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性能碳纤维
icon
搜索文档
达产后年产值可达约8亿元 和顺科技碳纤维项目设备安装进入收尾阶段
全景网· 2025-09-25 14:06
项目建设进展 - 杭州和兴年产350吨碳纤维项目基建及设备安装进入收尾阶段 即将进行开机试车投产[1] - 项目占地80亩 新建聚合纺丝碳化主生产厂房及配套公辅厂房罐区仓储检测研发中心[1] - 项目总投资约9.92亿元 建成后可年产350吨高性能碳纤维及配套850吨高性能碳纤维原丝[1] 项目经济效益 - 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约8亿元 年缴纳税收初步测算预计0.93亿元[1] - 项目被列为2025年浙江省"千项万亿"项目[1] 碳纤维行业应用 - 高性能碳纤维应用领域已扩展至民用航空 3C数码产品 低空飞行器 赛车等多个关键领域[1] - 应用场景持续扩容为我国碳纤维产业打开增量市场 奠定规模化发展基础[1] 公司主营业务 - 公司专注于差异化功能性双向拉伸聚酯薄膜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2] - 主要产品包括有色光电基膜 其他功能膜及透明膜 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制程 汽车等领域[2]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秉持差异化功能性为核心经营理念 立足有色光电基膜拓展其他功能膜产品[2] - 持续探索新材料领域 布局高性能碳纤维项目以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2]
中简科技涨2.21%,成交额2.9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781.15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25 05:30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5日盘中报36.46元/股 上涨2.21% 总市值160.32亿元 成交额2.99亿元 换手率1.99%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781.15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1340.11万元(买入521.93万元占比1.75% 卖出1862.04万元占比6.23%) 大单净卖出2441.04万元(买入6227.20万元占比20.82% 卖出8668.24万元占比28.99%)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29.88% 近5日涨4.32% 近20日跌8.02% 近60日涨0.50%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64亿元 同比增长59.46%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08亿元 同比增长99.15%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3.78万户 较上期增加3.38% 人均流通股11193股 较上期减少3.27%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新进第七大流通股东 持股499.69万股 [3] - 国泰中证军工ETF(512660)新进第八大流通股东 持股408.14万股 [3] 公司基本概况 - 主营业务为高性能碳纤维及相关产品研发生产销售 碳纤维收入占比74.53% 碳纤维织物占比25.47%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国防军工-航空装备Ⅱ-航空装备Ⅲ 概念板块包括军民融合、商业航天、航天军工、碳纤维、中盘等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6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2.59亿元 [3]
和顺科技:高性能碳纤维已成功渗透至民用航空、3C数码产品等多个关键领域
证券日报网· 2025-09-19 09:45
公司动态 - 和顺科技在调研中表示高性能碳纤维应用领域持续扩大 已成功渗透至民用航空 3C数码产品 低空飞行器及赛车等多个关键领域 [1] - 技术成熟与成本优化推动高性能碳纤维应用场景扩容 [1] 行业发展 - 碳纤维应用场景持续扩容为国内碳纤维产业打开增量市场 [1] - 应用领域扩展奠定碳纤维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坚实基础 [1]
