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药明合联(02268)
icon
搜索文档
药明合联CEO:来自美国的收入在加速增长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19 01:53
收入表现 - 公司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62.6%至27.01亿元人民币 [1] - 公司来自美国的收入占比突破52% [1] 区域市场动态 - 公司来自美国的营收呈现加速增长态势 [1]
CXO再传捷报,药明合联业绩高增!港股通医疗ETF(520510)创新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9 01:33
公司业绩表现 - 营业收入27.0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62.2% [1] - 净利润7.4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2.7% [1] - 净利润率达27.6% [1] - 未完成订单总额13.29亿美元 同比增长57.9% [1]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全球ADC及生物偶联药物市场持续活跃发展推动客户与项目数量增加 [1] - 作为领先ADC CRDMO服务提供商的稳固地位带动市场份额提升 [1] - 项目向后期阶段稳步推进 [1] 行业市场表现 - 恒生医药ETF(159892)价格创阶段新高 [1] - 港股通医疗ETF(520510)上市以来涨幅超7% 交易价格创新高 [1] - ETF聚焦CXO及AI医疗概念 受益于反内卷与AI技术革命 [1] 行业信心提振 - 药明康德及药明合联等龙头企业业绩持续性增强市场对CXO板块信心 [1]
硬核业绩!ADC CRDMO 一哥药明合联 上半年业绩继续“狂飙”:新签项目创新高,项目储备量质齐升,产能布局辐射全球
智通财经· 2025-08-18 13:0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27.0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62.2% [1][2] - 毛利润9.7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82.2% 毛利率攀升至36.1% 较2024年全年提升5.5个百分点 [2] - 剔除利息收支后经调整净利润7.3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69.6% [2] - 2022年上半年至2025年上半年收入年复合增长率高达98% [1] 市场地位与客户合作 - 2025年上半年市占率约22% 较2022年的9.9%大幅攀升 [1][7] - 全球客户数量达563个 上半年新增64个 与全球前20大药企中的13家建立密切合作 [4] - 海外市场收入贡献82%的收入占比 [11] - 2025年1-7月ADC并购交易中被收购方75%为公司客户 同期授权金额超10亿美元交易中客户贡献超75%交易总金额 [11] 项目签约与结构 - 2025年上半年新签iCMC项目37个 创历史新高 [4][11] - 新签项目中双特异性ADC占比超15% 多载荷ADC布局超15% XDC分子超20% 非肿瘤领域项目占比超25% [12] - 上半年新纳入3个PPQ项目 成功完成4个PPQ阶段组分生产执行 [4][14] - 早期研究领域推进1000个XDC分子 含380个DAC类型及190个AOC类型 同时完成约90个双抗ADC分子及40个双载荷ADC分子 [25] 产能扩张与全球化布局 - 无锡基地DP3车间完成GMP放行 年产能达700万瓶 公司整体DP产能提升至1500万瓶 [15] - DP5车间已启动建设 计划2027年实现GMP生产 [15] - 新加坡生产基地实现机械完工 预计2026年上半年实现GMP放行 [19] - 预期至2029年产能扩建资本开支超70亿元人民币 [22] 技术创新与行业赋能 - 推出自主开发载荷连接子技术WuXiTecan-1和WuXiTecan-2 [29] - 国产ADC对外BD交易总金额达超200亿美元 [7] - 一站式商业模式及"赋能-跟随-赢得分子"战略持续推动行业创新 [32]
硬核业绩!ADC CRDMO 一哥药明合联 (02268) 上半年业绩继续“狂飙”:新签项目创新高,项目储备量质齐升,产能布局辐射全球
智通财经网· 2025-08-18 12:0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27.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2.2% [2] - 毛利润达9.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2.2%,毛利率攀升至36.1%,较2024年全年提升5.5个百分点 [2] - 剔除利息收支后经调整净利润达7.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9.6% [2] - 2022年上半年至2025年上半年收入年复合增长率(CAGR)高达98% [1] 市场地位与客户拓展 - 公司市占率从2022年的9.9%攀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约22% [7] - 全球客户数量增至563个,上半年新增64个全球客户 [3] - 全球制药企业前20药企中有13家与公司建立密切合作 [3] - 海外市场收入贡献82%的收入占比 [11] 项目签约与结构 - 2025年上半年新签iCMC项目达37个,创历史新高 [3][12] - 新签项目中双特异性ADC占比超过15%,多载荷ADC布局超过15%,XDC分子超过20%,非肿瘤领域项目占比超过25% [12] - 新纳入3个PPQ项目,并成功完成4个PPQ阶段的组分生产执行工作 [3][14] 产能扩张与全球化布局 - 无锡基地DP3车间完成GMP放行,年产能达700万瓶,公司整体DP产能提升至1500万瓶 [15] - 新加坡生产基地已实现机械完工,预计2026年上半年实现GMP放行 [19] - 计划到2029年持续投入产能扩建,资本开支将超过70亿元人民币 [22] 技术创新与研发进展 - 在XDC早期研究领域推进1000个分子,其中DAC类型约380个、AOC类型约190个 [25] - 在ADC早期研究领域完成约90个双抗ADC分子类型、约40个双载荷ADC类型 [25] - 推出自主开发的载荷连接子技术WuXiTecan-1和WuXiTecan-2 [29] 行业趋势与外部认可 - 国产ADC的9项对外BD交易总金额达超200亿美元 [7] - ADC并购交易中被收购方有75%为公司客户,授权金额大于10亿美金的交易中公司客户贡献超过75%的交易总金额 [11]
