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合联(02268)

搜索文档
明星基金突发!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创新单日单账户限购10万元!
证券时报· 2025-08-09 07:59
中欧医疗创新基金限购公告 - 中欧基金宣布自2025年8月11日起对中欧医疗创新股票型基金实施单日单账户10万元限购措施 包括大额申购 转换转入及定期定额投资 [1][2] - 限购措施旨在保证基金稳定运作和保护持有人利益 该基金A类份额代码006228 C类份额代码006229均适用此规定 [2] 基金基本情况 - 中欧医疗创新成立于2019年2月 由明星基金经理葛兰管理 重点投资医疗创新领域股票 截至上半年末资产净值达82亿元 [3][4] - 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合计占比63.06% 头号重仓股三生制药占比8.99% 第十大重仓股恒瑞医药占比3.99% [4] - 行业配置集中 医疗保健占比46.41% 制造业占比41.99% 两者合计占资产88.4% [4][5] 重仓股表现 - 前十大重仓股年内平均涨幅达113.41% 其中三生制药涨幅395.07%居首 凯莱英涨幅30.34%最低 [5][7] - 下半年以来(7月1日至8月9日)重仓股平均涨幅23.13% 康方生物以74.44%领涨 仅百利天恒和新诺威微跌0.23%和1.33% [6][7] - 基金单位净值从2024年7月的0.9元以下回升至最新1.6874元 一度突破1.7元 [7] 行业展望 - 基金看好创新药领域全球合作深化 ADC 双抗等技术的国际竞争力提升 预计将有更多海外授权项目 [8] - 国内政策支持创新药发展 消费医疗领域结构性机会延续 医美 眼科等可选消费需求增长 [8] - 医疗设备板块国产替代趋势明确 老龄化将推动家用医疗设备需求 [8] 中欧基金其他限购措施 - 同日中欧基金对邵洁管理的中欧科创主题混合(LOF)实施单账户100万元限购 代码501081 [8][10]
明星基金突发!限购!
证券时报· 2025-08-09 07:08
基金限购公告 - 中欧医疗创新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自2025年8月11日起暂停大额申购、转换转入及定期定额投资,单日单账户限购10万元 [1] - 中欧科创主题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LOF)自2025年8月11日起暂停大额申购、转换转入及定期定额投资,单日单账户限购100万元 [10] 基金基本情况 - 中欧医疗创新成立于2019年2月,基金经理为葛兰,主要投资于医疗创新相关行业股票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欧医疗创新资产净值合计超82亿元 [4] - 中欧医疗创新最新单位净值为1.6874元,2024年7月初单位净值一度跌破0.9元 [7] 投资组合分析 - 中欧医疗创新前十大重仓股为三生制药(8.99%)、科伦博泰生物-B(8.52%)、康方生物(8.20%)、药明合联(6.98%)、药明生物(6.04%)、百利天恒(5.89%)、药明康德(5.63%)、凯莱英(5.21%)、新诺威(4.61%)、恒瑞医药(3.99%) [4] - 行业分布方面,医疗保健占比46.41%,制造业占比41.99%,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占比6.07% [5] 重仓股表现 - 2025年以来前十大重仓股均实现上涨,三生制药涨幅最大接近400%,凯莱英涨幅最小超过30%,10只股票平均涨幅超过100% [5] - 2025年下半年以来,康方生物涨幅超过70%,仅百利天恒、新诺威两只股票出现微跌 [6][7] 行业展望 - 创新药领域看好全球合作深化与重要临床数据披露预期,国内企业在ADC、双抗、多肽等领域的竞争力逐步获得全球认可 [8] - 国内政策持续优化,《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出台,支持研发效率与质量提升 [8] - 消费医疗板块结构性机会有望延续,医美、眼科等可选消费领域受益于居民健康意识提升 [8] - 医疗设备板块复苏趋势有望延续,设备国产替代及行业长期复苏前景值得关注 [8]
MSCI季检结果公布!老铺黄金(06181)等14只股份获纳入MSCI中国指数





智通财经网· 2025-08-08 03:56
MSCI指数调整结果 - MSCI中国指数新增14只股份并剔除17只股份 变动将于8月26日收市后生效[1] - MSCI全球标准指数新纳入42只股票并剔除56只股票[5] - MSCI新兴市场指数前三大新增成分股为中信银行 Dian Swastatika Sentosa和老铺黄金[5] - 香港小型股指数加入耀才证券(01428)和德林国际(01126)2只股份 没有股份被剔除[5] 新增股份明细 - 港股新增9只:三生制药(01530) 中信金融资产(02799) 地平线机器人(09660) 万国数据-SW(09698) 老铺黄金(06181) 美图(01357) 网易云音乐(09899) 科伦博泰生物(06990) 药明合联(02268)[1] - A股新增5只:指南针(300803.SZ) 中信银行(601998.SH) 巨人网络(002558.SZ) 艾力斯(688578.SH) 景旺电子(603228.SH)[1] - 新增股份集中在科技 创新药和新消费板块 反映相关板块近期强势上涨[1] 剔除股份明细 - 港股剔除2只:海信家电(00921) 中升控股(00881)[1][3] - A股剔除15只:包括迎驾贡酒(603198.SH) 东方雨虹(002271.SZ) 苏泊尔(002032.SZ) 驰宏锌锗(600497.SH) 晨光股份(603899.SH) 吉祥航空(603885.SH) 养元饮品(603156.SH) 重庆啤酒(600132.SH) 海油发展(600968.SH) 华能水电(600025.SH) 雅克科技(002409.SZ) 辽港股份(601880.SH) 南钢股份(600282.SH) 恩捷股份(002812.SZ) 晨光生物(300138.SZ)[3][5] 全球市场调整 - MSCI发达市场指数新增最大三家公司:火箭实验室(美国) SoFi科技(美国) Affirm控股(美国)[5]
