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鑫椤锂电
icon
搜索文档
某车企暂停自研电池并裁员
鑫椤锂电· 2025-08-26 04:04
保时捷自研电池计划调整 - 保时捷宣布搁置自研高性能电动车电池计划 称该模式无经济可行性[2][3] - 取消自建高性能电池生产计划 主要原因是电动车市场增长低于预期及中美市场环境变化[3] - 缺乏规模经济及产量限制 电池制造需要巨额投入与高度规模化 对当前阶段的保时捷难以实现[3] 原计划与产能目标 - 电池部门Cellforce已完成部分电芯开发并启动试生产[3] - 原计划在德国南部工厂实现每年1吉瓦时产能 足以供应1万辆Taycan[3] - 后续还拟建第二工厂[3] 业务调整与人员影响 - Cellforce将缩减运营 并将研发成果用于支持大众集团及保时捷收购的V4Smart[4] - 可能裁员约200人 目前总员工数量约为300名[4] - 剩余人员或转至大众集团电池子公司PowerCo 相关研发设施也将交由PowerCo使用[4] 技术研发进展 - 2023年保时捷研发新型固态电池 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应用于电动汽车[4] - 目标将续航里程增加到1300公里[4] - 后续通过固态电池优化 续航里程再增加30%-50% 充电功率增加到500kW[5] 行业合作转向 - 经过2年努力后选择激流勇退 专业的事交给宁德时代等动力电池巨头完成[5]
央企背景锂电企业被100%收购!
鑫椤锂电· 2025-08-25 08:15
公司股权变更 - 淮安骏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大股东从央企中化国际变更为邢东(河北)锂电科技有限公司 [1] - 公司法定代表人由何冉变更为于成 主要成员何冉和蒋文璐退出并新增于成 [1] 公司历史与业务 - 淮安骏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6月13日 最初是博郡汽车全资子公司 [3] - 2018年9月中化国际与骏盛新能源和博郡汽车签署投资合作意向协议 重点聚焦三元锂电池 [3] - 中化国际2018年11月通过股权融资实现对骏盛新能源的全资控股 正式进军动力电池领域 [3] - 骏盛新能源项目计划总投资100亿元 新建厂房50万平方米 用地1500亩 预计新上10条电芯及电池包研发和生产线 [3] - 中化国际将骏盛新能源作为软包电芯核心基地 导入车规级标准(IATF 16949)并推动产线全线贯通实现出货 [3] 行业整合与战略调整 - 业内评价2017年-2019年中化国际等财团推动动力电池新势力涌现 骏盛新能源是其中之一 [5] - 2025年6月5日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人民法院裁定受理骏盛新能源破产清算一案并公开招募重整投资人 [5] - 央企背景动力电池新势力的彻底易主印证锂电行业已驶入深度整合的加速车道 [5] - 邢东锂电全面并入骏盛新能源可能成为其从单一磷酸铁锂电池业务向磷酸铁锂+三元锂电双线布局的转折 [5] - 邢东锂电位于河北省邢台市高新区 是一家重技术型锂电企业 拥有电芯研制和系统集成核心技术 专业从事磷酸铁锂动力/储能锂电池及电池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5]
【突破“卡脖子”!】国产黑科技沥青焦横空出世,航空航天核工业终于用上“中国焦”!