药明合联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纯利7.46亿元,同比增加52.74%
智通财经· 2025-08-18 11:5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益达2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62.19%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7.4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2.74% [1] - 每股基本盈利0.62元人民币 [1] 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 全球ADC及生物偶联药物市场持续活跃发展推动客户与项目数量增加 [1] - 项目向后期阶段稳步推进产生更高合约价值 [1] - 累计服务全球563名客户 获得11个PPQ项目及1个商业化阶段项目 [2]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连续两年(2023-2024)荣获World ADC"最佳CDMO"奖项 [2] - 作为头部ADC CRDMO服务提供商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1][2] - 配备从药物发现到商业化的"一站式"功能设施 [2] 产能扩张进展 - XDP3制剂车间实现GMP放行 [2] - 无锡基地扩建项目含XDP5制剂车间稳步推进 [2] - 新加坡新基地建设按计划进行 将新增单克隆抗体/DS/DP生产线 [2] 战略发展方向 - 通过世界级CRDMO服务赋能全球合作伙伴加速药物开发 [1] - 技术创新结合CMC专业知识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2] - 持续提升生产能力与人才吸引以应对市场需求增长 [2]
药明合联(02268)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纯利7.46亿元,同比增加52.74%
智通财经网· 2025-08-18 11:5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益达2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62.19%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7.4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2.74% [1] - 每股基本盈利0.62元人民币 [1] 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 全球抗体偶联药物(ADC)及生物偶联药物市场持续活跃发展 [1] - 客户数量及项目数量增加推动收益增长 [1] - 项目向后期阶段推进产生更高合约价值 [1] 市场地位与客户基础 - 累计服务全球563名客户 配备从药物发现到商业化的"一站式"功能设施 [2] - 已获得11个PPQ工艺验证项目及1个商业化阶段项目 [2] - 2023年及2024年连续荣获World ADC"最佳CDMO"奖 [2] 产能扩张进展 - XDP3制剂车间实现GMP放行 [2] - 无锡基地扩建包括在建中的XDP5制剂车间 [2] - 新加坡新基地建设按计划稳步推进 将新增单克隆抗体/DS/DP生产线 [2]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生物偶联药物行业呈现蓬勃创新态势 [1] - 对生物偶联药物CRDMO服务需求持续增长 [2] - 公司作为头部企业通过技术创新驱动市场地位提升 [2]
药明合联(02268) - 内幕消息2025年中期业绩简报
2025-08-18 11:51
业绩数据 - 2025年中期经调整净利润(不含利息)7.33亿,同比增62.2%[15][16] - 2025年中期收入27.01亿,同比增69.6%[15][16] - 2025年中期净利润7.46亿,同比增52.7%[15][16] - 2025年中期经调整净利润(含利息)8.01亿,同比增50.1%[15][16] - 2023 - 2025年上半年毛利分别为559.6、1239.8、535.3、975.2百万元[66] - 2023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分别为2123.8、4052.3、2700.9、1665.2百万元[66] - 2023 - 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不含利息)分别为365.6、992.0、432.0、732.6百万元[67] - 2023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分别为26.3%、30.6%、32.1%、36.1%[66][70] - 2025年上半年海外收入占比82%,较2024财年提升8.0个百分点[38] - 2025年6月30日止收益为2700869千元,2024年为1665199千元[93] - 2025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3670941千元,2024年为3022636千元[94] 用户数据 - 2022 - 2025年上半年累计客户数分别为265、345、499、563 [32] - “全球制药企业20强”中有13家与公司建立合作[32]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年资本开支15.6亿元,约9亿投新加坡基地,约4.5亿投无锡基地[84] - 预计到2029年药明合联资本开支超70亿元,产能翻倍[84] - 2024 - 203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行业平均水平[86] - 公司预计扩大XDC项目收入约20%,增加“M”端项目收入>20%[86]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最新自主开发载荷连接子技术WuXiTecan - 1和WuXiTecan - 2[19] - 更多新型偶联药物依托WuXiDARxTM平台开发[19] - 2024年推出X - LinC WuXiTecan - 1和WuXiTecan - 2升级版本[50] - 