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平安(02318)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期服务计划增持中国平安738.95万股 每股作价约56.02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11 11:25
交易信息 - 中国平安长期服务计划于9月8日增持公司H股738.95万股 [1] - 每股作价56.0194港元 总金额达4.14亿港元 [1] - 增持后持股数量升至3.76亿股 持股比例达5.05% [1] 股权变动 - 此次增持属于公司内部长期服务计划操作 [1] - 持股比例由增持前的未披露数值提升至5.05% [1] - 交易通过香港联交所市场完成 [1]
保险业如何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1 10:52
文章核心观点 - 保险行业通过产品创新、科技赋能和投资引导等多维度推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 助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4][5][7] - 平安产险广东分公司通过战略规划、科技应用及产品服务创新 在绿色保险领域提供超12万亿元风险保障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7][8][10] - 公司深度参与广东省巨灾保险制度 累计提供107亿元台风强降雨风险保障 并运用鹰眼系统提升灾害预警准确率至70% [10][11][12] - 在服务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中 公司通过绿色农险、古树保护及美丽圩镇建设等措施 提供157亿元农业风险保障并种植近3万棵树 [13][14] 绿色保险政策与定义 - 绿色保险定义扩展至环境资源保护、绿色产业运行及绿色生活消费 包含负债端保险产品与资产端绿色投资 [5] - 2022年原银保监会发布《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制度》 2024年金融监管总局进一步出台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 [5][6] - 绿色保险是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和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双重需求 [6] 行业发展方向 - 加强绿色保险专属产品创新与差异化费率体系建设 [7] - 强化风险减量管理服务 通过防灾防损预警降低事故发生率 [7] - 完善绿色投资体系以支持绿色产业融资需求 [7] - 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日常经营全流程 [7] 公司战略与组织架构 - 将绿色金融列为重点战略 2025年成立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并由一把手挂帅 [7] - 设立绿色金融专营部门 从承保理赔服务全流程支持创新 [7] 科技赋能与气候变化应对 - 自主搭建鹰眼系统DRS3.0 集成AI与卫星遥感技术 实现72小时灾害预警 准确率超70% [8][11] - 2025年上半年为广东省18.2万家企业发送1163万条自然灾害预警 [12] - 2016年以来累计提供107亿元巨灾风险保障 支付赔款超11亿元 [10] 产品与服务创新 - 在绿色交通领域推出人工智能责任保险和充电桩综合保险解决方案 [8] - 在绿色建筑领域开发绿色建筑性能保险 [8] - 在能源产业提供全生命周期保障 创新开发碳捕集损失、电池能效衰减等产品 [9] - 开发安全生产信息化平台和IDI风险地图管理系统 助力社会治理 [9] 绿色农业与生态保护 - 2024年承保绿色农险覆盖1715个客户 提供157亿元风险保障 支付赔款382万元 [13] - 落地全省首单森林种苗收入保险 提供60万元风险保障 [13] - 搭建古树名木智慧管理平台 为16082棵古树提供2.66亿元风险保障 [13][14] - 开展82场植树活动累计种植近3万棵树 并向乡村协会捐赠1100万元专项基金 [14] 日常经营低碳转型 - 电子保单覆盖车险与非车险业务 实现无纸化服务 [10] - 通过"绿色出行计划"鼓励低碳出行 2024年1.7万车主参与 减少10.6万kg碳排放 [10]
中国平安9月10日现1笔大宗交易 总成交金额8669.26万元 其中机构买入8669.26万元 溢价率为0.22%
新浪财经· 2025-09-11 10:12
股价表现 - 9月10日收盘价57.87元 单日下跌0.22% [1] - 近5个交易日累计上涨0.16% [1] - 发生1笔大宗交易成交价58.00元 较收盘价溢价0.22% [1] 大宗交易 - 单笔成交149.47万股 成交金额8669.26万元 [1] - 买卖双方营业部均为机构专用 [1] - 近3个月累计发生5笔大宗交易 总成交金额2.83亿元 [1]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近5个交易日合计净流出9241.44万元 [1]
