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巨芯冷却液
icon
搜索文档
【基础化工】制冷剂延续高景气,氟化工企业布局液冷未来可期——氟化工行业跟踪报告(赵乃迪/蔡嘉豪)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9-20 00:06
行业景气度 - 2025年第二代氟制冷剂生产配额进一步削减 第三代氟制冷剂实行生产配额制 行业供给端持续收紧[3] - 下游需求稳步复苏 制冷剂供需格局持续优化 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带动企业盈利能力大幅增长[3]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制冷剂龙头企业巨化股份 三美股份 永和股份 东岳集团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46.97% 159.22% 140.80% 153.28%[3] 液冷产业布局 - AI算力需求快速增长带动液冷相关需求高增 推动氟化工企业向氟化液等高附加值产品布局[4] - 巨化股份通过子公司创氟高科推进"巨芯冷却液"项目 规划产能5000吨/年 一期1000吨/年已投产[4] - 三美股份推进重庆氟化工一体化项目 完善原材料 制冷剂 氟聚合物等领域产业布局[4] - 永和股份通过扩建内蒙 福建基地 为高端冷却液应用提供原料支撑[4] - 东岳集团在高端氟材料领域国内领先 持续拓展高性能含氟聚合物 氟精细化学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布局[4] - 新宙邦已完成氟化液核心产品阶段性产能建设 产品聚焦氢氟醚及全氟聚醚[4] - 八亿时空参股南通詹鼎切入电子氟化液赛道 与中国广电四川网络龙泉驿区分公司合作开展边缘计算业务[4] - 润禾材料浸没式液冷已与多家客户建立合作试点 将开发储能 超充 智算平台导冷液[4] 液冷技术发展 - 液冷技术是以液体为冷却介质的高效散热方案 通过冷液分配装置将服务器热量转移[5] - 相比风冷具有节能优势 PUE值1.1-1.25 支持高密度散热达30kW/机柜[5] - 技术路线包括冷板式 浸没式和喷淋式液冷技术 目前冷板式和浸没式是主要形式[5][6] - 全球液冷市场规模呈现指数级扩张 2023年29亿美元 2024年36亿美元 预计2025年达45亿美元(322.65亿元人民币) 2032年达194亿美元(1390.98亿元人民币)[6] - 2025年-2032年复合年增长率达23%[6]
制冷剂延续高景气,氟化工企业布局液冷未来可期:氟化工行业跟踪报告
光大证券· 2025-09-19 08:35
行业投资评级 - 基础化工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5] 核心观点 - 制冷剂行业因供给缩减和需求复苏景气度持续上行 2025年第二代氟制冷剂生产配额进一步削减 第三代实行生产配额制 供给端持续收紧 叠加下游空调和汽车产量稳步增长(2025年7月空调产量累计同比+5.1% 汽车+10.5%) 推动制冷剂价格大幅上涨 龙头企业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40%[1][13][20] - 氟化工企业加速布局液冷领域 AI算力需求快速增长带动液冷需求高增 氟化液作为核心冷却介质具有高绝缘性和热传导率 技术壁垒显著 多家企业通过产能扩建和技术合作切入该赛道 未来有望打造二次成长曲线[2][26] - 液冷技术是算力时代的散热革命 相比风冷具有节能(PUE 1.1-1.25)和高密度散热(支持30kW/机柜)优势 全球液冷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29亿美元增长至2032年194亿美元(CAGR 23%) 中国市场2024年达184亿元(同比+66.1%) 2029年预计达1300亿元[3][32][46] 制冷剂行业景气度分析 - 供给端持续收紧 2025年第二代氟制冷剂配额削减 