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观点 - 港股创新药企在2025年1-8月出现大规模再融资潮 融资总额超340亿港元 远超去年同期 涉及超20家企业 部分企业甚至进行两次融资 同时伴随创始人及大股东减持套现现象 [1][3][4][5][7][8][9] 港股创新药企再融资情况 - 翰森制药计划配股融资39亿港元 为上市以来第三次再融资 当前股价接近历史高点的80% [1] - 药明康德通过港股配售新股融资77亿港元 为本轮再融资中募资额最高企业 [4] - 信达生物通过配售5500万新股融资43亿港元 90%资金用于全球研发和设施布局 10%用于日常运营 当前股价99.3港元接近历史最高点107港元 [4] - 港股创新药企再融资额前十名包括:药明康德(77亿港元)、信达生物(43亿港元)、翰森制药(39.2亿港元)、联邦制药(22亿港元)、晶泰控股(20.8亿港元)等 [5] - 部分企业采用"以旧换新"方式融资 如亚盛医药通过此方式募得15亿港元 云顶新耀、开拓药业也采用相同方式 [6] A股创新药企再融资情况 - A股创新药企再融资较少 今年仅两家获批:迪哲医药定增约18亿元 百利天恒39亿元定增方案在8月初获批 [3] 股东减持套现情况 - 百济神州创始人欧雷强减持超7000万美元 王晓东减持超6000万美元 重要股东高瓴资本在美股减持6亿美元 港股套现20亿港元 不再持股5%以上 [7] - 信达生物第一大股东淡马锡4-5月减持三次套现超24亿港元 礼来亚洲基金减持套现近24亿港元 均不再持股5%以上 [8] - 云顶新耀控股股东康桥资本三次减持后持股从39.5%降至25.9% 套现超20亿港元 [8] - 三生制药创始人娄竞减持44万股套现1436万港元 来凯医药、再鼎医药、三生制药创始人均有减持 [9] - 新天域资本彭其前减持和铂医药套现1.9亿港元 减持诺诚健华套现1.2亿港元 博裕资本童小幪减持德琪医药、腾盛博药、康诺亚套现近3500万港元 [9] 行业背景与动因 - 2025年以来中国创新药企迎来估值修复 股价翻倍上涨 多家药企在资本市场回暖之际再融资为未来发展"囤粮" [1] - 信达生物将2025年视为进入全球创新发展新时期的重要一年 账上现金23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少近5亿元 [4] - 亚盛医药第二款药物获批上市 需要资金用于临床推广 目标2027年实现整体盈利和收支平衡 [6] - 云顶新耀董事会称引进高质量投资者拓宽股东基础是支持长期发展的最佳方式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