和顺科技(301237) - 2025年9月17日和顺科技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9 01:02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专注于差异化、功能性双向拉伸聚酯薄膜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有色光电基膜、其他功能膜及透明膜,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制程、汽车等领域 [1] - 公司秉持"差异化、功能性"为核心经营理念,立足有色光电基膜,大力拓展其他功能膜产品,并布局高性能碳纤维相关领域项目 [1] 产能与运营状况 - 当前产能利用率保持在合理水平,各生产线运行稳定有序,生产环节一切正常 [1] 碳纤维项目规划 - 高性能碳纤维项目将动态监测市场动态与行业趋势,科学统筹产品规划与研发节奏,审慎规避产能较多的产品赛道,优先考虑项目盈利韧性 [2] - 高性能碳纤维应用领域已渗透至民用航空、3C数码产品、低空飞行器、赛车等多个关键领域,应用场景持续扩容 [2] 资本运作计划 - 公司暂无规划相关资本运作计划,未来将根据具体项目进展与资金需求,审慎选择适当时机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匹配项目资金 [2]
哈工大威海办学40年,校地联手书写“双向奔赴”故事
大众日报· 2025-09-17 06:41
卫星星座技术突破 - 国内首个面向海上目标识别的通遥一体化卫星星座"威海壹号"投入应用 距地球520公里近日轨道运行 [1] - 取得高速星地/星间激光通信 双星协同即时遥感等多项技术突破 实现远距离大范围海上目标遥感探测和识别 [6] - 为海洋生态资源保护 海上维权执法 渔船管控和应急救援提供重要支撑 [6] 科研平台与人才建设 - 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为省内焊接领域唯一重点实验室 承接国家863计划海洋焊接关键技术研究 [3] - 参与蛟龙号 深海勇士号 新一代运载火箭 港珠澳大桥 高速列车等国家重大工程 实现技术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 [3] - 形成以船海车特色学科为引领的学科体系 拥有59位国家级和省部级人才 [5] 校地合作与产业赋能 - 建设威海创新创业园和青岛创新发展基地 为300多家企业包括浪潮 潍柴 海尔提供关键技术 [9] - 与中航航空高科技 威海光威复合材料等企业加强产业链协同 光威公司突破高性能碳纤维国外垄断 [9] - 校区规模从最初2专业28教职工205学生 发展至38专业1000余教职工14000余名本硕博在校生 占地1840亩 [5] 关键技术成果应用 - 大跨结构技术应用于中国天眼 智能控制技术助推天问一号着陆火星 [8] - 航空发动机健康管理系统助力国产C919大飞机 路面融雪技术解决川藏公路建设难题 [8] - 海空天一体化天基海洋信息获取技术解决渔船监管 事故预判及应急救援等产业问题 [6]
长盛科技再签约,进军碳纤维海洋装备市场
DT新材料· 2025-09-10 16:05
合作框架协议 - 长盛科技与轻快世界、海斯比签署长期合作框架协议,整合优势资源,推动碳纤维在海洋装备领域规模化应用 [2] - 三方以“整合优势、协同创新、共赢发展”为宗旨,构建“材料—设计—制造—测试—应用”全链条协同创新体系 [2] - 重点研发方向包括轻量化执法艇开发、新能源船艇一体化设计、智能无人艇平台、超大型浮岛结构工程、船艇全生命周期管理五大课题 [2] 长盛科技材料与技术优势 - 长盛科技提供定制化T700-T1100级碳纤维及预浸料、轻量化结构件,参与材料联合开发、工艺技术攻关等关键环节 [2] - 公司总投资超30亿元建成干吨级高性能碳纤维生产线,关键设备全国产化,产品性能达国际领先水准 [3] - 产品已进入中国商飞供应链,为C919大飞机提供关键复合材料构件用预浸料,填补国内民用航空领域空白 [3] 联合实验室与人才培养 - 三方共建联合实验室,长盛科技提供材料表征设备,共同培养复合材料船艇工程师,加速技术成果转化 [3] -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3] 低空经济领域合作 - 长盛科技与维新宇航科技签署低空经济制造产业合作框架协议,联合研发油电混动系统,重点突破燃油发电为电池高效充电功能 [3] - 针对eVTOL结构开展联合研发,优化核心结构材料选型与轻量化设计,降低机体重量、提升飞行性能 [3] - 子公司轻快科技与江苏集萃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应用技术研究院、常州启赋安泰复合材料科技签署低空经济复合材料开发及应用合作协议 [3] 碳纤维应用与性能特点 - 碳纤维具有轻量化、高性能、耐疲劳、长寿命、低能耗、高功率、可持续等特性 [5] - 应用领域包括机翼结构件、石墨烯防冰蒙皮、泡沫材料、涂层、制动系统碳碳制动盘、电子与电力系统功率器件碳化硅等 [5] 碳材料产业链与设备 - 碳纤维产业链涵盖原丝、上浆剂、树脂、预浸料等材料,以及三维编织设备、针刺机、碳化炉、浸渍设备等制造设备 [5] - 碳化硅产业链涉及硅源(金属硅、石英砂)、碳源(石油焦、石墨)、外延片、衬底等,设备包括长晶炉、光刻机、刻蚀设备等 [5] 行业会议与活动 - 第九届国际碳材料会议暨展览计划于2025年12月9日至11日举办,涵盖金刚石、石墨烯、碳纤维、碳化硅等主题 [6][7] - 分会场议题包括金刚石全场景应用、超精密加工、航空航天战略前沿、新能源碳材料、汽车工业绿色转型等 [7] - 同期活动包括新品发布、科技成果展示、培育钻石看货会、供需对接等 [7]
