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网

搜索文档
重磅!2025年中国及31省市纺织行业政策汇总及解读(全)“纺织行业加速推进高端化”
前瞻网· 2025-06-09 02:23
政策历程 - "十一五"期间重点提高纺织工业技术含量和自主品牌比重,发展高技术、高性能、差别化、绿色环保纤维和再生纤维 [1] - "十二五"时期强化环保和质量安全,加强企业品牌建设,提升工艺技术装备水平 [1] - "十三五"时期初步建成纺织强国,巩固生产制造和国际贸易优势地位 [1] - "十四五"时期加快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为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目标发挥重要作用 [1] 国家层面政策 - 《纺织工业提质升级实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1.3%,70%企业实现数字化网络化 [7][8] - 《纺织行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目标到2024年数字化生产设备联网率达50%,工业云平台普及率55% [5] - 《关于产业用纺织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2025年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3-5家企业进入全球第一梯队 [7] - 《关于加快推进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的实施意见》推动再生产品在建筑、汽车等领域的应用 [7] 重点任务 - 创新驱动:加强关键技术突破,培育科技创新平台,提高成果转化水平 [9] - 高端制造:推进功能性化学纤维研发,扩大产业用纺织品应用 [9] - 智能制造:开发工业软件和生产装备,建设创新载体和服务平台 [9] - 绿色循环:推广节能减污技术装备,推进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 [9] - 品牌建设:培育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的知名品牌 [9] 技术突破方向 - 多功能非织造布加工技术:突破闪蒸法、静电纺等关键技术,开发高品质口罩用熔喷布等制品 [11] - 智能制造示范生产线:实现化纤、纺纱等全流程智能制造技术集成 [11] - 高速宽幅非织造布装备:研发宽幅高速水刺、针刺等成套装备 [11] 地方政策 - 湖南目标到2028年培育10家年营收超20亿元企业,20家超10亿元企业 [14] - 浙江目标2025年纺织产业营收超1.2万亿元,打造国内领先产业集群 [14] - 广东推进"一群两极三区"建设,2025年全行业两化融合水平达60%以上 [16] - 江苏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培育国际知名企业 [16]
2025年全球铝型材发展现状分析:2024年全球铝型材总产量约为3918万吨
前瞻网· 2025-06-08 05:15
全球铝型材行业发展 - 行业从工业应用逐步拓展至多领域应用 包括高科技和传统领域 [1] - 2024年全球铝型材总产量约3918万吨 中国产量占比50%-55% [7] - 轻量化需求持续增加 特别是在汽车 航空航天 新能源汽车 光伏等领域 [9] 铝土矿资源分布 - 全球已探明铝土矿储量约290亿吨 静态储采比约64.44年 [2] - 几内亚铝土矿储量全球第一 占比25.52% [2] - 中国是全球最大铝土矿进口国和消费国 但储量占比有限且品质总体不佳 [2] 铝土矿产量分布 - 几内亚 澳大利亚 中国产量全球占比均超20% 分别为28.99% 22.22% 20.67% [5] - 巴西和印尼产量位列全球第四 第五 [5]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 - 中国铝业 南山铝业 云铝股份 神火股份 明泰铝业 中孚实业 新疆众和 豪美新材 亚太科技 天山铝业等 [1]
【投资视角】启示2025:中国航空发动机行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分析(附投融资汇总和兼并重组等)
前瞻网· 2025-06-07 03:10
行业投融资概况 - 2024年航空发动机行业融资金额大幅增至5.86亿元,融资数量达15件,显示资本支持需求显著提升[1] - 单笔融资金额波动明显:2024年回落至0.4亿元,2025年回升至0.9亿元,反映资本关注度与融资需求变化[3] - 融资轮次以早期为主,天使轮(17件)和A轮(21件)占比最高,战略投资比重较大,部分企业进入IPO/Pre-IPO阶段[6] 融资领域分布 - 44%投融资事件集中于发动机技术研发与生产领域,零部件制造(如活塞发动机核心部件)及配套服务(试验测试)为次要方向[7][9][10] - 代表案例包括点石航空(A+轮数千万人民币研发小型发动机)、鸿鹏航空(A轮1亿人民币布局航空航天装备)等[9][10] 兼并重组特征 - 横向整合占比超45%,典型案例包括航发动力多次收购同业(如中国航发南方工业46.15亿人民币)以扩大规模[13] - 纵向整合案例如晋航维修(6986万人民币)通过产业链协同提升效率,涉及钛合金技术与维修服务结合[13][16] 行业阶段判断 - 融资结构多元化显示行业处于早期创业向成熟转型期,技术研发类企业占比最高(44%)[6][7] - 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强化竞争力,2013-2022年航发动力主导超8起整合事件,涉及金额超90亿人民币[13][16]
