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椤锂电

搜索文档
鑫椤锂电一周观察 |7月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同比增长34.3%
鑫椤锂电· 2025-08-28 07:55
行业整体表现 - 7月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55.9GWh 同比增长34.3% 环比下降4.0% [1] - 1-7月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355.4GWh 累计同比增长45.1% [1] - 磷酸铁锂电池占比持续提升 7月装车量44.9GWh占总装车量80.4% 同比增长49.0% [1] - 1-7月锂电池出口额411.43亿美元 同比增长26.2% 7月单月出口额70.47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2] 技术路线分化 - 三元电池7月装车量10.9GWh 同比下降3.8% 占比19.6% [1] - 磷酸铁锂电池1-7月累计装车量288.9GWh 同比增长68.8% 占比81.3% [1] - 海外动力订单增长拉动中镍三元材料产量提升 某企业月产量达8000吨创近两年新高 [8] 企业动态与产能布局 - 比亚迪宣布在马来西亚建设组装工厂 预计2026年投产 上半年海外销量47万辆同比增长132% [3] - 宁夏宝丰能源2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将于2025年9月投产 总规划产能100万吨/年 [4] - 龙蟠科技募资扩产19.5万吨高性能磷酸盐型正极材料 万华化学推进12万吨磷酸铁扩建项目 [9] 材料价格走势 - 电池级碳酸锂价格7.75-7.95万元/吨 工业级7.55-7.65万元/吨 [7] - 三元材料5系价格12.7-13.3万元/吨 8系811型14.5-15万元/吨 [8] - 磷酸铁锂动力型价格3.36-3.5万元/吨 储能型3.26-3.32万元/吨 [9] - 六氟磷酸锂电解液价格5.4-5.75万元/吨 动力磷酸铁锂电解液1.49-2.09万元/吨 [13] 细分市场状况 - 负极材料市场趋稳 国民技术负极材料营收3.06亿元同比增长31% 石墨化加工量增110% [10] - 隔膜行业召开座谈会探讨应对"内卷式"竞争 未来可能提价 [12] - 电解液9月产量预计环比增超5% 多氟多上半年六氟磷酸锂出货2.3-2.4万吨 [13] 下游需求分析 - 动力电池头部企业月订单超70GWh 第二三梯队电池厂产量同步提升 [14] - 上周新能源车销量26.4万辆 同比增长9.23% 新能源渗透率达56.17% [16] - 储能电芯价格短期波动主因交付挤兑和产能改造 非碳酸锂价格驱动 [17] 产能与利用率 - 湖南裕能二季度单月磷酸铁锂产量约9万吨 上半年产能利用率达116.82% [9] - 1-7月动力电池出口150.5GWh 同比增长53.1% 动力电池占比超64% [2] - 宁德时代领跑出口 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等企业出口增速超行业均值 [2]
优美科携手宝马与Solid Power推动固态电池技术迈向现实应用
鑫椤锂电· 2025-08-28 07:55
固态电池技术合作 - 宝马集团启动配备大尺寸固态电池的BMW i7实车道路测试 电芯由Solid Power开发并搭载优美科专有正极活性材料 [1] - 固态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替代传统液态电解质 在安全性 效率和能量密度方面具备显著优势 [2] - 优美科与Solid Power基于联合开发协议共同研发正极活性材料 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迈向商业化应用 [1][2] 合作伙伴关系与战略 - 宝马集团在慕尼黑进行实地驾驶测试 全面评估固态电池在真实驾驶环境中的性能表现 [3] - 优美科通过早期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与行业领导者共同开发并以可持续方式推进规模化应用 [3] - 三方合作旨在突破电池性能极限 固态电池有望超越传统锂离子电池局限 提升电动出行性能 可靠性和可持续性 [3] 技术验证与行业影响 - 宝马集团将固态电池测试视为开放技术思维的例证 持续推动新型电池电芯技术研发并与合作伙伴拓展技术能力 [3] - Solid Power认为宝马i7测试车是全固态电池领域的重要里程碑 标志着电池电芯和固态电池技术的实际应用进展 [3] - 优美科凭借差异化材料技术和产业链整合能力 在固态电池市场成熟过程中巩固技术领先地位 [3]
免费参会 仅限200人 | 2026硅基负极与固态电池高峰论坛
鑫椤锂电· 2025-08-28 07:55
