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京青年报
icon
搜索文档
文物中的医学 让你大开眼界
北京青年报· 2025-08-06 01:13
经脉漆人 - 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经脉漆人高14厘米,是西汉早期医学文物,与920支医书竹简同时出土,竹简内容可能为失传的扁鹊学派典籍 [1] - 经脉漆人身体表面用黑、白、黄、赤四种颜色细线标识人体经脉,对应中医"五色脉"理论,将中医使用经穴人体模型传统上推一千年 [2] - 专家推测漆人是汉代针灸教学用具,红色线代表主要经脉,白色线为分支经脉,左脚"太白穴"旁刻"盆"字可能指已失传的盆骨区域特殊治疗技术 [3] 针灸铜人与金医针 - 北宋天圣五年(1027年)王惟一铸造的针灸铜人刻有657个穴位,内藏脏器并采用"针入水出"的互动教学方式,配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碑刻详细记载设计原理 [2] - 1968年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金医针长6.5厘米用于温熨,银医针用于放血,与《黄帝内经》记载的"毫针"特征相符 [2] 魏武王石枕 - 安阳曹操高陵墓出土的"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石枕采用弧形凹槽设计贴合颈椎,通过加热产生温热效应缓解头痛,体现中医"温熨"疗法 [4] - 石枕是曹操尝试铜枕、银枕、木枕后的改良理疗工具,与华佗针灸治疗形成互补,代表中医外治法特点 [5] - 砭石热熨疗法被称为中医六术之首,《五十二病方》《黄帝内经》等古籍均记载其治疗痔疮、痈疡等疾病的临床应用 [6] 夏颧外科手术器械 - 1974年江阴明代墓葬出土的夏颧外科器械包含平刃式(2.5厘米)和柳叶式(4厘米)手术刀,设计科学性与现代手术刀高度相似 [7] - 器械组件包含牛角柄铁圆针、铁镊、铁剪、木医针及猪鬃毛药刷,配套瓷淋洗壶、熏罐等构成完整手术护理链条 [8] - 霁蓝淋洗壶用于药汁淋洗患处,冰裂纹熏罐用于药物蒸汽治疗,证明明代中医外科已形成系统化工具与操作规范 [8]
用法治利剑斩断伸向百姓看病钱的黑手
北京青年报· 2025-08-06 01:13
医保基金现状与重要性 - 全国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左右,"十四五"期间保持稳定[2] - 2021-2024年累计近200亿人次享受就诊医保报销,2024年报销人次达2020年的1.6倍[2] - 2024年基本医保基金支出2.98万亿元,患者个人负担同比下降5%[2] - 医保基金作为专项资金坚持专款专用,但面临系统性侵占风险[2] 骗保行为特征与危害 - 骗保行为呈现利益主体多、涉及范围广、手段隐秘、组织化特征明显等特点[2] - 典型案例显示骗保方式包括医疗机构系统性骗保、参保人员骗保、倒卖医保药品犯罪[3] - 山西大同某民营医院通过虚增药品进价、重复入库等手段骗保970余万元,其中200余万元未拨付[4] - 非法倒卖医保药品造成基金损失和药品浪费,部分变质药品回流市场危害健康[5] 监管与司法应对措施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典型案例展示打击医保骗保犯罪的决心[1] - 司法机关将医保骗保案件统一定义为采用欺骗手段骗取基金的犯罪行为[3] - 山西案例主犯艾某忠被判有期徒刑十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50万元,六名主犯均获十年以上重刑[4] - 药品倒卖案被告人戴某寿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判六年,体现全链条惩治[5] - 监管部门构筑"利剑高悬、监管常在"高压态势,完善长效机制[1][2]
给食品销售连锁企业扣好监管锁