第三代实行配额制 行业格局优化[1][20] - 需求端稳步复苏 2025年1-7月空调产量累计同比+5.1% 汽车产量累计同比+10.5% 支撑制冷剂需求[13] - 产品价格大幅上涨 截至2025年9月3日 R22价格35500元/吨(较年初+7.58%) R32价格60500元/吨(较年初+40.70%) R134a价格51500元/吨(较年初+21.18%)[14][15] - 龙头企业业绩高增长 25H1巨化股份归母净利润同比+146.97% 三美股份+159.22% 永和股份+140.80% 东岳集团+153.28%[1][21] 氟化工企业液冷布局 - 巨化股份通过子公司创氟高科推进"巨芯冷却液"项目 规划产能5000吨/年 一期1000吨/年已投产[2][27] - 三美股份推进重庆氟化工一体化项目 完善原材料、制冷剂和氟聚合物布局[2][27] - 永和股份扩建内蒙和福建基地 为高端冷却液应用提供原料支撑[2][28] - 东岳集团拓展高性能含氟聚合物和氟精细化学品布局[2][28] - 新宙邦已完成氟化液核心产品产能建设 氢氟醚产能3000吨/年 全氟聚醚产能2500吨/年[29] - 八亿时空参股南通詹鼎切入电子氟化液赛道 并开展边缘计算业务[29][30] - 润禾材料浸没式液冷已与多家客户合作试点 开发储能、超充和智算平台导冷液[30] 液冷技术发展现状 - 技术原理与优势 以液体为冷却介质 通过冷量分配装置散热 PUE可降至1.1-1.25 支持30kW/机柜高密度散热[31][32] - 主要技术路线 包括冷板式(间接液冷)和浸没式(直接液冷) 冷板式初期投入10-15万元/系统 浸没式初期投入30-50万元/系统但全生命周期成本低20%-30%[33][35][38] - 算力驱动需求增长 2023年全球算力总规模1397 EFLOPS(同比+54%) 预计2030年超过16 ZFLOPS 智能算力占比超90%[42] - 应用领域分布 数据中心和通信占55-60% 汽车(含新能源)占15% 工业制造占10% 能源电力和医疗科研各占5-10%[50][52] 投资建议 - 关注制冷剂龙头企业 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永和股份、东岳集团[4][55] - 关注液冷领域布局企业 新宙邦、八亿时空、润禾材料[4][55]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制冷剂高景气25H1龙头企业业绩高增长,布局液冷业务前景可期-20250907
光大证券· 2025-09-07 06:35
行业投资评级 - 基础化工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6] 核心观点 - 制冷剂行业景气度持续上行,2025年第二代氟制冷剂生产配额进一步削减,第三代氟制冷剂实行生产配额制,行业供给端持续收紧,叠加下游需求稳步复苏,制冷剂供需格局持续优化,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带动企业盈利能力大幅增长[1] - 制冷剂龙头企业加速布局液冷行业,受益于环保政策收紧和AI算力需求激增,推动氟化工产业链向高附加值领域进军,发展前景可期[3] - 液冷技术是数据中心与算力时代的散热革命,具有节能和高密度散热优势,随着算力高速增长,液冷产业正迎来高速增长,市场规模呈现指数级扩张[4] 制冷剂行业景气度 - 2025年第二代氟制冷剂生产配额进一步削减,第三代氟制冷剂实行生产配额制,行业供给端持续收紧[1] - 三代制冷剂价格价差大幅增长,截至25年9月3日,R32价格为60500元/吨,较25年7月初+15.24%,较25年年初+40.70%[2] - R125价格为45500元/吨,较25年年初+8.33%[2] - R134a价格为51500元/吨,较25年7月初+5.10%,较25年年初+21.18%[2] - R32价差为42761元/吨,较25年7月初+19.68%,较25年年初+66.79%[2] - R125价差为27244元/吨,较25年年初+22.32%[2] - R134a价差为32009元/吨,较25年7月初+8.71%,较25年年初+28.03%[2] - 