广东金融大讲堂|保险业如何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1 10:12
绿色保险定义与政策背景 - 绿色保险内涵从传统气候环境类产品扩展至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领域 包括负债端保险产品服务和资产端绿色产业投资[2][3] - 2022年11月原银保监会发布《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制度》统一定义绿色保险 2024年4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推动绿色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发展重点任务[3] 行业发展方向 - 加强绿色保险产品创新研发 构建差异化费率体系应对绿色低碳转型风险[4] - 强化绿色保险风险减量管理服务能力 利用风险管理优势提供防灾防损预警服务[4] - 完善绿色投资体系建设 重点支持绿色产业和企业融资需求[4] - 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日常经营全流程 倡导绿色工作和生活方式[5] 公司战略举措 - 将绿色金融列为重点战略规划 2025年成立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并设立绿色金融专营部门[6] - 2024年为市场主体提供绿色保险风险保障金额超12万亿元 赔款超28亿元[6] - 通过"保险+科技"提升气候变化应对能力 自主搭建鹰眼系统DRS3.0应用于城市防灾体系[7] 产品与服务创新 - 绿色交通领域开发人工智能责任保险和充电桩保险综合解决方案[7] - 绿色建筑领域开发绿色建筑性能保险 能源产业提供全生命周期保障及碳捕集损失等创新产品[7] - 安全生产方面打造信息化平台利用物联网技术提供事故预警[8] - 开发IDI风险地图管理系统实现住宅工程质量风险全流程管理[8] 生态农业与乡村振兴 - 2024年承保绿色农险覆盖超1715个客户 提供超157亿元风险保障 支出赔款超382万元[12] - 在清远落地全省首单森林种苗收入保险提供60万元风险保障[12] - 搭建古树名木智慧管理平台 2025年3月在清远落地全国首个集成化守护平台[12] - 捐赠1100万元专项基金开展82场植树活动种植近30000棵树[13] - 为全省16082棵古树名木提供总保额超2.66亿元的风险保障[13] 科技赋能与灾害应对 - 鹰眼系统3.0集成AI大数据等技术 构建全链条风控体系 覆盖十余种灾害类型[11] - 实现提前72小时灾害预警 准确率超70% 分辨率达1km*1km[11] - 2025年上半年为广东省18.2万家企业发送1163万条自然灾害预警[11] - 2016年以来累计提供台风和强降雨风险保障107亿元 支付经济补偿超11亿元[9][10] 绿色经营与低碳倡导 - 电子保单覆盖车险非车险业务 提供80余类在线无纸化服务[9] - 2024年通过"绿色出行计划"吸引1.7万车主参与 停驶天数总和超30万天 减少10.6万kg碳排放[9]
摩根大通对中国平安的多头持仓比例增至6.99%
新浪财经· 2025-09-11 09:21
摩根大通持仓变动 - 对中国平安保险H股多头持仓比例从6.78%增至6.99% [1] - 持仓变动发生于2025年9月8日 [1] 公司股权结构 - 摩根大通作为重要机构投资者增持公司股份 [1] - 外资机构对H股持股比例出现正向调整 [1]
133万人!上市险企代理人数量见底了吗?
搜狐财经· 2025-09-11 05:59
代理人数量变化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 A股五大上市寿险公司代理人数量合计133.02万人 较2024年末138.52万人减少5.5万人 降幅3.97% [1][3] - 中国人寿代理人数量59.2万人 较2024年末61.5万人减少2.3万人 较2024年上半年末62.9万人减少3.7万人 [3] - 平安人寿代理人数量34万人 较2024年末36.3万人下降6.34% 与2024年上半年末持平 [3] - 太保寿险期末代理人数量18.6万人 同比增长1.6% 月均18.3万人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4] - 新华保险代理人数量13.3万人 较2024年末13.64万人减少0.34万人 较2024年上半年末13.9万人减少0.6万人 [3] - 人保寿险代理人数量7.92万人 较去年同期下滑3.41% [3] 代理人质量提升 - 平安寿险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7.0% 代理人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1.6% [4] - 新华保险个险渠道实现新业务价值31.05亿元 同比增长11.7% 人均产能同比增长74% [4] - 行业从"人海战术"转向"精英化"策略 注重提升核心人力占比 [1][4] - 