鑫椤锂电· 2025-08-25 02:33
公司技术突破 - 成功开发出性能优异的高端沥青焦熟焦产品 应用于等静压石墨领域 [1][3] - 产品具备低CTE 高强度 优良热导率和电导率等特性 [3] - 已通过多家国内头部等静压石墨企业评测并开展合作 [3] 市场替代效应 - 打破国外原料垄断格局 实现进口替代 [3] - 大幅降低下游企业生产成本 [3] - 助力国内炭素企业高端等静压石墨应用发展 [1] 应用领域拓展 - 产品应用于精密模具 半导体 光伏热场材料领域 [3] - 覆盖核石墨与航天军工材料等高端制造领域 [3] - 等静压石墨在航空航天 核工业 军工 石油化工 电力电子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3] 行业现状 - 国内高端沥青焦熟焦主要依赖进口 [3] - 国产中温沥青焦仅能用于中低端等静压石墨生产 [3] 公司发展战略 - 充分利用现有煤系针状焦生产装置优势进行研发 [3] - 持续攻克行业尖端技术 开发前沿高端产品 [4] - 秉承开放兼容 自主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4]
宁德时代联手央企,成立新公司
鑫椤锂电· 2025-08-25 02:33
公司成立与基本信息 - 中石油济柴时代(山东)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于2025年8月19日成立 注册资本7700万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为李春生 公司类型为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行业属于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1][2] - 公司经营范围涵盖储能技术服务 新兴能源技术研发 电池制造与销售 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 集中式快速充电站 石油天然气技术服务 货物进出口等 [2] - 注册地址为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 登记状态为开业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70113MAETFNDH5F [2] 市场格局与竞争影响 - 宁德时代在2024年中国境内锂离子储能电池市场份额为20-25% 而济柴动力与宁德时代在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市场份额合计为0-5% [2] - 央企背景企业通过合资整合技术方 将冲击阳光电源 海博思创等独立集成商市场份额 中国石油集采中央企关联企业(济柴动力 中车株洲所)合计中标份额不足10% 合资后有望提升至30%以上 [3] - 此次合作标志着"三桶油"系储能平台加速入场 中国石油集团将推动济柴动力储能业务从内部配套转向外部市场输出 [3]
超30GWh!又一电池企业获车企动力项目定点
鑫椤锂电· 2025-08-25 02:33
公司合作动态 - 楚能新能源与东风柳州汽车签署五年动力电池供应协议 总供应量超过30GWh[1] - 合作涵盖乘用车和商用重卡电池产品 并建立联合研发机制[1] - 双方将聚焦高能量密度 轻量化 梯次利用和商用CTP等前瞻性技术开发[1] 技术合作方向 - 联合研发旨在探索更安全 更高效 更绿色的出行解决方案[1] - 合作深化动力领域战略协同与技术创新 推进零碳交通发展[2] 合作历史与认可 - 自2023年起为东风集团多款车型提供高安全长寿命电池解决方案[1] - 2024年荣获东风"突出贡献奖"和"优秀生态服务合作伙伴奖"[1] 行业战略意义 - 体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与商乘并举电动化转型实践[2] - 助力国家双碳战略实施 提升中国智造在全球新能源赛道的竞争力[2]
2025年7月ICC鑫椤资讯全球锂电数据统计:
鑫椤锂电· 2025-08-22 09:20
全球锂电池产量 - 2025年7月全球锂电池产量达186.6GWh 同比增长48.9% [2] - 2025年1-7月全球锂电池累计产量1175.12GWh 同比增长48.62% [2] 储能电池产量 - 2025年7月全球储能电池产量52.3GWh 同比增长65.3% [2] - 2025年1-7月全球储能电池累计产量291.28GWh 同比增长85.39% [2] 磷酸铁锂材料 - 2025年7月全球磷酸铁锂产量30.62万吨 同比增长61.2% [2] - 2025年1-7月全球磷酸铁锂累计产量191.48万吨 同比增长62.06% [2] 三元材料及前驱体 - 2025年7月全球三元材料产量8.62万吨 同比增长10.3% [2] - 2025年1-7月全球三元材料累计产量54.15万吨 同比下降2.7% [2] - 2025年7月全球三元前驱体产量8.56万吨 同比增长8.9% [2] - 2025年1-7月全球三元前驱体累计产量54.88万吨 同比下降2.4% [2] 锰酸锂材料 - 2025年7月中国锰酸锂产量1.26万吨 同比增长39.3% [3] - 2025年1-7月中国锰酸锂累计产量7.78万吨 同比增长3.9% [3] 钴酸锂材料 - 2025年7月中国钴酸锂产量0.99万吨 同比增长13.7% [4] - 2025年1-7月中国钴酸锂累计产量6.07万吨 同比增长19.49% [4] 负极材料 - 2025年7月全球负极材料产量24.4万吨 同比增长38.7% [4] - 2025年1-7月全球负极材料累计产量154.44万吨 同比增长34.21% [4] 电解液 - 2025年7月全球电解液产量19.05万吨 同比增长38.2% [4] - 2025年1-7月全球电解液累计产量118.66万吨 同比增长43.74% [4] 隔膜 - 2025年7月全球隔膜产量26.72亿平方米 同比增长36.6% [4] - 2025年1-7月全球隔膜累计产量169.6亿平方米 同比增长36.64% [4] 数据覆盖与研究方法 - 鑫椤锂电数据库覆盖锂电池全产业链 样本覆盖率超90% 涵盖产量、销量、产能及价格数据 [12] - 数据库日度跟踪全产业链价格 月度更新成本变化趋势 涵盖BOM和MFG成本 [13] - 数据覆盖四大主材、辅材、锂电池及下游应用 涉及19个物料品目 [14] - 产能数据按季度更新 涉及21个物料品目 跟踪行业总供给变化 [15]
碳酸锂厂,复工复产!
