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世界

搜索文档
浙江大学最新Nature论文: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新型致病基因突变——PLD4
生物世界· 2025-09-11 04:06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细胞内核酸感知通路在抵御外部病原体、组织损伤及修复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位于内体中的 TLR7 和 TLR9 对于感知 RNA 和 DNA 至关重要,对系统性 红斑狼疮 (SLE) 的发展也发挥着关键作用。它们通过识别内源性或外源性核酸,启动下游炎症信号通路 (例如 IFN、NF-κB 和 MAPK) 。在浆细胞样树突状 细胞 (pDC) 中,TLR7 和 TLR9 通路的激活会导致大量干扰素 (IFN) 的释放,促进自身抗原的呈递以及炎症反应的发生。在 B 细胞中,这两条通路的激活均 会导致大量靶向核酸的自身抗体的产生,从而促发系统性红斑狼疮。 PLD4 在树突状细胞、单核细胞和 B 细胞中高度表达。这是一种定位于内体-溶酶体的 5' 核酸外切酶,能够切割单链 RNA (ssRNA) 和单链 DNA (ssDNA) ,从而限制 TLR7 和 TLR9 的过度激活。 Pld4 基因敲除小鼠表现出一系列自身免疫表型,包括体重减轻、脾脏增大、自身抗体增多以及免疫复合物沉积增加。此 外,同时缺乏 Pld4 及其家族成员 Pld3 的小鼠在生命早期就会死亡。 尽管之前的研究 ...
西湖大学×复旦大学合作发表最新Nature论文
生物世界· 2025-09-11 00:00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锂离子电池有三个基本的组成部分:正极、负极,以及能让锂离子移动的电解质 (通常为电解液) 。其中,正 / 负电极与电解质间的界面 ( 电解质-电极界面 ) ,是众多化学反应与物理过程发生的核心区域。 在电池充电时,电解液会在负极表面产生电化学反应,形成一层薄膜—— 固态电解质界面层 ,它的形成 对于确保可充电 锂离子电池 (LIB) 的可逆操作发挥着 关键作用。然而,要精确表征低结晶度且高度敏感的固态电解质界面层的化学成分,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西湖大学工学院 向宇轩 课题组、 朱一舟 课题组 与 复旦大学智能材料与未来能源创新学院 宋云 课题组合作,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Nature 上发表了题为: Probing the Heterogeneous Nature of LiF in Solid-Electrolyte Interphases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探究了 固态电解质界面 中 氟化锂 ( LiF ) 的异质性,这项研究打破了人们长期以来对电极界面层中各组分为纯相的认知,为高性能二次电池中快速离子 传输机制提供了新的解释;这也为电池的高性能电解液及电极界面层材料的设计提供 ...
礼来开放其价值超10亿美金AI制药平台!邀中小企业共享“数据金矿”
生物世界· 2025-09-10 09:00
核心观点 - 礼来公司宣布开放其价值超过10亿美元的AI药物研发平台Lilly TuneLab 采用联邦学习技术使生物技术公司无需共享核心数据即可利用其AI模型进行药物发现 旨在解决中小企业数据短缺问题并推动行业创新 [3][4][7] 平台价值与技术 - Lilly TuneLab是一个基于礼来多年研究数据训练的机器学习平台 涵盖药物处置、安全性和临床前数据 数据成本总和超过10亿美元 被列为行业最有价值的数据集之一 [4] - 平台采用联邦学习技术 由第三方托管 合作公司无需直接共享专有数据或获取礼来原始数据 即可使用AI模型 实现数据隐私保护下的模型共同进化 [4] - 平台旨在为中小生物技术公司提供与礼来科学家同等的AI能力 平衡行业资源差距 [5] 合作模式与生态建设 - 合作公司需贡献自身训练数据以推动平台持续改进 最终惠及整个生态系统和患者 [5] - 该平台是礼来Catalyze360计划的一部分 该计划还包括风险投资部门Lilly Ventures和孵化器部门Gateway Labs 旨在全方位支持行业创新 [6] 行业痛点与解决方案 - 中小生物技术公司面临缺乏大规模高质量数据的根本障碍 影响AI模型训练和关键决策 [7] - Lilly TuneLab将礼来数十年的学习成果压缩为即时可用的智能 直接解决数据短缺问题 [7] 未来发展规划 - 礼来计划在未来版本中增加体内小分子预测模型等功能 持续扩展平台能力 [8] - 开放平台是制药巨头利用数据优势重塑行业生态的尝试 为中小公司提供拥抱AI的新机会 [8]
母亲高血糖,影响后代生育能力,黄荷凤院士团队等揭示背后的表观遗传机制
生物世界· 2025-09-10 09:00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不良的宫内环境暴露可诱导表观遗传重编程,并在关键发育阶段改变基因表达,从而增加将来患慢性疾病的风险。妊娠期最常见的并发症—— 妊娠期糖尿病 (GDM) 等 宫内高糖 (Intrauterine hyperglycemia,IUHG) 会对后代健康产生深远且持久的影响。然而,IUHG 对后代生殖系统不良影响的分子机制,在很 大程度上仍未被探索。 2025 年 9 月 9 日, 黄荷凤 院士团队等在 Cell Discovery 期刊 发表了题为: Intrauterine hyperglycemia impairs mouse primordial germ cell development and fertility by sex-specific epigenetic reprogramming interference 的研究论文。 不良的宫内环境 (例如 宫内高糖 ) 会损害有性生殖和物种延续,但其潜在机制,目前仍知之甚少。 原始生殖细胞 (PGC) 是将来形成 卵子 和 精子 的"种子细胞",其正常发育和表观遗传重编程是保证生殖健康和物种延续的关键环节。在这项最 ...