药明合联20250807
2025-08-07 15:03
**药明合联 20250807 电话会议纪要总结** **1 行业与公司概况** - 药明合联是ADC(抗体偶联药物)领域的龙头企业,提供从研发到生产的一站式服务,核心团队经验丰富[2] - 依托药明系资源,2013年发展至今,覆盖抗体、连接子、载荷、偶联原液及制剂全流程[3] - 全球第二大ADC市场份额持有者,2022年市占率接近10%,预计2025年提升至十几个百分点[2][5] **2 行业增长与市场前景** - ADC行业复合年增长率(CAGR)超30%,未来几年成长确定性高[2][14] - 全球ADC市场规模2030年有望突破100亿美元,中国外包市场规模预计达100多亿人民币[16] - 外包率约70%,下一代ADC技术(如XDC)将拓展至肿瘤外领域(自身免疫、代谢病等)[15] **3 核心业务数据** - **项目储备**:截至2024年底,临床前及临床项目总数近200个,其中8个PPQ(工艺验证批次)和1个商业化项目[7][8] - **订单增长**:在手订单10亿美元(2024年底),同比增长70%+,新签订单增速约70%[7] - **收入结构**:临床后期服务(IND后)收入占比从2020年45%提升至2024年近60%[9][26] **4 技术与产能优势** - **技术能力**:缩短DNA到IND申报时间50%,无锡基地实现全链条产能布局[6][10] - 无锡基地:双功能生产线总产能4,500升,2025年Q2制剂产能达700万瓶(计划扩建至1,200万瓶)[10] - 新加坡基地:2025年底投产,新增2,500升产能(占无锡基地50%)[10][25] - **技术平台**:覆盖赖氨酸/半胱氨酸偶联、定点偶联技术,DAR-X平台支持毒素数量定制[18][19] **5 财务与运营表现** - **收入增长**:海外收入占比70%-80%,整体收入CAGR预计超30%[4][26] - **毛利率**:略高于30%,未来有望接近药明生物40%+水平[13] - **员工规模**:2024年底超2,000人,同比增长70%+,研发与生产为主[12] **6 竞争与市场定位** - 全球ADC项目数第一,商业化阶段将缩小与龙头差距[8][16] - 一体化商业模式(R→D→M全流程)和国际化布局(新加坡基地)为核心竞争力[17][19][22] - 重要商业化项目(如一年和瑞ADC、博泰264)将推动收入增量[27] **7 风险与未来计划** - **地缘政治**:新加坡基地投产可缓解海外政策不确定性[8][24] - **产能扩张**:2026年新加坡基地正式接单,无锡制剂产能2027年达1,200万瓶[10][25] - **盈利预测**:2026-2027年商业化收入加入后,利润增速进一步提振[26]
智通港股通资金流向统计(T+2)|8月6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05 23:32
南向资金净流入概况 - 盈富基金(02800)以29.96亿港元净流入位列市场首位 [1][2] - 恒生中国企业(02828)及南方恒生科技(03033)分别以17.92亿港元和13.11亿港元净流入位列第二、三位 [1][2] - 小米集团-W(01810)和腾讯控股(00700)分别录得10.99亿港元和8.42亿港元净流入 [2] 南向资金净流出概况 - 信达生物(01801)以4.26亿港元净流出成为资金流出最多标的 [1][2] - 中国太保(02601)及药明合联(02268)分别录得3.03亿港元和2.56亿港元净流出 [1][2] - 康方生物(09926)和三生制药(01530)分别出现2.55亿港元和2.24亿港元净流出 [2] 净流入比排名 - 嘉华国际(00173)以60.52%净流入比位居榜首,净流入金额159.06万港元 [1][2] - 特海国际(09658)及GX中国(03040)分别以58.09%和52.54%净流入比位列二、三位 [1][2] - 中石化冠德(00934)和天工国际(00826)净流入比均超50%,分别为51.40%和51.21% [2][3] 净流出比排名 - 药明合联(02268)以-48.96%净流出比成为资金流出比例最高标的 [1][3] - 广深铁路股份(00525)及东方证券(03958)净流出比分别为-45.17%和-39.41% [1][3] - 中国太保(02601)在净流出金额和比例双榜前列,净流出比达-34.21% [2][3] 重点个股价格表现 - 英诺赛科(02577)在录得3.55亿港元净流入同时股价大涨30.91% [2] - 中国金茂(00817)虽遭1.25亿港元净流出,但股价逆势上涨8.39% [3] - 零跑汽车(09863)获2.48亿港元净流入但股价下跌3.71% [2]
药明合联(02268)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止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5 10:06
FF301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7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WuXi XDC Cayman Inc. 藥明合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本公司」) *僅供識別 呈交日期: 2025年8月5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2268 | 說明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0 | USD | 0.00005 | USD | | 5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US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0 | USD | 0.00005 | U ...
