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团(03690)
icon
搜索文档
智通港股通活跃成交|9月23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9-23 11:02
沪港通及深港通南向交易成交概况 - 2025年9月23日沪港通南向成交额前三公司为阿里巴巴-W(09988)76.09亿元、中芯国际(00981)58.35亿元、山高控股(00412)55.48亿元 [1] - 深港通南向成交额前三公司为阿里巴巴-W(09988)46.11亿元、中芯国际(00981)35.19亿元、山高控股(00412)19.51亿元 [1] 沪港通南向十大活跃公司资金流向 - 阿里巴巴-W获最大净买入7.12亿元且成交额最高达76.09亿元 [2] - 盈富基金出现最大净卖出32.71亿元且成交额34.08亿元 [2] - 山高控股虽成交额55.48亿元但呈现净流出4724.68万元 [2] 深港通南向十大活跃公司资金流向 - 阿里巴巴-W获最大净买入9.61亿元且成交额46.11亿元居首 [2] - 恒生中国企业遭遇最大净卖出9.93亿元对应成交额9.96亿元 [2] - 中芯国际成交额35.19亿元但呈现净流出7031.71万元 [2] 重点公司跨市场交易表现 - 阿里巴巴-W在沪港通和深港通合计成交122.2亿元且净买入16.73亿元 [1][2] - 中芯国际在两大市场合计成交93.54亿元但净买入仅5.03亿元(沪港通+5.73亿/深港通-0.70亿) [1][2] - 腾讯控股在两大市场合计成交48.02亿元且净卖出2.22亿元(沪港通-0.35亿/深港通-1.87亿) [2]
电厂 | 淘宝与高德同时发力团购,威胁的不仅是美团
新浪财经· 2025-09-23 10:30
阿里巴巴到店团购业务布局 - 淘宝闪购于9月20日正式上线到店团购业务 首批试点城市为上海、深圳、嘉兴 覆盖正餐、茶饮、烘焙、小吃等多个餐饮品类 并通过淘宝闪购、支付宝、高德三个入口同步上架[1][4] - 业务由饿了么BD团队负责商户拓展 复用其外卖业务商家资源和地推团队 以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1][8] - 淘宝闪购将2025年十一假期视为业务"练兵"关键节点 计划逐步向全国一二线城市推广[9] 平台竞争与价格策略 - 价格对比显示淘宝闪购与美团团购商品基础价格基本持平 但美团叠加优惠券后更具价格优势 淘宝闪购通过"大牌爆品"专区对茶饮、甜点等品类实施集中补贴[6] - 美团在商品供给层面占据优势 例如避风塘餐厅在美团和淘宝闪购的团购商品数量分别为9个和5个 Popeyes炸鸡店分别为20个和6个[6] - 淘宝闪购采用"先签约商户上架活动卖券 再线下核销"模式 与美团业务模式高度相似[8] 高德地图业务协同与独立发展 - 高德地图日活跃用户数超1.8亿 月活跃用户数超8亿 于9月10日推出对标大众点评的"高德扫街榜"功能 涵盖美食、酒店、景区三大品类[10] - 高德通过高德旺铺(低费用)和本地商户通(多端展示)两种产品招募商户 当前入驻免费但计划于10月底开始收费[10][11] - 高德在全国招聘本地生活BD岗位 独立发展美食团购交易业务 与淘宝闪购业务既协同又保持独立性[1][10]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抖音生活服务通过短视频与直播切入到店团购 2025年夏季设立"Big Day"在全国冲单 要求商家进行直播、投流和上架团购券[14] - 抖音与高德曾于2024年12月在北京、上海等城市测试合作 在高德平台上线抖音团购链接 但合作不足一年后部分链接已下架[14] - 快手本地生活为美团导流 团购页面接入美团外卖商品 但业务架构面临调整 本地生活事业部可能并入商业化事业部[15] - 小红书在49个城市开放本地餐饮商家入驻 拓展丽人、休闲娱乐品类 并与有赞合作推出外卖团购解决方案和"小红卡"差异化产品[15] 商家策略与行业影响 - 商家普遍采用多平台入驻策略 但更倾向通过会员充值等方式将用户转化至私域运营 以实现更持久经营[18] - 阿里巴巴通过内容(高德榜单)与交易(淘宝闪购)双线作战 形成对美团、抖音等平台的组团竞争态势[1][10]