北京青年报· 2025-08-06 01:13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餐饮市场规模在2024年突破5.5万亿元,连锁化率从2021年的19%提升至23% [1] - 500至1000家规模区间的品牌门店数增速高达93.6%,成为行业增长新引擎 [1] - 加盟模式灵活扩张和地方性区域品牌崛起是推动连锁化率提升的重要因素 [1] 行业问题与挑战 - 行业分化明显,2024年约60%的餐饮从业者此前从未涉足该行业,运营经验匮乏导致同质化严重 [1] - 部分商家为保持高增长以价换量,或压低经营成本突破食品安全底线 [1] - 连锁化发展带来盲目扩张、管理跟不上等问题 [1] 监管政策动向 - 市场监管总局起草《食品销售连锁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共34条 [2] - 政策重点明确各级管理事权、风险防控要求及法律责任,强化全链条风险防控 [2] - 细化"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落实要求,倒逼连锁企业总部履行管理责任 [2] 企业应对策略 - 食品销售连锁企业需将食品安全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提升全链条质量管控水平 [3] - 食品安全管理要覆盖"最小单位",及时开展自查自纠工作 [2] - 相关企业需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放心的食品以守住品牌优势 [3]
盲盒饭局:年轻人社交新玩法
北京青年报· 2025-08-05 23:26
行业趋势 - 基于陌生人社交的"盲盒饭局"新玩法正吸引越来越多年轻人尝试 成为拓展朋友圈的方式之一[1] - 活动具有随机性和未知性 为参与者提供新奇社交体验 其魅力在于简单直接的社交逻辑 不预设期待并保留相遇神秘感[1] - 参与者年龄跨度虽大 但22至35岁年轻人是绝对主力 且普遍学历较高 与活动隐含的"保持好奇、乐于探索"门槛相关[8] 用户画像 - 参与者看重线下共处实感 通过面对面交流直观感受对方三观 判断是否值得发展为长期朋友[5] - 参与者通过活动释放社交能量 例如压力大时从外界汲取能量 或通过"e人期"获取社交活力[5] - 参与者学历较高 通常教育程度较高人群更倾向于尝试自我探索式社交[8] 运营模式 - 组织方设计包含27道题的详尽问卷 参与者需支付59元报名费并填写基本信息、性格特征及个性化问题[8] - 组织方根据问卷数据尽力匹配"气场相投"的饭搭子 包括考虑"是否希望全女生局"等偏好[8] - 活动反馈机制完善 每次饭局后向参与者发放反馈问卷 截至当前已有千余人参与 92%给出满分评价[9] 用户动机 - 参与者寻求跳出固有圈子的新鲜感 陌生人带来的未知视角和不同行业思维碰撞是熟人社交难以提供的[6] - 活动成为获得心灵补给的方式之一 参与者通过互动获得新的交流机会 映照当代青年社交新取向[9][10] - 参与者接受"阶段性友谊"概念 将活动视为结识新人的自然途径 更看重低期待轻负担的当下互动[12] 社交影响 - 活动促成跨行业交流 例如参与者接触火箭工程师等日常生活中难以接触的人群 获得强烈冲击与感染[9] - 参与者通过故事分享获得启发 例如恋爱经历分享引发关于主动选择的反思[9] - 弱联系与浅社交成为现代社交图景中的合理存在 参与者通过点赞互动确认彼此动向维持联系[13]
殷墟妇好墓三文物出土后首次同框
北京青年报· 2025-08-05 23:12
展览新增文物 -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看·见殷商"展览新增四件珍贵文物 包括蛇纹铜铲 玉鸟刻刀 戈形器和嵌绿松石饕餮纹罍 [1] - 新增文物中蛇纹铜铲 玉鸟刻刀 戈形器三件来自安阳殷墟妇好墓 为出土后首次同框展示 [1] - 新增展品后特展展品总数达到342件套 [1] 文物特征与工艺 - 嵌绿松石饕餮纹罍高度仅十几厘米 器型精美 采用绿松石镶嵌饕餮纹 肩部四面饰浮雕式兽首 其中两个中空可系带 [1] - 殷墟时期绿松石镶嵌工艺存在精细与粗糙之别 社会等级较高者使用的器物嵌片更为精致 [2] - 绿松石镶嵌不再代表礼器地位 已成为青铜器的装饰品 [2] 展期调整与重要展品 - "亚醜"铜钺将于8月10日结束展期并回归山东博物馆 [2] - 祖辛方鼎将于8月12日接替展出 该鼎出土自山东长清小屯遗址 饰有扉棱 兽面纹 云雷纹及蝉纹 腹内壁铸有铭文"举祖辛禹"及徽号 [2] - 祖辛方鼎被认定为山东境内最精美的商代晚期青铜鼎之一 [2] 展览参观情况 - 暑期期间展厅吸引大量家长与小朋友参观 新增展品特别是嵌绿松石饕餮纹罍受到游客重点关注 [1] - 嵌绿松石饕餮纹罍采用单独展陈方式摆放于鸮尊对面 其绿松石与青铜器相结合的独特器型引发广泛关注 [1]