2025年上半年新推出有良好疗效和安全性特征的产品[50]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4年投融资交易超20笔,总金额突破60亿美元[21] 其他新策略 - “赋能 - 跟随 - 赢得分子”战略下有103个IND后生物偶联项目[80] 项目进展 - 正在进行iCMC项目225个,新签37个创历史新高[15][16] - 全球客户563个,PPQ项目11个,新增3个[15][16] - 无锡新园区2025年5月运营,DP3制剂车间7月GMP放行[18] - 新加坡生产基地2025年6月机械完工,有16000+研发分子[18] - 14个药物发现阶段项目推进至iCMC阶段,完成4个PPQ阶段组分生产[18] - 2025年上半年新签37个iCMC项目,新增3个PPQ项目[29] - 59个项目从发现阶段推进至iCMC阶段,上半年赢得13个iCMC项目[29] - 2025年上半年赋能客户提交12个IND申请[29] - 2025年上半年完成超2300个ADC/XDC分子早期研究[44] - 无锡基地2027年DP5制剂车间计划GMP放行,产能最高2000L[56][58] - 新加坡基地预计2026年上半年GMP放行,产能最高2000L[61] 行业数据 - 新型ADC数量年复合增长率达187.3%(2021年上半年至2025年上半年)[21] - 全球ADC市场规模2024 - 2030E CAGR为31%,外包率约60%[23] - 2025年1 - 8月生物偶联药物领域交易总数40 +,金额~$7 - $10十亿[88] - 2024年生物偶联药物领域交易总数40 +,金额~$7 - $10十亿[88] - 截至2025年6月,全球已获批19款ADC药物[91] - 2025年上半年ADC药物销售额同比增长24%,1H 2025同比增长29%[91] 财务指标 - 2025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494904千元,12月31日为408876千元[95] - 2025年6月30日借款为1020000千元,12月31日为478000千元[95] - 2025年6月30日合约负债为543696千元,12月31日为504250千元[95] - 2025年6月30日应付所得税为100008千元,12月31日为72091千元[95] - 2025年6月30日租赁负债为2987千元,12月31日为3275千元[95] - 2025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3161595千元,12月31日为466492千元[95] - 2025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3790578千元,12月31日为635003千元[95] - 2025年6月30日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7461519千元,12月31日为657639千元[95] - 2025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中租赁负债为15603千元,12月31日为15150千元[95] - 2025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中递延收入为3451千元,12月31日为3000千元[95]
药明合联(02268.HK)中期拥有人应占纯利7.46亿元 同比增长52.7%
格隆汇· 2025-08-18 11:33
财务表现 - 集团收益同比增长62.2%至人民币27.009亿元 [1] - 毛利同比增长82.2%至人民币9.752亿元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同比增长52.7%至人民币7.457亿元 [1] - 扣除利息收支前的经调整纯利同比增长69.6%至人民币7.326亿元 [1]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5年上半年派付任何中期股息 [1]
药明合联(02268)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18 11:3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收益同比增长62.2%至人民币27.01亿元[4][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同比增长62.2%至人民币27.009亿元[1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收益同比增长62.2%至人民币27.009亿元[19] - 公司收益从人民币16.652亿元增加62.2%至人民币27.009亿元[63] - 2025年上半年总收益为27.0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6.65亿元人民币增长62.2%[130] - 公司收益同比增长62.2%至27.01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6.65亿元人民币)[122] - 2025年上半年某时间点确认的CRDMO服务收益为25.52亿元人民币,占同期总收益的94.5%[130] - 2025年上半年某时间段内确认的CRDMO服务收益为1.49亿元人民币,占同期总收益的5.5%[130] - 公司毛利同比增长82.2%至人民币9.75亿元[4][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同比增长82.2%至人民币9.752亿元[1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毛利同比增长82.2%至人民币9.752亿元[19] - 毛利从人民币5.353亿元增长82.2%至人民币9.752亿元[70] - 毛利率提升至36.1%(2024年同期为32.1%)[4] - 毛利率从32.1%提升至36.1%[70] - 毛利率提升至36.1%(毛利9.75亿元),较去年同期18.99亿元增长82.1%[122] - 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同比增长52.7%至人民币7.46亿元[4][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调整纯利同比增长69.6%至人民币7.326亿元[1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经调整纯利同比增长50.1%至人民币8.008亿元[19] - 纯利增长52.7%至人民币745.7百万元,纯利率从29.3%降至27.6%[80] - 扣除利息收支前的经调整纯利增长69.6%至人民币732.6百万元,利润率从25.9%升至27.1%[81] - 