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证券时报
icon
搜索文档
中美马德里经贸会谈成果公布
证券时报· 2025-09-15 15:53
中美经贸会谈进展 - 中美双方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会谈 积极落实两国元首通话重要共识 就TikTok等经贸问题进行坦诚深入建设性沟通 [1] - 双方围绕TikTok及中方关切进行交流 就以合作方式妥善解决TikTok相关问题达成基本框架共识 [1] - 会谈在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基础上进行 充分发挥中美经贸磋商机制作用 [1] 中方对TikTok问题的立场 - 中国一贯反对将科技和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 不会以牺牲原则立场和企业利益为代价寻求协议 [1] - 中方将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和中资企业合法权益 依法依规开展技术出口审批 [1] - 中国政府充分尊重企业意愿 支持企业在符合市场原则基础上开展平等商业谈判 [1]
削债86亿美元!佳兆业:重组方案已全面生效!
证券时报· 2025-09-15 15:53
9月15日,佳兆业集团(1638.HK)宣布,其境外债务重组所有条件均已达成,重组方案已全面生 效。 公告显示,佳兆业集团已根据重组计划向合格债权人发行了总额约133.72亿美元的6档新票据与8档强制 可换股债券,兼顾了不同期限与收益的选择,强制可换股债券给予了债权人未来转股的机会。新票据与 强制可换股债券预计于9月16日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 佳兆业集团方面表示,重组方案生效后,将实现削债规模约86亿美元,债务期限平均展期5年,公司在 2027年底前无刚性还本压力,重组成功后,新票据的票面利率介于5%-6.25%之间,较历史债务的利率 有所下降,标志着历时多年的债务风险化解工作取得重大实质性进展,为企业持续经营和稳定发展奠定 了坚实的基础。 佳兆业是本轮周期中较早出险的房企之一,公司此前承担较大债务压力。新近披露的2025年度半年报显 示,截至上半年末,佳兆业集团的现金及银行存款账面价值约为21.7亿元,较2024年末减少9.2%;总 借款约为1337.39亿元,其中约1192.52亿元须按要求或于一年内偿还。报告期内,佳兆业实现营业收 入约为37.01亿元,亏损约为100.97亿元。 今年以来,房企债务化解 ...
港股市场“零息”可转债发行潮涌 资本工具创新助力高质量发展|港美股看台
证券时报· 2025-09-15 13:33
核心观点 - 港股上市公司正通过发行零息可转债实现低成本融资和战略转型 多家龙头企业完成大规模发行并创下纪录 反映市场对亚洲资产及企业长期价值的认可 同时融资资金主要用于支持新兴产业和战略发展 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1][3][11][13][16] 零息可转债发行潮涌 - 中国太保完成155.56亿港元零息可转债发行 创下历史上最大规模港元零票息可转债、境内外同时上市国有金融企业首单境外可转债及2025年至今亚太区金融机构板块最大海外再融资项目等纪录 [1] - 中国平安于今年6月完成117.65亿港元零息可转债发行 [1] - 多家港股上市公司公告发行零息可转换债券或零息可交换债券 包括阜博集团、百度集团、顺丰控股、阿里巴巴、中兴通讯等 [3] - 零息设计使企业在债券存续期间无需支付利息 有效减轻财务压力 契合低利率环境下的融资需求 [3] - 与直接增发股票相比 可转债发行能缓解股权即期稀释影响 避免对现有股东权益造成短期冲击 维持股权结构稳定性 [3] - 审批流程较为高效 有助于企业更快完成融资 及时支持业务发展 [3] - 对保险机构等金融机构而言 转债一旦转股可直接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4] 转换溢价普遍较高 - 零息可转债既没有定期利息 又可以转换成股票 能够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6] - 零票息特性虽降低融资成本 但转换溢价普遍较高 [7] - 百度集团完成20亿美元零息可交换债券发行 初始交换价较对冲配售价格溢价约43% [8] - 阿里巴巴完成120.23亿港元零息可交换债券发行 初始交换价格较对冲配售价格溢价48% [9] - 初始转换溢价表现企业对未来股价的信心 反映发行方与投资者对企业未来估值增长的共同预期 [10] - 资本市场环境宽松 投资者对亚洲资产尤其是龙头企业认可度高 能够吸引高比例长线投资者认购 [11] - 中国太保长线投资者认购比例超过七成 转股溢价率为25% [3] 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 发行零息可转债的企业以港股上市龙头公司为主 募资用途多数用于新兴产业领域 [13] - 阿里巴巴发行120.23亿港元零息可交换债券 