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翰森制药(03692)
icon
搜索文档
翰森制药:国内领先创新驱动型BigPharma,出海提升价值空间
华源证券· 2024-05-30 14:31
"Big Pharma"转型不断提速 - 翰森制药成立于1995年,是中国领先的创新驱动型制药企业,致力于通过持续创新改善人类健康与生命质量 [14][15] - 公司管理层经验丰富,高管团队架构稳定 [14] - 公司已有8款创新药获批上市,并全部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创新药收入占比不断提高 [15][16][23] - 公司基于创新研发平台,对五大优势领域进行纵深管线布局,目前共有超过30个创新药项目正在进行临床试验 [16][17] - 公司与GSK签订授权协议,将两款ADC产品的全球权利授予GSK,打开国际化征程 [19][20] 肿瘤领域:具备核心优势,稳固市场壁垒 - 阿美替尼是公司肿瘤领域的头号产品,已获批二线和一线EGFR+晚期NSCLC适应症,具有明显先发优势 [27][28][29][30][31] - 氟马替尼是公司自主研发的第二代TKI药物,用于治疗Ph染色体阳性的CML-CP成人患者,疗效优于伊马替尼 [35][36] - 公司将B7-H3 ADC和B7-H4 ADC的全球权利授予GSK,打开国际市场 [19][20] 中枢神经领域:长期优势领域 - 伊奈利珠单抗是公司引进的全球首个获批用于NMOSD成人患者治疗的人源化抗CD19单抗 [42][43] - HS-10380是公司自主研发的作用于多巴胺D3、D2/5-HT2A的新药,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 [43][44][45] 抗感染领域:管线丰富,纵深布局 - 艾米替诺福韦片是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第二代替诺福韦,是首个中国原研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 [47][48] - 吗啉硝唑氯化钠是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一代硝基咪唑抗厌氧菌药 [49] - Ibrexafungerp是公司引进的首个全新三萜类结构的糖原合成酶抑制剂,是一种全新作用机制的抗真菌类药物 [49][50] 代谢及其他:进度领先,出海潜力大 - 孚来美是国产首款获批上市的长效GLP-1类创新药,也是全球第一款PEG化的长效降糖药物 [51] - HS-20094是公司自主研发的GLP-1/GIP双靶点激动剂,研发进度领先于全球同类产品 [51][52] - HS-10374是公司自主研发的TYK2抑制剂,研发进度处于全球第一梯队 [53][54] - HS-10390是公司自主研发的ETA/AT1双受体拮抗剂,在国内获批临床 [55][56][57] 盈利预测与估值 - 公司创新药业务收入占比不断提高,预计2025年创新药收入占比将达80% [58][59] - 公司国际化进入实质阶段,已有两款ADC产品成功授权给GSK,后续创新管线也具备出海潜力 [60] - 采用DCF估值方法,公司合理股权价值为1205亿元,对应1302亿港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62] 风险提示 - 临床研发失败风险、竞争格局恶化风险、销售不及预期风险、行业政策风险等 [64]
翰森制药(03692)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9 13:43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以研发创新为驱动的制药公司之一,已成功转型为专注于开发和销售创新药物的生物制药公司[3] - 公司在报告期内共获批上市七款创新药,新申报及获得临床批件二十三件,创新药与合作产品的销售收入约为人民币68.65亿元,占收入比例约为67.9%[3] - 公司自主研发的新药HS-10390片获得国家药监局核准簽发的临床试验通知书,拟用于治疗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和免疫球蛋白A肾病[4] - 公司的四款创新药被纳入国家医保局发布的2022年国家医保目录,包括阿美乐、昕越、豪森昕福和孚来美,其中阿美乐首次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5] - 公司自主研发的新药HS-10506片获得国家药监局核准簽发的临床试验通知书,拟用于治疗抑郁症及失眠[6] - 公司获普米斯独家许可开发的新药HS-20117获得国家药监局核准簽发的临床试验通知书,拟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7] - 公司获NiKang Therapeutics独家许可开发的新药HS-10516膠囊获得国家药监局核准簽发的临床试验通知书,拟用于治疗肾细胞癌[8] - 公司开发的达格列淨片获得国家药监局颁发药品注册证书,适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9] - 公司获TiumBio独家许可开发的新药HS-10518膠囊已获得国家药监局核准簽发的临床试验通知书,拟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中重度疼痛及子宫肌瘤相关月经过多[10] - 公司自主研发的新药培莫沙肽注射液(商品名稱:聖羅萊®)获得国家药监局颁发药品注册证书,适用于治疗因CKD引起的贫血[11] - 本集团三款创新药品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包括培莫沙肽注射液、艾米替诺福韦片和嗎啉硝唑氯化钠注射液[22] - 公司在创新药及合作产品销售收入占比提升,从53.4%上升至67.9%,七款创新药已获批上市并纳入国家医保目录[29] - 公司在行业回顾中指出,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快速增长,行业发展信心提升,预期高臨床价值的创新药公司将取得可持续发展[33] - 本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创新药与合作产品销售收入约人民币68.65亿元,同比增长约37.1%,占总收入比重约67.9%[34] - 