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螺创业(00586)
icon
搜索文档
海螺创业(00586):发电运营稳步增长,多元化卓有成效
华泰证券· 2025-08-28 04:5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上调至12.12港元[1][5][7] 核心财务表现 - 25H1实现收入30.9亿元 同比-1.6% 归母净利12.9亿元 同比+9.3%[1] - 垃圾发电主业核心净利润4.5亿元 同比-6.0%[1]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9.1亿元 同比减少0.2亿元[3] - 中期每股派息0.1港元 合计派发1.64亿元[3] 垃圾发电业务运营 - 垃圾处置主业收入23.8亿元 同比-7.0% 其中建设收入2.7亿元 同比-54.5%[2] - 运营收入21.1亿元 同比+7.6% 毛利率43.7% 同比+5.3pct[2] - 处置生活垃圾802万吨 同比+3% 上网电量26.9亿度 同比+6%[2] - 平均吨上网电量336度 同比增长10度/吨[2] - 已投产87个炉排炉垃圾发电项目 23个项目外售蒸汽 35个项目协调处置污泥[2] - 多种经营收入1.4亿元 同比+67%[2] 联营公司投资收益 - 应占联营公司收益8.4亿元 同比+19.7%[4] - 海螺水泥25H1实现归母净利43.68亿元 同比+31.3%[4] 资本结构与现金流 - 资产负债率40.05% 同比-0.23pct[3] - 垃圾发电板块回款19.2亿元 同比+3.3%[3] - 投资活动现金净额5.5亿元 同比减少7.6亿元[3] 行业前景与估值 - 水泥行业反内卷竞争升温 错峰生产、超产产能治理等供给侧变革有望加速[4] - 维持25-27年归母净利预测24.8/27.6/30.3亿元[5] - 环保业务估值8.8x 2025P/E(较可比公司折价10%)海螺集团投资业务估值9.3x 2025P/E[5] - 当前市值19,354百万港元 收盘价10.80港元[8] 盈利预测指标 - 预计25年营业收入67.50亿元 同比+7.65%[10] - 预计25年EPS 1.39元 26年1.54元 27年1.69元[10] - 预计25年ROE 5.10% 26年5.43% 27年5.73%[10] - 股息率预计25年4.51% 26年5.15% 27年6.02%[10]
海螺创业:上半年收入30.86亿元,同比下跌1.55%
格隆汇APP· 2025-08-27 14:53
财务表现 - 中期收入30.86亿元 同比下跌1.55% [1] - 盈利12.86亿元 同比增长9.33% [1] - 每股盈利0.76元 [1] 股东回报 - 派发中期股息0.1港元 [1]
海螺创业(00586)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溢利12.86亿元,同比增加9.33%
智通财经· 2025-08-27 13:25
财务表现 - 公司取得收入人民币30.86亿元 同比减少1.55% [1]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12.86亿元 同比增加9.33% [1] - 每股基本收益0.76元 拟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1港元 [1] 业务板块表现 - 垃圾处置收入同比下降7.01% 主要因在建项目减少导致建设期收入下降 [1] - 节能装备收入同比下降22.26% 主要受订单减少影响 [1] - 新型建材收入同比下降1.53% 主要因市场影响导致销价下降 [1] - 新能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91.65% 主要因积极开拓市场推动快速增长 [1] - 港口物流收入同比上升1.87% 主要因拓展货源使吞吐量增长 [1] 经营状况 - 收入下滑受垃圾处置在建项目及节能装备订单减少影响 [1] - 新能源业务成为显著增长点 收入增速达191.65% [1] - 港口物流业务保持稳定增长 通过货源拓展实现收入提升 [1]
海螺创业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溢利12.86亿元,同比增加9.33%
智通财经· 2025-08-27 13:18
财务表现 - 公司收入30.86亿元 同比减少1.55% [1] - 股东应占溢利12.86亿元 同比增长9.33% [1] - 每股基本收益0.76元 拟派中期股息每股0.1港元 [1] 业务板块表现 - 垃圾处置收入同比下降7.01% 因在建项目减少导致建设期收入下降 [1] - 节能装备收入同比下降22.26% 因订单减少影响 [1] - 新型建材收入同比下降1.53% 因市场导致销价下降 [1] - 新能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91.65% 因积极开拓市场 [1] - 港口物流收入同比上升1.87% 因拓展货源使吞吐量增长 [1] 收入变动原因 - 总收入下滑受垃圾处置在建项目及节能装备订单减少影响 [1] - 新能源业务成为核心增长动力 增速达191.65% [1] - 港口物流通过货源拓展实现正向增长 [1]
海螺创业(00586.HK)中期权益股东应占净利润约12.86亿元 同比上升9.33%
格隆汇· 2025-08-27 13:10
财务表现 - 公司收入为人民币3086.33百万元 同比下降1.55% [1] - 权益股东应占净利润为人民币1285.54百万元 同比上升9.33% [1] - 权益股东应占主营业务净利润为人民币446.17百万元 同比下降6.02% [1] 股东回报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76元 [1] - 宣派中期股息每股0.10港元 上年同期未派发股息 [1]
海螺创业(0058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
2025-08-27 13:01
