生中小型股指数的成分股市值占基金港股持仓总市值的比重环比提升5.6个百分点,而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持仓占比分别环比下降4.4/8.3个百分点 [3][6] 分行业情况 - 25Q2公募基金主要加仓港股医药生物、轻工制造、非银与银行板块,对应创新药、新消费、红利等概念;减仓一季度Deepseek催化下涨幅较大的港股科技板块,对应互联网、汽车等概念 [3][6] - 从各行业持仓数据看,消费行业持股市值占比从29.2%升至33.0%,金融地产从6.3%升至8.4%;科技行业从45.9%降至42.2%,传媒从23.5%降至20.5%等 [10] 分概念板块情况 - 从概念板块持仓数据看,25Q2基金主要加仓港股创新药新消费、减仓互联网,如泡泡玛特持股市值占比从2.7%升至4.7%,信达生物从1.2%升至3.5%;腾讯控股从21.5%降至17.8%,阿里巴巴 - W从10.6%降至6.3% [12]
创新药狂飙90%,这轮袭榜选手的背后打法 | 盘点6位医药基金经理
聪明投资者· 2025-07-22 06:56
行业表现 - 2025年以来创新药成为公募基金收益关键来源,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暴涨93.94% [1] - 年内6只收益翻倍基金均为重仓创新药的主动权益产品,30只收益超80%的基金中29只配置创新药 [2][3] - 医药生物行业2021-2024年累计下跌40.19%,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四年下跌59.24%,但2025年显著反弹 [5][6] 基金经理表现 张韡(汇添富基金) - 管理产品总规模161.58亿元,代表产品汇添富健康生活任职年化回报11.24%,2025年收益84.92% [11][12] - 投资策略聚焦产业长期逻辑与竞争壁垒,2022年系统性加仓被低估的港股创新药,重仓股康诺亚-B、康方生物半年内上涨75% [15][17][19] - 精准操作百利天恒:2023年上市后波段交易,2024年加仓20万股,该股股价从28.75元涨至302.16元 [23][24][26] - 布局转型药企海思科,2022年买入后股价上涨207.97%,2025年二季度增持至前十大重仓 [28][30][32] 金笑非(鹏华基金) - 代表产品鹏华医药科技任职年化回报15.16%,2025年收益82.52%,但规模逆势缩水至26.01亿元 [37][38] - 2017年后转向蓝筹白马,2022年四季度加仓创新药,2023年净值创新高,2024年跑输沪深300但坚守创新药 [39][45][47] - 二季度持仓以减持为主,新进益方生物等老面孔,强调中期看好创新药但警惕高估值个股 [49][50] 赵伟(富国基金) - 代表产品富国医药创新股票2025年收益83.37%,擅长挖掘边际变化,提前布局百利天恒、三生制药等 [52][54][61] - 三生制药2025年涨超400%,2024年下半年提前布局,二季度机构加仓30780万股 [64][65] - 全球医药持仓比例从33.63%提升至54.75%,减持消费互联网,增持电子传媒 [67][68] 郝淼(嘉实基金) - 嘉实互融精选近三年收益超100%,2025年收益90.51%,长期持有信达生物、百济神州等龙头超12个季度 [72][76][80] - 二季度加仓新诺威,减持康方生物,提示创新药波动风险但看好中长期全球化机会 [82][83] 杨桢霄(易方达基金) - 易方达医疗保健任职年化回报14.95%,2025年收益49.74%,通过细分行业轮动获取超额收益 [89][92] - 2025年二季度减配CXO和器械,超配创新药,聚焦中国创新药出海与国际合作机会 [95][98][100] 万民远(融通基金) - 融通健康产业任职年化回报10.14%,2025年收益10.84%,坚守药房和医疗器械,回避高估值A股创新药 [101][107][111] - 可投港股的融通鑫新成长仅配置康方生物一只港股创新药,对行业保持审慎 [116][117] 行业趋势 - 2024年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额519亿美元,2025年前5月达455亿美元,显示国际化加速 [118] - 中国在研创新药数量3575个全球第一,大量进入三期临床,行业进入新拐点 [119][120] - 当前需甄别真正龙头与"搭便车"企业,主动选股能力成为关键 [123][124]
继续狂飙,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涨逾3%再攀新高,康方生物8连阳,机构:创新药价值重塑进行时
新浪基金· 2025-07-22 02:15
