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搜索文档
花费上千元购入7顶防晒帽,发现防晒面料的科技水分,竟然这么大?
虎嗅· 2025-09-28 03:01
文章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785863.html 十一将至,气温宜人,云淡风轻,紫外线穿透力可能比夏天还强。那么大几百的防晒帽真的防晒力更强 吗?今天就来聊聊防晒帽。 阅读原文:花费上千元购入7顶防晒帽,发现防晒面料的科技水分,竟然这么大?_虎嗅网 文章标题:花费上千元购入7顶防晒帽,发现防晒面料的科技水分,竟然这么大? ...
AI工具越用越多,增长为何仍离不开人?
虎嗅· 2025-09-28 02:55
"AI工具铺天盖地,但增长为什么还靠人?" 这句犀利的提问,几乎点穿了当下所有企业的困惑。 过去一年,我们看到各种AI工具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写稿的、画图的、剪视频的、管线索的,企业一口气买了一大堆。但到了年底复盘,ROI并没有想象中 漂亮。工具用了不少,真正跑出效果的却寥寥。 问题不在工具,而在落地。效率如果不能转化为效果,就是无效的效率;AI如果不能改造业务路径,就只是一堆昂贵的"花瓶"。 这正是9月19日虎嗅智库与万科联合举办的「智能营销·实效为王」主题沙龙要回答的问题,此次活动特别请来了深演智能、契胜、小影科技、百度智能云、 吉野家等企业嘉宾,共同探讨: 别急着造大模型,先让自己成为最强Agent 深演智能CTO、合伙人欧阳晨以"从工具到生产力"为主题,分享了他们的Agent实践。他开场就抛出一个有趣的观察:"企业应用AI,往往会经历四个阶段: 一开始觉得AI无所不能;接着是全民皆兵买工具;再往后会发现很多工具隔靴搔痒;最后,才会走向聚焦单点、深耕落地。" 在跨境、零售、餐饮、出海等不同场景里,AI到底能做到什么? 结果导向的ROI,如何倒逼AI工具从"炫技"走向"实用"? 企业该如何找到人与AI的边界 ...
今年十一,机票为什么涨疯了?
虎嗅· 2025-09-28 02:48
国庆假期机票价格趋势 - 截至9月25日 国庆假期预售机票价格较2023年上涨9.1% 裸票平均价格为819元[8] - 北京—欧洲经济舱机票价格接近3万元 北京—大阪机票价格比平时高出4倍以上[4] - 国内热门航线如北京—乌鲁木齐、上海—拉萨在9月30日至10月2日清晨出发时段及10月6日至8日晚班返程时段价格接近全价[2] 需求端因素 - 五一假期全国出游人数达3.14亿人次 同比增长6.4% 人均消费增长1.5%[19] - 暑期民航运输1.47亿人次 日均237万人次 单日客流创历史纪录[21] - 暑期平台出境预订增幅达50% 签证业务量翻倍 日韩短线及长线需求同步回升[23] 航司定价策略转变 - 航司从拼价格转向控收益 重点考核客公里收益和座公里收益 而非单纯客座率[27] - 央企控股航司实施价格底线控制 支线经济舱机票不低于300元 公务舱不低于500元[36] - 采用动态定价策略 刚需时段维持高价 肩峰时段调整结构 冷门时段面向价格敏感用户[26] 供给与外部因素 - 台风博罗依导致三亚机场9月28日暂停起降 引发大量退改签 反而推高海口、三亚航线需求[11][14] - 高铁票开售时间早于机票(9月16日) 未抢到火车票的乘客转向机票 推动价格小幅上涨[9] 低价机会与行业趋势 - 节中错峰时段(如10月3日出程、10月9日返程)存在低价机会 成都—海口/三亚往返机票低于1500元[29][31] - 机票价格大跳水现象逐渐消失 临近出发日低价机会罕见 早订早稳成为新共识[34][37][38] - 国内多地试行学生春秋假政策 有望分流黄金周集中出行需求 平滑全年机票价格曲线[41]
九问雷军:这就是小米17的实力?
虎嗅· 2025-09-28 02:29
产品策略 - 小米17 Pro跳过16代直接命名17代 与苹果产品形成直接对标 [1] - 产品定价策略精准 旗舰机型价格定位为苹果同类产品的6折 [1] 市场竞争 - 公司在发布会上直接针对苹果进行竞争性营销 [1] - 通过激进定价策略在高端市场发起价格挑战 [1]
当星巴克的空间“自救”野心,碰上小红书的流量赌局
虎嗅· 2025-09-28 02:23
当商业野心穿上"兴趣"的外衣,这场合作究竟是社群需求的真诚响应,还是流量逻辑下的精准圈地?除此之外,算法匹配的"兴趣合谋"也在悄然重构城市 空间,当相遇被预设、探索被攻略取代,商业效率与公共价值的边界又该如何界定…… 星巴克与小红书的"兴趣友好",是诚意还是野心? 近日,星巴克中国与小红书宣布达成深度合作,将全国1800余家门店改造为宠物、手工、骑行、跑步四大主题的"兴趣社区空间"。表面上看,这是一场品 牌与平台的双向奔赴,但更进一步观察,合作背后是双方在市场竞争压力下的迫切突围。 星巴克中国资讯中心官方发布计划详情 2025年9月初,星巴克中国与小红书正式达成合作,联合启动"兴趣友好社区"计划。 根据该计划,全国1800多家星巴克门店变身为"兴趣社区空间",围绕宠物、手工、跑步、骑行四大主题,打造具有明确功能属性的线下兴趣社交空间,不 同类型门店提供不同服务,对接兴趣人群需求: 宠物友好空间:450多家门店为宠物提供免费的"爪布奇诺"(宠物零食),为宠物主人提供美式咖啡、水及休息站,不定期举行宠物派对、生日会、 领养日活动; 手工友好空间:超1000家门店提供手工友好空间,可解锁手工盲盒体验; 跑步友好空间 ...
