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保(01339)

搜索文档
银保渠道崛起!低利率时代,险企如何深耕实现业务增长?
环球网· 2025-09-24 05:20
人身险行业核心趋势 - 人身险行业面临预定利率持续下调形成的低利率环境 分红险成为产品转型重点 [1] - "报行合一"政策向个险渠道全面铺开 推动行业从"高费用驱动"转向"费用透明化"发展模式 [1] - 银保"一对三"合作限制放开 进一步提升银保渠道行业地位 [1] 银保渠道业绩表现 - 中国人寿银保渠道总保费724.44亿元 同比增长45.7% [2] - 新华保险银保渠道保费收入461.92亿元 同比增长65.1% [2] - 太保寿险银保渠道保费规模416.6亿元 同比增长82.6% [2] - 人保寿险银保渠道保费收入531.04亿元 同比增长24.1% [2] - 新华保险银保渠道长期险首年保费249.39亿元 同比增长150.3% 其中期交保费111.04亿元 同比增长55.4% [2] - 人保寿险长险首年期交保费152.82亿元 同比增长53.9% [2] - 中国人寿银保渠道长险首年期交保费170.32亿元 同比增长34.4% [2] 新业务价值表现 - 太保寿险 人保寿险 新华保险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均超100% [3] - 新华保险和人保寿险银保渠道价值贡献占比超过50% [3] 渠道变革驱动因素 - 银保渠道缓解大型险企个险经营颓势 [4] - "报行合一"政策压缩费用空间 促使险企重新重视银保业务 [4] - 银行网点与保险公司合作数量限制取消 激发险企拓展银保渠道热情 [4] - 传统代理人渠道面临转型阵痛 银保渠道成为战略补位 [4] - 银行净息差收窄亟需拓展中收业务 保险代销成为重要抓手 [4] - 低利率环境下银行存款收益下降 客户资金转向稳健收益保险产品 [4] - 客户更注重长期稳健收益与保障功能 推动银保产品向长期保障型和分红型转型 [4] 分红险产品发展 - 预定利率下行使长期保障型和储蓄型产品面临低性价比挑战 [5] - 分红险凭借"保证收益+浮动收益"特性成为低利率环境下重要战略选项 [6] - 分红险条款相对复杂 需要代理人专业讲解能力 销售依赖长期客户信任关系 [6] - 某国有银行APP显示储蓄型保险产品达78款 其中分红险产品34个 [8] - 分红险提供"保底+分红"收益 契合银行客户对替代存款产品的需求 [8] - 分红险条款相对简单 适合银行柜员快速销售 银行客户对理财型产品接受度高 [8] 中小险企面临挑战 - 中小险企在手续费透明化后难以通过高费用争取银行渠道资源 [9] - 费率趋同后银行更倾向与品牌强服务优的大型险企合作 [9] - 中小险企需转向产品与服务差异化发展路径 [9] - 可采取开发细分领域特色分红险 与区域银行建立独家合作 数字化工具提升渠道效率三类策略 [9] - 银保渠道适合作为基本盘 经代渠道可用于试点创新产品 [9] 渠道协同发展 - 银保渠道与个险渠道在客户群体 产品类型 销售方式上具有互补性 [10] - 险企应推动多元渠道协同发展 银保渠道作为规模与价值增长重要引擎 [10] - 个险渠道需推动职业化专业化转型 [10] - 建立跨渠道客户信息共享与服务协同机制 避免渠道冲突提升客户体验 [10]
人保寿险枣庄中支以“金融暖流”守护民生权益
齐鲁晚报· 2025-09-24 02:40
公司活动参与 - 人保寿险枣庄中支参与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 该活动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枣庄金融监管分局 枣庄市财政局 中国人民银行枣庄市分行联合举办[1] 活动筹备与执行 - 公司提前周密筹备并精心组织员工参与活动[1] - 宣传展位前人头攒动 工作人员主动发放金融知识宣传手册[3] - 使用本地方言拆解典型案例 使专业金融知识通俗易懂[3] 重点人群教育 - 针对老年人深入讲解养老诈骗隐蔽套路[3] - 针对青少年普及校园金融安全常识[3] - 手把手指导识别高息理财诱惑和冒充客服退款等常见骗局[3] 风险防范指导 - 反复强调不透露银行卡密码 不点击不明链接 不随意授权金融信息的防骗准则[3] - 从源头帮助公众规避金融风险[3] - 耐心解答各类金融疑问 引导树立科学理性金融消费观念[3] 活动成效与未来规划 - 活动有效丰富消费者金融知识储备并显著提升公众风险防范意识与能力[4] - 公司将持续秉承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的宗旨[4] - 不断深耕金融消费者教育宣传工作 推动金融消费环境更安全透明[4]
平均赔付率45%,你买的短期健康险真的赔到了吗?