本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录得收入约人民币101.0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7.7%;溢利约人民币32.7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26.9%;每股盈利约人民币0.55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26.6%[35] - 抗肿瘤领域收入达约人民币61.69亿元,占总收入约61.0%;抗感染领域收入达约人民币12.69亿元,占总收入约12.6%;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领域收入达约人民币13.67亿元,占总收入约13.5%;代谢及其他领域收入达约人民币12.99亿元,占总收入约12.9%[37] - 公司正在进行的创新药临床试验超过50项,新增8个首次进入临床阶段的创新药,包括治疗抑郁症、晚期实体瘤等[56] - 公司研发团队拥有国家级研发称号,包括国家级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国家重点实验室[53] - 公司提交正式专利申请37件,获国内授权57件;海外专利正式申请112件,获海外授权27件[54] - 公司抗腫瘤產品HS-10365在RET基因融合陽性NSCLC患者中展现出良好的抗腫瘤活性[57] - 抗腫瘤產品HS-20089在晚期實體瘤和三陰性乳腺癌(TNBC)中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和抗腫瘤活性[58] - 抗腫瘤產品HS-20093在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和肉瘤中观察到初步的臨床活性[59] - 代謝疾病產品HS-20094的I期試驗显示在健康受試者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降糖減重的信号[60] - 公司积极寻找具有商业化潜力的机会,已引入九个处在临床阶段的合作项目[61] - 公司与GSK签订全球独家许可协议,开发、生产和商业化HS-20089和HS-20093[63] - 公司与德琪签订独家合作协议,独家负责希維奧在中国大陆的商业化[65] - 公司获得普米斯在中国的独家许可,HS-20117已获得国家药监局核准簽发的临床试验通知书[66] - 公司获得NiKang Therapeutics和TiumBio在中国的独家许可,分别已获得国家药监局核准簽发的临床试验通知书[67][68] - 公司获得Keros Therapeutics在中国大陆、香港及澳门地区的独家许可
自主研发和BD合作推动公司业绩稳健增长
华兴证券· 2024-04-04 16: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创新药收入同比增加37.1%[5] - 公司2024-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35.76亿元、38.75亿元和41.83亿元[12] - 公司2024-26年EPS预测分别为0.60元、0.65元和0.71元[16] 未来展望 - 2026年抗肿瘤收入预计将增长13%[28] - 2026年中枢神经系统收入预计将下降5%[28] - 2026年抗感染收入预计将增长2%[28] - 2026年其他核心药品收入预计将下降5%[28]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BD合作丰富公司产品管线布局,公司已引入九个临床阶段合作项目和两个商业化阶段项目[8] 市场扩张和并购 - 目标价上调至HK$19.91,股价上行空间为+29%[2] - 重申买入评级,上调DCF目标价至HK$19.91,股权价值为1170亿港币,有29%的上升空间[18]
业绩高增,创新和国际化落地驱动新增长
广发证券· 2024-03-28 16: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实现收入101.04亿元,同比增长20%[1] - 公司23年创新药及合作产品销售收入为68.65亿元,占总收入比例提升至67.9%[1] - 公司23年研发开支为20.97亿元,占营收比为20.8%[1] - 公司预计2024-2026年EPS分别为0.68、0.59、0.71港元/股,合理价值为22.85港元/股[2]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预计为12.26亿元,增长率为21.4%[2] - 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4.05亿元,增长率为23.4%[2] - 公司2024年预计EPS为0.68港元/股,市盈率为20.66倍[2] - 公司2024年预计ROE为13.6%,EV/EBITDA为17.09倍[2] - 翰森制药2026年预计营业收入增长18.8%[3] - 翰森制药2026年预计ROE为11.2%[3] 广发证券 - 广发证券对股票的评级分为买入、持有和卖出三种[5] - 广发证券对公司的评级分为买入、增持、持有和卖出四种[6] - 广发证券总部位于广州市天河区马场路[7] - 广发证券具备中国证监会批复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8] - 广发证券(香港)经纪有限公司持有香港证监会批准的证券提供意见牌照,受香港证监会监管[9] - 投资者应注意广发证券及其关联机构可能存在利益冲突,独立作出投资决策[11] - 研究人员声明报告内容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广发证券立场,报酬标准受多种因素影响[12] - 广发证券提醒投资者投资涉及风险,过去业绩不保证未来表现,报告内容仅供参考[15]
创新药将引领收入稳健增长