小米17跳级改名,背后到底怎么想的?
虎嗅· 2025-09-28 02:04
产品命名策略调整 - 公司跳过16系列直接发布17系列 紧跟苹果产品命名步伐[1] - 新机在十几天前内部仍被称为16系列 显示此次命名为近期决策[1] - 市场舆论对改名存在负面评价 包括"太Low""没骨气""盲目跟风苹果"等批评声音[1] 战略意图分析 - 公司此次命名调整被视为精心策划的战略后撤而非缺乏自信[1] - 产品命名看似玄学实则是兵法 体现公司的战略思考[1] - 该举措被评价为极其聪明的战略布局 旨在支持高端化转型[1]
关于欧洲的消费力,还有欧洲光环问题
虎嗅· 2025-09-28 01:58
对欧洲的了解正在发酵,作为一个十多年被训练出来的老记者,记录,是肌肉记忆一般的存在,所以我应该把我所见所闻所想记录下来。 关于德法普通人的薪资收入,以及当地的消费水平。这个我觉得很少有人会拿到台面上来认真回答,但就我隐晦的感知,德国和法国当地我的同龄人的收入 普遍不高,大概是多少呢,德国的话,普遍在4000~5000欧元的样子,扣除30%~40%的税,大概还有2800~3000欧元的样子。 但是柏林的餐馆一顿肘子普遍是要30~40欧元的呀,喝啤酒也要10欧左右的。 这是什么概念呢?换算成人民币,差不多也就是收入在1~2万的人,喝一顿酒要80,吃一顿饭,人均要240~320,是不是有点夸张了哈?谁敢出去吃啊。 我们在国内,人均1~2万的人,去大街上吃饭,哪里都差不多是100左右的人均,喝个啤酒也就是人均20~30人民币。 所以我觉得德国的日常消遣,对于普通老百姓是偏高的,甚至有一点过高了,如果只是收入这个水平的,一个礼拜出去吃一顿,两个人,就是1200~1600, 完全不现实,所以我觉得,这种成本极大限制了很多当地年轻人的娱乐和消费。我也不知道当地的这种消费成本是怎么养成的。难道当地的老百姓不出门吃 饭么?一定 ...
当播客遇上视频:一场价值百亿的内容迁徙
虎嗅· 2025-09-28 01:25
习惯了抢风口的大厂们,这一次把目光投向了视频播客。 罗永浩与李想聊起过去25年的创业经历,陈鲁豫与易立竞首次面对面,于谦与"虚拟萌神"菜菜子来了一场跨越次元的对话……一个空间、两个话筒、一场 长达数个小时的对谈,都在B站引来了数百万围观。 就是这样需要观众长时间专注的内容,成了B站、小红书等平台近来着力布局的方向,而这类内容被定义为视频播客。 伴随着消费习惯变化,国内发展时机逐渐成熟 从内容形式上说,播客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而视频播客的出现,则是人们开始尝试在音频播客的录制现场架起摄像机。在国外,早期的视频播客录制简 陋粗糙,但相比于音频,视频画面承载的丰富信息,释放了更大的想象力。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基于内容生长土壤的差异,国内国外的播客发展长期存在巨大差距。以美国为例,自iPod于本世纪初问世,音频播客就逐渐成为人们 内容消费的重要部分。再加上美国普遍存在的长通勤、高度的汽车普及以及大面积独居人群的存在,音频播客的渗透速度非常快。Edison Research的调查 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12岁以上的人群中,70%的人听过播客,43%的人每周都在收听,人均每周听播客时长在8.3小时。 后来,随着视频媒 ...
星巴克“断臂求生”,欧美裁员近千人
虎嗅· 2025-09-28 01:19
星巴克正在经历重组变革——对成熟市场进行系统性效率优化。 当地时间9月25日,全球咖啡连锁巨头星巴克宣布了一项震撼业界的重组计划,星巴克董事长兼首席执 行官布莱恩·尼科尔在官网发布的内部信表示,将关闭北美及欧洲数百家门店,并裁员约900名非零售员 工。 对于无法给顾客和员工提供良好环境的门店以及在业绩上不及预期的门店都在被关闭的范围内。这其中 包括位于美国西雅图国会山(Capitol Hill)的Reserve Roastery,该门店也是星巴克的全球第一间臻选烘 焙工坊,距离公司总部仅数分钟车程。 据美联社报道,星巴克关闭门店的决定立即生效,大部分位于北美地区。截至9月底本财年结束,星巴 克北美门店的数量将减至18300家,而今年6月底这一数字是18743,收缩力度空前。在欧洲,英国、奥 地利、瑞士的星巴克部分门店将被关闭,具体数字没有被披露。 值得注意的是,约900多名非零售员工将在9月26日被裁员,而这次裁员已是星巴克2025年第二次行动 ——今年2月,星巴克已裁减1100名全球员工。这一波变动主要针对北美区,中国区暂不受影响。 这场重组,将耗资10亿美元(含1.5亿美元遣散费+8.5亿美元关店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