利好频出,全市场CXO含量最高的港股医疗ETF(159366)领涨医药板块
新浪财经· 2025-07-24 05:41
港股医疗ETF表现 - 港股医疗ETF(159366)午盘开盘上涨2.35%至1.437 CNY,成分股普遍表现强势 [1][2] - 成分股中微创医疗单日涨幅达20.52%,微创机器人-B、凯莱英、复星国际、药明合联分别上涨8.38%、7.84%、6.97%、6.52% [2] - 该ETF跟踪中证港股通医疗主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7.7%,覆盖药明生物、京东健康、阿里健康等龙头企业 [9][10] CXO行业动态 - 药明合联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超50%,远超市场预期的26%,主要受益于ADC产业高需求及产能利用率提升 [3] - 中国CXO行业2019-2023年产能复合年增长率达48.02%,药明康德等企业通过海外扩张提升全球竞争力 [7][9] - 行业已进入全球化竞争深水区,多肽、细胞与基因治疗等新兴领域CXO服务受关注 [7][9] 政策与市场事件 - 国家医保局优化第十一批集采规则,不再单纯以最低报价为参考,要求企业说明报价合理性并承诺不低于成本 [2] - 微创医疗计划将心律管理业务注入心通医疗实现"曲线上市",公告后三日两公司股价分别上涨9.4%和13.2% [3] 创新药产业链联动 - 创新药板块复苏传导至CXO行业,龙头企业药明康德业绩企稳回升带动板块涨势 [5] - 国内CXO产业链为创新药提供优质配套,助力形成竞争优势 [4]
业绩预喜频传,CXO板块已度过“最坏时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3 11:02
公司业绩表现 - 昭衍新药2025年上半年预计营业收入6.3亿至7.02亿元,同比下降17.3%至25.2%,但归母净利润5032.43万至7548.65万元,同比扭亏为盈,为2023年以来首次正增长[1] - 昭衍新药实验室服务业务净利润预计亏损7746.93万至1.16亿元,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贡献净利润7031.60万至1.05亿元,资金管理收益贡献净利润2598.52万至3897.77万元[3] - 药明合联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超60%,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超67%,净利润同比增长超50%[1] - 药明康德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长20.6%,净利润大增101.9%,其中出售持有的WuXi XDC Cayman Inc部分股票收益约32.1亿元[7] - 康龙化成2025年上半年预计营收增长13%-16%,扣非净利润增长34%-39%[7] 股价市场表现 - 昭衍新药7月23日收盘上涨6.43%至27.33元/股,总市值204.83亿元,年初以来股价从17元/股上涨至当前价位,涨幅达60.76%[1] - A股CRO概念板块7月23日整体上涨0.43%,美迪西、和元生物、XD益诺思、海特生物股价均上涨超7%[2] - 港股CXO概念板块7月23日上涨4.91%,康龙化成、金斯瑞生物科技股价涨幅超6%[2]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生物科技板块涨幅高达78%,显著超越全球同类指数[11] 行业发展趋势 - CXO行业出现"最坏时刻已过"的拐点信号,供需关系实质性改善:需求端全球进入降息周期,生物医药投融资回暖,早期研发需求反弹;供给端头部企业扩产节奏放缓,中小企业部分关停,产能持续去化[8] - 抗体偶联药物(ADC)及更广泛生物偶联药物行业下游需求持续旺盛,预计到2030年全球ADC市场规模将达到64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30.0%[10] - 偶联药物CDMO市场到2030年将突破百亿美元,形成从ADC到XDC的多元化生态[11] - 行业外包渗透率已达70%,技术复杂性与外包刚需构成行业护城河[10] 实验猴市场价格变动 - 实验猴采购价从2014年约6500元/只涨至2022年15万元/只,2025年年初招标价格约10.89万元/只,价格已归于理性[4] - 昭衍新药2024年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带来1.14亿元净损失,2025年上半年生物资产市价无重大波动,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对业绩产生积极影响[3][4] 产能与技术发展 - 药明合联新投产线产能迅速爬坡,生产设施持续保持高利用率及运营效率提升[8] - 头部企业通过剥离美国受限业务,向欧洲和东南亚转移产能等策略规避地缘政治风险[9] - 昭衍新药在AI和类器官技术上有布局,但目前AI和类器官技术达不到完全替代试验猴的作用[5] 行业竞争与挑战 - 国内CXO企业面临价格战压力,部分业务领域竞争激烈,如药明康德测试业务一季度收入下滑4.0%[13] - CXO板块毛利率从2021年峰值持续下滑,2024年仍处于低位,利润率能否持续修复成为关注重点[14] - 地缘政治风险仍存在,4月关税政策曾引发板块大幅回撤[13] - 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导致订单获取难度加大,部分企业开始贴钱做生意[14]