中泰国际证券· 2024-03-27 16: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收入同比增加7.7%,达到101.4亿元人民币[1] - 公司的创新药收入同比增加37.1%,占总收入比例从53.4%上升至67.9%[1] - 公司2024-26E收入预测为稳健增长,预计2023-26E收入CAGR为12.3%[1] - 股东净利润预计2024-25E将分别为3,780百万人民币和4,232百万人民币,市盈率逐年下降[2] - 公司2024E和2025E总收入预测微幅调整,毛利和经营溢利也有相应变动[3]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阿美乐将引领肿瘤药收入稳健增长,公司管理层预计2024年仍将获得20%左右收入增长[1] - 公司签订协议从GSK获得ADC药物HS-20093首付款1.85亿美元,有望从2024-25年起获得里程碑付款[1] 市场扩张和并购 - 目标价上调至17.90港元,给予“增持”评级,预计2024-25E盈利分别上调11.0%、10.9%[1] - 公司股价历史表现显示,自2023年3月以来,翰森制药股价一直保持增持评级,目标价逐步提高[5] 其他新策略 - 公司2024E和2025E总收入预测微幅调整,毛利和经营溢利也有相应变动[3] - 公司评级定义中,翰森制药目前被评为增持,基于股价的潜在投资收益介于10%以上至20%之间[6]
FY23超预期,FY24阿美乐驱动产品收入增速修复,上调目标价
交银国际证券· 2024-03-27 16:00
业绩总结 - 翰森制药2023年超预期,收入同比增长7.7%至101.04亿元[1] - 公司预计全年销售额将增长20%以上,并维持2026年60亿元的销售目标[1] - 2024年预计收入为123.1亿元,同比增长21.8%;净利润为39.91亿元,同比增长21.6%[1] - 公司2024年预计营业收入为123.1亿元人民币,2025年预计增至129.1亿元人民币[3] - 自由现金流2027年预计达到46.64亿元人民币,2028年预计达到51.64亿元人民币[3]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2024年研发关注重点为阿美乐、ADC、GLP-1双靶,目标价上调至16.0港元[1] 市场扩张和并购 - 翰森制药2024年预计收入将达到12,310百万元人民币,2026年预计将达到14,026百万元人民币[5] - 2024年预计毛利率为90.5%,2026年预计将达到90.0%[5] - 2024年预计EBITDA利润率为34.8%,2026年预计将达到31.5%[5] - 2024年预计净利率为32.4%,2026年预计将达到28.6%[5] - 2024年预计ROA为10.9%,2026年预计将达到9.1%[5] - 2024年预计ROE为13.8%,2026年预计将达到11.0%[5] - 2024年预计ROIC为13.8%,2026年预计将达到11.0%[5]
翰森制药(03692)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6 10:01
公司业绩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收入约101.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7.7%[1] - 创新药与合作产品销售收入约68.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37.1%,占总收入比例从上年的53.4%上升至本年的67.9%[1] - 溢利约32.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26.9%[1] - 每股盈利约0.55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26.6%[1] - 公司的主要产品集中在抗肿瘤、抗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代谢疾病及其他领域[28] 产品研发与批准 - 公司自主研发的1类治疗用生物制品HS-20105已获得国家药监局核准簽发的临床试验通知书[15] - 公司独家许可开发的1类治疗用生物制品HS-20106注射液已获得国家药监局核准簽发的临床试验通知书[16] - 公司开发的注射用磷酸特地唑胺已获得国家药监局颁发药品注册证书[18] - 公司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HS-10511片已获得国家药监局核准簽發的临床试验通知书[19] 合作与许可 - 公司与GSK订立许可协议,GSK获授予全球独占许可以开发、生产及商业化HS-20089[17] - 公司与GSK进一步订立许可协议,GSK获授予全球独占许可以开发、生产及商业化HS-20093[20] 财务状况 - 公司财务状况稳健,截至2023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存款达到人民币224.35亿元[66] - 公司2023年全面收益总额为3705424千元,其中母公司擁有人应佔3277503千元[79] - 公司2023年资产总额为26176230千元,其中流动资产净额为22020458千元[80] 公司治理与股东回报 - 公司董事会建议派发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每股14.22港仙,待股东批准后生效[2] - 公司于2019年5月27日批准并采纳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以激励员工并留住人才[75] - 公司根据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向受限制股份受托人配发并发行1100万股新股份,发行价为每股2.29港元[76]
港股异动 | 翰森制药(03692)现涨近5% 多款药品近期获临床试验通知书 药企定价有望松绑
智通财经· 2024-02-14 06:34
翰森制药股价涨幅 - 翰森制药股价涨幅近5%,报12.76港元[1] 翰森制药临床试验通知书 - 翰森制药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临床试验通知书,用于治疗免疫球蛋白A肾病、膜性肾病、2型糖尿病、成人肥胖症和精神分裂症[2] 国家医保局通知 - 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征求《关于建立新上市化学药品首发价格形成机制鼓励高质量创新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件,旨在鼓励药品创新研发,保护医药企业创新积极性[3]
翰森制药(03692)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8 08:46