股息相关 - 宣派2025年上半年中期股息,每股0.1 HKD[1] - 除淨日为2025年10月16日[1] - 过户文件递交最后时限为2025年10月17日16:30[1] - 暂停过户登记日期为2025年10月20 - 24日[1] - 记录日期为2025年10月24日[1] - 股息派发日为2025年11月10日[1] 董事会成员 - 执行董事有郭景彬先生等[2] - 非执行董事为吕文斌先生[2] - 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陈志安先生等[2]
海螺创业(00586)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7 12:58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为人民币30.863亿元,同比下降1.55%[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人民币3,086,325千元,同比下降1.6%[19] - 公司營業收入為人民幣30.86億元,同比下降1.55%[43] - 总收入同比下降1.55%至人民币3,086.33百万元[63] - 权益股东应占净利润为人民币12.855亿元,同比上升9.33%[4] - 公司權益股東應佔淨利潤為人民幣12.86億元,同比上升9.33%[43] - 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净利润同比增长9.33%至人民币1,285.54百万元[63] - 权益股东应占主营业务净利润为人民币4.4617亿元,同比下降6.02%[4] - 公司權益股東應佔主業淨利潤(扣除聯營公司利潤)為人民幣4.46億元,同比下降6.02%[43] - 税前利润为人民币13.933亿元[5] - 集团总税前利润为1,393,319千元,同比增长11.3%(从1,251,579千元)[20][21] - 税前利润同比增长11.32%至人民币1,393.32百万元[63] - 应占联营公司利润为人民币8.393亿元[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确认应占联营公司利润人民币8.39366亿元[33] - 应占联营公司利润同比增长19.72%至人民币839.37百万元[63] - 新能源业务税前利润为839,366千元,同比增长19.7%(从701,120千元)[20][21]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76元[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盈利基于利润人民币12.855亿元及加权平均股数17.0085亿股计算[3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为人民币19.019亿元[5] - 毛利为人民币11.844亿元[5] - 集团整体毛利率为38.38%,同比上升1.67个百分点[67][68] - 垃圾处置业务毛利率为43.71%,同比上升5.32个百分点,毛利达1,040,784千元[67][69] - 新能源业务毛利率为0.78%,同比下降9.76个百分点,毛利降至2,410千元[67][69] - 行政开支为354.10百万元,同比上升15.17%[70] - 财务费用为334.28百万元,同比下降5.51%[71] - 利息开支为334,276千元,同比下降5.5%(从353,785千元)[20][21] - 折旧及摊销为603,167千元,同比增长14.7%(从525,777千元)[20][21] - 无形资产摊销费用为407,14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8%(2024年同期为361,080千元)[25] - 贸易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亏损拨备计提10,172千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转回5,991千元)[25] - 所得税支出为人民币0.728亿元[5] - 中国所得税当期拨备92,04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4%(2024年同期为66,507千元)[26] - 所得税费用总额72,80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5.3%(2024年同期为30,938千元)[26] - 贷款及借款利息支出为335,234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7%(2024年同期为412,437千元)[25] - 无抵押中期票据利息支出为52,89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2%(2024年同期为40,316千元)[25] - 财务费用资本化金额为54,495千元人民币,同比减少45.4%(2024年同期为99,816千元)[25] - 其他收入净额中政府补助金为48,94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9%(2024年同期为34,258千元)[24] - 其他收入净额达82.47百万元,同比上升21.99%[6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垃圾处置业务收入为人民币2,536,290千元,同比下降9.0%[19] - 垃圾处置分部收入为2,639,901千元,同比下降8.8%(从2,893,412千元)[20][21] - 垃圾处置业务收入同比下降7.01%至人民币2,381.36百万元[64] - 建造服务收入为人民币274,043千元,同比下降54.5%[19] - 垃圾处置建设收入同比下降54.53%至人民币274.04百万元[65] - 运营服务收入为人民币2,003,709千元,同比增长8.2%[19] - 