7月A股新开户196.36万户
北京青年报· 2025-08-05 22:50
A股新开户数据表现 - 2025年7月A股新开户196.36万户,同比增长71%,环比增长19% [1] - 截至2025年7月末,今年以来A股累计新开户1456.13万户,同比增长36.88% [1] - 2025年7月新开户数位列年内第三,前两位为3月(306.55万户)和2月(283.59万户) [1] - 2025年7月开户数高于2024年8个月份的开户水平 [1] 市场行情与赚钱效应 - 2025年7月上证指数月涨幅达3.74%,深证成指月涨5.2%,创业板指数月涨幅高达8.14% [2] - 上证指数实现连续三个月上涨,年涨幅达6.61%,市场显现“慢牛”趋势 [2] - 7月A股单日成交量突破1.9万亿,量能急剧放大,融资余额连续9个交易日突破1.9万亿 [1] - 近期沪指重回3600点上方创年内收盘新高,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达1.6万亿 [3] 市场资金与板块表现 - 近4日券商ETF基金(515010)持续获资金布局,累计净申购金额达1924万元 [3] - 市场热点发散,全市场超3900只个股上涨,PEEK材料概念股、银行股、算力硬件股表现活跃 [3] - 业内专家认为A股定价有效性逐步显现,市场乐观趋势预计仍将延续 [3]
中信银行北京分行:坚持以“技术+数据”双轮驱动,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
北京青年报· 2025-08-05 18:17
数字化发展战略与金融科技应用 - 国家提出数字化发展战略,金融"五篇大文章"对数字金融提出明确要求 [1] - 中信集团和中信银行将科技创新列为"头号任务",并致力于打造"一流科技驱动银行" [1] - 中信银行北京分行推动"业务+数据+技术"融合,在客户经营、管理决策、运营流程及风险内控四方面发力 [1] 数据资产管理与平台建设 - 公司全面推进数据入湖,统一数据定义、口径和标准,强化全生命周期管理 [1] - 构建高效数据资产平台,实现海量数据统一采集、存储和管理,消除数据孤岛 [1] - 数据门户建设活跃用户约390人,累计建设看板321个,提升数据共享能力 [1] 金融科技产品创新与客户服务 - 金融科技产品成为分行发展关键抓手,业务侧数字化需求持续增长 [2] - 融资模式从传统抵押授信转向以数据为核心的无抵押、线上化、纯信用模式 [2] - 公司客户产品线上化率提升40%,零售客户产品通过科技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 [2] 创新技术应用与场景落地 - 紧跟大模型、区块链、5G、大数据等技术前沿,推动技术和数据双要素融合 [3] - 区块链技术在数字资产处置、资金区块链建设等领域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 [3] - 基于"仓颉大模型平台+知识库",授信审查报告撰写效率提升50%以上 [3]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加快统筹推动,深入重点业务领域 [3] - 目标构建数据驱动的经营管理模式,为数字金融建设和业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核心竞争力 [3]
北京怀柔首批转移安置村民踏上返乡路
北京青年报· 2025-08-05 13:35
【#北京怀柔首批转移安置村民踏上返乡路#】 北京本轮强降雨基本结束,怀柔区启动转移安置群众返 村工作。今天(8月5日)14时,琉璃庙镇柏查子村的81名村民统一从安置点乘车返村,另有部分村民自 行回村,预计返村总人数达到150余人,这是怀柔区返村的首批转移安置村民。据了解,琉璃庙镇柏查 子村下辖柏查子、梧桐壕两个自然村,共有村民89户187人。此次强降雨过程中,柏查子村共有130人转 移安置到区级安置点"北京市学生军训基地"。(北京青年报记者 崔毅飞 编辑 吕良璐) ...