硅基负极市场现状与前景 - 2025上半年全球硅基负极材料纯品产量达4396吨 同比增长76% [3] - 硅基负极商业化应用主要集中在消费电子和电动工具领域 动力电池领域渗透率相对较低 [3] - 预计2028年硅基负极单体产量将达2.53万吨 2024-2028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0% [4] - 多孔硅碳技术突破将推动硅基负极在动力电池领域进入产业化快速阶段 [3] 技术发展与产业化挑战 - 硅基负极面临材料本征缺陷、工艺复杂度高和产业链协同不足三大产业化挑战 [4] - 固态电池可能成为硅基负极材料应用的主要增长点 [3] - 行业正通过技术创新与生态重构实现突破 包括开发高首效长循环硅基负极和多孔碳材料 [7] 企业研发方向与应用拓展 - 贝特瑞聚焦硅基负极规模化应用的降本策略 [7] - 上海杉杉科技致力于高首效长循环硅基负极开发制备 [7] - 国轩高科重点解决硅基负极在动力电池市场规模化应用的痛点 [8] - 金汇能新材料拓展硅基负极在新兴电池市场的应用 [8] - 卫蓝新能源探索固态电池体系下对硅基负极的产品诉求 [7] 配套材料创新 - 深圳索理德开发多孔碳材料制备技术 [7] - 湖南金博碳素研究石油焦基低成本多孔碳材料开发可行性 [7] - 道氏科技探索单壁碳管在硅负极材料体系下的应用价值 [8] 下游应用需求 - 兰溪致德分析高端数码电池市场对硅基负极需求特性 [7] - 瑞浦兰钧研究圆柱电池对硅基负极需求特性及变化趋势 [7] - 至微新能探讨不同电解质体系固态电池中硅基负极需求差异 [7]
一图读懂欣旺达2025半年报
鑫椤锂电· 2025-08-28 07:55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269.85亿元 同比增长12.82% [3] - 归母净利润8.56亿元 同比下降3.88% [3] - 动力电池出货量16.08GWh 同比增长93.04% [3] - 储能系统出货量8.91GWh 同比增长133.25% [4] 业务结构 - 消费类电池收入138.90亿元 同比增长5.22% [6] - 电动汽车类电池收入76.04亿元 同比增长22.63% [6] - 储能系统类收入10.04亿元 同比增长68.85% [6] - 其他业务收入44.86亿元 同比增长14.39% [6] 产能建设 - 浙江浦江精密结构件项目实现量产 [8] - 江西赣州再生材料基地投入使用 [8] 研发创新 - 上半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 [11] - 重卡专用动力电池具备循环寿命突破5000次及8年200万公里超长寿命保障 [15] - 新一代航空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达360Wh/kg 采用软固态电池技术 [18][19] - 闪充电池4.0峰值充电倍率达12C 单次补能时长压缩至5分钟 [19]
磷酸铁锂龙头营收143亿!
鑫椤锂电· 2025-08-27 08:0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3.58亿元 同比增长33.17% [1] - 归母净利润3.05亿元 同比下降21.59%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3.10亿元 同比下降18.45% 降幅显著收窄 [1] - 第二季度净利润环比大幅增长 [1] 产品与销售 - CN-5系列和YN-9系列新产品(高压实)销量约19.34万吨 占公司产品销量约40% [1] - 新产品有效满足下游客户对快充 大容量 长循环 高安全电池等应用需求 [1] - 2025年上半年向宁德时代销售商品金额达45.8亿元 占总销售额32.5% [3] 子公司运营 - 云南裕能营业收入68.56亿元 净利润1.33亿元 [2] - 贵州裕能营业收入59.65亿元 净利润1.76亿元 [2] - 四川裕能营业收入29.50亿元 净利润0.32亿元 [2] - 四川裕宁营业收入6.81亿元 净利润1.14亿元 [2] - 云南裕能和贵州裕能是营业收入主要来源 [3] - 贵州裕能盈利同比上升 得益于精细化管理与一体化布局优势 [3] - 四川裕能和云南裕能保持盈利但同比下滑 受行业周期因素影响 [3] 股东结构 - 宁德时代持有公司7.9%股份 为第三大股东 [3] - 比亚迪持有公司2.5%股份 为第八大股东 [3] 行业环境 - 锂电产业链降本压力向上游传导 [3] - 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行业 [3] - 磷酸盐正极材料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承压 [3] - 公司通过差异化竞争和精细化管理应对行业压力 [3]
免费领取!2025年全球锂电产业链分布图
鑫椤锂电· 2025-08-27 08:00
全球锂电产业链分布图概述 - 分布图尺寸为1.5米×1米 [3] - 覆盖全球锂电产业全链条生态 包括原材料 四大主材 电池制造及终端应用 [3] - 涵盖中国 北美 欧洲 日韩东南亚四大主要产业聚集区 [3] 分布图获取方式 - 需转发文章至朋友圈并添加指定联系方式免费领取 [4] - 当前正按登记顺序依次派发 [5]
中创新航与零跑汽车合资公司正式成立!