港股创新药板块表现 - 7月22日港股创新药板块走强,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场内价格涨逾3% [1] - 丽珠医药飙涨11%,联邦制药涨近8%,再鼎医药和金斯瑞生物科技涨超6%,康方生物、科伦博泰生物-B、翰森制药等涨幅居前 [3] - 康方生物实现8连阳并刷新历史新高 [3] 创新药企业股价数据 - 联邦制药现价16.640港元,涨1.220港元,涨幅7.91% [2] - 再鼎医药现价29.200港元,涨1.850港元,涨幅6.76% [2] - 金斯瑞生物科技现价17.440港元,涨1.020港元,涨幅6.21% [2] - 诺诚健华现价19.020港元,涨0.840港元,涨幅4.62% [2] - 康方生物现价146.900港元,涨6.400港元,涨幅4.56% [2] - 康诺亚-B现价62.650港元,涨2.550港元,涨幅4.74% [2] - 科伦博泰生物-B现价390.000港元,涨12.400港元,涨幅3.28% [2] - 翰森制药现价37.050港元,涨1.150港元,涨幅3.20% [2] - 和黄医药现价29.000港元,涨0.800港元,涨幅2.84% [2] 行业驱动因素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BD出海交易超50起,总金额超480亿美元,双抗/多抗、GLP-1RA、ADC等类型创新药出海为药企注入新增量 [3] - 大品种核心适应症临床数据读出、商业化进程推进对管线价值预期产生重大变化 [3] - 202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健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并制定创新药目录,7月医保局与卫生健康委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医保目录调整方案出台 [3] 指数与ETF表现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截至6月末累计上涨58.95%,较恒指和恒科指分别超额38.95和40.27个百分点 [4][5] - 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被动跟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前十大成份股合计权重达75.85% [3] - 该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信达生物(权重13.75%,总市值1294.84亿元)、三生制药(权重13.43%,总市值2278.36亿元)、药明生物(权重11.22%,总市值1043.62亿元)等 [4] 板块比较优势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涨幅58.95%领先其他指数,SHS创新药指数涨24.84%,创新药30指数涨20.02%,恒生指数涨20.00%,恒生科技指数涨18.68% [5]
恒生医疗ETF(513060)拉升涨超2%,政策支持下,创新药企有望加速实现价值兑现
搜狐财经· 2025-07-22 02:06
指数表现与成分股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HSHCI)上涨2.14% [3] - 成分股丽珠医药上涨11.57% 联邦制药上涨7.00% 再鼎医药上涨6.03% [3] - 恒生医疗ETF(513060)上涨2.02%至0.66元 近1周累计上涨8.95% 涨幅排名可比基金第1 [3] - 恒生医疗ETF近2年净值上涨30.39%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8.34% 最长连涨月数5个月 最长连涨涨幅46.59%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6.82% [5] - 近1年超越基准年化收益0.79% [5] 流动性指标 - 恒生医疗ETF盘中换手率10.09% 成交额8.40亿元 [3] - 近1周日均成交28.22亿元 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3] - 近2周规模增长2.21亿元 新增规模排名可比基金第1 [5] - 融资买入额1.60亿元 融资余额2.31亿元 [5] 集采政策调整 - 第十一批国家药品集采涉及55个品种 坚持"新药不集采 集采非新药"原则 [4] - 排除协议期内医保谈判药品 专利侵权高风险品种及年采购额低于1亿元品种 [4] - 规则优化包括品牌报量机制 价差控制优化 低价声明制度 [4] - 政策与医保目录谈判衔接 强化对创新药支持 [5] 基金产品特征 - 管理费率0.50% 托管费率0.15% [6] - 近1年跟踪误差0.060% 