财务表现 - 本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约为人民币45.11亿元,同比增长约1.7%;创新药销售收入约为人民币27.86亿元,同比增长约20.1%,占收入比例从去年同期的52.3%上升至61.8%[5][22] - 研发开支约为人民币9.29亿元,同比增长约25.8%,占收入比例约20.6%[5] - 溢利约为人民币12.89亿元,同比减少约0.7%;每股基本盈利约为人民币0.22元,同比减少约0.8%[5] - 公司在报告期内的经营活动带来了114.6亿元人民币的净现金流入,资本开支为20亿元人民币,其中51%用于研发相关的无形资产投入[60] - 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拥有现金及银行存款169.17亿元人民币,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达45.30亿元人民币[1] - 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增至2.47亿元人民币,存货增至60.00亿元人民币[2] - 公司流动负债总额增至74.16亿元人民币,主要系可转换债券重分类导致[3] 产品销售 - 本集团创新药销售收入约人民币27.86亿元,同比增长约20.1%,占总收入的61.8%[21] - 本集团抗肿瘤领域收入约人民币25.55亿元,占总收入的56.6%[23] - 本集团抗感染领域收入约人民币6.01亿元,占总收入的13.3%[24] - 本集团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领域收入约人民币7.01亿元,占总收入的15.5%[25] - 本集团代谢及其他领域收入约人民币6.54亿元,占总收入的14.6%[26] - 本集团创新药销售收入包括阿美乐、豪森昕福、恒沐、孚来美、迈灵达、昕越六款产品的收入[28] 研发与创新 - 本集团自主研发的新药培莫沙肽注射液获得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证书,适用于治疗因CKD引起的贫血[17] - 公司拥有多个国家级研发称号,研发团队规模庞大,专注于抗肿瘤、抗感染等领域新产品的研发[40] - 公司在进行超过30个处于不同临床阶段的创新药项目,新增多个进入临床阶段的创新药,获得多项临床批件[41] - 公司的多项创新药进入POC阶段的临床研究,涉及治疗抑郁症、甲状腺癌、精神分裂症等领域[42]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目前没有重大或然负债,也没有重大法律诉讼[6]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没有任何重大投资计划,也没有重大收购或出售事项[8] - 公司合共拥有9432名全职员工,员工成本约为13.01亿元人民币,提供定期培训以加强员工的敬业精神和技能[10] - 公司根据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向受限制股份单位受托人配发1100万股新普通股股份,发行价为2.29港元[12] - 公司受限制股份单位受托人已持有或将持有的受限制股份单位数量为624.27万股股份[13] - 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强化技术积累,加速推动产品开发和商业化进程,以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推进企业社会责任[15]
翰森制药(03692)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8-31 08:57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收入为45.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1] - 公司溢利为12.89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0.7%[1] - 公司总收入为人民币45.11亿元,同比增长1.7%,溢利为人民币12.89亿元,同比减少0.7%[6]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期内溢利为1,288,848千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30]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1,752,77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3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22元,与2022年同期持平[44] 研发投入与创新药 - 研发开支为9.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8%,占收入比例20.6%[1] - 公司获批上市七款创新药,其中六款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2] - 公司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HS-10390片获临床批件,拟用于治疗肾小球硬化和免疫球蛋白A肾病[2] - 公司四款创新药(含新适应症)被纳入2022年国家医保目录[3] - 公司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HS-10506片获临床批件,拟用于治疗抑郁症及失眠[4] - 公司创新药销售收入达人民币27.86亿元,同比增长20.1%,占总收入的61.8%[6][8] - 公司共有1617名研发人员,超过30个创新药项目处于临床不同阶段[6] - 公司研发团队由1617名研究人员组成,分布在四个研发中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新增六个进入临床阶段的创新药,获得临床批件十一项[17] - 公司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圣罗莱获批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病引起的贫血,适应症包括未接受红细胞生成刺激剂治疗的成人非透析患者及正在接受短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的成人透析患者[19] - 公司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HS-10390片获得临床试验通知书,拟用于治疗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和免疫球蛋白A肾病[20] - 