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DT新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Carbontech2025:聚全球碳材料力量,助力新兴产业发展,拥抱万亿新未来
DT新材料· 2025-08-30 16:04
展会概况 - 第九届国际碳材料大会暨产业展览会Carbontech2025将于2025年12月9-11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 主题为"材料创新驱动产业变革" [3] - 展会设置N1半导体碳材料馆和N2能源与装备碳材料馆 分别聚焦金刚石及超硬材料在电子器件、功率半导体和高端加工中的应用 以及碳材料在风电、空天、汽车、储氢及电池等战略性领域的创新解决方案 [3] - 同期举办应用端大会 涵盖超精密加工、半导体、培育钻石、eVTOL、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风电叶片、钠电池、超级电容器以及固态电池等方向的创新发展 [3] 组织机构 - 名誉主席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薛群基 主办单位为DT新材料 联合主办为中国超硬材料网 [5] - 协办单位包括金刚石激光技术及应用协同创新中心、碳纤维研习社、铭炭网活性炭 [5] - 支持单位涵盖CVD Diamond Film Group、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重庆市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广东工业大学等30余家机构 [6] - 合作媒体包括DT新材料、中国超硬材料网、复材应用技术网、复合材料力学等40余家专业媒体 [6] 金刚石年会 - 以"让更多金刚石应用被看到"为主题 探讨金刚石在超精密加工、钻探与切削、高功率散热、极端传感、量子技术和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前沿进展 [9] - 重点议题包括金刚石电子与功率器件、先进集成与封装技术、热管理应用、光学应用、硼掺杂金刚石电极、量子传感等全场景应用拓展 [9] - 涵盖金刚石材料的制备技术 包括合成方法、掺杂与缺陷控制、异质外延与同质外延、先进材料形态及复合材料 [10][15] - 设置培育钻石专题 包括行业趋势、评选活动和品牌宣讲 涉及品牌设计理念、钻石切割工艺和彩钻色彩控制工艺 [10][15] 碳纤维高端装备制造大会 - 主题为"创新应用打破国内碳纤维行业'内卷'格局" 系统阐述碳纤维的市场现状、产业布局与技术迭代 [12] - 宏观视角议题包括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市场现状、"十五五"行业发展规划、创新应用需求分析、热塑性复合材料技术更新等 [16] - 航空航天领域重点探讨碳纤维应用现状、技术挑战、小丝束工艺、回收再利用、低空经济机遇以及eVTOL技术要求 [16] - 汽车工业专题涵盖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车身技术创新、增材制造产业化应用及碳陶刹车盘开发 [21] 新能源碳材料与电池大会 - 核心主题为"新能源碳材料技术制备与电池产业应用" 聚焦技术瓶颈突破和应用场景多元化 [18] - 新能源碳材料技术板块包括多孔炭产业发展现状、关键合成装备、产业化应用及不同技术路线研究 [22] - 电池技术发展重点涉及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固态/半固态电池界面工程、干法电极工艺、固态电解质研究等 [22] - 应用领域涵盖钠电池在储能和极端环境的进展、eVTOL电池技术开发以及高比能高功率电芯设计 [22] 能源基石专题 - 包括碳/碳热场材料供需困境突破、碳纤维在储氢瓶行业前景、缠绕工艺技术难点、海上风电应用等 [21] - 探讨风电叶片领域碳纤维对玻璃纤维的替代研究、大丝束生产工艺、退役叶片绿色回收技术及复合材料回收设备 [21] 同期活动 - 设立产品展示区 面向全球征集碳材料领域具有引领性的终端产品与核心结构件 包括精密切削刀具、培育钻石珠宝、风电叶片等 [24] - 开展供需对接活动 涵盖石墨烯、碳纳米管、碳纤维、硅碳等材料及制品 同时涉及生产加工装备和检测设备 [25] - 设置新品发布专区 征集具有行业引领性的技术突破与创新产品 助力企业彰显实力和链接商业资源 [26] - 开设科研成果展示区 面向高校及科研院所征集前沿性、突破性且可转化的成果 以展台形式促进产学研合作 [27]
中央决定:周心怀任中石油集团总经理