25H1国内制冷剂龙头企业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永和股份、东岳集团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146.97%、+159.22%、+140.80%、+153.28%[1] 液冷业务布局 - 巨化股份通过子公司创氟高科推进"巨芯冷却液"项目,规划产能5000吨/年,一期1000吨/年已投产[3] - 三美股份年产1.9万吨电子级氟化液项目一期2024年已投产,产品送样中科曙光等客户[3] - 永和股份通过扩建内蒙、福建基地,为高端冷却液应用提供原料支撑[3] - 东岳集团作为全球PTFE龙头,重点研发全氟聚醚路线氟化液[3] - 液冷技术是以液体为冷却介质的高效散热方案,相比风冷具有节能(PUE 1.1-1.25)、高密度散热(支持30kW/机柜)等优势[4] - 2023年全球液冷市场规模为29亿美元,2024年为36亿美元,预计2025年达到45亿美元(322.65亿元人民币),2032年达到194亿美元(1390.98亿元人民币),2025年-2032年CAGR达23%[4] 市场表现 - 过去5个交易日,中信基础化工板块涨跌幅为+0.1%,涨跌幅位居所有板块第8位[10] - 基础化工行业涨跌幅前五的子板块为:锂电化学品(+11.9%),有机硅(+3.6%),无机盐(+3.4%),改性塑料(+2.5%),轮胎(+2.2%)[13] - 涨跌幅后五位的子板块为:其他塑料制品(-4.7%),聚氨酯(-3.6%),氟化工(-3.2%),复合肥(-3.0%),磷肥及磷化工(-2.8%)[13] - 基础化工板块涨幅居前的个股有:天际股份(+30.18%),大东南(+27.09%),华盛锂电(+25.73%),鹿山新材(+23.85%),中伟股份(+22.59%)[15] - 跌幅居前的个股有:华光新材(-21.46%),同益中(-18.96%),美联新材(-18.89%),建业股份(-18.65%),*ST亚太(-16.48%)[16] 产品价格动态 - 近一周涨幅靠前的品种:氢氟酸(AHF)(+7.67%),顺酐:江苏地区(+3.64%),双酚A:华东地区(+3.56%),炭黑(N330):山西市场(+3.31%),烧碱(32%离子膜碱):江苏地区(+3.30%)[18] - 近一周跌幅靠前的品种:聚乙烯醇:西南(-5.87%),电池级碳酸锂:99.5%:安泰科(-5.51%),TDI(-4.08%),正丁醇:齐鲁石化(-3.28%),PTA:华东(-3.27%)[19] - 制冷剂市场呈现稳中推涨态势,主流企业报盘再度上调,行业仍处于高景气周期[22]
巨化股份(600160):业绩符合预期,制冷剂价格和盈利大幅提升,公司或充分受益液冷浪潮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28 12:12
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业绩符合预期,制冷剂价格和盈利大幅提升,公司或充分受益液冷浪潮[1] - 制冷剂盈利大幅提升,Q3景气持续上行,因二代制冷剂生产配额进一步削减,三代制冷剂继续实行生产配额管理,厂库和渠道库存消化较为充分,下游需求增长,行业生态和竞争秩序持续改善[5] - 含氟精细化学品盈利提升显著,公司或充分受益液冷浪潮,伴随AI、5G等高密度业务快速发展,数据中心散热问题成为重大挑战,冷板路线和浸没式路线均涉及氟化液等产品[5] - 基础化工及氟化工原料盈利修复,食品包装材料及石化材料短期承压[5] - 在全球供给严格约束下,行业格局优化叠加下游需求增长将带来制冷剂价格和价差的长周期向上,公司涨价弹性大[5]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 2025H1营业总收入133.31亿元,同比增长10.4%[2] - 2025H1归母净利润20.51亿元,同比增长147.0%[2] - 2025E归母净利润预测45.56亿元,同比增长132.5%[2] - 2026E归母净利润预测58.23亿元,同比增长27.8%[2] - 