数字化转型提升代理人人均产能 队伍结构通过淘汰低产能优化 [4] 行业转型背景 - 保险代理人数量从2019年高峰912万人降至2023年281万人 减少631万人 降幅近七成 [7] - 2020年起行业从追求规模向价值效益转型 代理人队伍转向重质量重留存 [7] - 2024年金融监管总局要求加快推动保险销售人员专业化职业化转型 [7] - 个险营销渠道改革成为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 推动行业向"终身价值守护者"进化 [8] 未来发展趋势 - 代理人队伍将呈现"总量企稳 结构优化"态势 人均产能和行业效率显著提升 [5] - 人口老龄化和财富管理需求增加为保险市场提供发展空间 [5] - 健康险养老险等长期保障型产品需求增长带来业务机会 [6] - 队伍发展预计温和回升 行业转型创造更好发展环境 [6] 转型具体要求 - 需提升专业素养 向综合财富管理人转型 加强险种理解 [9] - 服务模式从产品导向转向客户需求导向 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 [9] - 拓展数字化营销技能 提升风险管理和资产配置能力 [9] - 通过优增优育优化队伍结构 完善管理提升留存水平 [8]
智通港股通持股解析|9月11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9-11 00:32
港股通持股比例排行 - 中国电信持股比例最高达72.15% 持股数量100.14亿股 [1] - 绿色动力环保持股比例69.21% 持股数量2.80亿股 [1] - 中国神华持股比例67.95% 持股数量22.95亿股 [1] - 凯盛新能持股比例67.50% 持股数量1.69亿股 [1] - 天津创业环保股份持股比例64.81% 持股数量2.20亿股 [1] - 前20名持股比例均超过56% 涵盖能源、科技、金融等多个行业 [1] 港股通近期增持情况 - 阿里巴巴-W增持83.16亿元 持股数增加5823.33万股 [1] - 地平线机器人-W增持32.94亿元 持股数增加32610.72万股 [1] - 美团-W增持28.59亿元 持股数增加2810.83万股 [1] - 比亚迪股份增持23.57亿元 持股数增加2231.85万股 [1] - 腾讯控股增持12.08亿元 持股数增加190.62万股 [1] - 前10名增持额均超7亿元 以科技和消费板块为主 [1] 港股通近期减持情况 - 盈富基金减持19.74亿元 持股数减少7365.50万股 [3] - 快手-W减持13.53亿元 持股数减少1824.13万股 [3] - 中国电信减持12.84亿元 持股数减少21994.80万股 [3] - 中芯国际减持9.30亿元 持股数减少1541.60万股 [3] - 美图公司减持7.58亿元 持股数减少8391.76万股 [3] - 前10名减持额均超5亿元 涵盖科技、半导体及金融板块 [3] 数据统计说明 - 数据统计周期为最近5个交易日 采用T+2日结算制度 [1] - 持股额变动计算方式为变动持股数乘以昨日收盘价 [2] - 数据通过人工智能运算生成 存在非100%准确的可能性 [2]
智通港股通资金流向统计(T+2)|9月11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9-10 23:32
南向资金净流入 - 阿里巴巴-W净流入51.40亿港元,净流入比25.60%,收盘价137.300港元(+4.17%)[1][2] - 地平线机器人-W净流入13.75亿港元,净流入比24.13%,收盘价10.500港元(+7.03%)[1][2] - 腾讯控股净流入10.76亿港元,净流入比8.04%,收盘价617.500港元(+1.98%)[1][2] - 比亚迪股份净流入10.31亿港元,净流入比19.14%,收盘价105.600港元(0.00%)[2] - 药明生物净流入5.42亿港元,净流入比17.95%,收盘价38.980港元(+5.52%)[2] - 康方生物净流入4.86亿港元,净流入比9.52%,收盘价142.500港元(-7.89%)[2] - 中国平安净流入4.37亿港元,净流入比21.49%,收盘价56.000港元(+0.99%)[2] - 中远海能净流入4.31亿港元,净流入比45.37%,收盘价8.470港元(+9.57%)[2] - 美团-W净流入4.09亿港元,净流入比4.13%,收盘价102.000港元(-0.97%)[2] - 晶泰控股净流入3.87亿港元,净流入比22.13%,收盘价10.710港元(+0.28%)[2] 南向资金净流出 - 泡泡玛特净流出6.49亿港元,净流出比-6.94%,收盘价287.600港元(-7.11%)[1][2] - 快手-W净流出5.81亿港元,净流出比-13.67%,收盘价70.400港元(-3.50%)[1][2] - 美图公司净流出4.72亿港元,净流出比-24.59%,收盘价9.190港元(-5.94%)[1][2] - 小米集团-W净流出3.68亿港元,净流出比-6.48%,收盘价54.750港元(+2.05%)[2] - 招商银行净流出2.27亿港元,净流出比-31.49%,收盘价47.100港元(-0.63%)[2] - 联想集团净流出1.99亿港元,净流出比-15.69%,收盘价10.670港元(-3.00%)[2] - 