DT新材料· 2025-08-29 16:05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高层人事变动 - 周心怀被任命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免去其在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职务 [2] - 周心怀拥有石油地质专业背景 长期在石油系统任职 包括中国海洋石油东海石油管理局总地质师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勘探部总经理等关键职位 [2][3] 石油公司2025年上半年财务表现 - 中国石油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5万亿元 同比下降6.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40.07亿元 同比下降5.4% 中期股息每股0.22元 总派息额约402.65亿元 [3] - 中国海油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76.08亿元 同比下降8% 归母净利润695.33亿元 同比下降13% 中期股息每股0.73港元 [4]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概况 - 会议于9月10-12日在安徽合肥举行 聚焦中国新兴产业崛起对高分子材料行业的引领作用 涵盖AI、具身机器人、低空经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的材料和技术机遇 [6]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大会主席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蹇锡高 协办单位包括舟山市投资促进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浙江校友会等 [7] 会议议程及论坛设置 - 全体大会包括产业宏观论坛 议题涉及高分子产业政策、十五五发展规划、全球化工新材料热点发展趋势等 [13] - 专题论坛覆盖工程塑料创新、具身机器人材料、AI赋能高分子材料开发、电磁复合材料、航空航天与低空经济材料、新能源汽车材料等领域 [14][16][18][19][20][22][23][24] 参会企业及支持单位 - 支持企业包括德国耐驰仪器制造有限公司、浙江道默工程材料有限公司、会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 涵盖聚酰胺材料、改性材料、热分析仪器等多个细分领域 [8][9] - 参会费用为企业代表3500元/位 高校教师2800元/位 DT会员免参会费 [27]
大涨48%!国轩高科,80亿40GWh新项目官宣
DT新材料· 2025-08-29 16:05
公司产能扩张 - 公司拟在南京市六合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新型锂离子电池智造基地项目 产能20GWh 投资总额不超过40亿元 分期建设 实施主体为江苏国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4] - 公司拟在安徽省芜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新能源电池基地项目 产能20GWh 投资总额不超过40亿元 分期进行 实施主体为芜湖国轩绿色能源有限公司[4] - 目前在建项目包括国轩新站年产20GWh动力电池项目 柳州国轩新增年产10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二期 斯洛伐克新能源电池超级工厂 摩洛哥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3.94亿元 同比增长15.48%[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7亿元 同比增长35.22%[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287.07万元 同比上升48.53%[5] 业务分项表现 - 动力电池系统营业收入140.34亿元 同比增长19.94% 毛利率14.24% 同比增长2.16个百分点[7] - 储能电池系统营业收入45.62亿元 同比增长5.14% 毛利率19.35% 同比下降3.21个百分点[7] - 输配电产品营业收入2.47亿元 同比下降16.20% 