超强台风桦加沙袭穗深,美团饿了么23日18时起暂停外卖服务
36氪· 2025-09-23 10:09
台风影响范围 - 超强台风"桦加沙"将于23日夜间到24日非常靠近深圳市 对深圳市造成严重风雨浪潮洪影响[1] - 超强台风"桦加沙"预计在9月23日夜间至25日严重影响广州市 防御形势极其严峻[1] 政府应对措施 - 广州市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实行"五停"措施 包括停课 停工 停产 停运 停业[1] 外卖行业应对 - 美团外卖于9月23日18点起在深圳暂停外卖服务[1] - 淘宝闪购和饿了么平台将于23日18时停止接单派单服务[1] - 平台暂停服务系根据深圳市防台风防汛相关公告 旨在保障网约配送员人身安全[1]
美团旅行“00后”新玩法:打卡国境线、荡高空秋千、乘矿车下井
齐鲁晚报· 2025-09-23 09:40
国庆旅游预订趋势 - 2025年国庆文旅预订同比增速达73% [1] - 出游高峰从9月27日持续至10月12日 [1] - 00后年轻游客占比达62% [1] 高星酒店需求增长 - 高星酒店订单人次同比增速115% [1] - 山东五星酒店订单人次同比增速超130% [1] - 呼和浩特香格里拉和丽江万豪万枫推出文化体验套餐 [11] 区域旅游热度分化 - 山东国庆文旅订单量增速50% [1] - 新疆国庆文旅订单量增速103% [3]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文旅增速达114% [3] 国门及口岸旅游兴起 - "国门景区"搜索量同比上涨40% [3] - 黑河国庆文旅订单量同比上涨73% [6] - 云南磨憨口岸附近酒店搜索量上涨417% [7] 文旅融合新业态 - 文物游、考古游、博物馆游成为新趋势 [1][8] - 洛阳博物馆附近酒店搜索量上涨超700% [8] - 西夏陵博物馆搜索量同比上涨114% [10] 县域及小众目的地爆发 - 曹县等山东县域目的地搜索量攀升 [1] - 乌恰县机票火车票预订量同比增长135% [3] - 早市附近酒店搜索量同比上涨70% [14] 跨境旅游联动效应 - 对俄免签推动黑河酒店搜索量上涨325% [6] - 黑河市美食搜索热度上涨336% [6] - 俄罗斯游客涌入黑河国际早市 [9][10] 文旅消费创新模式 - 美团推出国庆酒店券包及小团游福利 [15] - 工业旅游带动多业态融合 [10][15] - 景区结合VR/4D技术提升体验 [10]
半月内连挥“三板斧”,高德重塑本地生活超级入口
新浪财经· 2025-09-23 09:27
核心观点 - 高德通过免年费、流量补贴和团购功能等组合策略 强势切入本地生活到店市场 旨在重塑行业"人、店、场"底层逻辑 打造线下生活服务超级新入口[2] - 依托真实导航数据创新推荐模式 通过"扫街榜"和"烟火好店计划"重构内容信任体系 有效解决刷榜控评问题[3][4] - 联合淘宝、支付宝同步上线团购功能 打通"出行-找店-消费"全场景闭环 实现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的入口逻辑变革[6][7][9] - 免费入驻政策降低商户经营成本 日均有望为线下服务业带去1000万消费者 并改变平台与商户间的游戏规则[5][12] 战略举措 数据驱动的内容创新 - 扫街榜基于真实导航和到店行为数据筛选商户 