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搜索文档
荔枝这味药材多半被你糟践了
北京青年报· 2025-08-05 01:00
荔枝的药用价值 - 荔枝在中医典籍中被誉为"果中美玉",味甘、微酸,性温,归脾、肝经,具有多种养生功效 [2] - 荔枝果肉可补脾,改善脾胃虚寒所致的泄泻、食欲不振,养肝血缓解血虚心悸、头晕目眩,安神益智改善失眠健忘 [2] - 荔枝壳性凉味苦,含黄酮类抗炎物质,煮水可解热,外敷可缓解湿疹、痘疮 [2] - 荔枝核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肾经,具有行气散结、散寒止痛功效,常用于治疗寒疝腹痛、睾丸肿痛等 [3] 荔枝的适宜与禁忌人群 - 宜食人群包括脾胃虚寒者、气血虚弱者、产后虚羸者 [4] - 慎食人群包括阴虚火旺者、湿热内蕴者、皮肤病未愈者 [5] - 过量食用荔枝可能引发口舌生疮,可通过盐水浸泡、配伍寒凉食物、荔枝壳煮水等方法缓解 [5] 荔枝的食疗药方 - 荔枝炖鸡:荔枝肉20颗与半只鸡同炖,温补脾阳 [8] - 荔枝麦冬银耳汤:荔枝肉8颗、麦冬10g、百合10g、银耳适量同煮,养阴润燥 [9] - 荔枝酒:鲜荔枝肉500克加米酒1000毫升浸泡七日,护心降尿酸 [10]
14种消夏食物 和三伏天最搭
北京青年报· 2025-08-04 23:48
核心观点 - 14种食物具有解暑降温、补水和营养补充功能 适合三伏天食用 [1][2] 食物解暑特性 - 西瓜含水量92% 含维生素A/B6/C及番茄红素 可对抗脱水并降低体温 [3] - 绿豆性寒味甘 含多种营养物质 可调节代谢并补充水分矿物质 [4] - 黄瓜含水量高且热量低 含抗炎化合物 支持皮肤再生 [5] - 薄荷叶含薄荷醇 触发冷觉受体产生凉爽感 有助消化 [6] - 菠萝含维生素C和菠萝蛋白酶 具抗炎特性 可增强免疫 [7] - 椰子汁为天然电解质饮料 富含钾/镁/钙 维持体液平衡 [8] - 浆果类(草莓/蓝莓等)富含水分和抗氧化剂 对抗氧化应激 [9] - 芹菜含水量95% 含维生素K/C及叶酸钾 热量低 [10][11] - 柑橘类水果含维生素C 增强免疫并促进皮肤健康 [12] - 番茄含水量95% 含维生素A/C钾及番茄红素 支持心脏健康 [13] - 桃子富含维生素A/C及膳食纤维 支持皮肤和消化功能 [14] - 生菜含水量高 可解油腻 [15] - 彩椒富含维生素A/C 甜脆口感可保持体力 [16] - 冬瓜含水量97% 含丙醇二酸抑制糖转脂肪 每100克含钾130毫克 [17][18] 食用方式 - 西瓜可切片或冷冻食用 [3] - 绿豆可制作汤或粥 [4] - 黄瓜可作沙拉或泡水 [5] - 薄荷叶用于调味饮料或制作薄荷茶 [6] - 菠萝可鲜食或冰镇 [7] - 芹菜可生吃/凉拌或作沙拉 [10][11] - 柑橘类可加入饮料或泡水 [12] - 番茄可炒菜/凉拌或榨汁 [13] - 桃子可鲜食或作沙拉 [14] - 彩椒可生吃/烤制或炒食 [16]
暑湿VS暑热 精准解暑先搞清区别
北京青年报· 2025-08-04 01:01
中暑类型及症状 - 暑湿成因包括过度贪凉如夜间露宿、冷水冲身、大量冷饮等导致风寒湿邪侵袭 [2] - 暑湿症状表现为恶寒发热、无汗、身体酸痛、头重如裹、恶心呕吐、食欲不振 [2] - 暑热因高温劳作或长途奔走导致暑热邪气侵袭 类似西医先兆或轻症中暑 [2] - 暑热症状包括面红耳赤、呼吸急促、口干口苦、小便深黄、排尿灼热感 [2] 暑湿对症用药 - 藿香正气系列可外散风寒内化湿滞 适用于外感寒湿或饮食不洁引起的腹泻腹胀 [3] - 十滴水可健胃祛风散寒 适用于生冷导致的头晕恶心腹胀 但孕妇忌服 [3] - 保济丸可解表祛湿和中 适用于暑湿引起的消化不良呕吐 兼预防晕车 [4] - 六合定中丸祛暑除湿消食 对恶寒发热头痛胸闷腹痛泄泻有效 [5] 暑热对症用药 - 六一散清暑利湿 适用于暑热烦渴头昏恶心 外用治湿疹痱子 [5] - 行军散辟瘟解毒开窍 适用于中暑急性肠胃炎 含麝香孕妇慎用 [6] - 