募集资金净额用于投入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和支持国际电商业务发展 [14] - 中兴通讯发行35.84亿美元H股可转换债券 所得款项净额用于加强算力产品研发投入 [15] - 零息可转债增强企业资本实力 提供资金支持 提升发行主体估值潜力 对股价影响和压力更小 有缓冲和逐步效应 [16] - 企业能够以较低成本融资、补充核心资本、增强偿债能力和风险抵御水平 进一步优化股权架构 吸引更多国际资本参与 提升公司治理质量 [16] - 零息可转债兴起体现资本市场信心回暖 拓宽融资渠道和投资者类型 引导资金更多流向战略新兴行业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提升港股市场整体活力与国际吸引力 [16] - 零息可转债发行丰富投资品种 提供兼具股性和债性的投资工具 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 [17] - 多家企业发行溢价零息可转债体现国际资本市场对中国优质企业基本面和发展认可 [17]
以案说法!金融监管总局、公安部发布首批金融“黑灰产”违法犯罪典型案例
证券时报· 2025-09-15 13:33
金融领域"黑灰产"违法犯罪典型案例 - 金融监管总局与公安部联合发布第一批典型案例 包含"职业背债人"贷款诈骗案和"代理退保"敲诈勒索案两个案件[1] - 典型意义在于全链条打击信贷领域违法犯罪 并注重对涉案人员分层分类处置[1] - 依法严惩以"代理维权"名义非法获利的犯罪分子 同时划分权利行使与违法犯罪的边界[1] 宁某等人贷款诈骗案犯罪手法 - 2019年7月至2020年5月期间 宁某团伙在全国招揽无还款能力人员伪造首付款凭证[3] - 通过大幅做高房屋成交价 虚构首付款支付假象骗取银行贷款[3] - 诈骗贷款共计738万余元 信用卡诈骗未归还本金575万余元[3] 宁某案判决结果与行业影响 - 主犯宁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六年 并处罚金80万元[4] - 同案犯沈某某等人被判十一年六个月至三年不等有期徒刑[4] - 不法贷款中介形成全链条违法犯罪 对金融秩序和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产生负面影响[4] 涉案人员分类处置原则 - 对主要撮合作用的中介人员认定为主犯 承担全部刑事责任[5] - 对参与程度较低人员贯彻宽严相济政策 认罪认罚可依法从宽处理[5] 林某某等人"代理退保"敲诈勒索案 - 2020年12月至2023年4月期间以全额退保为诱饵杜撰保险公司违规证据[7] - 胁迫保险公司支付超出现金价值60%-100%的补偿款 从中抽成20%-30%[7] - 通过115名投保人恶意退保造成保险公司经济损失217.62万元 非法获利48.96万元[8] 代理退保案判决与监管态度 - 主犯林某某被判有期徒刑十一年 马某某被判十年[9] - 金融监管总局明确禁止违法违规开展保险退保业务推介活动[9] - "代理高额退保"行为挤占正常投诉渠道 扰乱金融市场秩序应予以严厉打击[9] 合法维权与违法犯罪边界 - 投保人投诉内容应当客观真实 不得捏造事实或诬告他人[10] -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胁迫手段索财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10] - 业务员违规行为是否影响合同效力需依法判定 不能作为恶意投诉理由[10]
专访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目前是结构性牛市,信息杠杆使投资者入市速率变快
证券时报· 2025-09-15 13:33
经济结构调整与制造业发展 - 制造业投资保持较高增速 体现经济结构调整的积极变化[2][5] - 经济增长模式正从房地产转向制造业 8月制造业PMI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 其中订单指数和生产指数均出现修复改善[5] - 中国在从1到N的技术突破方面具备优势 杭州"六小龙"等创新型企业释放积极信号[8] 消费与投资格局特征 - 消费持续强于投资 但需关注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下滑问题[5][7] - 投资结构中地产和基建偏弱 制造业投资保持高增速[5] - 存在超额储蓄现象 与缺乏优质投资方向及部分居民收入预期下降有关[7] 出口优势与需求特点 - 外需强于内需 出口保持强劲势头[5] - 中国出口具有"性价比红利"优势 产品质量好且价格适中 即使在贸易摩擦背景下仍具竞争力[5] A股市场行情特征 - 当前为结构性牛市而非全面牛 行情主要由流动性驱动[3][9] - 流动性以专业投资者、场内资金和两融加杠杆为主 尚未出现大规模居民储蓄存款搬家现象[9] - 中长期积极因素包括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9] 信息杠杆的市场影响 - 信息杠杆通过熟人社交网络加速传播 使投资者入市速率变快[4][10][11] - 传播渠道从传统媒体转向微信群和朋友圈 传播速率曲线呈现"偏陡"特征[10][11] - 牛市中后期可能出现散户大量找回密码的现象 表明长期不活跃投资者开始入场[10]