垃圾处置运营收入同比增长7.61%至人民币2,107.32百万元[65] - 新能源业务收入为人民币310,318千元,同比增长191.7%[19] - 新能源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91.65%至人民币310.32百万元[64] - 新能源业务生产正极材料2.2万吨,实现收入3.1032亿元人民币[61] - 港口物流服务收入为人民币90,280千元,同比增长1.9%[19] - 新型建材收入为人民币45,826千元,同比下降1.5%[19] - 服务特许安排利息收入为人民币103,611千元,同比下降3.1%[19] - 节能装备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2.26%至人民币258.54百万元[64] - 新型建材分部税前亏损为33,835千元,亏损同比扩大156.2%(从13,213千元)[20][21] - 港口分部税前利润为42,015千元,同比下降4.1%(从43,800千元)[20][21] - 物流服务分部税前亏损为8,509千元,同比改善35.6%(从13,213千元亏损)[20][21] - 投资分部税前亏损为63,286千元,同比改善15.4%(从74,776千元亏损)[20][21] - 公司生活垃圾處置量約802.1萬噸,同比增長3%[47] - 公司上網電量約26.9億度,同比增長6%[47] - 公司平均噸上網電量約336度,同比增長10度/噸[47] - 公司銷售蒸汽約31.3萬噸,同比增長170%[47] - 公司銷售綠色電力證書約40.2萬張[47] - 报告期内厨余垃圾处置量约11.3万吨,同比增长26%[54] - 报告期内油脂销售量约2001吨,同比增长36%[54] - 报告期内水泥窑接收生活垃圾约14.0万吨,实际处置量约11.5万吨[56] - 新型建材产品销量约380万平方米,营业收入0.4583亿元人民币[62] - 港口物流业务吞吐量约1729万吨,营业收入0.9028亿元人民币[62] 各地区表现 - 来自外部客户的收益为3,086,325千元人民币,其中中国大陆市场贡献2,967,183千元人民币,亚太地区(除中国大陆)贡献119,142千元人民币[24] - 亚太地区(除中国大陆)收入同比下降22.47%至人民币119.14百万元[66] - 特定非流动资产总额为74,576,373千元人民币,中国大陆市场占74,182,361千元人民币,亚太地区(除中国大陆)占394,012千元人民币[2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垃圾发电主业将聚焦提升产能利用率及运转率,并拓展售汽售电、绿证交易等经营业务[92] - 新能源业务将加强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的供应链建设及产品性能优化,并推进负极材料项目的设备安装与市场开拓[93]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录得流动负债净额但基于银行授信维持持续经营假设[12] - 公司评估认为支柱二所得税不存在重大财务影响[34] - 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需待政府完成行政流程后结算[35] - 公司报告期内遵守联交所企业管治守则所有适用条文[97] - 全体董事确认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98] - 审核委员会审阅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100] - 审核委员会对会计处理手法无不同意见[100] - 报告期后无重大事项需披露[101] - 中期报告将刊载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102]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宣派中期股息每股0.10港元[4] - 公司宣佈每股0.10港元的中期股息,總額為163,613千港元(2024年:無)[41] - 公司支付末期股息每股0.30港元,總額為537,612千港元(約人民幣491,297千元),同比增長49.99%[42] - 董事会决议宣派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每股0.10港元[95] - 中期股息派付记录日期为2025年10月24日,预计于2025年11月10日派付[95] - 公司将于2025年10月20日至10月24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96]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74,510,651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74,843,485千元,增长0.4%[9] - 集团总资产为83,399,291千元,同比增长1.3%(从82,326,183千元)[20][22] - 资产总额为83,399.29百万元,较上年末增长1.30%[72] - 流动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7,815,532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8,555,806千元,增长9.5%[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12月31日的2,269,721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534,737千元,增长11.7%[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2534.74百万元[76] - 存货从2024年12月31日的273,341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348,220千元,增长27.4%[9] - 