2025年上半年纯利为7.45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4.8823亿元人民币增长52.7%[107] - 2025年上半年扣除利息收支前的经调整纯利为7.3262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4.3196亿元人民币增长69.6%[107] - 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纯利(包括利息收支)为8.007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5.3362亿元人民币增长52.7%[107] - 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纯利率(包括利息收支)为29.6%,较2024年同期的32.0%下降2.4个百分点[107] - 2025年上半年扣除利息收支前的经调整纯利率为27.1%,较2024年同期的25.9%上升1.2个百分点[107] - 期内溢利达7.46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4.88亿元增长52.7%[122] - 除税前溢利增长54.4%至8.67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5.62亿元人民币)[12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净利润为人民币745,701千元[108]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盈利为7.457亿元,同比增长52.7%[141] - 基本每股盈利同比增长51.2%至人民币0.62元[4] - 摊薄每股盈利同比增长50.0%至人民币0.57元[4] - 每股基本盈利0.62元人民币,摊薄后每股盈利0.57元人民币[122] - 2025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经调整盈利为0.67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0.45元人民币增长48.9%[107] - 2025年上半年摊薄每股经调整盈利为0.61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0.41元人民币增长48.8%[107] - 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从1,197,719,298股增至1,201,882,061股[14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从人民币11.299亿元增加52.7%至人民币17.256亿元[69] - 销售及营销开支从人民币2390万元大幅增加105.0%至人民币4900万元[71] - 行政开支增加42.9%至人民币107.9百万元[72] - 研发开支增加4.0%至人民币49.5百万元[73] - 财务成本从人民币0.2百万元增至人民币7.7百万元[74] - 其他收入减少10.7%至人民币121.8百万元[75] - 其他收益及亏损从净收益人民币40.4百万元转为净亏损人民币13.9百万元[76] - 减值亏损为人民币1.9百万元[77] - 所得税开支增至人民币121.4百万元,实际税率从13.1%升至14.0%[79] - 2025年上半年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为5507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4539万元人民币增长21.3%[107] - 2025年上半年利息收入为7550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0168亿元人民币下降25.7%[107] - 2025年上半年利息开支为735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6万元人民币大幅增加[107] - 银行利息收入为75499千元,同比下降25.8%[133] - 研究及其他补助收入为33803千元,同比增长9.0%[133] - 关联方销售材料收入为12021千元,同比增长268.4%[133] - 其他收入总额为121831千元,同比下降10.7%[133] - 外汇净亏损为14563千元,同比转亏[134]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收益为22214千元,同比增长1973.6%[134] - 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亏损为22271千元,同比扩大[134] - 其他收益净额为13934千元亏损,同比转亏[134] - 银行借款利息支出为7350千元,同比增长281.5倍[135] - 财务成本总额为7676千极,同比增长2983.5%[135]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6488.2万元,同比增长41.6%[136] - 员工成本总额为4.567亿元,同比增长80.4%[136] - 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为5746.7万元,同比增长22.3%[136] - 合约成本撇减为732.7万元,同比增长142.4%[136]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为193.6万元,同比下降35.1%[136] - 存货撇减为1163.4万元,同比增长139.8%[136] - 中国企业所得税为1.122亿元,同比增长91.0%[137] - 香港利得税为1753.1万元,同比增长45.2%[13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不含退休福利及股份付款)为人民币364.7百万元[10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不含退休福利及股份付款)为人民币184.9百万元[10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为人民币55,069千元[10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拥有201个ADC综合项目和24个非ADC项目,占比分别为89.3%和10.7%[68] - ADC项目收益占比93.9%略降至92.7%,金额达人民币25.044亿元[68] - 