2025年中国AR眼镜产业供应链十大代表性企业:雷鸟创新、太若科技、灵伴科技、影目科技、歌尔股份……
前瞻网· 2025-06-07 03:09
AR眼镜行业概况 - AR眼镜行业是我国战略新兴产业体系的重要分支,也是数字经济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十三五"和"十四五"规划中均被重点提及[2] - 中国AR眼镜产业链分为上游(核心技术研发与零部件供应)、中游(设备制造与集成)、下游(应用场景与生态服务)三大环节[2] - 中国已逐步突破光波导技术难题,该技术具有轻薄、高透光率等优势,显著提升佩戴舒适度和显示效果[2] - 2023年中国AR市场出货量达到26.1万台,其中分体式AR出货23万台,一体式AR出货3.1万台[2] 主要企业分析 雷鸟创新 - 成立于2021年12月,注册资金11,220.99万人民币,由TCL电子孵化[5] - 2024年以35.6%份额排在中国AR线上公开零售市场首位,2023年以39.1%市占率位居第一[8] - 产品线包括MicroLED光波导方案(雷鸟X系列)、MicroOLED+BirdBath方案(雷鸟Air系列)和全天候智能助手AI眼镜[7][8] 太若科技 - 成立于2017年1月,注册资金231.88万人民币,专注于AR/MR设备研发[8] - 2024年线上市场份额29.6%,2023年以31.6%份额位居中国AR眼镜市场第二[8] - 旗舰产品Nreal Light采用太阳眼镜式设计,获得CES最佳创业公司奖[8] 灵伴科技(Rokid) - 成立于2014年3月,2018年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 - 最新产品Rokid Glasses仅重49克,采用光波导技术并搭载通义千问大模型[9] - 与雷鸟创新、Nreal、INMO并称"AR四小龙",合计市场份额超80%[9] 影目科技 - 成立于2020年12月,核心团队来自酷派集团智能穿戴事业部[11] - 2023-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AI智能眼镜市场份额达41%[13] - 产品线包括面向C端的INMO Air系列和面向B端的5G一体式AR智能眼镜INMO X[13] 歌尔股份 - 成立于2001年6月,注册资金341,713.47万人民币[13] - 独占全球70%的VR/AR设备代工份额,拿下微软HoloLens 3订单[13] - 在光波导、Micro-OLED、6DoF三大核心技术领域具有全球唯一整合能力[13] 立讯精密 - 成立于2004年5月,注册资金717,934.0589万人民币[13] - 研发业界首款PVG光波导AR眼镜"云雀",光效提升300%,前向漏光降低80%[14] 星纪魅族 - 成立于2021年9月,2024年以41.5%市场份额登顶消费级AR眼镜2000-2999元价格段销量冠军[14] - StarV Air2连续3个月蝉联京东智能眼镜行业热销商品榜单TOP1[14] 华为 - 成立于1987年,2022年12月发布Vision Glass智能观影眼镜,采用BirdBath方案[15] 行业现状 - 2023年中国AR眼镜出货量CR5高达89.9%,资源高度集中在少数企业[16] - 光波导、Micro-LED等核心技术研发周期长且资金需求巨大,形成行业壁垒[16] - 头部品牌通过渠道商覆盖全国80%以上的线下销售渠道[16] - 用户使用场景中观影占据59%份额,其次是游戏和运动领域[18]
预见2025:《2025年中国运动服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等)
前瞻网· 2025-06-07 01:09
行业概况 - 运动服定义为专用于体育运动竞赛的服装,分为田径服、球类服等9类,广义上包括日常生活穿着的运动休闲服装 [1] - 产业链上游为纺织原材料及设备供应商,中游为生产制造,下游通过线上电商或线下实体店销售 [3] - 知名运动服企业如安踏自产比例较低,2024年自产鞋服占比分别为26.7%和10.5%,主要依赖代工厂生产 [5] 行业发展历程 - 改革开放前设计简单、色彩单一,改革开放后国际品牌进入带动行业升级 [6] - 21世纪科技创新推动行业变革,融入智能化元素如心率监测、体温调节 [6] - 近年来环保意识提升,使用可回收材料,国潮崛起结合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 [6] - 未来行业将向智能化、个性化及文化内涵丰富的方向发展 [6] 行业政策方向 - 国家政策聚焦推动户外运动和促进体育消费,支持数字化升级转型 [10] - 