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团(01810)

搜索文档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小幅回调,持仓股小米集团午后重挫5%,小米17系列发布会于昨日举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6 06:09
港股市场表现 - 9月26日午后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 科网股普跌 风电股走强 内房股普涨 汽车股活跃 生物医药概念走弱 [1] - 恒生科技指数ETF持仓股中 地平线机器人 金山软件 小米集团 金蝶国际 阿里健康领跌 小米集团午后跌幅超5% [1] 小米集团业务动态 - 9月25日发布全新小米17系列手机 起售价4499元 小米17Pro起售价4999元 小米17ProMax起售价5999元 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 [1] - 雷军表示芯片是小米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自研手机SoC至少坚持10年 至少投入500亿元 [1] - 招商证券研报指出小米为全球智能手机出货前三厂商 全球最大的AIoT智能硬件平台 看好其AI加速产业重构过程中的端侧龙头卡位优势 [1] - 手机业务积极推进高端化战略及国际化扩展 IoT业务受益于核心自研能力提升和出海空间 汽车业务伴随车型矩阵完善及生态链协同 目标跻身全球前五车厂 [1] 阿里巴巴与恒生科技指数 - 阿里2025云栖大会点燃看涨狂潮 恒生科技有望再度向上突破 [2] - 阿里巴巴年内股价已翻倍 为恒生科技指数第一大权重股 权重高达9.17% [2] - 美联储降息重启 南向资金有望持续流入 内外资共振及AI叙事强化共同催化恒生科技估值重构 [2]
“YU7扛住了!”雷军揭秘造车背后:我们拆解了三辆Model Y,小米YU7曾是最后的底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6 06:05
公司战略与产品定位 - YU7项目作为小米汽车的战略备选方案 旨在应对SU7可能失败的市场风险 体现公司破釜沉舟的决心[1] - 2022年夏季纯电轿车市场除特斯拉外表现疲软 行业普遍不看好SU7前景[1] - 公司选择差异化竞争路线 放弃模仿理想汽车增程SUV赛道 转向开发运动型SUV[2] - YU7对标特斯拉Model Y 通过拆解学习竞品技术细节 起售价定为25.35万元 较Model Y低1万元[2] 市场表现与销售数据 - YU7上市后三分钟内大定突破20万辆 18小时锁单量超过24万辆 创行业记录[3] - 自7月6日启动交付至演讲时 YU7累计交付量超4万辆 经受住市场严格检验[4] - 截至8月底 SU7系列累计交付量超过33万辆 有效扭转外界对手机企业造车的质疑[4] 产品与服务创新 - 推出小米定制服务 包含5款定制车漆 内饰配色 轮毂及专属车标等个性化选项[4] - 定制服务试运营期间每月限40辆 适用于YU7 Max和SU7 Ultra车型 需满足选配金额超10万元的条件[4]
“YU7扛住了!”雷军揭秘造车背后:我们拆解了三辆Model Y 小米YU7曾是最后的底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6 06:03
产品战略与决策 - 小米汽车在2022年SU7开发关键时期面临纯电轿车市场挑战 决定同时启动YU7项目作为备用方案以应对SU7可能失败的风险 [1] - 面对行业增程SUV赛道成功案例 公司内部经过激烈争论后选择不走模仿路线 而是冒险开发运动型SUV YU7 [2] - YU7项目对标特斯拉Model Y 通过拆解学习竞品细节 并以低于竞品1万元的起售价(25.35万元)定位市场 [2] 市场表现与交付数据 - YU7上市后取得超预期市场反响 三分钟内大定数量突破20万辆 [3] - 在18小时内锁单量超过24万辆 该数据引发行业关注与质疑 [3] - 自7月6日启动交付至演讲时 YU7累计交付量已超4万辆 [6] - 截至8月底 SU7系列累计交付量超过33万辆 [6] 产品线扩展与服务创新 - 公司推出"小米定制服务"试运营 包含5款定制车漆 内饰配色 轮毂及专属车标等配置 [6] - 定制服务每月限量40辆 仅支持YU7 Max和SU7 Ultra车型 要求选配金额超过10万元 [6] - 通过SU7 Ultra和YU7等产品序列 公司逐步扭转外界对手机企业造车的质疑 [6]