上线首日用户数超4000万 成为国内最大美食生活类榜单[4][5] - 上榜烟火小店首周流量增长187% 平台发放9.5亿元消费券和2亿元出行补贴强化用户转化[5] 生态协同与交易闭环 - 淘宝、支付宝、高德三大流量端口同步上线团购 实现"推荐-购买-导航"一站式服务[7][8] - 高德DAU超1.7亿 是大众点评5倍以上 用户出行目的明确具有极强场景转化价值[9] 商户关系重构 - 全国餐饮商家免一年入驻年费 相比美团最高25%的团购抽成 高德抽成最高仅8%[12][13] - 通过阿里系电商、支付、到店到家全生态网络 为商户提供连贯的数字化服务体验[13] 行业影响 - 本地生活入口逻辑从主动搜索转向智能触达 "位置即服务"模式可能动摇美团入口地位[9][15] - 阿里计划2-3年内将服务业线上化 撬动超十万亿新型服务业电商市场[14]
深圳美团9月23日18时起暂停外卖服务
第一财经· 2025-09-23 07:44
公司运营调整 - 美团外卖因台风"桦加沙"来袭 根据政府部门防控要求 于9月23日18点起在深圳暂停外卖服务 [1] - 公司启动特殊天气应对预案 暂停服务主要原因为保障骑手安全 [1] 外部环境影响 - 台风天气直接导致区域性外卖服务中断 对即时配送行业产生短期运营冲击 [1] - 政府部门防控要求成为企业运营决策的关键外部因素 [1]
达利雷生上市首月美团搜索量激增 抗失眠新药加码布局即时零售
证券日报网· 2025-09-23 07:11
公司动态 - 先声药业旗下抗失眠新药达利雷生在美团买药各大连锁药店上架销售 近两周搜索量环比增长超160% [1] - 公司通过直接进口国外生产散片并在海南生产基地完成包装 将新药上市时间从8个月缩短到2个多月 效率提升超60% [1] - 公司与美团买药达成新药首发深度合作 通过三方协同推动药品在全国多城快速覆盖 预计覆盖全国百城上万家24小时药店 [1][2] 产品特性 - 达利雷生作为双重食欲素受体拮抗剂 采用不改变睡眠结构的独特机制 避免传统抗失眠药广泛镇静大脑的方式 [1] - 药品既能改善夜间睡眠质量又能提升日间功能 避免次日昏昏沉沉 且未被列入精神药品管制目录 [1] 市场需求 - 《2025年中国睡眠健康调查报告》显示中国近半数(48.5%)成年人存在入睡困难、夜醒早醒等睡眠困扰 [1] - 深圳、广州、北京、重庆、武汉五城搜索需求量位居全国前列 药品呈现显著夜间消费特征 销量高峰集中在19时到24时 [2] 渠道建设 - 平台上线7片和20片两种规格以满足不同患者需求 搜索需求度高城市均已实现覆盖 [2] - 公司与美团买药共建睡眠门诊中心 提供三甲医生在线问诊、用药指导和24小时即时零售等一站式健康服务 [2]
外卖大战“降温”到店之战渐起
中国经营报· 2025-09-23 06:50
外卖大战降温表现 - 消费者感知补贴力度显著减弱,外卖大战降温体感明显 [1] - 商家端日营业额大幅下滑,湖北某汉堡店9月较七八月减少超三分之一 [1] - 骑手端配送单量下降导致收入减少,9月日均收入从300多元降至200多元 [1][4] - 茶饮品类作为排头兵订单锐减,沪上阿姨门店单日销售额跌破1000元,低于战前水平 [3][4] - 饿了么(含淘宝闪购)渠道订单量在6-8月表现突出,但9月出现显著下降 [4] 平台战略调整与业务转向 - 外卖平台广告从电梯、公交站台等核心位撤下,大战落幕转向到店业务 [1] - 阿里将淘宝闪购广告替换为高德扫街榜,并在三城试点到店团购业务 [2] - 京东通过外卖业务拉动用户增长,二季度PLUS会员购买频次同比增超50% [5][6] - 阿里闪购业务带动手淘DAU增长20%,推动广告与客户管理收入增长 [6] - 平台转向精细化运营,监管约谈要求理性竞争,企业意识到烧钱不可持续 [5] 到店业务竞争格局 - 到店业务成为新战场,平台聚焦榜单引导用户决策 [8][12] - 