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碳化硅单晶衬底
icon
搜索文档
天岳先进(688234.SH/02631.HK)"AH"双平台:全球碳化硅龙头港股上市,打开AI算力与AI眼镜第二增长曲线
格隆汇· 2025-08-21 01:56
公司上市与市场表现 - 公司于2025年8月20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成为国内首家"A+H"双平台碳化硅衬底企业 [1] - 港股散户超额认购倍数超2800倍 国际配售获产业及金融资本抢筹 基石投资者包括国能环保 和而泰 未来资产证券等机构 [1] - H股发行价42.8港元 构筑超40%的A股折价安全垫 [8] 市场份额与财务表现 - 2024年全球碳化硅衬底市场规模88亿元人民币 预计2030年达585亿元 2024-2030年复合增长率37.1% [2] - 公司2024年以16.7%的全球衬底收入份额稳居全球前三 导电型细分市占率22.8%跃居全球第二 [2] - 公司收入从2022年4.17亿元增长至2024年17.68亿元 2024年扭亏为盈 毛利率升至24.6% 净利润1.79亿元 经营现金流转正 [2] 技术实力与产能布局 - 公司贯通全流程能力 率先完成2-8英寸商业化 2024年推出业内首款12英寸样品 累计专利超500件 [3] - 公司具备8英寸批量交付能力 通过自研工艺迭代实现从产品级到平台级的跃迁 [3] - 2024年总产能约42万片/年 产量41万片 产能利用率达97.6% 中期目标指向百万片/年 [3] 客户结构与全球化进展 - 与全球前十大功率半导体厂商中逾半数建立合作 包括英飞凌 博世 安森美等国际龙头 [4] - 2024年境外收入同比增长104% 占比近一半 全球化销售体系与品质体系形成强化飞轮 [4] - 批量供货日本头部客户 获日本《电子器件产业新闻》"半导体电子材料"类金奖 [8] AI眼镜市场机遇 -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AI眼镜出货量约87万副 同比激增逾两倍 全年销量有望冲破550万副 [5] - 公司碳化硅衬底已应用于AI眼镜光波导技术 与舜宇光学等客户达成深度合作 [6] - AI眼镜被公司明确列为碳化硅衬底"第二增长曲线"的重点方向 [6] 英伟达生态合作 - 公司进入英伟达头部生态链并深度服务其核心供应商群 [6] - 未来在英伟达AI加速器 数据中心等上游需求扩张中 SiC衬底供应商将天然受益 [6] - "英伟达概念"标签使估值具备溢出式上行空间 [6] 战略定位与成长驱动 - 公司处于"AI眼镜+英伟达生态"双概念交叉的爆发节点 [7] - 成长驱动来自可穿戴AI终端市场与AI算力基础设施双主线 [7] - 港股平台将加速公司从"中国龙头"向"国际品牌"的品牌影响力升维 [8]
天岳先进"AH"双平台:全球碳化硅龙头港股上市,打开AI算力与AI眼镜第二增长曲线
格隆汇· 2025-08-21 01:35
全球碳化硅衬底行业与公司市场地位 - 2024年全球碳化硅衬底市场规模88亿元人民币 预计2030年达585亿元 2024-2030年复合增长率37.1% [2] - 公司2024年以16.7%全球衬底收入份额稳居行业前三 导电型细分市占率22.8%跃居全球第二 [2] - 公司收入从2022年4.17亿元增长至2024年17.68亿元 2024年扭亏为盈 毛利率升至24.6% 净利润1.79亿元 [2] 技术研发与制造能力 - 公司贯通全流程技术能力 率先完成2-8英寸商业化 2024年推出业内首款12英寸样品 累计专利超500件 [3] - 2024年总产能约42万片/年 产量41万片 产能利用率达97.6% 中期目标指向百万片/年产能 [3] - 临港工厂自2023年5月量产后有效稀释单位固定成本 规模经济效应向毛利率与现金流传导 [3] 客户结构与全球化进展 - 与全球前十大功率半导体厂商中逾半数建立合作 包括英飞凌/博世/安森美等国际龙头 [4] - 2024年境外收入同比增长104% 占比近一半 全球化销售与品质体系形成强化飞轮 [4] - 批量供货日本头部客户 获日本《电子器件产业新闻》"半导体电子材料"类金奖 [7] AI与英伟达生态合作机遇 -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AI眼镜出货量约87万副 同比激增逾两倍 全年销量有望冲破550万副 [5] - 碳化硅衬底已应用于AI眼镜光波导技术 与舜宇光学等客户达成深度合作 [5][6] - 进入英伟达头部生态链并深度服务其核心供应商群 受益于AI加速器与数据中心需求扩张 [6] 港股上市与资本表现 - 成为国内首家"A+H"双平台布局碳化硅衬底企业 散户超额认购倍数超2800倍 [1] - 国际配售获国能环保/和而泰/未来资产证券等机构抢筹 发行价42.8港元构筑超40% A股折价 [1][7] - 港股平台加速从"中国龙头"向"国际品牌"升维 估值有望受益于AI供应链催化剂 [7][8]
3个SiC项目落地/投产,涉及浙江、济南等地
行家说三代半· 2025-05-15 10:48
碳化硅行业动态 - 国内新增3个SiC项目动态,包括浙江嘉善的碳化硅控制器项目、力冠微电子的SiC装备项目落户济南、同光半导体的SiC衬底项目通过验收 [2][4][9] 浙江嘉善碳化硅控制器项目 - 项目名称为智能物联产业园项目,年产碳化硅控制器及零部件1000万件,投资估算4.1亿元,总建筑面积10.5万平方米 [3] - 项目由嘉善姚庄电子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建设,地点在嘉善县姚庄镇 [3] - 嘉善县此前已落地多个碳化硅项目,包括致瞻科技的SiC器件项目 [3] 力冠微电子SiC装备项目 - 二期扩产能项目落户济南槐荫经济开发区,计划总投资数亿元,建设7万平方米智能化生产基地 [7] - 将新增12英寸SI-CVD设备、SiC-PVT设备等10条高端产线,预计年产值突破15亿元 [7] - 项目将带动本地就业超800人,吸引10家全球核心供应商落地 [7] - 自主研发的8英寸PVT碳化硅长晶炉已实现批量销售,涵盖感应加热与电阻加热两种技术路线 [8] - 12英寸PVT电阻加热长晶炉已完成首批两台设备交付,计划2025年实现批量供货 [8] - 8英寸/12英寸SiC-PVT设备获得国际知名客户验证,设备良率突破99.2% [7] 同光半导体SiC衬底项目 - 年产7万片碳化硅单晶衬底项目已通过竣工环保验收,总投资约3.89亿元 [9][10] - 项目完全投产后可实现年产7万片碳化硅单晶衬底,已于2025年3月开始试运行 [10] - 年产20万片8英寸碳化硅单晶衬底项目已启动,预计总投资8.82亿元,2027年全部投产 [10] - 成功研发出12英寸导电型碳化硅晶锭(20+mm)等重点产品 [10] 行业参编企业 - 天岳先进、天科合达、烁科晶体等多家企业参编《2025碳化硅衬底与外延产业调研白皮书》和《2025碳化硅器件与模块产业调研白皮书》 [1] 其他行业动态 - 30家SiC企业集结欧洲,英飞凌等发布创新产品 [13] - 华为、中建、安世博等加速布局SiC超充赛道 [13] - 浙江晶瑞、南砂晶圆实现12英寸SiC突破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