哈医大最新Nature子刊论文:张学/郑桐森/郝大鹏团队提出癌症免疫治疗新策略
生物世界· 2025-09-10 09:00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结肠 ( colon ) 比 回肠 ( ileum ) 更易发生肿瘤。然而,免疫微环境的差异在导致这种差异方面所起的作用,目前仍不清楚。 2025 年 9 月 9 日,哈尔滨医科大学 张学 院士、 郝大鹏 教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郑桐森 教授等在 Nature 子刊 Nature Cell Biology 上发表了题 为: CD160 dictates anti-PD-1 immunotherapy resistance by regulating CD8 T cell exhaustion in colorectal cancer 的研究论文。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通过对比 结直肠癌 (CRC) 患者和健康供体的配对回肠和结肠样本,发现了回肠中富集的 CD160⁺ CD8⁺ T 细胞 ,其具有此前未 被认知的特性,包括对终末耗竭的抵抗以及强大的克隆性扩增。 研究团队证实, CD160⁺ CD8⁺ T 细胞的转移显著抑制了微卫星不稳定性高和炎症诱导的结直肠癌模型中的肿瘤生长。CD160 基因敲除会加速肿瘤生长,而转移 CD160⁺ CD8⁺ T 细胞则 ...
Cell:IL-25诱导的记忆2型固有淋巴细胞,强化黏膜免疫
生物世界· 2025-09-10 04:11
肠道寄生蠕虫适应脊椎动物的过程涉及进化出一系列策略,以减轻对宿主组织的损害,从而支持自己的繁殖以及后代向环境中的传播。肠道寄生蠕虫会启动由 IL- 25 介导的簇状细胞-2 型固有淋巴细胞 (ILC2) 回路,从而增强宿主的屏障保护,尽管活的肠道寄生蠕虫能够靶向并限制这一通路。 2025 年 9 月 5 日,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Cell 上发表了题为: IL-25-induced memory type 2 innate lymphoid cells enforce mucosal immunity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揭示了 IL-25 诱导的一种 效应记忆 2 型固有淋巴细胞 ( effector-memory ILC2 ) ,其可 在多种警报素缺失的情况下仍能保持激活状态,强化黏膜免 疫,同时避免对慢性炎症产生不良的敏感性,从而揭示了一条利用先天免疫细胞协调分布式黏膜防御的通路。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组织 在生命周期中的适应性可视为 压力累积 驱动的系统性调整,这些压力通过诱导转录重编程、表观遗传修饰及细胞组分重构,促使组织以更高效的损伤应答 和感染防御机 ...
Nature Medicine:靶向休眠肿瘤细胞,预防乳腺癌复发
生物世界· 2025-09-10 04:11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乳腺癌 复发可能源于潜伏在骨髓及其他部位的 播散性肿瘤细胞 (DTC) 。临床上,DTC 与乳腺癌复发和死亡独立相关。在小鼠模型中的临床前研究表明, 细 胞自噬 和 mTOR 信号转导是肿瘤休眠和逃逸的关键机制。 近日,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Nature Medicine 期刊发表了题为: Targeting dormant tumor cells to prevent recurrent breast cancer: a randomized phase 2 trial 的研究论文。 这项随机 2 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使用细胞自噬抑制剂 羟氯喹 , 或 mTOR 抑制剂 依维莫司 , 或二者联合使用, 可靶向休眠的 残留肿瘤细胞 (RTC) ,从 而清除 播散性肿瘤细胞 (DTC) ,预防乳腺癌复发。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测试了用 氯喹 或 羟氯喹 (HCQ) 短暂抑制或长期抑制细胞自噬以及使用 雷帕霉素 (RAPA) 或 依维莫司 (EVE) 抑制 mTOR 信 号转导对 残留肿瘤细胞 (RTC) 负荷和 无复发生存期 (RFS) 的影响。 在携带休眠的 残 ...