高德推出扫街榜对标美团大众点评,覆盖美食、景点、酒店榜单 [8] - 抖音布局心动餐厅榜和甄选榜,细分人气榜、热销榜等多维榜单 [8] - 大众点评依托海量用户评价数据,榜单为商家带来近30%散客流量 [9][10] - 到店业务经营利润率高达45.6%,远高于外卖业务的6.5% [12] 商家经营数据变化 - 汉堡店暑期月销售额从15万元提升至25-30万元,8月突破30万元 [3] - 9月销售额持续下滑,第一周8000多元,第三周降至7000元,工作日回落至5000元 [3] - 骑手暑期单王日单量80-100单,日收入500-600元,普通骑手300-400元 [4] - 9月骑手日收入降至200-300元,单量减少导致收入下滑 [4] 行业竞争逻辑与趋势 - 外卖大战本质是争夺本地生活流量入口,通过高频业务向高利润业务导流 [11][12] - 到店业务依赖用户真实体验与口碑,难以通过补贴快速改变格局 [13] - 平台倾向以内容+算法+商家运营驱动,而非价格战 [14] - 高德、抖音用户评论数较大众点评仍有较大差距,后者评价数超3000条,前者仅200-400条 [13] - 到店业务合作复杂度高,服务标准化程度低,竞争激烈度较低 [13][14]
告别“补贴内卷”的外卖市场 “三分天下”背后是用户需求的转向
江南时报· 2025-09-23 05:19
市场格局变化 - 外卖行业从价格补贴竞争转向价值竞争,形成淘宝闪购、京东外卖和美团三分天下的均衡格局,市场份额分别为34.2%、33.5%和28.9% [1] - 行业从过去美团主导的"一强一弱"态势转变为三足鼎立新格局,难再现单一平台垄断局面 [1][3] - 2025年5月外卖补贴带动市场洗牌,京东APP日均使用次数环比增速达23.87%,淘宝为16.97%,美团增速滑落至6% [10] 京东外卖竞争策略 - 平台以差异化竞争策略深耕品质外卖赛道,成为26.8%价值驱动型用户的首选平台 [3] - 在品质外卖细分领域以35.6%的未来订单预期占比位列行业第一 [3] - 59.5%的用户表示未来对京东外卖的使用将明显上升或略有上升 [3] - 21%的用户认为京东外卖主打品质外卖且安全放心,20.3%认为背靠京东电商平台值得信赖,16.6%认可其配送服务态度 [8] 消费者行为转变 - 品质外卖的核心诉求从口味转向安全合规透明,用户最看重实体门店保障(12.5%)、资质齐全(11.8%)和定期卫生检查(10.9%) [4] - 价格因素下降后,品质要求上升推动京东外卖占比大幅回升 [8] - 外卖用户跨品类消费倾向明显,在京东、淘宝和美团平台上平均选择其他商品种类分别为3.4个、2.4个和1.8个 [12] 平台综合能力竞争 - 补贴退潮后行业竞争聚焦服务升级、食安保障与体验优化,从粗放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6] - 京东在3C、家电、数码等传统优势品类外,在超市百货、个护、医药健康等品类的承接能力领先 [12] - 平台综合承接能力重构消费者使用习惯,形成"下单-跨购-留存"的循环逻辑 [14]
港股午间收盘,恒生指数跌0.97%,恒生科技指数跌2.2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04:15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0.97% [1] -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2.20% [1] 大型科技股表现 - 百度下跌7.59% [1] - 京东下跌4.77% [1] - 美团下跌2.5% [1] 芯片行业表现 - 华虹半导体下跌逾4% [1] - 中芯国际下跌2.5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