暑症片祛暑解毒开窍 用于中暑昏厥牙关紧闭 [7] - 暑热感冒颗粒祛暑解表清热 适用于发热头晕咽干口渴 [7] 中药茶饮配方 - 暑湿症推荐藿香佩兰茶芳香化湿 三豆饮清热利湿比绿豆汤更温和 [9] - 暑热症推荐金银花菊花茶清热解毒 竹叶茅根饮清心除烦利尿 [10] 食疗方案 - 暑湿症食疗包括香薷厚朴汤煎服 藿叶粥和胃止呕 [13] - 暑热症食疗推荐鲜芦根粥和绿豆粳米粥 均加冰糖食用 [14] 防暑营养补充 - 高钾食物如香蕉橙子草莓土豆可补电解质 茶叶兼具补钾消暑作用 [15] - 维生素B族来源包括糙米瘦肉鸡蛋 维生素C来自柑橘猕猴桃青椒 [15] - 苦味食物如苦瓜苦菜可清热促循环 茶咖啡可可助健脾利胃 [15]
多种公益托管班 破解假期看护难
北京青年报· 2025-08-04 01:01
暑期托管市场需求 - 家长面临暑期看护难题 老人精力有限且校外托管费用高昂 小班托管价格达400-500元/天 大班300元/天 部分机构单周收费高达1980元 [2][3] - 家庭式托管虽价格较低 但存在师资和安全保障不足的问题 家长更关注机构可靠性和安全性 [3] - 假期托管已成为刚性需求 社区青年汇社工证实家长付费意愿强烈 核心诉求是保障孩子安全并获得可靠服务 [3] 公益托管模式创新 - 北京形成多层次公益托管网络 包括团市委"红领巾成长营"、工会系统托管班及社区"家门口"服务 覆盖街道和社区资源 [2][4] - 昌平区创新园社区托管班由民非机构运营 社区提供场地 单期招募20名1-4年级学生 课程含非遗手工和心理健康辅导 [4][5] - 红领巾成长营采用名额秒杀机制 昌平区城南街道两期40个名额迅速报满 课程设计强调思想引领和科技创新 [5][6] 课程设计与运营标准 - 公益托管采用"孩子导向"设计 包含永生花手工、体能训练等互动课程 结营展示手工作品并举办亲子剧演出 [6][7] - 红领巾成长营设置五大类课程 含感知中国系列和航天主题 通过趣味性内容吸引学生 部分孩子提前1.5小时到课 [6][7] - 北京出台《假期托管服务工作导则》 明确禁止补课和新课讲授 规定统一收费标准 要求课程包含非遗传承和科普体验 [8][9] 规模化服务成效 - 红领巾成长营运营十年累计服务超5万人次 建立市-区-社区多级联动机制 形成标准化服务模式 [8] - 工会系统开展特色托管 朝阳区朝外街道举办6周传统文化夏令营 北京出版集团设置20天不重样课程 [8] - 社区托管班显著缓解家长压力 创新园社区寒假托管获好评 暑期项目直接响应居民需求 [4][5]
夏季胃肠炎?当心一氧化碳中毒
北京青年报· 2025-08-04 01:01
一家六口空调房内煲糖水4人中毒、三女子开空调吃烤鱼昏迷被送进ICU、空调房里炭火烤肉致一 家三口中毒……近期屡屡登上热搜的新闻表明,一氧化碳中毒不是冬天的专属,夏季的中毒来得悄咪 咪,中招后呕吐、腹痛等症状让你把它错当成了胃肠炎。 夏天也会煤气中毒,以下是具体原因: 它在夏季掩护下搞偷袭 炎热夏天的某个下午,门诊进来一家三口,告诉我她家大女儿吃坏了东西,现在呕吐、腹痛,她们 估计是食物中毒了,一家人全都呕吐、腹泻。我被家长的说辞带偏了,最近柯萨奇病毒性胃肠炎流行, 全家感染也非常常见。在不经意间抬头发现孩子妈妈面颊绯红,就随口问了一声:"家里用什么做饭 的?"家长说:"我们用的煤气,刚才发现煤气开关没关紧,但肯定不是煤气中毒,家里一点味道都没 有,肯定不会中毒的。"为了保险起见,我再三劝阻她们给孩子做一个碳氧血红蛋白检查。结果显示真 的是一氧化碳中毒,这让我惊出一身冷汗。 一氧化碳(CO)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极易被人体吸收。它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 白迅速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COHb),大大削弱血液的携氧能力,临床表现主要为缺氧,造成组 织窒息。对全身的组织细胞均有毒性作用,尤其对大脑皮质的影响 ...
