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邦保险(01299)

搜索文档
港股保险股尾盘持续走强,中国平安(02318.HK)日内涨超5%重回50港元,新华保险(01336.HK)涨超4%,中国人寿(02628.HK)、友邦保险(01299.HK)等跟涨。
快讯· 2025-06-24 07:21
港股保险股表现 - 中国平安(02318HK)日内涨幅超过5% 股价重回50港元 [1] - 新华保险(01336HK)涨幅超过4% [1] - 中国人寿(02628HK)和友邦保险(01299HK)跟随上涨 [1] 行业走势 - 港股保险板块尾盘持续走强 多只个股呈现普涨态势 [1]
6月23日港股回购一览





证券时报网· 2025-06-24 01:31
港股上市公司回购概况 - 6月23日共有30家香港上市公司进行股份回购,合计回购1392.15万股,总金额7.68亿港元 [1] - 腾讯控股以5.01亿港元回购金额居首,友邦保险以2.04亿港元次之,创科实业以2090.17万港元位列第三 [1][2] - 友邦保险以300万股成为单日回购数量最高公司,乐华娱乐(240.9万股)和中国东方航空股份(220万股)分列二三位 [1] 重点公司回购详情 - **腾讯控股**:单日回购100.1万股(5.01亿港元),价格区间495.2-504港元,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达340.38亿港元 [1][2] - **友邦保险**:单日回购300万股(2.04亿港元),价格区间66.65-68.65港元,年内累计回购141.54亿港元 [1][2] - **创科实业**:单日回购25万股(2090.17万港元),价格区间83.55-83.85港元,年内累计回购1.20亿港元 [1][2] 其他公司回购数据 - **蒙牛乳业**:单日回购50万股(802.43万港元),价格区间15.98-16.08港元,年内累计回购1.71亿港元 [2] -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单日回购220万股(653.6万港元),价格区间2.87-3.01港元,年内累计回购5.39亿港元 [2] - **碧桂园服务**:单日回购45万股(288.15万港元),价格区间6.39-6.43港元,年内累计回购4716.94万港元 [2][3] 回购金额分布特征 - 头部集中效应显著:腾讯控股与友邦保险两家公司合计回购7.05亿港元,占当日总回购金额的91.8% [1][2] - 中小规模回购活跃:20家公司单日回购金额低于500万港元,最低为摩比发展(0.18万港元) [2][3]

友邦保险(01299.HK)6月23日回购2.04亿港元,已连续33日回购
证券时报网· 2025-06-23 15:08
友邦保险回购动态 - 6月23日以每股66 650港元至68 650港元回购300万股 金额达2 04亿港元 当日收盘价68 450港元 上涨0 88% 成交额14 41亿港元 [2] - 自5月8日起连续33日回购 累计回购9799 48万股 金额64 68亿港元 期间股价累计上涨13 12% [2] - 今年以来累计回购70次 合计2 41亿股 总金额141 54亿港元 [2] 近期回购明细 - 6月20日回购325 86万股 价格区间67 000-68 100港元 金额2 20亿港元 [2] - 6月19日回购140万股 价格区间66 600-68 250港元 金额9409 97万港元 [2] - 6月18日回购521 10万股 价格区间67 700-68 650港元 金额3 54亿港元 [2] - 6月17日回购350万股 价格区间68 600-69 250港元 金额2 41亿港元 [2] - 6月16日回购350万股 价格区间68 150-69 650港元 金额2 41亿港元 [2] 历史回购数据 - 5月30日回购815 38万股 价格区间65 050-65 700港元 金额5 34亿港元 [2] - 5月28日回购818万股 价格区间63 150-64 950港元 金额5 21亿港元 [3] - 5月8日回购500万股 价格区间60 600-61 600港元 金额3 06亿港元 [3] - 4月29日回购625 92万股 价格区间54 250-55 350港元 金额3 43亿港元 [3] - 2月7日回购721 42万股 价格区间52 650-53 450港元 金额3 83亿港元 [4] 股价表现 - 6月23日收盘价68 450港元 较前日上涨0 88% [2] - 5月8日至6月23日期间累计涨幅达13 12% [2] - 单日最高成交额出现在6月23日达14 41亿港元 [2]
中华交易服务沪深港300指数上涨0.43%,前十大权重包含汇丰控股等
金融界· 2025-06-23 14:27
指数表现 - 中华交易服务沪深港300指数当日上涨0.43%至4723.7点,成交额达2687.74亿元 [1] - 近一个月下跌1.51%,近三个月下跌3.92%,年初至今累计上涨6.19% [1] - 指数基日为2008年12月31日,基点为2000点,覆盖沪港通及深港通合资格证券 [1] 指数构成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30.14%,腾讯控股以8.18%居首,阿里巴巴-W(5.33%)和汇丰控股(4.06%)分列二三位 [2] - 港股占比51.98%主导指数构成,沪市和深市分别占29.89%和18.13% [2] - 金融行业以30.71%权重成为最大板块,可选消费(16%)和通信服务(13.01%)位列第二三位 [2] 跟踪产品 - 大成基金旗下两只公募产品(大成中华沪深港300A/C)直接跟踪该指数表现 [3]
6月23日电,香港交易所信息显示,摩根大通在友邦保险的持股比例于06月18日从7.99%升至8.04%,平均股价为68.2840港元。



快讯· 2025-06-23 09:09
摩根大通增持友邦保险 - 摩根大通在友邦保险的持股比例从7 99%升至8 04% [1] - 增持平均股价为68 2840港元 [1]