公司累计共有54个ADC项目和5个非ADC项目从发现阶段进入CMC开发阶段[47] - 公司平台累计赢得80个项目[4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ADC发现项目达648个XDC发现项目达210个[18] - 临床前阶段项目总数达122个其中ADC项目111个XDC项目11个[18] - 临床阶段项目总数达103个其中ADC项目90个XDC项目13个[18] - 药物发现项目包含发现化学偶联发现体外体内表征及可开发性研究四大模块[22][2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WuXiDARx™平台已推动7个ADC管线从临床前进入临床阶段[43] - XDC技术通过将化学药物以外的各种有效载荷与抗体偶联实现生物偶联药物扩展[166] 各地区表现 - 北美地区收益占比从49.4%提升至51.5%,达人民币13.906亿元[64] - 欧洲地区收益大幅增长至人民币6.047亿元,占比从18.7%提升至22.4%[64] - 2025年上半年北美地区收益为13.76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7.90亿元人民币增长74.2%[131] - 2025年上半年欧洲地区收益为6.02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95亿元人民币增长104.3%[131]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地区收益为5.0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4.88亿元人民币增长3.4%[131]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其他地区收益为2.18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0.93亿元人民币增长134.8%[131] - 公司在中国上海、无锡及常州经营国内基地,提供一体化端到端生物偶联药物CRDMO服务[28] - 2025年6月30日新加坡非流动资产为15.33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10.43亿元人民币增长47.0%[132] - 2025年6月30日中国非流动资产为21.2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19.70亿元人民币增长7.9%[132] 客户和市场拓展 - 累计服务全球客户达563名[9] - 客户数量从2024年6月30日的419名大幅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563名[47] - 全球二十大制药公司中有13家与公司合作开发ADC或XDC,约占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益的32.8%[48] - 全球ADC药物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104亿美元增至2030年662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30.3%[56] - 同期全球生物药物市场预计复合年增长率为9.2%[56] 项目管线进展 - 综合项目总数由2024年6月30日的167个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225个[11] - 正在进行中的IND后项目总数由76个增长至103个[11] - 报告期内新签37个综合项目并新增3个PPQ项目[11] - 药物发现阶段项目累计总数由538个增加至858个[12] - II期及后期项目总数由29个增长至37个[11] - 公司累计将59个项目从发现阶段推进至iCMC阶段[1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药物发现项目总数达858个较去年同期增加320个[23] - 临床I期II期III期项目标准时长分别为1-3年2-4年及3-5年[2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临床前及I期工艺开发阶段项目数量为188个,较2024年6月30日的138个增加50个(增长36.2%)[2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II期及后期开发与工艺验证项目数量为37个,较2024年6月30日的29个增加8个(增长27.6%)[26] - 累计获得11个工艺验证(PPQ)项目及1个商业化阶段项目[9] - IND后项目收益占比60.7%下降至58.7%,但金额增长至人民币15.846亿元[66] 产能和设施建设 - 无锡基地XDP3制剂车间已启动GMP运营,实现100%交付成功率[29] - 新加坡设施于2025年6月达成机械竣工里程碑,预计2026年进行GMP生产[30] - 新加坡基地将设有4条生产线,包括抗体中间体和原液双功能生产线、原液生产线及药品生产线[30] - 无锡基地XDP5制剂车间预计2027年投产,设计年产能为1200万剂生物偶联制剂(1200万瓶)[34] - 新加坡XDP4设施设计年产能为800万剂生物偶联药物(800万瓶),预计2026年投入运营[39] - 无锡基地总面积58,749平方米,配备从5升到2000升不等的一次性反应器系统[34] - 常州基地占地面积819平方米,专注于连接子及有效载荷生产[35] - 配备符合GMP标准的反应釜,产能最多每批150升[40] - 双功能XmAb/XBCM3设施设计产能为每批50升至2000升单克隆抗体中间体或每批最多2000升生物偶联原料药[41] - XBCM4设施生产线每批产能最多500升生物偶联原料药[41] - 公司新加坡基地预计2025年底启动运营,2026年进行GMP生产[61] - 公司无锡基地XDP3制剂车间于2025年7月实现GMP放行[61] - XDP5制剂车间预计2027年投入GMP生产[61] - 公司上海及无锡基地分别于2022年10月及2019年9月通过环境影响评估[53] 财务管理和风险 - 公司未完成订单总量达13.2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7.9%[19] - 公司大部分收益来自美元计值销售[102] - 公司持有以外币(主要为美元)计值的货币性资产及负债[102] - 公司计划订立远期合约管理货币风险[103] - 公司采用套期会计减少外汇汇率波动对损益账影响[103] - 