公司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HS-10506片获得临床试验通知书,拟用于治疗抑郁症及失眠[20] - 公司获得普米斯独家许可开发的1类新药HS-20117(引进项目名为PM1080)获得临床试验通知书,拟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20] - 公司获得NiKAng Therapeutics独家许可开发的1类新药HS-10516胶囊(引进项目名为NKT2152)获得临床试验通知书,拟用于治疗肾细胞癌[20] - 公司获得TiumBio独家许可开发的1类新药HS-10518胶囊(引进项目名为TU2670)获得临床试验通知书,拟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中重度疼痛及子宫肌瘤相关月经过多[20] - 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强化尖端技术积累,加速推动自研产品和引进产品的开发和商业化进程[29] 药物销售与市场表现 - 创新药销售收入为27.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1%,占收入比例从52.3%上升至61.8%[1] - 抗肿瘤药物组合收入达人民币25.55亿元,占总收入的56.6%[7] - 抗感染药物组合收入达人民币6.01亿元,占总收入的13.3%[7] -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药物组合收入达人民币7.01亿元,占总收入的15.5%[7] - 代谢及其他领域药物组合收入达人民币6.54亿元,占总收入的14.6%[7] - 阿美乐(甲磺酸阿美替尼片)一线治疗NSCLC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到19.3个月,CNS转移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到29.0个月[9] - 豪森昕福(甲磺酸氟马替尼片)用于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疗效优于伊马替尼,安全性高[11] - 恒沐(艾米替諾福韋片)于2021年6月上市,同年通过医保谈判被录入国家医保目录,作为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的首选推荐药物之一[12] - 孚來美(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注射液)于2020年通过医保谈判被录入国家医保目录,并于2023年1月成功续约继续录入2022年药品目录[13] - 邁靈達(嗎啉硝唑氯化鈉注射液)于2017年通过医保谈判被录入国家医保目录,并于2021年12月零降价再次成功续约[14] - 昕越(伊奈利珠單抗注射液)于2022年3月获批上市,并于2023年1月通过医保谈判被录入2022年药品目录[15] - 聖羅萊(培莫沙肽注射液)于2023年6月获批两项适应症:用于治疗因CKD引起的贫血,包括未接受ESA治疗的成人非透析患者及正在接受短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的成人透析患者[16] 临床试验与药物研发进展 - HS-10365在2023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年会上公布的I期试验数据显示出可控的安全性和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征[18] - HS-20093在2023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上公布的I期试验数据显示出可接受的安全性,在多種腫瘤類型中表現出良好的抗腫瘤活性[18] - HS-10241在2023年ASCO年会上公布的Ib期试验数据显示出与阿美替尼联合耐受性良好,在治疗既往接受过EGFR-TKI治疗的晚期NSCLC中显示出令人鼓舞的抗肿瘤活性[18] - 枸橼酸艾瑞芬净片上市许可申请已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拟用于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治疗[50] 公司合作与权益 - 公司与EQRx终止阿美替尼的许可协议,将重获阿美替尼在中国境外的研究、开发、生产和商业化权益[10] - 公司与EQRx终止阿美替尼的战略合作和许可协议,重获中国境外权益[50] - 公司与德琪医药签订独家合作协议,负责塞利尼索在中国大陆的商业化[50] 公司治理与股东权益 - 公司派发中期股息每股7.07港仙[1]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为每股7.07港仙,较2022年同期的5港仙有所增加[55] - 公司根据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向Computershare Hong Kong Trustees Limited配发及发行11,000,000股新股份,并在市场上购入6,656,000股股份[28] - 公司股本增加至5,933,350,070股,较2022年底增加11,000,000股[49] - 公司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由钟慧娟女士担任,董事会认为目前架构无碍决策效率[52] 资金使用与财务状况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经营活动带来人民币11.46亿元的净现金流入,资本开支为人民币2.00亿元[25]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拥有现金及银行存款人民币169.17亿元,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人民币45.30亿元,其他金融资产人民币20.89亿元[25]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资产负债率约为24.3%[25]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拥有9,432名全职雇员,员工成本为13.01亿元人民币[27] - 