毛利率18.07% 同比下降3.98个百分点[7] - 其他业务营业收入5.50亿元 同比增长19.72% 毛利率46.81% 同比下降18.88个百分点[7] 地区表现 - 中国大陆地区营业收入129.94亿元 同比增长15.33% 毛利率15.14% 同比增长0.36个百分点[7] - 海外地区营业收入63.99亿元 同比增长15.79% 毛利率19.02% 同比下降0.78个百分点[7] 产品技术进展 - 自主研发全新LMFP体系L600启晨电芯及电池包[6] - 面向商用车市场推出G行超级重卡标准箱 覆盖牵引车 搅拌机 矿卡等应用场景[6] - 加速研发量产低空飞行器 电动船舶等新细分市场产品[6] - 储能领域推出"乾元智储"储能电池系统 增强极端环境下运行安全与可靠性能[6] - To C市场研发Gendome系列Go 300 Home 3000等便携式移动储能设备[6] - 固态电池领域推出G垣准固态电池 "金石"全固态电池首条实验线贯通[6] - 启动第一代全固态电池2GWh量产线设计工作 中试线下线电芯良品率可达90%[6] 行业技术图谱 - 锂电负极材料包括石墨 硅碳 天然石墨 石油焦 针状焦 沥青焦 硅烷和多孔碳[12] - 锂电导电剂包括炭黑 碳纳米管 石墨烯[12] - 液流电池使用电极碳毡材料为碳纤维 聚丙烯睛 沥青 树脂[12] - 钠电池负极使用硬碳/软碳材料包括石油焦 针状焦 沥青焦 煤炭 生物质碳源[12] - 超级电容器使用电容炭材料包括生物质碳源 煤炭 石油焦 沥青 酚醛树脂 聚丙烯睛[12] - 氢燃料电池使用气体扩散层材料为短切碳纤维 导电炭黑 丙烯睛 原丝 树脂[12] - 电池热场使用碳碳匣钵 石墨匣钵材料包括碳纤维 预制体 烷烃气体 石油焦 针状焦 沥青 碳碳复合材料 树脂 浸渍沥青[12]
光伏热场材料企业,正集体涌入又一热门赛道
DT新材料· 2025-08-29 16:05
过去三年,单晶硅 " 拉晶 - 切片 - 电池 - 组件 " 全链条高速扩产,特种石墨 / 碳碳复合等热场材料企业吃到了红利:高纯度、耐高温、低杂质的等静压 石墨、碳毡与碳 / 碳构件,几乎是单晶拉晶炉的 " 刚需 " 。但自 2023 年下半年起,光伏产业链价格系统性下行、产能过剩凸显, 2024 - 2025 年的 " 价格战 " 把大量利润抹平甚至倒挂,行业进入出清周期成为阶段性常态。 02 在此背景下,具备高温热处理、纯化与大型碳构件加工能力的光伏热场碳材料企业,正把视线转向一个增量更确定的赛道 —— 硅基负极 。其逻辑并不复 杂:需求侧, 4C/5C 超充与更高能量密度的动力 / 消费电池加速采用硅碳体系;供给侧,热场企业与硅基负极在工艺、设备、纯度控制与石墨体系协同上 具备高度可迁移性,从而缩短切入时间与认证周期。 01 光伏 " 寒潮 " 倒逼转型:热场企业 " 先 天禀赋 " 光伏热场材料的核心壁垒在于超高温( >2500–3000℃ )处理、 CVD/CVI 涂覆、石墨化与超净纯化,以及大尺寸复杂结构的高精密机加与长周期稳定供 货。这些能力与负极材料(尤其是硅碳复合)高度契合: 首先 , 硅 ...
华东理工周权教授:面向高马赫飞行器的邻苯二甲腈树脂制备与性能研究
DT新材料· 2025-08-29 16:05
文章核心观点 - 新一代高马赫数飞行器的发展对多功能透波材料提出更高要求 需具备耐高温、抗烧蚀、高强度、低介电损耗、易成型和高可靠性等特性[2] - 邻苯二甲腈树脂(BFC)因其分子结构含丰富芳香环和氰基 展现出优异耐高温性、介电性能和力学性能 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集成电路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2] - 当前BFC材料存在固化温度高、时间长以及冲击韧性和耐热氧化性能差等问题 华东理工大学周权教授团队提出耐高温-承载-透波一体化解决方案 相关研究成果将在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分享[2] 行业技术发展 - 航空航天技术变革推动高马赫飞行器向高速飞行、精确制导和远程打击方向发展 导致蒙皮表面气动加热温度更高、时间更长、热载荷更恶劣[2] - 透波材料需满足耐高温(气动加热)、抗烧蚀、高强度、低介电损耗、易成型和高可靠性等多功能一体化需求 对新型飞行器发展具有战略意义[2] - 高分子电磁复合材料在6G通信、高频PCB板材、电磁屏蔽等领域面临新发展机遇 论坛将探讨碳纳米管多级结构组装、MXene复合屏蔽材料等前沿技术[21] 学术研究进展 - 华东理工大学周权教授研究方向包括耐高温-透波-结构一体化特种聚合物制备、热固性聚合物纳米微结构调控、聚合物前驱体分子设计与陶瓷演变机制等[5] - 周权教授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共用技术等60余项资助 