2027E归母净利润预测75.68亿元,同比增长30.0%[2] - 2025H1毛利率28.7%,同比提升11.99个百分点[5] - 2025E毛利率预测26.7%,2026E预测30.2%,2027E预测33.5%[2] - 2025E市盈率21倍,2026E市盈率17倍,2027E市盈率13倍[2] 市场数据 - 收盘价36.20元[3] - 一年内最高价36.95元,最低价14.25元[3] - 市净率5.1[3] - 股息率0.64%[3] - 流通A股市值97,731百万元[3] - 每股净资产7.13元[3] - 资产负债率33.56%[3] - 总股本2,700百万股,流通A股2,700百万股[3] 半年度业绩 - 25H1营业收入133.31亿元,同比增长10%[5] - 25H1归母净利润20.51亿元,同比增长147%[5] - 25H1扣非归母净利润20.26亿元,同比增长155%[5] - 25H1毛利率28.72%,同比提升11.99个百分点[5] - 25H1净利率17.07%,同比提升9.42个百分点[5] - 25Q2营业收入75.31亿元,同比增长14%,环比增长30%[5] - 25Q2归母净利润12.42亿元,同比增长139%,环比增长54%[5] - 25Q2扣非归母净利润12.37亿元,同比增长145%,环比增长57%[5] - 25Q2毛利率28.95%,同比提升10.57个百分点,环比提升0.53个百分点[5] - 25Q2净利率18.29%,同比提升9.31个百分点,环比提升2.80个百分点[5] 制冷剂业务 - 25H1制冷剂毛利30.88亿元,同比增长157%[5] - 25H1制冷剂毛利率50.35%,同比提升22.54个百分点[5] - 25Q2制冷剂销量8.48万吨,同比减少10%,环比增长21%[5] - 25Q2制冷剂销售均价40,911元/吨,同比增长65%,环比增长9%[5] - 子公司衢化氟化学实现净利润16.40亿元,同比增长211%[5] - 子公司飞源化工实现净利润4.50亿元,同比增长170%[5] - Q3长协R32报价5万元/吨,R410A报价4.9万元/吨,环比Q2分别提升4,000元/吨和2,000元/吨[5] - 8月4日广东乳源东阳光氟R32报价6万元/吨(+3,000元),R134a报价5.1万元/吨(+1,000元),R410A报价5.1万元/吨(+1,000元)[5] - 公司三代制冷剂配额国内领先,拥有3.9万吨R22配额[5] - 公司拥有R134a配额6.06万吨,国内占比29%[5] 其他业务 - 25H1含氟聚合物毛利0.39亿元,同比减少45%[5] - 25H1含氟聚合物毛利率4.40%,同比下降1.74个百分点[5] - 25H1含氟精细化学品毛利0.13亿元,同比增长120%[5] - 25H1含氟精细化学品毛利率6.90%,同比提升1.94个百分点[5] - 25H1基础化工产品毛利3.92亿元,同比增长27%[5] - 25H1基础化工产品毛利率27.01%,同比提升9.71个百分点[5] - 25H1氟化工原料毛利0.36亿元,同比增长440%[5] - 25H1氟化工原料毛利率4.19%,同比提升4.79个百分点[5] - 25H1食品包装材料毛利1.09亿元,同比减少17%[5] - 25H1食品包装材料毛利率30.97%,同比提升5.10个百分点[5] - 25H1石化材料毛利0.07亿元,同比减少96%[5] - 25H1石化材料毛利率0.36%,同比下降8.71个百分点[5] 项目进展 - 公司本埠1万吨/年高品质可熔氟树脂、500吨/年全氟磺酸树脂一期250吨/年项目、1万吨/年FEP等扩建项目推进中[5] - 甘肃巨化高性能氟氯化工新材料一体化项目推进中[5] - 5000吨/年巨芯冷却液项目一期1000吨/年运行状况良好[5] - 全氟聚醚JHT系列产品可为半导体生产、大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储能、机器人、AI等战略新兴产业提供热管理、高精度清洗、恶劣环境润滑解决方案[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