公司非流動負債總額從2022年12月31日的4,735,433千元減少至2023年6月30日的350,770千元,主要由於可轉換債券的減少[33] - 公司資產淨額從2022年12月31日的22,646,944千元增加至2023年6月30日的24,175,628千元[33] - 公司研發開支減少97,881千元,主要由於會計估計變更,將開發階段支出資本化[3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來自客戶合約收入為4,511,217千元,較2022年同期的4,434,378千元有所增長[3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投資收益為42,090千元,較2022年同期的3,620千元大幅增加[3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銀行利息收入為372,218千元,較2022年同期的151,802千元顯著增長[3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益淨額為122千元,較2022年同期的虧損6,794千元有所改善[3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匯兌損益淨額為11,963千元,較2022年同期的68,819千元有所下降[3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貿易應收款項減值淨額為5,828千元,較2022年同期的1,481千元有所增加[3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利息開支為30,738千元,較2022年同期的28,656千元有所增加[3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除稅前溢利中,已售存貨成本為324,699千元,同比增長29.7%[4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物業、廠房及設備項目折舊為169,443千元,同比增長17.4%[4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貿易應收款項減值淨額為5,828千元,同比增長293.5%[4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投資收益為42,090千元,同比增長1063.3%[4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銀行利息收入為372,218千元,同比增長145.2%[4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即期所得稅為307,238千元,同比增長190.1%[4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貿易應收款項為3,322,468千元,同比減少6.2%[4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90天內貿易應收款項為2,916,903千元,同比減少12.8%[4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180天以上貿易應收款項為304,962千元,同比增長70.2%[46] - 应收票据在90天内的金额为18,581千元,较2022年底的44,423千元大幅下降[47]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备期末余额为14,049千元,较期初的8,221千元增加70.9%[47] - 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为16,917,316千元,较2022年底的17,615,274千元减少4%[47]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总额为298,422千元,较2022年底的222,296千元增加34.3%[48]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总额为2,290,211千元,较2022年底的2,265,631千元增加1.1%[48] 可持续发展与ESG - 公司入选标普全球《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ESG评分位列行业最佳1%[4] 资金募集与使用 - 公司2019年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87.98亿港元已全部按招股章程所载用途使用完毕,其中45%用于研发,25%用于生产体系,20%用于销售及学术推广,10%用于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56][57] - 公司2020年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34.7720亿港元,已动用4.0027亿港元,未动用30.7693亿港元,全部用于研发项目[58][59] - 公司2021年发行可换股债券所得款项净额5.9565亿美元,已动用3.6263亿美元,未动用2.2902亿美元,其中65%用于研发开支,25%用于升级及扩建生产设施,10%用于一般公司用途[60][6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已动用5.1083亿港元,未动用29.6637亿港元[63] - 公司已动用34.772亿港元用于研发项目,包括国内外药品研发、研发团队扩充及技术投资,未动用金额为29.6637亿港元,预计在2030年前全部动用[64] - 公司已动用4.8316亿美元用于可换股债券所得款项,未动用金额为1.0849亿美元[65] - 公司65%的可换股债券所得款项(3.8717亿美元)用于研发开支,包括创新药临床实验、开发及引进许可机会,已动用2.7468亿美元,未动用1.0849亿美元[66] - 公司25%的可换股债券所得款项(1.4891亿美元)用于升级及扩建现有生产设施及采购设备,已全部动用[66] - 公司10%的可换股债券所得款项(0.5957亿美元)用于一般公司用途,已全部动用[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