发表论文120多篇 授权发明专利15项 获上海市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5] - 学术研究覆盖介电-磁复合电磁波吸收/屏蔽材料结构设计、高频电磁复合介质材料工程化应用、热界面材料在通讯基站应用等方向[21] 产业应用领域 - 邻苯二甲腈树脂应用领域包括航空航天、国防军工、集成电路、汽车工业、风电叶片等[2] - 工程塑料创新覆盖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材料、内饰非金属材料、高压绝缘材料(LCP、PA12)、聚酰亚胺在三电系统应用等[23] - 具身机器人材料需求包括塑胶创新解决方案、腱传动灵巧手材料、高分子复材替代应用等[17][19] 产业会议概况 -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于9月10-12日在合肥举办 主题为"中国新兴产业崛起将引领高分子下个十年" 聚焦AI、具身机器人、低空经济、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材料机遇[6] - 会议设置7个平行论坛包括工程塑料产业创新大会、高分子电磁复合材料论坛、新能源汽车创新材料论坛等 预计参会企业代表3500元/位、高校教师2800元/位[13][26]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协办包括舟山市投资促进中心、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浙江校友会等 支持单位有中国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等[7] 参会机构与专家 - 院士专家顾问团包括蹇锡高院士(大连理工)、刘孝波院士(电子科大)、杨杰教授(四川大学)等[7][14][18] - 企业代表来自德国耐驰仪器、浙江道默工程材料(聚酰胺领导者)、会通新材料(科创板改性材料第一股)、天津利安隆(高分子抗老化企业)等[8][10] - 高校科研机构参与包括华东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等[5][21][22]
打破垄断!光刻材料龙头,IPO成功过会
DT新材料· 2025-08-29 16:05
光刻胶行业技术突破 - 清华大学开发基于聚碲氧烷的新型EUV光刻胶,显著提升EUV吸收效率并满足严苛条件 [3] - 八亿时空建成国内首条百吨级半导体KrF光刻胶树脂高自动化双产线,计划五年内实现年产200-300吨高端树脂产能 [4] - 杭州翰亚微电子完成年产2.62吨高档光刻胶新材料先行验收(含KrF材料2.5吨/年、ArF材料0.5吨/年) [5] 企业量产与产能进展 - 泰和科技光刻胶酚醛树脂已小批量销售;晶瑞电材ArF光刻胶小批量出货;兴业股份酚醛树脂处于送样测试阶段 [6] - 艾森股份正性PSPI光刻胶在主流晶圆客户小量产;鼎龙股份年产300吨KrF/ArF项目预计2025年四季度试运行 [6] - 彤程新材2025年上半年KrF光刻胶同比增长近50%,ArF光刻胶通过客户验证 [6] 恒坤新材IPO与产能规划 - 恒坤新材科创板IPO过会,拟募集资金10.07亿元用于新建项目,包括500吨KrF/ArF光刻胶及760吨前驱体材料产能 [7][10] - 公司2024年SOC销售规模2.32亿元,境内市占率超10%;SOC与BARC销售规模居国产厂商首位 [17]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22亿元、3.68亿元、5.48亿元;自产产品收入占比从38.94%提升至63.77% [20] 产品技术与国产化率 - 恒坤新材实现SOC、BARC、i-Line光刻胶、KrF光刻胶量产,ArF浸没式光刻胶通过验证并小规模销售 [12] - 12英寸集成电路领域i-Line光刻胶和SOC国产化率约10%,BARC与KrF光刻胶为1%-2%,ArF光刻胶不足1% [16] - 境内光刻材料市场规模预计2028年达319.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1.2% [16] 产能与财务数据 - 恒坤新材2024年SOC产能26,928加仑(利用率57.42%),KrF光刻胶产能12,465加仑(利用率17.55%) [18] - 2024年i-Line光刻胶销售额715.19万元,KrF光刻胶销售额1,352.31万元 [21]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2.94亿元(同比增长23.74%),自产业务收入增长72.60% [21]
吉林化纤、中复神鹰,暴涨!
