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贝壳财经
icon
搜索文档
暖哇洞察科技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贝壳财经· 2025-09-16 02:53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9月16日,据港交所文件,暖哇洞察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暖哇洞察科技")向港交所 提交上市申请书,摩根大通和汇丰为联席保荐人。招股书显示,以2024年处理的保险案件数量计,暖哇 洞察科技是中国保险业最大的独立AI科技公司。 编辑 杨娟娟 ...
百度申请44亿元1.9%优先票据上市,2025年生效
贝壳财经· 2025-09-15 14:49
融资活动 - 公司申请44亿元优先票据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及买卖 [1] - 票据发行方式为仅向专业投资者发行 [1] - 票据利率为1.9% 将于2029年到期 [1] 时间安排 - 票据上市及买卖预计于2025年9月16日生效 [1]
恒大人寿连收两张罚单:机构被罚41万元 原董事长被终身禁业
贝壳财经· 2025-09-15 14:18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潘亦纯)近日,恒大人寿收到了两张罚单。9月12日,深圳金融监管局行政处 罚信息公示表显示,恒大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因股东股权及印章管理行为存在违规,深圳金 融监管局对机构给予警告并罚款41万元,对赵冬梅、刘浩等8人分别给予警告并罚款10万元,对熊秋秋 给予警告并罚款1万元。 同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列表显示,恒大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相关责任人员因存在 保险资金运用严重不合规、向关联方输送利益,投后管理不合规,报送的报告报表存在虚假记载等主要 违法违规行为,金融监管总局对梁栋、朱加麟等人处以警告并罚款共计282.5万元,对梁栋处以禁止终 身进入保险业,对陈堃处以禁止10年进入保险业,对朱加麟、曾松柏、刘国辉处以禁止5年进入保险 业。 编辑 岳彩周 公开资料显示,恒大人寿成立于2006年5月,原为恒大集团旗下险企。被终身禁业的梁栋则自2020年3月 起担任恒大人寿董事长一职。 校对 柳宝庆 据悉,海港人寿于2023年6月1日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开业,是一家全国性的国有保险公司,由 深圳市鹏联投资有限公司、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广东粤财 ...
哈弗大狗PLUS上市,后续将持续推泛越野家庭车
贝壳财经· 2025-09-15 14:16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白昊天)9月15日,哈弗大狗PLUS正式上市,有燃油版、插电混动版本选择, 共5款车型,限时优惠区间为10.98万-15.78万元。哈弗品牌总经理赵永坡表示,哈弗狗系车型已累计获 得65万用户,8月完成1.8万辆销量,位列泛越野家庭车销量第一。未来,哈弗还将持续推出泛越野家庭 系列产品,满足用户的多元需求。 车辆长宽高分别为4705/1908/1780毫米,轴距达2810毫米。车内提供9英寸W-HUD抬头显示、14.6英寸 悬浮式中控屏、手机无线充电面板、方向盘加热等。车机系统搭载Coffee OS 3。 车辆燃油版提供1.5T和2.0T的动力选择, 混合动力版本则由1.5T发动机和电机组成,系统综合扭矩750 牛·米。续航方面,该车将提供18.74千瓦时和27.54千瓦时两种规格的电池组,对应CLTC工况纯电续航 里程分别为105公里和150公里。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贾宁 ...