这五种血管更容易堵
北京青年报· 2025-08-04 01:01
动脉粥样硬化概况 - 动脉粥样硬化并非仅限老年人 三四十岁青壮年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1] - 人体循环系统中5类血管更易形成斑块和堵塞 包括颈动脉、冠状动脉、外周动脉、主动脉及肾动脉 [1] 颈动脉病变特征 - 颈动脉因"Y"字型结构易在分叉处形成斑块 40岁左右开始显现 60岁后成为普遍现象但程度不一 [2] - 临床检查中颈动脉斑块最常见 因位置表浅便于超声评估 但实际任何部位斑块均有害 [7] 冠状动脉病变风险 - 冠状动脉斑块积聚可引发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死多因斑块破裂导致血栓急性闭塞 严重者猝死 [3] 外周动脉病变表现 - 外周动脉(如股动脉、腘动脉)狭窄或堵塞会减少下肢血流 引发疼痛、麻木、间歇性跛行等症状 [4] 主动脉病变特点 - 主动脉粥样硬化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 表现为弹性降低、脉压增宽 严重时可形成腹主动脉瘤 [5] 肾动脉病变发展 - 肾动脉狭窄可导致肾灌注不足 早期无症状 后期出现腰痛、夜尿增多 常伴随高血压和肾功能异常 [6] 斑块危险性评估 - 斑块危险性取决于稳定性而非大小 易损斑块("皮薄馅大")破裂风险更高 需重点防控 [7]
给“网红医生”治治流量病
北京青年报· 2025-08-04 01:01
"三招搞定糖尿病""来预约针灸,可根治白内障""点击直播间链接,领取定制中药"……某些社交平 台上,一些所谓的"网红医生",有的打着科普的幌子吓唬病人、推销"神药";有的打着祖传的旗号,自 称包治百病、无所不能;有的号称专家权威,擦边色情、收割流量……这些"网红医生",以治病救人之 名,行流量变现之实,坑害患者、玷污医卫行业声誉、败坏网络生态环境,需要下猛药治治他们的流量 沉疴。 所谓的"网红医生",有些是注册的真医生,有些只是在医院上班的护士或技师,更多的则是冒牌 货、假医生。但在网络平台上,这些人身上穿着白大褂,嘴里飙着医学名词,是不是名副其实的专业医 生,普通网民难以分辨。 互联网诊疗活动,国家严格实行准入管理。根据《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只有具 有相关资质并获主管部门审核的医疗机构,才可以开展互联网诊疗。具有行医资格的医师,需要所执业 注册的机构同意,才能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23年发布的《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禁止以介绍健康、养生知 识等形式,变相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广告。 对照这些规定,不少所谓的"网红医生"的行为, ...