跟踪精度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6] - 近1年夏普比率2.22 [6] - 今年以来相对基准回撤0.52% 回撤最小 修复天数43天 [6] 估值水平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最新市盈率31.11倍 处于近3年14.3%分位 估值低于历史85.7%时间 [6]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0.73% 包括百济神州 信达生物 药明生物等 [7] 行业基本面 - 医保基金总收入34913.37亿元 累计结存38628.5亿元 [5] - 政策支持推动创新药企价值兑现 多家药企创新药品种出海 [5] - 集采规则引导企业从低价竞争转向质量与成本并重模式 [4]
康方生物(9926.HK):综合性国际化创新平台 引领IO2.0发展
格隆汇· 2025-07-21 22:51
核心观点 - 康方生物的核心产品依沃西(AK112,PD-1/VEGF双抗)成为全球首个在1L肺癌治疗中mPFS超越K药的双抗,海外HARMONi数据延续国内获益趋势,验证了跨区域临床疗效的一致性[1] - AK112在HARMONi-2研究中头对头击败帕博利珠单抗,PFS显著优于对照组(11 14 vs 5 82月,HR=0 51),安全性出众(停药和致死TRAE发生率仅1 5%和0 5%)[1] - AK112与AK104差异化定位,AK104在胃癌和宫颈癌具有显著优势,后续双抗新靶点在研产品包括IL 4Rα/ST2双抗和Trop2/Nectin 4 ADC[1] 商业化能力 - 卡度尼利2023年销售额13 58亿元(+148 5%),依沃西2024年上市首年销售额约3 5亿元,医保谈判价格降至736元/瓶(降价68%)[2] - 依沃西以50亿美元授权Summit Therapeutics开发欧美市场,海外三项III期临床试验(HARMONi、HARMONi-3、HARMONi-7)进展顺利[2] - AK105(派安普利单抗)在FDA获批1/2L鼻咽癌,验证国际化商业能力[2] 研发管线 - 公司拥有50个以上创新候选药物,24个进入临床研究和商业化阶段,15个为潜在全球首创或同类最佳双抗,17项III期临床试验进行中[2] - PD-1/LAG-3双抗AK129、TIGIT/TGF-β双功能融合蛋白AK130、IL-4Rα/ST2双抗AK139已进入临床[2] - 双抗ADC AK146D1(Trop2/Nectin4)等新型药物布局探索前沿治疗方式[2] 公司催化 - AK112:2025年ESMO HARMONi-6数据读出、Summit可能披露HARMONi详细数据、潜在HARMONi-2 OS数据更新[3] - AK104:肝细胞癌术后辅助治疗III期数据读出、全球开发计划潜在公布(胃癌、肝癌、PD-L1阴性NSCLC)[3] - 派安普利+安罗替尼1L晚期肝细胞癌III期数据、曼多奇单抗(IL-4R)中重度特应性皮炎III期数据读出[4]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7 32亿元(+75 70%)、51 49亿元(+37 98%)、76 28亿元(+48 14%)[4] - 归母净利润2025-2027年分别为-0 75亿元、3 35亿元、14 01亿元[4]
中华交易服务香港生物科技指数下跌1.62%,前十大权重包含康方生物等
金融界· 2025-07-21 16:12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高开高走 中华交易服务香港生物科技指数下跌1 62% 报8758 46点 成交额121 71亿元 [1] - 中华交易服务香港生物科技指数近一个月上涨21 79% 近三个月上涨64 09% 年至今上涨98 69% [1] 指数编制 - 中华交易服务香港生物科技指数由中华证券交易服务有限公司委托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 旨在反映香港上市生物科技公司整体表现 [1] - 指数以2014年12月12日为基日 以2000 0点为基点 [1] 权重构成 - 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康方生物(13 31%) 信达生物(9 84%) 三生制药(9 12%) 百济神州(8 94%) 药明生物(8 9%) 药明康德(5 65%) 科伦博泰生物-B(4 91%) 再鼎医药(4 82%) 诺诚健华-B(4 34%) 金斯瑞生物科技(4 0%) [1] 市场分布 - 指数持仓全部集中于香港证券交易所 占比100 00% [2] 行业分布 - 生物药品占比59 75% 制药与生物科技服务占比23 83% 化学药占比14 25% 医疗器械占比2 1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