中复神鹰: 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3:17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27.77亿元,于2022年3月30日全部到账[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集资金账户余额为4.16亿元,包含理财产品收益和利息收入[1] - 募集资金使用包括: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资金11.03亿元、补充流动资金4.5亿元、直接投入募投项目支出8.83亿元[1] 募集资金管理情况 - 公司设立募集资金专户存储制度,与多家银行及券商签订三方监管协议保证专款专用[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使用募集资金存储于3个专户,其中中国银行连云港高新区支行账户余额2.66亿元,浦发银行连云港分行账户余额6365万元[1] - 部分银行募集资金专户因资金使用完毕已于2024年完成注销[1] 募集资金实际使用情况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包括西宁年产万吨高性能碳纤维项目(投资完成率100.07%)、航空航天高性能碳纤维试验线项目(投资完成率100.02%)[2] - 碳纤维航空应用研发及制造项目投资完成率78.9%,预计2023年9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2] - 超募资金9.32亿元及孳生利息5151万元已全部实缴出资用于年产3万吨高性能碳纤维项目建设,截至2025年6月投资完成率71.57%[2] 闲置资金管理 - 公司获批准使用不超过6.74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购买保本型理财产品[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使用122.8亿元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并全部赎回,获得理财收益3986万元[1][2] - 报告期内未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2] 项目进展与效益 - 西宁万吨碳纤维项目已实现万吨产能并研发出T1100级高性能碳纤维[2] - 航空航天试验线项目已研发出T800级碳纤维预浸料关键技术[2] - 年产3万吨高性能碳纤维项目稳步推进,预计2026年8月完成[2]
东华能源(002221):Q2业绩承压下滑,万吨级碳纤维项目有序推进
光大证券· 2025-08-27 10:0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8] 核心观点 - 2025年H1营业收入162.8亿元同比+13.3% 但归母净利润0.66亿元同比-39.8% 其中Q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0.14亿元同比-74.7%环比-73.8% [4] - PDH行业处于景气底部 Q2丙烷价格4833元/吨同比-9% PDH价差435元/吨同比+265元/吨 聚丙烯价差660元/吨同比-144元/吨 [5] - 公司作为国内PDH龙头企业 拥有张家港/宁波/茂名三大生产基地 宁波基地2025H1生产丙烯52.44万吨(全年计划完成率46.6%) 聚丙烯57.49万吨(48.4%) 张家港基地生产丙烯32.24万吨(56.76%) 聚丙烯21.27万吨(57.8%) [6] - 茂名万吨级碳纤维项目总投资37亿元 分两期建设4条生产线 一期年产4800吨高性能碳纤维预计2025年底投产 二期建成后总产能达8000吨/年 [7] - 下调2025-2026年盈利预测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6亿元(下调40%)/3.46亿元(下调54%)/4.99亿元 对应EPS分别为0.11/0.22/0.32元 [8][9]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162.8亿元同比+13.3% 