经济观察报· 2025-09-24 02:30
短期健康险综合赔付率现状 - 2025年上半年行业综合赔付率中位数为42.12% 剔除极端值后平均值为45% [1][3] - 60%以上赔付率公司仅占19.1% 44家公司赔付率处于0%-40%区间 [6] - 赔付率负值公司包括爱心人寿(-958.4%)、瑞泰人寿等11家 超高赔付率公司包括华海财险、比亚迪财险等9家 [7] 头部保险公司表现差异 - 中国人寿、人保健康、太保产险等公司赔付率超50% 平安健康、众安保险(30.7%)、泰康在线(11.93%)低于40% [11] - 头部公司医疗险保费超100亿元 但线上获客成本高企挤压赔付空间 [9][13] - 业务结构影响赔付率 百万医疗险与补充医疗险存在显著差异 [14] 行业合理赔付率标准 - 保险从业者认为50%-70%为理想区间 当前水平低20个百分点 [4][17] - 基本医保保障力度为商业健康险6.8倍 2023年商业健康险赔付金额3600亿元 [15] - 三级医院次均住院费用12031.3元(2024年1-11月) 同比下降6.6% [16] 赔付率偏低成因分析 - 万元免赔额设计导致实际赔付门槛高 案例显示5000元自付费用无法获赔 [2] - 新保业务占比高拉低赔付率 互联网渠道客户留存率低影响短期赔付表现 [13] - 线上流量费用与渠道成本压缩赔付空间 数字营销获客成本高昂 [13] 行业改进方向与探索 - 上海试点医保个人账户购买团体健康险 推动医保商保同步结算 [20] - 扩大保障范围至亚健康群体 增加创新药械覆盖 [18] - 通过数字化运营与流程优化提升服务效率 非单纯依赖健康管理干预 [19]
应对超强台风“桦加沙” 保险业已就位
金融时报· 2025-09-24 02:13
台风影响与保险行业响应 - 超强台风"桦加沙"预计9月24日登陆广东深圳至徐闻沿海 登陆后转向偏西移动并逐渐减弱 未来3天南海及华南地区将出现强风雨天气 目前台风橙色预警和暴雨黄色预警生效[1] - 多家保险公司启动大灾应急响应 广东 深圳 海南等地分支机构全面进入应急状态[1] 灾前防御行动 - 广东人保财险农险团队在惠东平海镇进行风险排查 向水稻和水产农户派发防灾减灾技术手册[3] - 人保财险在广州协助鳗鱼养殖户抢收并售出鳗鱼十余吨 对应价值近百万元[3] - 中国人寿财险在揭阳检查水稻田间排水系统 防止暴雨导致农作物被淹风险[3] - 中国太保在茂名市电白区协助农户抢收果实(累计抢收木瓜1000多斤)和加固果树(1300多亩) 并疏通沟渠[3] - 中华财险在茂名和湛江协助农户加固大棚 派发应急物资 排查农田及养殖基地设施排水和电力安全隐患 推送台风预警及防灾避险提示[3] 科技赋能与风险预警 - 多家保险公司通过防灾防损平台实时追踪台风路径及强度变化 评估潜在损失 并通过短信和微信推送台风动态和防灾指南[5] - 人保财险广东省分公司通过大灾理赔风险减量管理系统实现"一张图"指挥调度 提取全省450个高风险车库 434处水浸黑点 4065家企业 733个在建工程清单和1202家农业龙头企业数据 精准锁定风险点位[5] - 中国人寿财险广东省分公司通过"安心防"智慧防灾防损云平台运用巨灾模型预测易涝区域和灾害影响范围 截至9月22日17时累计发送防灾预警信息超过430万条[5] - 平安产险依托鹰眼3.0系统融合历史水淹赔案黑点数据和实地勘察数据 构建车险水淹风险黑点识别模型 提升风险识别准确性[6] - 太保产险通过公众号和短信向客户发布台风灾害预警 截至9月22日已向3万余张保单和近两万名法人客户推送预警信息 覆盖641.8万名车主[6] 资源调配与应急准备 - 人保财险广东省分公司组建200个理赔支援团队 储备外部专家50人 公估机构30家(共600人)和专业施救及检测机构13家 统筹77台无人机及67名飞手 340台施救车辆和122个保全场地(可停放1.2万辆车)用于紧急调度[8] - 中国人寿财险广东省分公司统筹调配应急救援车256辆 查勘车550辆和保全场地92个 摸排130余处易涝点 超1100家重点企业及在建工地和超过300亩鱼塘[8] - 平安产险广东分公司投入防灾减灾物资达7万元 重点走访262处易涝点 调配沙袋5000余个和防汛板100余块[8] - 鼎和保险组建3支战地医疗团队(每支含两名急救医生和两名护士) 携带医疗设备和急救药品 同时提前调度救援资源 与4S店和修理厂建立应急联动机制 储备拖车和公估等第三方救灾资源[8] 持续响应承诺 - 多家保险公司表示将持续关注台风动态 加强值班值守 简化理赔手续[9]
健康管理赛道悄然升温
中国证券报· 2025-09-23 20:16