DT新材料· 2025-08-29 16:05
吉林化纤2025年半年度业绩表现 - 营业收入26.35亿元,同比增长48.39% [4][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06.72万元,同比下降45.08% [4][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2076.43万元,同比下降39.84% [4][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460.94万元,同比大幅增长93.03% [5] - 总资产136.85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7.94% [5] 碳纤维业务表现 - 碳纤维产品营收4.43亿元,同比暴增368.31% [5][7] - 碳纤维营收占比从上年同期5.33%提升至16.83% [5][7] - 大丝束碳纤维主要面向风电叶片、体育休闲等规模化应用场景 [6] - 公司是国内较早布局大丝束碳纤维的企业 [6] 中复神鹰2025年半年度业绩表现 - 营业收入9.22亿元,同比增长25.86% [7] - 归母净利润1192.98万元,同比下降52.23% [7] - 二季度单季营收5.2亿元,同比增长83.15% [7] - 二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5715.86万元,同比大幅增长439.98% [7] 中复神鹰业务进展 - 西宁基地原丝单线产能和高模碳化线单线产能均同比提升20%以上 [7] - 小丝束销量同比增长77% [7] - 新能源领域增长63%,风电领域实现超200%爆发式增长 [7] - 在航空航天、风光氢和低空经济等领域市场拓展成效突出 [7] 碳纤维行业发展趋势 - 碳纤维正从"稀缺资源"进入"快速放量"阶段 [8] - 风电叶片大尺寸化趋势加快,单机功率提升带来材料需求倍增 [8] - 航空航天和新能源车的轻量化需求持续释放 [8] - 应用场景不断拓宽,行业景气度维持高位 [9][10] 行业竞争格局 - 大丝束市场比拼规模和成本控制,企业通过原丝—碳化一体化降低成本 [8] - 小丝束市场更强调技术壁垒和客户绑定 [8] - 东丽、三菱化学等国际巨头仍占据高端小丝束市场主导地位 [10] - 中国企业在大丝束和部分高端产品上实现突破 [10] 盈利前景展望 - 头部企业产能利用率提升,成本摊薄效应将逐步体现 [8] - 需求持续增长,盈利有望企稳回升 [8] - 行业处于高成长阶段,头部企业加速收获规模化成果 [9] - 需求端持续扩张与应用领域快速拓展奠定长期向上逻辑 [10]
厦门听涛新材料:热塑性电磁屏蔽材料,破解无人机电磁干扰难题
DT新材料· 2025-08-29 16:05
功率电子、锂电池、飞控计算平台、高清摄像头、通信模块与多谱雷达等电子器件 ,由于高算力和高频信号, 无人机的热管理与电磁屏蔽是十分关 键的一环 ,一旦过热或受到电磁干扰,就极容易无法实现精准作业和稳定运行。 厦门听涛新材料在仓储无人机领域推出了 睿麒 SNC2468 - FP 电磁屏蔽材料 ,可为仓储无人机打造可靠防护。 随着"低空经济"概念的快速崛起,各类无人机在物流配送、巡检监测、农业植保、城市空中出行等领域大规模落地。无人机中集成了 电机驱动系统、 厦门听涛新材料有限公司 于 2016年创立,定位为增值服务型企业,自成立起便深耕新材料领域,秉持"专业、专注、共创、共享"的理念,聚焦定制 化服务,并为价值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定制化材料解决方案。 应用领域涵盖 日用品、电子电器、电子消费品、运动器材、医疗器械、家电、汽车/新能源、工业设备 。 厦门听涛新材料有限公司 营销总监 吴蕊 将出席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高分子电磁复合材料及应用论坛 (9月11-12日 | 安徽 · 合肥),并分 享题为 "热塑性电磁屏蔽材料和应用简介" 的报告! 吴蕊 厦门听涛新材料有限公司 营销总监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硕士学 ...