流动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6,251,413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8,672,413千元,增长38.7%[10] - 流动负债为8,672.41百万元,较上年末大幅上升38.73%[72] - 银行贷款(流动部分)从2024年12月31日的1,798,378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696,292千元,减少5.7%[10] - 新增无抵押中期票据(流动部分)2,700,000千元[10] - 非流动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26,898,138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4,729,879千元,减少8.1%[10] - 非流动负债为24,729.88百万元,较上年末下降8.06%[72][73] - 银行贷款(非流动部分)从2024年12月31日的23,716,684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2,959,638千元,减少3.2%[10] - 公司权益从2024年12月31日的49,176,632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49,996,999千元,增长1.7%[10] - 资产负债率为40.05%,较上年末下降0.22个百分点[72]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使用的银行授信额度为人民币153亿元[12] - 银行贷款余额为人民币24655.93百万元,较上年末减少人民币859.13百万元[77] - 发行人民币13亿元绿色中期票据[76][77] - 发行13亿元人民币绿色中期票据,票面利率1.93%,期限五年,无担保,创全国绿色熊猫债发行利率历史最优[88] - 绿色中期票据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偿还带息负债及支付集团项目建设、运营款项[88] - 公司获得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AAA信用评级[88]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914.85百万元,同比下降人民币23.82百万元[78][79]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548.70百万元,同比下降人民币757.39百万元[78][80]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03.89百万元,同比上升人民币539.75百万元[78][81] - 资本承担总额为人民币432.26千元,较年初减少人民币619.37千元[82] - 账面值人民币625.33百万元的使用权资产已作为银行贷款抵押品[86] - 非流动资产中的服务特许经营权资产为人民币3,848,832千元,扣除减值后净额为3,844,358千元[35] - 流动资产中的服务特许经营权资产为人民币47,913千元[35] - 未收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为人民币854,032千元[35] - 其他合约资产(含节能设备质保金)为人民币156,794千元[35] - 合约资产总额为人民币4,902,763千元(2025年6月30日)[35] - 服务特许经营权资产年息率范围为6.01%至9.41%[35] - 与BOT安排相关的未到期付款金额中人民币70,159千元涉及尚在建造期的项目[35] - 节能设备质保金通常为销售合约金额的10%[35] - 合約資產中包含建造中無形資產安排金額人民幣426,101千元[35]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51.4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52.21亿元下降1.5%[36]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备为1.3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1.45亿元减少6.9%[36] - 即期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36.02亿元人民币,非即期部分为15.40亿元人民币[36] - 关联方应收款项为2.74亿元人民币,全部为无抵押免息且一年内到期[36][37] - 逾期贸易应收款项中,账龄超过两年的金额为1.15亿元人民币[38]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总额为22.2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28.49亿元下降21.9%[38]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为11.82亿元人民币[38] - 贸易应付款项账龄一年内的金额为19.22亿元人民币,占总额86.3%[39] - 应付关联方款项为1.09亿元人民币,全部为一年内到期的无抵押免息款项[38][39] - 应付非控股权益股息为809万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1798万元下降55.0%[38] - 公司于开曼群岛和英属维京群岛无需缴纳任何所得税[28] - 香港利得税按应课税溢利首200万港元以8.25%税率计算,其余按16.5%税率计算[28] - 中国附属公司法定所得税税率为25%,高新技术企业享受15%优惠税率[29] - 