公司使用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指标补充财务表现分析[104]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指标包括经调整纯利及利润率等[104]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指标用于评估基础业绩及经营趋势[105] - 公司提醒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指标不可替代国际准则财务资料[105] - 公司提供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指标与国际准则指标核对表[10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调整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指标)为人民币918,937千极[10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指标)为人民币863,868千元[108] - 截至2025极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率为32.0%[10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调整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率为34.0%[108] 资产和负债状况 - 物业、厂房及设备余额从人民币272.45亿元增长23.9%至人民币337.65亿元[84] - 存货从人民币1.187亿元增加53.4%至人民币1.821亿元[88]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人民币18.005亿元增加9.2%至人民币19.656亿元[89] - 合约成本从人民币1.304亿元增长35.0%至人民币1.761亿元[91] - 按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从人民币4.335亿元增至人民币7.027亿元[92]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人民币14.089亿元增加6.1%至人民币14.949亿元[94] - 合约负债从人民币5.043亿元增加7.8%至人民币5.437亿元[95] - 银行结余及现金与定期存款从人民币35.398亿元增加8.4%至人民币38.357亿元[96] - 计息借款从人民币4.78亿元增至人民币10.2亿元[100] - 无形资产从人民币4470万元减少9.2%至人民币4060万元[87] - 公司无任何未偿还债务证券、按揭、押记、债券、银行透支、承兑负债或重大或然负债及担保[101]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投资增长23.9%至33.77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27.25亿元人民币)[123] - 定期存款大幅增长76.9%至28.56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16.15亿元人民币)[123] - 借款规模激增113.4%至10.2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4.78亿元人民币)[123] - 总资产减流动负债增长12.1%至74.62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66.58亿元人民币)[123] - 银行结余及现金下降49.1%至9.8亿元人民币极(2024年末:19.25亿元人民币)[123] - 2025年6月30日总资产为74.42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66.39亿元人民币增长12.1%[124] - 原材料及消耗品账面价值为人民币1.821亿元,较期初人民币1.187亿元增长53.4%[146]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从人民币18.005亿元增至人民币19.656亿元,增长9.2%[147] - 贸易应收款项中逾期90天以内的金额从人民币2.985亿元大幅增至人民币4.357亿元,增长46.0%[148] - 合约资产中第三方金额从人民币7,233万元增至人民币9,092.8万元,增长25.7%[149] - 履行合约的成本从人民币1.304亿元增至人民币1.761亿元,增长35.1%[151] - 理财产品投资从人民币4.335亿元增至人民币7.027亿元,增长62.1%[153] - 银行结余及现金
明星基金突发!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创新单日单账户限购10万元!
证券时报· 2025-08-09 07:59
中欧医疗创新基金限购公告 - 中欧基金宣布自2025年8月11日起对中欧医疗创新股票型基金实施单日单账户10万元限购措施 包括大额申购 转换转入及定期定额投资 [1][2] - 限购措施旨在保证基金稳定运作和保护持有人利益 该基金A类份额代码006228 C类份额代码006229均适用此规定 [2] 基金基本情况 - 中欧医疗创新成立于2019年2月 由明星基金经理葛兰管理 重点投资医疗创新领域股票 截至上半年末资产净值达82亿元 [3][4] - 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合计占比63.06% 头号重仓股三生制药占比8.99% 第十大重仓股恒瑞医药占比3.99% [4] - 行业配置集中 医疗保健占比46.41% 制造业占比41.99% 两者合计占资产88.4% [4][5] 重仓股表现 - 前十大重仓股年内平均涨幅达113.41% 其中三生制药涨幅395.07%居首 凯莱英涨幅30.34%最低 [5][7] - 下半年以来(7月1日至8月9日)重仓股平均涨幅23.13% 康方生物以74.44%领涨 仅百利天恒和新诺威微跌0.23%和1.33% [6][7] - 基金单位净值从2024年7月的0.9元以下回升至最新1.6874元 一度突破1.7元 [7] 行业展望 - 基金看好创新药领域全球合作深化 ADC 双抗等技术的国际竞争力提升 预计将有更多海外授权项目 [8] - 国内政策支持创新药发展 消费医疗领域结构性机会延续 医美 眼科等可选消费需求增长 [8] - 医疗设备板块国产替代趋势明确 老龄化将推动家用医疗设备需求 [8] 中欧基金其他限购措施 - 同日中欧基金对邵洁管理的中欧科创主题混合(LOF)实施单账户100万元限购 代码501081 [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