千万骗贷案宣判:包装“一条龙”,职业背债人就是这样成为工具
贝壳财经· 2025-09-15 14:14
案件概述 - 金融监管总局与公安部联合发布第一批金融领域黑灰产典型案例 其中宁某等人包装职业背债人实施贷款诈骗和信用卡诈骗案位列首位[1] - 案件涉及通过伪造首付款凭证和做高房屋成交价方式 诈骗银行贷款738万余元 并通过控制背债人信用卡诈骗575万余元 总金额超千万元[2][3][4][5] - 主犯宁某被判处合并执行有期徒刑16年并处罚金80万元 同案犯沈某某等人被判处11年6个月至3年不等有期徒刑并处罚金50万至10万元不等[5][6] 作案手法 - 犯罪团伙在全国招揽无还款能力且无购房资质的背债人 通过伪造首付款支付凭证和大幅做高房屋成交价方式虚构交易[2] - 安排背债人申请抵押贷款并办理不动产登记 贷款发放后除支付房东首付款外 剩余款项被犯罪团伙瓜分[2] - 同时对背债人进行包装并申领信用卡 由犯罪团伙实际控制使用 截至案发未归还信用卡本金575万余元[4] 行业影响 - 职业背债人将承担高额债务并面临个人信用受损风险 实际到手背债费仅为贷款金额部分 大量资金被不良中介和不法人员瓜分[7] - 协助伪造资料骗取金融机构资金的行为可能涉嫌诈骗 非法集资 骗取贷款 洗钱等刑事犯罪 背债人可能沦为共犯被追究法律责任[8]
2025中企500强出炉:营收规模稳增,北京地区上榜企业最多
贝壳财经· 2025-09-15 12:39
中国企业500强整体规模 - 2025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达110.15万亿元 较上年有所增加[2] - 资产总额为460.85万亿元 同比增长7.46%[2] - 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总额为4.71万亿元 增长4.39%[2] - 收入净利润率为4.27% 提高0.17个百分点[2] 千亿级企业规模扩张 - 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企业数量达267家 较上年增加14家[5] - 千亿级企业占比达53.4%[5] - 15家企业营业收入超万亿元 其中国家电网营收39459.28亿元接近4万亿元[6][7] 企业入围门槛变化 - 2025年入围门槛达479.60亿元 提升5.79亿元并实现23连升[4] 产业结构优化趋势 - 先进制造业入围数量增长 新能源设备制造/电池/通信设备/半导体等领域从23家增至32家[9] - 传统房地产业入围数量从56家降至32家[9] - 39家新入围企业中汽车零部件与物流供应链企业增加最多共6家[8] 研发创新投入 - 研发总投入1.73万亿元 研发强度创1.95%新高且连续8年提升[11] - 持有有效专利224.37万件 同比增长10.54%[13] - 发明专利103.96万件 同比增长16.86% 占比达46.33%[13] - 研发强度前十企业中有五家属于通信设备制造业[11][12] 区域分布特征 - 企业分布前五地区为北京(79家)/浙江(56家)/广东(54家)/山东(52家)/江苏(38家)[14][15] - 北京地区在创新100强中占22家 仅次于广东的25家[27] 跨国经营表现 - 跨国公司100大平均跨国指数15.56% 同比提升0.21个百分点[20] - 海外营业收入90687亿元 同比增长5.20%[20] - 海外资产总额119594亿元 海外员工117.47万人[20] - 国有控股企业占59家 民营企业占41家[22]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战新企业100强入围门槛459.21亿元 同比提升64.07亿元[23] - 战新业务收入14.31万亿元 同比增长11.88%[23] - 49家企业战新业务收入超千亿元 较上年增加8家[23] - 战新业务收入与利润占比双双超40% 分别达40.23%和40.58%[25] 人均效能提升 - 人均营业收入349.38万元 连续九年提升[16] - 人均净利润14.93万元 较上年增长0.98万元[16] - "十四五"以来人均营业收入增长29.89% 人均净利润增长22.48%[16] 行业协同发展 - 制造业/服务业/其他行业对营收增长贡献率分别为40.48%/40.29%/19.23%[17]
连亏三季!上半年亏损扩大,晶澳的储能业务能扛起扭亏大旗吗?
贝壳财经· 2025-09-15 12:39
储能业务布局 - 公司于2022年正式布局储能业务 注册"晶澳储能"商标并成立多家储能子公司 包括与海博思创合资成立的北京晶澳海博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3][6] - 2023年公司将主产业链光伏产品事业群变更为光伏与储能事业群 体现战略重心调整 [3][6] - 近期签署埃及光储项目 计划配套建设1GW储能系统产能 显示海外储能业务拓展进展 [5] 储能业务发展现状 - 户用光储系统2023年实现欧洲出货 2024年扩展至欧洲 非洲和南美洲市场 [7] - 公司提供全链条"一站式"光储解决方案 覆盖电源侧 电网侧和用户侧应用场景 [4] - 储能业务具体收入情况未披露 公司收入仍主要依赖光伏组件业务 [3][4] 财务表现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3905亿元 同比下降36% [8] - 归母净利润-258亿元 亏损较上年同期扩大 [8] - 组件业务毛利率为-598% 同比下降1051个百分点 [1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转正 现金流质量出现结构性改善 [9] 市场地位与竞争环境 - 上半年全球组件出货量与天合光能并列第三位 仅次于晶科能源和隆基绿能 [11] - 组件海外出货量占比约4593% 但欧洲等主要海外市场毛利率已降至负值 [14] - 同业公司纷纷布局储能业务 隆基绿能近期入局储能 天合光能储能板块已持续贡献收入 [2][15] 战略规划与资本运作 - 员工持股计划设定2026年净利润转正目标 2025年要求较2024年减亏不低于5% [17] - 正在推进港股IPO进程 积极回复中国证监会及香港联交所反馈意见 并补充提交2025年半年度数据 [10]