“十四五”时期北京GDP预计超5万亿!经济增量等于“新增一个海淀区”
证券时报· 2025-09-15 13:33
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京津冀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在9月15日举行的"十四五"时期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新闻 发布会上,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杨秀玲总结称,回顾"十四五"这五年,北京市"十四五"规划各项指标进展顺利,高价值发明专利等指标好于预期,经济 增长、全员劳动生产率、服务贸易等指标符合预期,部署的战略任务、谋划的重大工程全面落地,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首都经济"产业有支撑、需求有动力" 在各种风险挑战冲击下,在减量发展背景下,2021至2024年,北京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2%。"首都经济在持续承压中走出一条回升向好的曲线。关键在于产 业有支撑、需求有动力。"张鑫表示。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从北京国民经济前3大支柱行业看,"十四五"期间北京信息服务业增加值突破万亿、成为全市第一大支柱产业,规模稳居全国首位;北京金融 业资产规模超220万亿元、约占全国的一半,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不断强化;制造业向新优化、向高攀升,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165个重大产业项目落地显 效,2024年集成电路产量较2020年增长51.2%,汽车市场增量部分的新能源渗透率超过50%...... 积极 ...
外资,重大利好!
证券时报· 2025-09-15 13:33
跨境投融资外汇管理改革 - 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深化跨境投融资外汇管理改革有关事宜的通知》 提出9条改革措施 从投资端、融资端和支付便利三方面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 助力吸引和利用外资 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1] 跨境投资外汇管理改革 - 取消外商直接投资前期费用基本信息登记 境外投资者在境内设立FDI企业前可直接开立账户并汇入资金 [3] - 将FDI企业境内再投资免登记试点扩大至全国 明确取消FDI企业境内再投资登记 被投资企业或股权出让方无需办理接收境内再投资登记 [4] - 允许FDI项下外汇利润境内再投资 FDI企业境内合法产生的外汇形式利润、境外投资者合法取得的外汇利润可在境内进行再投资 [5] - 将境内非企业科研机构接收境外资金("科汇通")政策试点扩大至全国 便利非企业科研机构吸引利用外资 [5] 跨境融资外汇管理改革 - 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跨境融资便利化额度统一提高至等值1000万美元 [7] - 部分依托"创新积分制"遴选的符合条件的企业的跨境融资便利化额度进一步提升至等值2000万美元 [7] - 全国范围内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和科技型中小企业都将享受跨境融资便利化政策利好 [8] - 简化跨境融资相关登记管理 参与跨境融资便利化业务的企业在签约登记环节不再要求提供上一年度或最近一期经审计的财务报告 [9] 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 - 缩减资本项目外汇收入及其结汇所得人民币在境内支付使用的负面清单 取消不得用于购买非自用住宅性质房产的限制 [11][12] - 将粤港澳大湾区试点实施的港澳居民购房结汇支付便利推广至全国 境外个人在满足购房资格条件下可"先结后补" 凭购房合同或协议先行办理结汇支付 后续补交购房备案证明文件 [13][14] - 优化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便利化业务 允许银行依据客户合规经营情况和风险等级自行决定事后随机抽查的比例和频率 [15]
【15日资金路线图】煤炭板块净流入15.55亿元居首 龙虎榜机构抢筹多股