小米法务部:部分MCN机构和网络黑水军持续发布不实言论 已对92个恶意侵权账号提起民事诉讼
证券时报网· 2025-09-26 05:53
网络侵权维权行动 - 公司指控部分MCN机构和网络黑水军长期发布不实言论并恶意造谣诋毁 破坏清朗网络舆论环境[1] - 2025年至今已完成16465条舆情线索法律评估 重点监测231个网络账号 并对其中92个恶意侵权账号提起民事诉讼[1] - 部分案件已进入法院审理阶段 公司将持续依法追究相关侵权人法律责任[1] 车主维权支持措施 - 公司关注到部分小米车主无端遭受网络攻击的情形 法务部门已协助车主进行维权[1] - 目前已发起车主维权诉讼共计35件 后续将持续重点关注此类网络侵权行为[1]
部分小米车主无端遭受网络攻击,小米回应
新京报· 2025-09-26 05:48
法律维权行动 - 公司对16465条舆情线索完成法律评估并重点监测231个网络账号[1] - 针对92个恶意侵权账号提起民事诉讼并追究相关侵权人法律责任[1] - 协助小米车主发起35件维权诉讼以应对网络攻击行为[1] 网络环境治理 - 公司以零容忍态度强化舆情监控并追责到底[1] - 运用法律手段打击侵权行为守护品牌商誉和用户名誉[1] - 强调言论自由存在边界并呼吁共同营造健康有序网络环境[1]
小米法务:部分车主无端遭受网络攻击,已对92个恶意侵权账号提起诉讼
凤凰网· 2025-09-26 05:48
公司法律行动 - 小米公司对92个恶意侵权账号提起民事诉讼以追究法律责任[1] - 小米法务协助车主发起35件维权诉讼应对网络攻击行为[1] - 公司将持续重点关注网络侵权行为并采取法律手段[1] 网络舆情管理 - 部分MCN机构和网络黑水军持续发布不实言论恶意诋毁小米公司[1] - 小米车主群体遭受无端网络攻击成为重点维权对象[1] - 公司通过司法途径维护企业形象和用户权益[1]
对标苹果!小米手机研发人员已超10000;马斯克xAI指控OpenAI窃取商业机密;柴田智将任美国任天堂CEO
搜狐财经· 2025-09-26 05:41
小米公司动态 - 小米17系列发布三款机型对标苹果iPhone 17系列 售价4499元起至5999元起 [4] - 小米手机研发人员超10000人 公司强调硬核技术研发投入 [2][4] - 小米高管团队12人中有9位为新面孔 核心管理层包括雷军、林斌等 [5] 苹果与欧盟监管 - 苹果公开反对欧盟《数字市场法案》 称其恶化欧盟用户体验 [6] - 欧盟委员会强硬回应 针对苹果的调查仍在进行中 [6] 人工智能与云计算合作 - CoreWeave与OpenAI达成65亿美元算力合作协议 为AI训练提供支持 [12] - 双方去年3月签署119亿美元协议 今年5月追加40亿美元协议 [12] - OpenAI推出中端订阅服务"ChatGPT Go" 在印度月费低于5美元 印尼定价约4.50美元 [11] 半导体与芯片行业 - 英特尔280亿美元俄亥俄州建厂项目推迟至2030年 原计划2025年投产 [7] - 项目承诺创造7000个建筑岗位和3000个长期岗位 目前约1000名工人仍在施工 [7] - 三星电子全球HBM芯片市占率降至17% 排名第三 美光科技以21%升至第二 SK海力士以62%居首 [24] 企业高管与人事变动 - 英伟达CEO黄仁勋连续4个月减持公司股票 成交价174.82至184.38美元/股 [8] - 美国任天堂总裁Doug Bowser退休 由Devon Pritchard接任 柴田佐藤出任CEO [13][15] 科技公司诉讼与争议 - 马斯克xAI起诉OpenAI窃取商业机密 指控其通过挖角前员工获取Grok机器人技术 [9][10] - 亚马逊支付25亿美元了结FTC诉讼 包括10亿美元罚款和15亿美元退款 [23] 全球市场扩张与投资 - Nothing扩大印度智能手机生产 与Optiemus Infracom合资投资超1亿美元 创造1800个岗位 [19] - 英国AI基础设施公司Nscale完成11亿美元B轮融资 为欧洲史上最大B轮之一 [20][21] 技术创新与研发 - 微软研发芯片内置微流控冷却系统 散热效率比冷板技术高2-3倍 [18] - 谷歌正研发电脑版安卓系统 预计明年推出 旨在服务所有计算类别 [16] 行业数据与趋势 - 中国辅助驾驶新车渗透率达62.6% 1-7月销量776万辆 较2021年提升40个百分点 [25]
雷军:小米汽车发布后,成为全网被黑最惨的车企之一
凤凰网· 2025-09-26 05:31
