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环境报
icon
搜索文档
陇南成珍稀动植物“安乐窝”|5·22 守护多样之美
中国环境报· 2025-05-20 05:37
与人们印象中干旱乏绿的甘肃地理样貌不同,北纬33度穿越的陇南市,全境属于长江流域,境内山 水灵秀、气候温润,是甘肃省森林覆盖面积最大、植被最密集的绿色走廊。 在这里,大熊猫、金丝猴等70多种珍稀动物恣意栖息,珙桐、红豆杉等60多种珍贵树种繁衍生长, 森林覆盖率达45.27%……特殊的区位与气候,造就了陇南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也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照进了现实。 陇南金丝猴。冉创昌摄 三级共管、协议保护,为大熊猫及其伞护物种提供优质生态空间 "大熊猫又出现了,大家快来看视频。"看到监控设备传回的影像,大熊猫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白 水江分局信息科工作人员刘文刚激动不已。 "吃播"进食、倒立撒尿、夜间打滚、求偶繁殖……野外大熊猫在白水江园区频繁现身,为研究大熊 猫的栖息地、行为模式及种群动态提供了宝贵数据。 "白水江园区横跨秦岭、岷山两大山系,是全球地质地貌最复杂的地区之一,因而孕育出丰富的生 物多样性。"据大熊猫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白水江分局副局长刘万年介绍,陇南市白水江园区,是我 国拥有野生大熊猫数量最多的单个自然保护地。我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显示,白水江园区现有野生大熊 猫110只,占甘肃省总量的83%。 保护大熊 ...
坚持大生态观,协同推动生态安全、生产绿色、生活美好
中国环境报· 2025-05-20 03:08
现代农业绿色发展 - 生态安全、生产绿色、生活美好相互依存,以大生态观指导现代农业绿色发展可强化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并促进产品开发提质增效 [1] - 现代生态农业与观光旅游结合是乡村产业振兴重要方向,发展高优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康养农业可推动农业与旅游深度融合 [1] - 福建省武夷山市通过"乡村振兴+绿色产品+全域旅游"模式构建创业支撑体系,开发国家公园风景道等项目提升农民收入及乡村吸引力 [1] 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 农业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涵盖新技术、新要素、新模式、新业态、新动能,目标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并促进绿色高质量发展 [2] - 农业新质生产力体现在生物育种、农业碳中和、土壤检测等原创科技突破,例如基因编辑技术已培育出高产优质抗病水稻新品种 [2] - 物联网与智能技术引入实现农事活动实时监测,智能农机装备和数字农业体现多学科交叉融合趋势 [2] - 农业功能跨界突破,从食品供应扩展到生物制造领域,如利用工业尾气生产蛋白质或农业废料转化高附加值产品 [2] 数字农业技术应用 - 数字农业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及资源利用率,实现生产智能化和精准化 [3] - 智能监测系统通过实时分析土壤气候数据指导精准施肥灌溉,减少资源浪费并提升产量质量 [3] - 智能灌溉与精准耕作系统实现自动化操作,节省人力成本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逐“绿”前行 向“绿”而兴
中国环境报· 2025-05-20 02:35
南露天煤矿隶属于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霍林郭勒市,坐落在美丽的科尔沁草原腹地,矿区面积21.35平方公里,是我国自行设计、自行 施工建设的第一座千万吨级现代化露天煤矿,肩负着保障东北地区及内蒙古东部煤炭供应稳定的使命。截至2024年,累计探明资源储量8.12亿吨,保有资源 储量3.94亿吨。2023年8月,南露天煤矿成功获批200万吨的产能核增,年生产能力提升至2000万吨。2024年,南露天煤矿顺利完成2000万吨产能稳产达产的 目标。 近年来,南露天煤矿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之以恒推进绿色矿山建设,通过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优化生产布局,激发科技动能,切实履行央企 责任,着力擦亮"绿色名片"、体现生态价值、锚定发展目标,全力走出一条适合企业的绿色转型发展新路子,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南露天煤矿沿帮排土场 生态优先,打造绿色发展新模式 近年来,南露天煤矿坚定践行国家电投人做好祖国北疆"青山卫士"的崇高使命,以打造北方高寒地区绿色矿山标杆为目标,按照"生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 为辅"的技术路线,通过3公里土壤调查取样,系统实施地形重塑、水土保持、土壤改良等六大工程,构建"近草原 ...