鑫椤锂电· 2025-08-27 08:00
合资公司设立 - 中创新航与零跑汽车新设合资公司获市场监管总局无条件批准 [1] - 合资公司专注于电动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生产与销售 [2] - 股权结构中创新航持股51% 零跑持股49% 由双方共同控制 [2] 零跑汽车业务表现 - 零跑汽车成立于2015年 主营智能电动乘用车及车联网解决方案 [4] - 2025年上半年交付新车221,664辆 同比增长155.7% 销量位居中国新势力第一 [4] - 同期实现营收242.5亿元 同比增长174% 毛利率提升至14.1% 首次实现半年度净利润为正 [5] 中创新航市场地位 - 中创新航成立于2015年 主营动力电池和储能系统 [5] - 2025年1-7月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达24.15GWh 排名中国市场第三 [5] - 2025年上半年全球装车量21.8GWh 位列第四 市场份额约4.3% [5]
储能龙头成功登陆港交所!
鑫椤锂电· 2025-08-27 08:00
公司上市与市场地位 - 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8月26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股票代码06960.HK 成为"AIDC智算中心储能第一股" [1] - 一手中签率低至0.02% 创港股史上最低纪录 [1] - 2024年公司在数据中心应用储能电池出货量中国供应商中排名第一 市场份额达16.1% [1] 业务与产品布局 - 公司专注于储能电池及系统的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 产品覆盖通信基站储能、数据中心储能及电力储能等多元化场景 [1] - 与全球领先通信运营商及科技企业建立长期业务关系 [1] - 上市后重点投向东南亚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建设、研发中心升级及海外市场拓展 [1] 行业会议信息 - 鑫椤资讯将于2025年11月12-13日在上海主办行业会议 [2][3]
免费参会 仅限200人 | 2026硅基负极与固态电池高峰论坛
鑫椤锂电· 2025-08-26 10:00
硅基负极市场现状与前景 - 2025年上半年全球硅基负极材料纯品产量达4396吨 同比增长76% [3] - 预计2028年硅基负极单体产量将达2.53万吨 2024-2028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0% [4] - 当前商业化应用主要集中在消费电子和电动工具领域 动力电池领域渗透率相对较低 [3] 技术突破与产业化挑战 - 多孔硅碳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将推动动力电池领域产业化导入加速 [3] - 产业化面临材料本征缺陷、工艺复杂度高、产业链协同不足三大核心挑战 [4] - 固态电池体系可能成为硅基负极材料应用的主要增长点 [3] 企业研发方向与解决方案 - 碳一新能源聚焦新型硅基负极产品开发瓶颈及解决方案 [6] - 贝特瑞重点研究硅基负极规模化应用的降本策略 [7] - 上海杉杉科技致力于高首效长循环硅基负极开发制备 [7] - 深圳索理德专注多孔碳材料开发制备及技术趋势研究 [7] 应用领域拓展趋势 - 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提升持续推动高能量密度负极材料需求增长 [4] - 高端数码电池市场对硅基负极存在特定需求特性 [7] - 圆柱电池领域对硅基负极需求呈现明显变化趋势 [7] - eVTOL、人形机器人、AI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 [3] 产业链协同发展 - 国轩高科着力解决硅基负极在动力电池市场规模化应用的痛点 [8] - 四川金汇能积极拓展硅基负极在新兴电池市场的应用 [8] - 道氏科技探索单壁碳管在硅负极材料体系下的应用价值 [8] - 北京卫蓝新能源研究固态电池体系下对硅基负极产品的具体诉求 [7]
比亚迪将在马来西亚建厂,预计2026年投产
鑫椤锂电· 2025-08-26 10:00
马来西亚市场扩张 - 公司在马来西亚举办全新海豹上市发布会并宣布建设当地组装工厂 预计2026年正式投产[1] - 公司在马来西亚的门店总数达43家 其中第36家Wing Hin门店于同日开业[2] - 公司连续三年蝉联马来西亚纯电市场销冠 海豹车型为2024年当地最畅销纯电动轿车[2] 销售业绩表现 - 公司7月汽车总销量达344,296辆 其中乘用车销量341,030辆[2] - 7月纯电动乘用车销量177,887辆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销量163,143辆[2] - 2025年7月出口新能源汽车80,737辆[3] 战略发展布局 - 马来西亚组装工厂建设启动标志着公司进入当地全新发展阶段[2] - 公司将依托售后保障和销售网络扩张为马来西亚客户提供更便捷服务体验[2] - 公司后续将继续扩大在马来西亚的门店规模以增强市场覆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