公司动态 - 公司高管雷军回应网络针对小米车主的不友好声音及极端攻击事件 [1] - 公司汽车发布后成为全网被黑最惨的车企之一 [1] - 公司支持六部委打击黑水军和黑公关的行动 [1] 行业环境 - 黑水军和黑公关导致产业发展遇到很多困难 [1] - 全社会需呼吁打击黑水军和黑公关行为 [1]
走夜路、过荆棘,小米五年破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6 05:28
研发投入与转型战略 - 公司五年研发投入实际达1020-1050亿元,超出原定1000亿目标,新五年计划将研发投入翻倍至2000亿元 [1][3] - 2024年单年研发投资已超300亿元,支撑技术突破与高端化转型 [1][3] - 从互联网公司转向使命驱动的智能制造与硬核科技公司,坚持技术立业 [1][3] 产品技术突破 - 小米17系列在电池技术、屏幕技术、散热系统、传感器等领域实现对苹果的超越 [2][4] - 采用国产新型红色发光主材实现全球顶尖发光效率,标志供应链自主化进入新阶段 [2][8] - 芯片研发历时11年(其中专注4年多),汽车项目坚持"做完了才说"的务实风格 [2][4] 高端化战略进展 - 五年前明确高端化战略,全面对标苹果,手机与汽车均聚焦高端市场 [5][7] - 小米汽车第二季度含税均价达28.9万元,与B级车价位相当 [5] - 通过科技引领、认知引领、审美引领形成高端化方法论,并拓展至全品类 [5][7] 汽车业务布局 - 汽车工厂通过技改提升效率,两个月二十天内交付超4万辆,但仍需持续提升产能 [10] - 推动人车家全生态互联,开放IOT协议及手机秒充协议,与多家车企开展合作 [6][11] - 注重底盘技术、驾控性能及设计创新(如计划三年开发100种车漆) [6] 市场竞争与目标 - 全球手机市场竞争激烈,中国市场六大玩家平均份额为15%-16%,公司目标五年内年份额增长1%至20% [9][10] - 与苹果竞争需长期学习并逐步突破,目前优先聚焦十个技术点实现领先 [9] - 新能源汽车领域强调合作共赢,认可理想汽车在增程SUV领域的贡献 [11] 品牌形象重塑 - 通过小米17系列改名及产品力升级,扭转公众对品牌的刻板印象 [4][7] - 从极客品牌转向覆盖高端用户及女性群体的时尚科技品牌,注重个性化与审美需求 [7] - 遭遇网络不实信息攻击,支持六部委打击黑水军行动以维护行业环境 [8]
小米17系列发布:全系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4499元起
凤凰网· 2025-09-26 05:26
产品发布 - 公司于9月25日正式推出年度旗舰产品小米17系列 包含小米17 小米17 Pro和小米17 Pro Max三款机型 [1] - 全系列首发搭载高通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 起售价格为4499元 [1] 标准版配置 - 小米17标准版定位小尺寸全能旗舰 配备6.3英寸屏幕 边框收窄至1.18毫米 [3] - 机身厚度8.06毫米 重量191克 支持IP68及IP69级别防尘防水 [3] - 搭载3纳米制程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 CPU主频达4.6G赫兹 [3] - 电池容量突破性达到7000mAh 采用含硅量16%的小米金沙江电池技术 支持100瓦有线和50瓦无线充电 [3] - 影像系统配备三颗5000万像素徕卡专业镜头 主摄为光影猎人950传感器 首次在标准版加入2.6倍徕卡浮动长焦镜头 [3] Pro系列创新 - Pro系列引入"妙想背屏"设计 定制OLED背屏可显示时间 通知 照片 并作为自拍取景器 通过配件可变为复古游戏掌机 [3] - 小米17 Pro保持8毫米厚度和192克重量 搭载支持逆光抓拍的光影猎人950L传感器 动态范围达16.5EV [4] - Pro版配备五倍潜望式浮动长焦镜头 内置6300mAh异形叠片电池 支持UWB超宽带互联技术 [4] Pro Max顶级配置 - 顶配机型小米17 Pro Max配备6.9英寸超大直屏 采用"超级像素"技术 首次在OLED屏幕实现单个像素点集成RGB三子像素 [4] - 长焦镜头升级为1/2英寸大底潜望长焦 采用新型超聚光棱镜提升进光量 [4] - 电池容量提升至7500mAh 为小米史上最大电量旗舰手机 支持100瓦PPS通用协议快充 兼容其他品牌充电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