重点政策包括优化离境退税、促进健康消费、加快数智供应链发展等 [12] - 政策支持体育服装质量标准和品牌建设,鼓励老年人体育健身消费 [12] 行业发展现状 - 2015-2019年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19年达3199.3亿元,2020年受疫情影响下滑至3122.9亿元 [13] - 2021年市场回暖至3549.5亿元,2024年达4089.1亿元,同比增长5.9% [13] - 儿童运动服市场份额从2019年9.8%升至2024年12.2%,成年女性品类占比从32.2%升至33.3% [14] - 线上零售占比从2019年22.4%升至2024年36.6%,百货商店渠道占比从23.7%降至14.0% [17] 行业竞争格局 - 运动服制造企业主要分布在辽宁、广东和福建,三省企业数量合计占比全国62.2% [20] - 福建省上市企业数量最多,包括安踏体育、特步国际和361度等知名企业 [20] - 安踏市场份额从2019年15.3%增长至2024年23.0%,国内品牌市场份额逐渐扩大 [21]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 - 健康生活理念普及和运动消费升级将推动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25] - 数字科技创新将提升产品功能和生产效率,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25] - 头部品牌尤其是国内运动潮牌优势凸显,需不断创新和拓展营销渠道 [25]
坚持自主研发生产!董明珠:格力任何产品没代工,贴牌压价最后一定会偷工减料【附白色家电行业市场分析】
前瞻网· 2025-06-06 10:21
公司战略与核心竞争力 - 格力电器所有产品均为自主研发和自主制造,拒绝代工生产模式,认为代工会导致价格战和偷工减料[2] - 公司定位为"技术创造型"企业,强调技术是制造业核心,坚持严格质量把控以保障消费者利益[2] - 通过直播渠道强化品牌形象,主张以品质而非流量获取消费者信任[2] 技术研发实力 - 截至2021年累计获得99项国家级/省部级/行业级奖励,申请专利96626项(发明专利49549项),授权发明专利13507件,为家电行业首家破万件企业[3] - 获得65项中国专利奖(含5项金奖)、17项国际发明展金奖,位列空调行业专利获奖总数第一[3] - 2021-2024年研发投入持续高位,分别为65.29亿元/64.30亿元/70.06亿元/71.40亿元[3] - 2021年智能家电专利申请量717项,是海尔智家(496项)的1.45倍[5] 行业动态与竞争格局 - 2024年上半年白电市场呈现价格分化:线上价格下跌,线下价格上涨,冰箱/干衣机品类线上线下价差分别超4000元/5000元[6] - 行业专家指出白电智能化存在技术障碍,传感器技术尚未突破,黑电领域智能化进展更快[9] - 家电行业被评价为低门槛红海市场,头部企业认为难以诞生高科技巨头[9] 行业研究资源 - 研究机构提供白电行业市场前瞻、投资战略规划等分析服务,涵盖产业链各环节研究[10]
2025年中国预制菜价值链分析:原材料是预制菜生产最大的成本来源,国内预制菜行业毛利率波动下滑
前瞻网· 2025-06-06 08:11
预制菜行业成本结构 - 预制菜生产企业分为自产自销和委托代工两类 上游企业包括食品原料来源和初加工企业 下游为各类消费端口 食品运输贯穿全产业链 [1] - 预制菜成本主要由原材料 人工和制造费用构成 其中原材料占比最大 达75%以上 得利斯牛肉系列产品原材料成本占比高达94.8% 人工成本占比3.5%-10% [2] 预制菜价格形成机制 - 预制菜市场价格由供应端 制造端 经销渠道的增值溢价及消费需求弹性共同作用 形成逐级传导机制 [4] - 供应端成本包括种植养殖 加工 人工和运输等 传导至制造端成为生产成本 制造端综合供需溢价 研发成本和企业利润形成制造端价格 [4] - 经销渠道综合制造端价格及品牌溢价 渠道成本形成最终价格 消费需求弹性反作用于供应端和制造端 形成"价格-需求-价格"传导路径 [4] 预制菜行业价值链 - 上游原材料环节毛利率低于10% 食品包装加工环节毛利率20%-30% [5] - 中游专业预制菜生产商毛利10%-25% 餐饮企业毛利率较低 零售企业毛利率25%-30% [5] - 行业毛利率从2018年20.07%降至2024年13.79% 市场竞争加剧导致毛利率持续下滑 [9] 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包括双汇发展 安井食品 广州酒家 三全食品 千味央厨 金字火腿 海欣食品 味知香 海底捞等 [1] - 毛利率数据基于隆平高科 荃银高科 利农生物 温氏股份 新希望 春雪食品 国联水产 得利斯 味知香 同庆楼 广州酒家等公司2024年(半)年报 [8]
【行业深度】洞察2025:中国润滑油行业竞争格局(附竞争梯队、市场份额等)
前瞻网· 2025-06-06 03:11