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下跌2.62%,前十大权重包含ESR等
金融界· 2025-06-19 12:03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低开低走 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下跌2.62%至3445.53点 成交额188.69亿元 [1] - 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近一个月上涨8.98% 近三个月上涨6.39% 年至今上涨21.74% [1] 指数构成 - 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选取港股通范围内不超过50家非银行金融主题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反映行业整体表现 [1] - 指数基日为2014年11月14日 基点为3000.0点 [1] - 指数十大权重股包括中国平安(14.86%) 友邦保险(14.77%) 香港交易所(14.3%) 中国人寿(8.75%) 中国财险(6.72%) 中国太保(6.66%)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4.03%) 新华保险(3.76%) ESR(2.53%) 中信证券(2.5%) [1] 行业分布 - 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持仓全部来自香港证券交易所 占比100.00% [1] - 指数样本行业全部为金融行业 占比100.00% [2] 指数调整规则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个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 特殊情况会进行临时调整 [2] - 样本退市时将从指数中剔除 新上市相关行业主题企业市值排名前十且纳入港股通范围后第十一个交易日快速纳入指数 [2] - 样本公司发生收购 合并 分拆等情形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 港股通范围变动导致样本不符合资格时将相应调整 [2]
高盛:予友邦保险(01299)90港元目标价 评级“买入”
智通财经网· 2025-06-19 07:28
目标价与评级 - 基于8倍前瞻新业务倍数 予友邦保险12个月目标价90港元和"买入"评级 目标价隐含2026年P/E 1.6倍 [1] - 对中国大陆内含价值/年化新保费(EV/VONB)应用调整 反映当前即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 [1] 利率与汇率影响 - 美元走弱带来正向折算影响 报告指标将受益于美元走弱 [1][2] - 中国大陆和泰国业务受利率下降负面影响 中国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业务则受益于利率下降 [2] - 中国大陆10年期国债收益率2024Q4大幅下降 分红型产品利润率更具韧性 [3] 业务区域表现 - 中国大陆储蓄产品转向参与型(分红型) 利润率低于非参与型但更具韧性 [3] - 中国大陆年化新保费(VONB)同比下降7% 主因2024H1高基数效应 [3] - 泰国Q1促销活动驱动VONB异常增长 预计2025财年增长将趋于平衡 [4] 市场与产品策略 - 非分红型股票资产敞口集中在中国大陆和泰国 A股平淡及SET指数下跌20%构成负面因素 [2] - 中国香港参与型产品基金占比较大 对股市敏感性较小 [2] - 计划7月完成16亿美元回购 占每日交易量10-30% 可能支撑近期股价 [2] 扩张计划 - 目标在开业后1.5-2年内将每家分公司代理人增至1000人以上 [3] - 考虑在新分公司所在省份其他城市扩张 预计每年获1-2个新省份批文 [3] - 新分公司产品结构与成熟分公司相似 但平均件均保费更低 [3]
两家外资保险资管公司获批筹建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发力
证券时报· 2025-06-18 18:31
保险资管公司队伍扩容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批准友邦人寿、荷兰全球人寿在沪筹建保险资管公司,为2025年首批获批案例 [1] - 友邦保险资管由友邦人寿全资筹建,旨在提升资金运用效能,提供专业化投资管理服务,支持保险业务发展 [1] - 荷兰全球人寿为进入中国市场超20年的外资机构,持有同方全球人寿和兴证全球基金股权,并设立荷全私募基金 [2] 外资机构战略布局 - 友邦保险资管将建设覆盖多行业、泛资产的业务体系,优化资产负债匹配并获取长期稳定收益 [2] - 荷兰全球人寿CEO表示保险资管公司可提供更广泛的资产类别管理服务,与现有业务形成互补 [3] - 外资机构如安联、保德信、法国巴黎保险集团近年加速在华布局,涉及保险控股、资管、养老等业态 [4][5] 中国保险业开放进程 - 2020-2024年外资机构在华实现多项"首家"突破,包括外资独资保险控股、人身险公司、养老险公司及资管公司 [4] - 2024年国民养老引入安联投资作为首家外资股东,持股2% [5] - 全球前50大银行42家在华设机构,40家最大保险公司近半数进入中国市场 [5] 行业规模与生态发展 - 截至2024年末中国共有35家保险资管公司,34家披露年报中33家盈利,总营收416亿元(+14.4%),净利润184亿元(+18.1%) [6] - 2023年末34家保险资管公司管理资金规模达30.11万亿元,9家机构规模超9000亿元 [6] - 2025年外资保险资管公司保德信已成立,待友邦、荷兰全球资管公司落地后,行业机构将增至38家 [6]
两家外资保险资管获批筹建!