行业趋势 - 健康险行业加大对中高端医疗险投入 竞争格外激烈 [1] - 医疗险增长显著 占比提升较快 发展势头明显好于重疾险 成为健康险市场新支柱 [1] - DRG与DIP医保改革构建基础医保托底、商保分层供给的立体化健康保障新格局 [1] - 商业健康险创新药品目录制定为医疗险发展增添动能 [1] 产品结构变化 - 医疗险取代重疾险成为健康险市场主导地位 [2] - 健康险主要由重疾险、医疗险、护理险、失能险构成 医疗险和重疾险占据绝大部分份额 [2] - 护理险和失能险占比仍然较小 [2] 服务模式创新 - 健康管理服务嵌入健康险 推动客户自我健康管理 鼓励定期体检 [2] - 健康险产品涵盖专属保障、医疗服务、特色权益等多方面 发挥健康管理、支付创新、生态整合作用 [2] - 政策鼓励商业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深度融合 2024年保险业新"国十条"提出提升健康保险服务保障水平 [2] 商业模式转型 - 保险公司通过健康管理服务实现风险减量 从"事后理赔"转向"事先防范、事中干预" [3] - 头部险企设立专业健康管理公司 自建大健康生态圈赋能主业发展 [3] - 中国人保集团旗下人保健康运用2亿元自有资金设立人保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100% [3] 战略发展方向 - 构建"保险+健康服务+科技"新商业模式 坚持健康保险和健康管理双轮驱动 [3] - 推动健康险商业模式由传统费用报销型向管理式医疗转型 [4] - 通过专业健康管理公司实现产、寿、健和投资等板块的业务与服务深度融合 [4] - 大健康生态圈完善将增强健康险产品价值和竞争力 重塑行业发展模式 [4]
从赔钱到防病:保险巨头转型,健康管理子公司成为新竞争领域
搜狐财经· 2025-09-23 08:58
行业转型背景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首次批准保险公司设立非金融子公司 人保健康出资2亿元设立健康管理子公司 反映保险业从传统事后风险转移向主动健康干预转变 [1] - 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 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20% 慢性病发病率上升 传统被动赔付模式面临成本压力 [1][7] - 政策支持明确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鼓励开发健康管理相关保险产品 2020年通知将健康管理定义为预防疾病和降低医疗费用的干预措施 [7] 公司战略与业务模式 - 人保健康通过设立健康管理子公司重构业务模式 建设全国医疗健康服务网络 覆盖医疗、康复护理、慢病管理和药品供给 角色从事后赔付转向事前干预 [3] - 健康管理可降低赔付率并增强客户粘性 预防性医疗投入产出比高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显示每投入1美元预防可节约8-10美元治疗费用 [3] -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支撑健康管理业务 通过健康数据分析实现精准风险评估和个性化干预 人保健康已运用AI和大数据控制赔付成本 [8] 财务表现与市场数据 - 人保健康2025年上半年保费收入406.54亿元 净利润51.28亿元 同比增长49.6% 短期险综合赔付率从2020年93%降至2024年87.1% [1][4] - 2025年上半年五家专业健康险公司合计保险业务收入796.45亿元 行业整体增速约12% 人保健康以561.38亿元收入占市场份额超70% [10][11] - 人保健康2025年半年报显示净资产194.78亿元 总资产1441.05亿元 净资产收益率29.93% 投资收益率2.24% [5] 竞争格局与国际对标 - 多家险企已布局健康管理领域 中国平安将医疗健康列为核心战略 构建"金融+医疗"生态 泰康保险自建医院和医疗中心 太保集团采取区域化策略 [9] - 美国联合健康集团通过"管理式医疗"实现保险与健康服务融合 Optum子公司覆盖健康管理、数据分析和药品服务全链条 提供可借鉴发展样本 [1][12] - 行业竞争格局多元化 头部保险集团凭借资本和客户资源优势自建服务网络 中小保险公司可能选择与专业机构合作轻资产模式参与 [13]
中国人保创新农险服务 守护亿万农民丰收成果
金融时报· 2025-09-23 06:40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创新农业保险产品和服务模式 全面支持粮食安全和特色产业发展 2025年上半年承保三大主粮3.37亿亩和育肥猪1.4亿头 提供风险保障1.44万亿元 [1][3][4][6][10][12] 粮食安全保障 - 承保三大主粮3.37亿亩和育肥猪1.4亿头 提供风险保障1.44万亿元 [3] - 在江西九江创新推出大豆综合收入保险 覆盖种植生产和销售环节风险 [3] - 在山东德州开发十余款"吨半粮"专项保险产品 实现从作物风险保障向全产业链拓展 [3] 特色产业支持 - 在黑龙江抚远首创蔓越莓气象指数保险 建立灾害自动触发理赔机制 [4] - 在广西崇左开发星油藤完全成本保险 配套提供防灾物资和生产技术指导服务 [4] 风险减量服务 - 在海南东方建立水稻制种风险减量示范基地 整合气象预警和无人机飞防技术实现全周期风险管控 [6] - 在江苏扬州为养殖户安装"家禽保"监测设备 实时监控温湿度并提供全程保障 [6] - 在广东东莞设立水稻病虫害智能监测预警平台 [9] - 在河北承德和江苏淮安分别开展农业保险查勘定损和水体溶氧监测工作 [5][7] 服务能力建设 - 举办首届服务乡村全面振兴技能大赛 设置双精准服务、产品创新创意和风险减量服务三个竞赛单元 [10] - 通过比赛评选出十佳农险创新产品和五佳风险减量服务模式 提升农险队伍政策理解能力和科技应用能力 [12]