中国润滑油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企业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为壳牌、美孚等国际品牌,技术及市场认可度高 [1] - 第二梯队为中石油、中石化旗下昆仑和长城润滑油,占据近50%市场份额 [1][3] - 第三梯队为康普顿、统一、龙蟠等上市企业品牌 [1] 市场竞争态势 - 国际品牌(壳牌、美孚、嘉实多等)合计市占率约25% [3] - 中石油、中石化旗下品牌占据主导地位,市占率近50% [3] - 剩余市场份额由地方民营企业瓜分,行业集中度高 [3] 品牌建设与行业认可 - 自主品牌通过技术研发强化品牌力,以"新审美、新技术、新连接"提升影响力 [4] - LubTop2023十大品牌包括美孚、壳牌、嘉实多、统一、龙蟠等 [4] 企业产品布局与收入 - 中石油润滑油业务覆盖车用/工业/船舶用油等,炼油产品+原油收入达3.5万亿元 [6] - 中石化拥有长城等品牌,炼油业务收入1.48万亿元 [6] - 龙蟠科技2024年前三季度润滑油收入5.32亿元,产品品类超400种 [6] - 统一股份2023年润滑油业务收入21.43亿元,覆盖多领域用油 [6] 行业竞争状态量化分析 - 下游需求旺盛且议价能力弱(评分5) [8] - 上游供应商议价能力受原油价格波动影响(评分0-5) [8] - 高端产品替代中低端趋势明显,潜在进入者威胁较小(评分0) [8]
【全网最全】2025年短视频行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附业务布局汇总、业绩对比、业务规划等)
前瞻网· 2025-06-06 01:58
短视频行业上市公司汇总 - 短视频定义为时长在5分钟以内的互联网视频内容,涵盖技能分享、幽默搞怪、时尚潮流等多元主题,可独立或系列化传播 [1] - 行业上市公司分为三大类:上游UGC/PGC平台(如奥飞娱乐、芒果超媒)、中游MCN机构(如中广天择)、短视频及分发平台(如快手、腾讯、阿里巴巴) [2] - 产业链关联度评级显示:快手(★★★★★)、腾讯/百度(★★★★)、哔哩哔哩/微博(★★★★)为头部企业 [4][6] 上市公司业务布局 - 快手构建多元产品矩阵(Kwai海外版、快影等),采用"去中心化"流量分发策略,覆盖国内外市场 [12][13] - 腾讯聚焦微信视频号,依托13.85亿月活用户(2024年数据)强化社交内容生态,微视定位泛社交平台 [13][15] - 百度整合好看视频/全民小视频等资源,但爱奇艺营收同比下滑8.31%反映竞争压力 [13][15] - 哔哩哔哩以兴趣社区为核心,阿里巴巴通过淘宝短视频强化电商内容互动 [13][14] 上市公司业绩对比 - 抖音(未上市)母公司字节跳动2024年营收1.13万亿元(+29%),快手线上营销服务营收724.19亿元(+20.09%) [15] - 用户规模方面:快手月活4.93亿(2024年1-11月),腾讯微视7581.96万,好看视频1379.44万 [16][19] - 芒果超媒2024H1营收69.6亿元,万达电影国内拥有918家影院/7641块银幕 [7][4] 业务发展规划 - 快手计划3年内加大AI投入,可灵大模型已创收超1亿元(截至2025年2月),预计降低短视频营销成本60%-70% [21] - 腾讯调整QQ短视频业务,转型为视频号的"年轻化补充",聚焦虚拟互动等社交内容 [21] - 拼多多通过现金激励吸引用户,注册"多多剧场"等商标布局短剧市场 [21] - 字节跳动推出海外短剧App"Melolo",小红书改版视频界面并上线短剧频道 [21]
雷军:我们就对标特斯拉和保时捷,高标准才能为大家造出一辆好车,只要敢比就是走在赢的路上【附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分析】
前瞻网· 2025-06-05 08:59
6月3日,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微博发文称,小米YU7的标准版,相当于竞品Max版或者Ultra版,并详细 列举了标准版的具体配置。他表示,"看看标准版具体配置,就知道产品力,CLTC续航835km, 700TOPS算力+激光雷达+端到端辅助驾驶,小米天际屏。连续阻尼可变减振器,还有更多豪华舒适配 置 。" 不久后,雷军再次发文强调,小米YU7并非普通的、平庸的SUV,而是一款高性能豪华SUV,既有很好 的驾驶体验,又有豪华舒适配置,还兼顾空间和日常使用场景。 (图片来源:雷军微博) 在政策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近年来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22年销量爆发式增长至688.7万辆, 同比增长93.4%;2012-2023年,销量从1.28万辆跨越到949.5万辆;2024年1-11月累计产量1126.2万辆,同比 增长35.6%,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逐年攀升。 尽管汽车行业竞争激烈,但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处于快速增长期。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政策支持和产业链成熟度为新入局者提供了机遇。 2024年3月28日,小米在汽车发布会上正式公布了其首款量产智能电动汽车——小米SU7,这也标志着 小米集团正式由 ...