“送新取旧”让快递业绿色转型之路越走越宽广
北京青年报· 2025-08-05 09:23
快递业务量里程碑 - 2025年第1000亿件快递于7月9日达成 较2024年提前35天实现 [1] 服务模式升级 - 从单向配送升级至送装一体服务模式 [1] - 非标准快递业务拓展推动业务量持续攀升 [1] - 畅通送新取旧全链条强化供应链服务能力 [1] 行业转型特征 - 快递员角色从配送员转变为城市流动服务站 承担新品安装调试与旧品环保回收 [2] - 快递站点从交通枢纽演变为集仓储/分拣/回收功能的综合节点 [2] - 行业从传统搬运工向现代供应链服务商转型 [1] 技术应用与创新 - 京东物流培养专业送取工程师队伍 [2] - 顺丰打造AI核验系统提升全链路服务能力 [2] - 顺丰顺回收平台创新逆向物流+金融服务模式 实现旧机残值即时补偿 [3] 行业价值重构 - 快递网络开始承载商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功能 [2] - 行业价值坐标从成本中心转向价值中枢 [2] - AI质检与区块链溯源技术重构信任机制 [3] 政策与市场驱动 - 国家以旧换新政策带来社会消费增量 [2] - 政策助力消费市场扩大 [1] - 扩大内需战略深入实施推动服务网络与技术应用优化 [1]
养老机器人四大痛点尚需破解
北京青年报· 2025-08-05 01:00
智慧养老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 - 首届北京智能康养机器人应用大赛展示外骨骼机器人、手功能康复训练一体机、智能养老机器人等产品,搭载AI技术提供全面功能和温馨服务 [7] - 行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老年人使用习惯培养、企业成本控制、数据基础不足等痛点 [7] 行业核心痛点分析 数字鸿沟问题 - 养老机器人交互设计未充分考虑老年群体认知功能下降,存在操作复杂、屏幕过小、反馈机制不友好等问题 [8] - 老年人对智能机器人接受度有限,部分因省电习惯关闭设备或抵触冰冷外观,需通过真人形象设计提升交互真实感 [8] 需求匹配挑战 - 老年人个体差异大,现有产品功能冗余且针对性不足,如智能手机般仅少数功能被常用 [9] - 部分机器人功能基于"想象中的老人"设计,失能失智老人难以完成指令交互,实际应用受限 [9] 数据基础薄弱 - 康养机器人企业缺乏养老院、社区等场景的真实数据,呼吁头部企业脱敏数据开源共享 [10] - 人形机器人需特定场景运行数据,但进入老年人家中或养老院采集机会有限 [10] 成本可及性障碍 - 智能护理床等产品价格昂贵,更适合机构使用,普通家庭难以承担 [11] - 机械臂等核心部件成本高昂,双机械臂配置达10万元,特殊功能版本单臂成本升至50万元 [11] - 研发阶段成本高企,规模化量产后有望降低价格 [12] 技术应用方向 - 外骨骼机器人辅助行走、康复训练设备精准引导动作恢复、AI语音交互缓解孤独感等成为主要技术路径 [7] - 企业尝试通过触感模拟、皮肤材质等提升人机交互真实度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