华虹半导体净流出1.68亿港元,净流出比-11.48%,收盘价47.100港元(-1.01%)[2] - 中国移动净流出1.63亿港元,净流出比-11.15%,收盘价85.600港元(-0.29%)[2] - 长城汽车净流出1.58亿港元,净流出比-42.83%,收盘价19.060港元(-1.14%)[2] - 东方甄选净流出1.54亿港元,净流出比-23.20%,收盘价23.700港元(-5.58%)[2] 净流入比排名 - 标智香港100净流入比100.00%,净流入5924.00港元,收盘价29.620港元(+1.09%)[1][2] - 中石化冠德净流入比72.10%,净流入650.44万港元,收盘价4.230港元(+1.44%)[1][2] - 昆仑能源净流入比63.22%,净流入5638.80万港元,收盘价7.320港元(+1.10%)[1][2] - 优然牧业净流入比60.18%,净流入1.23亿港元,收盘价3.520港元(+2.03%)[2] - GX中国净流入比60.00%,净流入1.13万港元,收盘价37.640港元(+0.97%)[3] - 第一太平净流入比57.86%,净流入1932.31万港元,收盘价6.720港元(+1.97%)[3] - 阳光保险净流入比57.41%,净流入5697.37万港元,收盘价3.940港元(+2.87%)[3] - 安井食品净流入比56.76%,净流入908.36万港元,收盘价58.950港元(+1.31%)[3] - 中国船舶租赁净流入比51.20%,净流入1864.93万港元,收盘价1.910港元(-1.04%)[3] - 现代牧业净流入比50.32%,净流入2115.87万港元,收盘价1.320港元(+2.33%)[3] 净流出比排名 - 讯飞医疗科技净流出比-48.28%,净流出1340.85万港元,收盘价108.800港元(+2.54%)[1][3] - VTECH HOLDINGS净流出比-45.83%,净流出1580.89万港元,收盘价60.650港元(-1.14%)[1][3] - 网龙净流出比-45.72%,净流出4117.97万港元,收盘价11.080港元(-1.07%)[1][3] - 长城汽车净流出比-42.83%,净流出1.58亿港元,收盘价19.060港元(-1.14%)[2][3] - 康基医疗净流出比-41.31%,净流出605.45万港元,收盘价8.820港元(-0.23%)[3] - 中国有色矿业净流出比-40.91%,净流出1.11亿港元,收盘价10.760港元(-2.09%)[3] - 医脉通净流出比-40.45%,净流出1641.88万港元,收盘价13.930港元(+0.29%)[3] - 重庆钢铁股份净流出比-38.59%,净流出635.26万港元,收盘价1.350港元(+2.27%)[3] - ASMPT净流出比-35.20%,净流出5949.54万港元,收盘价68.300港元(+0.52%)[3] - 雅迪控股净流出比-34.73%,净流出5421.48万港元,收盘价13.650港元(+0.44%)[3]
中国平安大宗交易成交149.47万股 成交额8669.26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10 14:57
大宗交易情况 - 9月10日发生一笔大宗交易 成交量149.47万股 成交金额8669.26万元 成交价58.00元 较当日收盘价溢价0.22% 买卖双方均为机构专用席位 [1] - 近3个月累计发生5笔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金额达2.83亿元 [1] 股价及资金表现 - 当日收盘价57.87元 下跌0.22% 日换手率0.29% 成交额17.87亿元 [1] - 主力资金当日净流入1.17亿元 近5日资金合计净流入989.82万元 期间股价累计上涨0.16% [1] 融资交易数据 - 最新融资余额240.85亿元 近5日增加6.10亿元 增幅达2.60% [1] 机构评级动态 - 近5日共有2家机构给予评级 其中国投证券9月4日研报给予最高目标价66.87元 [1]
保险行业2025年中报综述:业绩平稳增长,戴维斯双击渐行渐近
2025-09-10 14:35
**保险行业2025年中报综述:业绩平稳增长,戴维斯双击渐行渐近** **涉及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保险行业 公司包括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太保、中国人寿、新华保险、中国太平[1]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行业整体业绩与利润** * 2025年上半年保险行业业绩回暖得到确认 整体利润小幅增长 除中国平安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8.8%外 其他上市险企均实现正增长[2] * 上市险企归母净资产合计2.19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1.2% 各公司增速区间为-13.3%至6.1%[2] **2 新业务价值(NBV)与内涵价值(EV)** * NBV动能强劲 增幅在20%至65%之间 主要受益于银保渠道加速及价值率改善[1][2] * NBV是内涵价值增长核心因素 