Nature重磅:“装甲型”CAR-T治疗实体瘤新突破,细胞因子精准“爆破”且全身毒性归零
生物世界· 2025-09-10 04:11
细胞因子风暴 始终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在肿瘤免疫治疗研究的 "头顶",尤其是在 2023 年全球首例 IL-12 装甲 CAR-T 细胞疗法 患者死亡事件之后。 而最近,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Nature 期刊 发表了一篇题为: Rewiring endogenous genes in CAR T cells for tumour-restricted payload delivery 的研究论文 【1】 , 开创性研发出了 内源性基因启动子 控制 细胞因子 表达的新方法,在 增强 CAR-T 细胞抗肿瘤疗效的同时,减轻细胞因子表达通常伴随的全身毒性。 研究人员筛选出了 NR4A2 和 RGS16 两个天然启动子 ,分别特异性 启动 IL-12 和 IL-2 肿瘤部位的表达, 首次实现细胞因子在肿瘤微环境中的 "精准爆破", 将 IL-12 全身毒性归零,同时将晚期实体瘤小鼠的存活率从 40% 提升到 100% ,显著增强 CAR-T 细胞 抗肿瘤效果,从而为安全、有效的 CAR-T 细胞治疗实 体瘤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 为了更好的靶向肿瘤微环境,研究人员开发了第四代 CAR-T—— "装甲型" T 细胞 ...
构建中国人衰老时钟,200多位中国学者联合推出X-Age项目(耄耋计划),推动健康长寿研究
生物世界· 2025-09-10 04:11
编译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衰老 是一种渐进的生物学过程,其特征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分子和细胞损伤的累积,导致功能衰退以及对疾病的易感性增加。全球老年人口正在迅速增长,预计到 2050 年,65 岁以上的人口将达到 15 亿 。这一趋势在中国尤为重要,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老年人口 。预计到 2050 年,中国将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将达到 60 岁及以上,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带来了重大的社会经济和医疗保健方面的挑战。 生物学年龄 不同于实际年龄,它通过评估与年龄相关的生理变化程度来反映一个人的生理状态 。2011 年,首个基于 DNA 甲基化模式的 表观遗传学衰老时钟 问 世,为利用组学数据估算生物学年龄奠定了基础。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衰老时钟研究中的关键里程碑塑造了我们对生物学年龄的理解,从早期的衰老生物标志物 理论到利用多组学的高维衰老时钟的发展,从而将生物学年龄测量的范围从 DNA 甲基化扩展到了更广泛的领域。 然而,目前用于衡量生物学年龄或衰老时钟的模型仍存在诸多局限性,包括缺乏可靠 衰老生物标志物 ,此外, 现有的模型通常依赖于规模小且不具代表性的样 本群体,这限制了它们在不同人群中的普遍适用性。 ...
肠道菌群还能操控皮肤炎症?清华大学最新Immunity论文,揭示肠道菌群代谢物驱动银屑病炎症的机制
生物世界· 2025-09-09 23:55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银屑病 (俗称 牛皮癣 ) 是一种复杂的炎症性皮肤病,全球约有 3%的人口受其影响。银屑病中慢性皮肤特异性炎症的持续存在依赖于上皮细胞与免疫细胞之间 的相互作用以及外部刺激因素的共同作用。 皮肤与免疫细胞协同作用,充当宿主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屏障。感知病原体以及包括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微生物来源的代谢物在内的各种免疫调控因子对于维持 皮肤稳态至关重要。然而,持续且不可逆的外部刺激可能会破坏这种免疫平衡,导致慢性炎症 (例如银屑病中的症状) 。 尽管诸如饮食、吸烟和压力等外部因素可能会促使银屑病的发生和复发,但确切的环境诱因及其调控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仍不清楚。 2025 年 9 月 9 日, 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清华大学免疫学研究所 林欣 教授团队在 Cell 子刊 Immunity 上发表了题为: Gut microbe-derived metabolites drive psoriatic inflammation via modulation of skin Th17 cells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基于团队之前构建的 Card14 E138A/+ 自发银屑病小鼠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