绍兴“三衔接”机制赋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中国环境报· 2025-05-20 01:44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机制创新 - 绍兴市建立"三个衔接"机制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精细化 包括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 乡镇管控实施方案衔接 规划环评制度衔接 [1][2] - 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部门联合下发管控衔接方案 统一空间管控单元划分标准 强化土地用途调整与重点管控区结合 [1] - 依托"浙里环评"平台衔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 实现数据管理迭代升级 强化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1] 国土空间规划衔接实施 - 合理控制城市上风向和水源保护区上游开发规模 严守生态环境安全底线 [1] - 统一治理体系下形成大气 水 土壤等重点管控区划定成果 [1] 乡镇层面管控细化 - 乡镇实施方案细化市级框架 结合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减污降碳要求 形成"一镇一图三清单" [2] - 乡镇管控成果作为政策制定 项目准入 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 [2] 规划环评制度衔接案例 - 曹娥江经济开发区以分区管控方案为标尺 对产业集聚区实行差异化管控 [2] - 百官街道工业园区通过产业升级 亩均税收从5万元提升 重点引进人工智能 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 [2]
2024年陕西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指标稳中有进
中国环境报· 2025-05-20 01:27
责编:徐小雪 电话:(010)67139791 传真:(010)67139791 E-mail:dfxcb@vip.sina.com 2024年陕西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指标和 公众对生态环境改善满意 ◆肖颖 胡静 日前,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召 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全省污染防 治攻坚战及美丽陕西建设有关 情况。 "十四五"时期,陕西生态环 境质量明显改善。2023年度陕 西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实现 历史性突破,首获国考优秀等次; 2024年国家对陕西污染防治攻 坚战成效考核的指标稳中有进, 整体评价为历年最好水平。公众 对生态环境改善的满意度从 2020年的89.32%提升至 2024年 的91.81%。 "十四五'时期是陕西省生 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最大、生态 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最好的时期, 污染防治的措施之实、力度之大、 成效之明显都是前所未有的,生 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为美丽陕 西建设积累了经验。"陕西省生态 环境厅综合处处长柳志清在新闻 发布会上说。 强监管与调结构并举, 聚力打好蓝天保卫战 为坚决打好打赢以关中地区 为重点的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 2023年3月,陕西省委、省政府成 立由省委书记、省长担任组长 ...
生产工艺链、污染控制链和监测监管链协同,激活化工园区绿色动能
中国环境报· 2025-05-20 00:13
化工园区绿色转型 - 化工园区面临高能耗高排放转型阵痛与环境治理深化双重挑战 需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1] - 江苏省张家港市扬子江国际化工园创新构建生产工艺链 污染控制链 监测监管链系统化治理模式 为行业提供绿色低碳发展经验 [1] 智能化改造与产业链升级 - 园区推动龙头企业引进PLC/DCS智能化生产控制系统 实现全流程密闭化生产与智能化配料 VOCs物料"零散逸" 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 [2] - 在功能性材料领域引导企业以醇类 酯类溶剂替代含苯系物原辅料 推动电子胶带制造企业腾退高污染生产线 实现溶剂体系全面迭代 [2] - 依托氢气制造技术研发打造"苏州氢能创新中心" 构建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 减少碳排放超1.3万吨 辐射苏州市公共服务等领域 [2] 科技溯源与精准治污 - 运用红外热成像 无人机飞航等技术发现企业应急旁路泄漏 储罐呼吸阀泄漏等问题 火炬区域VOCs浓度超背景值100倍以上 [3] - 推动14家企业加装在线仪表监控旁路排放 300余个储罐更换高效密封阀 