归母净利润0.66亿元同比-39.8% [4]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26.16亿元/376.88亿元/403.19亿元 同比增长率5.42%/15.55%/6.98% [9]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2.7%/3.5%/4.1% ROE(摊薄)分别为1.56%/2.98%/4.12% [12] - 当前总市值140.28亿元 对应2025年PE为80倍 PB为1.2倍 [1][9][13] 业务运营 - 公司三大生产基地稳定运营 PDH产能及PP产能位居国内前列 产品应用于家电/汽车/日用品/包装/医疗等领域 [6] - 成功研发生产超高抗冲高流动性汽车部件专用料PPBMP15/M28和高透高流动性聚丙烯牌号PPR-MT60CL [6] - 茂名高性能碳纤维一期项目上半年完成土建工程施工 设备陆续进场 [6] - 碳纤维项目采用水相沉淀聚合干喷湿纺两步法技术 配套建设全国最长520米连续生产线 形成"丙烯-聚丙烯/碳纤维-高端复合材料"产业闭环 [7] 发展前景 - 静待PDH行业景气复苏 公司业绩有望快速增长 [5] - 碳纤维项目投产后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新兴能源装备/低空经济等重点领域 有望成为公司新增长点 [7] - 公司持续巩固PDH龙头地位 同时积极布局氢能等新能源领域 [8]
和顺科技(301237) - 2025年8月26日和顺科技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26 07:1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96亿元,同比增长27.93% [2] - 归母净利润-1,431.34万元,同比下降153.36% [2] - 扣非后净利润-1,612.63万元,同比下降67.79% [2] - 2025年第二季度扣非后净利润亏损611.57万元,环比有所好转 [2] 产品营收结构 - 有色光电基膜营收占比45.46% [3] - 透明膜营收占比42.62% [3] - 其他功能膜营收占比10.84% [3] - 功能膜业务从太阳能背板膜转向窗膜领域 [3] 碳纤维项目进展 - 2024年第三季度启动建设,目前处于工程建设及设备安装关键阶段 [4] - 工艺流程包括纺丝原液制备、预氧化、碳化、表面处理及后加工 [5] - 应用领域涵盖民用航空、3C数码、低空飞行器及赛车 [6] 核心竞争力 - 掌握双向拉伸有色薄膜制造等核心技术 [8] - 具备设备改造优化能力和先进工艺配方 [8] - 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保障产品稳定性 [8] - 差异化、功能性经营模式聚焦高附加值产品 [8]
47亿元碳纤维项目,中交!
DT新材料· 2025-08-25 16:05
榆林恒神碳纤维项目进展 - 榆林恒神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高性能碳纤维生产基地项目一期一阶段5000吨/年工程于8月20日实现中间交接 标志着项目由工程建设转入试生产阶段[2] - 项目位于榆神工业区清水工业园 规划总投资47.3亿元 采用丙烯腈法工艺技术生产HF20-50K/HF30S-24K/HF40S-24K等高性能碳纤维系列产品[2] - 中交范围涵盖聚合/纺丝/碳化/溶剂回收装置等32个单位工程和118个分部工程 工程质量自评合格并具备中交条件[2] 企业背景与产业布局 - 榆林恒神新材料有限公司为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隶属于世界500强企业陕西煤业化工集团[3] - 江苏恒神股份创建于2007年 是集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研发/生产/销售/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 - 公司构建"五中心一站一院一公司"创新格局 拥有江苏省PAN基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欧洲研发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平台[3] 行业活动与平台服务 - DT新材料平台涉及化工新材料/复合材料/储能与电池/先进封装/生物基与合成生物学等产业领域 服务客户超20万人次[4] - 平台提供品牌传播/研究咨询/投资孵化服务 具体包括企业专访/定制报告/项目尽调/投资融资等业务模块[4] - 平台地址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角江实验室 合作咨询可通过15355132586联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