西部地区注册的中国附属公司适用15%优惠所得税税率[30] - 从事垃圾处置的特定附属公司享受前三免税、后三年减半税收优惠政策[34] - 公司已投运垃圾发电项目总处理能力达到约1,114万吨/年(约30,550吨/日)[48][49][50][51] - 已入库国补项目18个,总处理能力约374万吨/年(约10,250吨/日)[48][49] - 申报中国补项目25个,总处理能力约610万吨/年(约16,700吨/日)[49][50] - 未申报国补项目10个,总处理能力约130万吨/年(约3,550吨/日)[51] - 2021年后建成项目中国补申报状态项目占比超80%[49][50][51] - 单项目最大处理能力为22万吨/年(600吨/日),位于河南扶沟和山东龙口[50] - 安徽省布局项目数量最多(共11个),总处理能力超200万吨/年[48][49][50][51] - 云南省布局项目12个,总处理能力约200万吨/年[48][49][50][51] - 2024年新投运项目6个,总处理能力约85万吨/年[51] - 300吨/日规模项目占比最高(约40%,500吨/日及以上规模项目占比约30%[48][49][50][51] - 公司已投运及在建炉排炉垃圾发电项目总处理能力达1975万吨/年(54950吨/日),其中已投运1742万吨/年(48450吨/日)[52][53] - 公司32个垃圾发电项目被列入国家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清单[53] - 厨余垃圾处置总规模达46.8万吨/年(1225吨/日),其中已投运46.1万吨/年(1205吨/日)[54][55] - 水泥窑处置垃圾业务规模达64万吨/年(1900吨/日)[56] - 公司生活垃圾处置总规模达2085.8万吨/年(58075吨/日)[57] - 已建成生活垃圾处置规模1852.1万吨/年(51555吨/日)[57] - 在建及储备生活垃圾处置规模233.7万吨/年(6520吨/日)[57] - 水泥窑垃圾处置总能力达到64万吨/年(1900吨/日)[58] - 锂电池回收综合利用项目已签约总处置规模为24万吨/年
海螺创业(00586) - 有关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刊发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
2025-08-26 12:49
股权结构 - 集团直接拥有海螺集团公司49%股权,海螺集团公司拥有海螺水泥约36.40%股权[3] 利润占比 - 2023及2024年度,应占海螺集团公司利润分别占集团利润约67.0%及64.9%[4] 业绩数据 - 2025年上半年海螺水泥收入41,291,785千元人民币,2024年上半年为45,565,622千元人民币[5] - 2025年上半年海螺水泥毛利9,891,857千元人民币,2024年上半年为8,171,530千元人民币[5] - 2025年上半年海螺水泥除税前利润6,101,344千元人民币,2024年上半年为4,550,438千元人民币[5] - 2025年上半年海螺水泥本期利润4,660,531千元人民币,2024年上半年为3,547,266千元人民币[5]
智通港股通资金流向统计(T+2)|8月18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17 23:33
南向资金净流入 - 信达生物(01801)以8.35亿港元净流入金额位列市场第一,净流入比达33.64%,收盘价上涨8.82%至95.000港元 [1][2] - 中国人寿(02628)和友邦保险(01299)分别以4.03亿港元和3.73亿港元净流入金额位列第二、第三,净流入比为21.25%和13.36% [1][2] - 理想汽车-W(02015)和石药集团(01093)分别以3.65亿港元和2.57亿港元净流入金额位列第四、第五,净流入比为13.55%和14.56% [2] 南向资金净流出 - 盈富基金(02800)以-66.79亿港元净流出金额位列市场第一,净流出比达-43.81%,收盘价上涨2.35%至26.080港元 [1][2] - 恒生中国企业(02828)和安踏体育(02020)分别以-25.84亿港元和-7.82亿港元净流出金额位列第二、第三,净流出比为-36.95%和-50.20% [1][2] - 阿里巴巴-W(09988)和腾讯控股(00700)分别以-2.67亿港元和-2.51亿港元净流出金额位列第四、第五,净流出比为-1.46%和-1.16% [2] 净流入比排名 - 沧港铁路(02169)以66.05%净流入比位列市场第一,净流入金额为234.77万港元 [1][2] - 波司登(03998)和郑州银行(06196)分别以49.50%和48.61%净流入比位列第二、第三,净流入金额为8068.48万港元和6180.19万港元 [1][2] - 平安好医生(01833)和中国太平(00966)分别以38.74%和35.78%净流入比位列第八、第九,净流入金额为1.46亿港元和6906.35万港元 [3] 净流出比排名 - 创维集团(00751)以-52.19%净流出比位列市场第一,净流出金额为-1066.71万港元 [1][3] - 安踏体育(02020)和瑞浦兰钧(00666)分别以-50.20%和-44.79%净流出比位列第二、第三,净流出金额为-7.82亿港元和-3034.20万港元 [1][3] - 盈富基金(02800)和锦欣生殖(01951)分别以-43.81%净流出比位列第六、第七,净流出金额为-66.79亿港元和-1.46亿港元 [3]
海螺创业(00586.HK)8月27日举行董事会会议考虑及通过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5 10:34
公司中期业绩发布安排 - 董事会会议定于2025年8月27日举行 [1] - 会议将审议公司及附属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 [1] - 会议将考虑建议中期股息(如有)并处理其他事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