证券时报· 2025-09-15 11:39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收报3860.5点下跌0.26% 深证成指收报13005.77点上涨0.63% 创业板指收报3066.18点上涨1.52% 北证50指数上涨0.38% [1] - A股市场合计成交23033.97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减少2452.42亿元 [1] 主力资金流向 - A股市场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340.54亿元 其中开盘净流出113.3亿元 尾盘净流出57.04亿元 [2] - 近五日主力资金波动显著 9月11日实现净流入103.09亿元 9月9日净流出达505.34亿元 [3] - 沪深300今日主力资金净流出79.36亿元 创业板净流出163.6亿元 科创板净流入0.16亿元 [4] - 各板块近五日资金流向分化 沪深300在9月12日净流出185.06亿元 创业板在9月9日净流出274.85亿元 [5] 行业资金分布 - 申万一级行业中4个行业实现资金净流入 煤炭行业净流入15.55亿元居首 涨幅0.90% [6][7] - 农林牧渔行业净流入14.39亿元涨幅1.09% 传媒行业净流入6.85亿元跌幅0.05% [7] - 电子行业净流出225.28亿元居首 跌幅0.07% 电力设备行业净流出118.60亿元涨幅0.26% [7] 个股资金动向 - 比亚迪主力资金净流入8.11亿元居首 [8] - 龙虎榜显示机构资金积极参与 星辉娱乐获机构净买入8782.26万元涨幅20.00% [10][11] - 多家个股遭机构净卖出 潍柴重机机构净卖出28496.06万元跌幅7.86% [11] 机构个股关注 - 江河集团获国泰海通增持评级 目标价10.00元较最新收盘价7.47元存在33.87%上涨空间 [12] - 亿纬锂能获华创证券强推评级 目标价110.06元较最新收盘价73.92元存在48.89%上涨空间 [12] - 福耀玻璃获瑞银证券买入评级 目标价96.00元较最新收盘价71.35元存在34.55%上涨空间 [12]
闪崩!20%跌停
证券时报· 2025-09-15 11:39
海泰转债闪崩事件 - 海泰转债于9月15日出现闪崩跌停 收盘封20%跌停 当日最高价达223.225元/张 但收盘大幅下跌 投资者最高点买入至收盘亏损超22% [1][3] - 该转债前期的异常走势脱离正股表现 9月12日正股海泰科下跌2.41% 但转债上涨19.49% 最高价达183.72元/张 转股溢价率仍维持12.72% [3] - 闪崩背景与强制赎回条款触发相关 公司因正股价格连续15日不低于转股价130% 于8月21日决定行使提前赎回权 赎回价格设定为100.260元/张 远低于二级市场价格 [3][4] 妖债市场炒作模式 - 类似闪崩现象在多只转债中重现 例如海波转债9月8日盘初涨超8%后尾盘封20%跌停 东时转债8月19日至22日实现翻倍行情后价格快速回落 天创转债9月4日盘中拉升超14%后迅速变脸 [6][7] - 妖债共性为流通盘较小 易受资金炒作影响 导致价格异常波动和转股溢价率偏离 资金通过拉升价格吸引跟风盘后高位砸盘出货 [7][8] - 分析人士指出此类炒作行为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投资者需警惕高价格高溢价率的双高转债风险 [8] 强制赎回机制影响 - 海泰转债赎回截止日为9月29日 未转股债券将按100.260元/张强制赎回 与二级市场价格存在显著差异 [4] - 公司提醒投资者及时转股以避免损失 但部分资金可能利用赎回前时间窗口进行价格炒作 [3][4]
马斯克,狂买10亿美元!特斯拉盘前大涨!
证券时报· 2025-09-15 11:39
马斯克增持与股价表现 -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于9月12日以每股372.370美元至396.540美元的价格购买257万股公司普通股 价值约10亿美元 [1][2] - 特斯拉股价盘前大涨近6% 前一交易日上涨7.3% [3] 中国市场表现 - Model Y L车型预计交付时间已排至2025年11月 显示10月份可销售车型已售罄 [5]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市场销量26.34万辆 同比下滑5.4% 跑输新能源汽车整体40.3%的增速 [6] - 8月批发销量83192辆 同比下滑4%但环比增长22.6% [6] - 9月1日将Model 3长续航版售价从26.95万元下调至25.95万元 降价幅度3.7% [6] 欧洲市场表现 - 德国8月新车注册量下降39% 前八个月注册量暴跌56% [6] - 法国8月注册量同比下降47.3% 瑞典暴跌超84% 丹麦下降42% 荷兰下滑50% [6] - 挪威8月新车注册量增长21.3% 西班牙销量从549辆增至1435辆 增幅161% [7] - 特斯拉德国工厂因销量数据出色上调下半年电动汽车产量 [7] 竞争环境与产品挑战 - 欧洲市场面临产品阵容单一问题 自2020年推出Model Y后未发布新大众市场车型 [7] - 中国竞争对手和传统汽车制造商推出大量新车型抢占市场份额 [7] - 马斯克政治立场引发消费者抵制 加剧欧洲市场困境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