药明合联(02268):供需两旺驱动1H25业绩超预期
交银国际· 2025-07-23 09: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药明合联评级为买入,收盘价49.40(交易货币),目标价51.00(交易货币),潜在涨幅3.2%,发表日期为2025年03月25日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药明合联1H25业绩超预期,预计收入同比增长超60%,经调整净利润(不含利息收入及开支)同比增长超67%,净利润同比增长超50%,高于预期和公司2025全年指引 [1] - 供需两旺驱动高增长,行业需求充足、市场份额提升、产能高效释放,预计2H25 - 2026年业绩维持高增长能见度较强 [1] - 公司将于8月18日公布1H25详细业绩,将基于此对盈利预测及目标价动态调整 [1] 其他公司评级情况 - 康方生物、云顶新耀、三生制药等多家公司评级为买入,康宁杰瑞制药、药明生物等部分公司评级为中性,百时美施贵宝评级为沽出 [6]
业绩催化来了,药明合联绩后涨超10%,上半年盈利预增50%!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续涨逾2%
新浪基金· 2025-07-23 03:13
港股创新药板块表现 - 港股创新药板块持续上涨,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场内价格续涨逾2%,实时成交额达1.4亿元,交投活跃 [1] - 板块个股多数走强,药明合联、乐普生物-B、金斯瑞生物科技均涨超10%,绿叶制药涨超5%,药明生物涨超3%,百济神州、远大医药、信达生物涨超3% [4]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年内累计上涨58.95%,领涨一众创新药指数,较恒指、恒科指分别超额38.95和40.27个百分点 [5] 个股表现 - 药明合联现价54.800港元,涨幅10.93%,公司预计上半年收入增长超过60%,经调整净利润增长超过67%,净利润增长超过50% [2] - 乐普生物-B现价8.160港元,涨幅10.57% [2] - 金斯瑞生物科技现价18.780港元,涨幅10.34% [2] - 绿叶制药现价3.860港元,涨幅5.75% [2] - 药明生物现价29.250港元,涨幅4.46% [2] - 百济神州现价182.600港元,涨幅3.63% [2] - 远大医药现价9.740港元,涨幅3.62% [2] - 信达生物现价90.400港元,涨幅3.20% [2] - 复星医药现价18.580港元,涨幅2.54% [2] - 三生制药现价29.500港元,涨幅2.43% [2] 行业分析 - 创新药依旧是目前的投资主线,建议关注半年报潜在业绩超预期的创新药产业链 [3] - 中国生物科技行业正在经历结构性重估,中国生物科技公司整体市值仅为美国同行的14%-15%,而其在全球创新贡献中的比重已接近33% [3] - 港股医药股中的创新含量更高,生物科技及医疗技术总市值在港股医药板块中占比达到40%,而在A股医药中的占比为24% [3] - 港股对亏损企业上市条件更宽松,吸引了一批优质创新药企业赴港上市,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跟踪的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前十大权重股汇聚了国产创新药龙头,具有稀缺性 [3] 指数成份股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前十大成份股合计权重达75.85%,龙头效应显著 [5]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信达生物(权重13.75%,总市值1294.84亿元)、百济神州(权重13.43%,总市值2278.36亿元)、药明生物(权重11.22%,总市值1043.62亿元)、石药集团(权重7.36%,总市值886.94亿元)、康方生物(权重7.32%,总市值825.34亿元)、中国生物制药(权重6.42%,总市值986.81亿元)、三生制药(权重5.37%,总市值567.46亿元)、翰森制药(权重4.18%,总市值1769.28亿元)、重鼎医药(权重3.56%,总市值304.91亿元)、药明康德(权重3.24%,总市值2259亿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