VOCs减排效率达95% 3套火炬采用高效焚烧装置替代传统工艺 [3] - 实施"一企一策"整改300余个治理问题 低效失效治理设施基本清零 [3] 智慧监管体系建设 - 打造智慧园区环保管理平台 实现能源 生产 治理 排放全链条动态监控 异常数据自动触发报警闭环处置 [4] - 建立"活性炭饱和度云诊断"监管模式 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追踪活性炭饱和度趋势 实现设施运行远程动态监管 [4] 绿色低碳发展体系 - 将工艺设备升级和绿色产能置换作为新动能 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绿色化转型 [5] - 突破"单点式"整改模式 锁定关键环节靶向治理 科技赋能建立高水平监管体系 提升环境监管效能 [5] - "绿色产业链 精准治污链 智能监管链"三链协同推动园区绿色低碳化发展 [6]
让城市成为孩子的自然课堂
中国环境报· 2025-05-20 00:07
城市建设理念 - 仙居县以生态环境友好和儿童优先为工作目标 推动城市建设实现环境友好与儿童友好协调发展 [1] - 通过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实施引水入城项目规划总长3公里 总面积30公顷的三桥溪市民休憩带 [2] - 将儿童友好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审查要点 在新建项目中强制预留儿童活动空间 [5] 具体项目设计 - 三桥溪市民休憩带项目采用儿童视角设计 所有设施高度按儿童身高比例设计 满足轮椅及婴儿车通行需求 [2] - 采用生态型自然驳岸和防滑材料 在儿童游玩处减少硬质铺装以降低安全隐患 [2] - 生物多样性博物馆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 设7个展区展示600多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动植物及微生物标本 [3] 生态治理成果 - 三桥溪成为自然演替的天然实验室 去年冬季迁徙白鹭群安家 今年春季重现本土萤火虫 [3] - 孩子们自发成立护溪小队定期清理河道垃圾 能分辨不同鸟类叫声体现环境教育成果 [3] 教育互动体系 - 博物馆设计12处互动体验装置 包括100多种鸟类剪影光影效果和听筒声音互动等触发好奇心 [4] - 教育部门将自然教育纳入校本课程 要求每学期开展不少于8课时的生态实践 [5] - 野保协会志愿者定期进校园开展物种辨识培训 亲子研学机构开发森林厨房等特色项目 [5] 多方协作机制 - 县妇联搭建微心愿平台收集儿童对城市空间的改造建议 [5] - 中国儿童中心与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联合发起少年儿童生态文明教育计划提供专业支持 [5] - 中法双方合作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发展利用示范工程 共建生物多样性博物馆 [3]
创新绿电投资模式,推动电解铝行业脱碳
中国环境报· 2025-05-19 23:21
钢铁、水泥和铝冶炼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 - 钢铁、水泥和铝冶炼三个高碳排行业被纳入全国碳市场 [1] - 钢铁和水泥行业的碳排放主要来自生产制程 铝冶炼行业的碳排放主要来自电力使用 [1] - 铝冶炼脱碳的关键在于电力绿化 包括绿电投资推动绿电开发和使用 [1] 铝冶炼行业脱碳路径 - 电解环节占铝产业链碳排放总量的70% [2] - 全球平均每吨铝阳极氧化过程产生直接碳排放约两吨CO2 其余为电力相关间接碳排放 [2] - 我国电解铝用电以传统煤电为主 行业平均电力相关碳强度约12吨CO2/吨铝 其中75%来自煤电排放 [2] 绿电投资面临的挑战 - 技术挑战:储能配套设施成本高 分布式储能成本仍处于高位 收益模式不清晰 [3] - 资金挑战:绿电项目前期投入巨大 回报周期长 中铝股份内蒙古达茂旗新能源项目投资60多亿元 占中铝2023年净利润的90% [3] - 收益挑战:绿电投资收益不确定性高 受绿电价格和政策变动影响 [3] 社会资本引入与合资模式 - 电解铝厂商可通过合资模式引入社会资本 降低财务杠杆风险 [4] - 神火集团与云南文山城投合资共建云南神火铝业 神火股份出资26.1亿元持股51.78% 文山城投出资10亿元持股19.76% [5] - 挪威海德鲁与麦格里资产管理成立合资企业Hydro Rein 麦格里出资3.32亿美元持股49.9% [5] 电力行业引入社会资本的案例 - 国家电投发行绿电替代光伏类REITs 总规模12.37亿元 支持44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 [6] - 长期购电协议(PPA)可锁定长期电价 降低市场波动风险 [6] - 瑞典艾欧路斯与美国铝业签订15年期PPA 挪威出口信贷担保机构提供2.56亿欧元担保 [7] 电解铝厂商与电力企业合作案例 - 云铝股份与国家电投、华能水电合作 采用特许经营模式推进分布式光伏项目 [7] - 云铝在25年特许经营期内按固定电价区间采购光伏电力 享有绿证和CCER权益 [7] 电解铝脱碳的未来展望 - 电解铝脱碳取决于绿电供应的可得性与经济性 [8] - 电解铝厂商与电力企业应完善市场化机制 拓展长期购电协议 [8] - 金融机构应加大支持力度 开发绿色类REITs等创新资产证券化路径 [9] - 政府应健全政策支持体系 完善绿电与绿证交易机制 [10]
如何提高涉企执法检查的精准度?