智通港股通占比异动统计|9月23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9-23 00:38
港股通持股变动概况 - 亿华通(02402)在最新日、5日和20日增持榜均位列首位,持股比例分别增加14.82%、14.99%和14.87%,最新持股达24.14% [1][2][3] - 山东墨龙(00568)在最新日、5日和20日减持榜均上榜,持股比例分别减少1.44%、3.89%和4.60%,最新持股为53.78% [1][2][3][4] - 香港宽频(01310)最新日增持4.71%但20日减持5.04%,呈现短期资金流入与长期流出分化 [1][2][4] 重点公司持股变动详情 - 长飞光纤光缆(06869)获持续增持,5日增7.41%至69.80%,20日累计增13.73% [1][2][3] - 同源康医药-B(02410)5日增持7.60%至24.20%,20日累计增9.52% [1][2][3] - 百果园集团(02411)遭连续减持,5日减3.55%至9.28%,20日累计减5.59% [1][2][4] - 南方恆生科技(03033)5日减持3.14%至59.53% [1][2] 行业分布特征 - 新能源板块表现分化:亿华通获大幅增持而龙蟠科技(02465)单日减持3.69% [1][2] - 通信设备中长飞光纤光缆持股比例达69.80%居高位,中兴通讯(00763)反遭减持0.49% [2][3] - 医药板块内部分化明显:昭衍新药(06127)5日增3.76%至47.46%,欧康维视生物-B(01477)20日减持4.55% [2][4] 持股比例高位个股 - 长飞光纤光缆(06869)持股比例69.80%居首,20日增13.73% [2][3] - 中远海能(01138)持股比例68.92%,20日增12.27% [3][4] - 弘业期货(03678)持股63.95%,单日增0.94% [2] - 昊天国际建投(01341)持股62.04%,单日增1.22% [2]
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天弘(159281)跌1.71%,成交额4102.1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2 13:31
基金表现与交易数据 - 天弘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ETF(159281)9月22日收盘下跌1.71% 成交额达4102.11万元 [1] - 该基金成立于2025年8月20日 管理费率0.50%每年 托管费率0.10%每年 [1] - 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收益率(经估值汇率调整) [1] 基金规模与持仓结构 - 截至9月19日 基金最新份额为3.44亿份 对应规模3.43亿元 [1] - 前十大重仓股包括中远海控(持仓占比0.85%)、东方海外国际(0.40%)、中国外运(0.33%)等央企 [2] - 持仓市值最高为中远海控291.75万元 最低为农业银行93.39万元 [2] 基金经理与业绩表现 - 现任基金经理贺雨轩自2025年8月20日开始管理该基金 [1] - 任职期内收益率为-0.41% [1] - 重仓行业集中在能源、航运、金融等港股通央企板块 [2]
南阳监管分局同意撤销中国人保财险邓州支公司穰城路营销服务部
金投网· 2025-09-22 12:28
公司经营调整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南阳监管分局批准撤销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邓州支公司穰城路营销服务部[1] - 人保财险南阳市分公司需立即停止该营销服务部一切经营活动并在15个工作日内缴回许可证[1] - 公司需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办理相关撤销手续[1] 监管批复依据 - 批复基于人保财险南阳市分公司提交的《关于撤销邓州支公司穰城路营销服务部的请示》(宛人保财险发〔2025〕65号)文件[1] - 南阳监管分局经审核后作出同意撤销的正式批复决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