护工骑手受伤谁买单 劳务关系赔偿有规则
北京青年报· 2025-08-04 00:22
劳务关系与用工形式 - 劳务关系不受《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强制性规范约束,强调合同自由和平等协商,属于非正式灵活用工形式 [1] - 劳务关系适用于短期、临时性或非核心业务用工需求,主要应用于家政行业、退休再就业、维修搬运等领域 [1] - 建筑行业和新就业形态(如骑手、网约车司机)为降低人力成本常采用劳务关系 [1] - 劳务关系中提供劳务一方获得的劳动保障较弱,损害赔偿责任按双方过错比例分担 [1][12] 案例一:养老中心护工滑倒案 - 养老中心与护工签订劳务协议,护工因地面湿滑摔倒导致十级伤残,索赔23万余元 [1] - 法院认定养老中心未及时清理积水存在管理疏漏,承担90%责任;护工未尽安全注意义务,承担10%责任 [2] - 最终判决养老中心赔付19万余元,二审维持原判 [2] - 养老机构对工作人员人身安全负有更高注意义务,需提供安全环境和设施 [3] 案例二:建筑拆除工坠落案 - 拆除工未签书面合同,使用简易楼梯未佩戴安全设备坠落致十级伤残,索赔32万余元 [4] - 法院认定雇主未提供安全设备和培训承担70%责任;工人未固定梯子且无资质作业承担30%责任 [5] - 最终判决雇主赔付10万余元,二审维持原判 [6] - 建筑行业高风险作业中双方均需履行安全注意义务,雇主应说明危险源并提供防护 [7] 案例三:外卖骑手摔伤案 - 骑手与平台技术公司签订《网约配送员协议》,配送途中摔伤构成九级伤残,索赔40万余元 [8] - 经职业伤害认定获7万元补助,法院调解后技术公司追加赔付20万元(合计50%责任) [9] - 新就业形态用工多采用外包形式,劳动者面临保障不足风险 [10] - 政策推动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伤残待遇等 [11] 劳务关系法律适用 - 《民法典》第1192条规定劳务损害按过错责任原则分担,司法实践将企业-个人劳务关系参照适用 [12] - 接受劳务方需举证安全措施、培训记录;提供劳务方需证明自身无重大过失 [12] - 建议劳务双方签订书面协议明确权利义务,保留工作记录和支付凭证 [13]
中国女足缘何频频找世界强队过招?
北京青年报· 2025-08-02 01:50
中国女足竞技目标与策略 - 中国女足当前核心目标为重返亚洲女足第一集团并缩小与世界一流球队差距 [1] - 实现路径包括强化训练和增加与世界强队的实战交流 [1] - 已安排2023年11月与英格兰女足在新温布利球场进行关键热身赛 [1] 亚洲杯卫冕形势分析 - 2026女足亚洲杯分组与中国女足同组对手包括朝鲜、乌兹别克斯坦和孟加拉国 [2] - 队内评估显示当前对日本、朝鲜、澳大利亚、韩国等亚洲强队胜率偏低 [2] - 2022年亚洲杯夺冠后,卫冕难度显著提升 [2] 国际热身赛安排与价值 - 2023年11月至2025年3月亚洲杯前为无大赛空窗期,热身赛质量至关重要 [3] - 主教练米利西奇已带队与澳大利亚(2场)、荷兰、美国等强队进行多场热身 [3] - 国际女足热身赛采用费用互担模式,如中国足协承担机票、东道主负责当地费用 [4] 国际竞争差距与调整 - 2023年世界杯1-6负于英格兰创队史最大失利纪录 [4] - 因实力下滑难以吸引强队来华参赛,策略转向主动出国约战 [4] - 与欧洲杯卫冕冠军再战旨在通过实战识别差距并制定复兴方案 [4]
成年人“药品掰着吃” 同样亟待破解
北京青年报· 2025-07-31 12:30
当药片太大难以下咽,很多人会想着掰开或者碾碎了吃。媒体调查发现,网络上各种磨药、切药神 器销售火爆,不少老年人都在靠这些工具服下原本自己不太好咽的药物,但其实这些都不能盲目使用。 南京同仁医院药学部晁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很多片剂因特殊的设计或成分的特性,掰开或碾碎可 能影响疗效或增加副作用,从而给身体带来伤害。 药品说明书字体过小纳入适老化改造,为解决"掰药难题"提供了借鉴和启示。如果说字体调整是信 息传递的优化,那么药片易服性改造则是使用体验的升级。将"药片难以下咽"纳入适老化改造范畴,既 是对特殊群体的关怀,也是对普遍需求的回应。相关部门应出台政策,鼓励药企在研发阶段纳入易用性 评估,推动行业标准的完善。 值得提醒的是,判断药品是否可以掰开吃,除了看剂型、检查药片是否有"刻痕线"之外,还要详细 看说明书、遵医嘱用药。有时候药品因保存不当破损开裂,这也相当于被"掰开",同样存在风险。如果 自己不能判断药片是否可以掰开服用,可以咨询医生或者药师。此外,不同药物的服用时间和先后顺序 也很重要,否则可能影响疗效或引起不良反应。比如中药和西药之间通常间隔半小时左右,滋补药品适 合饭前服用,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