中国环境报· 2025-05-19 05:44
规范涉企执法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规范涉民营企业行政检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均明确要求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 坚决防止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 [1] - 生态环境执法人员需提高执法检查精准度 确保既不缺位也不越位 提升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水平 营造企业放心发展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1] - 坚持规范执法需把好4个"关口":检查规范关(确保合法合规公开透明) 检查入门关(规范启动程序遏制乱检查) 检查主体关(加强资格审查防止违规检查) 检查廉洁关(严肃查处违纪问题) [1] 执法理念转变 - 实现从单纯监管向"监管+服务"转变 利用非现场监管数据和排污许可数据库向企业推送超标预警信息 引导企业主动采取措施 [2] - 开展送法入企 结对帮扶等活动降低企业环境违法风险 对严重违法严惩 对轻微违法不予处罚 给予容错空间 [2] - 落实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 对清单内企业以非现场监管为主 建立"守信激励 失信惩戒"机制 提高企业守法内生动力 [2] 监管方式创新 - 广泛应用非现场 无感式 穿透式执法 实现从"人防为主"向"技防优先"转变 通过智慧监管 数智执法精准识别高风险企业 [2] - 强化部门协同 统筹现场检查计划 实现"一次进门一查清" 杜绝多头检查和重复检查 [2] 执法效能评估 - 将问题发现率 非现场检查率纳入效能评估体系 引导执法人员针对性检查 减少低效执法 [3] - 加强执法人员培训 补齐法律和技术短板 提升专业素养和执法能力 [3]
山东临朐县委副书记、县长陈诚:因地制宜,推动临朐从“生态佳”向“生态+”迈进
中国环境报· 2025-05-19 03:08
近年来,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不断 从"生态佳"向"生态+"迈进。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筑牢生态安全根基 临朐县位于山东省的几何中心。南部低山丘陵区域是山东半岛弥河、汶河、束河等主要河流的发源地, 生态区域十分重要。临朐以生态警务体系为引领,构建起生态警务联勤中心,织密陆地巡控网覆盖全县 水源地保护区。同时,通过建立陆地巡控在线监测、无人机空中巡查防护体系,形成 "空地一体" 的立 体监管模式,推动河流水质持续改善。 同时,临朐县按照建设"大花园"的总体思路,以实施"绿满临朐"国土绿化行动为统领,努力增加森林资 源,提高森林质量,保障生态安全。及时调整林长制组织体系,顺利推进沂山区域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 目建设,组织实施临朐莲湖省级湿地公园保护恢复项目和国有九山林场森林精准提升抚育项目,森林覆 盖率节节攀升,森林生态系统愈发稳固康健。 村民端起"生态碗",吃上"旅游饭"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充分表明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的兼顾性、互补性。临朐县坚持尊重自 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以生态优先理念统揽发展全局,在新旧动能转换中注入绿色动能,走出一条 绿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