Carbontech2025金刚石年会:让更多金刚石应用被看到
DT新材料· 2025-08-28 16:04
大会背景与战略意义 - 金刚石凭借顶尖硬度、卓越热导率、宽禁带半导体特性和光学性能 成为现代工业与前沿科技的关键基石 在超精密加工、钻探切削、高功率散热、极端传感、量子技术和生物医学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 [2] - 随着人工智能、新一代通信、新能源及高端装备发展对材料性能要求日益严苛 金刚石优异特性正成为突破技术瓶颈的关键路径 其战略价值全球瞩目 [2] - 大会旨在搭建全球顶尖科研机构、领先企业和行业专家的交流平台 推动金刚石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协作与高质量发展 [2] 议题方向与技术重点 - 金刚石电子与功率器件领域涵盖金刚石场效应晶体管(FET)、功率器件(二极管、开关等)及欧姆接触与肖特基接触技术 [6] - 先进集成与封装技术包括低温键合、玻璃通孔TGV技术、异构集成及散热技术升级(金刚石金属基复合基板、金刚石/碳化硅等复合材料应用) [6] - 超精密加工与制造涉及激光切割与划片(纳秒/皮秒/飞秒)、金刚石线切割、化学机械平坦化(CMP)、离子束抛光及飞秒/皮秒激光微加工技术 [7] - 微纳加工与增材制造涵盖反应离子刻蚀(RIE)、聚焦离子束(FIB)纳米加工、光刻与纳米压印技术 [8] - 金刚石材料制备重点包括掺杂与缺陷控制、异质外延与同质外延、柔性/可弯曲金刚石薄膜、六方金刚石及纳米金刚石等先进形态 [8] 应用场景拓展 - 热管理应用、光学应用、硼掺杂金刚石(BDD)电极、金刚石量子传感及特种应用成为多元化发展重点 [7] - 培育钻石特色专场涵盖品牌设计理念、款式介绍、切割工艺及彩钻色彩控制工艺 [8] - 新能源碳材料分会场聚焦多孔炭/硬碳、硅碳/电容炭等电池材料 以及动力/储能/eVTOL/具身机器人电池等先进电池技术 [9] 产业生态与参展范围 - 展品覆盖高纯气体、高纯石墨、金刚石单/多晶、微粉及磨料、金刚线、薄膜/厚膜、类金刚石薄膜、立方氮化硼、超硬刀具及培育钻石等材料与制品 [26] - 生产设备包括MPCVD设备、HPHT设备、激光器、光刻设备、抛光机、激光切割/加工设备、离子注入设备及真空泵等 [26] - 分析仪器涵盖XRD、SEM、EDS、AFM、TEM、FIB、拉曼光谱仪、热导率测试仪及电学性能测试仪等 [26] 参会企业与机构 - 往届展商包括Anjali Lab Grown Diamond Materials、Sahajanand Laser Technology Limited、河南黄河旋风股份有限公司、惠丰钻石股份有限公司、元素六集团等超过150家企业及科研单位 [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 支持媒体涵盖DT半导体、Carbontech、洞见热管理、芯师爷等10余家行业垂直平台 [4] 大会日程与同期活动 - 12月9日开幕式包含嘉宾致辞及剪彩仪式 同期举办Carbontech金刚石年会、纤维高端装备及新能源碳材料电池大会 [9] - 12月11日聚焦超精密加工与制造、金刚石材料制备、培育钻石专场及新品发布、科技成果展示等平行论坛 [9] - 特别活动包括供需对接会、应用产品展示、用户端巡馆及培育钻石看货会 [9]
33亿!微软、ATL战投硅基负极龙头
DT新材料· 2025-08-28 16:04
融资与资金用途 - 公司完成4.63亿美元D轮融资 由SK Inc领投 其他投资方包括保时捷风投 ATL OMERS Decarbonization Partners Lightrock Climate Impact Fund 微软气候创新基金等 累计融资超10亿美元 [2] - 资金将用于扩大硅负极电池材料SCC55®在美国和韩国的生产规模 以满足全球储能需求激增带来的市场需求 [3] - 公司获得与SK Inc在韩国尚州合资企业的全部所有权 该合资企业电池活性材料工厂成立于2021年 主要供应电动车规模所需的负极材料SCC55® [3] 生产布局与产能 - 公司第一家与第二家电池活性材料工厂位于华盛顿州 正通过在德国建立硅烷气体工厂扩建欧洲硅负极电池生产基础设施 [3] - 第三家电池活性材料工厂BAM-3位于亚洲 产能达10GWh 2024年9月开始向全球100多家电动汽车和消费电子产品电池生产客户交付SCC55® [3] - 公司负极材料技术已集成到数百万块ATL电池中 为AI智能手机提供动力 [3] 技术与产品优势 - 公司采用新型气相沉积硅碳技术 通过多孔碳骨架储硅 先用高分子材料制造多孔结构碳颗粒 再通入硅烷气体通过高温热解沉淀成硅纳米颗粒分散在孔隙中 [4] - 技术能对纳米材料实现分子尺度控制 产品形貌较好 沉积产生的硅碳材料组分均匀结构致密 通过多孔碳内部空隙缓冲体积膨胀 因此膨胀率低循环优异 [4] - 碳骨架制作成本低且具备储锂能力 加之碳骨架密度小质量轻 使得材料能量密度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