各上市险企寿险EV较年初分别增长5.5%、8.2%、4.7%、8.1%[4] * 银保渠道NBV占比在26%-60%之间[4] **3 盈利结构分化** * 新准则下投资业绩成为盈利主导因素 各险企因投资策略差异表现分化[1][3] * 新华保险投资业绩占税前利润比例从去年同期43.9%上升至58.8% 中国人保从11.4%上升至34%[4] * 太保和平安仍以保险服务业绩为主导 体现负债端经营稳健[1][4] **4 负债端渠道分析** * 个险渠道代理人规模延续下降趋势 上半年六家公司代理人合计规模较年初下降3.5% 但人均MVA继续提升 如国寿优增人力同比提升27.6% 平安代理人人均AAV同比提升21.6%[5] * 银保渠道在报行合一推动下增效 占总保费比重同比提升11%-110% 新单价值率在12%-29%之间 已成为重要增长驱动[5] * 储蓄险仍为主流 保障型产品增速分化显著 如国寿上半年增速-28.8% 新华同比提升45%[5] **5 财产险业务表现** * 上半年财产险原保费收入增速放缓 但综合成本率明显优化 普遍回归95%-96%区间 平安最低为95% 太保最高为96%[6][7] * 车险业务增速放缓 新能源车险保持快速增长 平安承保新能源车数量同比增长49.3% 人保提升36%[6] * 非车业务专业化较强 在责任险、工程险等领域头部企业已形成壁垒 但非车责任、意外伤害、健康等综合成本率仍高于100% 存在优化空间[7] **6 投资端表现与收益** * 上半年五家上市险企净投资收益2852亿元 同比提升6% 总投资收益3674亿元 同比提高9% 综合投资收益4333亿元 同比增加14%[8] * 净投资收益率人保最高达3% 平安其次为3%[8] 总投资收益率人保第一 新华第二为3.59%[9] 综合投资收益率平安第一达4.24% 人保第二为4.23%[9] * 投资收益改善主要来自利息收入和股息[1][8] **7 资产配置趋势与结构** * 债券仍是资产配置主要方向 但增配OCI权益成为核心趋势[3][10] * 上市险企投资资产增速在5.1%至8.2%之间 平安最高8.2% 新华最低5.1%[10] * 债券类资产占比最高为中国太平76.5% 最低为人保49.7%[11] 债券整体以增配为主 太保债券占比提升幅度最高达15.65%[14] * 股基类资产占比持续提升 新华保险股基占比最高达18.7% 其次平安13.8% 国寿13.6%[11] 部分险企股基规模实现双位数增长 增速由高到低为人保、平安、人寿、太保[12] **8 OCI与TPL账户权益配置** * 新准则下各家险企以增配OCI为核心导向 其中国寿增配OCI贡献达83.9%[15] * 上市险企权益配置保持较高增速 平安权益增速达20.6% 国寿16%[15] 太保股票在权益中比重最高达78%[15] * OCI账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贡献提升 如平安由去年72%提升至80% 票息收入国寿、新华、人保明显提升[16] * TPL账户权益收益率部分公司显著下降 如平安、太保、人保从去年14%、12%、18%下降到-0%、2%、3%[16] **9 其他资产配置细节** * 非标资产除人保规模同比持平外 其他上市险企明显下滑 平安收缩24% 太保收缩7%[18] 非标资产占比新华和太平低于5% 人保、国寿、太保仍高于10%[18] 收益率平安和太保分别为4.37%和4.4%[18] * 定期存款结构差异明显 占比最高新华达20% 中国太平仅为4.5%[13] 除人保存款下降外 其他上市险企存款提升明显 平安存款增速最高24.6% 新华17.9%[19] 存款期限结构差异显著 国寿和太保以1~4年为主 新华大幅提升4~5年存款比例由2.4%增至25.3%[19] * 行业配置上险企大幅增配银行、食品饮料、传媒、医药生物和电信服务等行业[20] 国寿前十大重仓行业较一季度持股数提升9% 新华和太平下降2%[20] **10 资产负债到期结构** * 仅国寿、平安和太保披露到期结构 均以五年以上到期资产为主[21] 国寿五年以上到期资产占比由去年54.9%提升至55.5% 负债端五年以上占比高于50%[21] 平安五年以上到期资产占比由48.9%提升至49.1% 负债端五年以上占比超过85%[21] **11 股息与估值展望** * 国寿和人保股息收益率从去年3.7%和3.3%下降至1.2%[17] * 经济复苏周期下看好保险股修复弹性 低利率环境及产品成本反内卷将降低头部险企负债成本 提高市场份额[22] 加仓权益及政策支持下利差反转扩大趋势 人民币升值对核心保险股积极作用显著[22] * 建议关注经营成本与估值双低的中国太保 权益配置收益明显的新华保险 股息率良好且显著欠配的中国平安 估值较低且修复空间显著的中国太平与中国人寿[23]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报行合一政策对银保渠道的增效作用显著[5] * 新能源车险在车险业务中保持快速增长[6] * 非车业务中责任险、意外伤害、健康等综合成本率压力仍大[7] * 部分公司如新华由于处置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产生净损失[16] * 二季度加仓股票包括中国电信、伊利股份、中国神华等 增配比例均在10%以上[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