券商中国· 2025-06-18 10:13
外资保险资管公司获批筹建 - 金融监管总局批准友邦人寿、荷兰全球人寿在沪筹建保险资管公司 [2] - 两家外资保险资管公司获批筹建是中国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直接体现 [3] - 友邦保险资管将专注提升资金运用效能,为保险资产提供专业化投资管理服务 [4] 友邦人寿的布局与发展 - 友邦保险资管获批筹建是友邦人寿在中国市场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4] - 友邦人寿是中国内地首家外资独资人身保险公司,2020年完成"分改子" [4][7] - 友邦保险资管将建设适应中国市场的保险资管产品业务体系,赋能资产负债匹配 [5] - 友邦保险区域首席执行官张晓宇表示,公司坚定看好中国市场,坚持长期主义投资理念 [5] 荷兰全球人寿的中国战略 - 荷兰全球人寿CEO伊拉德表示中国是重要战略增长市场,拟扩大在华布局 [6] - 荷兰全球人寿进入中国市场超20年,是同方全球人寿和兴证全球基金的外资股东 [5] 外资保险机构在华布局 - 2020年安联(中国)保险控股开业,友邦人寿成为首家外资独资人身保险公司 [7] - 2021年安联保险资管成为首家外资独资保险资管公司 [7] - 2023年德国安顾集团在华持股比例提升至65% [7] - 2024年保德信保险资管和北京法巴天星财险获批筹建 [8] - 安联集团在中国已布局寿险、财险、资产管理等核心业务 [8] 金融业开放政策与趋势 - 全球前50大银行有42家在华设机构,40家最大保险公司近半数进入中国 [9] - 我国金融业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格局,银行保险领域限制性措施基本取消 [11] - 未来将支持外资机构参与更多金融业务试点,探索更大力度开放 [11] - 外资保险与中资保险将从多个层面丰富中国保险业生态 [11]
李云泽官宣!两大外资金融巨头布子保险资管,保险业持续“敞怀”
北京商报· 2025-06-18 10:04
保险业对外开放政策 - 金融监管总局批准友邦人寿、荷兰全球人寿在沪筹建保险资管公司,推动金融开放措施在上海先行先试 [1] - 《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方案》落地,推动保险机构集聚上海,推进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和航运保险发展 [1] - 全球40家最大保险公司近半数已进入中国,外资保险公司保费占国内市场份额从2013年的4%提升至目前的9% [5][6] 外资保险机构在中国的发展 - 外资银行和保险机构总资产超过7万亿元,各项业务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5] - 外资险企的涌入丰富了市场竞争格局,带来先进理念与技术,推动行业多元化发展 [6] - 友邦保险资管将依托友邦保险集团全球化的投资视野,赋能中国实体经济发展 [8] 保险资管公司筹建 - 友邦人寿、荷兰全球人寿获批在沪筹建保险资管公司,彰显外资机构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信心 [7] - 荷兰全球人寿是一家拥有近180年历史的国际金融服务集团,业务遍及美洲、欧洲和亚洲 [7] - 外资保险资管公司的筹建将提升金融市场效率,引入创新理念和投资策略,推动金融产品创新 [8] 银发经济与养老金融 - 预计2035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突破4亿,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到30万亿元 [10] - 《银行业保险业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发布,计划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商业养老金融体系 [9] - 外资保险机构可在养老金融产品、医养结合、老年旅游保险等领域发力,发挥产品设计、保险精算等专业优势 [10][11] 外资保险机构的优势 - 外资保险机构具备专业产品设计能力,能设计针对性强、吸引力大的产品 [11] - 拥有先进投资管理经验,可实现资金稳健增值,以及全球化服务网络,满足跨境需求 [11] - 可促进市场竞争与创新,提升行业整体水平,增强国内保险机构国际竞争力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