中汽协明确“60天账期”支付规范,17家车企响应
贝壳财经· 2025-09-15 12:17
行业政策倡议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明确支付账期自供应商交货并通过车企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最长不超过60个自然日[1] - 倡议要求车企在接收货物后原则上不超过3个工作日内完成验收并出具验收单同时鼓励使用现金或银行承兑汇票支付方式[3] - 针对连续性供货的非中小企业允许双方定期对账且车企应至少每月进行一次集中对账[3] 企业响应与执行 - 17家车企包括东风汽车上汽集团比亚迪蔚来汽车等表态积极响应倡议并落实账期支付要求[2][5][6] - 部分车企已实施具体措施如奇瑞集团通过账期规范化数字化审批等缩短平均账期长安汽车全面兑现60天账期承诺[7] - 长城汽车明确支付方式仅采用电汇和银行承兑汇票吉利汽车拒绝使用商业承兑汇票等增加供应商资金压力的方式[7] 政府支持与行业影响 - 工信部表示倡议有助于推动账期承诺落地对促进汽车行业规范发展和构建协作共赢生态具有重要意义[4] - 工信部指出整车企业延期支付会增加供应商经营压力不利于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建设缩短账期可提升整车企业管理质效[4] - 政府将通过新能源汽车行业企业交流机制多措并举解决实施问题推动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4]
智能生产催生个性化定制,服贸会嘉宾直指产业链“卡脖子”难题
贝壳财经· 2025-09-15 11:25
智能制造与电源产业论坛行业洞察 行业发展趋势 - 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扩张推动智能制造体系、电源管理技术和绿色能源应用成为产业升级核心力量[1] - 智能制造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融合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4] - 汽车企业通过引入机器人、视觉检测、数字孪生等智能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精准控制和实时优化[4] 技术应用与效益 - 智能生产线使汽车制造业产能大幅提升并能快速响应客户个性化定制需求[2] - 智能制造在质量控制、能耗管理和供应链协同方面为汽车企业带来显著提升[4] - 电源与储能技术处于能源转型核心地位并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度相关[5] 储能技术突破 - 新能源与储能电源形成双向赋能良性循环 新能源扩张带动储能市场需求 储能技术进步提升新能源经济性与可靠性[6] - 钠离子电池成本仅为锂离子电池三分之一 使新能源在寒冷地区推广更便捷[6] - 液流电池适用于大型储能站 支持电网调峰并提升电动车绿电使用比例[6] 行业挑战 - 智能制造行业面临核心部件依赖进口等卡脖子难题 产业链上下游衔接存在不畅问题[3] - 高端传感器和人工智能算法等关键技术仍依赖进口 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升[8] - 产业生态协同不够紧密 产业链存在断点尚未构建完善高效的产业生态体系[8] 发展建议 - 通过场景革命推动技术落地 在工业领域推广绿电加储能微电网模式[9] - 汽车产业园区和制造基地可通过本地化绿电供应与储能调节降低制造环节碳足迹并提升能源利用效率[10] - 呼吁龙头企业合作支持中小企业绿色转型并推动中国标准和技术走出去[10]
中国企联答贝壳财经提问:我国具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
贝壳财经· 2025-09-15 10:28
中国企业500强财务表现 - 2025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达110.15万亿元 较上年有所增加 [1] - 资产总额为460.85万亿元 增长7.46% [1] - 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总额为4.71万亿元 增长4.39% [1] - 收入净利润率为4.27% 提高0.17个百分点 [1] 企业发展环境挑战 - 地缘政治摩擦加剧导致企业发展不确定性显著增加 [2] -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 个别国家对我国先进企业实施技术围堵 [2] - 国内需求收缩 供给冲击 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持续 [2] - 企业面临需求疲软 成本上升 资金链紧张等现实困难 [2] 企业自身发展短板 -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卡脖子"痛点依然尖锐 [2] - 盈利能力有待增强 价值创造能力仍需提升 [2] - 产业层次需提升 全球价值链地位有待攀升 [2] - 品牌影响力不足 国际话语权有待加强 [2] 企业发展机遇与优势 - 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产业体系完备 宏观政策连续稳定 [3] -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数字技术日趋成熟 [3] - 人工智能 大数据 物联网等技术支撑生产方式转变 [3] - 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