鑫椤锂电· 2025-08-22 07:51
公司运营动态 - 江特电机全资下属公司宜春银锂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前期停产进行设备检修 [1] - 宜春银锂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近日正式复工复产 [1]
免费参会 仅限200人 | 2026硅基负极与固态电池高峰论坛
鑫椤锂电· 2025-08-22 07:51
硅基负极市场现状与前景 - 2025上半年全球硅基负极材料纯品产量达4396吨 同比增长76% [3] - 预计2028年硅基负极单体产量将达2.53万吨 2024-2028年复合增速高达50% [4] - 当前商业化应用集中于消费电子和电动工具领域 动力电池领域渗透率较低 [3] 技术突破与产业化挑战 - 多孔硅碳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将推动动力电池领域产业化导入加速 [3] - 面临材料本征缺陷、工艺复杂度高、产业链协同不足等产业化障碍 [4] - 固态电池可能成为硅基负极材料应用的主要增长点 [3] 企业研发方向与解决方案 - 碳一新能源聚焦新型硅基负极产品开发瓶颈及解决方案 [6] - 贝特瑞新材料研究硅基负极规模化应用的降本策略 [7] - 上海杉杉科技开发高首效长循环硅基负极制备技术 [7] - 深圳索理德研发多孔碳材料开发制备及技术趋势 [7] - 洛阳联创锂能攻克硅基负极大规模制备难点 [7] 应用领域拓展趋势 - 兰溪致德研究高端数码电池市场对硅基负极需求特性 [7] - 瑞浦兰钧分析圆柱电池对硅基负极需求特性及变化趋势 [7] - 国轩高科解决硅基负极在动力电池市场规模化应用痛点 [8] - 四川金汇能拓展硅基负极在新兴电池市场的应用 [8] 材料体系创新 - 湖南金博碳素研究石油焦基低成本多孔碳材料开发可行性 [7] - 道氏科技探索单壁碳管在硅负极材料体系下的应用价值 [8] - 北京卫蓝新能源分析固态电池体系下对硅基负极产品诉求 [7] - 至微新能研究不同电解质体系固态电池中硅基负极需求差异 [7] 行业生态发展 - 鑫椤资讯分析全球电池市场发展新生态 [8] - 会议汇聚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科研人员共同探讨技术发展趋势 [4]
磷酸铁锂巨头募资20亿扩产!
鑫椤锂电· 2025-08-22 07:51
融资计划 - 公司拟通过定向增发募资不超过20亿元 用于正极材料产能扩张及补充流动资金 [1] - 11万吨高性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总投资10亿元 拟投入募资8亿元 [2] - 8.5万吨高性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总投资7.9亿元 拟投入募资6亿元 [2]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拟投入募资6亿元 [2] - 项目总投资额合计23.9亿元 募资总额20亿元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6.22亿元 同比增长1.49% [2] - 归母净利润亏损8515.34万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2.22亿元大幅减亏61.6% [2] - 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1.32亿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2.98亿元大幅减亏55.7% [2] - 业绩改善源于新客户拓展 海外产能释放 原材料产能释放及产品竞争力提升 [2] 战略布局 - 公司看好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发展空间 [3] - 通过定增把握绿色能源转型机遇 扩张先进产能 [3] - 提升正极材料产品供应能力 [3]
20GWh!奇瑞又一电池项目基地签约
鑫椤锂电· 2025-08-22 07:51
项目签约 - 奇瑞集团与宿州市合作建设锂离子电池砀山生产基地项目于8月11日签约[1] - 砀山县政府与安徽得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20GWh电池项目合作协议[1] 公司背景 - 得壹能源为奇瑞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化重要平台 成立于2022年3月[1] - 公司注册资本18亿元 经营范围涵盖电池制造与销售业务[1] - 由芜湖埃科泰克动力总成有限公司控股 后者为奇瑞汽车全资子公司[1] 战略布局 - 此次签约标志着奇瑞在电池领域布局进一步扩展[2] - 项目投建将形成20GWh电池产能规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